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高产地质原因及启示——以涪陵页岩气田JY6-2HF为例 被引量:39
1
作者 聂海宽 张柏桥 +4 位作者 刘光祥 颜彩娜 李东晖 卢志远 张光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3-473,共11页
涪陵页岩气田开发的巨大成功(JY6-2HF井累产超过3×10^8 m^3)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启示,这一成功的关键在于①焦石坝地区位于鄂西-渝东五峰组-龙马溪组深水沉积区,WF2-LM4笔石带页岩厚度较大,具有较好的页岩... 涪陵页岩气田开发的巨大成功(JY6-2HF井累产超过3×10^8 m^3)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启示,这一成功的关键在于①焦石坝地区位于鄂西-渝东五峰组-龙马溪组深水沉积区,WF2-LM4笔石带页岩厚度较大,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富集的物质基础;②JY6-2HF井主要穿行在WF2-LM4笔石带页岩层位中,该套优质页岩与中东-北非的"Lower Hot Shale"具有全球可对比性。涪陵、威远和长宁等页岩气田开发井的主要水平段也都在这段笔石带之中,该笔石带页岩具有有机碳含量高(TOC>3%)、有机质孔最发育(有机质孔隙度>4%)和含气量高(6.87^9.02 m^3/t)等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在类似的地质和工程条件下,页岩气井水平轨迹在WF2-LM4笔石带页岩中穿行比例决定了页岩气单井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EUR)。研究成果将为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和世界其他地区志留系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Y6-2HF井 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气 笔石带 焦石坝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焦石坝地区页岩Cole-Cole模型参数的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智颖 张柏桥 +3 位作者 许巍 罗兵 李铭华 黎伟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5期42-48,共7页
利用不同频率的电源下测量的岩心复电阻率,计算Cole-Cole模型中的4个模型参数(ρ0、m、τ和c),是岩心复电阻率频谱实验中重要的非线性寻优问题。然而,在焦石坝地区,参数τ很小,参数c变化范围大,使得最小二乘法寻优程序难以收敛。针对该... 利用不同频率的电源下测量的岩心复电阻率,计算Cole-Cole模型中的4个模型参数(ρ0、m、τ和c),是岩心复电阻率频谱实验中重要的非线性寻优问题。然而,在焦石坝地区,参数τ很小,参数c变化范围大,使得最小二乘法寻优程序难以收敛。针对该问题,对寻优程序的初始值预估算法和最优迭代步长进行了研究。改进后的最小二乘法寻优程序,收敛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很好地避免了原有程序中参数τ值超出定义域而产生的计算错误的问题。研究表明,根据Cole-Cole模型函数的极值性质和渐近性质,可以直接求解参数τ,并且可以得出其余3个模型参数很好的迭代初始值。此外,将最小二乘法误差函数的梯度计算公式展开为泰勒级数,可以获得最优迭代步长,大幅提高算法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Cole-Cole模型 最小二乘法 梯度下降算法 迭代初始值预估 最优步长 龙马溪组页岩
下载PDF
页岩储层泛连通特征及气体赋存方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德华 程亮 +5 位作者 孙敬 孙健 张柏桥 李继庆 杨文新 郑爱维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92-1201,共10页
目前对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的连通特征、气固作用关系认识尚有不足,对纳米级空间(尺度为0.5~4.0 nm)在气体储集、流动中的作用没有开展系统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页岩储层固体矿物颗粒内部存在大量纳米级空间,并通过实验证实镜下... 目前对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的连通特征、气固作用关系认识尚有不足,对纳米级空间(尺度为0.5~4.0 nm)在气体储集、流动中的作用没有开展系统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页岩储层固体矿物颗粒内部存在大量纳米级空间,并通过实验证实镜下观察到的纳米级空间对甲烷气体具有可通过性、可存储性;基于观察和实验结果提出了页岩储层泛连通的概念;提出页岩气新的储集形态——固溶气,将页岩气的储集方式分为自由气、吸附气、固溶气、溶解气4种;依据新的认识给出实际页岩气储量计算新公式,实际计算得到页岩气储集量增加7%~32%。该认识和结论同样可应用于高温高压致密气藏,可以形成基于泛连通和固溶气概念的页岩储层微观评价和渗流机理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固溶气 泛连通 微纳空间 黏土矿物
原文传递
涪陵页岩气田平桥区块页岩气储层有机质孔发育特征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曼霏 何生 +5 位作者 易积正 张柏桥 舒志国 何陈诚 杨锐 董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3-433,共11页
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建区的平桥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龙一段)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纳米级有机质孔较发育,是页岩气储层的重要孔隙类型。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技术和Image-Pro Plus统计软件以及气体... 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建区的平桥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龙一段)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纳米级有机质孔较发育,是页岩气储层的重要孔隙类型。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技术和Image-Pro Plus统计软件以及气体物理吸附实验,对平桥区块JY-B井五峰组和龙一段不同小层的14块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有机质孔形状、数量、孔径分布的观察和统计,并对有机质面孔率进行了计算。利用FE-SEM观察发现五峰组页岩样品有机质孔形状以边缘收缩的多角形为主,龙一段下部页岩样品有机质孔形状多呈不规则椭圆形和近圆形,龙一段上部页岩有机质孔多呈压扁状椭圆形、不规则近圆形和长条形;页岩样品中有机质孔的孔径主要为5~600nm,有机质孔的主体孔径在5~30nm,龙一段页岩样品孔径在100~600nm的有机质孔数量相对较多;五峰组(1小层)和龙一段下部3小层页岩样品平均单颗粒有机质面孔率相对最大,其次是龙一段上部7和8小层;五峰组和龙一段下部与上部页岩样品有机质面孔率与TOC具有不同的正相关关系。采用气体吸附实验得到页岩样品中0.3~10 nm孔隙的累积孔容与TOC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这部分孔隙中的有机质孔占有重要地位。3套页岩层段有机质孔发育特征及差异性与页岩有机碳含量、矿物组成和构造挤压改造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孔 有机质面孔率 储层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平桥区块 页岩气田 涪陵地区
原文传递
Rapi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in later period in Kelasu thrust belt in Kuqa depression 被引量:5
5
作者 ZOU HuaYao WANG HongJun +2 位作者 HAO Fang LIU GuangDi zhang baiqi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8期1161-1170,共10页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ene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structures of Kela 1, Kela 2 and Kela 3 in Kasangtuokai anticlinal belt using a series of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this...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ene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structures of Kela 1, Kela 2 and Kela 3 in Kasangtuokai anticlinal belt using a series of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rapid rate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ain drain path for over-pressured fluid flow and converging conduit system are indispensable conditions for the rapid, late-stage gas accumulation in the Kelasu thrust belt in the Kuqa depression. Due to structural over-lapping and the resultant rapid burial, the maturity of the source rocks had been increased rapidly from 1.3 to 2.5% Ro within 2.3 Ma, with an average rate of Ro increase up to 0.539% Ro/Ma. The rapid matura-tion of the source rocks had provided sufficient gases for late-stage gas accumulation. The kelasu structural belt has a variety of faults, but only the fault that related with fault propagation fold and cut through the gypsiferous mudstone cap could act as the main path for overpressured fluid release and then for fast gas accumulation in low fluid potential area. All the evidence from surface structure map, seismic profile explanation, authigenic kaolinite and reservoir property demonstrates that the main drain path related with faults for overpressured fluid and the converging conduit system are the key point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iant Kela 2 gas field. By contrast, the Kela 1 and Kela 3 structure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Kela 2 structure, are not favourable for gas accumulation due to lacking con-verging condui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ain DRAIN path for overpressured fluid converging CONDUIT system late-stage RAPID gas accumulation Kelasu THRUST belt KUQA depres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