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翟墨 李秀芬 +2 位作者 刘丹 余兰 曲辉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1期92-99,共8页
基于黑龙江省6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计算大豆需水量,应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采用M-K检验、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各生育阶段水分盈亏指... 基于黑龙江省6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计算大豆需水量,应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采用M-K检验、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各生育阶段水分盈亏指数及干旱与洪涝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内有效降水在开花以前主要呈增加趋势,开花及以后主要呈减少趋势;大豆需水量在第三真叶期以前主要呈增加趋势,第三真叶期及以后呈减少趋势,结荚-鼓粒期和鼓粒-成熟期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大豆生长季内水分盈亏指数(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CWSDI)中部偏东地区和最北部地区最高,东部高于西部;开花-结荚期和结荚-鼓粒期CWSDI最低,鼓粒-成熟期最高。洪涝多发于偏北部地区,东部多于西部,出苗-第三真叶期洪涝发生站次最多。干旱发生频次高于洪涝,西部或西南部干旱发生频率高于东部,中部和北部最低,干旱多发生于开花-鼓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水分盈亏指数 干旱 洪涝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生长季气温的变化分析
2
作者 田宝星 翟墨 +3 位作者 杨帆 陈晶 张洋 张恒翀 《黑龙江气象》 2023年第4期12-13,18,共3页
研究旨在分析大兴安岭林区生长季气温的变化特点及规律,从而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大兴安岭林区8个气象站点1980-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运用趋势性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小波函数(Morle... 研究旨在分析大兴安岭林区生长季气温的变化特点及规律,从而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大兴安岭林区8个气象站点1980-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运用趋势性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小波函数(Morlet小波)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大兴安岭林区生长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林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长季平均气温明显增加。生长季平均气温第1特征向量呈现一致正变化,区内低值中心在北极村附近,高值中心在呼玛附近,其振幅以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受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区域特征明显。近38 a时间尺度上生长季平均气温存在28 a、22 a和8 a 3种明显的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气候变化 气温 EOF分析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气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3
作者 张犇 李明玥 +1 位作者 翟墨 王春华 《黑龙江气象》 2023年第2期45-46,共2页
气象事业与社会发展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抓好气象内部控制,解决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是各级气象部门履行社会职能、提供公益服务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对气象部门资产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和... 气象事业与社会发展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抓好气象内部控制,解决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是各级气象部门履行社会职能、提供公益服务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对气象部门资产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等资产管理问题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低值易耗品 资产管理策略
下载PDF
Changes of spring wind erosion based on wind erosion climate factor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4
作者 YAN Ping JI Sheng-tai +5 位作者 LI Xiu-fen ZHU Hai-xia WANG Liang-liang zhai mo WANG Ping ZHAO Hui-y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1712-1724,共13页
The dry and windy climate and low ground cover in spring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make the soil strongly affected by wind erosion,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food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 The dry and windy climate and low ground cover in spring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make the soil strongly affected by wind erosion,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food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is region.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daily observation data of 124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study area from 1961 to 2020,seasonal and monthly wind erosion climate factor(C)in spring(March to May)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method proposed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the wind erosion characterization in spring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ased on C by various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ast 60 years,spring wind erosion climate factor(CSp)and monthly C of the whole region and each province(region)all showed highly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but they began to show rebounded trend in the middle or late 2000s.CSp of the study area showe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since 2008 with an increase of 4.59(10a)^(-1).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this upward trend are the changes of C in March and in April.For the four provinces(regions),CSp in Heilongjiang,Jilin,Liaoning and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ll showed rebounded since 2008,2011,2008 and 2009,respectively.The rebounded trend of CSp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was the most obvious with a tendency rate of 11.27(10a)^(-1),and its mutation occurred after 1984.The rebound trend of CSp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akes the second place,with a trend rate of 4.72(10a)^(-1),but there’s no obvious time mut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Spand monthly C are similar,showing decreasing characteristics centered on the typical black soil belt of Northeast China.Compared with 1961-1990,in the period from 1991 to 2020,the proportion of high value areas(CSp>35,monthly C>10)has de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while the proportion of low value areas(CSp≤10,monthly C≤4)has increased.The trends of seasonal and monthly C in 82.2%~87.7%of the stations show significant decreases at 95%confidence level.CSp is closely related to wind speed at 2m height,temperature difference,minimum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same period,of whic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Sp and wind speed is the strongest,indicating that the main control factor for CSp in the study area is wind speed,but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CSp cannot be ign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erosion climate erosivity Spatiotemporal 1characteristics Climate change Rebounded trend Typical black soil region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苗期低温冷害与干旱混发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姜丽霞 李秀芬 +7 位作者 朱海霞 高明 王秋京 闫平 宫丽娟 翟墨 纪仰慧 王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5-265,共11页
利用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中≥10℃积温距平、水分亏缺指数(K CWDI)等指标,分别对玉米出苗~七叶期冷害、干旱进行判识,规定同一站点同一年份内冷害、干旱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混... 利用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中≥10℃积温距平、水分亏缺指数(K CWDI)等指标,分别对玉米出苗~七叶期冷害、干旱进行判识,规定同一站点同一年份内冷害、干旱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混合发生,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数理统计方法构建积温距平、K CWDI与玉米单产的关系,同时应用相对产量方法探讨两种灾害混发逆境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6年间,研究区玉米出苗~七叶期≥10℃积温距平呈增加趋势(P<0.01),空间上具有北低南高的纬向特征,K CWDI随时间呈波动式变化,空间上表现为西多东少的经向规律,两种灾害指标的变化对气候变暖趋势及研究区资源分布配置具有明显响应;研究期间,各站玉米出苗~七叶期冷害、干旱混合发生年数为0~10 a,研究区累计发生59 a。时间上,两种灾害混合发生呈减少趋势,1990年代中期以前为高发期,之后发生频率下降。空间分布上,两种灾害混合发生表现为由西至东减少趋势,频发区处于松嫩平原西部;玉米出苗~七叶期≥10℃积温距平、K CWDI与玉米单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或P<0.01),前者为正效应影响,后者为负效应影响,表征≥10℃积温距平升高、K CWDI减小,玉米产量呈升高趋势,反之呈下降趋势;玉米出苗~七叶期冷害与干旱混发逆境对玉米产量影响总体以负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积温距平 水分亏缺指数 低温冷害 干旱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干旱与低温冷害复合逆境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姜丽霞 赵慧颖 +4 位作者 曲辉辉 闫平 李秀芬 翟墨 于瑛楠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105,共12页
利用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中水分亏缺指数(K CWDI)、≥10℃积温距平(H)指标,分别对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低温冷害进行判识,规定同一站、同一年内干旱、冷害均有发生为两种灾... 利用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中水分亏缺指数(K CWDI)、≥10℃积温距平(H)指标,分别对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低温冷害进行判识,规定同一站、同一年内干旱、冷害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复合发生,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数理统计方法构建K CWDI和H与玉米产量的关系模型,同时应用比较方法探讨两种灾害单一发生及复合发生的温水逆境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6年,研究区玉米出苗—乳熟期K CWDI、H的变化较好表达了研究区水资源空间配置特征及气候变暖趋势;分析期内,研究区玉米出苗—乳熟期累计发生单一干旱242站年,单一冷害76站年,干旱、冷害复合发生91站年;干旱、冷害复合发生随时间呈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密集发生,之后发生频率下降,空间上呈西多东少趋势,松嫩平原西部为频发区;玉米出苗—乳熟期H和K CWDI与玉米单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或P<0.01),在一定温度、水分范围内,H减少、K CWDI增大,玉米单产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存在干旱、低温冷害单一发生或复合发生程度愈重则单产愈低的趋势。比较干旱、低温冷害复合发生和单一发生对玉米单产的影响可见,复合发生中干旱(低温冷害)的时间、日数、程度等与单一发生的干旱(低温冷害)相当时,则干旱(低温冷害)与低温冷害(干旱)复合发生对玉米单产的影响呈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和低温冷害复合逆境 水分亏缺指数 ≥10℃积温距平 玉米产量
下载PDF
关键生育期淹涝胁迫对黑龙江省水稻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姜丽霞 闫敏慧 +5 位作者 翟墨 闫平 韩俊杰 何锋 王铭 于艳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8-134,共7页
2019年在黑龙江省庆安县选用龙稻18、绥粳18两个水稻品种进行孕穗期淹水试验,分别设定3个淹水深度(1/3株高、2/3株高、3/3株高)、2个淹水历时(3 d、7 d)共12个淹水处理,测定淹水前后的分蘖数、株高及收获后的结实率、穗结实粒数、千粒... 2019年在黑龙江省庆安县选用龙稻18、绥粳18两个水稻品种进行孕穗期淹水试验,分别设定3个淹水深度(1/3株高、2/3株高、3/3株高)、2个淹水历时(3 d、7 d)共12个淹水处理,测定淹水前后的分蘖数、株高及收获后的结实率、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等。结果表明:水稻淹水后,分蘖数与对照相比呈减少趋势,总体上,随着淹水深度加大、淹水历时加长,水稻分蘖数减少幅度加大;水稻受淹后与淹水前相比,株高的增长率高于对照增长率,总体表现为淹水深度愈深、淹水历时愈长,水稻株高增长率愈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适度的淹涝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具有刺激作用;不同淹涝胁迫均导致水稻减产,全淹没7 d减产最严重,龙稻18结实率、穗结实粒数仅68%、72粒,比对照明显偏低,减产率达66%,而绥粳18结实率、穗结实粒数、千粒重更是分别低至59%、42粒、17.5g,远低于对照,导致减产率高达81%,淹水深度1/3 h、2/3 h、3/3 h处理的两个品种平均减产率依次为39%、47%、62%,淹水持续3 d、7 d的平均减产率分别为43%、56%,可见随着淹水深度加深、淹水历时加长,水稻减产幅度加大;淹涝胁迫对两个供试水稻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比较而言,淹涝胁迫对绥粳18的影响重于龙稻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淹涝胁迫 关键生育期 产量 黑龙江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夏季异常降水特征及其对总降水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姜丽霞 李芳花 +7 位作者 王晾晾 朱海霞 翟墨 赵慧颖 韩俊杰 于艳梅 闫敏慧 王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6,共11页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71~2016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参照国家标准规定大雨、暴雨事件为异常降水,以数理统计和贡献率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夏季和6、7、8月异常降水及其贡献率变化特征,探讨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1971~2016...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71~2016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参照国家标准规定大雨、暴雨事件为异常降水,以数理统计和贡献率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夏季和6、7、8月异常降水及其贡献率变化特征,探讨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1971~2016年,研究区夏季异常降水在时间上呈非连续性发生特征,贡献率呈大幅度波动变化,年际间振幅较大,夏季相同月份内大雨贡献率震荡更强,不同月份内,6月大雨贡献率变化最剧烈,8月暴雨贡献率变化最剧烈;异常降水发生在空间上不存在显著经向或纬向变化规律,呈分散性特征,相同月份内暴雨分散性更突出,不同月份内,6月分散性最显著,7月异常降水则相对集中。贡献率空间离散程度较大站点多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北部,变化不稳定,松嫩平原为异常降水多发区;1971~2016年,大雨、暴雨对总降水量贡献表征为复杂性和相对性。相同年份多以暴雨占主导地位;不同年份中,其他量级降水具有重要贡献。异常降水密集年份中,日降水量20.0~24.9 mm应多予关注。研究客观表征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避免"降水量"分析的绝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夏季 异常降水 贡献率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自然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田宝星 宫丽娟 +3 位作者 杨帆 陈晶 翟墨 张洋 《农学学报》 2021年第3期60-67,共8页
为了解1970—2014年黑龙江省自然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观测数据,结合Miami模型,通过小波分析和EOF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自然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了解1970—2014年黑龙江省自然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观测数据,结合Miami模型,通过小波分析和EOF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自然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气温、降水、蒸散和标准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2000—2014年粮食安全存在隐患。标准气候生产潜力(W)与蒸散气候生产潜力年代际变化相近。4种气候生产潜力主周期均为26~31年。W空间分布呈正、负相间。W与气温、降水量和蒸散量呈正相关,气温是主要限制因子。“暖湿型”气候对W有利,生产潜力增加幅度7.41%~14.82%。研究结果对优化农业布局,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粮食作物稳产高产等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气候变化 Miami模型 气候生产潜力 黑龙江
下载PDF
黑龙江省土壤冻融期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萍 赵慧颖 +3 位作者 闫平 朱海霞 翟墨 李秀芬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64-1772,共9页
黑龙江省春季土壤冻融剧烈,土壤湿度和温度受土壤冻融影响较大,利用黑龙江省6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地温资料及34个农气观测站人工观测的1981—2018年的土壤湿度资料,分析土壤冻结期... 黑龙江省春季土壤冻融剧烈,土壤湿度和温度受土壤冻融影响较大,利用黑龙江省6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地温资料及34个农气观测站人工观测的1981—2018年的土壤湿度资料,分析土壤冻结期间的气象要素变化,研究春季土壤冻融过程中湿度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冻结期从北向南缩短,且逐年缩短,冻结期平均气温从北向南升高,逐年上升,降水量西部少、东部和北部多,逐年增加;春季冻融次数平原少、山区多,逐年减少。春季融雪开始日期由北向南提前,并且呈现逐年提前的趋势,融雪期升温速率北部、东部低,中部、南部高;在春季冻融过程中,土壤湿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多,东部土壤湿度受土壤融冻影响最大;在整个冬季土壤冻结期间,北部、中部及东部土壤湿度是增加的,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增加的越多,而西部土壤湿度是减少的,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减少的越少;春季土壤冻融期间,0cm平均地温全省平均在-17.3~22.1℃之间,南部与全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升温趋势明显,而北部升温速度明显慢于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降水 气温 土壤湿度 黑龙江省
下载PDF
1971-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与有效降水量耦合度演变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曲辉辉 王冬冬 +5 位作者 闫敏慧 翟墨 刘丹 闫平 王晓明 姜丽霞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5期81-87,共7页
基于1971—2018年黑龙江省69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方法计算玉米需水量,应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量,采用Mann-Kendall检验、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与有效... 基于1971—2018年黑龙江省69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方法计算玉米需水量,应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量,采用Mann-Kendall检验、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与有效降水量耦合度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拔节以前生育时段大部地区有效降水增加,拔节以后各生育阶段大部地区有效降水呈减少趋势,不同区域变化趋势略有不同。受风速变小和日照时间减少等气象因子影响,黑龙江省大部地区玉米需水量减少,东部减速最快,北部最慢。黑龙江省中部和东北部玉米需水量与有效降水量耦合度较高,西部较低;拔节以前耦合度较低,拔节以后较高。各区域耦合度均呈“两落两起”变化趋势,2011—2012年为耦合度由低到高明显突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需水量 有效降水量 耦合度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冬冬 翟墨 +2 位作者 刘丹 王铭 项婷婷 《黑龙江气象》 2021年第2期18-19,46,共3页
明确玉米实际自然水分供应规律,可为合理进行农田灌溉、适时安排农事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黑龙江省69个气象台站1971-2018年逐日降水资料和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方法,计算并对比分析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和有效降水。结果表... 明确玉米实际自然水分供应规律,可为合理进行农田灌溉、适时安排农事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黑龙江省69个气象台站1971-2018年逐日降水资料和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方法,计算并对比分析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和有效降水。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阶段和时段间,有效降水和自然降水变化趋势一致;(2)不同生育阶段间,有效降水占比在春季及春秋较高,在盛夏最低,变化范围为35%-56%;(3)不同时段间,有效降水占比1970s最高,达45%,1980s、1990s和2010s相对较低,不足42.5%;(4)多数发育阶段及整个生长季有效降水占比总体分布特征呈东高西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降水 自然降水 玉米 黑龙江省
下载PDF
1971-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演变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冬冬 项婷婷 +3 位作者 王铭 翟墨 刘丹 曲辉辉 《黑龙江气象》 2021年第1期26-28,共3页
明确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时空演变特征,可为农田水分管理、保证玉米稳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逐日气象资料,计算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季内,吐丝-乳熟期需水量最大,出苗-三叶期、抽穗-吐丝期需水量相对较小;... 明确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时空演变特征,可为农田水分管理、保证玉米稳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逐日气象资料,计算玉米需水量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季内,吐丝-乳熟期需水量最大,出苗-三叶期、抽穗-吐丝期需水量相对较小;1970s-2010s玉米需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70s-1980s和2000s-2010s下降趋势显著;各发育阶段玉米需水量空间变化趋势不一,大部发育时段西部多于东部,全生长季玉米需水量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量 演变特征 玉米 黑龙江省
下载PDF
1961年以来火山喷发年份黑龙江省温水及主要灾害变化特征初探
14
作者 闫平 王秋京 +5 位作者 李永生 曹蕾 初征 刘丹 翟墨 姜丽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4,共8页
强火山喷发对气候影响复杂,研究强火山及汤加火山喷发对黑龙江省温水及低温冷害、干旱的影响,以期为农业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利用1961—2021年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基于5—9月平均气温和距平指标、水分亏缺指数距... 强火山喷发对气候影响复杂,研究强火山及汤加火山喷发对黑龙江省温水及低温冷害、干旱的影响,以期为农业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利用1961—2021年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基于5—9月平均气温和距平指标、水分亏缺指数距平指标分别判识低温冷害、干旱,采用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典型年分析等方法,分析强火山喷发及汤加火山喷发对黑龙江省温度、降水、低温冷害和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火山喷发后1年,研究区生长季温度呈现低温特征,低温冷害发生概率大,程度重;强火山喷发年及喷发后2年,生长季温度呈现正常偏高特征,低温冷害发生概率小,强火山喷发后2年低温冷害发生概率存在不确定性;强火山喷发年生长季降水呈现偏少趋势,6月、7月发生干旱概率增加,干旱发生程度较重;强火山喷发后1~2年,生长季降水充足,强火山喷发后1年,5月发生干旱概率增加,强火山喷发后2年,5月、6月发生干旱概率增加;汤加火山喷发年和后1年,生长季温度表征正常或偏高,生长季总降水量呈现偏多趋势,低温冷害和干旱发生概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喷发年份 低温冷害 干旱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演变特征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秋京 马国忠 +6 位作者 朱海霞 纪仰慧 曲辉辉 何锋 翟墨 高明 姜丽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3,共8页
基于1982-2016年黑龙江省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及水稻产量数据,将研究期划分为1982-1990、1991-2000、2001-2010和2011-2016年4个阶段,引入受灾比和灾害强度指数,采用数理统计、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黑龙江省... 基于1982-2016年黑龙江省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及水稻产量数据,将研究期划分为1982-1990、1991-2000、2001-2010和2011-2016年4个阶段,引入受灾比和灾害强度指数,采用数理统计、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演变特征,构建灾害与水稻产量的数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洪涝和干旱是影响黑龙江省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而低温冷害和冰雹相对较弱;②洪涝的受灾范围和灾害强度均呈下降趋势,而干旱则呈先升后降趋势,冰雹受灾范围变化不大,灾害强度呈上升趋势,低温冷害均变化不大;③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产量为负效应影响,从受灾范围看,干旱为最关键灾害,其次为洪涝,低温冷害和冰雹影响相对较小;从受灾强度看,4种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强弱依次为冰雹、洪涝、低温冷害、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水稻 受灾范围 灾害强度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寒地大豆气候适宜度演变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秀芬 朱海霞 +3 位作者 宫丽娟 王萍 翟墨 赵慧颖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8期93-100,共8页
明确寒地大豆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维持大豆高产稳产、保障国内大豆供给和国际贸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196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运用空间插值、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寒地大豆不同发育阶段气候适宜度的时... 明确寒地大豆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维持大豆高产稳产、保障国内大豆供给和国际贸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196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运用空间插值、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寒地大豆不同发育阶段气候适宜度的时空特征及周期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6年寒地大豆全生育期内的温度适宜度呈增大趋势,增大速率为0.0075/10 a,但年际间波动平稳,热量条件较差的Ⅳ区的增大趋势最明显;日照适宜度呈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0089/10 a,年际间波动相对平稳,Ⅱ区的减小趋势最显著;水分适宜度呈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0004/10 a,但年际间波动相对较大,水分条件较差的Ⅱ区波动最为剧烈;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0004/10 a,在光温水的协同作用下,其年际间波动总体平稳,其时空变化特征与水分适宜度相似。全省平均气候适宜度的主周期为5年;各地区气候适宜度的主周期为5~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大豆 气候适宜度 演变特征 增减趋势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拖网捕鱼作业对水下M型跨接管安全的影响及评估方法
17
作者 潘悦然 任小川 +1 位作者 翟墨 张世宽 《天津科技》 2022年第6期45-48,共4页
跨接管是连接水下管线终端、水下管汇和采油(气)树等水下结构物的重要管道系统。拖网捕鱼作业下,渔网极有可能与水下跨接管发生钩挂导致对跨接管结构产生破坏。以南海某M型跨接管为例,进行跨接管在拖网钩挂下的受力分析和安全评估,并提... 跨接管是连接水下管线终端、水下管汇和采油(气)树等水下结构物的重要管道系统。拖网捕鱼作业下,渔网极有可能与水下跨接管发生钩挂导致对跨接管结构产生破坏。以南海某M型跨接管为例,进行跨接管在拖网钩挂下的受力分析和安全评估,并提出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接管 拖网捕鱼 受力分析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电动舵机非线性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
18
作者 陈翃正 张智琦 +1 位作者 翟墨 盛守照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3年第8期87-90,共4页
针对飞行器中电动舵机高保真度建模和精密控制需求,首先根据机理法建立非线性舵机模型,对舵机中存在的间隙、摩擦等非线性特性同时进行数学建模,为系统研究电动舵机非线性特性提供仿真验证平台。随后在内回路中使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通... 针对飞行器中电动舵机高保真度建模和精密控制需求,首先根据机理法建立非线性舵机模型,对舵机中存在的间隙、摩擦等非线性特性同时进行数学建模,为系统研究电动舵机非线性特性提供仿真验证平台。随后在内回路中使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通过前馈补偿的形式减轻和抑制非线性因素对舵机工作的影响;在外回路使用自抗扰控制器从而提高系统鲁棒性,改善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对舵机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法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舵机 非线性特性建模 扰动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