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tBoost算法的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及其在井壁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华洋 谭强 +4 位作者 朱施杰 邓金根 严科 张君岳 虞海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为解决传统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如伊顿法和鲍尔斯法)在预测孔隙压力时,适用范围较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基于CatBoost机器学习回归算法建立孔隙压力智能预测模型,并与决策树回归算法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进行比较,以某区块2口直井... 为解决传统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如伊顿法和鲍尔斯法)在预测孔隙压力时,适用范围较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基于CatBoost机器学习回归算法建立孔隙压力智能预测模型,并与决策树回归算法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进行比较,以某区块2口直井为例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合CatBoost模型的孔隙压力预测结果,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孔隙压力对井壁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tBoost模型的5个评价指标相对最优,孔隙压力当量密度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最小,CatBoost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较高的预测精度;在低孔隙压力条件下,井周等效塑性应变不均匀性明显,井周进入塑性区的围岩区域主要集中在最大主应力方向;在较大孔隙压力作用下,井周等效塑性应变不均匀性有所降低,但井周等效塑性应变的极大值仍存在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研究结果可对孔隙压力精确预测和钻井作业安全施工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压力 机器学习 CatBoost算法 压力预测
下载PDF
不同种源防风种子的萌发特性与鉴别
2
作者 张郡月 韩祥 +2 位作者 杨帆 王英平 刘双利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3,48,共9页
为建立防风种子质量的显微鉴别方法,明确防风种子的萌发特性,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野生、栽培以及不同产地的防风种子进行显微鉴别。在正置荧光显微镜及体式显微镜下,观察防风种子萌发过程中油管、种胚及胚轴的变化。结果表明,野生防风种... 为建立防风种子质量的显微鉴别方法,明确防风种子的萌发特性,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野生、栽培以及不同产地的防风种子进行显微鉴别。在正置荧光显微镜及体式显微镜下,观察防风种子萌发过程中油管、种胚及胚轴的变化。结果表明,野生防风种子的油管面积、周长及饱满度均大于栽培防风种子,可以作为防风种子的主要鉴别依据之一。防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依次经历了球形胚阶段、心形胚阶段、鱼雷形胚阶段及子叶胚阶段。种子萌发过程的解剖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横切面油管的面积、周长及饱满度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萌发特性
下载PDF
太阳能采暖系统储热水箱体积匹配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放 张俊月 +1 位作者 田原 杨旭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9-226,共8页
以太阳能光热采暖系统的集热面积与储热水箱体积的匹配为研究对象,搭建基于小时级热量流动的太阳能采暖系统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集热面积和储热体积匹配关系对系统运行效率、经济性及安全性的综合影响进行讨论。并以一个典型算例为例,... 以太阳能光热采暖系统的集热面积与储热水箱体积的匹配为研究对象,搭建基于小时级热量流动的太阳能采暖系统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集热面积和储热体积匹配关系对系统运行效率、经济性及安全性的综合影响进行讨论。并以一个典型算例为例,结合经济性分析方法,给出太阳能采暖系统最优集热面积和水箱体积的设计流程。研究表明:单位集热面积匹配储热体积的最优值并非是一个定值,而是与系统的总集热面积有很强的相关性。系统集热面积越大,单位集热面积对应的最优储热体积越大。相应地,系统的热损失也越大,单位集热面积的有效供热量越小。因此,需要从集热量与热损失2个方面综合权衡系统规模,并合理匹配储热体积,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采暖 太阳热水 系统设计 储热水箱
下载PDF
CSWT应用于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张俊悦 赵育洁 宁姝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CSWT)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肌灌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CSWT)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肌灌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CA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CSW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和心肌灌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肌灌注和血管内皮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SWT治疗CAD合并心力衰竭效果确切,通过机器震动产生的能量,促进血管的生成,修复受损的心肌,增强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灌注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力衰竭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
下载PDF
大型综合医院院内开展专题展览实践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尹琳 朱文赫 +8 位作者 邵先成 苏源 仇玉青 王燕森 李宁 张军跃 王雯祺 蔡莹莹 刘晓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88,共3页
利用医院内部空间策划并举办专题展览是大型综合医院在卫生宣传和叙事医学领域值得关注的新课题。中日友好医院在院内举办了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专题展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本文介绍了该项专题展览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 医院宣传 专题展览 医院文化 叙事医学
下载PDF
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军跃 张般若 陈梓尧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6-78,共3页
公立医院承担着提供医疗服务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任务。近年来,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是实践和学术研究共同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在转化的数量、价值、方式、层次和规模上有待提高。作者经过对当前研究和医院... 公立医院承担着提供医疗服务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任务。近年来,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是实践和学术研究共同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在转化的数量、价值、方式、层次和规模上有待提高。作者经过对当前研究和医院实践的梳理与分析,从思想认识、政策制度和具体实践方面提炼出了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为未来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科技成果 成果转化
下载PDF
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俊月 郭放 +2 位作者 黄海龙 田原 杨旭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3,共7页
以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一个已有的1 MW工业余热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系统模拟对系统储热、取热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适合长周期、大规模蓄热;... 以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一个已有的1 MW工业余热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系统模拟对系统储热、取热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适合长周期、大规模蓄热;储热体体积和循环流量应根据系统热源和取热装置特性进行合理匹配,在合理匹配范围内可参考系统经济性确定系统最优配置。最后,通过费用年值法分析优化后的系统经济性,分析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成本仅略高于燃煤供热,相比燃气供热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跨季节储热 区域供热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前/尾缘自由掠叶型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流动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红艳 佟鼎 +2 位作者 张俊跃 程江华 刘欣源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4-560,共7页
针对某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对其前/尾缘叶型进行了自由掠叶型的改进,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全转速范围内,离心叶轮前缘采用前自由掠叶型能够使叶轮更加适应进口的跨声速流动,有效改善叶轮进口的激波形态,增大... 针对某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对其前/尾缘叶型进行了自由掠叶型的改进,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全转速范围内,离心叶轮前缘采用前自由掠叶型能够使叶轮更加适应进口的跨声速流动,有效改善叶轮进口的激波形态,增大堵塞流量,降低激波损失,增加效率.尾缘采用后自由掠叶型能够增加出口叶片的做功面积,抑制叶片尾缘间隙流动与主流结合形成的低能流团,从而使压比和稳定性提升.最后,针对设计的前/尾缘自由掠叶型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开展了台架性能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自由掠叶型 数值模拟 台架试验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君月 陈燕 +1 位作者 宋天姣 张天哲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4-1111,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在宫颈癌术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国际临... 目的比较不同的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在宫颈癌术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国际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5月。采用校正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利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术后辅助治疗,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以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redible intervals,CI)进行报告;骨髓抑制以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CI进行报告。根据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对生存获益及骨髓抑制进行排序。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包含6098例患者。在提高OS方面,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HR:0.75,95%CI:0.56~0.98)、序贯放化疗(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SCRT)(HR:0.64,95%CI:0.45~0.93)相对于单纯放疗(radiotherapy,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提高DFS方面,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CT)相对于单纯化疗(chemotherapy,CT)(HR=0.37,95%CI:0.16~0.87)、RT(HR=0.48,95%CI:0.27~0.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CRT相对于R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64,95%CI:0.45~0.96)。在骨髓抑制发生方面,CCRT、RT和SCR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URA结果显示,在提高OS方面,SCRT排名第一(SUCRA值=0.75),CCRT+CT排在第2名(SUCRA值=0.68);在提高DFS期方面,CCRT+CT排名第一(SUCRA值=0.95),第2名为SCRT(SUCRA值=0.70);在骨髓抑制发生方面,RT排在第1名(SUCRA值=0.82),其次是SCRT(SUCRA值=0.36)。结论在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中,CCRT+CT及SCRT在提高有效性方面较好,RT及SCRT在保证安全性方面较好,结果还需要更多的高质量RCTs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网状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冻融循环作用下红砂岩不同尺度孔隙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杨萌萌 张君岳 孟想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为探讨冻融循环作用对寒冷地区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次、20次、40次)作用后的红砂岩试样进行了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压汞测试和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并对不同尺度(微孔、过渡孔、中孔和大孔)孔隙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为探讨冻融循环作用对寒冷地区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次、20次、40次)作用后的红砂岩试样进行了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压汞测试和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并对不同尺度(微孔、过渡孔、中孔和大孔)孔隙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会改变红砂岩中孔隙孔径的分布规律,使原50~680 nm的过渡孔或中孔不断发育扩大为680~3800 nm的中孔和大孔;冻融循环有利于红砂岩中小于50 nm的微孔或过渡孔发育生成,且对3~4 nm的微孔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寒冷地区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及安全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红砂岩 孔隙结构 孔径分布
原文传递
饱水红砂岩裂隙冻胀力与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镇 李银平 +3 位作者 王贵宾 马洪岭 张君岳 毕振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857-2868,共12页
高寒高海拔地区常年受冻融循环作用影响,裂隙岩体冻胀现象普遍存在。为探究冻胀力在裂隙冻胀变形中的演化规律,揭示裂隙岩石的冻胀损伤机制,利用分布式压力薄膜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应变仪组成的测试系统,对不同裂隙宽度的饱和裂隙红砂... 高寒高海拔地区常年受冻融循环作用影响,裂隙岩体冻胀现象普遍存在。为探究冻胀力在裂隙冻胀变形中的演化规律,揭示裂隙岩石的冻胀损伤机制,利用分布式压力薄膜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应变仪组成的测试系统,对不同裂隙宽度的饱和裂隙红砂岩试样的冻融过程进行实时全面监测,获得裂隙冻胀力、温度和裂隙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冻融过程中,饱水裂隙红砂岩裂隙内20 mm处出现恒温平台,标志着裂隙水发生冻结,且裂隙宽度越大,恒温平台出现时刻越早;岩石表面应变与温度变化拐点同步,裂隙应变拐点滞后于温度拐点,但裂隙应变与最大冻胀力的变化同步;在恒温平台出现时,岩石表面应变快速上升,主要是岩石骨架收缩和岩石孔隙水冻胀共同作用引起的;岩石表面温度变化比裂隙内温度变化更快,导致裂隙水的冻胀有所滞后;在融化过程,冻胀力和应变均再次爬升,并出现次高点;对于宽度在2~4 mm范围内的裂隙,最大冻胀力峰值随着裂隙宽度增大而增加;在整个冻融过程中,冻胀力的分布是不规则的、冻胀力由四周向内部递增,四周的冻胀力大小基本保持不变;冻融机制分析表明:岩块周边首先形成冻结层,然后裂隙水发生冻结逐渐形成冰塞,当冰塞不再滑移、达到完全密闭状态,裂隙应变急速上升、冻胀力骤然上升到最大值,裂隙尖端应力集中,产生微裂纹。在融化时,岩石表面融化,裂隙内产生二次冻胀。试验初步分析了裂隙岩体中孔隙水和裂隙水的冻结规律,为合理分析裂隙岩体冻胀损伤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冻胀力 冻胀变形 冻胀损伤机制
原文传递
冻融红砂岩微观结构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镇 张君岳 +1 位作者 王贵宾 唐明豪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66,共6页
为探究岩石在冻融条件下的微观结构损伤特性,对冻融前后的红砂岩进行核磁共振、电镜扫描、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量试验,得到了红砂岩冻融前后的核磁共振T2谱分布、电镜扫描图像、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岩在冻融后... 为探究岩石在冻融条件下的微观结构损伤特性,对冻融前后的红砂岩进行核磁共振、电镜扫描、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量试验,得到了红砂岩冻融前后的核磁共振T2谱分布、电镜扫描图像、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岩在冻融后,第一个峰的形态向左发生偏移,且第一个峰和第二个峰的面积之和占T2谱峰总面积比例增加,表明岩石在冻融条件下产生微裂隙;红砂岩的T2谱分布主要有3个峰,第三个峰的面积占T2谱峰总面积的1%以下,表明大孔隙很少,以微孔隙为主;电镜扫描图像表明冻融后的红砂岩内小孔隙和微裂隙数量增多,且孔径增大。红砂岩在冻融后的饱水质量、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增加,岩石在冻融条件下产生新的微裂隙,为水分的迁移提供了空间条件。红砂岩的核磁共振、电镜扫描图像、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测量结果可为研究岩石冻融损伤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电镜扫描 孔隙结构 孔隙度 渗透率
原文传递
冻融红砂岩物理力学性质损伤演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君岳 田镇 +2 位作者 刘桓兑 王洋 唐明豪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84,共6页
为了探究冻融循环过程对红砂岩试样力学特性的劣化及原因,对饱水红砂岩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及不同冻融次数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冻融过程对岩石物理力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红砂岩在冻融过程中出现了裂纹、颗粒脱落、片落3种劣... 为了探究冻融循环过程对红砂岩试样力学特性的劣化及原因,对饱水红砂岩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及不同冻融次数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冻融过程对岩石物理力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红砂岩在冻融过程中出现了裂纹、颗粒脱落、片落3种劣化模式;冻融过程中,在未经强制饱水的情况下,岩石质量增加;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长,岩石的饱水质量、孔隙率持续增加,岩石的纵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持续降低,岩石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通过定义损伤变量,根据应变等价原理建立了冻融损伤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以无损检测方式测得相关岩石参数,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岩石经过不同冻融次数后的单轴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损伤 破坏模式 劣化特征 应变等价原理 损伤模型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Swirling Inflow Effects on Turbine Performance under Pulsating Flows
14
作者 DING Zhanming WANG Cuicui +4 位作者 zhang junyue LIU Ying HOU Linlin ZHUGE Weilin zhang Yangju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734-1744,共11页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wirling flows on flow behaviors and performance of a radial-flow turbocharger turbine under pulsating inflow condition.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s of swirling flow,th...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wirling flows on flow behaviors and performance of a radial-flow turbocharger turbine under pulsating inflow condition.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s of swirling flow,three sets of simulations of the turbine were carried out,which are an unsteady simulation under pulsating swirling inflow,an unsteady simulation under equivalent pulsating uniform inflow,and quasi-steady simulations under uniform inflow.Results proved that swirling flow has a considerabl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urbine instantaneous performance and lead to 2.5%cycle-averaged efficiency reduction under pulsating flow condition.Swirling inflow would lead to significant losses in both the volute and the rotor,while the pulsating inflow leads to higher losses in the rotor and show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losses in the volute.The instantaneous efficiency reduction of the turbine could be correlated with the time-varying inlet swirl strength.Under the influence of unsteady inlet swirls,the volute flow field is highly distorted and the free vortex relation is no longer valid.The swirling flow has strong interactions with the wake flow of the volute tongue,leading to additional losses.Relative flow angle at rotor inlet is remarkably reduced and its distribution is significantly distorted.Strong separation flows and passage vortices would appear in the rotor because of the swirling inflow,leading to inferior roto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rling inflow pulsating flow CFD turbocharger turbin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