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组学列线图模型治疗前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EA)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于2020...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组学列线图模型治疗前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EA)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前瞻性收集205例EEA临床及MRI资料,按6∶4随机分为训练集(n=123)和验证集(n=82)。分别在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图)及动态增强MRI序列勾画全肿瘤体积感兴趣区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变量分析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VSI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预测模型;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筛选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采用临床独立预测因子与组学标签构建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模型验证。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模型效能,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05例EEA中,LVSI(-)144例,LVSI(+)61例。患者绝经状态、CA125及CA199为LVSI(+)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三者联合组成的临床预测模型AUC为0.714(训练集)和0.731(验证集)。从多参数MRI图像中共提取的8240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5个最佳特征构建MRI组学标签,AUC为0.860(训练集)和0.759(验证集)。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AUC为0.887(训练集)和0.807(验证集),优于单独的临床模型及组学模型,且在较大的阈值概率范围内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可获得更大的临床净收益。结论基于多参数MRI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可在治疗前有效预测EEA的LVSI状态,为临床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 portography,CTP)指标在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9年4月—2022年3月确诊收治的167名肝硬化患者,根据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将其...目的探讨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 portography,CTP)指标在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9年4月—2022年3月确诊收治的167名肝硬化患者,根据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需要治疗干预的静脉曲张(varices need treatment,VNT)组和非VNT组。对血常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静脉压力梯度和CTP定量参数(包括脾最大横径、胃左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肝脏和脾脏体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以诊断VNT的无创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诊断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并用DeLong方法比较不同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左静脉直径和脾体积在VNT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脾体积与胃左静脉直径的乘积建立诊断模型,当模型截止值>358.69时,其诊断VNT的敏感性为72.99%,特异性为83.33%,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30~0.857),其诊断效能优于用血小板计数与脾最大横径的比值(platelet count to spleen diameter ratio,PSDR)诊断模型(P<0.05)。结论应用CTP测得的胃左静脉直径增宽和脾体积增大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发生VNT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二者的乘积建立的无创诊断模型对评估VNT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电影序列的组织追踪技术探讨正常人左室应变。方法:随机入组2018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CMR检查的健康志愿者39例,将影像学Dicom资料存盘后,应用CVI软件的组织追踪模块分析CMR...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电影序列的组织追踪技术探讨正常人左室应变。方法:随机入组2018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CMR检查的健康志愿者39例,将影像学Dicom资料存盘后,应用CVI软件的组织追踪模块分析CMR电影序列图像,比较左室心肌形变指标基底段、中间段与心尖段的差别;内膜下与外膜下的差别;性别间、年龄分组间的差别。结果:39例健康志愿者左室内膜下、外膜下及整体心肌应变自基底段至心尖段递增;自心内膜下至心外膜下左室心肌应变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左室应变无明显影响。结论:组织追踪MR可定量分析左室整体、节段与内膜下、外膜下心肌形变功能,为临床评价心脏功能提供新的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组学列线图模型治疗前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EA)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前瞻性收集205例EEA临床及MRI资料,按6∶4随机分为训练集(n=123)和验证集(n=82)。分别在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图)及动态增强MRI序列勾画全肿瘤体积感兴趣区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变量分析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VSI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预测模型;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筛选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采用临床独立预测因子与组学标签构建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模型验证。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模型效能,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05例EEA中,LVSI(-)144例,LVSI(+)61例。患者绝经状态、CA125及CA199为LVSI(+)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三者联合组成的临床预测模型AUC为0.714(训练集)和0.731(验证集)。从多参数MRI图像中共提取的8240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5个最佳特征构建MRI组学标签,AUC为0.860(训练集)和0.759(验证集)。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AUC为0.887(训练集)和0.807(验证集),优于单独的临床模型及组学模型,且在较大的阈值概率范围内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可获得更大的临床净收益。结论基于多参数MRI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可在治疗前有效预测EEA的LVSI状态,为临床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
文摘目的探讨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 portography,CTP)指标在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9年4月—2022年3月确诊收治的167名肝硬化患者,根据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需要治疗干预的静脉曲张(varices need treatment,VNT)组和非VNT组。对血常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静脉压力梯度和CTP定量参数(包括脾最大横径、胃左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肝脏和脾脏体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以诊断VNT的无创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诊断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并用DeLong方法比较不同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左静脉直径和脾体积在VNT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脾体积与胃左静脉直径的乘积建立诊断模型,当模型截止值>358.69时,其诊断VNT的敏感性为72.99%,特异性为83.33%,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30~0.857),其诊断效能优于用血小板计数与脾最大横径的比值(platelet count to spleen diameter ratio,PSDR)诊断模型(P<0.05)。结论应用CTP测得的胃左静脉直径增宽和脾体积增大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发生VNT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二者的乘积建立的无创诊断模型对评估VNT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文摘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电影序列的组织追踪技术探讨正常人左室应变。方法:随机入组2018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CMR检查的健康志愿者39例,将影像学Dicom资料存盘后,应用CVI软件的组织追踪模块分析CMR电影序列图像,比较左室心肌形变指标基底段、中间段与心尖段的差别;内膜下与外膜下的差别;性别间、年龄分组间的差别。结果:39例健康志愿者左室内膜下、外膜下及整体心肌应变自基底段至心尖段递增;自心内膜下至心外膜下左室心肌应变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左室应变无明显影响。结论:组织追踪MR可定量分析左室整体、节段与内膜下、外膜下心肌形变功能,为临床评价心脏功能提供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