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根系分泌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雨菡 陈莲 +8 位作者 张培珍 李高聪 王振江 唐翠明 林森 罗国庆 钟建武 李智毅 王圆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144-154,共11页
为深入了解根系分泌物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2022年根系分泌物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年发文量、高产发文国家间合作关系、发文机构、期刊分布、文献... 为深入了解根系分泌物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2022年根系分泌物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年发文量、高产发文国家间合作关系、发文机构、期刊分布、文献共被引和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对不同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根系分泌物研究领域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国际范围内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美国合作关系密切且合作发文最多,中国科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州立大学致力于该领域研究并做出突出贡献,《Plant and Soil》和《Soil Biology&Biochemistry》为主要载体。生态系统、根际微生物、有机酸、基因、胁迫和植物适应性为根系分泌物研究的核心主题;不同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内容由早及近表现为信号传导—养分获取—化感作用—植物修复—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机理、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调控功能及分子机制等更为细化的研究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兴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 VOSviewer CITESPACE
下载PDF
关于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高估的讨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静 徐晶 +6 位作者 偶奇 韩龙飞 王子君 邵志刚 张培震 姚文倩 王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9-596,共18页
1920年海原大地震作为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陆震级最高、伤亡最多的极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开启了我国用现代地震学方法研究大地震的新篇章,在我国地震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矩震级为M_(W)(7.9... 1920年海原大地震作为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陆震级最高、伤亡最多的极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开启了我国用现代地震学方法研究大地震的新篇章,在我国地震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矩震级为M_(W)(7.9±0.2),与文献和大众广泛接受的M8(1/2)的数值相差较大。本文通过对震级标度及其演化历史的总结和梳理,阐述了仪器记录早期阶段基于地震波波形振幅和频率的震级标定存在系统偏差的问题,这与仪器限制、台站稀疏、标定不统一等因素有关,也使得1920年海原大地震和同时期世界上其它一些重要大地震的震级不同程度被高估。在各种震级标度中,矩震级MW与地震破裂面积和位移等物理参数关联,是地震震级的最佳标定方法。震级作为表述地震大小和能量的重要参数,被广泛地用于评估断层未来的地震潜势;震级的偏差对地震活动时空分布样式的研究会产生重要影响,并造成基于历史地震资料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和灾害评估等产品的可信度降低。因此,本文倡导对历史地震震级进行检验和修订,并建议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震级采用矩震级M_(W)(7.9±0.2)表示,修正后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震级与2008年汶川地震(M_(W)7.9,M_(S)8.0)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M_(W)7.8,M_(S)8.1)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 年海原大地震 历史地震 震级标定 面波震级 矩震级 同震位移分布
下载PDF
我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标准现状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霍丽丽 姚宗路 +3 位作者 赵立欣 罗娟 张沛祯 张心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农业农村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也是固碳增汇的重要方面,我国农业农村领域仍存在减排固碳底数不清、监测方法和核算标准体系不健全、认证缺乏指导依据等问题,因此,亟需构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农业农村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也是固碳增汇的重要方面,我国农业农村领域仍存在减排固碳底数不清、监测方法和核算标准体系不健全、认证缺乏指导依据等问题,因此,亟需构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升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水平和管理效能。本文对国内外农业农村领域碳排放、碳减排、固碳等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分析现阶段标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建立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标准体系的思路及整体框架,加快关键领域标准制定与实施,重点围绕稻田甲烷、农田氧化亚氮、反刍动物肠道甲烷、畜禽粪污管理、秸秆露天焚烧及农村生活用能等“排放源”,农田和渔业“碳汇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替代“减排源”等主要领域,研编一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提出标准体系建设有关建议,为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建立健全统一的碳排放数据监测计量、核算、报告、核查等技术规范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 温室气体 减排 碳汇 标准体系
下载PDF
基于VMD-Hilbert变换的大型网箱养殖鱼群声特性研究
4
作者 沈晨 张培珍 +3 位作者 刘欢 唐杰平 高守勇 王振鹏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1054-1062,共9页
为解决养殖户很难监测到自己养殖鱼类的行为状态与投料反馈的问题,针对大型半潜平台“澎湖”号网箱养殖鱼群进行了昼夜连续的被动声学监测。结合昼夜时频分析结果,获得人工投料、投料机自动投料、外来船舶惊扰及深夜安静状态等4个时段... 为解决养殖户很难监测到自己养殖鱼类的行为状态与投料反馈的问题,针对大型半潜平台“澎湖”号网箱养殖鱼群进行了昼夜连续的被动声学监测。结合昼夜时频分析结果,获得人工投料、投料机自动投料、外来船舶惊扰及深夜安静状态等4个时段的噪声频带及声压级分布特性。时频分析结果显示大范围自动投料下测得的鱼群活跃度明显高于其他状态,相对海洋环境背景噪声的声强度高出30 dB左右。外来船舶惊扰时测得的鱼群噪声强度高出人工投料时刻9 dB左右。深夜鱼群处于安静状态,鱼群活跃度最低,噪声声压级约为70~75 dB。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MD: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对时域信号进行模态分解,获得Hilbert谱分析显示:IMF1为鱼群拍打和泳动噪声高频噪声分量,IMF2为金鲳鱼摄食及活动噪声,频带位于1 100~3 000 Hz。石斑鱼进食及活动噪声频带为300~1 100 Hz,是第3阶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的主要构成。希尔伯特边际谱在600~700 Hz频带范围内出现峰值,鱼群的生物噪声能量占比最高。研究海洋鱼群发声特性、行为状态与环境背景关系,预期为投饵调控、海上施工及网箱养殖鱼群种群分类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群噪声 声压级 时频分析 变分模态分解 网箱养殖
下载PDF
宽吻海豚声散射特性研究
5
作者 莫晴舒 张培珍 +2 位作者 刘欢 沈晨 李高聪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1-748,共8页
基于COMSOL多物理场仿真平台构建宽吻海豚3D模型,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计算在频率为1~5 kHz的调频信号照射条件下,海豚收发合置散射指向特性。结果表明:(1)由海豚模型0°~360°全向目标强度概率分布可知,其目标强度主要分布在-36.... 基于COMSOL多物理场仿真平台构建宽吻海豚3D模型,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计算在频率为1~5 kHz的调频信号照射条件下,海豚收发合置散射指向特性。结果表明:(1)由海豚模型0°~360°全向目标强度概率分布可知,其目标强度主要分布在-36.4~-11.2 dB;(2)肺部模型和海豚模型的频率响应特性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肺部是海豚总体声散射的主要贡献;(3)海豚频率响应在1.2、1.9、2.9、3.7 kHz附近,在4.3 kHz和4.8 kHz频率处出现较窄的共振模态谷值,验证生物组织介质中存在Whispering-Gallery波;(4)当频率为5 kHz时,海豚(肌体+肺部)的目标强度指向分布呈现“蝶形”,正横方向目标强度为-22.3 dB,头部方向目标强度为-34.2 dB,尾部目标强度为-34.3 dB。通过缩比海豚模型的水池回声测试实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指向分布 频率-角度谱 COMSOL多物理仿真 海豚 目标强度
下载PDF
水中目标回声特性测试3D微视频虚拟仿真实验
6
作者 张培珍 莫晴舒 +1 位作者 周光波 莫秉戈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水声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防、油气勘探、地貌成像、探寻沉船等领域,同时是海洋技术、海洋测绘、海洋科学等方向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之一。运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实验系统所需的接收和发射换能,以及不同种类3D虚拟... 水声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防、油气勘探、地貌成像、探寻沉船等领域,同时是海洋技术、海洋测绘、海洋科学等方向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之一。运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实验系统所需的接收和发射换能,以及不同种类3D虚拟模型,结合V-Ray虚拟仿真渲染、AI配音等多媒体技术搭建虚拟实验场景,以板块元算法和COMSOL声固耦合−频域有限元法理论为基础,完成不同目标散射声场数值仿真计算,模拟3D场景的水中目标声特性测试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通过3D微视频方式展示,不仅可以用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对水中目标测试技术的深度认知,同时可对普通民众进行声呐技术的科普教育。系统集水声工程科学研究、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功能集于一体。研究成果为扩大水声技术影响力和覆盖面发挥作用,为水下目标探测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SOLIDWORKS 3D微视频 数值仿真计算
下载PDF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S)7.4地震深部环境及发震构造模式 被引量:68
7
作者 詹艳 梁明剑 +7 位作者 孙翔宇 黄飞鹏 赵凌强 宫悦 韩静 李陈侠 张培震 张会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32-2252,共21页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M_(S)7.4地震,截至5月27日,已记录余震2700多次.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7 km,震中坐标为34.59°N,98.34°E,位于巴颜喀拉块体北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以南70 km左右,结合震中位置、余...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M_(S)7.4地震,截至5月27日,已记录余震2700多次.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7 km,震中坐标为34.59°N,98.34°E,位于巴颜喀拉块体北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以南70 km左右,结合震中位置、余震分布、卫星影像解译及活动断裂分布,初步判断发震断裂为东昆仑断裂带南部的玛多—甘德断裂带.本文展示了沿玛多地震震中西北20 km,长约280 km的北东向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揭示主震震源及余震主体位于中下地壳高导与上部高阻体交界部位;对比巴颜喀拉块体东、北边界的不同震例的大地电磁探测结果,发现区域尺度上巴颜喀拉块体及其边界断裂带发生的中强地震震源多位于块体边界显著电性边界带附近.东昆仑断裂玛曲段三条电磁剖面揭示出与本次玛多地震相似的深部构造背景,由于古地震、历史地震资料揭示出玛曲—玛沁段最后一次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已经超出或接近其复发周期,因此后续需重点关注玛曲—玛沁段的地震活动性及危险性.综合分析巴颜喀拉块体地质、地貌及深部电性结构特征,我们认为,玛多—甘德断裂带与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其他北西向左旋走滑断裂,控制了诸如1947年达日M_(S)7.7地震、2021年玛多M_(S)7.4地震的发生,活动速率相对较低,强震复发间隔相对偏长;走滑速率更高的东昆仑、甘孜—玉树—鲜水河等边界断裂带,控制着边界断裂带内如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地震、2011年玉树7.1级地震等大震、强震的发生,地震复发间隔短;两种不同规模、不同运动速率的断裂体系协同运动,共同调节着青藏高原不同块体的形变,变形过程更为弥散连续,明显有别于中国大陆内部如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扬子等更为刚性的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内部沿龙日坝断裂、五道梁—长沙贡玛断裂等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地震空区,建议后续加强地震地质、深部孕震环境等研究工作.本文大地电磁探测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块体北边界带中下地壳高导层厚度明显小于东部地区,我们推测龙日坝断裂西北侧阿坝次级块体内构造变形以左旋走滑的水平向运动为主,中下地壳增厚有限,但龙日坝断裂东南至龙门山构造带之间龙门山次级块体内,中下地壳的缩短增厚幅度明显偏大,表明西北侧的水平走滑运动不断被龙日坝断裂东南地区的构造缩短增厚所吸收,控制着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的构造变形与强震(如松潘、汶川、九寨沟地震等),同时驱动着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快速侵蚀剥露及地貌演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玛多M_(S)7.4地震 巴颜喀拉块体 大地电磁 深部结构 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赵俊猛 张培震 +17 位作者 张先康 Xiaohui YUAN Rainer KIND Robert van der HILST 甘卫军 孙继敏 邓涛 刘红兵 裴顺平 徐强 张衡 嘉世旭 颜茂都 郭晓玉 卢占武 杨小平 邓攻 琚长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59,共30页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计划” 中国西部盆山原 准噶尔盆地 天山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壳幔结构 深部动力学过程 综合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成功的臀位外倒转术对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谭章敏 张培珍 +1 位作者 程林 尹玉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成功的臀位外倒转术对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452例,其中妊娠晚期胎位臀位且自愿选择行外倒转术的产妇134例,外倒转术成功且至分娩时胎...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成功的臀位外倒转术对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452例,其中妊娠晚期胎位臀位且自愿选择行外倒转术的产妇134例,外倒转术成功且至分娩时胎位仍为头位的80例产妇为外倒转术组,另选择同期胎位头位选择阴道分娩的31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外倒转术组产妇的剖宫产率(15.00%)和紧急剖宫产率(1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5.35%)和紧急剖宫产率(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引产率、阴道助产率、羊水浑浊率及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Apgar1分钟评分、Apgar5分钟评分、脐动脉血PH值及碱剩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臀位外倒转术成功后的产妇虽剖宫产率较普通头位产妇略有升高,但其他方面对产妇和新生儿无明显影响,臀位外倒转术仍为改变胎位、提高阴道分娩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臀位 外倒转术 分娩方式 母儿结局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 被引量:42
10
作者 郑文俊 张培震 +5 位作者 袁道阳 吴传勇 李志刚 葛伟鹏 王伟涛 王洋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699-721,共23页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历程,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和显著进展,大量的针对性、专业性、目标性极强的调查和综合性研究工作,奠定了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基础成果。文章通过回顾活动构造研究历...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历程,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和显著进展,大量的针对性、专业性、目标性极强的调查和综合性研究工作,奠定了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基础成果。文章通过回顾活动构造研究历史,综合大量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作用。综合认为,中国大陆特殊的构造位置,造就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受不同方向板块运动的影响,致使现今活动构造的运动性质差异明显。从总体上看,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几何图像主要体现为由受控于区域性大断裂的不同性质和规模的活动构造共同构成。文章分区对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几何图像、运动特征及对地震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中国大陆动力学总体特征,以及活动构造对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对重点区域动力过程及模式进行了总结。结合目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对活动构造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几何图像 运动特征 地震活动 活动地块 地球动力过程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现今构造变形与地球动力过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培震 王伟涛 +8 位作者 甘卫军 张竹琪 张会平 郑德文 郑文俊 王洋 王岳军 许斌斌 张逸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97-3313,共17页
作为地球陆地上最高、最大、最平坦的地貌单元,青藏高原晚第四纪—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状态是研究其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重要基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观测几十年时间尺度的地壳运动定量资料,历史记载和仪器观测获得的历史地震资料提... 作为地球陆地上最高、最大、最平坦的地貌单元,青藏高原晚第四纪—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状态是研究其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重要基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观测几十年时间尺度的地壳运动定量资料,历史记载和仪器观测获得的历史地震资料提供着数百年时间尺度的构造运动和深部变形数据,而上万年时间尺度的活动断裂定量研究数据则揭示着长期、平均构造变形状态。综合这三类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表构造变形定量数据,就能够定性推测或定量模拟驱动地表构造变形的深部地球动力作用。本文综合利用上述三类资料,发现青藏高原晚第四纪—现今的运动状态受控于统一的应变场,地表与深部一致,现今与长期一致。最大剪切应变主要分布在高原周边的主要逆冲断裂带和内部的巨型活动走滑断裂带,产生众多的强震;收缩应变和地壳缩短主要发生在周边山系及其伴随的前陆盆地,形成逆冲断裂和逆冲型强震;面膨胀应变和地壳拉张发生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内部,形成近南北向正断层和北东/北西向共轭剪切断裂系,并控制着正断层型地震的发生;青藏高原的所谓“向东挤出”,不是刚性岩石圈地块在走滑断裂夹持下的向东滑移,而是高原内部岩石圈物质的向东流动和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这种运动状态只能被青藏高原之下岩石圈地幔对流剥离动力学模型很好解释。被对流剥离的岩石圈沉入中下地幔时伴随着负浮力的产生,不仅使得青藏高原发生垂向隆升,还对周边施加水平挤压应力,从而造成高原周边准同期地向外逆冲扩展,导致了起始于晚新生代并延续至今的构造变形,形成所观测到的不同时段的构造变形运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现今构造变形 地球动力过程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岩石圈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立天 张培震 +1 位作者 郝天珧 徐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64-3481,共18页
南海地区岩石圈资料稀少,阻碍了其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为此,本次研究结合大地热流、空间重力异常、高程、大地水准面和地震数据,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反演了两条2.5维岩石圈剖面.本次计算基于三种假设:岩石圈地幔的密度取决于岩石温度;研究... 南海地区岩石圈资料稀少,阻碍了其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为此,本次研究结合大地热流、空间重力异常、高程、大地水准面和地震数据,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反演了两条2.5维岩石圈剖面.本次计算基于三种假设:岩石圈地幔的密度取决于岩石温度;研究区岩石圈处于热稳定状态;研究区处于重力均衡状态.在剖面A-E中,岩石圈底界面从珠江口盆地的105km迅速抬升到西沙海槽处的50km,在西沙海槽、西沙-中沙群岛和西南次海盆变化不大,为50~60km.在剖面F-I中,岩石圈底界面从西沙群岛-中建地块处的88km向海盆逐渐抬升,在西南次海盆处为46~50km,到郑和隆起再逐渐变深至64km.我们比较了西南次海盆岩石圈的冷却模型和热稳定模型,根据冷却模型由水深和热流数据所推断的西南次海盆年龄比实际年龄差很多,说明冷却模型不适用于西南次海盆.通过对比剖面A-E和剖面F-I,说明了剖面A-E经历了更长时间的拉伸,证明南海西南次海盆在形成演化过程中是从北东向南西逐步打开的渐进式扩张.最后,我们综合分析西南次海盆及其大陆边缘的岩石圈结构、减薄陆壳区范围、碳酸盐台地的分布、下地壳韧性流动、流变结构和沉积层特征等多方面资料,认为西南次海盆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岩石圈地幔首先破裂而地壳后破裂,属于type Ⅱ型非火山型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次海盆 岩石圈结构 渐进式扩张 TYPE II型大陆边缘
下载PDF
农业生物质能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被引量:12
13
作者 霍丽丽 赵立欣 +6 位作者 姚宗路 罗娟 张沛祯 谢腾 贾吉秀 邓云 魏欣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79-187,共9页
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农业生物质能技术是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既能够解决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因焚烧或无序堆放排放温室气体,又能够替代化石能源减排CO_(2)、提升土壤固... 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农业生物质能技术是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既能够解决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因焚烧或无序堆放排放温室气体,又能够替代化石能源减排CO_(2)、提升土壤固碳能力,未来在“双碳”背景下发展潜力很大。该研究基于LCA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8种不同生物质能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核算农业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过程消耗能源的排放、抵扣化石能源减排、副产物土壤碳汇3个方面,并基于秸秆和畜禽粪污两大类农业废弃物资源禀赋及能源化利用潜力,预测3种不同情景下,农业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力,以及减排温室气体的贡献。结果表明,从减排因子看,热解炭气联产和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技术的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最大。其次为成型燃料、捆烧供暖、生物质发电、炭化和燃料乙醇等技术,而户用沼气的减排贡献相对较小,8种不同生物质能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分别为-3.47、-3.20、-2.57、-2.63、-2.58、-2.48、-2.42 t/t(单位为标准CO2当量/标准煤当量);基于现有政策及规划情景、技术水平提升情景、能源需求结构变化情景等3种不同情景下,评价农业生物质能对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潜力。结果显示,2030年农业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潜力为6490×10^(4)~7664×10^(4) t,温室气体减排贡献为1.97×10^(8)~2.34×10^(8) t;2060年替代化石能源潜力为9073×10^(4)~10763×10^(4) t,温室气体减排贡献为2.79×10^(8)~3.36×10^(8) t。该研究为实现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温室气体 减排潜力 农业废弃物 秸秆 畜禽粪污
下载PDF
六字诀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晨 张培珍 +1 位作者 杨发明 余俊武 《康复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306-313,共8页
目的:观察六字诀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医院海曙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 目的:观察六字诀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医院海曙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1例、32例。2组均接受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六字诀训练。2组常规康复治疗30 min/次,核心稳定性训练或六字诀训练20 min/次,1次/d,5次/周,共持续训练4周。六字诀发音顺序为“嘘、呵、呼、呬、吹、嘻”,采用鼻吸口呼,并配合动作导引的方式进行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简化的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最长声时(MPT)评估患者呼吸效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膈肌厚度、移动度和膈肌增厚分数(DTF)评估患者膈肌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BB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MPT、平静吸气时和最大呼气末的膈肌厚度和移动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BS评分、MBI评分、MPT、平静吸气时和最大呼气末膈肌移动度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评分、DTF、平静吸气时和最大呼气末膈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六字诀训练 核心稳定训练 平衡功能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农业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腾 赵立欣 +5 位作者 姚宗路 霍丽丽 贾吉秀 张沛祯 田利伟 傅国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06-5315,共10页
共热解技术是将多种原料通过热化学方法转化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以农业生物质为主要原料与塑料(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共热解技术的发展现... 共热解技术是将多种原料通过热化学方法转化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以农业生物质为主要原料与塑料(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共热解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农业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的动力学模型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阐述农业生物质与塑料的共热解机理;总结了温度、升温速率、滞留时间、原料混配比等因素对共热解协同作用的影响规律;探究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固、液、气三相产物特性及分布规律,总结共热解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可为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制备高附加值产品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农业生物质和农膜处理问题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物质 塑料 共热解 技术进展 农膜
下载PDF
成年男性场地不同强度负重步行时的能量消耗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美婷 张培珍 洪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119,共7页
目的:探讨在既定场地下成年男性以不同的速度和负重强度行走时能量消耗的变化特征。方法:对46名20~30岁的男性,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测定:(1)安静时的能耗;(2)场地无负重步行的能耗;(3)负重(背包形式)步行的能耗... 目的:探讨在既定场地下成年男性以不同的速度和负重强度行走时能量消耗的变化特征。方法:对46名20~30岁的男性,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测定:(1)安静时的能耗;(2)场地无负重步行的能耗;(3)负重(背包形式)步行的能耗。步行的速度为:4.0、5.0与6.0 km/h,步行时的负重为:0、1、2、3、4、5 kg。结果:当速度为5.0 km/h、负重2 kg的情况步行及当速度为4.0 km/h,负重0、1、3、4 kg步行时,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的净能量消耗和能量消耗存在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 <0.05);以速度相同、负荷递增的条件下行走时,两组的心率、摄氧量、净能量消耗、能量消耗并无明显增加;在负荷相同、速度递增的情况下,两组负重步行时的心率、摄氧量、净能量消耗、能量消耗均明显增加(P <0.05)。结论:对行走时能量消耗影响较大的是速度而不是负重。所以当采用步行为运动形式时,可按照速度为主要因素、负重为次要因素的组合形式进行负重步行,从而提高机体能量代谢率,增加机体耗氧量,产生增强机体呼吸、循环功能等生理良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消耗 场地负重步行 超重 成年男性
下载PDF
多源探测数据揭示的南海东北部三维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小林 张冬丽 +3 位作者 张培震 李志刚 胡立天 郑文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8-1552,共15页
南海东北部洋陆转换带及其邻区复杂的地壳结构一直是南海岩石圈结构研究和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本研究基于覆盖南海东北部的119条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包括二维地震和OBS/OBH/ESP等剖面),采用已有OBS数据拟合的时-深关系进行转换,提取主要... 南海东北部洋陆转换带及其邻区复杂的地壳结构一直是南海岩石圈结构研究和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本研究基于覆盖南海东北部的119条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包括二维地震和OBS/OBH/ESP等剖面),采用已有OBS数据拟合的时-深关系进行转换,提取主要沉积地层界面和Moho面深度信息;参考区域深钻资料,利用离散平滑与克里金插值法对研究区的数据稀疏区进行插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南海东北部三维地壳结构模型.结果显示:南海东北部的地壳拉伸减薄具有空间差异性.平面上,可以分为地壳轻微、中等和强烈减薄区(拉伸系数分别小于1.5、1.5~2.5之间和大于2.5);Moho面深度向SW向变浅,洋陆转换带宽度由东部的50km变窄至西部的20km;北部陆架区发育一系列NE走向的断陷,推测主要受到滨海断裂带的控制,南部陆坡深水区部分凹陷发育巨厚沉积层,可能是由于深水区大型正断层活动和南海扩张过程中陆壳向海掀斜的共同作用.垂向上,Moho面深度与沉积层底界表现为镜像关系,上地壳拉伸系数基本都大于下地壳;且东沙隆起及其邻区的下地壳下部发育高速层,其厚度以近东西向为轴向南北方向变薄.研究揭示的南海东北部三维地壳结构,特别是Moho面结构特征,是认识其深部动力过程和构造活动的重要依据,可为探讨南海洋盆的扩张和演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洋陆转换带 时深转换 三维地壳结构 地壳减薄
下载PDF
太阳方位双模式跟踪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樊海红 康天桂 +2 位作者 张培珍 梁旺明 黄汝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1-55,共5页
针对当前太阳方位跟踪系统跟踪精度较低、易受天气环境制约等问题,提出一种光控与程控相结合的高精度太阳方位跟踪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光电式跟踪法和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法的优点,光照强度较大时,利用光电压进行比较控制;光照强度较小时,... 针对当前太阳方位跟踪系统跟踪精度较低、易受天气环境制约等问题,提出一种光控与程控相结合的高精度太阳方位跟踪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光电式跟踪法和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法的优点,光照强度较大时,利用光电压进行比较控制;光照强度较小时,系统根据太阳运动轨迹计算方位差程序控制,双模式双轴跟踪使得接收器始终垂直于太阳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太阳跟踪精度误差在0.1°~0.3°内,鲁棒性更强,实现了全天候、高精度的太阳定位,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式跟踪 太阳方位 双轴控制 LabVIEW控制 数据采集 系统设计
下载PDF
1例顶枕部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亮 王娟 +1 位作者 张培珍 王健莉 《甘肃医药》 2022年第9期848-850,共3页
神经性纤维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在儿童时期发病,分布生长范围较广,生长的肿瘤无疼痛和破溃的表现,这也是患者经常不会选择就医的原因。神经性纤维瘤一般容易复发、有遗传性、难以完全治愈,对于巨大... 神经性纤维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在儿童时期发病,分布生长范围较广,生长的肿瘤无疼痛和破溃的表现,这也是患者经常不会选择就医的原因。神经性纤维瘤一般容易复发、有遗传性、难以完全治愈,对于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患者,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护理却较为困难。2018年8月我科收入一名顶枕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患者,通过一系列围手术期的精心、细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心理疏导,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已痊愈出院。因此选择制定一个合理的护理方案尤为重要,现将该病例的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神经纤维瘤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南海北部滨海断裂带的深部结构探测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志刚 张培震 +8 位作者 惠格格 胡立天 李冠华 张逸鹏 梁浩 李琳琳 王伟涛 闫永刚 代向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2,共8页
南海北部滨海断裂带不仅是华南次级板块和南海次级板块的分界断裂,同时是南海北部陆缘区域的主要控震和孕震构造,也是珠江口盆地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控盆断裂,因此,厘清其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演化和最新活动性,对理解南海北部陆缘的构造... 南海北部滨海断裂带不仅是华南次级板块和南海次级板块的分界断裂,同时是南海北部陆缘区域的主要控震和孕震构造,也是珠江口盆地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控盆断裂,因此,厘清其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演化和最新活动性,对理解南海北部陆缘的构造和含油气盆地演化过程、动力学机制以及地震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特殊的构造位置及研究的重要性,不同学者对其开展过大量地球物理探测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对该断裂带的认识。本文总结了滨海断裂带深部结构探测、构造属性、活动性和孕震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基本认识,阐明了该断裂带的深部地壳结构和活动特征存在分段性,指出了该断裂带与NW向断裂带和上地壳低速层三者结合位置为区域强震发生提供了深部动力学环境。加强不同位置的深-浅结构和海底变形综合探测研究,结合周边区域已知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数据,解决滨海断裂带的深-浅构造耦合及其与NW向断裂带之间关系问题,探讨其最新活动性与地震-海啸灾害的关系,可能是滨海断裂带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滨海断裂带 地球物理探测 最新活动性 发震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