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Al冷喷涂复合涂层耐3.5 wt.%NaCl溶液腐蚀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永江 张金玲 +2 位作者 翟海民 王海鹏 李文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3,共7页
利用低压冷喷涂技术在Q235普通碳素钢基体表面沉积不同Al质量分数Zn-Al复合涂层,采用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了Zn-Al复合涂层在3.5 wt.%NaCl溶液中浸泡的腐蚀电位,阻抗值以及腐蚀电流密度;利用附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 利用低压冷喷涂技术在Q235普通碳素钢基体表面沉积不同Al质量分数Zn-Al复合涂层,采用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了Zn-Al复合涂层在3.5 wt.%NaCl溶液中浸泡的腐蚀电位,阻抗值以及腐蚀电流密度;利用附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其在3.5 wt.%NaCl溶液浸泡1440 h后的涂层组织形貌、特定区域元素分布以及物相变化.研究表明:在3.5 wt.%NaCl溶液中,随着Al质量分数的增加,涂层耐腐蚀性能提高,当Al质量分数大于35%时,涂层耐腐蚀性能更加优越.因为腐蚀过程中Zn元素优先发生腐蚀,易形成稳定性较好的氧化膜,且Al抑制了Zn的活性从而减缓了腐蚀速率,Al质量分数越高,抑制效果越好.Zn-Al复合涂层在3.5 wt.%NaCl溶液的腐蚀机制为均匀腐蚀、点蚀、局部点蚀以及腐蚀产物的自我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Zn-Al复合涂层 Al质量分数 耐腐蚀性 腐蚀行为
下载PDF
Fe基非晶涂层厚度与其爆炸喷涂沉积特性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旭强 李文生 +1 位作者 翟海民 马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48,162,共10页
目的 评估沉积厚度对Fe基非晶涂层在殷瓦钢基体上服役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爆炸喷涂在殷瓦钢表面沉积了4种不同厚度(d_(AC1)≈50μm,d_(AC2)≈150μm,d_(AC3)≈250μm,d_(AC4)≈500μm)的Fe基非晶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 目的 评估沉积厚度对Fe基非晶涂层在殷瓦钢基体上服役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爆炸喷涂在殷瓦钢表面沉积了4种不同厚度(d_(AC1)≈50μm,d_(AC2)≈150μm,d_(AC3)≈250μm,d_(AC4)≈500μm)的Fe基非晶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纳米压痕仪、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弹性模量、残余应力、结合强度和电化学腐蚀特性。结果 不同厚度Fe基非晶涂层均未出现明显的晶化现象,AC1涂层的孔隙率明显较高(2.8%~1.4%),在厚度增至AC3时涂层与基体界面出现了明显的裂纹,且裂纹随着厚度的增加继续恶化,至AC4时在截面形貌上仅观察到少量界面结合连接区域;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涂层孔隙率、冷却残余拉应力和结合强度显著降低,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略有上升。AC1涂层因形成了电偶腐蚀,从而加剧了基体腐蚀,不具备耐腐蚀防护能力。当涂层厚度达到AC3后,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小于基体的腐蚀电流密度,其腐蚀电位和极化电阻均高于基体的,且腐蚀电流密度随着厚度的增加继续降低,AC3级及更厚的Fe基非晶涂层对基体形成了有效防护。结论 Fe基非晶涂层的结合性能和耐蚀性与涂层厚度变化趋势相反,涂层沉积厚度应根据涂层的服役工况而定。在耐蚀性工况下涂层应达到AC3级或更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瓦钢 Fe基非晶涂层 爆炸喷涂 冷却应力 结合强度 耐腐蚀性
下载PDF
20%NiCr-80%Cr3C2涂层抗热冲击和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旭强 汤鹏君 +4 位作者 姜欣 张学东 任伟 翟海民 李文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0-188,共9页
目的针对工作温度较低(低于550℃)的热作模具,研究热喷涂20%NiCr-80%Cr3C2涂层在5CrNiMo热作模具钢基体上的抗热冲击和抗氧化性能。方法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HVOF)在5CrNiMo热作模具钢基体上制备20%NiCr-80%Cr3C2涂层。采用维氏显微... 目的针对工作温度较低(低于550℃)的热作模具,研究热喷涂20%NiCr-80%Cr3C2涂层在5CrNiMo热作模具钢基体上的抗热冲击和抗氧化性能。方法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HVOF)在5CrNiMo热作模具钢基体上制备20%NiCr-80%Cr3C2涂层。采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和万能力学试验机分别测试涂层表面的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采用管式炉研究涂层在250~550℃之间的抗循环热冲击及抗氧化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征涂层经循环热冲击试验前后样品的形貌、组织结构及物相组成。结果20%NiCr-80%Cr3C2涂层组织均匀致密,具有极高的表面显微硬度(818.9HV)和结合强度(64.0MPa)。200次循环热冲击后,涂层内部产生了微裂纹,但并未相互连通,样品表面依旧保持光洁平整,且粘接相中析出的碳化物颗粒使涂层硬度大幅提高(1029.0HV)。涂层与基体界面形成了Fe和Cr元素的氧化物层,但其厚度增至约1μm后处于稳定阶段,且该氧化层连续致密,与基体和涂层结合良好,并未表现出使涂层剥离的倾向。结论利用HVOF制备的20%NiCr-80%Cr3C2涂层抗循环热冲击性能良好,且能够有效提高5CrNiMo热作模具钢工作表面的硬度和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涂层 HVOF 热作模具 热冲击 抗氧化
下载PDF
低温热循环处理Fe基非晶粉末对爆炸喷涂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旭强 李文生 +1 位作者 翟海民 汤鹏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提高爆炸喷涂Fe基非晶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方法采用液氮-室温循环处理喷涂粉末,通过爆炸喷涂制备原始粉末和处理粉末对应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涂层非晶相,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和球-盘式摩擦试验机分别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和摩... 目的提高爆炸喷涂Fe基非晶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方法采用液氮-室温循环处理喷涂粉末,通过爆炸喷涂制备原始粉末和处理粉末对应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涂层非晶相,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和球-盘式摩擦试验机分别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用附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样品的组织形貌及特征区域的元素含量。结果粉末经低温热循环处理后,仍为非晶态组织,且未发生开裂和破碎现象。与原始粉末制备的涂层相比,低温热循环处理粉末制备的涂层孔隙率由1.0%降低至0.4%;未熔颗粒明显减少,粉末铺展更加充分;显微硬度略有降低(由845.4HV降至813.5HV),但测试误差明显减小,威布尔分布拟合直线斜率由7.1196升高至9.6414;摩擦系数由0.76降低至0.73,磨损更加稳定;磨损率相近,均在10−6次方数量级。结论Fe基非晶粉末经低温热循环处理后,其对应涂层的组织更为均匀致密,显微硬度分布更为均匀,摩擦磨损性能更为稳定,磨损机制由原始粉末制备涂层的疲劳剥层磨损,转变为以氧化磨损和塑性变形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FE基非晶 低温热循环 爆炸喷涂 摩擦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E)-4-(Benzyloxy)-2-(cinnamoyloxy)-N,N,N-trimethyl-4-oxobutan-1-aminium Chloride as a Double-prodrug 被引量:6
5
作者 GONG Xiao-Wei LI Xun +3 位作者 LI Wei-Lu GAO Xu XU Wen-Fang zhai hai-min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82,共6页
A novel hydrochlorid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E)-4-(benzyloxy)-2-(cinnamo- yloxy)-N,N,N-trimethyl-4-oxobutan-l-aminium chloride (Cz3HzgNO4Cl2, Mr = 454.37) has been synthesized via the sequence of acetylatio... A novel hydrochlorid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E)-4-(benzyloxy)-2-(cinnamo- yloxy)-N,N,N-trimethyl-4-oxobutan-l-aminium chloride (Cz3HzgNO4Cl2, Mr = 454.37) has been synthesized via the sequence of acetylation and esterification by using L-carnitine (L-4-N-trimethy- lammonium-3-hydroxybutyric acid, LC) and cinnamic aci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2121 with a = 10.1670(4), b = 10.4488(4), c = 22.9795(11)A, V = 2441.18(18)A3, Z = 4, Dc = 1.236 g/cm3,μ(MoKa) = 0.293 mm-1, F(000) = 960, Flack factor = -0.01(11), the final R = 0.0489 and wR = 0.1550 for 3350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 and R = 0.0953 for all 5648 unique reflections.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volves a conjugated system which shows a reverse olefin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aruitine cinnamic acid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