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造山带双庙关金矿床成矿时代与成矿背景
1
作者 秦志军 汪兴韦 +5 位作者 周豹 刘嘉 杜文洋 曾小华 李奥冰 张维康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8,共12页
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金矿床隶属于秦岭-大别成矿带,近年来找矿进展显著,但成矿时代和成矿背景尚不清楚。矿区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变辉长岩,沿NE-NNE向和NW向断裂产出11条金矿(化)体。基于详细野外调查发现,矿区北部钾长... 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金矿床隶属于秦岭-大别成矿带,近年来找矿进展显著,但成矿时代和成矿背景尚不清楚。矿区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变辉长岩,沿NE-NNE向和NW向断裂产出11条金矿(化)体。基于详细野外调查发现,矿区北部钾长花岗岩体、花岗斑岩体均被NE向含矿断裂穿切,为成矿前岩浆活动产物,矿区中部的闪长岩脉则穿切矿体,晚于成矿事件。钾长花岗岩体、花岗斑岩体和闪长岩脉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3.6±1.1)Ma、(127.9±1.6)Ma和(126.6±1.3)Ma。因此,双庙关金矿床应形成于128~126 Ma,与小秦岭、熊耳山、桐柏等矿集区金爆发式成矿的时间一致,与中国东部岩石圈破坏导致的构造-岩浆事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庙关 金矿床 大别造山带 成矿时代 岩石圈破坏
下载PDF
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晓华 聂艳良 +1 位作者 熊叶 钟富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行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介入栓塞治疗)与对照组(30例... 目的:探讨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行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介入栓塞治疗)与对照组(30例,行支架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住院时长,手术前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术后Raymond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ADL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血清sICAM-1、S100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血清sICAM-1、S100β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观察组预后恢复良好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可调节sICAM-1、S100β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池造瘘术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曾晓华 杨艳华 +3 位作者 熊叶 揭南辉 聂艳良 钟富军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0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脑池造瘘术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7例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2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脑池造瘘术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7例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2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脑池造瘘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脱水药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病死率。结果两组颅内压及GC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点颅内压均低于术前(P<0.05),而术后2、3d均高于术后1d,且术后3d高于术后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GCS评分均高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前,两组颅内压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各时点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脱水药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及6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池造瘘术治疗颅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效果确切,可控制引流脑脊液,有效降低颅内压,缩短ICU入住时间,减少脱水用药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池造瘘术 颅内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情况及其与年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
4
作者 曾晓铧 黄纯 +3 位作者 梁明 韦冰梅 黄国梅 陈玉君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1939-1943,共5页
目的基于血清特异性IgE(sIgE)水平,分析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的过敏情况及其与年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A组(1岁<年龄≤3岁)15例、B组(3岁<年龄≤... 目的基于血清特异性IgE(sIgE)水平,分析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的过敏情况及其与年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A组(1岁<年龄≤3岁)15例、B组(3岁<年龄≤6岁)56例、C组(6岁<年龄≤15岁)49例。分析哮喘患儿血清总IgE阳性情况、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情况。比较3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sIgE水平。分析屋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患儿的过敏程度与年龄、外周血EOS计数的关系。结果(1)120例哮喘患儿中,有110例(91.67%)患儿血清总IgE阳性;A组、B组、C组的血清总IgE阳性率分别为73.33%(11/15)、91.07%(51/56)、97.96%(48/49),C组的血清总IgE阳性率高于A组(P<0.05)。(2)120例哮喘儿童中,屋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例数最多;A组哮喘患儿以屋尘螨/粉尘螨、霉菌混合、牛奶过敏为主,B组哮喘患儿以屋尘螨/粉尘螨、鸡蛋、大豆过敏为主,C组哮喘患儿以屋尘螨/粉尘螨、蟑螂、狗毛过敏为主。C组哮喘患儿屋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率高于A组和B组,而A组哮喘患儿霉菌混合sIgE阳性率高于C组(P<0.05)。(3)67.06%(57/85)的屋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哮喘患儿为特重度过敏。屋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哮喘患儿的过敏程度与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且C组患儿的屋尘螨/粉尘螨过敏程度较A组与B组严重(P<0.05)。结论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升高,且随年龄增加总体呈现升高趋势。屋尘螨/粉尘螨是哮喘患儿的主要过敏原,且随着年龄增加,哮喘患儿的常见过敏原由混合性过敏原逐渐过渡为吸入性过敏原。屋尘螨/粉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的过敏程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且与外周血EOS计数相关;外周血EOS计数可作为评估屋尘螨/粉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过敏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特异性IGE 年龄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程度 屋尘螨/粉尘螨 儿童
下载PDF
新生乳鼠肠道铁过载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黄桂连 韦冰梅 +3 位作者 黄清梅 韦巧珍 曾晓铧 陈玉君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18-422,442,共6页
目的通过灌喂硫酸亚铁·七水化合物(FeSO_(4)·7H_(2)O)建立新生乳鼠肠道铁过载模型,并探讨适宜的建模铁浓度。方法将30只新生的乳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6只),于乳鼠出生后第2~7天分别给予灌喂0 mg/kg、10 ... 目的通过灌喂硫酸亚铁·七水化合物(FeSO_(4)·7H_(2)O)建立新生乳鼠肠道铁过载模型,并探讨适宜的建模铁浓度。方法将30只新生的乳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6只),于乳鼠出生后第2~7天分别给予灌喂0 mg/kg、10 mg/kg、50 mg/kg、100 mg/kg、300 mg/kg的FeSO_(4)·7H_(2)O溶液,记录干预期间乳鼠的体重变化。于出生后第8天处死各组乳鼠,取回肠组织,进行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各组乳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及铁沉积情况,检测各组乳鼠回肠组织的总铁含量及铁蛋白重链1(FTH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乳鼠的体重均呈增长的趋势(均P<0.05);出生后第3天,B组和D组乳鼠体重低于对照组,且D组乳鼠体重低于A组和C组(均P<0.05);出生后第7天,D组乳鼠的体重仍低于对照组、A组、C组(均P<0.05),而A组、B组和C组的乳鼠体重与对照组乳鼠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乳鼠回肠组织均出现Gruenhagen's间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及铁沉积,且C组和D组乳鼠回肠组织的总铁含量均增加(均P<0.05),其中C组乳鼠上述现象最为明显。(3)B组、C组和D组回肠组织的FTH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灌喂FeSO_(4)·7H_(2)O溶液可以建立新生乳鼠肠道铁过载模型。每天灌喂100 mg/kg的FeSO_(4)·7H_(2)O溶液(铁浓度为20 mg/kg)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新生乳鼠肠道出现较为明显的铁沉积,但不会明显影响乳鼠的肠道吸收功能及体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肠道 新生儿 硫酸亚铁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油田储层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晓华 孟迪 +3 位作者 彭文丰 陈之贺 骆逸婷 肖大志 《石油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20-31,共12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油田主力产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其储层分布复杂,砂体连通性和有利甜点区不清,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田开发效果差。为明确油田流一段储层展布特征和砂体连通性情况,寻找储层有利挖潜区域,指导后续生产...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油田主力产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其储层分布复杂,砂体连通性和有利甜点区不清,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田开发效果差。为明确油田流一段储层展布特征和砂体连通性情况,寻找储层有利挖潜区域,指导后续生产调整挖潜与优化,本文依据岩芯和测井资料,从沉积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特征等方面,研究表征了W油田流一段储层特征;选择全面反映储层特征的砂岩厚度、有效砂体厚度、沉积微相、孔隙度、变异系数、渗透率和夹层密度7个因子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建立储层综合评价分类体系,最后用储层评价方法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厘清了有利储层分布,并创新应用多参数叠合优势区域对比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依据综合评价方法,对油田2个主力油层综合指数进行打分,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储层参数和实际生产情况,将储层分为3类,每类对应的分值区间分别为Ⅰ类大于40,Ⅱ类20~40,Ⅲ类小于20。其中,L1中-Ⅲ-1小层储层较好,Ⅰ类储层发育范围大;在L1中-Ⅲ-2小层南东面发现一无井控的Ⅰ类有利储层区域,后期调整部署一采一注井网,调整井实施后,储量规模和含油性得到落实,井网注采开采效果好,提高了油田经济效益。本次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结合多参数叠合优势储层对比验证的方法,使有利区域范围更精确,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综合评价 储层特征 灰色关联 优势储层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基于三维建模的斜井测井曲线校正及真垂厚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大志 骆玉虎 +3 位作者 曾晓华 方小宇 陈奎 郇金来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2期281-289,共9页
为消除因地层倾角、井斜角、方位角不同导致的斜井相较于直井状态存在地层视厚度失真和测井曲线变形,而常规校正方法无法处理井斜角非定值、微构造引起的局部地层倾角变化等复杂情形,导致对斜井钻遇的真实地层厚度无法准确认识,影响井... 为消除因地层倾角、井斜角、方位角不同导致的斜井相较于直井状态存在地层视厚度失真和测井曲线变形,而常规校正方法无法处理井斜角非定值、微构造引起的局部地层倾角变化等复杂情形,导致对斜井钻遇的真实地层厚度无法准确认识,影响井间砂体对比准确性的问题。本文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根据斜井录取的地层信息,在构造模型约束下进行地层信息的三维空间插值,并通过在斜井位置处创建等效虚拟直井的方式,校正得到相应位置处对应直井状态下的测井曲线和真垂厚。应用该方法在A油田薄互层储层井间注采对应性分析中消除的最大地层厚度误差达9%,砂体对比精度提高38%。该方法适用性广,提高了斜井曲线校正和真垂厚计算的精度和效率。可有效指导斜井与斜井、斜井与直井间薄互层砂体注采对应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曲线校正 真垂厚 斜井地层对比 三维建模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F油田流一段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晓华 胡威 +2 位作者 肖大志 陈之贺 张晓禹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3期293-300,共8页
涠西南凹陷F油田处于开发中后期,主要含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现今产量下降快,稳产难度大,急需进行注采优化调整。通过对沉积相和砂体叠置关系研究,分析了储层连通性,厘清储层分布和连通关系。通过岩心相和测井相分析,在扇三角... 涠西南凹陷F油田处于开发中后期,主要含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现今产量下降快,稳产难度大,急需进行注采优化调整。通过对沉积相和砂体叠置关系研究,分析了储层连通性,厘清储层分布和连通关系。通过岩心相和测井相分析,在扇三角洲前缘亚相背景下,细分出4种微相,采用连井剖面微相对比、储层地震反演及连通性分析刻画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并划分出切叠型、叠加型、接触型和孤立型等4种砂体叠置类型,不同砂体叠置关系具有不同的连通特征。依据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砂体叠置关系和地震储层反演综合研究形成储层连通性地质初判,结合生产动态、监测资料和软件模拟结果对连通初判进行验证与完善,并创新采用注采对应率对储层连通性进行定量表征,最终得到油田各油层储层连通性评价成果。储层沉积微相和砂体连通性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油田的生产调整优化,解决了老油田稳产增产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地震反演 砂体叠置关系 储层连通性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对数势条件下双层正方形中心构型的扭转角问题
9
作者 曾小华 赵甫荣 李树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研究一类中心构型存在的必要条件.针对由 z -轴垂直通过其中心的双层正方形构型,通过分析法,得到在对数势条件下,如果位于同一个正方形顶点的天体质量相等,则这2个正方形构成中心构型的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扭转角等于 kπ/ 2 或者 ( π/ 4 ... 研究一类中心构型存在的必要条件.针对由 z -轴垂直通过其中心的双层正方形构型,通过分析法,得到在对数势条件下,如果位于同一个正方形顶点的天体质量相等,则这2个正方形构成中心构型的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扭转角等于 kπ/ 2 或者 ( π/ 4 + kπ/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势 正方形 中心构型
下载PDF
八里棚早白垩世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对桐柏—大别造山带碰撞后岩浆作用的指示
10
作者 曾小华 孙四权 +6 位作者 刘圣鑫 刘嘉 汪国虎 石先滨 钟石玉 杜文洋 黄桂珍 《矿产勘查》 2023年第3期348-359,共12页
后碰撞岩浆作用对研究大陆造山带构造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桐柏—大别作为典型的造山带,经历了完整的造山作用,并于中生代产生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对揭示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桐柏—大别造山带八里棚花岗... 后碰撞岩浆作用对研究大陆造山带构造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桐柏—大别作为典型的造山带,经历了完整的造山作用,并于中生代产生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对揭示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桐柏—大别造山带八里棚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八里棚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岩石,具有高SiO_(2)(76.85%~77.14%)、低MgO(0.08%~0.27%)、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Th、K、Rb)、亏损高场强元素(HREE)(如Ti、Ta、Nb)的特征,同时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43~0.67),低Sr(27.4×10^(-6)~61.1×10^(-6))低Sr/Y比值(2.93~7.29),指示八里棚花岗岩为非埃达克质花岗岩。八里棚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28±2) Ma,对应桐柏—大别造山带垮塌晚期,指示其为造山带碰撞后减薄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前人研究资料,进一步揭示了桐柏—大别造山带由早期加厚的岩石圈地壳逐渐过渡晚期减薄的岩石圈地壳的构造体系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垮塌 岩浆作用 部分熔融 岩石圈减薄 八里棚地区
下载PDF
2018年-2021年广州市花都地区肺炎支原体流行特征分析
11
作者 曾小花 丘雪峰 《广州医药》 2023年第7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广州花都地区新冠疫情发生前后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2018年—2019年(疫情前)和2020年—2021年(疫情后)期间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降低本地区的MP感染提供预防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广... 目的观察广州花都地区新冠疫情发生前后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2018年—2019年(疫情前)和2020年—2021年(疫情后)期间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降低本地区的MP感染提供预防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51005例,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Mp-IgM抗体,对疫情前后年度、季节、性别和年龄段MP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00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感染总阳性率12.03%(6134/51005),新冠疫情发生前(2018—2019)阳性率为19.11%(5161/27010),高于新冠疫情后(2020—2021)MP阳性率为4.06%(973/23995)(χ^(2)=2721.32,P<0.001)。2018年和2019年(疫情前)不同季节MP检出率分别为:春季11.87%和17.76%,夏季13.26%和22.21%,秋季17.93%和24.59%,冬季14.20%和14.47%,以夏秋季阳性率高于春季和冬季;疫情后两年四季MP感染率均低于疫情前(P<0.001),春季和冬季阳性率略高于夏秋季节。4年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感染率男性(13.87%)与女性(14.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疫情前(18.91%,19.28%)显著高于疫情后(2.49%,2.69%),同时期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幼儿组(0~6岁),学龄儿童组(>6~14岁),青少年组(>14~30岁),中青年组(>30~60岁)及老年组(>60岁)M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89%、29.98%、9.29%、5.55%和4.57%,不同年龄组间M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其次为婴幼儿。结论新冠疫情前后4年MP感染流行特点为:新冠疫情前后MP感染无性别差异;学龄期儿童和婴幼儿是高发人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疫情前两年夏秋季高发,疫情后两年四季发病率均较低且差异变小;新冠疫情下广州花都地区MP感染率显著低于疫情前,2019-nCov防控措施(佩戴口罩等)也减少了MP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佩戴口罩 肺炎支原体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行星式混合动力客车的模型预测动态协调控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大凤 云千芮 +2 位作者 杨南南 曾小华 王星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6,161,共8页
行星式混合动力客车在驱动模式切换时会产生较大冲击度,以往基于PID的控制器在模式切换过程中无法有效保证车辆驾驶平顺性.基于此问题,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可以在线滚动优化获得最优控制序列的特点,提出了... 行星式混合动力客车在驱动模式切换时会产生较大冲击度,以往基于PID的控制器在模式切换过程中无法有效保证车辆驾驶平顺性.基于此问题,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可以在线滚动优化获得最优控制序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MPC的动态协调控制方法,实现发动机的启动控制.依据整车动力学方程和实车历史数据,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发动机模型和车辆闭环仿真模型,并将发动机启动过程视为受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根据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和优化问题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在纯电动模式向混合动力模式切换过程中,与传统基于PID的控制方法以及被动切换展开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车辆动力性的前提下,相比于PID控制方法和被动切换,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基于MPC的动态协调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发动机的正常启动,还能大幅度降低峰值冲击度,同时使车辆良好地跟随目标车速.本文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可以降低整车冲击度,保证车辆模式切换时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客车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协调控制 数据驱动 冲击度 平顺性
下载PDF
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功率、转矩和效率三参数匹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小华 王振伟 +4 位作者 宋大凤 巴特 杨南南 陈慧勇 王印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5-1131,共7页
为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功率、转矩和效率三参数匹配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特点和动力性设计要求,以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运用预设控制算法预测动力源的目标工作点和能量需求分布情况,确定了整个系统关键部件... 为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功率、转矩和效率三参数匹配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特点和动力性设计要求,以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运用预设控制算法预测动力源的目标工作点和能量需求分布情况,确定了整个系统关键部件的选型。通过CRUISE/Simulink建模和仿真,验证了该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参数匹配 预设控制算法 能量需求分布
下载PDF
基于能量计算模型的混合动力系统理论油耗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小华 李广含 +2 位作者 宋大凤 朱光海 王印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6-274,共9页
本文中基于混合动力系统内部能量流,提出系统平均综合传动效率概念,并建立基于能量计算的混合动力系统理论油耗模型。结合混合动力系统基本节油途径,考虑再生制动、发动机平均燃油消耗率和平均综合传动效率变化因素,建立混合动力系统理... 本文中基于混合动力系统内部能量流,提出系统平均综合传动效率概念,并建立基于能量计算的混合动力系统理论油耗模型。结合混合动力系统基本节油途径,考虑再生制动、发动机平均燃油消耗率和平均综合传动效率变化因素,建立混合动力系统理论综合油耗增量计算模型,并针对功率分流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的油耗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整车燃油经济性仿真结果和油耗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结论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公交车辆 理论油耗模型 平均综合传动效率 功率分流系统 节油分析
下载PDF
液压混动系统泵排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小华 刘持林 +3 位作者 李文远 宋大凤 李立鑫 陈存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3,共9页
针对闭式液压回路中变量泵排量控制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泵控系统中伺服阀的脉宽调制(PWM)控制,推导出占空比信号与变量泵排量的线性关系,在AMESim软件平台上搭建了泵控系统仿真模型,并基于试验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基于... 针对闭式液压回路中变量泵排量控制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泵控系统中伺服阀的脉宽调制(PWM)控制,推导出占空比信号与变量泵排量的线性关系,在AMESim软件平台上搭建了泵控系统仿真模型,并基于试验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基于泵控系统模型提出了PID反馈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和三步法控制的泵排量控制方法,并进行测试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三步法控制在动态响应及快速稳定方面优于PID反馈控制,相比于前馈+反馈控制,采用三步法控制的泵排量动态响应误差减少了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空比信号 泵控系统 PID控制 前馈+反馈控制 三步法控制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的氢耗分析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小华 纪人桓 +2 位作者 宋大凤 李广含 雷宗坤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3,共8页
为便于定量分析燃料电池汽车的氢耗影响因素和整车氢耗潜力,文中基于燃料电池汽车行驶时内部的能量流动关系,首先定义平均综合传动效率并提出理论氢耗计算分析模型.通过对氢耗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到理论氢耗增量模型.最后基... 为便于定量分析燃料电池汽车的氢耗影响因素和整车氢耗潜力,文中基于燃料电池汽车行驶时内部的能量流动关系,首先定义平均综合传动效率并提出理论氢耗计算分析模型.通过对氢耗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到理论氢耗增量模型.最后基于advi-sor自带的燃料电池汽车模型,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量化了滚动阻力系数、传动系机械效率、电机效率、燃料电池效率对整车经济性的影响.此外,基于各影响因素未来可能达到的极限状态,通过仿真得氢耗潜力为0.6 kg/100 km.不同因素的量化分析和氢耗潜力的确定不仅对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前期研发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在实车开发期间可为部件选择和参数标定提供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燃料电池 氢耗计算模型 氢耗分析 经济性
下载PDF
液压轮毂马达辅助驱动系统控制策略实车验证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小华 崔臣 +2 位作者 张轩铭 宋大凤 李立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充分提升重型牵引车辆通过不良路面的能力,对国内某款重型牵引车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加装了前轴液压轮毂马达辅助驱动系统,并针对该混合动力系统,开发了工程化的控制策略,实现分时全驱控制.该策略通过对两套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和驾驶... 为充分提升重型牵引车辆通过不良路面的能力,对国内某款重型牵引车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加装了前轴液压轮毂马达辅助驱动系统,并针对该混合动力系统,开发了工程化的控制策略,实现分时全驱控制.该策略通过对两套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和驾驶意图的识别保证系统模式的平稳切换,控制液压系统适时介入与退出,在各模式下对泵排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助力模式下实现轮速良好跟随.采用该控制策略的实车试验结果表明:驾驶员操作意图识别准确,模式切换和换挡平顺性好;两系统工作协调且互不干扰,行驶安全性得以保证;各模式下变量泵排量响应合理,轮速跟随方法有效.实车试验验证了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所提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牵引车 液压轮毂马达 液压混合动力 多轴驱动 控制策略
下载PDF
轮毂液压辅助驱动车辆蠕行模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小华 刘持林 +2 位作者 李文远 宋大凤 李立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110,共8页
针对轮毂液压辅助驱动车辆蠕行模式下液压泵排量控制粗放的问题,提出一种蠕行模式控制方法。采用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控制思想实现液压泵的排量控制,利用AMESim软件搭建轮毂液驱车辆仿真平台,验证蠕行模式控制方法的响应特性和控制效果。... 针对轮毂液压辅助驱动车辆蠕行模式下液压泵排量控制粗放的问题,提出一种蠕行模式控制方法。采用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控制思想实现液压泵的排量控制,利用AMESim软件搭建轮毂液驱车辆仿真平台,验证蠕行模式控制方法的响应特性和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工作范围内,提出的蠕行模式控制方法可以实现速比的无级控制,进而通过调节发动机工作点实现车辆的最佳经济性运行。该项研究对轮毂液驱车辆控制及实际开发应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液压辅助驱系统 蠕行模式 无级速比控制 液压泵排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电机最优回馈转矩曲线的制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小华 陈虹旭 +3 位作者 宋大凤 崔臣 李占江 蒋元广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70,共9页
本文中首先基于电机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耗能制动状态和回馈制动状态;然后根据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对控制电流指令进行解析,并经试验数据的验证;接着计算得到永磁同步电机最优回馈转矩曲线,并据此提出一种制动回... 本文中首先基于电机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耗能制动状态和回馈制动状态;然后根据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对控制电流指令进行解析,并经试验数据的验证;接着计算得到永磁同步电机最优回馈转矩曲线,并据此提出一种制动回馈能量最优的串联制动控制策略。最后针对某P4并联混合动力商用车,仿真分析了在C⁃WTVC、CHTC⁃TT循环工况和试验采集到的某段省道工况下,并联制动和所提出的串联最优制动控制策略下的百公里油耗和制动回收能量。结果表明,与并联制动控制相比,基于电机最优回馈转矩曲线的串联制动控制策略可降低油耗,并回收更多的制动能量,实现制动回收能量和燃油经济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制动 永磁同步电机 最优回馈转矩曲线 P4混合动力车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校正的坡度估计算法与实现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小华 钱琦峰 +2 位作者 宋大凤 谷京哲 苑卫松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69-1377,共9页
针对当前坡度估计方法普遍涉及的参数较多、准确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校正的坡度估计算法。它仅采用三向加速度和角速度信号,利用角速度短时积分校正原始加速度信号,提取出加速度信号中重力加速度在坡道方向上的分量。然后... 针对当前坡度估计方法普遍涉及的参数较多、准确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校正的坡度估计算法。它仅采用三向加速度和角速度信号,利用角速度短时积分校正原始加速度信号,提取出加速度信号中重力加速度在坡道方向上的分量。然后根据工况特征,离线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稳态卡尔曼增益,并建立模糊系统来动态给定信号融合系数,解决了直接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须对误差协方差进行实时估计的难点。最后完成软硬件集成并进行实车测试,验证了该坡道估计方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估计 加速度校正 模糊系统 信号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