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对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鉴别诊断
1
作者 于永梅 王艳芹 +3 位作者 韩翔宇 王敏 陈明井 潘冬梅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乏脂AML)与非透明细胞肾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的CT特征,提高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乏脂AML19例、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16例及肾嫌色细胞癌(ChRCC)22例。测量肿瘤... 目的分析乏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乏脂AML)与非透明细胞肾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的CT特征,提高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乏脂AML19例、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16例及肾嫌色细胞癌(ChRCC)22例。测量肿瘤四期(平扫期、皮髓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相同ROI的CT值及健侧肾皮质CT值,计算肿瘤强化百分比、多期相净增值、相对强化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乏脂AML在平扫期及皮髓质期CT值高于PRCC与ChRCC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实质期及排泄期,乏脂AML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乏脂AML在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的强化百分比高于PRCC、ChRC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乏脂AML与PRCC、ChRCC在皮髓质期及实质期多期相净增值、相对强化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排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乏脂AML与非透明细胞癌平扫及增强扫描有其特征性CT表现,强化百分比、多期相净增值、相对强化比可进一步提高AML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淬火配分后热轧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于永梅 李治国 +3 位作者 娄国栋 王源 郭家鹏 颜欣然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7,共7页
将热轧高强钢升温至不同温度(780,810,840,870℃)保温退火600s后进行200℃×60s淬火+410℃×300s配分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淬火配分后试验钢中铁素体和马奥岛含量减少... 将热轧高强钢升温至不同温度(780,810,840,870℃)保温退火600s后进行200℃×60s淬火+410℃×300s配分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淬火配分后试验钢中铁素体和马奥岛含量减少,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贝氏体含量增加;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抗拉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屈强比和冲击吸收功均先增大后减小;840℃退火温度下淬火配分后试验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匹配优异,抗拉强度(830MPa)较大,屈服强度(585MPa)、断后伸长率(39.6%)、屈强比(0.70)和冲击吸收功(-20,-40℃环境下分别为28.35,27.69kJ)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温度 淬火配分工艺 热轧高强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罗北凹地富钾卤水中锂、硼的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绪 张凡凯 +5 位作者 李博昀 邓宇飞 王凌芬 于咏梅 李文学 李雪宁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5-53,共9页
文章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和Kmeans耦合(SOM-KM)方法,利用罗北凹地65组富钾卤水水化学数据,对富钾卤水中锂(Li)和硼(B)资源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发现富钾卤水中Li,B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垂向分异性,自上而下B浓度增... 文章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和Kmeans耦合(SOM-KM)方法,利用罗北凹地65组富钾卤水水化学数据,对富钾卤水中锂(Li)和硼(B)资源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发现富钾卤水中Li,B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垂向分异性,自上而下B浓度增高,Li浓度降低。聚类结果表明,罗北凹地富钾卤水可聚为4类,各类地下水中Li、B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高浓度的Li、B集中分布在罗北凹地中东部区域。此外,水化学特征离子分析结果表明,罗北凹地富钾卤水中Li、B元素富集主要受到蒸发浓缩及盐岩溶滤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北凹地 锂(Li) 硼(B) SOM-KM 富集规律
下载PDF
成人后肾腺瘤的CT与MRI表现
4
作者 潘冬梅 刘洪梅 +4 位作者 李正腾 王作祥 王敏 于永梅 戴辰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CT、MRI特征,以提高对MA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13例MA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3例中男性2例,女性11例,发生在肾皮质10例,皮髓质区3例。实性7例(53.8%),囊实性6例(46.2%),其中3例病灶内见分隔,含...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CT、MRI特征,以提高对MA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13例MA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3例中男性2例,女性11例,发生在肾皮质10例,皮髓质区3例。实性7例(53.8%),囊实性6例(46.2%),其中3例病灶内见分隔,含钙化4例(30.8%)。10例行CT扫描,实性部分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8例行MRI扫描,T_(2)WI有完整假包膜2例,不完整假包膜4例,无假包膜2例,DWI均呈高信号,ADC值减低,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3例内见出血,T_(2)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渐进性延迟强化,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肾实质,分隔持续强化。其中1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MA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呈外生性生长,实性或囊实性,呈轻中度渐进性延迟强化,囊实性的病灶内可有分隔,可伴钙化。CT与MRI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托法替布治疗对司库奇尤单抗抵抗的掌跖银屑病一例
5
作者 崔寅玲 郑淳之 +1 位作者 于咏梅 刘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掌跖银屑病是一种斑块型银屑病少见的亚型,容易漏诊和误诊,传统治疗往往效果不佳,IL-17拮抗剂作为生物制剂在掌跖银屑病疗效良好,但部分患者存在疗效衰减、剂量依赖及不能耐受的现象。JAK抑制剂通过抑制JAK-STAT通路,影响一系列细胞因... 掌跖银屑病是一种斑块型银屑病少见的亚型,容易漏诊和误诊,传统治疗往往效果不佳,IL-17拮抗剂作为生物制剂在掌跖银屑病疗效良好,但部分患者存在疗效衰减、剂量依赖及不能耐受的现象。JAK抑制剂通过抑制JAK-STAT通路,影响一系列细胞因子的功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文报道1例用JAK抑制剂托法替布治疗司库奇尤单抗抵抗的掌跖银屑病,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法替布 掌跖银屑病 JAK抑制剂 IL-17拮抗剂
下载PDF
双源CT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陈兰芳 俞咏梅 +3 位作者 张霞 强孚勇 宣丹 徐亮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评估双源CT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22年10月弋矶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资料,将符合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痛风分类标准(双源CT结果除外)作为诊断痛风的标准... 目的:评估双源CT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22年10月弋矶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资料,将符合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痛风分类标准(双源CT结果除外)作为诊断痛风的标准,分析双源CT在痛风诊断中的准确性,不同病程痛风患者双源CT检查阳性率的差异及出现骨破坏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25例临床诊断痛风且行关节双源CT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例,中位病程5年,符合2015年ACR/EULAR分类标准的患者共109例,与该标准相比,双源CT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7%和81.2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7%和5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双源CT阳性率高于骨质破坏阳性率(P<0.001)。病程5年以上患者的双源CT阳性率和骨质破坏阳性率均高于≤5年的患者(P<0.05);结论:双源CT检查在痛风诊断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有助于临床痛风的诊断,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双源CT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痛风 诊断
下载PDF
罗布泊盐湖区深部钾盐找矿:理论、勘查、进展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华 刘成林 +14 位作者 焦鹏程 颜辉 张凡凯 李文学 于咏梅 马宝成 王江 王露莎 胡宇飞 沈立建 姚佛军 郭城 上官栓通 苏野 张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30-2040,共11页
本文对近年来罗布泊深部钾盐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将其大致归纳为"上升卤水补给"及"含水墙"等成钾理论/模式,为罗布泊后备钾资源找矿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预测了有利成钾靶区。建立以遥感地质... 本文对近年来罗布泊深部钾盐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将其大致归纳为"上升卤水补给"及"含水墙"等成钾理论/模式,为罗布泊后备钾资源找矿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预测了有利成钾靶区。建立以遥感地质解译、高精度重力剖面测量、EH4连续电导率成像以及氡气剖面测量为主的勘查技术体系,实现了盐湖区深部钾盐找矿靶区高效、经济圈定以及钻孔定位。实施深部钾盐科学钻探验证工程,揭示罗布泊深部赋存有丰富、可采的卤水钾盐资源,取得了找矿突破。罗布泊深部钾盐找矿是理论指导找矿取得突破的又一案例,其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体系可为其他盐湖及古代盐盆地深部卤水钾盐找矿提供借鉴和参考。鉴于罗布泊卤水钾盐的高强度开发态势以及深部找矿的良好前景,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深部富钾卤水成因机理研究,重点摸清200~500 m层段资源、研发相应开采技术,为罗布泊钾盐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资源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层 成钾机理 富钾卤水 盐湖 罗布泊
下载PDF
孕期营养管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孟敏 虞咏梅 +2 位作者 方素真 王嘉琦 蒋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孕期营养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月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120例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常规组予常规孕期管理,研究组予孕期营养管理。比较...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孕期营养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月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120例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常规组予常规孕期管理,研究组予孕期营养管理。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妊娠羊水过多发生率3.33%、剖宫产率20.00%、感染率3.33%、妊高症发生率1.67%低于常规组26.67%、51.67%、13.33%、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1,P<0.05;χ2=13.084,P<0.05;χ2=3.927,P<0.05;χ2=6.982,P<0.05);研究组巨大儿发生率5.00%、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1.67%低于常规组16.67%、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χ2=4.821,P<0.05)。结论孕期营养管理应用在GDM患者中能改善母婴结局,建议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结局 孕期营养管理 妊娠并发症 妊娠糖尿病 新生儿并发症
下载PDF
艾箱灸联合针刺、中药灌肠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於永梅 杜中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7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艾箱灸联合针刺、中药灌肠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中药灌肠+针刺+红外... 目的 探讨艾箱灸联合针刺、中药灌肠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中药灌肠+针刺+红外线理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药灌肠+针刺+艾箱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艾箱灸联合针刺、中药灌肠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炎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箱灸 针刺 中药灌肠 寒湿瘀滞型 慢性盆腔炎
下载PDF
协同提质背景下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路径
10
作者 孙建慧 黄芬 +1 位作者 余拥梅 张兆琳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6-130,共5页
本研究聚焦于江西省高校与县域小学协同提质方案,探索STEAM教育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路径。通过分析现状与挑战,发现STEAM教育能强化综合实践活动体验、促进跨学科学习、完善评价体系与深化家校合作,并提出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优化课... 本研究聚焦于江西省高校与县域小学协同提质方案,探索STEAM教育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路径。通过分析现状与挑战,发现STEAM教育能强化综合实践活动体验、促进跨学科学习、完善评价体系与深化家校合作,并提出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优化课程设计、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及整合社会资源的策略。结果显示,STEAM教育的融入使综合实践活动多元化,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实践路径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提质 STEAM教育理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融合教育 创新人才
下载PDF
局部射频增益技术在心脏黑血MRI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红霞 赵霞 +2 位作者 岳磊 于永梅 霍勇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046-2050,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射频增益(Localized TG)技术在心脏MR成像中对提升黑血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7例患者行心脏MR检查,对比观察在黑血双反转速自旋回波T2WI及与化学饱和脂肪抑制相结合的黑血双反转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简称黑血双反转T2WI... 目的探讨局部射频增益(Localized TG)技术在心脏MR成像中对提升黑血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7例患者行心脏MR检查,对比观察在黑血双反转速自旋回波T2WI及与化学饱和脂肪抑制相结合的黑血双反转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简称黑血双反转T2WI和黑血双反转脂肪抑制T2WI)扫描中应用局部射频增益(localized TG)和整体射频增益(global TG)技术所获取的图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结果1)客观图像质量评价:与传统的Global TG技术相比,Localized TG技术对于黑血心肌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的提升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主观图像质量评价:对于心肌黑血双反转T2WI及与黑血双反转脂肪抑制T2WI序列,应用Localized TG和Global TG所得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Global TG技术相比,Localized TG技术可有效改善3.0T MR心脏黑血图像的质量,提高心肌信号均一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 局部射频增益 整体射频增益 信号均一性
下载PDF
口服等渗甘露醇肠道CT造影对大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国庆 俞咏梅 +3 位作者 仰肖敏 张强 王蓓蓓 袁权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结合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肠道CT造影对大肠癌术前TNM分期的价值。方法: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均行64-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5例行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肠道CT造影。通过工作站后处理软件获得多平...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结合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肠道CT造影对大肠癌术前TNM分期的价值。方法: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均行64-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5例行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肠道CT造影。通过工作站后处理软件获得多平面重建后处理图像并对每例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将影像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比,并将口服等渗甘露醇组术前分期与未口服组进行对比。结果:口服甘露醇组T≤2期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100%、100%、1、100%、100%,T3期分别为100%、83.3%、0.83、90%、100%,T4期分别为75%、100%、0.75、100%、91.7%;未口服组T≤2期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0%、92.9%、0.73、80%、92.9%,T3期分别为81.8%、75%、0.57、81.8%、75%,T4期分别为66.7%、93.8%、0.61、66.7%、93.8%;口服甘露醇组与未口服组N分期及M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甘露醇组术前T分期Youden指数均明显高于未口服组(P<0.05)。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肠道CT造影可提高肠道与周围的对比,进而更准确地评估大肠癌的术前分期,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肠道CT造影 甘露醇 TNM分期
下载PDF
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与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永梅 曹长勇 刘晓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7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分析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CT and 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3例腹部AF患者中,15例为腹壁型,8例为腹内型10例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与腹肌... 目的分析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CT and 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3例腹部AF患者中,15例为腹壁型,8例为腹内型10例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与腹肌、髂肌、周围血管、系膜及脏器分界不清。13例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CT检查19例,平扫病变呈等密度3例,稍低密度6例,10例呈不均质混杂密度。所有病变中没有钙化、脂肪及坏死。增强扫描16例动脉期及静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延迟期中等或明显强化,其中,12例病变内见条片状及斑片状稍低密度无强化灶。MRI检查16例中,T2加权像及弥散加权成像不均匀稍高信号,T1加权成像呈等信号7例,稍低信号9例,脂肪抑制T2加权序列,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呈渐进性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延迟期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腹部AF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A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 侵袭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6例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曙光 俞咏梅 +1 位作者 闻奇遇 金腊梅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变化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经池州市人民医院临床证实且住院治疗的16例COVID-19病人的影像资料,分析病人的胸部CT表现并对比CT影像变化。结果16例COVID-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变化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经池州市人民医院临床证实且住院治疗的16例COVID-19病人的影像资料,分析病人的胸部CT表现并对比CT影像变化。结果16例COVID-19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特点,早期多为双肺多发,边界较清楚,以肺野外带为著;进展期表现为肺内病变范围的扩大,多肺叶的受累,肺的实变等;3例转归期表现为肺内病灶明显吸收,残存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化等;1例危重者两肺呈“白肺”改变。结论COVID-19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早期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的磨玻璃影或混合斑片磨玻璃影。进展期时病变累及范围扩大、受累肺叶增多,出现肺内实变灶等。转归期严重者呈“白肺”样改变;炎症吸收可残存小叶间隔增及纤维化等。CT能为COVID-19诊断及分型提供影像学依据,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 CT检查
下载PDF
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促进产后泌乳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贞淑 裴凤霞 俞永梅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7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促进产后泌乳及催乳素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评估2组各时间点血清...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促进产后泌乳及催乳素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评估2组各时间点血清催乳素水平、初始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充足率、乳房胀痛程度及泌乳有效率。结果:产后1 d、2 d、3 d,研究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泌乳量充足率、泌乳有效率更高(P<0.05),初始泌乳时间更短,乳房胀痛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联合乳房按摩措施能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显著提高其血清催乳素水平,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与泌乳量充足率,缓解其乳房胀痛感,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乳房按摩 产后泌乳 母乳喂养 催乳素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广艳 李荣广 +3 位作者 郭树国 于永梅 张金萍 沙沙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8期88-89,共2页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难以适应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已被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全面接受,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对引导和...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难以适应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已被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全面接受,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对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将OBE理念贯彻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各环节,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新教育理念 专业建设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2年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永美 刘华龙 何文姬 《护理与康复》 2020年第2期11-15,共5页
目的了解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年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20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达2年的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健康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了解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年后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20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达2年的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健康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简明健康量表总得分为(85.61±9.62)分,得分最低的维度是社会功能,得分最高的维度是躯体疼痛;病变血管数、心脏康复锻炼和左室射血分数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2年生存质量较高,病变血管数较多、左室射血分数低的患者生存质量偏低,心脏康复锻炼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调查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良恶性小肾肿瘤的价值
18
作者 于永梅 牟鑫 +3 位作者 张恒 王敏 陈明井 潘冬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24-1628,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良恶性小肾肿瘤(直径≤4 cm)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恶性小肾肿瘤患者151例,良性小肾肿瘤患者49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40例及验证集60例,分别于肾皮髓质...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良恶性小肾肿瘤(直径≤4 cm)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恶性小肾肿瘤患者151例,良性小肾肿瘤患者49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40例及验证集60例,分别于肾皮髓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逐层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进行降维,建立单独期相模型和联合期相模型共7个模型:1)皮髓质期;2)实质期;3)排泄期;4)皮髓质期-实质期;5)皮髓质期-排泄期;6)实质期-排泄期;7)三期联合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间的效能差异。结果三期联合模型的鉴别效能(训练集AUC为0.931;验证集AUC为0.870)高于两两联合模型和单独期相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髓质期-实质期模型的鉴别效能(训练集AUC为0.913,验证集AUC为0.832)高于皮质期-排泄期模型、实质期-排泄期模型和单独期相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期相模型中皮髓质期模型鉴别效能最佳,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841和0.760。结论三期联合模型及皮髓质期-实质期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良恶性小肾肿瘤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肾肿瘤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22MnB5/DP590不等厚单脉冲电阻点焊接头组织
19
作者 于永梅 娄国栋 荆毅 《焊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9,共7页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等方法,采用单脉冲电阻点焊连接技术研究不同的焊接时间和焊接电流条件下不等厚度22MnB5/DP590点焊接头组织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利用JMatPro热力学模拟软件对DP590和22MnB5母材的电阻率和导热率等热物理参数...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等方法,采用单脉冲电阻点焊连接技术研究不同的焊接时间和焊接电流条件下不等厚度22MnB5/DP590点焊接头组织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利用JMatPro热力学模拟软件对DP590和22MnB5母材的电阻率和导热率等热物理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点焊接头的熔核区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两侧热影响区按照原奥氏体晶粒大小可分为粗晶区和细晶区;当焊接电流为8.5 kA、焊接时间为160 ms时,22MnB5侧的热影响区出现液化裂纹;随着焊接时间的增加,熔核直径先增加后下降,母材两侧的压痕率均增加,且22MnB5侧的压痕率大于DP590侧的压痕率,熔核向DP590侧偏移;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熔核直径增加,压痕率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熔核偏移有所改善;熔核区和热影响区显微硬度高于母材,其中22MnB5热影响区显微硬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MnB5 DP590 电阻点焊 微观组织
下载PDF
个旧市变应性鼻炎变应原检测495例结果分析
20
作者 杨乐 余咏梅 +1 位作者 黄锐 宁永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4期105-105,107,共2页
目的:分析个旧及周边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方法: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495例,采取变应原皮内点刺试验及变应原体外抽血检测。结果:个旧市区与个旧郊区变应原皮内点刺试验粉尘螨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螨虫过敏青少年阳性率... 目的:分析个旧及周边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方法: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495例,采取变应原皮内点刺试验及变应原体外抽血检测。结果:个旧市区与个旧郊区变应原皮内点刺试验粉尘螨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螨虫过敏青少年阳性率居高。变应原体外检测结果分析显示:户尘螨阳性率远高于其他变应原。结论:个旧市空气温暖、潮湿,适宜尘螨滋生。个旧市区及郊区常见螨虫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变应原检测 螨虫过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