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预防、诊断、治疗与出院管理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版) 被引量:15
1
作者 靳英辉 詹庆元 +59 位作者 彭志勇 任学群 尹训涛 蔡林 袁玉峰 岳冀蓉 张笑春 杨启文 纪建光 夏剑 李一荣 周福祥 高亚东 余追 徐峰 涂明利 谭力铭 杨旻 陈芳 张晓菊 曾玫 朱渝 刘新灿 杨简 赵东赤 丁玉峰 侯宁 汪付兵 陈昊 张永刚 李玮 陈文 施月仙 杨秀芝 王学军 钟燕军 赵明娟 李柄辉 马琳璐 訾豪 王娜 王云云 余绍福 李路遥 黄桥 翁鸿 任相颖 罗丽莎 范曼如 黄笛 薛竑飏 余临心 高锦萍 邓通 曾宪涛 李宏军 程真顺 姚晓梅 王行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3-1031,共29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暴发以来迅速在全球蔓延,造成数以千万人感染及数十万患者死亡。基于研究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是诊治COVID-19的有力武器。在疫情早期阶段,该团队制定并发布...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暴发以来迅速在全球蔓延,造成数以千万人感染及数十万患者死亡。基于研究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是诊治COVID-19的有力武器。在疫情早期阶段,该团队制定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疫情暴发后大量相关临床研究陆续开展并发表,新的证据可能会改变以前的推荐意见,更新指南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该团队成立了由临床专家和方法学家组成的工作组,通过咨询一线临床专家提出并确定了与COVID-19管理相关的29个临床问题。通过系统检索有关COVID-19预防及诊疗的直接证据,使用GRADE方法评估证据质量并制订推荐意见,最终形成34条建议,其中6条强推荐,14条弱推荐,3条弱不推荐,11条为基于共识的建议;共涵盖4个方面,分别为药物预防,诊断(包括临床表现、RT-PCR检测、呼吸道标本、IgM和IgG抗体检测、CT检查、胸部X线片及无症状感染的CT特征),治疗方法[包括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朵尔、法匹拉韦、干扰素、瑞德西韦、抗病毒药的组合、羟氯喹/氯喹、白介素-6抑制剂、白介素-1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康复者血浆、肺移植、有创或无创通气、体外膜肺氧合支持(ECMO)]以及出院管理(包括复阳患者管理及出院标准)。此外,还制订了针对推荐意见的指南实施工具流程图,以期有力支持医护人员对COVID-19患者的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性疾病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
下载PDF
基于骨架模态的多级门控图卷积动作识别网络 被引量:1
2
作者 干创 吴桂兴 +2 位作者 詹庆原 王鹏焜 彭志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86,共6页
人类动作识别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等领域。近年来,图卷积网络在建模非欧几里德结构数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为骨架模态动作识别提供了新思路。由于骨架预定义图包含大量噪声,现有方法多使... 人类动作识别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等领域。近年来,图卷积网络在建模非欧几里德结构数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为骨架模态动作识别提供了新思路。由于骨架预定义图包含大量噪声,现有方法多使用高阶空域特征对空间依赖性进行建模。然而,仅关注高阶子集并不能在全局上反映顶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此外,主流方法中模拟时间依赖性使用的卷积神经网络或循环神经网络也无法捕获多范围的时序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骨架模态的多级门控图卷积动作识别网络框架。具体地,提出了门控时序卷积模块来提取时域顶点之间的多时期依赖关系;同时,通过多维注意力机制来增强图的全局表征。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NTU-RGB+D和Kinetics两个大型视频行为识别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性能优于目前最先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骨架模态 图卷积 视频分类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基于治疗药物监测的多粘菌素B用药方案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文倩 刘慧芳 +6 位作者 王芊霖 王晓星 孔旭东 王晓雪 张相林 詹庆元 李朋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6-840,共5页
目的:根据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B)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开发稳态后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ss,24h)计算模型,用于调整用药方案。方法:建立PB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根据临床实际确定单次剂量一致、早晚剂量不一致时多次静脉输注给药达稳态后... 目的:根据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B)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开发稳态后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ss,24h)计算模型,用于调整用药方案。方法:建立PB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根据临床实际确定单次剂量一致、早晚剂量不一致时多次静脉输注给药达稳态后血药浓度变化公式,运用EXCEL软件编辑AUCss,24h计算器,结合峰浓度(Cmax)和谷浓度(C0)的血药浓度数据评价PB的药效指标达标情况。结果:通过21例重症感染患者PB的药动学数据验证表明,以本方法估算19例患者AUCss,24h偏差在30%以内,该计算器预测性能良好。与将C0与平均稳态浓度(Css,avg)靶值直接比较的方法相比,监测Cmax和C0估算AUCss,24h使其达到靶值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PB的AUCss,24h计算工具,通过监测给药达稳后Cmax和C0可对AUCss,24h进行估算,用于给药方案评价及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菌素B 治疗药物监测 药动学/药效学 药时曲线下面积
原文传递
重症患者中根据亚胺培南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进行%T>MIC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陈文倩 张竹 +4 位作者 张丹 杜雯雯 詹庆元 张相林 李朋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5-760,共6页
目的对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估算%T>MIC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明确治疗药物监测实施方案和治疗目标。方法收集25例重症感染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达稳后多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数据,以NONMEM法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并以Bayesian反馈法结合给药后... 目的对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估算%T>MIC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明确治疗药物监测实施方案和治疗目标。方法收集25例重症感染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达稳后多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数据,以NONMEM法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并以Bayesian反馈法结合给药后6、8 h血药浓度点估算%T>MIC,同时以已建立的%T>MIC计算模型方法结合相同血药浓度进行估算,与%T>MIC真实值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可对数据进行较好拟合,协变量血清肌酐(CR)对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c)有显著影响,最终模型为Vc=18.8×(CR/70.9)^ΘCR_VC。当MIC=2时,Bayesian法和%T>MIC计算模型法预测结果偏差在真实值±10%以内的比例分别为76.9%及84.6%。结论两种方法在MIC折点≤2时预测准确性良好,但准确性随MIC增加而下降,针对不同的MIC水平可考虑采取不同治疗药物监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BAYESIAN反馈法 时间依赖型 f%T>MIC 重症
原文传递
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瑜琼 詹庆元 黄琳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78-781,792,共5页
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ctis Jirovecii,PJ)是一种非典型真菌,具有宿主特异性,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1]。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针... 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ctis Jirovecii,PJ)是一种非典型真菌,具有宿主特异性,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1]。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针对HIV的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降低了PJP的发生率[2]。随着恶性肿瘤新型治疗方法的进步、骨髓或实体器官移植的普遍开展、自身免疫性疾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逐渐增多,PJP在非HIV免疫抑制患者中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此类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成为临床医师不容忽视的问题。HIV与非HIV患者合并PJP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方面均有不同,其治疗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并不能照搬HIV患者合并PJP的治疗策略。为规范临床医师对PJP的治疗,本文对PJP的治疗策略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耶氏肺孢子菌 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内非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38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明洁 詹庆元 +1 位作者 黄琳娜 吴小静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非粒细胞缺乏(非粒缺)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MICU)非粒缺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非粒细胞缺乏(非粒缺)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MICU)非粒缺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结果该研究共纳入38例非粒缺IPA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难治性发热和退热48 h后再发热。影像学方面最常见CT征象的为斑片影和实变,晕征和空气新月征相对少见。气管镜下以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痰液粘稠多见。痰培养和肺泡灌洗液GM试验的阳性率为分别47.4%、52.9%。此外,有22例患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预后方面19例好转出院,10例死亡,9例因放弃治疗预后不佳。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在BMI、合并冠心病比率、影像学出现空洞的比率、有创通气支持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ICU内非粒缺IPA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当出现反复发热、肺部渗出影、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需警惕IPA可能,尤其在合并重症流感时。BMI偏低、合并冠心病、肺部影像出现空洞、需要机械通气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非粒细胞缺乏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Significance of Aspergillus spp. isolation from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sampl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被引量:12
7
作者 HE Hang-yong CHANG Shuo +3 位作者 DING Lin SUN Bing LI Fang zhan qing-yu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2973-2978,共6页
Backgrou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is an emerging population at risk for invasive infection of Aspergillus. Isolation of Aspergillus from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LRT) samples is important fo... Backgrou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is an emerging population at risk for invasive infection of Aspergillus. Isolation of Aspergillus from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LRT) samples is important for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Aspergillus isolation from LRT sampl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IPA in COPD population. Methods Clinical record with Aspergillus spp. isolation in COPD and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was reviewed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and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ir severity of illness (admitted to general ward or ICU) and immunological function (COPD or immunocompromised). Result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combined with Aspergillus spp. isolation, APACHE II scores 〉18, high cumulative doses of corticosteroids (〉350 mg prednisone or equivalent dose) and more than four kinds of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received in hospital may be predictors of IPA in COPD (0R=9.076, P=0.001; 0R=4.073, P=-0.026; OR=4.448, P=-0.021,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IPA, overall mortality,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IPA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Aspergillus spp. colonization were higher in COPD patients in ICU than in general ward, but were similar between COPD and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Conclusions Aspergillus spp. isolation from LRT in COPD may be of similar importance a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and may indicate an increased diagnosis possibility of IPA and worse prognosis when these patients received corticosteroids, antibiotics, and need to admit to ICU. Aspergillus spp. isolation from LRT samples combined with certain risk factors mav be useful in differentiating colonization from IPA and evaluating the prognosis of IPA in COP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ILLUS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samples IMMUNOCOMPROMISE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