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表面改性稳定非水相泡沫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姚思齐 燕永利 +2 位作者 张随望 陈钰 贺炳成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3-910,共8页
非水相泡沫在石油开采、功能材料、日用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非水相泡沫的研究进展影响着相关行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其自身的界面张力和介电常数较低,致使发泡难度较大。为解决非水相体系发泡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制备纳米SiO_(2)颗... 非水相泡沫在石油开采、功能材料、日用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非水相泡沫的研究进展影响着相关行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其自身的界面张力和介电常数较低,致使发泡难度较大。为解决非水相体系发泡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制备纳米SiO_(2)颗粒,经TEM,FT-IR及XRD对颗粒进行表征,采用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纳米SiO_(2)颗粒润湿性进行调控,研究纳米SiO_(2)颗粒对非水相溶剂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GPTMS改性后,颗粒的接触角范围扩大至34.7°~116°之间;且能有效降低不同溶剂的表面张力并增加溶剂体系的黏度;当颗粒质量分数为7%,粒径为10 nm时,非水相产生的泡沫体积随纳米SiO_(2)颗粒接触角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泡沫稳定性随纳米SiO_(2)颗粒接触角的增大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甲酰胺体系中,当颗粒接触角为92.3°时,泡沫体积最高可达到12 mL,泡沫稳定时长可达63 d;在乙酸苄酯体系中,当颗粒接触角为79.5°时,泡沫体积最高可达到7 mL,泡沫稳定时长可达47 d;在癸烷体系中,当颗粒接触角为60.3°时,泡沫体积最高可达到4 mL,泡沫稳定时长可达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相泡沫 纳米SiO_(2)颗粒 润湿性 发泡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SiO_(2)颗粒稳定非水相泡沫的排液行为研究
2
作者 高婷婷 燕永利 +2 位作者 张随望 陈钰 贺炳成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1-758,共8页
非水相泡沫在石油化工、食品化工、日用化工和生物医药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非水相溶剂本身的低表面张力和低介电常数决定了其难以形成稳定的泡沫,而纳米Si O_(2)颗粒在发泡及稳泡领域的独特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二氯... 非水相泡沫在石油化工、食品化工、日用化工和生物医药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非水相溶剂本身的低表面张力和低介电常数决定了其难以形成稳定的泡沫,而纳米Si O_(2)颗粒在发泡及稳泡领域的独特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二氯二甲基硅烷(DCDMS)对14 nm的Si O_(2)颗粒进行表面润湿性改性,研究纳米Si O_(2)颗粒润湿性对非水相泡沫排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纳米Si O_(2)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增大,在非水相溶剂中形成的泡沫体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非水相溶剂极性的增强,其发泡性能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但在非极性溶剂中不能形成有效的泡沫。所形成的非水相泡沫排液过程分为排液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随纳米Si O_(2)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增大,泡沫消泡半衰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强极性溶剂泡沫排液半衰期可达45 min,中等极性溶剂泡沫排液半衰期可达60 min,且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随排液时间的增加,泡沫粒径逐渐增大,形状逐渐趋于多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颗粒 润湿性 非水相泡沫 排液曲线 排液半衰期
下载PDF
油水混相泡沫的稳定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方旭东 燕永利 +2 位作者 刘江波 严阿勇 贺炳成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707,共10页
油水混相泡沫是一种特殊的泡沫体系,由于其在化工、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对其稳定化机制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最新研究进展,研究了影响油水混相泡沫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表面活性物质、油相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以探究其对... 油水混相泡沫是一种特殊的泡沫体系,由于其在化工、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对其稳定化机制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最新研究进展,研究了影响油水混相泡沫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表面活性物质、油相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以探究其对泡沫的发泡性能和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并着重论述了油相的种类、含量对泡沫稳定化的影响,最后探究了温度、矿化度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或者油相的耦合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文章还提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利用新型材料和纳米颗粒技术开发更有效的泡沫稳定化方法,对于深入理解油水混相泡沫的稳定化机制、优化泡沫性能、开发新的应用和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混相泡沫 表面活性物质 油相 温度 矿化度 稳定化
下载PDF
油相对水相泡沫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白凡 燕永利 +2 位作者 刘江波 严阿勇 贺炳成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0-639,共10页
油水混相泡沫在日用化妆品、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关于油水混相泡沫的报道多集中在探究表面活性剂、温度、pH、矿化度等外界因素对油水混相泡沫的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油相种类和油相含量对水相泡沫的形成和稳... 油水混相泡沫在日用化妆品、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关于油水混相泡沫的报道多集中在探究表面活性剂、温度、pH、矿化度等外界因素对油水混相泡沫的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油相种类和油相含量对水相泡沫的形成和稳定性影响机制缺乏系统研究。文章通过改变油相种类、油水体积比进行发泡实验,最后通过分析各泡沫体积、泡沫排液半衰期、泡沫的衰变速率、泡沫的微观粒径、油相的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来探究油相对水相泡沫的形成和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随着油相碳链长度的增加水相泡沫的起泡性能下降;同时随着油相的表面张力增大,泡沫稳定性提高;油水体积比对水相泡沫的形成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低油水体积比时,泡沫壁之间排列紧密,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泡沫,且由于泡沫之间相互挤压,使其微观结构形貌杂乱无规则;随着油水体积比的升高泡沫粒径整体上变小,且大小变得越来越均匀,泡沫结构变得更加致密,使得泡沫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混相泡沫 油相种类 油相含量 形成 稳定性
下载PDF
表面活性聚集体稳定非水相泡沫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自伟 燕永利 +2 位作者 贺炳成 豆龙龙 史松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1190,共10页
非水相泡沫在化妆品、多孔材料、生物医药、油气开发等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表面张力较低等原因导致发泡困难,稳定性差,因此与泡沫相关的领域,一直是被攻克的难点。表面活性聚集体具有密度高,有序性良好等性质,可有效降低界面张力,... 非水相泡沫在化妆品、多孔材料、生物医药、油气开发等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表面张力较低等原因导致发泡困难,稳定性差,因此与泡沫相关的领域,一直是被攻克的难点。表面活性聚集体具有密度高,有序性良好等性质,可有效降低界面张力,被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文章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主剂,与甲酰胺和癸醇融合,制备出不同的表面活性聚集体并对其表征,观察非水相溶剂的起泡性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表面活性聚集体均为层状液晶结构,属于非牛顿流体,有剪切-稀释的流变现象,并且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越高,表面活性聚集体层状液晶的结构越稳定,泡沫随层状液晶质量含量上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SDBS/癸醇/甲酰胺的稳泡能力优于SDS/癸醇/甲酰胺,以甲酰胺为非水相时,SDBS/癸醇/甲酰胺中层状液晶为60%(w/%)时,泡沫稳定时长55 h以上。当非水相为癸醇时,SDBS/癸醇/甲酰胺中层状液晶为60%(w/%)时,泡沫稳定时长6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聚集体 层状液晶 稳定性 非水相泡沫
下载PDF
CaCO_(3)纳米晶体稳定非水相泡沫实验研究
6
作者 张佩亮 燕永利 +3 位作者 吕博 曹玉霞 吴春生 贺炳成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2-648,共7页
非水相泡沫在油田开发、功能材料、食品工业和日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非水相泡沫性能的调控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非水相溶剂具有的低界面张力和低介电常数,导致其发泡难度较大。为解决非水相溶剂发泡困... 非水相泡沫在油田开发、功能材料、食品工业和日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非水相泡沫性能的调控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非水相溶剂具有的低界面张力和低介电常数,导致其发泡难度较大。为解决非水相溶剂发泡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制备CaCO_(3)纳米晶体,并经TEM,FT-IR及XRD等对晶体颗粒进行了表征,采用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对CaCO_(3)纳米晶体的润湿性进行了调控,研究CaCO_(3)纳米晶体对非水相溶剂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CaCO_(3)纳米晶体质量分数的增加,不同接触角的CaCO_(3)纳米晶体所产生的泡沫体积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晶体质量分数为5%时,非水相溶剂发泡性能最佳,泡沫体积最高可达到120 mL;非水相泡沫的稳定性随CaCO_(3)纳米晶体接触角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接触角范围在47.5°~73.9°时,非水相泡沫的稳定性最佳,排液半衰期最高可达到1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CaCO_(3)纳米晶体 润湿性 发泡性能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石油石化特色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实践 被引量:7
7
作者 燕永利 顾雪凡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11期52-57,共6页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国家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秉承"石油石化"传统办学特色,制定并...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国家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国际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秉承"石油石化"传统办学特色,制定并实施了契合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金课建设为抓手,创建了工程问题引领的课程群,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实现协同育人。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持续强化了基础化学和专业特色多学科背景教师间的融合。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提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产学研结合,建成9个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与5家单位建立完备的实习基地。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油气田化学特色优势专业,于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新工科 石油石化 一流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复杂泡沫体系排液动力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燕永利 蔡雨秀 +1 位作者 豆龙龙 曹玉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1-1015,共5页
看似普通的小气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等领域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含有不同精细结构的复杂泡沫体系而言,其具有更加丰富的流动和稳定特性。本文针对这类复杂泡沫体系,包括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稳定泡沫、纳米颗... 看似普通的小气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等领域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含有不同精细结构的复杂泡沫体系而言,其具有更加丰富的流动和稳定特性。本文针对这类复杂泡沫体系,包括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稳定泡沫、纳米颗粒稳定泡沫和油水混相泡沫的排液动力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做一总结评述。聚焦复杂泡沫体系中精细结构对其排液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文献调研指明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泡沫 表面活性剂 精细结构 排液动力学 稳定性
下载PDF
微纳米SiO_(2)颗粒的粒径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牛红博 燕永利 +3 位作者 豆龙龙 姜选选 张晓 张佩亮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0-777,共8页
微纳米SiO_(2)颗粒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时也是组装具有功能特性纳米结构材料的理想构建基元,在橡胶、光子晶体、生物医学、化妆品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研究人员对其粒径调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如何更有效... 微纳米SiO_(2)颗粒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时也是组装具有功能特性纳米结构材料的理想构建基元,在橡胶、光子晶体、生物医学、化妆品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研究人员对其粒径调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如何更有效地调控SiO_(2)的粒径仍有待进一步发展。为此,文章着重论述了SiO_(2)颗粒制备过程中的粒径调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反应物的含量、催化剂种类和浓度、溶剂极性、合成工艺等因素。研究进展表明:基于Stöber法的SiO_(2)颗粒粒径调控技术可在10 nm~4.5μm范围内可调;基于微乳液法的SiO_(2)颗粒粒径调控技术可在20~100 nm范围内可调;基于沉淀法的SiO_(2)颗粒粒径调控技术可制得最小粒径为2 nm的SiO_(2)颗粒。最后,指出了微纳米SiO_(2)颗粒粒径调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旨在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粒径调控 Stöber法 微乳液法 沉淀法
下载PDF
Hybrid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WSe2 Plasmonic Structures for Highly Efficient Second-Order Nonlinear Parametric Processes 被引量:4
10
作者 Xianqing Lin Yingying Liu +5 位作者 Kang Wang Xiaolong Liu yongli yan Yong Jun Li Jiannian Yao Yong Sheng Zhao 《Research》 EI CAS 2018年第1期144-151,共8页
Two-dimensional(2D)layered materials,with large second-order nonlinear susceptibility,are currently growing as an ideal candidate for fulflling tunable nanoscale coherent light through the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 Two-dimensional(2D)layered materials,with large second-order nonlinear susceptibility,are currently growing as an ideal candidate for fulflling tunable nanoscale coherent light through the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arametric processes.However,the atomic thickness of 2D layered materials leads to poor feld confnement and weak light-matter interaction at nanoscale,resulting in low nonlinear conversion efciency.Here,hybrid three-dimensional(3D)spiral WSe2 plasmonic structures are fabricated for highly efcient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and sum-frequency generation(SFG)based on the enhanced light-matter interaction in hybrid plasmonic structures.Te 3D spiral WSe2,with AA lattice stacking,exhibits efcient SH radiation due to the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of nonlinear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neighboring atomic layers.Tus,extremely high external SHG conversion efciency(about 2.437×10−5)is achieved.Moreover,the ease of phase-matching condition combined with the enhanced light-matter interaction in hybrid plasmonic structure brings about efcient SHG and SFG simultaneously.Tese results would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ypical structures for efcient nonlinear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LAYERED Highly
原文传递
Organic Microlaser Arrays:From Materials Engineering to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11
作者 Jie Liang yongli yan Yong Sheng Zhao 《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21年第5期340-351,共12页
CONSPECTUS:In the past decade,micro/nanoscale lasers have captured broad research interest for their feasibility in advancing the fields of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Owing to ease of spectral and chemical tuning,c... CONSPECTUS:In the past decade,micro/nanoscale lasers have captured broad research interest for their feasibility in advancing the fields of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Owing to ease of spectral and chemical tuning,convenient processing techniques,low threshold,and mechanical flexibilities,organic microlaser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novel devices that meet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the field toward miniaturization,portability,and highly integration.To unleash the full potential for future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s,organic microlaser arrays with specific functionalities and controllable alignment are on urgent demand.In recent years,ever-increasing efforts have been concentrated on the preparation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of organic microlaser arrays,which significantly expands the capabilities an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organic microlasers.Therefore,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ummarize this flourishing research area and gi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n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fabrication strategies of organic microlaser arrays,which will be instructive for future development.In this Account,we systematically review recen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microlaser arrays,with emphasis on the rational materials engineering as well as controlled patterning techniques toward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Owing to excellent versatility and compatibility,organic materials are benefici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lasers with specific properties,such as tunable wavelength,switchable output among several wavelengths,and controllable lasing mode,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liable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A series of patterning techniques,including inkjet printing,template-assisted patterning,screen printing,and so on,have been applied to such functionalized organic microlasers to realize array configuration of multifunctionality and large-scale integration.The novel applications of the organic microlaser arrays are also presented,in particular,for photonic circuits,laser displays,and information encryption.Finally,future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for assembled organic microlasers and arrays towar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re provided to give an outlook of this emerging field.We anticipate that this Accoun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microlasers with desired performance toward robust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OELECTRONIC tuning PRINT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