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筛选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特异性蛋白,为今后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疾病提供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 TRAQ)分析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目的筛选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特异性蛋白,为今后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疾病提供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 TRAQ)分析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家系早发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浆蛋白表达,数据分析后得到各组间的差异蛋白表达情况,再经差异蛋白筛选标准初步得到疾病的预测蛋白,并使用Western blot验证预测蛋白。结果通过i TRAQ技术共得到差异蛋白75个,其中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共得到32个差异蛋白,包括22个上调蛋白与10个下调蛋白,共涉及429个生物学过程,其与角质化、皮肤发展、蛋白质激活级联反应等关系最为密切;在代谢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补体和凝血级联、血小板激活等KEGG通路上富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差异蛋白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差异蛋白筛选标准得到的CFH蛋白,可作为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稳心颗粒治疗A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稳心颗粒治疗A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2月,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GRADEpro软件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59个RCT,包括4870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稳心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SMD=-2.41,95%C(I-2.79,-2.02),I^(2)=95%,P<0.0001]、改善心电图疗效[RR=1.29,95%C(I1.20,1.38),I^(2)=0%,P<0.00001]、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SMD=-2.31,95%CI(-2.65,-1.97),I^(2)=94%,P<0.0001]方面,疗效更显著,且心绞痛不同类型的亚组分析提示稳心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稳心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RR=0.77,95%CI(0.62,0.97),I^(2)=0%,P=0.02],对于稳定型心绞痛(SAP),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不明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R=0.50,95%CI(0.10,2.62),P=0.41]。经漏斗图及egger检验,提示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发表偏倚,心绞痛持续时间存在发表偏倚。GRADE系统评估心电图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中等质量证据,心绞痛发作次数为低质量证据,心绞痛持续时间为极低质量证据。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AP的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UAP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用西医常规治疗少。展开更多
以竹炭(BC)、聚氯乙烯(PVC)为原材料,制备竹炭/聚氯乙烯复合板材(BC/PVC),采用热重分析仪和热重⁃红外联用仪测试分析热失重特性,用锥形量热仪测试分析其燃烧特性,并进行了远红外辐射率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等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B...以竹炭(BC)、聚氯乙烯(PVC)为原材料,制备竹炭/聚氯乙烯复合板材(BC/PVC),采用热重分析仪和热重⁃红外联用仪测试分析热失重特性,用锥形量热仪测试分析其燃烧特性,并进行了远红外辐射率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等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BC/PVC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GB/T 24137—2009《木塑装饰板》和DB44 T 349—2006《木塑复合材料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尺寸稳定性优良。其中,BC的加入能够显著增强PVC的热稳定性,BC/PVC残余质量分数达45.05%,是PVC的5.3倍,且最大热分解温度延后,发生热失重的温度段缩短,热失重速率明显降低。BC/PVC燃烧时气体生成出现在中后期且总量不大,主要为CO2,BC有效减少燃烧过程中HCl的生成,降低了烟气毒性,且通过促进基材形成“有效炭层”,使BC/PVC的总热释放降低38.05%,烟气释放量仅为PVC的1/3,600 s时残炭量达到PVC的近11倍,整体阻燃防烟性能较好,显著提升材料在发生火灾时的安全性。BC/PVC在8~14μm波段的远红外发射率均值达0.938,具有较高的远红外辐射特性,有望实现PVC基复合板功能化的研发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以竹炭(BC)、聚氯乙烯(PVC)为原材料,制备竹炭/聚氯乙烯复合板材(BC/PVC),采用热重分析仪和热重⁃红外联用仪测试分析热失重特性,用锥形量热仪测试分析其燃烧特性,并进行了远红外辐射率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等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BC/PVC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GB/T 24137—2009《木塑装饰板》和DB44 T 349—2006《木塑复合材料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尺寸稳定性优良。其中,BC的加入能够显著增强PVC的热稳定性,BC/PVC残余质量分数达45.05%,是PVC的5.3倍,且最大热分解温度延后,发生热失重的温度段缩短,热失重速率明显降低。BC/PVC燃烧时气体生成出现在中后期且总量不大,主要为CO2,BC有效减少燃烧过程中HCl的生成,降低了烟气毒性,且通过促进基材形成“有效炭层”,使BC/PVC的总热释放降低38.05%,烟气释放量仅为PVC的1/3,600 s时残炭量达到PVC的近11倍,整体阻燃防烟性能较好,显著提升材料在发生火灾时的安全性。BC/PVC在8~14μm波段的远红外发射率均值达0.938,具有较高的远红外辐射特性,有望实现PVC基复合板功能化的研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