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清洁的酸性稻田籽粒镉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刘磊 陈晨 +5 位作者 陈金 蒋末云 贾震 杨星莲 曾勇军 黄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53-58,共6页
为了探究清洁的酸性稻田施用石灰对双季稻籽粒镉(Cd)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在清洁的酸性稻田(土壤pH 5.2,土壤总Cd含量0.2 mg/kg)上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并测定籽粒镉含量,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1)对照,不施石灰,秸秆不还田;(2)施石灰,秸秆不还田... 为了探究清洁的酸性稻田施用石灰对双季稻籽粒镉(Cd)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在清洁的酸性稻田(土壤pH 5.2,土壤总Cd含量0.2 mg/kg)上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并测定籽粒镉含量,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1)对照,不施石灰,秸秆不还田;(2)施石灰,秸秆不还田;(3)每季秸秆全量还田,不施石灰;(4)秸秆还田配施石灰。结果表明:除2020年晚稻季外,施石灰显著降低了早、晚稻糙米Cd含量,秸秆还田对糙米Cd含量无显著影响。二者仅对2020年早稻糙米Cd含量有显著互作效应。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石灰使2020年早稻糙米Cd含量降低61.0%;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降幅为38.0%。施石灰显著降低了2019年早、晚稻精米Cd含量。秸秆还田仅显著增加了2020年晚稻精米Cd含量。二者对2020年晚稻精米Cd含量有显著互作效应。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石灰使2020年晚稻季精米Cd含量降低38.1%;而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降幅为4.2%。因此,在清洁的酸化红壤性双季稻田上,施石灰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稻米的Cd含量,而且能够降低秸秆还田导致的Cd污染风险,有利于保障稻米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秸秆还田 双季稻 土壤酸化
下载PDF
穗肥施用时期对优质稻产量、氮素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嘉乐 戚文乐 +4 位作者 武晶晶 阙仁伟 曾勇军 潘晓华 谢小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2-369,共8页
为了探明优质晚籼稻(Oryza sativa L.subsp.xian)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的适宜的穗肥施用时期,采用大田微区^(15)N示踪技术,以优质晚籼稻Y两优911和野香优莉丝为材料,设置3个穗肥施用时期(D_(1):倒4叶期施肥;D_(2):倒3叶期施肥;D_(3):倒2... 为了探明优质晚籼稻(Oryza sativa L.subsp.xian)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的适宜的穗肥施用时期,采用大田微区^(15)N示踪技术,以优质晚籼稻Y两优911和野香优莉丝为材料,设置3个穗肥施用时期(D_(1):倒4叶期施肥;D_(2):倒3叶期施肥;D_(3):倒2叶期施肥),研究穗肥施用时期对优质稻产量、籽粒氮素积累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两个优质晚籼稻品种的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D_(2)达到最高产量,较D_(1)、D_(3)显著增产4.30%~6.39%;籽粒总氮积累量、^(15)N标记肥料氮素积累量及其占比、^(15)N标记肥料氮素回收利用率、^(15)N标记肥料氮素收获指数表现为增加趋势,D_(2)和D_(3)较D_(1)显著增加19.16%~21.26%、32.54%~50.75%、0.91~2.49、12.42~23.34和5.18~8.31个百分点,但野香优莉丝在D_(2)和D_(3)之间差异不显著;籽粒蛋白质含量、消减值随之升高,而胶稠度、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随之降低,表现为食味品质变差,野香优莉丝在D_(1)与D_(2)间的崩解值和消减值无显著差异。Y两优911的产量、籽粒总氮素积累、^(15)N标记肥料氮素回收利用率及^(15)N标记肥料氮素收获指数显著高于野香优莉丝,对穗肥施用时期的响应大于后者。综上,在倒3叶期施用穗肥,可协同实现优质晚籼稻高产、优质和氮素高效利用。本研究结果为优质晚籼稻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穗肥施用时期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开放式主动增温对双季优质籼稻籽粒淀粉积累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陈丽明 杨陶陶 +7 位作者 熊若愚 谭雪明 黄山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张俊 曾研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6-177,共12页
【目的】明确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籼稻品质形成的淀粉积累特征。【方法】早稻以湘早籼45号(常规籼稻)和柒两优2012(杂交籼稻),晚稻以九香粘(常规籼稻)和泰优398(杂交籼稻)为试验材料,利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设置全生育期增温(早稻增... 【目的】明确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籼稻品质形成的淀粉积累特征。【方法】早稻以湘早籼45号(常规籼稻)和柒两优2012(杂交籼稻),晚稻以九香粘(常规籼稻)和泰优398(杂交籼稻)为试验材料,利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设置全生育期增温(早稻增温1.4~1.5℃,晚稻增温2.0~2.3℃)和不增温2个处理,探明全生育期增温对双季籼稻籽粒淀粉合成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开放式增温条件下,稻米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变化,直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占总淀粉比例降低,其中,柒两优2012和九香粘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2%和3.4%。与不增温处理相比,增温提高了灌浆前期(抽穗后7~14 d)籽粒中总淀粉和直链淀粉积累量,但对晚稻籽粒直链淀粉积累量的影响持续时间要大于早稻,主要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不同程度升高有关。增温条件下,早稻灌浆结实期籽粒中二磷酸腺苷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GPase)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晚稻呈逐渐升高趋势;增温降低了早稻抽穗后14 d和晚稻抽穗后7 d籽粒中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但显著增加晚稻抽穗后期(抽穗后21、28 d)籽粒中GBSS活性;同时显著提高了柒两优2012和九香粘抽穗后7和14 d籽粒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晚稻籽粒中淀粉分支酶(SBE)活性有升高趋势。总体上,增温对晚稻籽粒中ADGPase、GBSS活性的影响显著大于早稻。【结论】开放式主动增温显著提升双季籼稻灌浆前期(抽穗后7~14d)籽粒中ADGPase、GBSS和SSS的活性,进而提高双季籼稻灌浆前期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的合成和积累。增温对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影响因季别和品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开放式增温 双季籼稻 淀粉合成
下载PDF
红壤稻田不同肥力水平和施氮量对早晚季甲烷排放的互作效应
4
作者 贾震 付文涛 +3 位作者 王海媛 陈金 曾勇军 黄山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是影响稻田甲烷(CH_(4))排放的重要因子,但二者的互作效应尚不明晰。明确不同土壤肥力下施氮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对提高稻田CH_(4)排放清单的准确性和改进稻田CH_(4)排放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标...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是影响稻田甲烷(CH_(4))排放的重要因子,但二者的互作效应尚不明晰。明确不同土壤肥力下施氮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对提高稻田CH_(4)排放清单的准确性和改进稻田CH_(4)排放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标准,选择3个不同土壤肥力梯度(低、中、高)的红壤性双季稻田,设置4个施氮水平(N_(0)、N_(90)、N_(150)和N_(210)分别代表纯氮施用量为0、90、150和210 kg/hm^(2)),研究了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稻田CH_(4)排放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早稻季,与低肥力稻田相比,中、高肥力稻田CH_(4)排放量分别显著减少115.7%和32.4%;与N_(0)处理相比,N_(90)处理的CH_(4)排放量显著增加36.0%,而N_(150)和N_(210)处理分别显著减少32.9%和55.0%。在晚稻季,与低肥力稻田相比,中肥力稻田CH_(4)排放量显著增加40.0%,而高肥力稻田CH_(4)排放量有增加趋势,但两者差异不显著;与N_(0)处理相比,N_(90)处理CH_(4)排放量显著增加46.4%,而N_(150)、N_(210)处理无显著差异。从周年CH_(4)排放量来看,低肥力条件下,N_(90)处理比N_(0)处理显著增加82.8%,N_(150)和N_(210)处理与N_(0)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中、高肥力条件下,各施氮量处理间CH_(4)排放无显著差异。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早稻季和周年CH_(4)排放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对晚稻季CH_(4)排放量无显著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肥力 施氮量 双季稻 CH_(4)排放
下载PDF
江西不同类型甘薯富硒高产品种筛选
5
作者 姜吉梁 刘有清 +5 位作者 磨冬枝 陈涵 程建峰 曾勇军 刘瑛 曾研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9-1137,共9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类型品种甘薯的产量和富硒特征,筛选一批适宜在江西富硒土壤种植的甘薯品种,为江西省富硒甘薯品种选择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选取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17个不同类型甘薯品种(鲜食型13个,菜用型3个... 【目的】为探究不同类型品种甘薯的产量和富硒特征,筛选一批适宜在江西富硒土壤种植的甘薯品种,为江西省富硒甘薯品种选择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选取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17个不同类型甘薯品种(鲜食型13个,菜用型3个,淀粉型1个),分析甘薯产量、块根硒吸收等特征。【结果】17个供试甘薯品种中,产量(每667 m^(2))差异显著,其中普薯32的产量最高,达1412.43 kg,赣渝3号次之,为1319.68 kg。每667 m^(2)产量1000 kg以上的品种有7个,而哈密和台农71的产量较低,均低于每667 m^(2)500 kg。此外,各品种硒含量差异较为明显,变化幅度为0.03~0.14 mg/kg,而广薯87、龙薯9号、福薯7-6、赣薯3号和赣渝3号等5个品种块根硒含量均超过0.1 mg/kg,达到了国家富硒含量标准(0.1~1 mg/kg)。聚类分析显示,不同甘薯品种硒含量可分为3类,其中广薯87为唯一硒高积累品种,达0.14 mg/kg,而商薯19、福薯604、龙薯9号、福薯7-6、赣薯3号和赣渝3号等6个品种为硒中高积累品种,块根硒含量为0.09~0.11 mg/kg,其余为硒低积累品种。同时,块根硒含量高的甘薯品种,其硒富集系数也高。【结论】兼顾甘薯块根产量及其硒积累,可选择鲜食型广薯87、赣渝3号与菜用型福薯7-6等甘薯品种在江西富硒土壤中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富硒 高产 品种筛选 栽培
下载PDF
施用不同石灰类物质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陈雅慧 杨星莲 +4 位作者 刘磊 邵华 曾勇军 黄山 潘晓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6,共5页
南方双季稻区土壤酸化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水稻产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施用石灰可以改良土壤酸化和提高水稻产量,但目前关于石灰施用对当地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且不同石灰类物质的施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不是很清... 南方双季稻区土壤酸化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水稻产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施用石灰可以改良土壤酸化和提高水稻产量,但目前关于石灰施用对当地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且不同石灰类物质的施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不是很清楚。于2021年在江西省典型酸性双季稻田上开展田间试验,旨在明确施用不同石灰类物质(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对优质稻(早稻为柒两优2012、晚稻为美香占2号)产量和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石灰类物质间的施用效果无显著差异,且施用石灰类物质对早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亦无显著影响。但与不施石灰对照相比,施用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处理的晚稻显著增产11.3%、17.3%和17.6%,氮素吸收显著增加16.6%、17.1%和13.5%,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显著提高1.3%~2.1%和6.1%~6.3%,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下降4.7%~4.8%。与不施石灰对照相比,施用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处理的早季稻田土壤pH值分别显著提升0.52、0.42和0.50个单位,晚季稻田土壤pH分别显著提升0.41、0.57和0.48个单位。可见,在酸性双季稻田上施用石灰类物质,在改良土壤酸化的同时改善了晚稻的加工和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石灰类物质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聚酰胺微塑料对双酚A在地下水中迁移的影响
7
作者 林宣浩 吴鸣 +6 位作者 卢国平 程洲 谢林君 吴宇恒 曾拥军 郝艳茹 莫测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1-868,共8页
本文以聚酰胺(polyamide,PA)作为典型微塑料,以双酚A(bisphenol A,BPA)作为目标污染物,通过批实验与柱实验研究了BPA在PA表面的吸附以及PA对BPA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结果表明... 本文以聚酰胺(polyamide,PA)作为典型微塑料,以双酚A(bisphenol A,BPA)作为目标污染物,通过批实验与柱实验研究了BPA在PA表面的吸附以及PA对BPA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结果表明,吸附BPA后的PA颗粒表面发生明显的变化。PA对BPA的等温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来拟合。动力学吸附则可通过准一阶吸附模型进行拟合,吸附结果表明BPA在PA上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3 mg·g^(-1)。柱实验结果表明,BPA的穿透率随多孔介质中PA含量的增大而减少,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而BPA穿透率在不同初始浓度条件下无显著变化。此外,由于BPA的电离,在pH<10.2时,BPA的穿透率基本不随pH的改变而改变,当pH>10.2时,BPA穿透率大幅增加,达到94%。离子类型和离子强度对BPA在含有PA的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也有显著影响,Ca^(2+)对BPA的运移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Na+对BPA的穿透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双酚A 吸附 迁移 地下水
下载PDF
广东省龙川县深孔碳酸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
8
作者 黄雷辉 陈斌 +6 位作者 谢林君 林宣浩 刘俊洪 李岩 胡虹羽 曾拥军 卢国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7-1348,共12页
碳酸泉以富含游离CO_(2)为特征,主要分布在深大断裂带和地震活动带上.通过针对广东省龙川县3个不同深度的钻孔数据对碳酸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揭示其水化学组分主要为碳酸盐矿物溶解控制,游离CO_(2)运移过程中强化了水的... 碳酸泉以富含游离CO_(2)为特征,主要分布在深大断裂带和地震活动带上.通过针对广东省龙川县3个不同深度的钻孔数据对碳酸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揭示其水化学组分主要为碳酸盐矿物溶解控制,游离CO_(2)运移过程中强化了水的溶滤作用.Na-K-Mg三角图解和PHREEQC计算表明水-岩作用处于不平衡状态,通过石英温标、玉髓温标及多矿物水-岩平衡估算了地热水的热储温度为60—102℃,循环深度为1692—3548 m.该水化学特征成果可以进一步讨论碳酸泉的形成机理,反映气体在深部地热流和温度剖面中的作用,为研究深部流体对地震的同震响应及地热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泉 水化学 地热 断裂带 水-岩相互作用
下载PDF
广东省龙川县北部温泉中氟的富集作用
9
作者 谢林君 林宣浩 +4 位作者 卢国平 李岩 胡虹羽 曾拥军 吴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20-3428,共9页
地热能是一种极具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再生能源,已有研究表明,受地热能影响的温泉水中普遍存在高氟现象,其富集机制尚未完全明晰.本研究在广东省龙川县北部采集温泉水样10个,并对其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水化学分析,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和数值... 地热能是一种极具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再生能源,已有研究表明,受地热能影响的温泉水中普遍存在高氟现象,其富集机制尚未完全明晰.本研究在广东省龙川县北部采集温泉水样10个,并对其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水化学分析,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和数值模拟探究温泉水中氟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温泉水中氟含量均已超标,最高达18.27 mg·L^(−1).研究区温泉水化学类型有HCO_(3)SO_(4)-Na和HCO_(3)-Na两类,氟含量与pH、温度、Ca^(2+)含量有一定关系.矿物溶解与沉淀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解吸与络合作用是影响温泉氟富集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因素,PHREEQC反向模拟量化了研究区水热循环过程和水-岩相互作用,进一步发展了氟的富集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水-岩相互作用 反向模拟
下载PDF
琼北地区地热水中氟的富集规律
10
作者 胡虹羽 卢国平 +5 位作者 李岩 谢林君 林宣浩 曾拥军 吴鸣 莫测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33-1641,共9页
以海南岛的琼北地区地热水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的地热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进行测试分析,运用piper图、δ^(2)H和δ^(18)O图、钠碱指数等方法探究琼北地区高氟地热水的富集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热水氟浓度均超标,平均值高达14.2... 以海南岛的琼北地区地热水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的地热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进行测试分析,运用piper图、δ^(2)H和δ^(18)O图、钠碱指数等方法探究琼北地区高氟地热水的富集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热水氟浓度均超标,平均值高达14.25 mg·L^(−1);而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氟含量未超标,变化范围为0.02—0.44 mg·L^(−1).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地热水氟含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内陆地区平均含量高达21.69 mg·L^(−1).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为主,温度、pH和地层中的含氟矿物类型对地热水氟的富集具有重要的影响.地下热水补给来源为现代大气降水,并且存在轻微的“氧漂移”现象,受到一定程度的蒸发浓缩的影响.随着文石、方解石的沉淀反应、络合反应形成的络合物以及Na^(+)、K^(+)置换出Ca^(2+)、Mg^(2+)的离子交换反应,地热水中氟浓度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富集 琼北地区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双季稻田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廖萍 眭锋 +4 位作者 汤军 曾勇军 吴自明 石庆华 黄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21-1830,共10页
为探究在南方双季稻区施用生物炭对稻田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稻中嘉早17(早稻)和杂交稻五优308(晚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生物炭(CK)和施生物炭(20t·hm-2)2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2年监测... 为探究在南方双季稻区施用生物炭对稻田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稻中嘉早17(早稻)和杂交稻五优308(晚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生物炭(CK)和施生物炭(20t·hm-2)2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2年监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并分析施用生物炭对双季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量、综合温室效应(GWP)、双季水稻累积总产量和单位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早晚稻甲烷累积排放通量,但对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通量无显著影响。试验进行2年后,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2周期稻田的甲烷累积排放总量(26.9%)。在100年时间尺度上,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2周期稻田综合温室效应(26.9%)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30.3%);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双季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且在试验第2年显著提高了早晚稻的产量。综上,施用生物炭可以协同实现水稻丰产和稻田固碳减排。本研究为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丰产和稻田土壤固碳减排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双季稻系统 综合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下载PDF
旱直播提高南方旱稻产量及抗倒伏性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文霞 易艳红 +5 位作者 周燕芝 谭雪明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曾研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3-391,共9页
为探究南方稻区旱直播对旱稻茎秆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旱稻品种旱优73和沪优2号为材料,进行不同直播方式大田晚稻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旱直播(DDS)、湿直播(WDS)和淹水直播(FDS),系统比较3种直播方式下旱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及... 为探究南方稻区旱直播对旱稻茎秆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旱稻品种旱优73和沪优2号为材料,进行不同直播方式大田晚稻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旱直播(DDS)、湿直播(WDS)和淹水直播(FDS),系统比较3种直播方式下旱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及抗倒伏特性。结果表明,与WDS和FDS相比,DDS可提高旱稻供试品种的出苗率,增幅为6.57%~23.29%,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同时,DDS有利于提高供试品种旱稻产量,两品种增产幅度为7.89%~22.21%,其中沪优2号产量较旱优73增加3.8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提高。此外,DDS有利于提高供试品种茎秆抗折力和秆型指数,降低弯曲力矩与倒伏指数,株高与基部节间较短,有利于茎秆粗壮和增加茎壁厚度。茎粗、壁厚和秆型指数与抗折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和弯曲力矩与抗折力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采用DDS种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旱稻产量,而且可明显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风险,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本研究结果为南方稻区旱稻品种直播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直播 旱稻品种 产量形成 倒伏
下载PDF
淹水缓解直播早籼稻苗期低温冷害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文霞 陈丽明 +7 位作者 王海霞 刘有清 吴自明 曾勇军 谭雪明 潘晓华 石庆华 曾研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目的】探究淹水对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籼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南方稻区直播稻生产与抗逆栽培奠定生理基础。【方法】以耐冷品种湘早籼6号和冷敏感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设置低温处理(8℃)、低温淹水处理(8℃+淹水)与常温对照(25℃)3个处理(... 【目的】探究淹水对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籼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南方稻区直播稻生产与抗逆栽培奠定生理基础。【方法】以耐冷品种湘早籼6号和冷敏感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设置低温处理(8℃)、低温淹水处理(8℃+淹水)与常温对照(25℃)3个处理(处理3 d),分析秧苗农艺性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光合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结果】与低温处理相比,低温淹水处理3 d后不同耐性品种的苗高、鲜质量、干质量和顶三叶叶长显著增加,根数、最大根长、剑叶叶长、倒2叶叶长也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淹水可减轻低温对水稻秧苗农艺性状的影响;耐冷品种湘早籼6号苗期受到伤害的程度小于冷敏感品种中嘉早17。此外,与低温处理相比,低温淹水处理显著降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渗透调节物质(MDA、脯氨酸)含量和内源生长抑制类激素(ABA)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内源生长促进类激素(GA3)含量;低温条件下淹水可减少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积累,减轻膜脂过氧化,加强了植物体内源激素的调控作用。同时,低温和低温淹水处理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和ATP含量,导致光合酶(Rubisco、PEPCK)活性降低;但低温淹水处理的影响低于低温处理,低温淹水可起到缓解作用。且在恢复处理后,低温淹水处理各生理活性指标更接近对照处理,而与冷敏感性品种相比,耐冷性品种可缓解低温胁迫产生的伤害。【结论】低温处理影响直播早籼稻秧苗生长特性,降低了秧苗光合酶活性;同时提升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与渗透调节势,但淹水处理有助于缓解低温胁迫造成的叶片生理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直播稻 低温 淹水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伟生 曾勇军 +5 位作者 石庆华 潘晓华 黄山 商庆银 谭雪明 方加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48-2057,共10页
为明确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特征及高产协同规律,促进双季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4个早稻(株两优30、两优287、中嘉早17和中早35)和4个晚稻(H优518、五丰优T025、五优308和天优华占)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双季机插稻中产(7 000~8 250... 为明确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特征及高产协同规律,促进双季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4个早稻(株两优30、两优287、中嘉早17和中早35)和4个晚稻(H优518、五丰优T025、五优308和天优华占)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双季机插稻中产(7 000~8 250 kg·hm-2)、高产(8 250~9 000 kg·hm-2)和超高产(>9 000 kg·hm-2)3个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双季机插稻产量水平的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量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总体上差异较小;产量与群体总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要实现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每平方米颖花量需达到42 000以上;从中产到高产,双季早晚稻总颖花量的增加均主要依靠穗数的增加,从高产至超高产,早稻总颖花量的增加仍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穗数实现,而晚稻总颖花量的增加应在适当增加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粒数。以较多的穗数和较大的穗型协同产出较高的总颖花量,同时保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双季机插稻超高产基本特征。本研究结果为双季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机插稻 产量 产量构成 群体特征
下载PDF
生物炭和石灰对酸性稻田水稻产量、土壤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廖萍 汤军 +3 位作者 曾勇军 吴自明 石庆华 黄山 《中国稻米》 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探讨了两种酸化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和石灰)对双季水稻产量、土壤性状和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降低了2015年早、晚稻产量,但在2016年却增加了早、晚稻产量;在2015年和2016年试验中,石灰...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探讨了两种酸化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和石灰)对双季水稻产量、土壤性状和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降低了2015年早、晚稻产量,但在2016年却增加了早、晚稻产量;在2015年和2016年试验中,石灰处理均增加了早、晚稻产量。除2015年早季,其他季别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试验结束后检测发现,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石灰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和碱解氮含量。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了2015年粮食产值和净收益,但显著增加2016年粮食产值和净收益;石灰处理显著增加了2年粮食产值和净收益。与生物炭处理相比,2016年石灰处理粮食产值和净收益分别提高2.9%和6.7%。因此,选用石灰作为稻田土壤酸化改良剂对提高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改良土壤酸化和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石灰 双季稻 产量 土壤性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苏影 吴建富 +4 位作者 潘晓华 黄山 曾勇军 谭雪明 石庆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7,共9页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深耕和机械旋耕)对早、晚稻抛栽立苗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不利于晚稻立苗及根系生长,但对早稻影响较小;晚稻稻草全量还田的秧苗立苗时间比稻草不还田至少延长2 d;抛栽2 d后单株根质量大于稻草不还田;抛栽4 d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水稻叶面积、黄叶比低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同耕作与抛栽方式下,秧龄越短水稻立苗和根系生长越快,早稻30 d秧龄秧苗立苗时间比25 d至少长2 d;晚稻30 d秧苗立苗时间比20 d秧苗至少长3 d,比25 d秧苗至少长1 d。相同耕作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早、晚稻点抛后的立苗角度、立苗比例均大于撒抛,且早稻点抛立苗时间比撒抛至少缩短2 d,晚稻至少缩短1 d。相同抛栽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晚稻深耕立苗时间比旋耕短、根系数量比旋耕多;早、晚稻深耕秧苗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旋耕。生产上,在稻草全量还田时,早稻秧龄宜为25 d,晚稻秧龄宜为20~25 d,采用点抛及深耕的方式有利于抛栽稻立苗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栽培 作物 稻草全量还田 双季稻 抛秧 立苗 生长
下载PDF
乌尔逊—贝尔凹陷连片地震高效精细构造解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明 陈广坡 +3 位作者 曾永军 罗昭洋 马凤良 王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19-227,16,共10页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富油凹陷,已经进入全面精细勘探和挖潜阶段,仍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由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凹陷结构、构造发育程度、沉积填充序列以及勘探工作分割和地震资料局限等原因,导致两个相邻凹陷...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富油凹陷,已经进入全面精细勘探和挖潜阶段,仍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由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凹陷结构、构造发育程度、沉积填充序列以及勘探工作分割和地震资料局限等原因,导致两个相邻凹陷没有系统地进行统层研究。为此,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立足3510km^2整体连片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体,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以不整合面为层序边界,单井旋回/岩性组合逐级细分层,井震联合建立了乌尔逊—贝尔凹陷19条等时地层格架,统一了下白垩统8套地层以及主要目的层14个小层的分层。同时,应用地质规律约束、断裂多属性体描述、平剖体相结合的方法对断裂体系进行分级、分块梳理和命名,高效完成了乌尔逊凹陷1900km^2断裂解释以及层位解释与追踪。应用"层控与井校联合变速成图"方法,完成乌尔逊—贝尔凹陷整体速度建模与变速成图,构造图深度误差在行业标准指标以内,为下一步开展乌尔逊—贝尔凹陷断裂机制、断裂期次、盆地演化、沉积体系、有利区带与油气运移的关系等地质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解释系统 乌尔逊凹陷 贝尔凹陷 层位标定 精细构造解释 变速成图
下载PDF
基于“科技驿站”建设的农科类大学生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勇军 石庆华 +2 位作者 黄山 商庆银 曾研华 《大学教育》 201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处于转型期,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向企业(合作社)发展,如何适应形势、整合资源,强化高校、地方和企业(合作社)的合作,探索出一条稳定而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全面提高农科类大学生的培养...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处于转型期,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向企业(合作社)发展,如何适应形势、整合资源,强化高校、地方和企业(合作社)的合作,探索出一条稳定而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全面提高农科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西农业大学以"科技驿站"建设为依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考核机制等构建了"基于‘科技驿站’建设的农科类大学生培养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农科类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驿站 农科类大学生 培养模式 探索
下载PDF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医疗救助影响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华军 曾勇军 +1 位作者 练桂丽 谢良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59-563,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在生活质量状况上整体为中等水平,获得家庭支持和医疗救助的情况较好。生活质量状况和医疗救助状况与家庭支持之间呈正相关。但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家庭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 采用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在生活质量状况上整体为中等水平,获得家庭支持和医疗救助的情况较好。生活质量状况和医疗救助状况与家庭支持之间呈正相关。但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家庭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及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康复等至关重要,形成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医养结合为依托的保障体系应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家庭支持 生活质量 医疗行为
下载PDF
新形势下《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研华 曾勇军 +5 位作者 商庆银 汤飞宇 黄山 吴自明 方圣 郭琳 《生物灾害科学》 2022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改革,为新时期农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了契机。《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强该课程的教学探索,对新形势下农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分... 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改革,为新时期农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了契机。《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强该课程的教学探索,对新形势下农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模式探索、构建内容多样化的教学体系以及完善教学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新形势下作物栽培学课程建设及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 新形势 教学改革 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