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黑色岩系中硅质岩成因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1
作者 刘丽红 高永进 +4 位作者 朱光有 杨有星 尹成明 孙相灿 李清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1-529,共19页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上的关键期,全球范围内普遍发育一套黑色岩系,包括硅质岩、泥岩和白云岩。在这套黑色岩系中下部,发育了不同厚度的硅质岩,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且硅质岩分布变化大,其成...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上的关键期,全球范围内普遍发育一套黑色岩系,包括硅质岩、泥岩和白云岩。在这套黑色岩系中下部,发育了不同厚度的硅质岩,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且硅质岩分布变化大,其成因对寒武系玉尔吐斯组优质烃源岩形成环境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以塔西北地区新柯地1井这套黑色岩系中硅质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芯观察、镜下薄片鉴定、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硅质岩与有机质的成因及其二者之间的共生机理,硅质岩较高的Ti、V、Y、Ba等元素含量、较低的δ^(30)Si值(1.2‰~0.7‰)、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其硅质流体为热液来源,但是硅质岩不是热液脉体侵入形成,而是富含硅质的流体与冰冷的海水混合沉积而成,硅质岩沉积受温度、pH值、有机质等因素共同控制,有机质的存在可以促进硅质沉淀。同时系统地研究了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的成因,白色层由纯的微晶石英组成,而黑色层由碎屑碳质颗粒、石英颗粒和碳质纹层组成,认为是微生物席活动的结果,硅质岩中黑白燧石层受冰期和间冰期控制。硅质岩中较高的Al_(2)O_(3)/(Al_(2)O_(3)+Fe_(2)O_(3))比值和较低的Lan/Cen比值代表受陆源影响的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结合古气候、海平面变化等信息,认为塔西北地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硅质岩以及硅质页岩沉积于局限海湾或潟湖环境,为正确认识硅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和烃源岩的评价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柯地1井 黑白燧石条带 硅质与有机质共生机理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新疆地区公益性油气调查进展与主要成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有星 高永进 +7 位作者 周新桂 白忠凯 孙相灿 张远银 刘亚雷 韩淼 李清瑶 苗苗青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3期1-15,共15页
新疆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陆上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按照“盆地综合研究选方向、基础地质调查定区带、战略选区研究求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深层—超深层、山前复杂构造带和非常规页岩油气... 新疆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陆上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按照“盆地综合研究选方向、基础地质调查定区带、战略选区研究求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深层—超深层、山前复杂构造带和非常规页岩油气为重点,持续加大新疆地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取得了塔里木盆地深层地质结构调查1项重大进展和温宿凸起新近系、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塔西南和塔东南坳陷山前带侏罗系和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山周缘非常规页岩油气等4项油气调查重大发现和突破,形成了温宿地区“古隆起差异沉降控储控藏”、沙井子构造带“断裂主控、多期充注、晚期为主”和博格达山周缘“深部源储一体、浅部构造-岩性为主、多矿种环带分布”等3项地质理论认识,形成了“盆地级骨干地震大剖面资料拼接处理”“复杂山前带地震资料叠前目标处理解释”“广域电磁剖面测量及综合解释”等3项关键技术。支撑新疆地区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带动企业实现高效勘探开发,提升了盆地深层、山前带及非常规页岩油气成藏理论认识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深层—超深层 山前复杂构造带 非常规页岩油气 温宿凸起 沙井子构造带 博格达山周缘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体系演化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清瑶 高永进 +5 位作者 杨有星 张远银 刘晓峰 孙智超 陈夷 苗苗青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9-647,共9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是沉积体系和沉积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对该地区志留系沉积体系的整体认识。文中利用岩心、露头、薄片鉴定以及测井、地震、单井等资料,明确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沉积相类型、沉积...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是沉积体系和沉积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对该地区志留系沉积体系的整体认识。文中利用岩心、露头、薄片鉴定以及测井、地震、单井等资料,明确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沉积相类型、沉积体系演化及储盖组合发育特征。研究表明:1)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发育潮控型海湾复合沉积体系,柯坪塔格组发育潮控三角洲沉积,分布在柯坪断隆和阿瓦提凹陷;2)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发育在向西开口的海湾古地理背景之上,柯下段沉积期发育大型潮控三角洲沉积,柯中段沉积期发育广泛的内浅海泥岩沉积,柯上段沉积期发育大面积的潮下砂体,整个志留纪经历了由开阔到闭塞、由较深水到浅水的演化过程;3)受沉积演化的影响,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发育由柯下段砂岩储层与柯中段泥岩盖层、柯上段砂岩储层与塔下段泥岩盖层、塔上段砂岩储层与依木干他乌组泥岩盖层构成的3套储盖组合。研究成果对深化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沉积体系认识、确定下步勘探方向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控三角洲 储盖组合 沙井子构造带 志留系 柯坪塔格组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20个赤苍藤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道承 杨有兴 +4 位作者 陈文浪 万秀勇 潘淑民 文国荣 王凌晖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91-2105,共15页
分析木本蔬菜赤苍藤不同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特点,为筛选出叶大、枝条生长旺盛的赤苍藤优良种源奠定基础,该研究以来自越南及中国3省(区)(广西、广东、福建)的20个赤苍藤种源为对象,对12个叶性状及4个枝条性状进行测定及计算,对各性状进... 分析木本蔬菜赤苍藤不同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特点,为筛选出叶大、枝条生长旺盛的赤苍藤优良种源奠定基础,该研究以来自越南及中国3省(区)(广西、广东、福建)的20个赤苍藤种源为对象,对12个叶性状及4个枝条性状进行测定及计算,对各性状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及性状相关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种源主成分得分并对各种源进行聚类,对不同赤苍藤种源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类及评价。结果表明:(1)各赤苍藤种源间大多数叶、枝条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种源内各性状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不尽相同。种源间各性状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依次为叶功能性状(15.42%~70.01%)>枝条性状(20.57%~71.71%)>叶形态性状(3.39%~20.01%);种源内表型变异更突出。(2)就性状间相关性而言,叶形态性状及叶功能性状指标间多为极显著相关,新枝数量与节间数、新叶数极显著相关,但与叶形态性状的相关关系不明显。(3)16个表型性状共可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528%。4个主成分分别体现出叶的形态、枝叶萌发生长、叶形状及叶干物质积累及枝条增粗状况。(4)对20个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叶大、生长良好的种源,一类为叶较小、枝条生长旺盛的种源,还有一类种源综合表现不突出。各大类种源中的小类在地理分布上较为接近。(5)福建安溪及福清的种源可选择为大叶种源;广西大新、上思和桂平的种源可选择为枝条生长旺盛种源。综合来看,中国福建安溪种源综合表现最佳,其次为中国福建福清、中国广东海丰、中国广西南宁、越南高平茶陵。广西昭平、宜州的两种源综合表现最差,不适宜广西南宁地区引种栽培。部分种源中存在生长表现突出的优良单株,可将此类植株开发为无性系,进行更深入的种源试验。该研究结果为赤苍藤种源表型性状分析及广西南宁引种初步表现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筛选、培育高产赤苍藤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苍藤 木本蔬菜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甫沙—克里阳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的裂变径迹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5
作者 廖晓 王震亮 +3 位作者 范昌育 杨有星 解巧明 赵子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2-654,共13页
基于甫沙—克里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和西昆仑造山带的盆山结合部位,其构造位置特殊、演化复杂,综合运用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磷灰石热演化历史模拟方法,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对该地区进行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甫沙—克里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和西昆仑造山带的盆山结合部位,其构造位置特殊、演化复杂,综合运用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磷灰石热演化历史模拟方法,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对该地区进行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甫沙—克里阳地区中新生代发生5期构造事件,对应地质时代分别为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早中新世和上新世;各期构造事件在本区及周邻均具有明显的地质响应,其中,晚三叠世的构造事件具有长期整体抬升的特征,该事件使得本区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延缓,为油气的晚期成藏奠定了基础;而上新世的快速抬升事件则使得研究区内烃源岩、断裂输导和圈闭等成藏要素相互耦合,促使油气发生晚期成藏,对该区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 裂变径迹 构造事件 中新生代 甫沙—克里阳地区 西昆仑山前
下载PDF
辫状河单河道砂体接触关系及主控因素分析——以新疆克拉玛依,山西柳林、大同和陕西延安辫状河露头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有星 金振奎 +3 位作者 白忠凯 高永进 韩淼 张金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38,共9页
为了解决辫状河单河道砂体接触类型及控制因素不清等问题,采用野外辫状河露头剖面观察实测的方法,并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对辫状河单期河道砂体接触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辫状河砂体接触关系可以分为3类,包括侵蚀接触型、局部接触... 为了解决辫状河单河道砂体接触类型及控制因素不清等问题,采用野外辫状河露头剖面观察实测的方法,并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对辫状河单期河道砂体接触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辫状河砂体接触关系可以分为3类,包括侵蚀接触型、局部接触型和不接触型。这3种类型砂体在分布形式、泥岩夹层发育程度、储集物性和含油气性差异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不同。沉积相带对河道砂体接触关系具有控制作用。近源砾质辫状河沉积地形坡度较陡,水体能量高,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侵蚀接触型为主;远源砾质辫状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局部接触型为主;砂质辫状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不接触型为主。基准面升降变化对河道砂体接触关系具有一定影响,当va与vs的比值较低时,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侵蚀接触型为主;当va与vs的比值中等时,河道砂体以局部接触型为主;当va与vs的比值较高时,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不接触型为主。研究结果对指导油田开发阶段井网部署和提高采收率均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单期河道识别 接触关系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下段古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白忠凯 谢李 +5 位作者 韩淼 吕修祥 孙智超 李清瑶 杨有星 张金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基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寒武系地质剖面观测和75个样品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柯坪冲断带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下段碳酸盐岩古生产力。利用Ti扣除样品中来自陆源部分而得出生源元素的含量,Baxs、Cuxs和Znxs三种营养元素测量和数据处理... 基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寒武系地质剖面观测和75个样品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柯坪冲断带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下段碳酸盐岩古生产力。利用Ti扣除样品中来自陆源部分而得出生源元素的含量,Baxs、Cuxs和Znxs三种营养元素测量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它们相对自生富集,具备一定的古生产力水平,个别层段值较高,有较高古生产力水平。发育光面具缘藻(Leiomarginata)、粒面具缘藻(Granomarginata)、网面球藻(Dictyotidium)等疑源类生烃母质,为有机质沉积和烃源岩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Pr/Ph、V/(V+Ni)、U/Th比值和δCe值判定该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下段为还原沉积环境,为烃源岩有机质的赋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机质类型为I-II型,达到了高成熟阶段,具备生烃潜力。研究区寒武系下统肖尔布拉克组下段发育优质潜在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坪冲断带 肖尔布拉克组 古生产力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齐姆根凸起侏罗系钻获油气显示 被引量:2
8
作者 白忠凯 杨有星 +4 位作者 邱海峻 张金虎 韩淼 李清瑶 孙智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3-194,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齐姆根凸起英吉沙背斜构造单元西南。该区勘探程度低,此前未进行高覆盖次数地震勘探、无钻井,石油地质条件尚不清楚。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落实英吉沙—莎车地区齐姆根凸起侏罗系杨叶组...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齐姆根凸起英吉沙背斜构造单元西南。该区勘探程度低,此前未进行高覆盖次数地震勘探、无钻井,石油地质条件尚不清楚。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落实英吉沙—莎车地区齐姆根凸起侏罗系杨叶组烃源岩有效性;厘清英吉沙—莎车地区地层发育情况,确定苏盖特构造侏罗系与周边露头剖面对比关系;获取钻井地质资料,为该区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提供依据,了解区内的地层及储盖组合发育情况,为进一步油气勘探评价提供基础资料。该工区属于矿权空白区和油气勘查新区,实施钻探具有探索侏罗系资源潜力、填补油气勘探空白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坳陷 塔里木盆地 油气显示 侏罗系 凸起 石油地质条件 地层发育 构造单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油气源分析和勘探潜力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林 张敏 +5 位作者 高永进 孙相灿 白忠凯 杨有星 陈夷 文磊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1期178-188,共11页
为了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的油气来源,分析博格达山前带油气勘探潜力,系统采集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新吉参1井和博参1井的烃源岩、天然气和原油样品和邻区主要油气田各层系的烃源岩和原油样品,并利用... 为了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的油气来源,分析博格达山前带油气勘探潜力,系统采集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新吉参1井和博参1井的烃源岩、天然气和原油样品和邻区主要油气田各层系的烃源岩和原油样品,并利用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技术对研究区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清晰显示研究区的原油与该区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的饱和烃组成相似,具有较好的亲缘性。同时,其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与邻区侏罗系、二叠系、石炭系烃源岩和原油差异明显,综合认为研究区发育自生自储型油气藏,油源来自于二叠系芦草沟组,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油气来源 自生自储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油气勘探突破及启示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君峰 高永进 +3 位作者 杨有星 周新桂 张金虎 张远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4,共11页
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2017年新钻探的新温地1井、新温地2井两口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流,通过对两口井钻井资料、试油资料、地球化学及测井资料研究,以及研究区野外剖面实测、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与精细解释、沉积与成藏史分析等研究,明确了温宿... 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2017年新钻探的新温地1井、新温地2井两口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流,通过对两口井钻井资料、试油资料、地球化学及测井资料研究,以及研究区野外剖面实测、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与精细解释、沉积与成藏史分析等研究,明确了温宿凸起区烃源条件与运移通道、储盖条件与圈闭类型,建立了温宿凸起区的成藏模式。温宿凸起不发育烃源岩,但发育沟通生烃凹陷的高效输导体系;受控于温宿凸起新近纪宽缓的古地貌条件,新近系吉迪克组发育三角洲相和滨浅湖滩坝相砂体,并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构造-岩性圈闭;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主要发生在新近纪—第四纪,具有明显的晚期复式成藏特点。塔里木盆地盆缘带等烃源岩和构造类圈闭不发育的地区,同样可以形成规模油气区,寻找高效的油气运移输导路径和地层-岩性等隐蔽型圈闭是有效的油气勘探途径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圈闭 晚期成藏 新近系吉迪克组 变质岩风化壳 温宿凸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山周缘中上二叠统与中上三叠统沉积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有星 张君峰 +5 位作者 张金虎 高永进 周新桂 孙相灿 文磊 苗苗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0-682,共13页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及钻测井资料分析,按照“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对博格达山周缘地质结构、地层沉积充填序列及沉积演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博格达山周缘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9个阶段,其中,中晚二...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及钻测井资料分析,按照“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对博格达山周缘地质结构、地层沉积充填序列及沉积演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博格达山周缘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9个阶段,其中,中晚二叠世—中晚三叠世为陆内裂谷、前陆盆地和陆内拗陷盆地演化阶段,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早期陆内裂谷、晚二叠世构造低幅隆升及中晚三叠世构造沉降控制了博格达山周缘盆地的形态、类型、沉降速率及可容纳空间,进而影响了沉积体系的类型及演化;中二叠世博格达山地区为深水湖盆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主要以深水沉积作用为主,局部发生重力流沉积;晚二叠世博格达山地区隆升形成低凸起并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砂体;中晚三叠世博格达低凸起发生沉降,以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博格达山 阜康断裂带 二叠系 芦草沟组 三叠系 沉积充填序列 沉积体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东段新苏地1井钻获奥陶——志留系油气显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远银 高永进 +4 位作者 白忠凯 姜鹍鹏 杨有星 韩淼 苗苗青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30-1931,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东段沙井子构造带,该区地震、地质和钻井资料稀少,地质调查和油气勘探程度整体较低,石油地质条件不清。研究目的是通过钻探查明沙井子构造带地层发育特征,落实烃源岩、储层和盖层发育...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东段沙井子构造带,该区地震、地质和钻井资料稀少,地质调查和油气勘探程度整体较低,石油地质条件不清。研究目的是通过钻探查明沙井子构造带地层发育特征,落实烃源岩、储层和盖层发育情况,获取评价参数,力争获得油气发现,为进一步油气调查勘探评价提供基础资料。该区属矿权空白和油气勘查新区,实施油气资源调查对探索下古生界含油气性、评价资源潜力和填补油气勘探空白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坪断隆 石油地质条件 油气勘查 勘探评价 地质调查 评价参数 油气发现 钻井资料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新温地1井、2井获高产工业油流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有星 张君峰 +4 位作者 高永进 周新桂 张金虎 白忠凯 韩淼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1-252,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温宿凸起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面积约4500 km^2。石油企业先后在该地区部署实施二维地震测线约3200 km,探井4口(阿1井、温参1井、温宿1井、阿苏2井),油气勘探历经50余年未取得突破,并退出油气勘查权。重新评... 1研究目的(Objective)温宿凸起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面积约4500 km^2。石油企业先后在该地区部署实施二维地震测线约3200 km,探井4口(阿1井、温参1井、温宿1井、阿苏2井),油气勘探历经50余年未取得突破,并退出油气勘查权。重新评价认识该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并获得油气突破是本次工作的主要目的(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测线 工业油流 油气勘查 石油地质条件 取得突破 温宿凸起 油气勘探 新疆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新苏地1井首获志留系工业气流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永进 张君峰 +5 位作者 张远银 周新桂 白忠凯 杨有星 刘亚雷 姜鹍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5-1656,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从1995年塔中11井取得工业油流后,历经数年勘探,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大致呈“东部产气、中部产油、西部未突破”的整体面貌。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柯坪断隆东段沙井子构造带,属矿权空白和油气勘查新区,地震、地... 1研究目的(Objective)从1995年塔中11井取得工业油流后,历经数年勘探,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大致呈“东部产气、中部产油、西部未突破”的整体面貌。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柯坪断隆东段沙井子构造带,属矿权空白和油气勘查新区,地震、地质和钻井等资料较少,勘探程度较低。新苏地1井钻探和地层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价落实该区石油地质条件、力争获得油气突破。相关研究对于探索塔西北志留系含油气性、评价资源潜力和填补油气勘探空白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条件 油气勘查 工业油流 工业气流 柯坪断隆 含油气性 资源潜力 勘探程度
下载PDF
歧口和泌阳凹陷两种类型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点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有星 高永进 +4 位作者 张君峰 周新桂 张金虎 白忠凯 韩淼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1-840,862,共11页
湖相碳酸盐岩在我国古代和现代各种类型的陆相盆地中非常发育,查明不同类型湖湘碳酸盐岩的沉积模式差异对指导薄层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油气储层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根据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对歧口和... 湖相碳酸盐岩在我国古代和现代各种类型的陆相盆地中非常发育,查明不同类型湖湘碳酸盐岩的沉积模式差异对指导薄层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油气储层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根据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对歧口和泌阳凹陷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差异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歧口凹陷和泌阳凹陷湖相碳酸盐岩在岩石类型、沉积位置、沉积规模、沉积相类型和沉积旋回特征都存在明显差异,歧口凹陷湖相碳酸盐岩沉积面积大于2 000 km^2,分布在凹陷西南缓坡区,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薄、岩石和沉积相类型多样、沉积旋回变化周期长等特点,泌阳凹陷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凹陷中心部位,具有分布面积小、厚度大、沉积相类型单一、旋回变化周期短的特点。古地貌、水体开放程度和气候条件是歧口和泌阳凹陷沉积模式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盐度、水温、生物群类型以及湖平面变化频率间接受到了古地貌、水体开放程度和气候条件的控制,也是沉积模式差异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泌阳凹陷 湖相碳酸盐岩 沉积相模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Nanhua-Sinian Rif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Tarim Basin 被引量:3
16
作者 BAI Zhongkai CHENG Minghua +12 位作者 CHEN Cheng HUO Junzhou ZHANG Junfeng ZHOU Xingui GAO Yongjin ZHAO Bo QIU Haijun HAN Miao yang youxing SUN Zhichao MIAO Miaoqing ZHANG Jinhu LI Qingy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01-515,共15页
On the basis of reprocessing 34 new two-dimensional spliced long sections(20,191 km) in the Tarim Basin, the deep structure features of the Tarim Basin were analyzed through interpreting 30,451 km of two-dimensional s... On the basis of reprocessing 34 new two-dimensional spliced long sections(20,191 km) in the Tarim Basin, the deep structure features of the Tarim Basin were analyzed through interpreting 30,451 km of two-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and compiling basic maps. Seismic interpretation and geological analysis conclude that the Nanhua-Sinian strata are a set of rift-depression depositional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ir tectonic and depositional features. The rift valley formed in the Nanhua Perio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became weaker during the late Sinian Period, which eventually turned into depression. From bottom to top, the deposited strata include mafic igneous, tillite, mudstone, and dolomite. Three major depocenters developed inside this basin during the rift stage and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Tarim Basin, the Awati area, and the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Among them, the rift in the eastern Tarim Basin strikes in the near east-west direction on the plane and coincides with the aeromagnetic anomaly belt. This represents a strong magnetic zone formed by upwelling basic volcanic rock along high, steep normal faults of the Nanhua Period. Controlled by the tectonic background, two types of sedimentary systems were developed in the rift stage and depression stage, showing two types of sequence features in the Sinian depositional stage. The Nanhua System appears as a wedge-shaped formation, with its bottom in unconformable contact with the base. The rifting event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tectonic units in the Tarim Basin, and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source rock in the Yuertus Formation and reservoir beds in the Xiaoerbulake Formation in Lower Cambrian, as well as the gypseous cap rock in Middle Cambrian.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rifts have important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deep strata of the Tarim Basi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Tazhong region is the most favorable zone, and the Kalpin-Bachu region is the optimal potential zone for exploring sub-salt oil and gas in deep Cambrian st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FT Nanhua PERIOD SINIAN PERIOD Tarim Basin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新苏地2井钻获志留系油气层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有星 高永进 +5 位作者 张金虎 白忠凯 张远银 刘亚雷 刘丽红 李清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99-1700,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沙井子构造带西段,面积约3500 km2。该区处于柯坪断隆与阿瓦提凹陷的过渡部位,受沙井子边界大断裂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油气成藏条件较为复杂;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稀少,油气勘探程度...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沙井子构造带西段,面积约3500 km2。该区处于柯坪断隆与阿瓦提凹陷的过渡部位,受沙井子边界大断裂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油气成藏条件较为复杂;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稀少,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地层序列、储盖组合与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清等地质问题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查获得突破和发现。因此,为揭示柯坪断隆沙井子构造带西段石炭系、二叠系与志留系上段地层序列,获取油气生储盖组合等评价参数,落实油气成藏特征及地层含油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坪断隆 油气勘查 生储盖组合 地层序列 评价参数 阿瓦提凹陷 油气勘探程度 钻井资料
下载PD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Middle-Upper Permian and Middle-Upper Triassic around Bogda Mountain of Xinjiang,NW China 被引量:2
18
作者 yang youxing ZHANG Junfeng +5 位作者 ZHANG Jinhu GAO Yongjin ZHOU Xingui SUN Xiangcan WEN Lei MIAO Miaoq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4期770-784,共15页
Based on field geological survey,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 and analysis of 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the evolut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stratigraphic sedimentary filling sequence and sedimentary system around... Based on field geological survey,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 and analysis of 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the evolut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stratigraphic sedimentary filling sequence and sedimentary system around the Bogda Mountain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structure controlling basin,basin controlling facies and facies controlling assemblages".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basin around the Bogda Mountain can be divided into nine stages.The Middle-Late Permian–Middle-Late Triassic wa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intracontinental rift,foreland basin and inland depression basin when lake,fan delta and braided river delta sedimentary facies developed.Early intracontinental rifting,late Permian tectonic uplift,and middle-late Triassic tectonic subsidence controlled the shape,type,subsidence rate and sedimentary system evolution of the basin.The Bogda Mountain area was the subsidence center and deposition center of the deep water lake basin in the Middle Permian with mainly deep-water deposition and local gravity flow deposition.This area had tectonic inversion in the Late Permian,when the Bogda Mountain uplifted to form a low bulge and a series of fan delta sand bodies.In the Middle-Late Triassic,subsidence occurred in the Bogda low uplift,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braided river delta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nggar Basin Bogda Mountain Fukang fault zone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 TRIASSIC sedimentary filling sequence sedimentary system
下载PDF
电缆配电网谐振接地系统动态跟踪补偿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有行 莫仕勋 +3 位作者 黄冠华 梁钊浩 刘庆浩 苏杭 《自动化应用》 2020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受城区规划、环保和场地等条件制约,城市配电网逐渐采用以电缆线为主、架空线为辅的结构模式,造成10kV系统单相对地电容效应大幅度增加。着重针对谐振接地运行方式下补偿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抑制过电压等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利用... 受城区规划、环保和场地等条件制约,城市配电网逐渐采用以电缆线为主、架空线为辅的结构模式,造成10kV系统单相对地电容效应大幅度增加。着重针对谐振接地运行方式下补偿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抑制过电压等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利用可调电抗器和电力电子器件作为基础元件实现动态补偿自动调谐的可行性,提出应利用具有自动调谐功能的解决办法;给出了综合设计动态跟踪和补偿的方案,并用MATLAB对新型消弧线圈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 注入信号法 滞环电流控制 自动调谐功能
下载PDF
焉耆盆地焉耆隆起区石油地质条件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金虎 高永进 +5 位作者 杨有星 周新桂 白忠凯 孙智超 金芸芸 王立新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4期30-39,共10页
焉耆盆地经历了20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认识,但目前急需开辟新的油气勘探领域来缓解增储上产的压力。焉耆隆起区是盆地的油气远景区,通过新焉参1井钻探,初步分析了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明确了其缺失中生界大部分地层,缺乏油源和... 焉耆盆地经历了20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认识,但目前急需开辟新的油气勘探领域来缓解增储上产的压力。焉耆隆起区是盆地的油气远景区,通过新焉参1井钻探,初步分析了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明确了其缺失中生界大部分地层,缺乏油源和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讨论后认为应继续探索隆起区油气成藏的可能性,加强焉耆隆起区与博湖坳陷构造演化关系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及隐蔽型油气藏。这些认识对今后焉耆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侏罗系 石油地质 沉积环境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