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解东北的高质量发展:内涵、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淼杰 杨伯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长子”,肩负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大使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方向。东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明显增加、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特色清晰、产业集聚优势突出... 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长子”,肩负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大使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方向。东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明显增加、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特色清晰、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以及产业分工比例协调六个方面来看待。在新发展阶段,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城市群辐射能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等挑战。为此,需要推动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产业链协同,形成核心城市与副核心城市“双核心驱动”的发展格局。同时,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保障其在资源获取、要素价格等方面与其他市场主体享有平等待遇。鼓励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高质量发展 城市群 民营经济
下载PDF
企业生产率—出口产品质量错配之谜
2
作者 余淼杰 田巍 曹健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8,共14页
现有理论和实证文献普遍认为,高生产率企业会生产高质量产品。但文章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实证发现,这一结论在中国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并不成立,即企业生产率和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文章称之为... 现有理论和实证文献普遍认为,高生产率企业会生产高质量产品。但文章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实证发现,这一结论在中国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并不成立,即企业生产率和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文章称之为“生产率—质量错配”之谜。进一步研究表明,错配现象是由不同贸易类型的企业在生产率和出口产品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的。其中,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小于一般贸易企业,但出口产品质量却高于一般贸易企业。给定企业贸易类型,无论是加工贸易还是一般贸易,企业生产率越高出口产品质量就越高的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进口中间品能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由于加工贸易企业比一般贸易企业进口更多国外中间品,所以前者产品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产率 出口产品质量 贸易类型 加工贸易
下载PDF
中俄跨境次区域合作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机遇、挑战与对策
3
作者 余淼杰 徐睿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4-26,共13页
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俄罗斯远东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中俄“东北—远东”跨境次区域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农业合作大力开拓。作为中俄合作的桥头堡和最前沿,中俄“东北—远东”跨境次区域合作具有地... 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俄罗斯远东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中俄“东北—远东”跨境次区域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农业合作大力开拓。作为中俄合作的桥头堡和最前沿,中俄“东北—远东”跨境次区域合作具有地缘优势、资源互补优势及战略对接优势,既是打造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客观需要,也是响应俄罗斯远东大开发的现实选择,同时还是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格局的实现路径。然而,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都属于经济发展外围区和经济技术低梯度区,在体制机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短板。为此,中俄双方需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一是加强政策对接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如有效市场机制、城市群机制、东北三省一区协调机制和东北亚次区域协作机制;二是拓宽协同发展路径,创新经贸模式,加强能源、农业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三是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完善区域基础设施、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四是涵养文化软经济,促进人文交流、人才交流,改善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次区域合作 中俄“东北—远东”地区 东北全面振兴 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
下载PDF
高水平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机制探析
4
作者 余淼杰 张晨迎 《开放导报》 2024年第5期40-48,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高水平开放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通过集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创新的制度环境,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反过...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高水平开放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通过集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创新的制度环境,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扩大外贸规模、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从而促进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当前,在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对外开放仍需扩大、开放领域有待拓展、制度型开放不足等问题。需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打造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同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新质生产力的相互促进,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淼杰 曹健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3年第4期75-85,共11页
新时代东北振兴蓄势待发。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东北地区推动经济增长、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对外开放、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必要举措。近年来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在企... 新时代东北振兴蓄势待发。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东北地区推动经济增长、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对外开放、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必要举措。近年来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在企业规模和整体实力上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东北地区民营经济亦存在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个方面的短板制约。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破局,要从补齐短板入手。一是改革体制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要素获得和市场准入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形成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集群式协同发展模式;三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打造东北海陆大通道,推动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和“中日韩自贸区”;四是转变思想观念,以法治化为抓手,以数字化、阳光化推进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民营经济 要素市场化配置 营商环境
下载PDF
林麝不同组织miRNA表达谱
6
作者 余苗杰 徐忠鲜 +4 位作者 蒋雪梅 王春花 赵婵娟 戚文华 竭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3-733,共11页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药用经济动物,其雄麝分泌的麝香是中成药和香水的重要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miRNAs在动物细胞发育、分化、凋亡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不同组织中miRNAs选择性表达。...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药用经济动物,其雄麝分泌的麝香是中成药和香水的重要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miRNAs在动物细胞发育、分化、凋亡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不同组织中miRNAs选择性表达。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在Hi⁃seq 2500测序平台对林麝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肌肉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运用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6种器官和组织中miRNAs的表达情况,采用RT⁃qPCR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林麝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共表达的miRNAs有1650个,特异表达的miRNAs分别有86个、54个、44个、68个、83个和50个(P<0.01),共表达的miRNAs在不同器官和组织中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林麝心脏中部分特异miRNAs的表达水平远远高于其他5种器官和组织中特异miRNAs的表达水平。KEGG分析表明:林麝肝脏特异表达miR⁃NA靶基因主要涉及Wnt信号通路(ko04310)、cAMP信号通路(ko04024)、ECM受体相互作用(ko04512)、Notch信号途径(ko04330)、AMPK信号通路(ko04152)等(P<0.01)。随机选择9个miRNAs,利用RT⁃qPCR验证其在健康和化脓性林麝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其中9个miRNAs的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表达谱 表达分析 荧光定量PCR 林麝
下载PDF
国际贸易与人力资本积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淼杰 吴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5-87,共13页
国际贸易与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国际贸易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对该领域的经典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总结梳理现有文献中呈现出的异质性特征,着重分析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冲击在各国人力资本积累中所发挥的作用。研... 国际贸易与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国际贸易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对该领域的经典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总结梳理现有文献中呈现出的异质性特征,着重分析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冲击在各国人力资本积累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认为,国际贸易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交互机制,国际贸易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分布,人力资本也会反作用于贸易的要素含量与进出口决策;国际贸易对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以及不同个体的人力资本存在明显差异化的影响;贸易自由化不仅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积累,还会通过影响劳动需求弹性、劳动收入份额以及技能劳动力移民等途径间接影响人力资本;由于资本和技能的互补性,资本品进口会通过提升技能需求和技能溢价,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人力资本 劳动力市场 异质性 贸易自由化 资本品进口
下载PDF
坚持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反腐败道路
8
作者 余淼杰 王喜满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2-9,共8页
反腐败是全球性难题。处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各国反腐败一般性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取长补短,使得中国反腐败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中国的反腐败斗争要立足自身实践,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反腐败是全球性难题。处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各国反腐败一般性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取长补短,使得中国反腐败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中国的反腐败斗争要立足自身实践,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协同高效增强反腐败斗争整体合力,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反腐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反腐败体系 腐败治理 反腐败实践路径
下载PDF
数字贸易推动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8
9
作者 余淼杰 郭兰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3,206,共12页
目前,数字贸易已成为中国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贸易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层次鲜明、逻辑清晰的政策框架。从数字贸易发展看,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迅速,中国数字贸易规模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但服务贸... 目前,数字贸易已成为中国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贸易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层次鲜明、逻辑清晰的政策框架。从数字贸易发展看,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迅速,中国数字贸易规模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但服务贸易数字化程度不高;从数字贸易规则看,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则框架。要推动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贸易数字化进程,中国应一方面促进数字经济新基建,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完善经贸互促机制,以数字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举措强化数字经济对数字贸易的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试验区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数字化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对外贸易奇迹:成就与路径 被引量:23
10
作者 余淼杰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9,共6页
一、引言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平均每年高达8%左右的经济增速,这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中国也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 一、引言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平均每年高达8%左右的经济增速,这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中国也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大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实践 路径 货物贸易 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发展史 经济增速 中国经济
下载PDF
RCEP助力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被引量:22
11
作者 余淼杰 蒋海威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91,254,共9页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未终结,而是呈现出新的世界贸易格局。RCEP签署是地区经贸合作多边机制加强的体现,在贸易、投资和要素流动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RCEP成员国在中国贸易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与RCEP成员国一直保持贸易逆...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未终结,而是呈现出新的世界贸易格局。RCEP签署是地区经贸合作多边机制加强的体现,在贸易、投资和要素流动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RCEP成员国在中国贸易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与RCEP成员国一直保持贸易逆差。两者之间的直接投资数额近年来有所上升,但依然存在提升空间。RCEP在推动商品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具有突破性,能够扩大并且深化区域内的经贸合作。对于中国而言,RCEP在进出口及国际投资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带动经济外循环,引领经济内循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商品贸易
下载PDF
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余淼杰 梁庆丰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1,共8页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愈发突出。本文从国际国内的横向对比和历史纵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大湾区发展的四个重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愈发突出。本文从国际国内的横向对比和历史纵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大湾区发展的四个重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笔者为大湾区的发展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以期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能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全面开放 “一带一路”倡议 制度创新
下载PDF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影响及其政策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余淼杰 祝辉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风潮愈演愈烈,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逐步上升。为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经济的影响,回顾近年来有关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影响及其政策意义3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贸易政策不...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风潮愈演愈烈,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逐步上升。为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经济的影响,回顾近年来有关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影响及其政策意义3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在关税之外对于企业出口会产生实质影响的因素,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即使平均关税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如果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幅度上升,将会导致企业推迟投资,打击企业出口新市场的积极性,对经济产生严重后果;维持稳定的对外关税政策、签订贸易协定有助于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企业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当一国政府决定实施关税威胁时,应当考虑实施关税威胁将提高该国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从而造成额外的福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献综述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投资 实质选择模型
下载PDF
五中全会将“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的深刻意涵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淼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58-62,共5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决不是否定国际循环的重要性,更不是否定对外开放,相反是要更好地开放,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决不是否定国际循环的重要性,更不是否定对外开放,相反是要更好地开放,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创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三大抓手。只要通过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多维创新,切实形成新发展格局,我们就有望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大变局中开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届五中全会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的缘起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9
15
作者 余淼杰 金洋 刘亚琳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2-47,共6页
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形势,回顾2018年以来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美国民粹主义思想的兴起、中美贸易对两国劳动力市场冲击以及中美两国政策的选择。研究结果显示,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市场冲击是多维度和多方面的,美国制造业... 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形势,回顾2018年以来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美国民粹主义思想的兴起、中美贸易对两国劳动力市场冲击以及中美两国政策的选择。研究结果显示,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市场冲击是多维度和多方面的,美国制造业就业的下降不能只归咎于中美贸易;相比于提高税率、挑起贸易争端的保护主义政策,美国政府更合理的政策是从国内的收入分配机制出发,构建更合理的税收体系;大规模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美国只会造成更大的福利损失;中国政府在合理选择应对策略的前提下,完全能够有效降低此次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贸易保护 就业 收入分配 全球化
下载PDF
理解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经济:成就、挑战与政策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淼杰 陈新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7,共8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2021年中国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1%,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步,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中国经济仍面临需求...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2021年中国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1%,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步,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中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为了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积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资本运行、重大风险、碳中和碳达峰等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七方面发力疏通国内循环,从出口政策、进口政策、外资政策、自贸区政策、“一带一路”政策五方面扩张国际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三重压力 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
下载PDF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淼杰 王吉明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9-27,共9页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高速增长,全球服务贸易格局出现不均衡发展特征。对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分析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中国在服务贸易方...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高速增长,全球服务贸易格局出现不均衡发展特征。对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分析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逆差,且逆差在不断扩大;就具体服务行业而言,中国在诸如建筑、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方面发展形势较好,但在旅游、留学方面存在较大逆差,原因在于中国总体经济发展较好使得国民拥有更多收入购买境外服务,并且中国部分服务基础设施国际化尚有不足。研究还认为,随着数字贸易兴起并在服务贸易中扮演愈加重要的地位,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需要围绕扩总量、调结构、找亮点、树特色、减逆差5个方面发展服务贸易,在减少旅行服务贸易逆差的同时,重点发展数字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主动争取服务贸易相应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服务贸易 数字贸易 国际话语权 双循环 贸易结构 区域经济合作 数据开放
下载PDF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基础、前景和挑战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淼杰 郭兰滨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8-58,共11页
为探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能够释放多大的发展潜力,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签订背景和中国外资结构进行分析,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前景和挑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欧盟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出地和外资流入国,双边投资的潜... 为探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能够释放多大的发展潜力,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签订背景和中国外资结构进行分析,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前景和挑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欧盟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出地和外资流入国,双边投资的潜力巨大,《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就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方面作出规定,有利于中国加快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市场,形成更为有效的全面开放格局,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形成规模经济,以开放促进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构建以我为主、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有助于欧盟构建中欧双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关系,平衡双方的投资和贸易关系,使欧盟国家企业业务更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以增强中欧的政治互信,减轻了欧盟国家面临的"美国冲击"。面对国际政治问题的影响,中国需要稳步推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规定,表明自身态度,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欧盟 双边投资 数字导向型经济 地区经贸合作
下载PDF
产能过剩的现状、前因后果与应对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淼杰 金洋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8-60,共13页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后果、成因、应对以及应对的代价进行了一个梳理。产能过剩的形成具有经济发展规律的共性,也有中国特色制度背景下的特性。鉴于其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后果、成因、应对以及应对的代价进行了一个梳理。产能过剩的形成具有经济发展规律的共性,也有中国特色制度背景下的特性。鉴于其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产能过剩的应对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任务。借鉴日本的国际经验和中国过去治理产能过剩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产能过剩治理从"一带一路"、市场机制改革以及坚决地去产能等几个方面多管齐下,制定了全方位的对策,并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但是产能过剩的治理也面临着大量的就业岗位转型和社会稳定问题。因此,政府相应推出了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核心的促进就业的政策,以减小产能过剩治理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改革 产能利用率 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国际贸易视角下逆全球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淼杰 蓝锦海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3-32,共10页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世界经济遭遇严重打击,随后的欧债危机更是对欧盟造成了巨大冲击;个别国家面对国内外经济的不利形势,逐渐开始质疑自由贸易政策对本国经济的积极作用,有的甚至将经济增速的下滑归因于贸易因素,转而开始寻求...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世界经济遭遇严重打击,随后的欧债危机更是对欧盟造成了巨大冲击;个别国家面对国内外经济的不利形势,逐渐开始质疑自由贸易政策对本国经济的积极作用,有的甚至将经济增速的下滑归因于贸易因素,转而开始寻求贸易保护或中断贸易协议等逆全球化措施试图刺激本国经济增长。以典型的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事件为核心,对逆全球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虽然以往文献指出了特定情况下一国推行关税壁垒的合理性,以及实行反倾销措施对本国经济的积极作用,但是近期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事件的主要研究都指出了逆全球化措施对本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消极影响,包括其对价格水平、社会福利、经济增长、微观企业和就业等方面的负面冲击,只有少量研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会对发起国经济有正面影响。研究结论和政府行为间的不自洽说明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很难解释本轮逆全球化浪潮的产生原因和动机,但随着后续研究的推进,预计将为从国际贸易角度理解本轮逆全球浪潮提供更多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逆全球化 贸易保护主义 中美贸易摩擦 英国“脱欧” 关税壁垒 反倾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