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视域下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巨峰 王睿云 +3 位作者 余岚 杨峰峰 杨日丽 王斯扬 《煤》 2024年第4期1-5,15,共6页
为了有效应对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我国率先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为各省区经济增长和生态治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双碳”目标视域下,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2009年—202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能源消... 为了有效应对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我国率先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为各省区经济增长和生态治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双碳”目标视域下,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2009年—202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能源消耗情况等统计数据,运用碳排放估算公式对甘肃省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三次产业碳排放特征等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甘肃省碳排放量整体仍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却呈下降趋势,人均碳排放量也呈缓慢增长趋势的结论。在产业碳排放方面,工业和制造业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均明显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而产业碳排放强度在2013年出现了1个分水岭,2013年之前,第三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大于第一和第二产业,2013年之后,第二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将会持续,在“双碳”目标视域下,甘肃省的碳减排重点和措施应关注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减排 “双碳”目标 甘肃省
下载PDF
动物源性补片产品的研究现状和安全性思考
2
作者 赵丹妹 李崇崇 +3 位作者 俞兰 刘丽 黄元礼 柯林楠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5期573-579,共7页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动物源性补片产品应用于组织和器官修复替代的医学领域。动物源性补片由于结构组成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力学强度不足、降解速率快、有害可沥滤物检出等问题。其中,产品生产工艺...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动物源性补片产品应用于组织和器官修复替代的医学领域。动物源性补片由于结构组成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力学强度不足、降解速率快、有害可沥滤物检出等问题。其中,产品生产工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该文重点综述了目前国内动物源性补片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以期为该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补片 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 脱细胞 残留溶剂
下载PDF
京都胃炎分类评分在胃镜下识别未分化型与分化型胃癌的价值
3
作者 李超 崔立红 +5 位作者 王晓辉 于兰 王巍 刘新尧 李晓伟 闫志辉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7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京都胃炎分类评分对未分化型和分化型胃癌的区分价值,并基于此,建立内镜下区分未分化型胃癌的预测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第六医学中心确诊的18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分为分化组(95例)和未分化组(88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京都胃炎分类评分对未分化型和分化型胃癌的区分价值,并基于此,建立内镜下区分未分化型胃癌的预测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第六医学中心确诊的18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分为分化组(95例)和未分化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京都胃炎分类评分等,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未分化型胃癌相关因素,并基于得到的比值比(OR),建立未分化型胃癌预测评分系统,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结果与分化组比较,未分化组萎缩评分、肠上皮化生评分、弥漫性发红评分和京都胃炎分类评分总分较低(P<0.01)。年龄<55岁(P<0.05)、女性(P<0.05)和胃黏膜C1萎缩或无萎缩(P<0.01)与未分化型胃癌独立相关。建立的未分化型胃癌预测评分系统,区分未分化型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95%CI:0.828~0.934),最佳截断值的敏感度为80.70%,特异度为90.50%。结论未分化型和分化型胃癌患者京都胃炎分类评分有差异,建立的未分化型胃癌预测评分系统,对区分未分化型胃癌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内镜 京都胃炎分类 未分化癌
下载PDF
白云石/三聚氰胺复合材料制备及吸附结晶紫性能研究
4
作者 玉澜 时倩倩 +3 位作者 文胜 陈燕萌 兰兴先 蒋才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8-1724,共7页
以白云石和三聚氰胺为原料,热聚合制备白云石/三聚氰胺复合吸附材料,以结晶紫的吸附率为评介指标探讨复合材料对结晶紫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对结晶紫最佳吸附条件是: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75 g、结晶紫溶液初始浓度300 mg/L、... 以白云石和三聚氰胺为原料,热聚合制备白云石/三聚氰胺复合吸附材料,以结晶紫的吸附率为评介指标探讨复合材料对结晶紫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对结晶紫最佳吸附条件是: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75 g、结晶紫溶液初始浓度300 mg/L、反应时间100 min,对结晶紫吸附率达97.3%。动力学拟合发现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方程模型,即吸附材料对结晶紫的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复合材料 吸附 结晶紫
下载PDF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
5
作者 于兰 丁会珍 +2 位作者 高逸群 路平 张静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67-571,577,共6页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6-09至2022-09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六医学中心SANT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同时分析影像学特征、免疫组化等资料。结果共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6-09至2022-09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六医学中心SANT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同时分析影像学特征、免疫组化等资料。结果共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2~49岁,平均42.3岁,大部分偶然发现;6例单发,最大径3.0~14.5 cm(平均7.4 cm);1例多发,最大者5.7 cm×5 cm×3.5 cm,最小者0.7 cm×0.6 cm×0.6 cm;镜下见多个由纤维包绕的血管瘤样结节,结节内血管成分复杂,呈脾窦样、毛细血管样或静脉样,血管内皮细胞的CD34、CD31、CD8表达有所差异。周围梭形细胞SMA表达灶状阳性。原位杂交EBE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SAN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病理学特征的良性血管性病变,多无临床症状,易误诊,手术切除即可治愈,术后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近现代医案整理从肝论治不寐经验
6
作者 于兰 孙美玉 +2 位作者 王冀洋 葛子暄 南红梅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通过近现代医案整理从肝论治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医案、学术期刊等资源中检索近现代收录的应用从肝论治不寐的相关医案,并进行分类编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收集整理。将整理的内容通过比... 目的通过近现代医案整理从肝论治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医案、学术期刊等资源中检索近现代收录的应用从肝论治不寐的相关医案,并进行分类编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收集整理。将整理的内容通过比对进行纳入和删除,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及聚类等统计和分析。经过专家论证,形成一套应用从肝论治不寐的经验总结,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结果不寐以肝为主;从肝论治不寐药物四气中,以寒为主;五味中,以甘为主;从肝论治不寐药物功效中,以补虚类为主;不寐从肝论治主要方剂分布中,以逍遥散为主;从肝论治不寐用药频次统计中,以柴胡为主。结论肝为气血之枢,若肝中气血失于调和,肝失条达而气郁或肝胆实火旺盛等,均可致阳不入阴而不寐,不寐之证,可以调肝,柴胡作为治肝的主要中药,可以和解少阳而治疗不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论治 不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四方博弈视角下的被动式建筑推广策略研究
7
作者 杨玉胜 喻兰 刘玉婷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
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被动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可有效降低建筑业碳排放,助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提升被动式建筑推广应用效果,选取政府、开发商、材料供应商和消费者作为博弈主体构建被动式建筑推广博弈模型,... 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被动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可有效降低建筑业碳排放,助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提升被动式建筑推广应用效果,选取政府、开发商、材料供应商和消费者作为博弈主体构建被动式建筑推广博弈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仿真分析,探究相关参数变动对推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开发商、供应商的增税额及消费者补贴是促进被动式建筑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持续增加政策及宣传成本投入以期加速推广并不可取;增量成本的降低将有效促进被动式建筑的推广与长期发展。并据此为政府制定更为有效的激励推广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建筑 推广策略 四方演化博弈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平台开展多元化实验岩石力学教学新模式探索
8
作者 雷武林 余岚 +1 位作者 何姜毅 杨日丽 《科教导刊》 2024年第8期71-74,共4页
文章以“实验岩石力学”本科生课程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教材基本内容、前沿研究成果、工程项目案例、私人订制资源四大模块,探索了基于微信平台的“互联网+教学... 文章以“实验岩石力学”本科生课程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教材基本内容、前沿研究成果、工程项目案例、私人订制资源四大模块,探索了基于微信平台的“互联网+教学”新模式,形成了注重学生过程考核的1:2:3:4全程考核评价新体系,为本科生课程教学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协同学习环境。“互联网+”教学改革的探索对于促进新时代本科生的教育发展、培养科研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互联网+” 本科生教育 模拟学术会议
下载PDF
磁控溅射与电镀工艺制备镀银层的微动磨损性能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衣琳琳 袁景追 +4 位作者 喻岚 唐庆 尚希昌 梁益龙 王鹏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采用电镀与中频-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在钢基体表面制备银镀层,利用显微硬度计、微米划痕仪和疲劳试验机等对两种镀银样品的硬度、结合力及微动磨损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对微动磨损后样品的磨损形貌和... 采用电镀与中频-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在钢基体表面制备银镀层,利用显微硬度计、微米划痕仪和疲劳试验机等对两种镀银样品的硬度、结合力及微动磨损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对微动磨损后样品的磨损形貌和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镀银样品的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要优于电镀工艺制备的镀银样品;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镀银样品的结合力比电镀样样品的结合力高1.5倍,有利于提高镀层的耐磨性;经过300 h的有效微动磨损实验,发现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镀银层相比于电镀工艺制备的镀银层的磨损深度下降了33.3%,这与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镀银层表面光整度好和粒子尺寸更细小有关。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镀银样品的磨损机理是磨粒磨损,而电镀工艺制备的镀银层是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电镀 硬度 微动磨损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和日本食管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超 余兰 +3 位作者 李蓉蓉 张强 张绪梅 杨学礼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6-50,55,共6页
目的: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日本食管癌发病、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状况的变化趋势,比较两国食管癌疾病负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和差异。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采用发病率、死亡率、DALYs率和年龄标化率以及... 目的: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日本食管癌发病、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状况的变化趋势,比较两国食管癌疾病负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和差异。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采用发病率、死亡率、DALYs率和年龄标化率以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对两国食管癌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应用食管癌各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百分比(PAF)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两国食管癌疾病负担的贡献。结果:总体上,中国食管癌的疾病负担大于日本。2019年中国食管癌年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分别为13.90/10万、13.15/10万和277.60/10万,日本分别为6.45/10万、3.91/10万和85.81/10万。食管癌的疾病负担存在性别差异,两国男性食管癌疾病负担均明显大于女性。另外,从1990年至2019年,中国食管癌年龄标化发病率(AAPC=-1.4%,P<0.001)、标化死亡率(AAPC=-1.8%,P<0.001)和标化DALYs率(AAPC=-2.1%,P<0.001)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日本食管癌年龄标化发病率(AAPC=-0.1%,P=0.006)、标化死亡率(AAPC=-0.8%,P<0.001)和标化DALYs率(AAPC=-0.9%,P<0.001)呈现稳中略降的趋势。吸烟、饮酒是导致两国食管癌疾病负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1990年至2019年,中国和日本食管癌疾病负担均有所下降,但我国食管癌疾病负担仍高于日本。吸烟、饮酒是导致两国食管癌疾病负担的重点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中国 日本 疾病负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兰 解冬千 +1 位作者 王霞 及超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软骨细胞培养和转染。采用DMEM培养液培养小鼠软骨细胞(ATDC5细胞),培养后采用转染试剂分别转染pcDNA-ci...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软骨细胞培养和转染。采用DMEM培养液培养小鼠软骨细胞(ATDC5细胞),培养后采用转染试剂分别转染pcDNA-circ_0045714、pcDNA、si-circ_0045714、si-NC。②蒺藜皂苷浓度筛选。将ATDC5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一组正常培养(正常组),一组加入10 ng·mL^(-1)的IL-1β(IL-1β组),其他组在加入10 ng·mL^(-1) IL-1β的基础上分别加入浓度为25μg·mL^(-1)、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400μg·mL^(-1)的蒺藜皂苷。培养后计算软骨细胞存活率,并确定后续实验蒺藜皂苷的浓度。③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检测。将ATDC5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液培养,IL-1β组采用含10 ng·mL^(-1)的IL-1β培养液培养,IL-1β+蒺藜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含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的蒺藜皂苷和10 ng·mL^(-1)的IL-1β培养液培养。转染pcDNA-circ_0045714、pcDNA的ATDC5细胞,培养方法同IL-1β组,并分别标记为IL-1β+pcDNA-circ_0045714组、IL-1β+pcDNA组。转染si-circ_0045714、si-NC的ATDC5细胞,培养方法同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并分别标记为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circ_0045714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NC组。培养后计算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④软骨细胞凋亡率检测。于6孔板中接种ATDC5细胞及转染pcDNA-circ_0045714、pcDNA、si-circ_0045714、si-NC的ATDC5细胞,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率。⑤软骨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含量检测。收集各组软骨细胞的培养液,检测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⑥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检测。提取各组软骨细胞中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然后扩增,最后计算circ_0045714的表达量。结果:①蒺藜皂苷浓度筛选结果。IL-1β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组(LSD-t=15.396,P=0.000)。IL-1β组与IL-1β+25μg·mL^(-1)蒺藜皂苷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1.555,P=0.918)。IL-1β+50μg·mL^(-1)蒺藜皂苷组、IL-1β+100μg·mL^(-1)蒺藜皂苷组、IL-1β+200μg·mL^(-1)蒺藜皂苷组、IL-1β+400μg·mL^(-1)蒺藜皂苷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均高于IL-1β组(LSD-t=4.879,P=0.047;LSD-t=7.686,P=0.001;LSD-t=10.657,P=0.000;LSD-t=10.073,P=0.000)。IL-1β+400μg·mL^(-1)蒺藜皂苷组与IL-1β+200μg·mL^(-1)蒺藜皂苷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584,P=0.999)。因此,选择浓度为50μg·mL^(-1)、100μg·mL^(-1)、200μg·mL^(-1)的蒺藜皂苷进行实验,并分别标记为蒺藜皂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②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检测结果。IL-1β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LSD-t=55.829,P=0.000;LSD-t=8.879,P=0.001;LSD-t=20.507,P=0.000;LSD-t=30.315,P=0.000;软骨细胞凋亡率:LSD-t=27.508,P=0.000;LSD-t=5.076,P=0.032;LSD-t=11.689,P=0.000;LSD-t=21.284,P=0.000;软骨细胞中TNF-α含量:LSD-t=29.990,P=0.000;LSD-t=7.720,P=0.002;LSD-t=17.182,P=0.000;LSD-t=24.615,P=0.000;软骨细胞中IL-6含量:LSD-t=33.441,P=0.000;LSD-t=6.324,P=0.008;LSD-t=15.440,P=0.000;LSD-t=25.096,P=0.000)。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LSD-t=11.627,P=0.000;LSD-t=21.436,P=0.000;软骨细胞凋亡率:LSD-t=6.613,P=0.006;LSD-t=16.209,P=0.000;软骨细胞中TNF-α含量:LSD-t=9.463,P=0.000;LSD-t=16.895,P=0.000;软骨细胞中IL-6含量:LSD-t=9.117,P=0.001;LSD-t=18.773,P=0.000)。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9.808,P=0.000;LSD-t=9.595,P=0.000;LSD-t=7.432,P=0.003;LSD-t=9.656,P=0.000)。③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检测结果。IL-1β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低于对照组、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43.218,P=0.000;LSD-t=9.487,P=0.000;LSD-t=22.136,P=0.000;LSD-t=34.785,P=0.000)。IL-1β+蒺藜皂苷低剂量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低于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12.649,P=0.000;LSD-t=25.298,P=0.000)。IL-1β+蒺藜皂苷中剂量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低于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组(LSD-t=12.649,P=0.000)。④过表达和干扰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构建结果。转染pcDNA、pcDNA-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0,4.18±0.14,t=39.342,P=0.000),说明过表达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构建成功。转染si-NC、si-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0,0.28±0.04,t=31.177,P=0.000),说明干扰circ_0045714的软骨细胞构建成功。⑤过表达circ_0045714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影响结果。IL-1β+pcDNA-circ_0045714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低于IL-1β+pcDNA组(t=16.290,P=0.000;t=11.359,P=0.000;t=11.988,P=0.000;t=12.266,P=0.000)。⑥干扰circ_0045714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影响结果。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circ_0045714组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率、软骨细胞凋亡率、软骨细胞中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IL-1β+蒺藜皂苷高剂量+si-NC组(t=9.586,P=0.001;t=9.120,P=0.001;t=7.069,P=0.002;t=10.548,P=0.001)。结论:蒺藜皂苷能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具有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价值,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软骨细胞中circ_0045714表达有关,且200μg·mL^(-1)蒺藜皂苷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蒺藜 皂苷类 白细胞介素-1β RNA 环状 炎症介导素类
下载PDF
干眼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黎宇璇 田妮 +1 位作者 于蓝 钟瑞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50-554,共5页
【目的】研究干眼患者性别、年龄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探讨干眼的病因病机。【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干眼患者244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干眼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 【目的】研究干眼患者性别、年龄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探讨干眼的病因病机。【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干眼患者244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干眼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1)性别分布方面,244例干眼患者中,男性96例(占39.34%),女性148例(占60.66%),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龄分布方面,<45岁患者124例(占50.82%),45~60岁患者81例(占33.20%),>60岁患者39例(占15.98%),其中<45岁的患者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组。(2)证型分布方面,244例干眼患者中,肝肾亏虚证89例(占36.47%),气滞血瘀证75例(占30.74%),脾肾亏虚证69例(占28.28%),阴虚湿热证11例(占4.51%),其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肾亏虚证>阴虚湿热证。(3)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分布方面,<45岁的干眼患者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占41.94%(52/124),45~60岁和>60岁的干眼患者均以肝肾亏虚证为主,分别占46.91%(38/81)和53.85%(21/39)。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28,P<0.01)。(4)不同性别的中医证型分布方面,在男性干眼患者中,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占39.58%(38/96);在女性干眼患者中,以肝肾亏虚证、脾肾亏虚证多见,分别占41.89%(62/148)、31.08%(46/148)。不同性别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10,P<0.01)。【结论】干眼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肾亏虚证最多,其次为气滞血瘀证;干眼的好发人群与性别、年龄有关,且性别、年龄对中医证型具有一定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中医证型 肝肾亏虚证 气滞血瘀证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16个紫花苜蓿杂交组合农艺、产量与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13
作者 李沛 王英哲 +5 位作者 于澜 蔡回彩 张书赫 贾雪 刘永莉 徐博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0,119,共7页
为了综合评价紫花苜蓿杂交组合农艺、产量与品质性状,试验以16个优良紫花苜蓿为父本、以雄性不育系MS-JN为母本培育了16个杂交组合(M01~M16),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杂交组合材料的主要农艺... 为了综合评价紫花苜蓿杂交组合农艺、产量与品质性状,试验以16个优良紫花苜蓿为父本、以雄性不育系MS-JN为母本培育了16个杂交组合(M01~M16),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杂交组合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叶长、叶宽、株高、分枝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鲜干比)和品质性状指标(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水分、干物质、灰分、粗蛋白、叶茎比)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结果表明:16个紫花苜蓿杂交组合的各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指标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对农艺性状与草产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M01(新星)为第Ⅰ类;对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M14(骑士T)和M13(可汗)为第Ⅰ类。株高、分枝数与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M10(佰牧401)的相对饲喂价值为190.83,饲料分级指数为20.42,均较高,综合表现较好。M02(康赛Ⅰ)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均最高,各性状综合表现突出。说明株高和分枝数可作为培育高产紫花苜蓿的重要参考指标,M02(康赛Ⅰ)可作为优异种子资源材料用于选育紫花苜蓿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农艺性状 品质分析 灰色关联度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可见光催化CO_(2)参与的芳基烯烃碳碳双键断键羧基化反应
14
作者 曹可弓 高田宇 +7 位作者 廖黎丽 冉川昆 蒋元旭 章炜 周琦 叶剑衡 蓝宇 余达刚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烯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烯烃的C=C键断裂和转化是许多工业过程的基础,可以实现烃类资源的重组与利用.目前,C=C键参与的氧化裂解和烯烃复分解反应已有广泛的研究.相比而言,C=C键参与的还原裂解虽... 烯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烯烃的C=C键断裂和转化是许多工业过程的基础,可以实现烃类资源的重组与利用.目前,C=C键参与的氧化裂解和烯烃复分解反应已有广泛的研究.相比而言,C=C键参与的还原裂解虽然是烯烃与一系列亲电试剂反应合成功能分子的重要途径,但受限于烯烃自身结构和反应特点,该过程存在较大的挑战,目前研究很少.CO_(2)具有储量丰富、廉价易得、无毒且可循环再生等优点,是合成多种大宗化学品及精细化学品的理想碳一资源.然而,CO_(2)由于热力学稳定性及动力学惰性,在温和条件下难以高效、高选择性转化.因此,利用CO_(2)参与烯烃C=C键还原裂解,选择性构建高值化合物,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可见光催化由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高等优点,为有机合成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利用二环己基甲基胺作为电子给体,成功实现了可见光催化CO_(2)参与的芳基烯烃C=C键断键羧基化反应.该反应成功的关键在于,二环己基甲基胺既能高效还原淬灭激发态光敏剂并参与烯烃的胺基烷基-羧基化反应,又不明显抑制胺基烷基化中间体对激发态光敏剂的还原淬灭.研究结果表明,多种不同取代(如给电子基和吸电子基)的芳基烯烃均可与CO_(2)发生羧基化反应,高效高选择性地构建了一系列官能团丰富的芳基乙酸类化合物(如萘普生等药物分子).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1 atm,室温)、官能团耐受性好以及可用于合成药物衍生物等特点.此外,本文通过氘代实验等机理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明,胺甲基羧化中间体、苄基自由基和苄基碳负离子都是该反应的关键中间体,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首先,二环己基甲基胺还原淬灭激发态光敏剂,产生α-胺基碳自由基,与芳基烯烃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得到苄基自由基,进而被还原态光敏剂还原为碳负离子,对CO_(2)亲核进攻得到烯烃的胺基烷基-羧基化中间体;作为电子给体,该中间体可以淬灭另一分子的激发态光敏剂,并通过分子内去质子化过程,产生α-胺基碳自由基物种,进而经历自由基型β-C断裂,生成热力学更稳定的羧基化苄基自由基,从而实现了烯烃C=C键的还原裂解;最后,新产生的苄基自由基被进一步还原为碳负离子,经历质子化过程后得到目标产物.综上,本文以还原裂解的方式丰富了C=C键断键官能团化反应领域,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CO_(2)的高效高选择性转化,合成了高附加值的芳基乙酸类化合物,阐明了反应机制,为烯烃和CO_(2)的同时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相关反应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可见光催化 C=C键裂解 羧基化 芳基乙酸
下载PDF
MRI影像联合超声图像特征对侵袭性胎盘植入的诊断及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汪姝妤 余兰 +6 位作者 罗俊莲 黄琪媚 周晓梅 冷媛媛 黄燕涛 钟丽萍 袁尉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联合超声图像特征对侵袭性胎盘植入的诊断,并分析对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疑似胎盘植入孕产妇,进行超声检查、MRI检查,以手术或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联合超声图像特征对侵袭性胎盘植入的诊断,并分析对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疑似胎盘植入孕产妇,进行超声检查、MRI检查,以手术或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胎盘植入分型,分为侵袭组(植入型、穿透型)、非侵袭组(非胎盘植入、粘连性胎盘),比较两组MRI影像、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MRI影像、超声图像特征对侵袭性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根据侵袭性胎盘植入孕产妇的临床结局分为不良结局组、良好结局组,比较不同结局孕产妇的MRI影像、超声图像特征,并分析MRI、超声特征对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156例疑似胎盘植入孕产妇分为侵袭组(94例)、非侵袭组(62例)。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肌层变薄、胎盘内T2WI低信号、子宫肌层-胎盘分界欠清、胎盘内异常增生血管、胎盘/子宫局限膨出、胎盘后方间隙消失、胎盘内虫蚀样改变、胎盘基底部血流紊乱、超声征象评分等MRI影像、超声图像特征均为侵袭性胎盘植入的影响因素(P<0.05);不良结局组、良好结局组上述各项MRI影像、超声图像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影像、超声图像各项特征联合诊断侵袭性胎盘植入的AUC为0.928,联合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不良结局的AUC为0.936(P<0.05)。结论MRI影像、超声图像特征可用于侵袭性胎盘植入诊断,联合子宫肌层变薄、胎盘内T2WI低信号、子宫肌层胎盘分界欠清、胎盘内异常增生血管、胎盘/子宫局限膨出、胎盘后方间隙消失、胎盘内虫蚀样改变、胎盘基底部血流紊乱及超声征象评分诊断的效能更高,且各项特征联合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不良结局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胎盘植入 超声 MRI LOGISTIC 超声征象评分 ROC曲线
下载PDF
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型耐药与其基因突变的一致性研究
16
作者 于兰 陈双双 +6 位作者 王嫩寒 田丽丽 赵琰枫 樊瑞芳 刘海灿 李传友 代小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2-950,共9页
目的:研究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耐药基因突变特征与FQs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2021年北京市结核病防... 目的:研究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耐药基因突变特征与FQs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2021年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及定点医院收治的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resistant tuberculosis,RR-TB)患者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微孔板法药物敏感性检测,总结RR-TB患者菌株对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和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的MIC值;同时进行一代测序。分析FQs耐药相关基因gyrA和gyrB突变特征与FQs MIC之间的关系;以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phenotypic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pDST)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基因型药物敏感性试验(genotypic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gDST)对FQs耐药的检测效能;探讨RR-MTB对FQs表型耐药与基因型耐药差异的原因。结果:303株RR-TB患者菌株中,FQs pDST耐药率为27.7%(84/303),gyr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5.1%(76/303),未检测到gyrB基因突变。以pDST结果为参照标准,gDST检测RR-MTB的FQs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5%(71/84;95%CI:74.6.1%~91.2%)和97.7%(214/219;95%CI:94.5%~99.1%)。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的菌株有25株,不一致率为8.3%(25/303)。FQs耐药菌株的MIC主要为2μg/ml,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发生在第94位点(53.9%,41/76),gyrA基因在第88和94位点突变与pDST耐药完全一致,而第90和91位点突变的pDST耐药一致率分别为95.8%(23/24)和3/5。第88位点的突变与Lfx pDST耐药相关,与Mfx pDST高浓度耐药相关;第90位点的突变以丙氨酸转变为缬氨酸为主(92.3%,24/26),该突变发生的Lfx和Mfx最低MIC为临界浓度(1μg/ml和0.25μg/ml)。第94位点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均为Lfx和Mfx高浓度耐药(1/1),该位点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与Lfx耐药(1/1)相关,与Mfx高浓度耐药相关(1/1)。结论:北京地区RR-MTB的FQs耐药的主要机制是gyrA基因突变,不同gyrA基因突变提示FQs耐药水平存在差异。FQs pDST和gDST检测RR-MTB的结果高度一致,可及早应用gDST检测RR-TB患者的FQs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荧光喹诺酮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DNA突变分析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钝化液中金属杂质对镀锌层三价铬钝化的影响
17
作者 奚军生 袁景追 +5 位作者 喻岚 严寒 刘威 王帅星 唐华 杜楠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2,共6页
[目的]研究金属杂质离子对镀锌三价铬钝化效果的影响,为钝化液中金属杂质离子含量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Fe^(2+)、Cu^(2+)和Zn^(2+)的三价铬钝化液对镀锌层进行钝化处理。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动电位极化曲线测... [目的]研究金属杂质离子对镀锌三价铬钝化效果的影响,为钝化液中金属杂质离子含量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Fe^(2+)、Cu^(2+)和Zn^(2+)的三价铬钝化液对镀锌层进行钝化处理。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等研究了上述3种金属杂质离子对钝化膜外观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钝化液中Fe^(2+)的质量浓度超过0.1 g/L或Cu^(2+)的质量浓度超过0.03 g/L时即可导致钝化膜不均匀、颜色变暗甚至起粉,以及耐蚀性显著变差。钝化液中Zn^(2+)质量浓度小于2 g/L时对钝化膜外观和耐蚀性影响不大,但不小于4.0 g/L时会导致钝化膜耐蚀性严重下降,因此钝化液中Zn^(2+)的质量浓度应控制在4.0 g/L以内。[结论]3种金属杂质均会导致钝化膜性能下降,必须严格控制三者在钝化液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锌 三价铬钝化 金属杂质 外观 耐蚀性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枇杷叶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玉澜 肖云 +1 位作者 陈燕萌 郭松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99,共6页
试验应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枇杷叶多糖的工艺条件,探究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液料比对枇杷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一步探究枇杷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枇杷叶多糖... 试验应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枇杷叶多糖的工艺条件,探究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液料比对枇杷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一步探究枇杷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枇杷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180 W、超声温度60℃、液料比70 mL/g,枇杷叶多糖得率达到4.222%。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当枇杷叶多糖浓度为1.2 g/L时对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3.90%,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58.45%。研究表明,枇杷叶多糖的提取工艺环保、可行,且枇杷叶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多糖 超声波 双水相 抗氧化
下载PDF
野生朝鲜碱茅光合特性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19
作者 于澜 李沛 +4 位作者 蔡回彩 王英哲 贾雪 金旭 徐博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75,115,共6页
为了筛选适合吉林省西部地区草原栽培的优质朝鲜碱茅材料,试验于白城市、洮南市、通榆县、大安市等的主要盐碱地采集11份(编号为J01~J11)野生朝鲜碱茅(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 Ohwi)种子,在吉林农业大学温室内育苗后移栽至大田,测定... 为了筛选适合吉林省西部地区草原栽培的优质朝鲜碱茅材料,试验于白城市、洮南市、通榆县、大安市等的主要盐碱地采集11份(编号为J01~J11)野生朝鲜碱茅(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 Ohwi)种子,在吉林农业大学温室内育苗后移栽至大田,测定其光合特性指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农艺性状指标(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株高)及单株干草产量,并对以上10个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得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11份材料进行综合排名。结果表明:J03和J10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单株干草产量均较高,且水分利用效率与叶长、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10个指标中水分利用效率、叶长、株高、叶宽、净光合速率与单株干草产量的关联度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指标简化成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4.402%,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J05、J09、J06、J03、J01、J08、J07、J11、J10、J02、J04。说明朝鲜碱茅的光合特性与产量密切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叶长、株高、叶宽和净光合速率对产量影响较大,可作为育种研究的选种依据,J05、J09和J06 3份优良种质适宜在吉林省西部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碱茅 光合特性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陇东合水地区长6油藏成岩作用对孔喉结构的影响探析
20
作者 孙宁 陈占军 +1 位作者 余岚 刘雪芬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在充分了解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主要勘探成果和勘探难点的基础上,本着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解释和分析的原则,运用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实验储层沉积学等方法与原理,对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孔喉结构类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充分了解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主要勘探成果和勘探难点的基础上,本着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解释和分析的原则,运用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实验储层沉积学等方法与原理,对合水地区长6油藏储层孔喉结构类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长石溶孔、岩屑溶孔三种孔隙类型;主要发育的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喉道类型为主;主要发育的孔隙组合类型为中孔微喉型和小孔微喉型。还进一步研究了该区长6油藏储层成岩作用对孔喉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区发育的成岩作用中溶解作用对储层岩石的储集性能起着建设性作用,而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则起着破坏性作用。该研究对研究区孔喉微观结构的认识及油藏的高效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合水区块 长6油藏 孔喉结构 成岩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