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天然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7
1
作者 雍锐 胡勇 +8 位作者 彭先 梅青燕 戚涛 杨建 李隆新 郑伟 陈颖莉 李滔 张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5,共13页
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有超级含油气盆地之称,是我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具有开发对象复杂,气藏类型多且普遍具有低孔、低渗、水侵活跃、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因此天然气提高采收率面临巨大挑战。为此,系统剖析了四川盆地常规气... 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有超级含油气盆地之称,是我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具有开发对象复杂,气藏类型多且普遍具有低孔、低渗、水侵活跃、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因此天然气提高采收率面临巨大挑战。为此,系统剖析了四川盆地常规气藏特点和提高采收率难点,回顾了发展历程,梳理了提高采收率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针对复杂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经过60余年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四川盆地已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统筹、全生产系统协同”提高采收率核心理念;②创立了以“早期评价与部署,储量刻画与动用,水侵诊断与治理,工艺配套与优化”为核心的气藏全生命周期提高采收率技术模式;③建立了地质与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气工程、地面工程等多专业协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体系;(4)随着盆地开发重心逐步向超深层复杂岩性气藏、非常规气藏等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的领域转移,提高采收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包括超深层气藏薄储层精细描述、多重介质跨尺度数值模拟、超深特殊工艺井排水采气、非常规气地质工程一体化等多个方面。结论认为,60余年来不断丰富完善和形成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不仅为四川盆地天然气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国内外类似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均衡开采 降低废弃地层压力 提高采收率 技术模式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影响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非技术因素:定义与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烈辉 胡文瑞 +11 位作者 李小刚 雍锐 陈加旭 陈更生 徐强 吴建发 陈怡男 吴易一 刘鸿渊 陈学忠 鲁友常 赵玉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1,共8页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居全国首位,规模效益开发四川盆地页岩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页岩气开发不仅面临资源评价、钻井工程、压裂工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还受到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地企协调等非技术因素的...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居全国首位,规模效益开发四川盆地页岩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页岩气开发不仅面临资源评价、钻井工程、压裂工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还受到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地企协调等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非技术因素概念界定、内涵和影响机理辨识的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页岩气开发为例,明确了影响页岩气开发非技术因素的定义和内涵,在实地调查、专家咨询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非技术因素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进行了逆向推理和因果推断,定量辨识了影响川南页岩气开发的主要非技术因素和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页岩气开发的非技术因素指涉及页岩气产业兴起和发展进程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不确定性因素;②影响川南页岩气开发的主要非技术因素有页岩气产业政策、基层相关部门与企业的沟通机制、企业内部投资管理和群众个人认知;③针对页岩气开发不同阶段,应根据非技术因素影响机理,构建各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持续优化非技术因素调控措施。结论认为,非技术因素的明确对页岩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对推动形成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双轮协同驱动页岩气规模高效开发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可为保障四川盆地乃至我国页岩气顺利开发和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开发 非技术因素 利益相关者 贝叶斯网络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天然气开发对标管理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雍锐 杨洪志 +2 位作者 马英哲 杨长城 方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1,共8页
对标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直接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在跨国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知名企业也在逐步推广应用该管理方法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开发生产管理水平,构建了一套具有3单元、2维度、3层级... 对标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直接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在跨国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知名企业也在逐步推广应用该管理方法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开发生产管理水平,构建了一套具有3单元、2维度、3层级的天然气开发对标管理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功效系数法建立了一套对标管理评价方法并开展了对标评价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开发对标管理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定量地反映公司和所属生产单位的开发技术水平、生产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基于功效系数法制定的开发对标管理评价方法,能够简单有效地将指标值转化为百分数,从而在生产单位之间开展横向对比;(3)对标管理基于先进、成熟的国际管理经验,能够精准地反映问题,暴露短板,方法简单有效,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结论认为,通过开展天然气开发对标管理研究,可以精确评价生产单位的工作水平、精准引导生产单位的整改方向、提高开发水平。本次研究构建的天然气开发对标管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其他油气田公司开展类似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开发 评价方法 横向对比 企业管理 对标管理 指标体系 功效系数法 对标分析
下载PDF
结构面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研究中试样获取方法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述红 侯钦宽 +1 位作者 雍睿 钟祯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8-179,共12页
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特征对工程岩体的力学性质、变形特性和稳定性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结构面试样获取方法对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对比不同试样获取方法在结构面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研究中的有效性,分别对... 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特征对工程岩体的力学性质、变形特性和稳定性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结构面试样获取方法对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对比不同试样获取方法在结构面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研究中的有效性,分别对直接截取的圆形、方形和旋转截取的方形试样进行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特征的对比分析。选取1 m×1 m的天然板岩结构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法获取结构面三维形貌特征,截取研究位置处圆形、方形和旋转方形试样进行对比评价。研究表明:直接截取的方形试样沿不同剪切方向产生的剪切面积不同,选用圆形试样更能反映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特征;旋转方形与圆形试样的抗剪强度统计误差小于直接截取的方形与圆形试样的统计误差值,且旋转方形与等面积圆试样的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特征最接近,两者统计误差最小、相似度最大,大于0.9987,当圆形试样不具备实验条件时,可选用旋转截取的等面积方形试样进行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各向异性研究。该研究可为选取结构面试样获取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准确开展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结构面 抗剪强度 各向异性 试样获取方法
下载PDF
热接触暴露下多层防护服的热传递及皮肤烫伤研究
5
作者 张涵 雍睿 苏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给高温作业人群提供更好的保护,研究多层防护服的热传递问题,以提升热防护服的防护功效。基于阻燃织物的热传递特性与皮肤生物热传递机理,构建“热接触环境-服装-人体皮肤”之间热传递模型,利用热接触防护性能试验,验证了模型预测结... 为给高温作业人群提供更好的保护,研究多层防护服的热传递问题,以提升热防护服的防护功效。基于阻燃织物的热传递特性与皮肤生物热传递机理,构建“热接触环境-服装-人体皮肤”之间热传递模型,利用热接触防护性能试验,验证了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并进一步调查接触压力、织物基本参数对皮肤温度与皮肤烧伤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压力对热防护服的防护性能有较大影响,易受压部位需要更高的热防护;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不同压力状态下热防护服的防护性能,为热防护服的热功能工程设计与高性能材料研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性能 热传递 数值模型 防护服 热接触
下载PDF
基于纳米划痕试验的砂岩结构面宏-微观摩擦系数关系研究
6
作者 郑爽 雍睿 +4 位作者 杜时贵 何智海 钟祯 章莹莹 眭素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2-1034,共13页
基本摩擦系数是影响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的重要参数。常规室内试验方法所确定的基本摩擦系数往往受矿物成分、温度等因素影响,为系统揭示结构面的基本摩擦性质,分别研究了砂岩宏观摩擦系数与微观摩擦系数,并建立了两者的关系。首先,通过... 基本摩擦系数是影响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的重要参数。常规室内试验方法所确定的基本摩擦系数往往受矿物成分、温度等因素影响,为系统揭示结构面的基本摩擦性质,分别研究了砂岩宏观摩擦系数与微观摩擦系数,并建立了两者的关系。首先,通过X射线衍射、纳米压痕试验确定砂岩矿物组分与力学参数。其次,采用倾斜试验、直剪试验开展摩擦系数的宏观尺度研究,对规格为10 cm×10 cm×5 cm的平直结构面试样开展直剪试验,分别施加1、2、3、8、12 MPa的恒定法向应力,研究表明,摩擦系数随法向应力增加呈对数降低趋势,随剪切速率增加呈对数增长趋势。再次,采用纳米划痕试验开展摩擦系数的微观尺度研究,研究表明,低荷载条件下,长石矿物摩擦系数随荷载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保持不变的趋势,石英矿物摩擦系数随荷载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此外,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两种矿物的摩擦系数在低荷载条件下呈增长的趋势,在高荷载条件下基本保持稳定。最后,基于摩擦系数的宏-微观摩擦系数试验结果,采用速度-状态摩擦(RSF)定律建立红砂岩基本摩擦系数与矿物摩擦系数的线性回归方程,并通过直剪试验验证了该经验关系的可靠性,其误差范围为0.17%~0.91%。研究结果为基本摩擦系数的测定与取值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微观尺度 直剪试验 纳米划痕 RSF定律
下载PDF
基于轮廓曲线的岩体结构面三维粗糙度获取方法
7
作者 顾岩 雍睿 +3 位作者 沈伟 杜时贵 简杰东 刘松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85-494,共10页
现场获取岩体结构面三维形貌对于边坡稳定性评价至关重要,受限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等精密设备高昂的使用成本、繁琐的操作过程以及对测量对象的严苛要求,使其在工程现场难以被广泛应用,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曲线的岩体结构面三维粗糙度... 现场获取岩体结构面三维形貌对于边坡稳定性评价至关重要,受限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等精密设备高昂的使用成本、繁琐的操作过程以及对测量对象的严苛要求,使其在工程现场难以被广泛应用,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曲线的岩体结构面三维粗糙度获取方法。以重构结构面与原始结构面的峰值抗剪强度相对误差是否小于5%为标准,采用Tatone提出的峰值剪切模型评估岩石结构面的剪切特性,以确定合理的采样间隔;在此基础上,通过轮廓曲线仪绘制结构面二维轮廓曲线,并根据图像数字化矩阵与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提取每条轮廓曲线的坐标数据;利用Griddata函数对已有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生成重构的三维结构面,从而进行相关粗糙度研究。根据理论分析、直剪试验两方面检验,求得重构结构面与原始结构面的峰值抗剪强度相对误差均小于5%,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研究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获取结构面三维粗糙度,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受测量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可为相关结构面粗糙度分析及抗剪强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构 轮廓曲线 采样间隔 空间插值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rgenstern-Price法的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龙泊含 雍睿 +1 位作者 钟振 谭少南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6,共9页
为解决传统Morgenstern-Price法未考虑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离散性的问题,引入BartonBandis准则对Morgenstern-Price法进行改进,考虑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JRC,JCS,φr的离散性,充分呈现了岩体结构面特征参数的真实统计分布特征,并利用... 为解决传统Morgenstern-Price法未考虑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离散性的问题,引入BartonBandis准则对Morgenstern-Price法进行改进,考虑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JRC,JCS,φr的离散性,充分呈现了岩体结构面特征参数的真实统计分布特征,并利用此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而后结合改进的Rosenblueth法对边坡的破坏概率进行了计算。以凤田矿山为背景,利用改进的Morgenstern-Price法计算得到稳定性系数为1.013,说明凤田矿山处于欠稳定状态;其结合改进的Rosenblueth法得到边坡破坏概率为38.759%,说明凤田矿山处于中等危险状态。通过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对比发现,改进的Morgenstern-Price法既能用于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又能与改进的Rosenblueth法相结合计算边坡破坏概率,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可满足矿山边坡现场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genstern-Price法 露天矿山 稳定性评价 可靠度分析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集层地质特征及高产控制因素 被引量:140
9
作者 马新华 谢军 +1 位作者 雍锐 朱逸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1-855,共15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简称"川南地区")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目前埋深2 000~3 500 m的中浅层优质页岩气资源已实现有效开发,埋深3 500~4 500 m的深层页岩气也取得了战略突破。通过系统总结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简称"川南地区")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目前埋深2 000~3 500 m的中浅层优质页岩气资源已实现有效开发,埋深3 500~4 500 m的深层页岩气也取得了战略突破。通过系统总结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地质认识,重点分析了川南地区页岩气高产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研究表明:①海相陆棚沉积环境水体相对深度控制储集层发育和分布。深水陆棚的相对深水区发育Ⅰ类储集层且连续厚度更大。海相陆棚沉积环境水体相对深度可以用氧化还原条件来确定,铀、钍质量比大于1.25时为缺氧还原环境,水体为相对深水区。铀、钍质量比为0.75~1.25时为弱还原弱氧化环境半深水;铀、钍质量比小于0.75时为强氧化环境相对浅水。②页岩储集层压裂改造支撑缝高一般为10~12 m,若Ⅰ类储集层连续厚度大于10 m,支撑段则均为优质储量,钻遇Ⅰ类储集层连续厚度越长,产量越高。③川南地区3 500~4 500 m深层页岩气具有地层压力大、压力系数高、孔隙保存好、孔隙结构优以及游离气占比大的特征,是页岩气勘探最有利的新领域,压力系数大于1.2是页岩气井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④深层页岩气建产区高产井模式为龙一11—龙一13小层厚度大于10 m区域,水平段长1 500 m,Ⅰ类储集层钻遇率超过90%,应采用密切割+高强度加砂+大排量+大液量的主体工艺技术。⑤深水陆棚内相对深水区与3 500~4 500 m埋深区域在川南地区表现出较好的重合,重叠区域是今后川南地区页岩气最有利的勘探开发区带。通过理论技术进步,川南地区页岩气有望实现年产450×10~8 m^3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气 高产控制因素 深水深层 页岩气储集层
下载PDF
基于EDFM的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烈辉 刘沙 +2 位作者 雍锐 李博 赵玉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了解决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由于裂缝模型建立难度大导致的产量评价困难的问题,通过引入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EDFM),采用矩形网格,建立了考虑重力和应力敏感效应的三维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模型... 为了解决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由于裂缝模型建立难度大导致的产量评价困难的问题,通过引入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EDFM),采用矩形网格,建立了考虑重力和应力敏感效应的三维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模型。首先,用Saphir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然后,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三维致密油藏、天然裂缝性致密油藏以及裂缝分布形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能较好反映流体在天然裂缝和压裂缝网内的流动特征;压裂施工位置应选择天然裂缝发育的区域;分段压裂水平井的裂缝分布形态对产能影响显著,缝网与基质接触面积越大,油井产能越大,因此,最优化的裂缝分布可作为体积压裂施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压裂水平井 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 三维油藏 天然裂缝 裂缝分布形态
下载PDF
坚持“四大战略” 推动页岩气革命
11
作者 雍锐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5-26,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回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课题,对于西南油气田来说,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天然气供给。页岩气是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的重要增长极,推进页岩气革命是最优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回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课题,对于西南油气田来说,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天然气供给。页岩气是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的重要增长极,推进页岩气革命是最优解。必须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页岩气革命,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能源安全 页岩气革命 西南油气田 四大战略 天然气供给 重要增长极 最优解
下载PDF
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页岩气水平井井距优化——以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宁209井区为例 被引量:39
12
作者 雍锐 常程 +4 位作者 张德良 吴建发 黄浩勇 敬代骄 郑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48,共7页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动用率,通常都采用一次性井网整体部署的方式开发页岩气,而水平井井距设计则是页岩气井网部署的关键。在确定最优井距时,既需要掌握地质特征和钻井压裂工艺,也必须考虑气价、成本等经济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均...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动用率,通常都采用一次性井网整体部署的方式开发页岩气,而水平井井距设计则是页岩气井网部署的关键。在确定最优井距时,既需要掌握地质特征和钻井压裂工艺,也必须考虑气价、成本等经济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形成较为可靠的页岩气水平井井距设计方法。为此,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的页岩气水平井井距分析方法,通过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现金流分析3种技术手段,使用最终可采储量(EUR)、采收率和内部收益率(IRR)等3项指标对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宁209井区的页岩气开发井距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宁209井区在当前的地质、工程、经济条件下,井距大于240 m可以确保页岩气平台开发的内部收益率大于8%;②井距控制在330~380 m时,可以同时兼顾单井EUR、平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支撑了该井区页岩气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为其实现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合理井距 井间压窜 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一体化 工作流 经济效益 宁209井区
下载PDF
页岩气密切割分段+高强度加砂压裂新工艺 被引量:38
13
作者 郑有成 范宇 +1 位作者 雍锐 周小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81,共6页
目前依靠大型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已经实现了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埋深3500 m以浅页岩气的规模开发,但随着主体工艺参数的定型,增产效果提高的幅度趋缓,而同期北美地区则依靠缩短簇间距、提高支撑剂加量实现了页岩气单井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为... 目前依靠大型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已经实现了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埋深3500 m以浅页岩气的规模开发,但随着主体工艺参数的定型,增产效果提高的幅度趋缓,而同期北美地区则依靠缩短簇间距、提高支撑剂加量实现了页岩气单井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为了给长宁地区页岩气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在应用诱导应力及水平井多段多簇产能计算模型分析密切割分段+高强度加砂压裂新工艺提高产能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压裂增产技术的主要工程因素,根据该区的地质参数制定了压裂新工艺的先导性试验方案并开展了现场试验,然后结合生产实际效果和试验结果对压裂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缩短主裂缝间隔、增加诱导应力干扰程度、提高人工裂缝对页岩储层的改造程度是密切割分段工艺的技术关键,提高支撑剂加量、降低支撑剂嵌入及破碎对裂缝导流能力衰减的影响程度、确保支撑裂缝具备足够的长期导流能力是高强度加砂大幅度增产的内因;②长宁地区优化后的新工艺实施参数——分段簇间距介于15~20 m,加砂强度介于2.0~2.5 t/m,用液强度介于30~35 m3/m。结论认为,新工艺提高了长宁地区页岩气井单井产量及开发效益,为提高该区页岩气井的综合开发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密切割分段 高强度加砂 诱导应力 套管变形 压窜 四川盆地 长宁地区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福豪 黄维安 +4 位作者 雍锐 范宇 黄浩勇 江琳 李国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8,共8页
越来越多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复杂油气藏效益勘探开发的必由之路”。总结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剖析了其发展过程、实现思路,列举了国内外典型应用实例,梳理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方向。分... 越来越多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复杂油气藏效益勘探开发的必由之路”。总结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剖析了其发展过程、实现思路,列举了国内外典型应用实例,梳理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方向。分析发现,北美地区以及国内西南油气田、浙江油气田、塔里木油气田、新疆油气田、长庆油田、大港油田、吉林油田等油田区块已开展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实践;BHGE、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公司也积极与油田合作,提供地质工程一体化服务及软件平台。长宁页岩气示范区通过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日产气量提高127%、钻遇率提高1.8倍、钻井周期缩短53.3%,开发井各生产指标都超过了设计指标。我国地质工程一体化急需攻关方向包括:①形成统一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思想;②建立健全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机制;③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考核;④加快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技术突破;⑤加强地质力学在地质工程一体化中的应用;⑥培养地质工程一体化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非常规油气 开发模式 技术路线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储层压裂改造技术 被引量:44
15
作者 沈骋 郭兴午 +2 位作者 陈马林 雍锐 范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8-75,共8页
四川盆地南部深层页岩气资源量大,但由于埋藏深、构造复杂,适于3500 m以浅页岩气储层的分段体积压裂主体工艺技术在3500 m以深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改造中出现了不适应性,难以形成复杂缝网。为此,借鉴埋深为3500 m以浅的页岩气实现规模效益... 四川盆地南部深层页岩气资源量大,但由于埋藏深、构造复杂,适于3500 m以浅页岩气储层的分段体积压裂主体工艺技术在3500 m以深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改造中出现了不适应性,难以形成复杂缝网。为此,借鉴埋深为3500 m以浅的页岩气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的压裂工艺技术,结合深层页岩的构造与储层特征,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深层复杂构造页岩气水平井的储层改造技术,并在渝西地区深层页岩气井的压裂改造中进行了现场实践。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裂缝综合预测技术实现了对天然裂缝带的精细刻画及天然裂缝发育强度的定量预测,为后续压裂施工优化提供了依据;②在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参数中,脆性指数、缝网扩展能力指数及含气性指数越大,储层可改造潜力越大、气井增产效果越好;③采用大规模前置液工艺,“高强度注液、低孔数、低浓度段塞式加砂”工艺,以及实施暂堵转向的缝网复杂度提升工艺,单井储层增产改造体积(SRV)与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储层改造技术适用于深层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改造作业,可以为同类型页岩气井的压裂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页岩气 储集层 压裂改造技术 工艺技术试验 地质工程一体化 四川盆地南部 渝西地区
下载PDF
天然裂缝对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的影响及工艺调整 被引量:22
16
作者 周小金 雍锐 +6 位作者 范宇 曾波 宋毅 郭兴午 周拿云 段希宇 朱仲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4,共11页
缝网压裂是页岩气"缝控储量"开发模式的具体体现,天然裂缝是影响水力裂缝扩展及压裂后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多采用数值模拟进行研究。基于矿场实践与数据统计分析,利用分类方法研究不同特征天然裂缝对压裂施工及效果的影... 缝网压裂是页岩气"缝控储量"开发模式的具体体现,天然裂缝是影响水力裂缝扩展及压裂后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多采用数值模拟进行研究。基于矿场实践与数据统计分析,利用分类方法研究不同特征天然裂缝对压裂施工及效果的影响,开展了天然裂缝发育储层提高改造效果矿场探索与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前置高黏压裂液+低黏滑溜水携砂可解决细微天然裂缝发育储层加砂难度大、改造体积偏小、改造效果欠佳等难题;②大尺度天然裂缝发育储层压裂后裂缝复杂程度低、改造效果欠佳,与井筒大角度相交的大尺度天然裂缝是诱发套管变形、压裂井间干扰的潜在地质因素,暂堵转向压裂工艺对干扰裂缝扩展、提高改造效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③后续相关研究应集中在大尺度天然裂缝与井筒平行情况下的压裂效果提高,以及与井筒大角度相交情况下的套管变形和压裂井间干扰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天然裂缝 裂缝复杂程度 储层改造体积 井间干扰 套管变形 地质工程一体化
下载PDF
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效益开发技术与启示 被引量:8
17
作者 雍锐 陈更生 +5 位作者 杨学锋 黄山 李博 郑马嘉 刘文平 何益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6-147,共12页
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自批复设立以来,历经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建成集规模、技术、管理、绿色为一体的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基地,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此,对该示... 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自批复设立以来,历经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建成集规模、技术、管理、绿色为一体的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基地,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此,对该示范区在“十三五”期间形成的效益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针对该区中深层页岩气长期效益稳产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解决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该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创新提出了页岩气“三控”富集高产理论,明确了四川盆地南部(川南)页岩气富集模式;(2)通过建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六大”主体技术,创建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方法,有效支撑了示范区规模效益开发;(3)探索形成了川南中深层页岩气效益开发模式,产能建设效益和效率得到全面提高;(4)利用“控制递减、增加动用、拓展外围”三项举措,完成了中深层页岩气接替稳产。结论认为:(1)要持续保障川南页岩气长期效益稳产,仍需深化储层精细描述与复杂机理认识,探索提高采收率技术与方法;(2)突出地质工程深度融合下的精细压裂设计与实施,持续提升压裂缝网构建质量,是提高该区页岩气单井产量的重要路径;(3)持续推进管理变革与创新,进一步完善效益开发模式,是示范区低成本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 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中深层 富集高产 地质工程一体化 效益开发 稳产优化
下载PDF
结构面粗糙度统计测量最小样本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侯钦宽 雍睿 +2 位作者 杜时贵 徐敏娜 曹泽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9-1269,共11页
由于结构面粗糙度具有各质异性、各向异性、非均一性和尺寸效应等特征,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取值具有不确定性,工程中广泛采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结构面粗糙度性质,然而以往研究往往忽略样本数不足对统计结果的影响。针对结构面粗糙度统计... 由于结构面粗糙度具有各质异性、各向异性、非均一性和尺寸效应等特征,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取值具有不确定性,工程中广泛采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结构面粗糙度性质,然而以往研究往往忽略样本数不足对统计结果的影响。针对结构面粗糙度统计测量时无法确定合理样本数的问题,分别提出基于变异系数级比分析及简单随机抽样原理的最小样本数确定方法。以实际工程岩体结构面表面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系列尺寸下确定的统计测量最小样本数。实例分析表明:小尺寸样本的变异系数(CV)值明显大于大尺寸样本,且CV值随取样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取样尺寸为10~50cm的CV值基本稳定在0.31~0.47之间,取样尺寸为60~100cm的CV值基本稳定在0.21~0.31之间;最小样本数与取样尺寸基本满足幂函数关系,且最小样本数随取样尺寸的增大而减少;系列尺寸下级比分析方法在允许误差为±2%时确定的最小样本数与简单随机抽样原理在最大允许误差为10%、置信度为95%时计算的最小样本数是一致的,相似度大于0.997。该研究方法可为工程岩体中定量获取结构面粗糙度统计测量最小样本数提供依据,保证了JRC(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统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中结构面力学参数的准确获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粗糙度系数 级比分析 简单随机抽样原理 最小样本数
下载PDF
基于Barton-Bandis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破坏概率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欢欢 雍睿 刘子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4-52,共9页
鉴于岩体结构面粗糙度和壁岩强度的影响使结构面抗剪强度呈现非线性特征,传统极限平衡分析法采用平均值来表征岩体物理力学指标使评价结论未能充分顾及到指标的离散性,提出了基于Barton-Bandis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破坏概率分析方法。... 鉴于岩体结构面粗糙度和壁岩强度的影响使结构面抗剪强度呈现非线性特征,传统极限平衡分析法采用平均值来表征岩体物理力学指标使评价结论未能充分顾及到指标的离散性,提出了基于Barton-Bandis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破坏概率分析方法。通过野外地质测量获得岩体结构面轮廓曲线及回弹值,经过处理计算后分别获得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壁岩强度JCS、基本摩擦角φb等参数的多组样本数据,并验证了各参数样本数据的概率分布。基于Barton-Bandis准则建立了柏杨庙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模型,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计算出该边坡的多组稳定性系数,通过蒙特卡罗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边坡的破坏概率,并与传统极限平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Barton-Bandis准则的边坡破坏概率分析方法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充分考虑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的非线性特征和抗剪强度参数的离散性,是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岩体结构面 蒙特卡罗法 破坏概率 Barton-Bandis准则
下载PD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production control factors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SW China 被引量:2
20
作者 MA Xinhua XIE Jun +1 位作者 yong rui ZHU Yiq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5期901-915,共15页
Marine shale gas resources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the south of the Sichuan Basin in China.At present,the high-quality shale gas resources at depth of 2000–3500 m are under effective development,and strategic breakth... Marine shale gas resources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the south of the Sichuan Basin in China.At present,the high-quality shale gas resources at depth of 2000–3500 m are under effective development,and strategic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deeper shale gas resources at depth of 3500–4500 m.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roduction of shale gas in this area,this study examines key factors controlling high shale gas production and presents the next exploration direction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s from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gas explo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results of geological evalu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relative sea depth in marine shel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ontrols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s.In the relatively deep water area in deep-water shelf,grade-I reservoirs with a larger continuous thickness develop.The relative depth of sea in marine shel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an be determined by redox condition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uranium to thorium mass ratio greater than 1.25 indicates relatively deep water in anoxic reduction environment,and the uranium to thorium mass ratio of 0.75–1.25 indicates semi-deep water in weak reduction and weak oxidation environment,and the uranium to thorium mass ratio less than 0.75 indicates relatively shallow water in strong oxidation environment.(2)The propped fractures in shale reservoirs subject to fracturing treatment are generally 10–12 m high,if grade-I reservoirs are more than 10 m in continuous thickness,then all the propped section would be high-quality reserves;in this case,the longer the continuous thickness of penetrated grade-I reservoirs,the higher the production will be.(3)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at 3500–4500 m depth in southern Sichuan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formation pressure,high pressure coefficient,well preserved pores,good pore structure and high proportion of free gas,making them the most favorable new field for shale gas exploration;and the pressure coefficient greater than 1.2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hale gas wells to obtain high production.(4)High production wells in the deep shale gas reservoirs are those in areas where Long11-Long13 sub-beds are more than 10 m thick,with 1500 m long horizontal section,grade-I reservoirs penetration rate of over 90%,and fractured by dense cutting+high intensity sand injection+large displacement+large liquid volume.(5)The relatively deep-water area in the deep-water shelf and the area at depth of 3500–4500 m well overlap in the southern Sichuan,and the overlapping area is the most favorable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zones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in the future.With advancement in theory and technology,annual shale gas production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is expected to reach 450×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Sichuan Basin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deeply buried shale gas high production control factors deep water and deep burial shale gas reservoi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