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领域研究进展与突破方向 被引量:5
1
作者 桑树勋 李瑞明 +10 位作者 刘世奇 周效志 韦波 韩思杰 郑司建 皇凡生 刘统 王月江 杨曙光 秦大鹏 周梓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3-585,共23页
新疆煤层气资源量7.5万亿m^(3)(2000 m以浅),已施工煤层气井450口,年产气量达到0.8亿m^(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了2025年实现煤层气产量25亿m^(3)的目标,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开发成为紧迫的重大需求。从煤层气富集模式与选区技术、“甜点... 新疆煤层气资源量7.5万亿m^(3)(2000 m以浅),已施工煤层气井450口,年产气量达到0.8亿m^(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了2025年实现煤层气产量25亿m^(3)的目标,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开发成为紧迫的重大需求。从煤层气富集模式与选区技术、“甜点”预测探测技术、加速滚动开发与快速增储上产策略、地质适配性开发技术、煤层气与煤炭、油气协同开发技术5个关键技术领域,系统梳理了新疆煤层气勘探开发已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提出了可能突破方向。研究表明:新疆煤储层具有多-厚煤层普遍、低阶煤发育、急倾斜煤层多见、煤体变形与构造控制显著、水文条件和露头条件复杂,和三“低”(含气量低、甲烷体积分数低、含气饱和度低)五“高”(高含气强度、高孔隙度、高地应力变化、高储层压力变化、高渗透率变化)的含气性及物性等煤层气地质独特性;煤层气成因与富集模式具有多样性,包括生物成因气、热成因气或生物-热复合成因及其相应富集模式,生物成因气藏或生物成因气贡献普遍;煤层气分布赋存规律呈现前陆盆地、山间盆地显著差异性;创新形成基于“两”分开(浅部与深部,低阶煤与中高阶煤)“两”结合(地质评价与工程评价,多元数据)的科学评价与基于“机器学习+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准选区技术是第1个突破方向。深部煤层气/煤系气“甜点”发育区域主要为盆内坳陷的凸起、盆内隆起的凹陷、盆缘斜坡,高产井位多为构造高点,发育层位为割理裂隙发育的原生结构煤层或孔裂隙发育的煤系砂砾岩储层;基于“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岩石力学地层新方法”和“地质甜点+工程甜点新理念”的深部煤层气/煤系气“甜点”预测探测技术是第2个突破方向。低风险、短周期、高效率、多批次工程部署是加速滚动开发的基本原则;中浅部煤层气快速增储上产技术策略是在优选新区块布井建井、对老区块煤层气井进行增产改造;深部煤层气快速增储上产技术策略是在大型盆地缓坡深部和盆内凸起“甜点”区优先部署开发;科学加速滚动开发与高效快速增储上产的工程部署方法与技术策略是第3个突破方向。在井网井型差异性优化部署、低储层伤害钻井固井、高可靠性录井测井试井、多井型高效分段压裂、低套压-控压排采管控等工程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发展构建新疆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地质适配性技术体系是第4个突破方向。开展先采气后采煤、煤层气与煤共采、煤层气与原位富油煤共采,推动中浅部煤层气与煤炭协同勘探开发;开展煤系叠合型气藏开发、煤层气与煤系气共探共采、煤系全油气系统勘探开发,推动深部煤层气与油气协同勘探开发,已有关注和探索;煤层气与煤、油气共探共采是第5个突破方向。成果试图为新疆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工程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独特性 成因与成藏模式 工程部署方法 地质适配性技术 协同勘探开发 新疆煤层气
下载PDF
橡胶树形成层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及HbHDA6互作蛋白筛选
2
作者 张世鑫 吴绍华 +5 位作者 杨署光 晁金泉 史敏晶 葛立鑫 蒋毅 田维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次生乳管是天然橡胶合成和贮存的场所,是由橡胶树树干树皮中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次生乳管的数量与天然橡胶产量直接相关,而这些乳管的数量取决于形成层分化次生乳管的频率(乳管分化能力),是橡胶树产量育种的主要指标。前期研究... 次生乳管是天然橡胶合成和贮存的场所,是由橡胶树树干树皮中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次生乳管的数量与天然橡胶产量直接相关,而这些乳管的数量取决于形成层分化次生乳管的频率(乳管分化能力),是橡胶树产量育种的主要指标。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能诱导橡胶树乳管分化且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bHDA6)能够参与橡胶树乳管分化调控。由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因此该文使用冠菌素(COR)诱导橡胶树形成层分化产生次生乳管的实验系统,以分离形成层组织为材料,构建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HbHDA6基因为诱饵来筛选酵母双杂交文库,确定与HbHDA6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表明:(1)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的均一化COR诱导橡胶树形成层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初级文库的容量为6.34×10^(6)CFU·mL^(-1),总单克隆数为1.27×10^(7),文库重组率为100%;次级文库的容量为7.72×10^(6)CFU·mL^(-1),总单克隆数为1.54×10^(7),文库重组率为100%。初级文库和次级文库的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1.1 kb和1.2 kb。(2)成功构建了筛选HbHDA6互作蛋白的pGBKT7-HbHDA6诱饵载体,并确认无自激活活性。(3)使用该诱饵载体对构建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进行筛选,并通过NCBI_BLAST比对和去除重复以后,获得了22个与HbHDA6发生互作的蛋白,包括CLP1、ERF3、ERF4、HSP82、LARP6a、APT5、PP2A、FBA6等。该研究成果为解析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转基因改良橡胶树的产胶潜力提供了候选基因,为高性能天然橡胶遗传改良育种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次生乳管分化 维管形成层 酵母双杂交 HbHDA6
下载PDF
冠菌素诱导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形成层细胞CUT&Tag文库构建和初步分析
3
作者 张世鑫 葛立鑫 +5 位作者 吴绍华 晁金泉 杨署光 史敏晶 张华 田维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10-2024,共15页
CUT&Tag技术是一种研究蛋白质-DNA互作的新方法,使用超高活性的新型pG-Tn5转座酶,在抗体引导下精准靶向切割目的蛋白附近的DNA序列,从而进行cDNA建库和测序分析。此技术在人类和动物研究中应用广泛,由于植物细胞结构特殊,该技术在... CUT&Tag技术是一种研究蛋白质-DNA互作的新方法,使用超高活性的新型pG-Tn5转座酶,在抗体引导下精准靶向切割目的蛋白附近的DNA序列,从而进行cDNA建库和测序分析。此技术在人类和动物研究中应用广泛,由于植物细胞结构特殊,该技术在植物研究中应用较少。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参与茉莉酸诱导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调控,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利用冠菌素(COR)诱导橡胶树萌条维管形成层分化次生乳管的实验系统,通过酶解法获取高质量的形成层区细胞原生质体,使用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抗体对次生乳管分化过程中发生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区域进行原位识别,采用CUT&Tag技术成功构建COR处理橡胶树树皮形成层细胞的cDNA文库。对构建cDNA文库进行质检和测序分析,发现文库质量较好,并通过差异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生长素、类黄酮代谢和蛋白质泛素化等相关基因得到富集。本研究结果为使用CUT&Tag技术构建植物组织的cDNA文库提供操作方法,为解析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次生乳管分化 维管形成层 原生质体 组蛋白乙酰化 CUT&Tag
下载PDF
沿海地区良态风和台风气候不同时距风速转换系数研究
4
作者 黄东梅 郑焙元 +3 位作者 杨曙光 苏华海 周建军 陈雨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12-2624,共13页
以华南地区某海岸机场区域2012—2021年的风速实测数据为对象,根据这10 a内台风的登陆情况,将其划分为良态风气候和台风气候,研究不同风气候环境下风速时距转换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良态风气候下,月、季、年极值风速的分布... 以华南地区某海岸机场区域2012—2021年的风速实测数据为对象,根据这10 a内台风的登陆情况,将其划分为良态风气候和台风气候,研究不同风气候环境下风速时距转换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良态风气候下,月、季、年极值风速的分布规律均符合极值Ⅰ型(Gumbel分布),统计发现转换系数随时距增大呈指数递减的变化规律,基于此拟合得到良态风气候下月、季、年极值风速的时距转换系数公式;在台风气候下,时距转换系数曲线的平稳程度随台风强度的减小而减弱;时距3 s与10 min的转换系数的分布规律符合极值Ⅰ型分布,30 min、1 h与10 min的转换系数的分布规律符合极值Ⅲ型分布;使用良态风转换系数公式估计台风气候时距3 s与10 min的转换系数时,会存在10%~30%的相对误差,可将转换系数乘以对应的放大系数去近似估计,或直接采用1.63的转换系数。该研究结果可为不同风气候条件的风荷载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距 极值风速 风速转换系数 良态风气候 台风气候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智慧 余学庆 +2 位作者 杨曙光 于宁霞 臧丹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预后极差。目前,IPF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治疗措施有限。实验模型是深入研究IPF发病机制和探索有效防治措施的关键工具,近...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预后极差。目前,IPF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治疗措施有限。实验模型是深入研究IPF发病机制和探索有效防治措施的关键工具,近年来其造模方式已得到不断的发展和优化,鉴于此,本研究对近年来IPF实验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前研究选择合适实验模型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急性加重 实验模型 中医模型
下载PDF
倾斜煤层煤层气与煤炭地下气化协调开发技术构想
6
作者 韦波 杨曙光 +9 位作者 李鑫 王双明 师庆民 杨兰和 王刚 傅雪海 苏红梅 贾超 胡振鹏 赵琛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65,共14页
煤层气(CBM)开发与煤炭地下气化(UCG)是我国煤基天然气生产的重要来源,新疆前陆冲断带倾斜煤层发育区煤与煤层气资源丰富。为深入剖析倾斜煤层CBM与UCG协调开发可行性,系统剖析了现有CBM与UCG关键技术及其对CBM−UCG协调开发的借鉴意义,... 煤层气(CBM)开发与煤炭地下气化(UCG)是我国煤基天然气生产的重要来源,新疆前陆冲断带倾斜煤层发育区煤与煤层气资源丰富。为深入剖析倾斜煤层CBM与UCG协调开发可行性,系统剖析了现有CBM与UCG关键技术及其对CBM−UCG协调开发的借鉴意义,分析了倾斜煤层CBM与UCG协调开发优势、技术路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得到以下认识:①“CBM开发疏干效应”“UCG热作用解吸效应”“UCG采动卸压效应”下CBM−UCG协调开发可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②提出了直井+顺煤层倾向井“先抽后烧”、顺煤层倾向井组合“边抽边烧”、定向L型CBM井+顺煤层倾向UCG井“边烧边抽”、下部煤层布置沿倾向UCG井+上部煤层布置定向L型CBM井“先抽后烧再抽”、复杂井型“井工厂式”布置等协调开发技术路径;③CBM与UCG协调开发面临地质选区评价理论基础研究薄弱、缝网条件下UCG热作用扩展范围不清、倾斜煤层UCG过程岩层移动卸压范围不明等理论问题;同时面临CBM−UCG协调开发“井工厂式”钻井技术、CBM井与UCG井协调开发生产制度、CBM与UCG协调开发地质动态测控、CBM井密封性与耐高温性保护等工程问题;④要强化倾斜煤层CBM与UCG协调开发地质选址评价研究、开发动态理论研究、工程协调技术先导性试验研究,确保协调开发安全、有序、可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炭地下气化 倾斜煤层 协调开发 技术路径
下载PDF
单双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比较
7
作者 唐会猛 宋庆华 +4 位作者 谢云云 孙鑫 杨帆 杨曙光 田燕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9-1148,共10页
目的采用单次及两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构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比较2种造模方式的成模率及稳定性。方法1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单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组(BLM-S组)、两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组(B... 目的采用单次及两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构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比较2种造模方式的成模率及稳定性。方法1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单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组(BLM-S组)、两次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组(BLM-M组)。BLM-S组第1天采用无创气管内滴注BLM(3 mg/kg,单次)诱导;BLM-M组第1、14天分别气管内滴注BLM(3、2 mg/kg)诱导,Control组采用无创气管内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 mL/kg);于造模后第28、42、56、84天分批取材。检测大鼠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静态肺顺应性(static compliance of lung,Cchord)及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cation,Cdyn);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对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肺组织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COL-Ⅲ)表达。结果(1)一般状态及生存情况:Control组、BLM-S组和BLM-M组生存率分别为:100%、80%、66%。第14~42天,BLM-S组与BLM-M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P<0.01)。第28~42天,BLM-M组体重显著低于Control组、BLM-S组(P<0.05,P<0.01)。(2)肺功能:与Control组比较,第28天BLM-S组肺功能IC、VC、Cchord、Cdyn均显著下降(P<0.05,P<0.01),BLM-M组IC、VC、Cchord显著下降(P<0.05,P<0.01);第42天BLM-S组大鼠IC、VC、Cchord显著下降(P<0.05,P<0.01);第42~84天BLM-M组大鼠IC、VC、Cchord明显下降(P<0.05,P<0.01)。(3)肺病理:第28~84天,BLM-S组大鼠出现炎性浸润及纤维条索后逐渐减少(P<0.05,P<0.01);BLM-M组大鼠出现纤维化及肺泡炎后较为稳定(P<0.05,P<0.01)。(4)胶原沉积:各时间点BLM-S组、BLM-M组大鼠肺组织内COL-Ⅲ表达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P<0.01);第42~84天BLM-S组COL-Ⅲ含量显著低于28 d(P<0.05)。结论2种造模方式均可成功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其中单次法操作简便,大鼠死亡率更低,28 d时纤维化程度明显,但在42 d之后会逐渐恢复;两次法造模成功率更高,模型稳定性更好,至84 d仍有超半数大鼠存在明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动物模型 博来霉素 单次及两次给药
下载PDF
吐哈煤田艾丁湖一区煤炭地下气化地质评价体系
8
作者 曾志伟 来鹏 +7 位作者 田继军 杨曙光 胡振鹏 王博 蔚雨 王海超 刘韫碹 员艺轩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6,共13页
【目的】煤炭地下气化(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是传统采煤技术的革新,系统的地质评价体系构建和科学的地质选层是UCG成功的先决条件。【方法】以吐哈煤田艾丁湖一区煤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逼近于理... 【目的】煤炭地下气化(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是传统采煤技术的革新,系统的地质评价体系构建和科学的地质选层是UCG成功的先决条件。【方法】以吐哈煤田艾丁湖一区煤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逼近于理想值的排序方法(TOPSIS法)等数学分析方法,从煤岩煤质、煤层赋存、含水层与围岩、地质构造、有害元素、地质勘查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深入探究了吐哈煤田艾丁湖一区UCG的可行性,同时构建了UCG地质选层资源评价体系并进行了气化炉址的地质选层。【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研究区煤的煤阶较低,煤层水分灰分较低、挥发分适中,煤层较多,煤体结构和煤层地质构造较简单,煤层埋深适中,顶底板岩性多为泥岩和粉砂岩、细砂岩,断层不发育,煤炭储量丰厚,煤层有害元素含量低,地质勘查程度较高,适宜进行UCG工作;优选出煤种、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煤炭储量等23个地质因素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通过合理的数理统计和科学的定量化转化,计算出了其综合权重并进行了分级处理,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的UCG多层次地质选层资源评价体系;基于该评价体系,运用加权求和法和TOPSIS法优选出的艾丁湖一区UCG有利煤层前3位均为8上>11号>7-3号煤层,最终确定8上号煤层为研究区UCG工作的最有利煤层。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后续的地下气化工作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也对其他地区UCG地质选层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煤田 煤炭地下气化 地质评价 选层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究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9
作者 唐会猛 田燕歌 +3 位作者 杨曙光 孙鑫 谢云云 余学庆 《中医研究》 2024年第6期61-69,共9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究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近20年中医药治疗IPF的文献,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临床治疗...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究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近20年中医药治疗IPF的文献,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临床治疗IPF的处方并构建中药处方数据库。运用R语言4.2.2软件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筛选中医药治疗IPF的核心药对,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关键靶点。从TCMSP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IPF疾病基因靶点,采用微生信平台得到IPF与核心药对的交集靶点,联合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采用工具Network Analyzer分析交际靶点的拓扑性参数。采用DIVID数据库对交际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采用Autdock 4.2.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验证核心化合物成分和核心靶点。结果:最终纳入文献58篇,筛选出治疗IPF的处方59首,最终得出166味中药。数据挖掘分析显示,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甘草、黄芪、丹参、茯苓、陈皮等。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排名前三的高频药对组合分别是陈皮-甘草、丹参-甘草、茯苓-甘草,其中陈皮-甘草为治疗IPF的中药复方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得出7类药物组合。核心药对陈皮-甘草治疗IPF的交集靶点共117个,排名靠前的靶点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1等。117个交集靶点行GO和KEGG分析,得出排名靠前与IPF相关的通路为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IL-6、TNF与核心成分柚皮素、川陈皮素、甘草查尔酮甲对接成功,且结合良好。结论:甘草、黄芪、丹参、茯苓、陈皮、浙贝母、党参、地龙、麦冬、川芎是临床治疗IPF的常用药物,陈皮-甘草为核心药对,IL-6、TNF、Akt1、IL-1β等为陈皮-甘草治疗IPF的关键靶点;陈皮-甘草可能通过调节IL-17、TNF、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细胞衰老等生物学过程缓解肺纤维化;陈皮-甘草可作为临床治疗IPF的中药复方基础药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无进展生存结局指标应用现状及思考
10
作者 何佳宇 杨曙光 +1 位作者 于宁霞 余学庆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6-1485,共10页
目的:系统总结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无进展生存(PFS)结局指标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 目的:系统总结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无进展生存(PFS)结局指标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有关IPF无进展生存结局指标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整理IPF防治研究中的PFS结局指标,对其应用频次,涵盖各项单一结局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纳入51篇文献,PFS存结局指标是临床常用的复合结局指标,主要涵盖肺功能、肺移植、6MWD(6分钟步行距离)、死亡、AE-IPF(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等结局指标中的一项或多项。结论:目前IPF防治研究中PFS结局指标应用标准不统一,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及规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无进展生存 结局指标 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
下载PDF
肺功能3、4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急性加重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1
作者 闫若男 邸家琪 +3 位作者 臧丹阳 杨曙光 洪赟晢 余学庆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320-1329,共10页
目的构建肺功能3、4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急性加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前期已完成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中330例肺功能3、4级COPD稳定期患者随访52周的危险因素及急性加重情况。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2... 目的构建肺功能3、4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急性加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前期已完成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中330例肺功能3、4级COPD稳定期患者随访52周的危险因素及急性加重情况。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224)和验证组(n=10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相关的危险因素,构建急性加重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一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OR=1.582,95%CI(1.252~2.161)]、气短评分[OR=1.823,95%CI 1.051~3.051]、FEV_(1)/FVC[OR=0.968,95%CI 0.940~1.002]、是否使用中药治疗[OR=0.395,95%CI 0.209~0.704]、是否使用西医常规治疗[OR=0.449,95%CI 0.206~0.736]是AE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建模组区分度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3,验证组AUC为0.732;模型的敏感度为73.77%,特异度为65.38%;DCA结果显示,在建模组中预测急性加重预测概率范围约0.21~0.97、在验证组中预测概率范围约0.20~0.79时,使用本模型有较好的收益。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AECOPD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可为中医防治AECOPD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六分钟步行试验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疾病进展中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王兴华 杨曙光 +3 位作者 闫若男 于宁霞 洪赟晢 余学庆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0期604-610,共7页
目的:探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疾病进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15例IPF患者,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1年后根据是否出现疾病进展分为进展组132例、无进展组83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6MWT参数和肺... 目的:探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疾病进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15例IPF患者,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1年后根据是否出现疾病进展分为进展组132例、无进展组83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6MWT参数和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IPF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绘制IPF疾病进展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疾病进展。结果:进展组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静息血氧饱和度(R-SPO_(2))、运动性血氧饱和度(E-SPO_(2))较无进展组低(P<0.01),进展组出现运动性低氧血症的比率较无进展组高(P<0.01);进展组的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活量(VC)较无进展组低(P<0.01),进展组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较无进展组高(P<0.01);2组静息性低氧血症比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MWD、R-SPO_(2)、E-SPO_(2)与FVC、FVC%、DLCO、DLCO%、VC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MWD、E-SPO_(2)、FVC%是IPF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6MWD截断值为398m,评估IPF患者疾病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95%CI:0.717-0.841),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70%;E-SPO_(2)的截断值为92%,评估IPF疾病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95%CI:0.648-0.784),灵敏度为55%,特异度为78%。结论:IPF进展组患者6MWD、SPO_(2)较无进展组显著降低,并与IP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6MWD、SPO_(2)可作为评估IPF疾病进展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疾病进展 六分钟步行试验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基于POD-ANNS的架空输电线路舞动响应预测
13
作者 蔡萌琦 田博文 +2 位作者 闵光云 杨曙光 包婉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针对塔线体系下覆冰八分裂导线的舞动特性,通常采用有限元法(FEM)获取舞动响应,但是FEM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获取舞动响应的时间成本巨大,有限模型搭建难度大、类型繁多,同时也必须考虑动力学求解中计算不收敛等棘手问题。因此,获得不同... 针对塔线体系下覆冰八分裂导线的舞动特性,通常采用有限元法(FEM)获取舞动响应,但是FEM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获取舞动响应的时间成本巨大,有限模型搭建难度大、类型繁多,同时也必须考虑动力学求解中计算不收敛等棘手问题。因此,获得不同参数、工况下的舞动响应比较困难。该文提出了一种混合代理模型,该模型能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和人工神经网络(ANNS)实现舞动响应的快速预测。将FEM得到的舞动响应组合成快照矩阵,然后基于POD方法得到快照矩阵的POD模态基系数和POD模态;使用3种代理模型(BPNN、RBFNN、CNN)预测POD模态基系数,线性组合预测的POD模态基系数和POD模态,实现舞动响应的快速预测;还对比了3种混合模型下(POD-BPNN、POD-RBFNN、POD-CNN)的预测误差,预测时间。结果表明:3种混合模型均能快速、准确地得到目标响应,并且POD-RBFNN混合模型的误差更小;快照数量达到60个,基本可表征出全部样本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神经网络 有限元分析 舞动特征 塔线体系
下载PDF
气动力及外部荷载下覆冰输电线共振特性分析
14
作者 蔡萌琦 陈锐 +3 位作者 闵光云 杨曙光 包婉玉 胡茂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211,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覆冰输电线的非线性振动问题,在考虑气动荷载和外部激励的前提下分析输电线的舞动特征,建立覆冰输电线在气动荷载及外部激励作用下的力学模型,推导模型的非线性舞动方程。基于Galerkin方法将推导的非线性舞动方程转换成常... 为进一步研究覆冰输电线的非线性振动问题,在考虑气动荷载和外部激励的前提下分析输电线的舞动特征,建立覆冰输电线在气动荷载及外部激励作用下的力学模型,推导模型的非线性舞动方程。基于Galerkin方法将推导的非线性舞动方程转换成常微分方程,利用多尺度法得到模型的主共振及谐波共振的幅频响应函数。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产生主共振时,响应幅值随着调谐参数的变化会出现同步与失步现象,外部激励荷载或风速的增大均会使系统响应幅值增大并呈多值性及不稳定性;张力的增大使系统响应幅值减小,并减弱其非线性特性;谐波共振的响应幅值随外部激励荷载或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多值性和跳跃性;共振峰向调谐参数右方向偏移,系统呈硬弹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舞动 主共振 谐波共振 多尺度法 稳定性
下载PDF
博乐盆地石炭系地层“涌水携气”现象与页岩气成藏模式探讨
15
作者 来鹏 杨曙光 +2 位作者 张娜 王刚 杜世涛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为了搞清博乐盆地石炭系地层“涌水携气”现象与页岩气成藏模式,根据录井数据分析和现场岩芯观察,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烃源岩地化特征、含气性特征、地层压力特征对该现象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博乐盆地页岩气气藏聚集模式进行了探讨... 为了搞清博乐盆地石炭系地层“涌水携气”现象与页岩气成藏模式,根据录井数据分析和现场岩芯观察,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烃源岩地化特征、含气性特征、地层压力特征对该现象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博乐盆地页岩气气藏聚集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在博乐盆地页岩气具有裂缝型和原地型2种成藏模式,其中裂缝型成藏的页岩气主要来源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烃源岩生烃,通过开启性断层和裂隙的沟通运移而来,而自身TOC含量一般较低,气藏中以游离气为主,“涌水携气”现象是裂缝型气藏的具体表现。原地型成藏是在盆地中心附近由于烃源岩本身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生成的页岩气未发生明显运移在原地自生自储,TOC含量控制气藏分布与规模。综合分析2种模式来看,裂缝型气藏模式具有成本低、勘探难度较小,易于实施等优势,是博乐盆地页岩气下一步勘探寻找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乐盆地 涌水携气 页岩气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新疆煤层气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16
作者 来鹏 杨曙光 杜世涛 《中国煤层气》 CAS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文章通过对新疆煤层气勘查开发工作的梳理,确立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为新疆煤层气的重点勘查开发区域;依托准噶尔盆地南缘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新疆的地质理论体系;增强了工程与地质的适应性,针对新疆多厚煤层优化多种井型组... 文章通过对新疆煤层气勘查开发工作的梳理,确立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为新疆煤层气的重点勘查开发区域;依托准噶尔盆地南缘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新疆的地质理论体系;增强了工程与地质的适应性,针对新疆多厚煤层优化多种井型组合及低伤害低摩阻高效储层改造技术。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比如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勘查投入,建立工作机制与长效沟通,协调解决煤层气矿权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重叠问题,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和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煤层气 开发 对策与建议
下载PDF
强割和乙烯利刺激对不同品系幼龄橡胶树排胶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欢 杨署光 +3 位作者 蒋毅 葛立鑫 田维敏 史敏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116,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割胶方式下不同品系幼龄橡胶树的排胶生理特性,为阐述乳管排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天然橡胶生产中针对不同品系进行合理规划割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PR107、RY8-79、Tjir1和RY7-33-97共4个品系的6龄未开割橡胶... 【目的】研究不同割胶方式下不同品系幼龄橡胶树的排胶生理特性,为阐述乳管排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天然橡胶生产中针对不同品系进行合理规划割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PR107、RY8-79、Tjir1和RY7-33-97共4个品系的6龄未开割橡胶树,在S/2 d/2(割线长度为1/2茎围,每2天割1刀)的强割和后续添加1%乙烯利刺激割胶方式下,对其橡胶粒子粒径以及干胶含量、排胶体积、排胶时间、排胶初速度、堵塞指数、硫醇含量等常规排胶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割胶刀次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1)不同品系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具有明显差异,起始值最大的是RY8-79和PR107,RY7-33-97的胶乳粒径较小,Tjir1的胶乳粒径最小。强割后,随着割胶刀次增加,不同品系胶乳粒径普遍短暂上升后降低,其中RY8-79和Tjir1的胶乳粒径变化较大,PR107和RY7-33-97的胶乳粒径相对稳定,但均在强割8刀后胶乳粒径降至0.80μm以下,与最大胶乳粒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乙烯利刺激后,胶乳粒径维持在较小水平。(2)干胶含量起始值最高为RY7-33-97,其次为RY8-79和PR107,最差为Tjir1。在强割条件下,RY8-79和RY7-33-97干胶含量下降较快,PR107和Tjir1干胶含量下降相对缓慢;乙烯利处理后,PR107干胶含量仅略有下降;RY8-79、RY7-33-97和Tjir1干胶含量相对下调趋势略明显,尤其是RY7-33-97。(3)强割条件下,不同品系的排胶时间和排胶体积变化规律高度一致,RY8-79排胶总体积和时间明显高于PR107、RY7-33-97和Tjir1;乙烯利处理后所有品系的排胶时间和总体积显著提高(P<0.05),其中PR107和Tjir1这2个排胶少的品系受乙烯利刺激的影响更明显。(4)强割条件下RY8-79和RY7-33-97排胶初速度明显高于PR107和Tjir1,但乙烯利刺激显著降低所有品系的排胶初速度。(5)强割条件下不同品系堵塞指数差异较大,RY8-79最低,RY7-33-97最高,乙烯利刺激明显降低该指数。(6)强割条件下RY8-79硫醇含量最高,其次为RY7-33-97、PR107,Tjir1最低,乙烯利刺激后48 h 4个品系硫醇含量均表现出降低趋势。【结论】不同品系对强割和乙烯利刺激后的排胶反应不同。强割和过度乙烯利刺激均不利于橡胶粒子粒径、干胶含量等产排胶相关参数的恢复。橡胶粒子粒径和干胶含量相对其他参数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可作为衡量排胶是否过度的参考指标。橡胶粒子粒径0.80μm是一个较有标志性的值,胶乳粒径降到该值之下,预示应降低割胶强度。自然条件下排胶量大的品系通常不耐强割和乙烯利刺激,RY8-79和RY7-33-97作为主栽品种应尽量避免割胶中施加乙烯利,而PR107可配合施用乙烯利刺激剂。利用幼龄树,结合强割和乙烯利刺激,可以作为育种早期快速筛选不同品系是否具有耐割和耐刺激的方法之一,也为不同品系割胶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强割 乙烯利 橡胶粒子 排胶
下载PDF
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曙光 方刚 +2 位作者 陶红 燕琳 梅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测定0.5%罗哌卡因用于患者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的半数有效容量(EV_(50))。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骨科择期行股骨与膝关节手术的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 目的测定0.5%罗哌卡因用于患者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的半数有效容量(EV_(50))。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骨科择期行股骨与膝关节手术的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术前行超声引导下S-FICB,局麻药为0.5%罗哌卡因。阻滞30 min后分别测定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三者痛觉均消失定义为阻滞成功,否则为阻滞失败。局麻药初始容量设为25 ml,容量梯度为5 ml,若阻滞成功则下一例患者容量减少5 ml,若阻滞失败则下一例患者容量增加5 ml,直至出现7个容量拐点后完成研究。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罗哌卡因EV_(50)和95%可信区间(CI)。记录患者穿刺部位血肿、穿刺针误入血管、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共阻滞成功15例(54%),罗哌卡因用于非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EV_(50)为15.47 ml(95%CI 12.64~18.94 ml)。所有患者在阻滞后均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穿刺针误入血管、局麻药中毒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论0.5%罗哌卡因用于非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EV_(50)为15.47 ml(95%CI 12.64~18.94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筋膜间隙阻滞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容量 腹股沟韧带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莉莉 洪赟晢 +5 位作者 李智慧 于宁霞 邸家琪 杨曙光 林青青 余学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2-379,共8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该疾病进展快、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短,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在病程早期准确评估IPF患者预后,有助于加强疾病管理、改善患者结局,因此IPF的预后评估是该病诊疗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与IPF预后...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该疾病进展快、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短,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在病程早期准确评估IPF患者预后,有助于加强疾病管理、改善患者结局,因此IPF的预后评估是该病诊疗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与IPF预后相关的标志物不断涌现,良好的预后标志物能够协助判断IPF患者的危险分层与结局。因此本文从蛋白、基因、微生物菌落、细胞等方面总结了既往研究中发现的IPF可能的预后标志物,提示基质蛋白酶7(MMP-7)、端粒长度(TL)和纤维细胞是较为可靠的IPF预后标志物。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表面活性蛋白A(SP-A)、MUC5B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生物标志物的预后价值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血管生成素2(Ang-2)、TOLLIP启动子SNP、微生物菌落等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相对较少,预后作用有待验证。本文能够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把握干预时机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为今后IPF的预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 肺疾病 间质性 生物标记 端粒 预后 综述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及中医药防治研究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宁霞 杨曙光 +2 位作者 李路广 李智慧 余学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3,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具有快速进展且病死率高的疑难罕见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E-IPF)为IPF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恶化,其...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具有快速进展且病死率高的疑难罕见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E-IPF)为IPF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恶化,其发病率高,预后极差。临床缺乏有效防治AE-IPF措施,而中医药防治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其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在疾病防治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防控影响AE-IPF发生与预后的危险因素,是有效阻止疾病持续进展及防治的关键环节。因此,探究AE-IPF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药防治措施,对患者疾病防治和生存质量改善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综述分析当前国内外对AE-IPF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药防治的最新研究,以提高临床医生对AE-IPF的认知,从而规避AE风险,及时选择最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急性加重 危险因素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