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原子钟双选态束光学系统仿真分析
1
作者 梁悦 谢勇辉 +8 位作者 陈鹏飞 帅涛 裴雨贤 徐昊天 赵阳 夏天 潘晓燕 张朋军 林传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氢原子钟利用氢原子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信号进行精确计时,具有中短期频率稳定度优异、频率漂移率低的特点.氢原子钟需要通过磁选态将高能态原子选出,目前广泛应用的磁选态方案中,既有原子钟跃迁所需要的|F=1,m_(F)=0>态,还有钟跃迁... 氢原子钟利用氢原子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信号进行精确计时,具有中短期频率稳定度优异、频率漂移率低的特点.氢原子钟需要通过磁选态将高能态原子选出,目前广泛应用的磁选态方案中,既有原子钟跃迁所需要的|F=1,m_(F)=0>态,还有钟跃迁所不需要的|F=1,m_(F)=1>态氢原子,这使得氢原子钟的中长期频率稳定性难以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氢原子钟原子跃迁谱线质量和整机性能,通过计算和仿真,构建了基于Majorana跃迁的氢原子钟双选态束光学系统,优化了一级选态区、态反转区、二级选态区等关键部件的参数,进一步排除了|F=1,m_(F)=1>态原子.选态后的|F=1,m_(F)=0>态原子纯度达到99%,利用率为58%,工程应用较为理想.有效地提升了进入原子储存泡内|F=1,m_(F)=0>态氢原子的占比,同时原子的利用率处于可控范围.通过实验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开启双选态系统,可以观察到氢原子钟信号的增强;通过调整双选态系统的线圈电流,可以观察到信号随线圈电流的变化,这验证了双选态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钟 双选态 束光学系统
下载PDF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对CO_2的吸收 被引量:5
2
作者 夏裴文 王强 +3 位作者 张鹏军 臧树良 邓桂春 丁保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1-氨丙基-3-甲基咪唑溴盐和甘氨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性离子液体1-氨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APMim][Gly]),考察对CO_2的吸收性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进行表征,分析其结构及热稳定性。... 以1-氨丙基-3-甲基咪唑溴盐和甘氨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性离子液体1-氨丙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APMim][Gly]),考察对CO_2的吸收性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进行表征,分析其结构及热稳定性。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对比,研究了压力为1 MPa,不同质量分数的[APMim][Gly]在不同温度下对CO_2的吸收能力,并进行多次循环再生,探讨该离子液体[IL]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在30℃时,质量分数为20%的[APMim][Gly]溶液具有最佳的吸收能力,对CO_2的吸收量可达1.32 mol/mol,远高于MDEA溶液。该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经过6次循环其吸收率仍高达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制备 吸收 二氧化碳 解吸
下载PDF
定应变下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概率贮存寿命预估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东谟 刘向阳 +2 位作者 张鹏军 王惠源 张成卿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1-2129,共9页
为研究定应变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概率贮存寿命的影响,对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力学性能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随机有限元法分析了发动机药柱在内压和过载的联合作用下Von Mises应变的均值和标准差,采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计算了药柱结... 为研究定应变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概率贮存寿命的影响,对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力学性能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随机有限元法分析了发动机药柱在内压和过载的联合作用下Von Mises应变的均值和标准差,采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计算了药柱结构可靠性随应变敏感系数的变化趋势,据此分析了定应变对发动机药柱概率贮存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定应变对发动机药柱概率贮存寿命影响显著,以0.97为可靠性下限,当应变敏感系数为2.94时,其寿命约为30.98年,应变敏感系数为-2.94时,其寿命约为0.92年,在此范围,药柱概率贮存寿命随应变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定应变 概率贮存寿命 随机有限元法 可靠性
下载PDF
离子液体及其吸收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夏裴文 丁保宏 +3 位作者 张鹏军 臧树良 邓桂春 王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69-1473,共5页
介绍了近几年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几类离子液体,分别阐述了每种离子液体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离子液体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结果。对胺类离子液体吸收二氧化碳时的反应机理加以总结,分类介绍每种机理的特性。最后,针对离子液体现有的状况... 介绍了近几年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几类离子液体,分别阐述了每种离子液体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离子液体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结果。对胺类离子液体吸收二氧化碳时的反应机理加以总结,分类介绍每种机理的特性。最后,针对离子液体现有的状况提出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 吸收 机理
下载PDF
柴油加氢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夏裴文 王强 +3 位作者 张鹏军 臧树良 邓桂春 丁保宏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3期579-581,585,共4页
随着环保法案的日益严格,对柴油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柴油加氢处理工艺显得尤为关键。利用柴油加氢处理技术使劣质柴油馏分得到全面改善,达到低硫、高十六烷值的柴油产品标准。论述了国内外常用的柴油加氢... 随着环保法案的日益严格,对柴油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柴油加氢处理工艺显得尤为关键。利用柴油加氢处理技术使劣质柴油馏分得到全面改善,达到低硫、高十六烷值的柴油产品标准。论述了国内外常用的柴油加氢处理技术,及对每种工艺的原理迚行详细阐述,相应地列举了在工业中的应用,幵就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处理 催化剂 脱硫
下载PDF
基于激光三角法的火炮身管内膛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璐 王惠源 +1 位作者 张鹏军 任冬冬 《自动化与仪表》 2018年第12期44-48,88,共6页
为实现对火炮身管内膛表面质量的量化检测,设计了一个在结构上采用弹性自适应式定心方案、在测量原理上使用激光三角法、在控制原理上利用PLC的内膛检测系统。由激光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编码器、位移传感器输入数据通过基于MatLab... 为实现对火炮身管内膛表面质量的量化检测,设计了一个在结构上采用弹性自适应式定心方案、在测量原理上使用激光三角法、在控制原理上利用PLC的内膛检测系统。由激光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编码器、位移传感器输入数据通过基于MatLab的图像处理模块同步处理后,可还原身管内膛表面图像并由此判断疵病位置和大小。该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成本低、自动化程度大的特点,可对我军口径在120~155 mm范围内的约25种制式火炮身管内膛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系统 火炮内膛 激光三角法 弹性自适应 PLC MATLAB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史文杰 张春燕 +9 位作者 张朋军 蒋涛 崔佳奕 朱永阑 桑培培 程昱璇 檀旭东 舒杨 张民杰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949-1952,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本实验收集76例需要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血清样本,分别使用HPLC-MS/MS法和循环酶法(ECA)测定,评价HPLC-MS/MS和ECA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并使用低、中、... 目的评价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本实验收集76例需要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血清样本,分别使用HPLC-MS/MS法和循环酶法(ECA)测定,评价HPLC-MS/MS和ECA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并使用低、中、高值质控对HPLC-MS/MS法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评价。结果 76例血清样本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布范围为1.50~62.64μmol/L,2组测定结果方程式为YHPLC-MS/MS=1.369XECA(r=0.928,n=76),相关性良好;同型半胱氨酸在HPLC-MS/MS方法中的日内精密度低值质控的变异系数(CV)是2.19%,中值质控的CV是3.43%,高值质控的CV是0.82%;日间精密度低值质控的CV是3.08%,中值质控的CV是4.02%,高值质控的CV是1.37%;本实验通过回收率表示准确度,测得的低值平均回收率是101.48%,中值平均回收率是98.81%,高值平均回收率是100.30%,表示准确度良好。结论通过HPLC-MS/MS和ECA测定血清样本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表明实验结果相关性较好,且经过实验验证HPLC-MS/MS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临床实验室标准。所以HP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循环酶法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精密度 准确度
下载PDF
火炮身管内膛检测装置效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叶琴 苏新彦 +2 位作者 王惠源 张鹏军 朱景东 《自动化与仪表》 2020年第11期56-60,64,共6页
基于激光三角法设计了一种火炮内膛参数检测装置。为提高系统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分析了系统采样频率和电机转速的影响,还分析了传感器的安装方式、系统的机械结构对测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降低系统采样频率的同时提高转速可以... 基于激光三角法设计了一种火炮内膛参数检测装置。为提高系统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分析了系统采样频率和电机转速的影响,还分析了传感器的安装方式、系统的机械结构对测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降低系统采样频率的同时提高转速可以提高系统检测效率,在采样频率为1 kHz,转速为3 r/min时系统检测效率提高了3倍;对数据进行小波滤波处理可以去除毛刺,平滑曲线,提高系统检测精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校正算法,校正了传感器安装和机械定位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效率 激光三角法 精度 误差修正
下载PDF
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婵 张蓬军 +1 位作者 余利星 俞晓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在植物与植食性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植物在不断完善其防御反应,同时植食性昆虫也在选择压下不断适应植物防御反应。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反应存在多样性。昆虫能够利用其唾液中的效应因子抑制或弱化植物防御反应,激活其肠道中的某些... 在植物与植食性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植物在不断完善其防御反应,同时植食性昆虫也在选择压下不断适应植物防御反应。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反应存在多样性。昆虫能够利用其唾液中的效应因子抑制或弱化植物防御反应,激活其肠道中的某些特异性蛋白阻断植物防御性次生代谢物的产生或者将其直接降解,以及通过其携带微生物间接抑制植物防御反应。此外,昆虫还能够通过产卵、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识别植物防御物质等方式适应植物的防御反应。本文综述了植食性昆虫如何利用各种效应因子适应寄主植物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食性昆虫 植物防御反应 适应 效应因子 协同进化 微生物
下载PDF
建构富有内在生命力的现代化劳动教育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鹏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23-27,共5页
在中国,劳动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现代化劳动教育赋有新时代的意涵和特征,即具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特色、饱含新要求和新定位、关注新的劳动形态和劳动方式。当前,践行劳动教育缺乏较为健全的机制保障,... 在中国,劳动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现代化劳动教育赋有新时代的意涵和特征,即具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特色、饱含新要求和新定位、关注新的劳动形态和劳动方式。当前,践行劳动教育缺乏较为健全的机制保障,因此,迫切需要建构富有内在生命力的现代化劳动教育机制体系,其构成包括学校劳动文化形成与践行机制、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机制、师生劳动心理认同机制、“以劳育人”的良性互动机制、劳动教育的优化保障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力 现代化 劳动教育机制
下载PDF
Mn2+插层V2C MXene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世强 王昌达 +3 位作者 张鹏军 朱可夫 陈双明 宋礼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本研究提出一种Mn^2+插层策略用于优化V2C MXene的储钠性能。Mn2+的插层不仅扩大了V2C MXene的层间距同时形成了V-O-Mn共价键,有利于稳定V2C的结构,抑制Na+脱嵌过程中由于体积变化引起的结构坍塌。结果表明,插层后的V2C MXene(V2C@Mn)... 本研究提出一种Mn^2+插层策略用于优化V2C MXene的储钠性能。Mn2+的插层不仅扩大了V2C MXene的层间距同时形成了V-O-Mn共价键,有利于稳定V2C的结构,抑制Na+脱嵌过程中由于体积变化引起的结构坍塌。结果表明,插层后的V2C MXene(V2C@Mn)电极在电流密度为0.05 A·g^-1时具有425 mAh·g^-1的高比容量,并且经过1200次长循环后容量还有70%保留。V2C@Mn优异的性能表明阳离子插层调控的MXene在Na+存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材料 V2C MXene 钠离子存储 金属阳离子插层 同步辐射吸收谱
下载PDF
某出弹圆盘裂纹缺陷分析及改进方法
12
作者 陈永奎 张鹏军 牛俊财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0-615,共6页
针对某供弹系统出弹圆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的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材料微观分析法以及力学性能测试法,分析了出弹圆盘铆钉孔处裂纹成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法.结果表明:出弹圆盘铆钉部位出现裂纹与铸件本身缺陷和铆接质量有关.仿真及... 针对某供弹系统出弹圆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的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材料微观分析法以及力学性能测试法,分析了出弹圆盘铆钉孔处裂纹成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法.结果表明:出弹圆盘铆钉部位出现裂纹与铸件本身缺陷和铆接质量有关.仿真及力学分析表明铆接应力达到4 286.3 MPa,超过出弹圆盘体材料的强度极限;金相微观分析表明圆盘体材料T相较多且以大颗粒分布在晶界上,弱化了晶界结合力,从而沿晶产生裂纹,使铸件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不能满足标准规定要求;铆接过程的锤击冲击和铆钉变形不均匀造成了材料基体的损伤.通过采用机械铆接方式,并增加出弹圆盘体零件浇注的冒口高度及根部尺寸,提高补缩的压力,延长补缩时间和扩大补缩面积,改进了出弹圆盘的力学性能,从而解决了裂纹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弹圆盘 裂纹缺陷 火炮 力学性能 工艺改进
下载PDF
关于提高采煤机行走轮结构强度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鹏军 《煤》 2019年第9期111-113,共3页
行走轮作为采煤机中的重要部件,其较好的结构性能对保证采煤的作业效率至关重要。而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类故障问题,严重影响着采煤机的正常运行及井下作业安全。通过对采煤机行走轮使用中主要失效类型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了行走... 行走轮作为采煤机中的重要部件,其较好的结构性能对保证采煤的作业效率至关重要。而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类故障问题,严重影响着采煤机的正常运行及井下作业安全。通过对采煤机行走轮使用中主要失效类型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了行走轮结构优化改进的具体措施。对提高采煤机行走轮结构性能、保障采煤机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行走轮 强度分析
下载PDF
大跨度输水钢管倒虹吸变形协调分析
14
作者 张朋军 王瑞斌 王章耀 《东北水利水电》 2022年第10期37-39,72,共4页
文中以观音山倒虹吸某明管段为研究背景,考虑复杂的地质条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结构整体和局部位置进行了变形协调分析。通过对管节、镇支墩、支撑环及伸缩节位移数值结构分析,管道所产生的弯曲挠度值和相邻两管节段之间产... 文中以观音山倒虹吸某明管段为研究背景,考虑复杂的地质条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结构整体和局部位置进行了变形协调分析。通过对管节、镇支墩、支撑环及伸缩节位移数值结构分析,管道所产生的弯曲挠度值和相邻两管节段之间产生的错动值均在安全范围之内,镇墩与支墩的沉降值不会造成结构破坏,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虹吸 镇支墩 伸缩节 挠度 结构变形协调
下载PDF
考虑冷却水效应的闸墩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研究
15
作者 张朋军 付有洪 李金磊 《广西水利水电》 2021年第5期9-12,共4页
温度变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安全至关重要。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是最有效的温控防裂措施,这就很有必要对埋设冷却水管结构的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基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理论,针对采用冷却水管进行控温的闸墩... 温度变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安全至关重要。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是最有效的温控防裂措施,这就很有必要对埋设冷却水管结构的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基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理论,针对采用冷却水管进行控温的闸墩,采用有限元热流耦合法模拟冷却水管的作用,对闸墩混凝土施工期三维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研究所采用的冷却水方案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场峰值、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浇筑初期的温度,达到减少甚至消除结构裂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墩 冷却水管 热流耦合 温度场 温控防裂
下载PDF
多纳非尼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肝癌细胞系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16
作者 代雅风 李晖 +3 位作者 吴迪 李晓婷 张朋军 朱旭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70-1380,共11页
目的:探讨多纳非尼(donafenib)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cambinol联合用药对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裸鼠体内人源肝癌移植瘤细胞(HuH-7)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多... 目的:探讨多纳非尼(donafenib)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cambinol联合用药对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裸鼠体内人源肝癌移植瘤细胞(HuH-7)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多纳非尼、cambinol单药及两药联合作用于HuH-7和Hep3B 2.1-7细胞系,采用CCK-8法检测吸光度以计算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膜蛋白表达量;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评估两药联合在体内是否存在协同抗肿瘤作用。结果:单独应用多纳非尼或cambinol均可抑制HuH-7和Hep3B 2.1-7细胞增殖,而联合用药组抑制增殖的能力显著增加(P<0.01),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在两细胞系中均<1;联合用药组相较于单药组诱导细胞凋亡增加;处于各周期细胞的比例变化不明显;联合用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ATP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成员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B1(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蛋白表达;在体内实验中,联合用药协同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Q值>1.15。结论:多纳非尼和cambinol联合用药可以较好地抑制肝癌细胞系增殖并且协同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ATP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成员ABCB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纳非尼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肝癌细胞系 联合用药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因子分析的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医生对职称晋升制度的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会方 张鹏俊 王辰 《医学信息》 2019年第4期78-80,84,共4页
目的通过了解某三甲医院医生对职称晋升制度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医院职称制度的合理建议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8年8~9月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在职医生进行调查,通过因子... 目的通过了解某三甲医院医生对职称晋升制度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医院职称制度的合理建议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8年8~9月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在职医生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将问卷中各条目按照相关性进行降维,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剖析其中医生对影响职称晋升制度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03份,回收率99.03%。结果科研指标、临床指标、评审程序、职级划分和教育指标5个公因子与职称晋升制度满意度有关(P<0.05);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对职级划分满意度得分最低,其满意度得分为(2.50±1.14)分;没有教学系列职称的医生对科研指标、教育指标满意度得分最低,其满意度得分分别为(0.72±0.24)分、(0.53±0.10)分。结论科研指标成为影响医生对职称晋升制度满意度的首要因素,政府及相关人事部门应合理调整晋升标准中指标权重,设置具有专属晋升标准的独立职业路径,以临床能力为临床系列医生晋升的主要衡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职称晋升制度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科研指标
下载PDF
Risk factors for adult death due to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fection: a 2151 severe and critical cases analysis 被引量:5
18
作者 zhang peng-jun CAO Bin +12 位作者 LI Xiao-li LIANG Li-rong YANG Shi-gui GU Li XU Zhen HU Ke zhang Hong-yuan YAN Xi-xin HUANG Wen-bao CHEN Wei zhang Jing-xiao LI Lan-juan WANG Ch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2222-2228,共7页
Background The 2009 pandemic H1 N1 (pH1N1) influenza showed that relatively young adult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rates of hospital admission and death.In preparation for pH1N1,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identify f... Background The 2009 pandemic H1 N1 (pH1N1) influenza showed that relatively young adult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rates of hospital admission and death.In preparation for pH1N1,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2009 pH1N1 infection,especially for young patients without 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Methods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2151 severe or critical adult cases (-≥14 years old) admitted to a hospital with pH1N1 influenza from September 1,2009 to December 31,2009 from 426 hospitals of 27 Chinese provinces.A confirmed case was a person whose pH1N1 virus infection was verified by 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RT-PCR).Severe and critical cases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H1N1 2009 Clinical guidelines (Third Edition,2009)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China.Results Among the 2151 patients,the mean age was 34.0 years.Two hundred and ninty-three (13.6%) died during hospital stay.One 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forty-two patients (67.0%) had no comorbidities and 189 (13.1%) of them died.Pregnancy (OR 8.03),pneumonia (OR 8.91),dyspnea (OR 3.95),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symptom (OR 1.55),higher APAC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score (OR 1.06),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OR 1.002),and the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level (OR 1.001)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death among adults without 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Higher APACHE Ⅱ score (OR 1.08) and age (OR 1.06)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death among adul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A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mortality and CNS symptoms (OR 2.66),higher APACHE Ⅱ score (OR 1.03),ALT (OR 1.006),and LDH level (OR 1.002)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Dyspnea (OR 11.32)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atient death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Conclusion Clinical knowledge of identifie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mortality may aid in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influenza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tality influenza A virus risk factors chronic disea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