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泵浦-探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操作训练及其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邓莉 吕钎钎 +5 位作者 张汉中 魏鸾仪 黄婉慧 周科卫 刘金梅 杨旭 《物理实验》 2020年第1期35-41,47,共8页
华东师范大学与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自行研发的"超快光场和物质相互作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以搭建泵浦-探测(pump-probe)实验光路,测量并数据模拟出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与低温生长砷化镓(LTGaAs)光生载流子的弛... 华东师范大学与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自行研发的"超快光场和物质相互作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以搭建泵浦-探测(pump-probe)实验光路,测量并数据模拟出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与低温生长砷化镓(LTGaAs)光生载流子的弛豫时间.该泵浦-探测虚拟仿真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泵浦-探测的基本探测原理、半导体材料能带结构与超快载流子的动力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了解泵浦-探测技术、锁相放大技术的关键操作步骤.针对学习《光谱测量技术》的学生,首先讲述泵浦-探测技术原理后,引导学生使用该泵浦-探测虚拟仿真实验,并对学生进行了虚拟仿真实验使用的前后测评,利用SPSS科学统计软件对前后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操作训练后,对泵浦-探测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要点的掌握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泵浦-探测虚拟仿真实验对学生理论掌握与实验操作训练的效果分析,可以探索出虚拟仿真实验辅助理论课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浦-探测 虚拟仿真 前测评 SPSS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WSNs的温室大棚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瀚中 曹江涛 +1 位作者 邵鹏飞 张墨杨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3,共6页
针对我国现阶段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和智能控制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首先综合考虑温室环境因子对实时灌溉需求量的影响,采用ZigBee和WiFi双协议融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技术,对环境数据... 针对我国现阶段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和智能控制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首先综合考虑温室环境因子对实时灌溉需求量的影响,采用ZigBee和WiFi双协议融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技术,对环境数据实时采集并无线发送控制指令;其次,通过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灌溉量与土壤湿度的数学模型,并由此为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关键依据;最后,设计一种将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自适应切换的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对温室大棚的智能灌溉控制。实验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协议融合WSNs弥补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速率较低、传输距离较近的不足,稳定可靠;Fuzzy-PID复合控制具有较理想的动态性能和稳态品质,并且该系统已经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S 双协议融合 节水灌溉 数学模型 FUZZY-PID复合控制
下载PDF
超快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被引量:6
3
作者 邓莉 周科卫 +4 位作者 吕钎钎 黄婉慧 张汉中 魏鸾仪 杨旭 《物理实验》 2019年第9期42-47,共6页
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与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超快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基于此平台,使用者可以了解激光器原理及操作、激光时频域及空间强度分布测量、超快激光脉冲测量物质超快动力学特性、物质高分辨率光谱测量... 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与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超快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基于此平台,使用者可以了解激光器原理及操作、激光时频域及空间强度分布测量、超快激光脉冲测量物质超快动力学特性、物质高分辨率光谱测量等.该平台提供包含激光光源、光学元件、设备等大仪器库,面向使用者完全开放,使用者通过调取相关实验设备,独立搭建实验光路,改变实验仪器相关参量,真实呈现实验现象,并实现数据的提取与分析,体现了在超快光学虚拟实验平台上的人机实时交互.该虚拟仿真平台的设计注重学习者认知规律、符合教育学实践操作的教育特点,有助于学习者充分掌握激光原理及激光光谱测量技术,并且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验,实验提升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虚拟仿真平台 实验教学 超快光场
下载PDF
一种具有高稳定相位差的成像雷达频率源
4
作者 张凤萍 梁影 +1 位作者 章撼中 倪亮 《制导与引信》 2020年第4期17-21,共5页
针对微波频率源相位抖动以及频率不稳定等因素导致高分辨成像雷达成像效果差的问题,分析了频率源稳定性对运动补偿精度的影响,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高稳定相位差的基于时钟同步校准技术的双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频率源。通过多次DDS... 针对微波频率源相位抖动以及频率不稳定等因素导致高分辨成像雷达成像效果差的问题,分析了频率源稳定性对运动补偿精度的影响,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高稳定相位差的基于时钟同步校准技术的双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频率源。通过多次DDS芯片时钟的同步校准,得到脉间相位稳定的双路调制脉冲。试验结果表明:该双DDS频率源的输出信号同步延时误差在500 ps以内,脉间相位差均值稳定在2°以内,相位差标准差不大于1.5°,满足高分辨成像雷达对频率源的相位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差 成像雷达 频率源 稳定性
下载PDF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喷注淬火和介质响应
5
作者 畅宁波 陈蔚 +11 位作者 贺亚运 罗傲 庞龙刚 秦广友 王恩科 王新年 邢文静 杨梦权 杨忠 张本威 张汉中 赵文彬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共21页
本文简要回顾近年来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喷注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和进展,主要讨论以下4个方面:领头强子、整体喷注、重味夸克和介质响应.大横动量领头强子谱的压低是喷注淬火研究中最早被关注的观测量之一.... 本文简要回顾近年来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喷注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和进展,主要讨论以下4个方面:领头强子、整体喷注、重味夸克和介质响应.大横动量领头强子谱的压低是喷注淬火研究中最早被关注的观测量之一.在大横动量区间,系统研究了喷注淬火对部分子味道的依赖性,细致考虑了高能夸克和胶子对轻强子和重味强子的产生和核压低的贡献.在中低横动量区间,发现夸克组合机制和非微扰相互作用对解释轻强子和重味强子的核修正因子与椭圆流数据至关重要.整体喷注是近年来喷注淬火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利用贝叶斯分析研究了单举喷注和光子-喷注的横动量谱压低效应,定量提取了整体喷注的能量损失及其分布.系统性地研究了整体喷注的内部结构,如喷注形状函数、喷注腰围和喷注横动量弥散、整饰喷注的劈裂函数和劈裂半径、重组大半径喷注以及喷注内重味强子的径向分布等.介质响应一直是喷注淬火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喷注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的能动量损失会在喷注的传输方向激发出马赫锥等效应,同时在后方会产生扩散尾流.细致研究了介质响应对喷注周围的能量分布以及重子介子产额比的影响;提出了在光子或Z玻色子标记的喷注事例中探测扩散尾流的二维和三维结构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喷注淬火 重味夸克 介质响应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中山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黄莉莉 蔡志成 +2 位作者 张瀚中 李映来 林海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843-846,856,共5页
目的分析2014-2018年中山市四类慢性病的死亡现况和早死概率,评估本市"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实现情况。方法选取中山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14-2018年中山市户籍居民的全部个案,分析慢病总体死... 目的分析2014-2018年中山市四类慢性病的死亡现况和早死概率,评估本市"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实现情况。方法选取中山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14-2018年中山市户籍居民的全部个案,分析慢病总体死亡率、四类慢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计算四类慢病早死概率并评估2030年达标情况。结果慢性病死亡是中山市居民的主要死因,2014-2018年其占总死因的平均构成比为89.58%(88.90%~90.31%),其中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慢性病死亡占慢性病总死亡的平均比例为93.54%(93.12%~94.31%)。2015年中山市四类主要慢性病的早死概率为14.98%,男性早死概率(20.80%)高于女性(8.69%)。整体和男性的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缓慢,年增长率分别为-0.003%和-0.009%,女性下降速度较理想,年增长率达到-0.026%。若以此下降速度计,到2030年中山市只有女性可以达标,整体和男性早死概率年均增长速度需要分别达到-0.028%和-0.027%,比目前的下降速度分别提升8.49倍和3.09倍。结论中山市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四类主要慢性病平均早死概率男性是女性的2.39倍,应将男性作为慢性病干预的重点人群,加快男性慢性病早死概率的下降速度,努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早死概率 健康中国2030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防输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谈晔 张浩玲 +2 位作者 张瀚中 周郁潮 张珍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92-596,共5页
目的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防输入扩散的风险评估方法。方法运用德尔菲法确定集中隔离场所防疫情输入扩散风险的评估指标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风险矩阵原理建立风险分级... 目的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防输入扩散的风险评估方法。方法运用德尔菲法确定集中隔离场所防疫情输入扩散风险的评估指标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风险矩阵原理建立风险分级评估模型,对中山市12间隔离场所进行验证。结果建立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防输入扩散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可能性和严重性2个维度,建立5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并提出了集中医学观察场所防输入扩散的风险分级评估模型。运用该模型评估12间隔离场所防输入扩散的风险度,其中包括高风险2间、中等风险3间、一般风险3间和低风险4间。结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防疫情输入风险评估指标易于测量,逻辑关联性强,建立的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中山市镇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谈晔 张瀚中 +3 位作者 李映来 黄莉莉 陈语嫣 王博远 《华南预防医学》 2019年第6期522-524,55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山市镇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能力建设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分别对中山市2015和2018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现状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中山市共设立24个镇级疾控中... 目的研究中山市镇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能力建设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分别对中山市2015和2018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现状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中山市共设立24个镇级疾控中心,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多样,54.2%的机构均涉及8项及以上疾控职能,业务用房面积较2015年增长135.57%,24个镇均设置了至少1个预防接种门诊,2018年在编人员338人,较2015年355人有所减少,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构成比由54.4%增至58.2%,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构成比由4.4%增至27.7%,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人员构成比由17.2%增至29.9%。2018年现有公卫医师231名。41.7%(10/24)的镇(区)每万人口配备公卫医师人数为1.0~1.2人,41.7%(10/24)为0.5~0.9人,16.7%(4/24)小于0.5人。传染病防控评分2018年高于2015年,免疫规范管理评分2018年低于2015年,差异均有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山市镇级疾控中心能力发展不平衡,建议通过强化政府投入的主体责任、推动区域疾控中心的实体化建设、建立合理的薪酬长效机制、启动人才培养项目等措施提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能力建设 预防控制 公共卫生
原文传递
炭龄对活性炭工艺去除南水北调水中有机物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瀚中 韩梅 +3 位作者 赵志伟 顾军农 刘珊珊 丁硕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7,共6页
基于北方某水厂中试基地,采用新炭、2.5~3.5年炭、4.5~5.5年炭等不同炭龄的活性炭滤柱,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运行,对比研究炭龄对南水北调水源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运行稳定的活性炭滤柱,主要通过生物作用去除水中的有... 基于北方某水厂中试基地,采用新炭、2.5~3.5年炭、4.5~5.5年炭等不同炭龄的活性炭滤柱,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运行,对比研究炭龄对南水北调水源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运行稳定的活性炭滤柱,主要通过生物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2.5~3.5年和4.5~5.5年炭龄滤柱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差异较小,但二者对三氯甲烷的去除效果优于生物膜不稳定的新炭滤柱;通过高通量测序解析发现,鞘氨醇单胞菌、DSSF69等是优势功能菌,炭龄长的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生物膜系统更稳定。此外,活性炭滤柱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进水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相关,当进水溶解性有机物浓度较低时,活性炭滤柱会出现吸附物质逆扩散的现象,所以当水质较好时,活性炭滤池的有机物去除效果会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炭龄 南水北调 有机物 生物膜
原文传递
Studies on sulfinatodehalogenation——XVIII. The reaction of perfluoroalkyl iodides with α-methylene cyclic ethers
10
作者 HUANG Wei-Yuan zhang han-zhong ZHUANG Jin-Li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6期555-560,共15页
Perfluoroalkyl iodides reacted with various a-methylene oxacycloalkanes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dithionite to give ring opening adducts. The reaction provided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es of polyfunctional ... Perfluoroalkyl iodides reacted with various a-methylene oxacycloalkanes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dithionite to give ring opening adducts. The reaction provided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es of polyfunctional organofluorine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ylene cyclic ethers The reaction of perfluoroalkyl iodides with XVIII
全文增补中
Studies on sulfinatodehalogenation——ⅪⅩ.The reaction of perfluoroalkyl iodides and perfluoroalkane-sulfonyl bromides with conjugated dienes
11
作者 HUANG Wei-Yuan zhang han-zho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76-83,共0页
The reaction of TbCl_3 with K[2,4-(CH_2)_2C_5H_5] at 0℃ in THF followed by crystalliza- tion at -90℃ led to a pale yellow hexagonal prismatic crystalline product [2,4-[CH_3)_2-η~5-C_5H_5]_(2-) Tb·1/2THF, which... The reaction of TbCl_3 with K[2,4-(CH_2)_2C_5H_5] at 0℃ in THF followed by crystalliza- tion at -90℃ led to a pale yellow hexagonal prismatic crystalline product [2,4-[CH_3)_2-η~5-C_5H_5]_(2-) Tb·1/2THF, which is highly sensitive to air and water and rapidly efflorescent at ambient temper- ature. The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data of the compound have been collected at low tem- perature (-60℃)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solved by heavy atom method. It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l with lattice parameters a=8.477 (?),b=12.583 (?),c=12.858 (?), a=118.08°,β=91.38°,γ=108.75°,V=1120.36 (?)~ 3 and Z=2. Least-squares refinement converged to a final value R=0.043. The compound possesses an idealized G_(2h) symmetry、with three 2,4- dimethylpentadienyl ligands bound to the central terbium atom in a pentahapto mode (η~5). Each unit cell contains two molecules of[2,4-(CH_3)_2-η~5-C_5H_5]_3Tb and one molecule of solvent THF, of which the role in the lattice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 The reaction of perfluoroalkyl iodides and perfluoroalkane-sulfonyl bromides with conjugated dienes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