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对含气性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阳气田二叠系山1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江骏 王继平 +6 位作者 张道锋 王龙 李笑天 李娅 张园园 夏辉 于占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4,共16页
为研究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分析成岩演化对储层含气性的影响,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井综合解释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庆阳气田二叠系山西组1段(山1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庆阳气田山1段分流河道中部... 为研究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分析成岩演化对储层含气性的影响,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井综合解释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庆阳气田二叠系山西组1段(山1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庆阳气田山1段分流河道中部多期厚层砂岩具有连续沉积型和间隔沉积型两类叠置关系,前者孔隙组合类型以溶蚀孔+粒间孔+晶间微孔为主,后者以溶蚀孔+晶间微孔为主。相较于后者,前者填隙物含量更低、物性更好、含气性更好。(2)压实作用是影响山1段储层含气性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连续沉积型与间隔沉积型砂岩储层压实率分别为55.4%与61.2%;溶蚀作用是影响储层含气性最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二者溶蚀率分别为27.9%与19.7%。连续沉积型砂岩储层受中等压实作用—中等胶结作用—中等溶蚀作用的成岩演化影响,破坏性成岩作用较弱;间隔沉积型砂岩储层受中等-强压实作用—中等-弱胶结作用—中等-弱溶蚀作用的成岩演化影响,破坏性成岩作用较强。(3)研究区山1段储层以先致密后充注为主,受成岩演化影响,连续沉积型砂岩储层较间隔沉积型砂岩储层致密化程度低,天然气充注规模大,含气性好。(4)引入成岩综合指数定量判断山1段储层成岩作用强度。平面上,西部主河道以间隔沉积型砂岩为主,储层成岩综合指数较低,含气性较差;东部主河道以连续沉积型砂岩为主,储层成岩综合指数较高,含气性较好。含气储层主要发育在庆阳一线以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含气性 储层成岩综合指数 深层致密砂岩 山西组1段 二叠系 庆阳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颗粒滩沉积模式及储层成因 被引量:13
2
作者 席胜利 于洲 +3 位作者 张道锋 吴兴宁 孙哲 丁振纯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颗粒滩相白云岩储层的沉积特征、储层成因与分布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颗粒滩主要由粉—细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鲕粒云岩组成;(2)颗粒滩分布受&q... 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颗粒滩相白云岩储层的沉积特征、储层成因与分布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颗粒滩主要由粉—细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鲕粒云岩组成;(2)颗粒滩分布受"隆拗相间"的古沉积格局控制,主要分布在中央古隆起和榆林—横山隆起带上,次为乌审旗—定边拗陷凸起上;(3)微区多参数分析表明,颗粒滩相白云岩储层经受了准同生溶蚀作用、近地表埋藏期膏盐岩充填作用、晚表生溶蚀作用和晚期方解石、石英和白云石矿物充填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储层成因分析认为,中央古隆起、乌审旗—定边拗陷凸起带与位于盐岩边界线外侧的榆林—横山隆起带颗粒滩是盆地内盐下有利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盐下 颗粒滩 白云岩储层 古沉积格局 溶蚀作用 充填作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37
3
作者 于洲 丁振纯 +5 位作者 王利花 张道峰 罗超 魏源 郭玮 魏柳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3-1224,共12页
近期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此,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其岩石学、储集空间和孔渗特征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 近期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此,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其岩石学、储集空间和孔渗特征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膏盐下储集层为孔隙型白云岩储层,纵向上分布在马五6亚段、马五7亚段和马五9亚段。马五6亚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斑状粉晶白云岩,马五7亚段和马五9亚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粉-细晶白云岩。三个储层段储集空间均以溶蚀孔洞为主,次为残余粒间孔、晶间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分别为5. 84%、6. 81%和7. 03%。沉积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和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等因素共同控制膏盐下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研究认为位于盐岩边界线外侧的中央古隆起带和榆林-横山隆起带地势相对较高,颗粒滩沉积厚度大,在准同生期和浅埋藏期易于发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其内部赋存的孔隙不易被膏盐岩充填,是盆地内膏盐下有利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溶蚀作用 古地貌 膏盐 白云岩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五5亚段白云石结构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
4
作者 高星 张道锋 +4 位作者 史云鹤 宋佳瑶 陈娟萍 刘文香 付勋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5-584,共10页
从白云石结构特征的描述与分类出发,结合地球化学数据,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白云石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对比研究,探索其结构演化过程,进而探讨白云石结构特征与成因的关系。依据白云石的存在形式,可将马五5亚段白云石分... 从白云石结构特征的描述与分类出发,结合地球化学数据,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白云石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对比研究,探索其结构演化过程,进而探讨白云石结构特征与成因的关系。依据白云石的存在形式,可将马五5亚段白云石分为基质白云石和胶结白云石2个大类;根据白云石晶体结构特征以及晶体间相互关系和有序度分析,将基质白云石分为4类:泥晶、直面、自形白云石(Ⅰ类),泥晶-细粉晶、直面、自形、漂浮状白云石(Ⅱ类),细粉晶-粗粉晶、直面、自形-半自形白云石(Ⅲ类),粗粉晶-细晶、直面-曲面、半自形-他形白云石(Ⅳ类);胶结白云石可分为2类:细粉晶、直面、自形-半自形白云石胶结物(Ⅴ类),粉晶-细晶、曲面、鞍形白云石胶结物(Ⅵ类)。马五5亚段白云石的存在形式,属准同生渗透回流与埋藏白云岩化双重作用机制,据此将白云石结构演化分为准同生阶段和埋藏阶段。鄂尔多斯盆地马五5亚段最有利储层为细粉晶-粗粉晶、直面、自形-半自形白云石(Ⅲ类)为主的白云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结构分类 成因机制 储层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二叠系山西组1段层序结构与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夏辉 王龙 +4 位作者 张道锋 王继平 范倩倩 冯敏 王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7-1412,1488,共17页
庆阳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潜力区,二叠系山西组1段(山1段)为其主力产层,然而其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等方面的认识依然不清,制约着气田的勘探开发。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应用测井小波变换、INPEFA... 庆阳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潜力区,二叠系山西组1段(山1段)为其主力产层,然而其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等方面的认识依然不清,制约着气田的勘探开发。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应用测井小波变换、INPEFA技术及Fischer图解等分析方法,对庆阳气田山1段沉积层序发育演化及其对古地貌、古水流流向和湖平面变化的响应关系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山1段可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由完整的水进—水退旋回构成,内部进一步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可识别出浅水三角洲以及湖泊等沉积体系。Fischer图解表明山1段的湖平面经历过“快速上升—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内部伴随着次级的湖平面振荡。“PA(进积—加积)—R(退积)—AP(加积—进积)”叠加序列的转变响应着沉积相的迁移演化及可容空间的变化。低位域时期,在沉积前微古地貌与沉积期古水流流向的耦合作用下,古地貌斜坡区三角洲砂岩储层广泛发育,是后期勘探开发的潜在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平面变化 层序结构 沉积演化 山西组 庆阳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沉积特征与有利储集相带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洲 张道锋 +4 位作者 王维斌 李鹏 魏柳斌 吴东旭 刘雨昕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1-382,共12页
基于古地理格局研究新进展,综合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微观薄片和物性数据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展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奥陶系盐下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2类沉积相,局限台地发育云... 基于古地理格局研究新进展,综合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微观薄片和物性数据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展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奥陶系盐下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2类沉积相,局限台地发育云坪、丘滩、云质潟湖和灰质潟湖等4类微相,蒸发台地发育泥云坪、含膏云坪、膏云坪和膏盐潟湖等4类微相;(2)受古气候、海平面升降变化和“三隆三坳”古地理格局控制,奥陶系盐下岩相古地理总体呈现出“隆控丘滩-坪、坳控潟湖”的平面展布特征;(3)台内丘滩储集性能好,是奥陶系盐下白云岩储层发育的有利储集相带。指出苏里格—城川、乌审旗—志丹和神木—米脂地区是奥陶系盐下有利储层发育区,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古地理格局 有利储集相带 盐下 马家沟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古地理格局对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沉积分异的控制--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钟寿康 谭秀成 +8 位作者 胡广 聂万才 杨梦颖 张道锋 郑剑锋 许杰 董国栋 肖笛 卢子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740,共13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简称马五6亚段)为例,基于测井、录井、岩心和薄片等资料,研究古地理格局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沉积分异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内识别、细化出桃利庙西洼、桃利庙水下高地、桃利...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简称马五6亚段)为例,基于测井、录井、岩心和薄片等资料,研究古地理格局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沉积分异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内识别、细化出桃利庙西洼、桃利庙水下高地、桃利庙东洼、横山高地、东部盐洼、北部斜坡和西南部斜坡等7个次级地貌单元。②由西向东古地貌为“三洼两高”,“三洼”依次发育白云质局限潟湖、膏质蒸发潟湖、盐质蒸发潟湖,“两高”依次发育高能颗粒滩和微生物丘,南北两侧斜坡则发育环陆云坪。③古地貌格局造成来自西北侧祁连海补给海水的自然分异,控制白云岩、膏岩、盐岩共生体系由西向东的偏心式沉积分异,有别于经典的“牛眼式”和“泪滴式”干化收缩分布模式。④中祁连地块向华北板块碰撞俯冲,远端挤压应力传递形成马五6亚段沉积期的近南北向凹凸地貌格局。⑤桃利庙水下高地和横山高地马五6亚段发育南北向展布的丘滩有利相带,是勘探有利区,未来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格局 构造沉积分异 膏盐岩-碳酸盐岩 有利储集相带 奥陶系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准层状岩溶角砾岩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欣玥 李凌 +7 位作者 张道锋 易刚 吴东旭 钟寿康 杨梦颖 熊鹰 肖笛 谭秀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3-679,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广泛发育岩溶角砾岩,结构特征复杂。近期研究发现,这些角砾岩的组构和分布特征难以能单纯地用经典的风化壳岩溶模式解释,各类角砾岩的成因机理值得进一步探究。文中基于大量岩心及薄片观察,对苏里格气田东区...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广泛发育岩溶角砾岩,结构特征复杂。近期研究发现,这些角砾岩的组构和分布特征难以能单纯地用经典的风化壳岩溶模式解释,各类角砾岩的成因机理值得进一步探究。文中基于大量岩心及薄片观察,对苏里格气田东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上组合不同层位角砾岩进行归纳和判识,明确其空间展布和序列结构特征,分析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根据成因与发育环境,苏格里气田东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上组合角砾岩可划分为5类,分别是近原地解离角砾岩(B1)、近地表堆积角砾岩(B2)、洞穴堆积角砾岩(B3)、洞顶(壁)碎裂角砾岩(B4)和坍塌角砾岩(B5),它们具有纵向多层叠置、横向可对比的“准层状”特征;(2)不同类型角砾岩的纵向配置和演化与周期性的向上变浅沉积序列和暴露溶蚀有关,共归纳为3种类型,即B1主发育型、B2-B3-B4组合发育型、B5主发育型;(3)准层状角砾岩形成于早成岩期,受控于古地貌起伏背景下的高频海平面变化,由暴露溶蚀透镜体横向迁移连片和纵向多旋回叠置而成。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多样化的岩溶角砾岩特征与成因,也为白云岩早成岩期岩溶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角砾岩 早成岩期岩溶 高频层序 马家沟组 苏里格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运用岩石组构、生物遗迹及地球化学重建碳酸盐岩沉积古环境——以山西兴县关家崖马五-5亚段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道军 佘伟 +4 位作者 魏柳斌 胡新友 张道锋 张立军 苏中堂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9-548,共10页
通过岩石组构、生物遗迹和地球化学手段重建山西省兴县关家崖剖面奥陶系马五-5亚段碳酸盐岩沉积过程。研究表明:马五-5亚段发育亮晶砂砾屑灰岩、含介形虫藻粉屑灰岩、微晶灰岩、生物扰动微晶灰岩及粉晶含灰云岩,相当于威尔逊模式标准微... 通过岩石组构、生物遗迹和地球化学手段重建山西省兴县关家崖剖面奥陶系马五-5亚段碳酸盐岩沉积过程。研究表明:马五-5亚段发育亮晶砂砾屑灰岩、含介形虫藻粉屑灰岩、微晶灰岩、生物扰动微晶灰岩及粉晶含灰云岩,相当于威尔逊模式标准微相SMF24、SMF16和SMF23,为潮坪环境沉积;遗迹化石Arenicolites、Thalassinoides、Helminthopsis和Planolites及其组合指示潮坪沉积特征,各微环境生物扰动程度不同;碳同位素显示马五-5亚段沉积时,海平面发生了3次波动,马五-52亚期经历了2次海平面升降过程,马五-51亚期处于相对低海平面时期,海洋含氧量与营养盐随海平面升降发生变化,海平面变化使生物生态系统及海水特征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组构的碳酸盐岩。关家崖剖面马五-5亚期由潮下演变为潮间环境,最终转变为潮上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潮坪 生物扰动指数 海平面 营养盐 标准微相
下载PDF
基于激光U-Pb定年技术的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恢复--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进高 于洲 +5 位作者 吴东旭 任军峰 张道锋 王少依 尹陈 刘雨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针对以往定性或半定量研究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所取得的认识存在争议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应用激光U-Pb原位定年技术,并结合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测试数据,对马家沟组风化壳岩溶型和丘滩型两类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 针对以往定性或半定量研究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所取得的认识存在争议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应用激光U-Pb原位定年技术,并结合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测试数据,对马家沟组风化壳岩溶型和丘滩型两类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8个储集层样品定年测试显示马家沟组主要经历了5期成岩作用,第1期为基质白云岩的沉积或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444.0~494.0 Ma,第2期为犬牙状或叶片状白云石胶结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440.0~467.0 Ma,第3期为白云石粉砂充填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316.5~381.0 Ma,第4期为晶粒白云石充填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354.0 Ma,第5期为晶粒方解石充填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292.7~319.0 Ma;②马家沟组基质白云岩的形成与沉积或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有关,而胶结物的白云石化稍晚,属渗透回流—早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成因;③盐上风化壳岩溶型白云岩储集层依次经历准同生白云石化、压实、风化壳岩溶、充填与破裂等成岩作用,膏模孔形成于表生岩溶阶段,被白云石粉砂和方解石等矿物充填,孔隙度由10%~40%降低至3%~8%;④盐下丘滩型白云岩储集层经历准同生白云石化、压实、海底胶结、准同生溶蚀、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充填和破裂等成岩作用,储集层原生孔隙度为10%~30%,经海水胶结作用后降至0~6%,准同生溶蚀作用使孔隙度恢复至5%~15%,之后由晶粒白云石和方解石充填,孔隙度最终降至2%~6%。上述基于激光原位定年技术的白云石化作用和孔隙演化恢复方法对其他盆地或层系储集层孔隙演化恢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定年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 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 孔隙演化
下载PDF
基于GB 4789.10-2016的银白色葡萄球菌鉴定方法的改进
11
作者 金方宁 张道锋 +2 位作者 区楚君 史贤明 施春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0-246,共7页
探讨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10-2016鉴定银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rgenteus)的适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采用GB 4789.10-2016第一法与PCR鉴定方法(目的基因为nuc1或NRPS)同时对19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6株银白色... 探讨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10-2016鉴定银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rgenteus)的适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采用GB 4789.10-2016第一法与PCR鉴定方法(目的基因为nuc1或NRPS)同时对19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6株银白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鉴定,比较两者结果。结果表明,GB 4789.10-2016和nuc1-PCR方法将银白色葡萄球菌错误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NRPS-PCR方法可以区分两者。研究表明:在GB 4789.10-2016的基础上,结合NRPS-PCR建立一套检验流程,可鉴定并区分金黄色葡萄菌和银白色葡萄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白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4789.10-2016 耐热核酸酶基因nuc1 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NRPS
下载PDF
Control of paleogeographic pattern on 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of evaporite-carbonate symbiotic system:A case study of the sixth sub-member of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M5 Member in central-eastern Ordos Basin,NW China 被引量:2
12
作者 ZHONG Shoukang TAN Xiucheng +8 位作者 HU Guang NIE Wancai YANG Mengying zhang daofeng ZHENG Jianfeng XU Jie DONG Guodong XIAO Di LU Zix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4期837-850,共14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leogeographic pattern and 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of evaporite-carbonate symbiotic system is examined based on logging,core and thin section data,by taking the sixth sub-member of fifth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leogeographic pattern and 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of evaporite-carbonate symbiotic system is examined based on logging,core and thin section data,by taking the sixth sub-member of fifth member of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M56)in the central-eastern Ordos Basin as an example.(1)Seven sub-geomorphic units(Taolimiao west low,Taolimiao underwater high,Taolimiao east low,Hengshan high,East salt low,North slope and Southwest slope)developed in the study area.(2)The“three lows”from west to east developed dolomitic restricted lagoon,evaporite evaporative lagoon and salt evaporative lagoon sedimentary facies respectively,the"two highs"developed high-energy grain beach and microbial mound,and the north and south slopes developed dolomitic flats around land.(3)The paleogeographic pattern caused natural differentiation of replenishment seawater from the northwest Qilian sea,leading to the eccentric 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of dolomite,evaporite and salt rock symbiotic system from west to east,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lassic“bull's eye”and“tear drop”distribution patterns.(4)As the Middle Qilian block subducted and collided into the North China Plate,the far-end compression stress transferred,giving rise to the alternate highland and lowland in near north to south direction during the sedimentary period of M56 sub-member.(5)Taolimiao underwater high and Hengshan high developed favorable zones of microbial mounds and grain shoals in south to north strike in M56 sub-member,making them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s with great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geographic pattern 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evaporite and carbonate rock fa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zone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Ordos Basin
下载PDF
Restoration of formation processes of dolomite reservoirs based on laser U-Pb dating: A case study of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Ordos Basin, NW China
13
作者 ZHOU Jingao YU Zhou +5 位作者 WU Dongxu REN Junfeng zhang daofeng WANG Shaoyi YIN Chen LIU Yux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2期327-338,共12页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non-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dolomite reservoir diagenetic and porosity evolution in the previous qualitative or semi-quantitative studies, we investigate two dolomite reservoir types, i.e. wea...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non-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dolomite reservoir diagenetic and porosity evolution in the previous qualitative or semi-quantitative studies, we investigate two dolomite reservoir types, i.e. weathering-crust karstic reservoirs and mound-beach reservoirs, in the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Ordos Basin by using in-situ laser ablation U-Pb dating as well a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1) According to the dating of 8 reservoir samples, the Majiagou Formation experienced 5 diagenetic stages(Stage 1: deposition of matrix dolomite or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in 444.0–494.0 Ma;Stage 2: dogtooth-or blade-shaped dolomite cementation, in 440.0–467.0 Ma;Stage 3: dolomitic silt filling, in 316.5–381.0 Ma;Stage 4: crystalline dolomite filling, in 354.0 Ma;Stage 5: crystalline calcite filling, in 292.7–319.0 Ma).(2) Supra-salt weathering-crust karstic dolomite reservoirs went through several diagenetic processes including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compaction, weathering-crust karstification, packing, and rupturing in succession. Gypsum mold pores formed in the phase of hypergenic karstification and were filled with such minerals as dolomitic silts and calcites, and thus the porosity decreased from 10%–40% to 3%–8%.(3) Sub-salt mound-beach dolomite reservoirs went through the diagenetic processes including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compaction, subsea cementation, penecontemporaneous corrosion, infiltration backflow dolomitization, packing, and rupturing. The porosity of reservoirs was originally 10%–30%, decreased to 0–6% due to seawater cementation, rose back to 5%–15% owing to penecontemporaneous corrosion, and finally declined to 2%–6% as a result of crystalline dolomites and calcites packing. The above methodology for the restoration of dolomitization and porosity evolution may be helpful for the restoration of porosity evolution in other basins or series of st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dating Ordos Basin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DIAGENESIS DOLOMITIZATION porosity evolution
下载PDF
一株糖降解噬糖菌FZY0027的多糖水解活性及基因组分析
14
作者 傅子玥 张道锋 +3 位作者 黄梦涵 李敬霖 苏浩辰 李文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3-1606,共14页
【目的】潮间带海水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水解多糖能力的菌株FZY0027,分析其对不同多糖的水解能力和基因组特征。【方法】通过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测序和基于Illumina NovaSeq和Oxford Nanopore PromethION测序技术全基因组测序对菌株F... 【目的】潮间带海水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水解多糖能力的菌株FZY0027,分析其对不同多糖的水解能力和基因组特征。【方法】通过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测序和基于Illumina NovaSeq和Oxford Nanopore PromethION测序技术全基因组测序对菌株FZY0027进行鉴定。使用dbCAN、EasyCGTree、BRIG和Easyfig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将菌株FZY0027和降解糖噬糖菌(Saccharophagus degradans)2-40^(T)进行比较。使用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法测定多糖水解活性。【结果】菌株FZY0027与S.degradans 2-40^(T)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达到99.9%,初步鉴定为降解糖噬糖菌(S.degradans)FZY0027。该菌株在水解淀粉、木聚糖和甘露聚糖时产生的还原糖浓度最高,分别为2.28、1.75和1.10 mg/mL。菌株FZY0027基因组全长5178381 bp,共编码4156个基因,G+C含量为45.8%。菌株FZY0027与S.degradans 2-40^(T)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平均氨基酸一致性(average amino acid identity,AAI)和DNA-DNA分子杂交(digital DNA-DNA hybridization,dDDH)值分别为96.5%、96.7%和70.0%。经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注释获得303个基因,其中,菌株FZY0027和S.degradans 2-40^(T)分别有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s)结构域的基因137个和130个。菌株FZY0027具有多个参与淀粉、木聚糖等多糖水解的基因,这与菌株FZY0027对淀粉和木聚糖的水解能力强的结果一致。然而,与S.degradans2-40^(T)相比,菌株FZY0027在实验条件下只能水解少数多糖,这可能需要特定的诱导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其多糖水解能力。【结论】菌株FZY0027是一株多能型多糖水解菌,具有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糖噬糖菌 多糖水解活性 基因组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太原组致密灰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国栋 刘新社 +4 位作者 裴文超 付勋勋 曾旭 张道锋 赵小会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8-1027,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太原组发育一套致密灰岩储层,近年来风险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天然气勘探关注的重点领域。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稳定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测试,开展岩石学、储集空间、储层物性及微观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太原组发育一套致密灰岩储层,近年来风险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天然气勘探关注的重点领域。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稳定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测试,开展岩石学、储集空间、储层物性及微观特征研究,系统分析了致密灰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认为:太原组可作为良好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为生屑粉晶灰岩、生屑泥晶灰岩、藻黏结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溶孔、残余生物体腔孔、晶间孔及微裂缝,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1%,平均渗透率为0.22×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太原组灰岩有利储层形成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生屑滩、生物丘有利沉积微相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储集空间类型及平面大面积分布;高频旋回控制下的准同生岩溶作用有利于溶蚀孔的形成,能有效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为厚层灰岩储层的发育创造了条件;裂缝对改善致密灰岩储层渗流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灰岩的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华北地台生物碎屑灰岩储层研究及勘探目标优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灰岩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太原组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