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1
作者 任振虎 陈铭韬 +21 位作者 吴汉江 张胜 方坤 谢尚 刘宇 胡传宇 刘冰 李春洁 朱桂全 王成 高洋 张晓晨 石剑波 张永红 崔明哲 季彤 任国欣 王延安 陈伟良 张陈平 何悦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范围的肿瘤根治手术和同期修复重建手术,又由于高龄兼长时间手术、术后长时间卧床以及肿瘤和化疗药物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危险因素,提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应是VTE的极高危群体,但相关文献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VTE发生情况却很少关注,有关VTE在头颈肿瘤术后发生率的数据也有限。迄今为止,国内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缺乏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预防与管理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4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头颈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头颈肿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6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铭韬 樊奇 +3 位作者 张陈平 张志愿 季彤 任振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65例,记录患者基本特征、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凝血功能、深静脉血栓及PT...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65例,记录患者基本特征、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凝血功能、深静脉血栓及PTE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等相关资料,探讨以上指标与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PTE发生情况的相关性。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肺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 angiography,CTA)等相关检查,65例患者中,18例(27.7%)确诊为PTE,其中3例(4.6%)具有明显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为PTE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心动过速、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啰音是PTE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术后最高D二聚体与卧床时间过长,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发生PTE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围术期急性PTE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及体征缺乏典型性。对PTE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肺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 围术期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功能优先的新型下颌骨缺损分类(COM)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陈平 阮敏 +4 位作者 刘剑楠 杨溪 李思毅 曲行舟 季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切除、创伤和感染所致,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颜面畸形和生理功能障碍。下颌骨缺损具有复杂性,不同部位、范围的缺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损害,相应的修复重建难度也不相同。因此,下颌骨缺损的精准分类... 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切除、创伤和感染所致,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颜面畸形和生理功能障碍。下颌骨缺损具有复杂性,不同部位、范围的缺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损害,相应的修复重建难度也不相同。因此,下颌骨缺损的精准分类对功能性重建及术后康复意义重大。本文在前期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髁区(condyle region)、牙合区(occlusion region)和肌区(muscle region)3大不同功能区域的新型下颌骨缺损分类方法 ,即COM法,希望有助于下颌骨的功能性修复重建指导及康复效果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分类 COM法
下载PDF
中国人口腔黏膜黑色素瘤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伟 任国欣 +21 位作者 孙沫逸 孔蕴毅 王丽珍 步荣发 冉炜 唐瞻贵 李龙江 孟箭 孙志军 尚伟 吕炯 武和明 张陈平 何悦 马旭辉 宋浩 鞠侯雨 郑家伟 龚忠诚 杨凯 张杰 吴云腾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81-488,共8页
头颈黏膜黑色素瘤(HNMM)是一类高度恶性的实体肿瘤,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20%左右,其致病因素、驱动基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等与皮肤黑色素瘤差异较大。2015年,国内首个头颈黏膜黑色素瘤诊治专家共识建立,经过6年多的推广应用,HNMM临床... 头颈黏膜黑色素瘤(HNMM)是一类高度恶性的实体肿瘤,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20%左右,其致病因素、驱动基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等与皮肤黑色素瘤差异较大。2015年,国内首个头颈黏膜黑色素瘤诊治专家共识建立,经过6年多的推广应用,HNMM临床诊治规范性有了很大提高。随着黏膜黑色素瘤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HNMM的诊治与预后在近些年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头颈部各分支学科的蓬勃发展,口腔、鼻腔鼻窦、眼部等黏膜黑色素瘤各自发展出独特的诊治模式,该共识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的实际需求。对此,专家组认为头颈部黏膜包含的解剖范围较广,涉及的临床科室较多,不同学科之间黑色素瘤诊疗模式差异明显,临床亟须符合个体化治疗及精准治疗的更加专科化的诊治共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MM)的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让共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专家组聚焦OMM,深入讨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经验医学,完成专家共识的制定。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本共识可作为OMM临床实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黏膜黑色素瘤 专家共识
下载PDF
2002—2013年上海市唾液腺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傅锦业 吴春晓 +3 位作者 沈淑坤 郑莹 张陈平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2—2013年唾液腺恶性肿瘤的人群发病状况,阐明疾病在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唾液腺恶性肿瘤病例资料,通过数据重新核实,采用SPSS 17.0软件包统计唾液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2—2013年唾液腺恶性肿瘤的人群发病状况,阐明疾病在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唾液腺恶性肿瘤病例资料,通过数据重新核实,采用SPSS 17.0软件包统计唾液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比、年龄分布状况、解剖部位占比以及病理分布情况;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年度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2002—2013年,上海市共诊断唾液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 308例,发病粗率为13.93/100万,标率为8.54/100万,性别比为1.08∶1;中位首诊年龄为58岁。12年间,发病率变化平稳。唾液腺恶性肿瘤中,1/3来自小唾液腺,其中1/3来自腭腺;大唾液腺的发病比为12∶3∶1。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和非特异性腺癌是最常见的3大病理类型。结论:目前上海市唾液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但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好发人群差异较大,提示发病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流行病学 人口学特征 上海市
下载PDF
口腔疣状癌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2
6
作者 唐瞻贵 步荣发 +19 位作者 刘彦普 郭伟 孙沫逸 郑家伟 何悦 尚政军 吴煜农 李劲松 韩正学 田臻 张陈平 李铁军 钟鸣 廖贵清 沈子华 黄俊辉 喻建军 苏彤 姚志刚 胡延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2-370,共9页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35%,常被误诊为疣状...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35%,常被误诊为疣状增生、牙源性角化囊肿、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颌骨骨髓炎等疾病。OVC的治疗手段和预后与OSCC不尽相同,误诊和误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制定OVC临床诊治专家共识的目的 ,是希望减少OVC误诊误治,提高早期诊断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疣状癌 临床诊治 专家共识
下载PDF
638例舌鳞癌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晨 蔡云 +2 位作者 赵小妹 张陈平 赵耐青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49-455,共7页
目的:研究舌鳞癌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对总生存率的影响,筛选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3—2013年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经病理确诊为舌鳞癌、户籍所在地为上海的住院患者。从住院病史... 目的:研究舌鳞癌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对总生存率的影响,筛选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3—2013年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经病理确诊为舌鳞癌、户籍所在地为上海的住院患者。从住院病史中提取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病变部位、TNM分期、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数据。采用Stata/SE 10.0统计软件,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1、3、5年总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预后影响因素。结果:638例舌鳞癌患者纳入研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2%、68.98%、63.33%。年龄>60岁与≤60岁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60岁者死亡风险增高(P<0.05);性别经年龄分层后,≤60岁舌鳞癌患者生存率有性别差异,女性预后较好(P<0.05);舌体鳞癌患者总生存率比舌根鳞癌患者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舌鳞癌预后有关的因素有T分期、N分期,分期越高,预后越差(P<0.05);组织学分级则仅有高分化与低分化对预后影响差异显著,低分化者预后极差(P<0.05)。结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等均是舌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 生存分析 预后因素 COX回归模型
下载PDF
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2016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8
作者 朱东旺 孙文文 +3 位作者 赵铜超 钟来平 张陈平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建立一株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2016,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工具。方法:选取新鲜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建立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2016,观察其细胞形态... 目的:建立一株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2016,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工具。方法:选取新鲜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建立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2016,观察其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对其表面标记、细胞核型和裸鼠成瘤等进行检测。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SCC2016的传代已经超过100代。细胞生长稳定,形态为均一的多角形上皮细胞,具有典型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特点。细胞STR分型结果表明,TSCC2016细胞为原代培养出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无其他肿瘤细胞系污染。TSCC2016细胞的成瘤性较好,成瘤率为100%,瘤体生长较快。结论:成功建立了一株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2016,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系 原代培养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腮腺区广泛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面神经处理及术后放疗经验:附10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万林 朱云 +5 位作者 卢浩 丁继平 姚原 刘胜文 张陈平 杨雯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7-672,共6页
目的:总结腮腺区广泛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面神经处理及术后放疗的相关经验。方法:对收集的10例腮腺区广泛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术中面神经处理方法及术后放疗的作用。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3... 目的:总结腮腺区广泛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面神经处理及术后放疗的相关经验。方法:对收集的10例腮腺区广泛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术中面神经处理方法及术后放疗的作用。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3~51岁,平均38岁(中位年龄37岁)。10例患者均具有多次术后复发特点,其中6例首次术式为局麻下肿瘤结节摘除术。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式为腮腺全叶切除术结合术中具体情况处理面神经(完整保留5例、端-端吻合2例、耳大神经桥接2例、咬肌神经转位修复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放疗,放疗剂量为55~62 Gy/25~30 Fx,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腮腺区广泛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有多次复发、侵袭性强等特点,手术应注意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护面神经。无法保留完整性时,则切除受累段、同期修复重建,辅助放疗可能对提高局部控制率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多形性腺瘤 广泛复发 腮腺肿瘤 面神经 放疗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口腔鳞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育新 王志勇 +46 位作者 王永功 王慧明 王丽珍 田皞 叶金海 付坤 阮敏 孙长伏 孙国文 刘法昱 许碧云 后军 刘冰 刘亮 陈永锋 陈占伟 肖灿 李思毅 李志勇 李勇 李楠 张陈平 张东升 张胜 张凯 杨溪 何巍 苏彤 季彤 林李嵩 罗瑞华 赵志立 胡勤刚 唐瞻贵 徐蔚嘉 黄志权 黄晓峰 梁玉洁 韩正学 韩伟 蒋灿华 喻建军 蔡志刚 廖贵清 廖圣恺 蔡惠明 魏建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是一种基于ICG增强的渗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的活体组织实时近红外显像技术,临床上可对实体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差异显像,评估肿瘤范围及手术切缘...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是一种基于ICG增强的渗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的活体组织实时近红外显像技术,临床上可对实体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差异显像,评估肿瘤范围及手术切缘。该荧光成像技术用于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外科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适应证、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均缺乏相应规范。在前期开展的ICG近红外荧光成像辅助OSCC外科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基础上,经国内多家医学院校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的共同商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形成ICG荧光成像技术在OSCC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以期指导OSCC外科治疗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成像 口腔鳞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127例药物性颌骨坏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0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龙威 颜然 +3 位作者 文晋 张陈平 赵小妹 李思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药物性颌骨坏死(MRONJ)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MRONJ患者共127例,按照2014年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制定的有关MRONJ的诊断标准及分类方... 目的:总结分析药物性颌骨坏死(MRONJ)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MRONJ患者共127例,按照2014年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制定的有关MRONJ的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法,分析MRONJ发生的诱因,危险因素与好发部位,患者手术情况、效果及预后。结果:127例患者中,93例(73.23%)发生于下颌骨,30例(23.62%)发生于上颌骨,4例(3.15%)上、下颌骨同时发生。MRONJ诱因中,98例(77.17%)因颌骨局部创伤(拔牙、种植牙、牙自行脱落)导致。MRONJ分期中,0期6例(4.72%),1期13例(10.24%),2期80例(62.99%),3期28例(22.05%)。MRONJ治疗方法,0期及1期患者均接受局部切除(骨髓炎刮治、死骨摘除、颌骨部分切除);2期71例接受局部切除,8例行颌骨节段切除,1例行颌骨节段切除并同期游离皮瓣重建修复;3期17例接受局部切除,9例行颌骨节段切除,2例行颌骨节段切除并同期游离皮瓣修复。MRONJ预后,0期及1期各3例复发,2期24例复发,3期11例复发。结论:MRONJ好发于下颌骨,拔牙是MRONJ发生最常见的诱因。MRONJ病情复杂,局部刮除容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颌骨坏死 唑来膦酸 拔牙
下载PDF
TP53截断突变作为局部晚期口腔鳞癌诱导化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永 马捷 +10 位作者 刘莹 谈亦然 琚梧桐 孙文文 赵铜超 王旻 王丽珍 李江 张陈平 张志愿 钟来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检测TP53在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探讨TP53截断突变能否作为生物标志物筛选诱导化疗获益患者。方法:选择2008—2014年收治的101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肿瘤及正常对照新鲜冷冻或石蜡包埋样本... 目的:检测TP53在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探讨TP53截断突变能否作为生物标志物筛选诱导化疗获益患者。方法:选择2008—2014年收治的101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肿瘤及正常对照新鲜冷冻或石蜡包埋样本。采用Ion Torrent PGM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突变识别及注释,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男74例,女27例,中位年龄59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4.9个月。平均测序深度肿瘤样本为2366乘,正常对照样本为2225乘。在73例患者中,检测出102个TP53非同义突变(等位基因频率≥3%)。与42例手术组口腔鳞癌患者相比,诱导化疗组(59例)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较好(P=0.090),但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显示,带有TP53截断突变的患者可以从诱导化疗中得到无远处转移生存获益(P=0.038)。结论:本研究未发现诱导化疗能整体提高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期,但TP53截断突变可作为潜在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诱导化疗无远处转移生存获益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TP53截断突变 无远处转移生存 生物标志物 诱导化疗
下载PDF
种植联合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14例下颌骨缺损的长期疗效观察
13
作者 顾雨薇 王凤 +4 位作者 黄伟 张志勇 张陈平 孙坚 吴轶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88-493,共6页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方法,评估种植联合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长期疗效。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995-2005年收治的14例患者47颗植入血管化髂骨的种植体进行随访,其中10例30颗种植体为下颌骨血管化髂骨...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方法,评估种植联合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长期疗效。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995-2005年收治的14例患者47颗植入血管化髂骨的种植体进行随访,其中10例30颗种植体为下颌骨血管化髂骨重建术中同期植入,4例17颗种植体为术后二期植入,上部结构均采用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评估分析种植体15年累积生存率及修复体生存率,修复完成后5年及10年分别进行临床评价。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体均未发生愈合期内失败。种植体10年、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44%和86.67%,修复体15年累积生存率为78.32%。种植体5年及10年边缘骨吸收分别为(2.08±0.27)mm和(4.22±0.48)mm,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01)。生物学并发症主要为种植体周围炎及软组织增生,机械并发症主要为修复体磨耗。结论:种植联合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长期疗效较为稳定,是下颌骨缺损重建的有效方法;但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较高,维护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稳定是种植体远期疗效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化髂骨 种植体 下颌骨缺损 生存分析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mRNA expression of OPN gene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paired normal tissue
14
作者 Lv Xiao-Zhi Feng Yuan-Yong +3 位作者 Duan Li-Qiong zhang Ping Chen Wan-Tao zhang chen-ping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B05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口腔癌 鳞状细胞癌 OPE基因 治疗方法
下载PDF
Clinical outcome of dental implants placed in fibula-free flaps for orofacial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2
15
作者 WU Yi-qun HUANG Wei +3 位作者 zhang Zhi-yong zhang Zhi-yuan zhang chen-ping SUN Ji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1861-1865,共5页
Backgrou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jaw defect due to tumor resection pose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maxillofacial surgery. The osteocutaneous fibula free flap in combination with simultaneous or second stage ... Backgrou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jaw defect due to tumor resection pose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maxillofacial surgery. The osteocutaneous fibula free flap in combination with simultaneous or second stage insertion of dental implants has exhibited growing popularity for such reconstructions.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clinical status and the success rates of dental implants inserted in fibula-free flaps for orofacial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ablation of tumor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clinical follow-up study based on 29 patients after oral tumor surgery, who received vascularized fibula bone grafts and endosseous implants for functional jaw reconstruction during a 5-year period. The follow-up protocol included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radiological evaluation. The clinical records of the patient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Information on treatment modalities, dentition, implant parameters, and prostheses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general, a high primary stability for implants placed into the free fibula grafts was achieved. The 1-year and 5-year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s of the implants were 96% and 91%, respectively, us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 The 1-year and 5-year cumulative success rates of implants respectively. The main reasons for failure of the dental proliferation. The fibula flap presents many advantages for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difficult. placed into the fibula bone grafts were 95% and 87%, replants were infection, tumor recurrence and soft tissue implant placement, but its limited height sometimes makes Conclusions Vascularized fibula bone grafts provide a firm basis for the placement of dental implants in jaw reconstruction. Implants placed in fibula bone grafts were shown to integrate normally. The double-barrel technique, or increasing the height of the fibula flap by vertic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before implant placement in the mandible, is desirable from a functional and esthetic point of 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implants free vascularized fibular flap orofacial reconstruction TUMOR
原文传递
硅酸钙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凯 李跃进 +1 位作者 张琛平 宋纪雷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3-677,共5页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硅酸钙对河套地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钙可显著降低土壤p H值、碱化度、水溶性Na+,显著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硅酸钙用量为2%时,土壤p H从9.33降至8.76,土壤碱化度从28.82%降至16.90%,水溶性Na+从0....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硅酸钙对河套地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钙可显著降低土壤p H值、碱化度、水溶性Na+,显著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硅酸钙用量为2%时,土壤p H从9.33降至8.76,土壤碱化度从28.82%降至16.90%,水溶性Na+从0.13 cmol kg^(-1)降至0.03 cmol kg^(-1);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至11.45 mg kg^(-1)、17.21 mg kg^(-1)、161.97 mg kg^(-1)。综合考虑成本和改良效果分析,硅酸钙用量为2%的处理对盐碱土改良效果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钙 盐碱土 土壤改良
原文传递
复杂岩溶地区桩基础工程处理措施研究
17
作者 梁彬 张金龙 +1 位作者 章臣平 麻金峰 《建筑机械化》 2022年第12期70-72,共3页
在复杂岩溶地区,如何在桩基设计及施工阶段保证桩基础承载力及完整性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南京市鼓楼区金燕路保障房建设工程实例,介绍了针对不同岩溶发育程度的地质情况的桩基础加固处理研究,并就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性及针对性设计及... 在复杂岩溶地区,如何在桩基设计及施工阶段保证桩基础承载力及完整性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南京市鼓楼区金燕路保障房建设工程实例,介绍了针对不同岩溶发育程度的地质情况的桩基础加固处理研究,并就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性及针对性设计及施工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并形成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岩溶 结构设计 施工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