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昆仑509道班西锂矿伟晶岩石英变形特征、温度及其对伟晶岩就位的约束 被引量:1
1
作者 霍海龙 陈正乐 +9 位作者 张青 王永 马华东 王威 张文高 李永 韩凤彬 杜晓飞 闵壮 孟祥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7,共16页
509道班西锂矿床是西昆仑造山带新近发现的大型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作为区内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509道班西锂矿的成矿机制和伟晶岩演化过程对认识整个西昆仑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花岗伟晶岩中的重要矿物,石英是... 509道班西锂矿床是西昆仑造山带新近发现的大型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作为区内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509道班西锂矿的成矿机制和伟晶岩演化过程对认识整个西昆仑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花岗伟晶岩中的重要矿物,石英是追踪伟晶岩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对象。509道班西矿床的花岗伟晶岩普遍发育强烈的糜棱岩化作用,具有典型的韧性变形特征,通过对糜棱岩化伟晶岩脉进行变形组构分析、石英包裹体测温和石英Ti温度计计算,揭示了与伟晶岩就位相关的大陆地壳变形过程中流体的热力学演化过程,并探讨了韧性变形对区域找矿的启示意义。糜棱岩化伟晶岩中锂辉石、斜长石等矿物主要以脆性破裂为主,具有刚体变形的特征;石英主要发育膨凸重结晶现象,细小的新晶体在较大的石英条带边部形成,可见石英残斑,并具有亚颗粒旋转现象,部分发育核幔构造;白云母普遍变形成云母鱼。石英包裹体、锂辉石和石英的变形特征等微观结构证据表明,糜棱岩化伟晶岩的变形温度为300~400℃,石英Ti温度计得出的变形温度为371~398℃和351~377℃。伟晶岩中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为260~283℃,可能记录了石英变形晚阶段的温度。研究表明,509道班西地区的伟晶岩在侵位过程中经历了一期强烈的低温、高应变速率的韧性变形,伟晶岩就位是快速冷却过程的产物,在高应力和较低温度条件下,动态重结晶(GBM)导致的晶粒粒径减小严重改变了岩石的流变学性质;从~400℃到~260℃的超冷却过程(ΔT=±140℃)中,造成伟晶岩中矿物结晶新核迅速减少,更有利于形成粗大的石英等矿物颗粒,形成伟晶岩脉所有显著特征和独特的岩石结构和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带,超冷却在伟晶岩就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棱岩化 锂矿床 花岗伟晶岩 509道班西地区 西昆仑 新疆
下载PDF
桂西隆林-西林锑金矿集区成矿控制因素探讨
2
作者 刘小虎 王新宇 +5 位作者 肖昌浩 张文高 刘向冲 于萍萍 毛承安 付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42,共16页
华南锑成矿省锑资源储量占全国83%以上,位于成矿省西南部的滇黔桂锑矿带是华南锑成矿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滇黔桂锑矿带中部桂西隆林-西林锑金矿集区为例,系统分析了区内82个矿床(点)的赋矿层位、赋矿围岩岩性、容矿构造特征及锑、... 华南锑成矿省锑资源储量占全国83%以上,位于成矿省西南部的滇黔桂锑矿带是华南锑成矿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滇黔桂锑矿带中部桂西隆林-西林锑金矿集区为例,系统分析了区内82个矿床(点)的赋矿层位、赋矿围岩岩性、容矿构造特征及锑、金矿床共伴生关系,结合3个典型矿床调查及岩浆岩时空分布,探讨锑成矿作用与碎屑岩、岩浆岩的成因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锑背景值的炭质泥页岩和富黄铁矿砂岩是研究区锑成矿的有利岩性,为锑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岩浆作用对锑成矿既可以起到直接作用(Sb和S来源)也可以起到间接作用(热源),两者均有利于锑矿床的形成。容矿构造分析显示研究区经历了印支期南北向挤压,随后叠加中晚侏罗世北西—南东向挤压。北西西—南东东向和北东—南西向断裂及其交汇处是有利的容矿空间。隆林-西林矿集区锑、金矿床统计显示,区内以独立的锑、金矿床为主,暗示研究区锑、金成矿流体可能多为不同来源流体。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文章提出桂西隆林-西林锑金矿集区勘查有利区域:新州背斜核部下泥盆统郁江组炭质泥页岩和富黄铁矿粉砂岩是锑矿勘查的重点层位;隆林县弄桑-石家寨北西西—南东东向断裂带内隐伏岩体周边和西林县北西西—南东东向斗皇-西林断裂与北东—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是锑矿勘查的有利区域。以上成果为研究区内锑金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认识提供新的思考,为区内锑矿床勘查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成矿物质来源 锑金共存关系 晚侏罗世长英质岩脉 隆林-西林矿集区 滇黔桂锑矿带 华南
下载PDF
花岗岩侵位后的热应力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赵裕达 张文高 +1 位作者 刘昊 刘向冲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6,共19页
花岗岩与岩浆热液型矿床、油气成藏等有密切的成因关系。高温岩浆侵位到较冷的围岩中会形成岩浆热场和热应力,但热应力的大小和其影响范围尚缺乏系统研究。随着岩浆热耗散、与周围地层达到热平衡后,热应力会逐渐消失,因而数值模拟是定... 花岗岩与岩浆热液型矿床、油气成藏等有密切的成因关系。高温岩浆侵位到较冷的围岩中会形成岩浆热场和热应力,但热应力的大小和其影响范围尚缺乏系统研究。随着岩浆热耗散、与周围地层达到热平衡后,热应力会逐渐消失,因而数值模拟是定量研究岩浆热应力的常见方法之一。以往模拟岩浆热应力时往往采用岩石在常温下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但这与高温下岩石线性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利用FLAC3D软件模拟花岗质岩浆侵位至上地壳范围内引起的热应力。求解物理方程包括热传导方程与线性热弹性本构方程,其中热场可通过温度差和线性热膨胀系数改变应力场,但应力场的变化不影响热场(即热场与应力场的单向耦合)。通过一系列数值模拟实验考察围岩岩性(花岗岩或碳酸盐岩)、杨氏模量、热学参数和岩浆侵位深度如何影响岩浆在上覆围岩产生的热应力。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热传导系数通过传热快慢影响热应力的变化;围岩的杨氏模量越大,热应力也越大;由于花岗岩的平均杨氏模量大于碳酸盐岩,所以围岩为花岗岩时产生的热应力要高于碳酸盐岩;围岩无论是花岗岩还是碳酸盐岩,其在高温条件下的线性热膨胀系数比常温时高约1个数量级,产生的热应力最高可达100 MPa。花岗岩浆侵位后,围岩温度逐渐升高,对应的热应力不断增大;随着与岩浆房距离的增大,热应力不断减小,影响范围为岩浆房上方2 km以内;侵位深度浅的岩浆房冷却较快,其产生的热应力更有利于上覆围岩裂隙的形成和扩展。综合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岩浆侵位所产生的热应力可影响岩体2 km内的应力场,这一局部存在且短瞬的热应力促使围岩破裂,为热液流体成矿提供运移通道或容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冷却 岩浆热场 数值模拟 热应力 线性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黔西南雄武地区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解析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玉 徐伟 +6 位作者 解波 王健 刘开坤 邱林飞 肖昌浩 张文高 彭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3-1219,共17页
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地处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赋矿围岩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详细的野外观测和构造解析表明,该矿床主要有NE-NEE向张扭性断裂、NNE向压扭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层间滑脱构造三种控矿构造类型,形成“断控型”和“层... 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地处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赋矿围岩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详细的野外观测和构造解析表明,该矿床主要有NE-NEE向张扭性断裂、NNE向压扭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层间滑脱构造三种控矿构造类型,形成“断控型”和“层控型”两种铀多金属矿体。矿区内构造分级控矿特征显著,区域性NE-NEE向张扭性断裂带控制了成矿区带的整体展布,张扭性断裂带凹凸转换拉张部位决定了矿床的产出位置,与NE-NEE向张扭性断裂贯通的层间破碎带、层间滑脱部位和NNE向压扭性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规模。依据矿区内不同构造行迹的相互穿插关系,厘定出早北东向、晚北东向和北北西向三期构造带。其中,早北东向构造带导致层间破碎带的形成,为成矿流体的侧向贯入提供了先决条件;晚北东向构造带控制了NE-NEE向张扭性断裂的形成和展布,为成矿流体的垂向运移和矿床的就位提供了主要场所和空间;北北西向构造带在促使NNE向压扭性断裂形成的同时,驱动了成矿流体从势能高的地方向势能低的地方运移。由此构建了NE-NEE向张扭性断裂构造与层间破碎带/层间滑脱构造联合控矿模式,并将浅表构造解析与CSAMT地球物理探测相结合,预测了大际山矿区深部及外围黄泥堡‒下银厂地区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为下一步铀多金属找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成矿构造体系 找矿预测 大际山铀多金属矿床 黔西南
下载PDF
黔西南架底金矿床载金黄铁矿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探讨:来自原位硫同位素的证据
5
作者 何虎军 田冲 +1 位作者 张文高 杨兴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1-800,共10页
架底金矿床是黔西南玄武岩分布地区较为典型的金矿床之一,该矿床载金黄铁矿普遍具有环带结构,显示出多期次、多来源的特征,对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研究提出挑战。本文基于野外认识和室内显微镜下的观察,将不同形态的黄铁矿划分为三个... 架底金矿床是黔西南玄武岩分布地区较为典型的金矿床之一,该矿床载金黄铁矿普遍具有环带结构,显示出多期次、多来源的特征,对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研究提出挑战。本文基于野外认识和室内显微镜下的观察,将不同形态的黄铁矿划分为三个期次:①成矿前的黄铁矿为草莓状黄铁矿,是沉积期黄铁矿的典型代表;②成矿期的黄铁矿有两种:一种呈自形‒半自形,粒径较大,几十微米到100μm不等,核部有较多的裂隙发育,背散射图像显示核部周围发育有环带,通常呈脉状产出;另一种为均质结构的细粒五角十二面体的黄铁矿,粒径大约都在50μm左右,无环带结构;③成矿期后的黄铁矿颗粒较大,多为立方体和不规则状产出,同样也发育有环带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LA-MC-ICP-MS分析方法对不同期次的黄铁矿进行原位S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成矿前无环带黄铁矿δ34S的值为-23.47‰~-19.76‰,表现为较大的负值,显示沉积硫的特征;成矿期的环带黄铁矿以及同期均质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的δ34S值为-1.39‰~4.45‰;成矿期后的环带黄铁矿δ34S的值为-1.57‰~-0.91‰,两者整体均显示岩浆硫的特征,但属于不同阶段的产物。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有部分地壳物质的混入,可能经历了两个过程,首先是铁白云石与富集CO_(2)的流体反应,释放出Fe^(2+)、Mg^(2+)、Ca^(2+)离子,形成白云石,为之后的硫化、黄铁矿化提供必需的Fe质,随后含H3AsO_(3)^(0)、[Au(HS)2]–、富H_(2)S的还原性流体与Fe^(2+)反应形成含砷黄铁矿、黄铁矿,金以Au+的形式进入含砷黄铁矿,完成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底金矿床 成矿期次 原位S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机制
下载PDF
西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的沉积-构造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高 陈正乐 +6 位作者 张青 韩凤彬 王晓虎 霍海龙 马骥 杨斌 张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2-831,共10页
西南天山山前新生代沉积反映了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通过巴雷公岩体南侧的山间盆地内新近系苍棕色组(N_2~1c)和砾岩组(N_2~2-Q_1)l中的砾石成分进行统计,并对天山山前的构造变形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砾石成分主要为碎屑沉积岩类,含有... 西南天山山前新生代沉积反映了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通过巴雷公岩体南侧的山间盆地内新近系苍棕色组(N_2~1c)和砾岩组(N_2~2-Q_1)l中的砾石成分进行统计,并对天山山前的构造变形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砾石成分主要为碎屑沉积岩类,含有少量碳酸盐岩砾石和变质岩砾石,且变质岩砾石主要出现在砾岩组内(N_2~2-Q_1)l,基本未见花岗岩砾石。这一结果表明在上新世晚期-第四纪早期,巴雷公岩体还没有被剥露出地表,直到Q_1砾岩组沉积之后才隆升-剥露到地表。西南天山山体的构造变形特征表明,西南天山强烈的逆冲推覆构造是山体隆升-剥蚀的动力来源。通过对岩体隆升和地表隆升的分析,认为西南天山的地貌特征是在晚更新世才开始快速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组分 隆升.剥露 新生代 沉积.构造响应 西南天山
下载PDF
南秦岭烂木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虎 郭涛 +5 位作者 李效壮 廖华 张文高 赵新科 贾凤仪 曹林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4-479,共16页
烂木沟金矿位于陕西省旬阳县境内,产于南秦岭石泉-神河构造岩片中,受黑虎庙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文章通过烂木沟金矿区域成矿背景、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分析,初步探讨了烂木沟金矿床成因。烂木沟地区地层中黄铁矿微量元素Co含量为67.6... 烂木沟金矿位于陕西省旬阳县境内,产于南秦岭石泉-神河构造岩片中,受黑虎庙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文章通过烂木沟金矿区域成矿背景、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分析,初步探讨了烂木沟金矿床成因。烂木沟地区地层中黄铁矿微量元素Co含量为67.60×10^(-6)~208.00×10^(-6),Ni含量108.00×10^(-6)~585.00×10^(-6),稀土元素总量2.16×10^(-6)~22.90×10^(-6),矿石黄铁矿中Co含量为317.00×10^(-6)~751.00×10^(-6),Ni含量82.80×10^(-6)~304.00×10^(-6),稀土元素总量4.04×10^(-6)~51.74×10^(-6),矿石黄铁矿中δ^(34) S值为9.9‰~12.9‰,均值11.27‰,矿石黄铁矿中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8.560~20.206,^(207)Pb/^(204)Pb值为15.668~15.708,^(208)Pb/^(204)Pb值为38.257~38.860,地层黄铁矿中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8.502~20.086,^(207)Pb/^(204)Pb值为15.644~15.788,^(208) Pb/^(204) Pb值为38.475~38.907,矿石中石英的δ^(18)_(OV-SMOW)值为13.5‰~15.9‰,均值为14.7‰,δD(V-SMOW)值为-77.8‰~-71.3‰,均值为-74.55‰,矿石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202±12 Ma。结论认为烂木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中火山岩夹层,成矿流体为多来源,主体为建造水改造后的变质水。烂木沟金矿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早期秦岭造山带碰撞后的伸展阶段,成矿流体充填于脆-韧性剪切带片理中,矿物沉淀富集,为造山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烂木沟 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新疆北山地区清白山矿集区剥露史及对矿产保存的制约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高 陈正乐 +5 位作者 郑利宏 李季霖 刘博 赵同阳 周振菊 闫巧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8-84,共7页
新疆北山地区清白山矿集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东天山造山带与北山造山带交界部位,近年来陆续发现一系列多金属矿产,成矿潜力巨大。研究从分析矿集区剥蚀程度的角度,以矿集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 新疆北山地区清白山矿集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东天山造山带与北山造山带交界部位,近年来陆续发现一系列多金属矿产,成矿潜力巨大。研究从分析矿集区剥蚀程度的角度,以矿集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结合温度-时间热史模拟反演,推测矿集区的剥蚀程度,探讨清白山矿集区多金属矿产深部的找矿潜力。研究结果显示,样品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50±5)~(84±5))Ma之间,温度-时间反演模拟结果表明,北山地区在晚白垩世经历过快速隆升过程。100 Ma以来,清白山矿集区剥蚀厚度累计约2.85 km,结合矿集区矿产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深部还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裂变径迹 热年代学 矿产保存 清白山矿集区
下载PDF
烟雾病治疗中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希瑞 张文高 尹港峰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年第4期345-347,355,共4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烟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患...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烟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患者30例为保守治疗组,接受颅内外脑血管搭桥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为手术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留取外周血。将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分别检测两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手术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的内皮祖细胞数量较治疗前降低(t=5.761,P<0.05),手术治疗组较保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内皮祖细胞数量更低(t=4.202,P<0.05)。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内皮祖细胞治疗前后的增值能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0、0.820,P>0.05),两组迁移能力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t=0.900、-0.361,P>0.05)。结论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能降低烟雾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但对于内皮祖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内皮祖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黔西南架底金矿床载金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及金的赋存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冲 张文高 +4 位作者 何虎军 杨兴科 韩珂 王晓虎 吴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5-1266,共12页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架底金矿作为黔西南地区近年来在玄武岩中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其金的赋存状态一直备受关注。前人研究表明,含砷黄铁矿是架底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然而对架底金矿载金黄铁矿以及金的赋存规律...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架底金矿作为黔西南地区近年来在玄武岩中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其金的赋存状态一直备受关注。前人研究表明,含砷黄铁矿是架底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然而对架底金矿载金黄铁矿以及金的赋存规律一直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结合野外实际调研以及室内显微岩相观察研究,首先对矿区黄铁矿进行了期次的划分;然后利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期次的黄铁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架底金矿的黄铁矿中,S、As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Au、As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成矿前黄铁矿与成矿期、成矿后的黄铁矿核部具高S、Fe,低As、Au等相似的特征,成矿期黄铁矿的环带具高As、Au的特征,与成矿后的环带(高As不含Au)相比较具明显差异,两者属于不同的热液事件。据此判断矿区载金黄铁矿的结晶顺序为:草莓状低砷无环带黄铁矿→含砷环带黄铁矿(含金)以及均质无环带的细粒黄铁矿→高砷环带黄铁矿(不含金)。这一结论对架底金矿找矿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底金矿 电子探针 含砷黄铁矿 环带结构 微量元素 矿产勘查工程 贵州省
下载PDF
西南天山阿沙哇义金矿载金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涛 陈正乐 +12 位作者 黄宏业 张文高 张青 潘家永 周振菊 邹明亮 冯宏业 王晓虎 韩凤彬 孙岳 霍海龙 马骥 杨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443-458,共16页
阿沙哇义金矿床是中国新疆西南天山目前探明的第二大金矿,是中亚造山带南缘“亚洲金腰带”的重要组成部位。野外构造调查表明,研究区在古生代期间经历了由挤压变形发展为走滑伸展两次构造作用,成矿发生在挤压变形到走滑伸展转换时期。... 阿沙哇义金矿床是中国新疆西南天山目前探明的第二大金矿,是中亚造山带南缘“亚洲金腰带”的重要组成部位。野外构造调查表明,研究区在古生代期间经历了由挤压变形发展为走滑伸展两次构造作用,成矿发生在挤压变形到走滑伸展转换时期。运用矿相学、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S同位素等方法确定矿床载金矿物、金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来源等,结果表明:阿沙哇义金矿载金矿物主要为含砷黄铁矿、部分毒砂。含砷黄铁矿分为沉积成岩期(Py1)、成矿早期(Py2)、成矿期(Py3);Py2、Py3富As、Te,亏S、Fe,S、As呈明显负相关;Co/Ni比值显示黄铁矿属沉积-热液成因。Au以纳米级“可见”自然金(Au0)形式存在于含砷黄铁矿中。黄铁矿、辉锑矿δ34 S为9.5‰~16.3‰,显示成矿流体中硫为海相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产物,成矿物质来自赋矿地层。矿床属典型的中浅成造山型金矿,矿床埋藏较浅,矿区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黄铁矿 金的赋存状态 西南天山 阿沙哇义金矿 造山型金矿
下载PDF
新疆尾亚-天湖地区花岗岩类剥蚀程度估算及对区域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季霖 陈正乐 +9 位作者 周涛发 韩凤彬 张文高 霍海龙 刘博 赵同阳 韩琼 李平 郑加行 陈贵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78,共24页
尾亚—天湖地区位于新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的中天山地块内,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产出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尾亚钒铁磁铁矿。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尾亚、天湖和沙泉子南岩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了电子探针(EMPA)测试分析,... 尾亚—天湖地区位于新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的中天山地块内,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产出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尾亚钒铁磁铁矿。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尾亚、天湖和沙泉子南岩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了电子探针(EMPA)测试分析,限定了3个岩体结晶的温压条件、氧逸度、含水量和含铁指数等要素,为解析中天山地块的岩浆-成矿物化条件及其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测试结果表明,该区花岗岩类中的角闪石富镁、钙、钠,贫钾,属于钙角闪石族;黑云母有高镁、钛、铝、钾和低硅、钠的特征为镁质黑云母。角闪石和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揭示其寄主岩浆为钙碱性造山带岩系,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推测可能是板块俯冲背景下由地幔楔与大陆地壳物质混熔形成。根据角闪石-黑云母矿物温压计,估算出沙泉子南石英闪长岩的结晶温度为651~753℃,压力为31~79 MPa,尾亚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的结晶温度为762~833℃,压力为85~215 MPa,天湖花岗闪长岩的结晶温度为668~812℃,压力为31~117 MPa。3个岩体岩浆结晶时的氧逸度lg f(O_(2))范围为-15.7~-9.4,而且在角闪石结晶时岩浆具有较高的含水量。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的花岗岩类具有高温、低压、高氧逸度、富水和高含铁指数的特点,有利于Fe等成矿元素在流体中富集,具有良好的铁矿成矿条件。进一步利用角闪石-黑云母压力计,计算了花岗岩类岩体的侵位深度,从而估算出岩体的剥蚀程度处于2.2~5.5 km,且区域的隆升剥蚀量差异明显;结合现有的矿产地表展布特征,推测天湖岩体一带深部仍具有较好的铁矿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特征 物理化学条件 角闪石-黑云母温压计 隆升-剥蚀程度 中天山地块尾亚—天湖地区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钙碱性侵入岩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区域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季霖 陈正乐 +8 位作者 周涛发 韩凤彬 张文高 霍海龙 刘博 赵同阳 韩琼 李平 陈贵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4-552,共19页
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位于吐哈盆地和中天山地块之间,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分布区,其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角闪石进行了电子探针(EMPA)测试分析,限定了区内8个岩体结晶的... 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位于吐哈盆地和中天山地块之间,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分布区,其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角闪石进行了电子探针(EMPA)测试分析,限定了区内8个岩体结晶的温压条件、岩浆氧逸度和含水量等要素,为解析觉罗塔格构造带内钙碱性侵入岩的构造环境、演化过程和成矿作用提供矿物学方面的制约。测试分析表明,岩体中的角闪石富镁(MgO:5.82%~18.04%)、富钙(CaO:9.91%~12.56%)、富钠(Na_(2)O/K_(2)O>1.0)、贫钾(K_(2)O:0.06%~1.16%),属于钙角闪石族。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揭示其大部分为中酸性侵入岩中的角闪石,寄主岩浆为钙碱性,岩浆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是板块俯冲背景下由地幔楔与大陆地壳物质混熔形成。由角闪石温压计得出矿物的结晶温度为751.88~887.46,℃压力为62~248 MPa,相应侵位深度为2.35~9.4 km。通过角闪石成分计算出岩浆的氧逸度为ΔNNO+0.30至ΔNNO+2.48,并且在角闪石结晶时岩浆具有较高的含水量(H_(2)O_(melt)>5%)。通过分析可知觉罗塔格构造带中的钙碱性侵入岩具有高温、低压、高氧逸度、富水和侵位浅的特点,有利于Cu等元素在成矿流体中富集,符合区域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条件。因此推测觉罗塔格构造带内仍具有一定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矿物学特征 物理化学条件 觉罗塔格构造带 东天山
下载PDF
黔西南架底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闵壮 陈正乐 +4 位作者 潘家永 周振菊 张文高 吴玉 张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8-463,共16页
架底金矿是近年来在黔西南新发现的主要赋存于玄武岩中的大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为查明其成矿流体特征,探讨流体成矿机制,针对矿床不同成矿阶段采取流体包裹体样品开展工作。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架底金矿热液成矿期可分为3个阶段... 架底金矿是近年来在黔西南新发现的主要赋存于玄武岩中的大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为查明其成矿流体特征,探讨流体成矿机制,针对矿床不同成矿阶段采取流体包裹体样品开展工作。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架底金矿热液成矿期可分为3个阶段:黄铁矿阶段、烟灰色石英阶段和硫化物阶段,其中烟灰色石英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以NaCl-H_(2)O和CO_(2)-NaCl-H_(2)O型为主,黄铁矿阶段富CO_(2)包裹体,均一温度(T_(h))为211~231℃,盐度(wt)为2.10~7.60(%NaCl equiv);烟灰色石英阶段见大量NaCl-H_(2)O和CO_(2)-NaCl-H_(2)O型包裹体,均一温度(T_(h))为182~218℃,盐度(wt)为1.40~5.90(%NaCl equiv);硫化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T_(h))普遍小于183℃,盐度(wt)为0.90~5.30(%NaCl equiv)。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包裹体中含CO_(2)、CH_(4)、N_(2)、SO_(2)等气相组分,随着成矿流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的不断下降,包裹体中气相组分种类也趋于简单。通过计算成矿流体的ρ、P、pH、Eh和ƒO_(2)等物理化学参数,表明成矿环境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近中性、相对还原及低氧逸度的特征。流体包裹体组合变化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流体CO_(2)含量不断降低的过程,主成矿阶段流体混合和区域伸展构造引起流体沸腾作用强烈,大量金属成分(黄铁矿、自然金等)快速沉淀形成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 架底金矿 流体包裹体 激光拉曼 成矿流体
下载PDF
Rodinia超大陆裂谷裂陷高潮与裂-坳转换:来自塔里木西北缘阿克苏地区碎屑锆石的制约
15
作者 刘博 张文高 +4 位作者 陈正乐 袁峰 韩凤彬 霍海龙 李季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61-2379,共19页
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是研究Rodinia超大陆裂谷裂解过程的关键地区。在阿克苏地区裂谷序列中,发育有不整合面。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巧恩布拉克组、尤尔美那克组和苏盖特布拉克组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对Rodinia超... 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是研究Rodinia超大陆裂谷裂解过程的关键地区。在阿克苏地区裂谷序列中,发育有不整合面。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巧恩布拉克组、尤尔美那克组和苏盖特布拉克组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对Rodinia超大陆裂谷期不整合面的形成时间、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物源变化以及不整合面的构造意义进行了讨论。碎屑锆石测年结果显示:尤尔美那克组于708 Ma后开始沉积,苏盖特布拉克组于577 Ma后开始沉积,被剥蚀的阿克苏群为尤尔美那克组和苏盖特布拉克组提供了局部物源。结合前人资料分析表明:(1)巧恩布拉克组与尤尔美那克组之间角度不整合面形成于717~708 Ma之间,苏盖特布拉克组与下伏地层间不整合面形成于580~577 Ma之间;(2)阿克苏地区724~717 Ma之间发生了一次幕式裂陷作用,这次幕式裂陷作用可能代表了Rodinia超大陆裂谷裂陷期的高潮;(3)苏盖特布拉克组与下伏地层间不整合面是Rodinia超大陆裂谷裂-坳转换界面,这个界面时限为580~577 Ma;(4)"雪球地球"事件显著地促进了不整合面形成时的剥蚀作用,巧恩布拉克组与尤尔美那克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苏盖特布拉克组与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的形成分别受到了Sturtian冰期、Gaskiers冰期的影响。在本文中,不仅阿克苏地区裂谷期不整合面的成因机制得到了探讨,也一并完善了阿克苏地区裂谷的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不整合 裂陷高潮 裂-坳转换 RODINIA 塔里木 阿克苏
下载PDF
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晚三叠世右旋走滑:对中亚造山带西南缘造山复活的响应
16
作者 刘博 陈正乐 +10 位作者 袁峰 张青 韩凤彬 张文高 霍海龙 李季霖 赵同阳 韩琼 李平 夏冬 屈梦梦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1期85-91,共7页
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位于东天山地区,是重塑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演化过程的关键断裂之一。在雅满苏南,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韧性变形强烈。野外观测和镜下观察表明,剪切带具有典型的右旋走滑特征。糜棱岩化片岩的绢云母^(40)Ar/^(39)Ar坪... 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位于东天山地区,是重塑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演化过程的关键断裂之一。在雅满苏南,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韧性变形强烈。野外观测和镜下观察表明,剪切带具有典型的右旋走滑特征。糜棱岩化片岩的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211.5±1.3)Ma,说明该变形事件发生在晚三叠世。进一步综合区域资料分析认为,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晚三叠世的韧性走滑是对中亚造山带西南缘聚合后再次复活造山的响应;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晚三叠世复活造山时限为230~210 Ma,其动力主要来自于NWW方向的波罗的海克拉通的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北缘剪切带 中亚造山带西南缘 ^(40)Ar/^(39)Ar定年 晚三叠世 右旋走滑
下载PDF
新疆中天山地块花岗岩隆升剥露过程及对区域找矿潜力的制约
17
作者 李季霖 陈正乐 +8 位作者 周涛发 韩凤彬 张文高 霍海龙 刘博 赵同阳 韩琼 李平 陈贵民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1年第4期605-613,共9页
新疆中天山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分布区,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区内7个花岗岩体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表明,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变化范围为124... 新疆中天山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分布区,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区内7个花岗岩体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表明,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变化范围为124~54 Ma,径迹长度介于(12.3±2.3)~(13.2±1.8)μm,显示该区磷灰石径迹形成后以较慢速度通过部分退火带,后期未发生明显升温。结合前人数据发现,花岗岩裂变径迹年龄可分为124~114 Ma、94~92 Ma、79~54 Ma 3组,分别对应3期区域性构造事件。温度-时间热史模拟结果表明,样品大多经历两个阶段的快速隆升期,分别为160~120 Ma和70~30 Ma。通过定量计算得出中天山地块内花岗岩体中—新生代剥蚀量为1.4~2.4 km,剥蚀速率0.011~0.036 mm/a。剥蚀深度与区内彩霞山铅锌矿、沙东和小白石头钨矿等中低温矿床成矿深度相似,对矿床保存不利。区内阿拉塔格铁矿、天宇-白石泉铜镍矿及尾亚铁矿等高温矿床成矿深度远大于花岗岩体剥蚀深度,推测中天山地块深部仍具较好的矽卡岩型铁矿床、铜镍硫化物矿床及钒钛磁铁矿床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地块 磷灰石 裂变径迹 热年代学 找矿潜力
下载PDF
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Late Paleozoic Collision in the Southwest Tianshan Orogenic Belt,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Baleigong Granites 被引量:2
18
作者 HUO Hailong CHEN Zhengle +5 位作者 zhang Qing HAN Fengbin zhang wengao SUN Yue YANG Bin TANG Yanw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188-1204,共17页
The Baleigong granite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southwestern Tianshan Orogen(Kokshanyan region, China), records late Paleozoic magmatism during the late stages of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Tarim Block and the... The Baleigong granite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southwestern Tianshan Orogen(Kokshanyan region, China), records late Paleozoic magmatism during the late stages of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Tarim Block and the Central Tianshan Arc Terrane. We performed a detailed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y of the Baleigong granites to better constrain the nature of collisional processes in the Southwest Tianshan Orogen. The LA-ICP-MS U-Pb zircon isotopic analyses indicate that magmatism commenced in the early Permian(~282 Ma). The granite sample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tents of SiO2(67.68-69.77 wt%) and Al2O3(13.93-14.76 wt%), are alkali-rich and Mg-poor, corresponding to the high-K calc-alkaline series. The aluminum saturation index(A/CNK) ranges from 0.93 to 1.02, indicating a metaluminous to slightly peraluminous composition.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shows depletions in Nb, Ta, and Ti, a moderately negative Eu anomaly(δEu=0.40-0.56), enrichment in LREE, and depletion in HREE((La/Yb)N=7.46-11.78). These geochemical signatures are characteristic of an I-type granite genera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a magmatic arc. The I-type nature of the Baleigong granites is also supported by the main mafic minerals being Fe-rich calcic hornblende and biotite. We suggest that the high-K, calc-alkaline I-type granitic magmatism was generat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possibly triggered by underplating by basaltic magma. These conditions were likely achieved in a collisional tectonic setting, thus supporting the suggestion that closure of the South Tianshan Ocean was completed prior to the Permian and was followed(in the late Paleozoic) by collision between the Tarim Block and the Central Tianshan Arc Terr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type granite Late PALEOZOIC ZIRCON U–Pb DATING Baleigong GRANITES SOUTHWEST TIANSHAN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砂梁西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勘查找矿意义
19
作者 闵壮 陈正乐 +8 位作者 王永 王威 霍海龙 潘家永 朱炳玉 杜晓飞 韩凤彬 张文高 吴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2024年第5期939-947,共9页
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成矿带新发现了多处古生代的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其中以吐格曼、阿亚格、瓦石峡南锂铍矿床为代表,显示该成矿带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找矿前景。近年来,在若羌县砂梁西铁矿区中也发现了伟晶岩型锂-铌钽矿化,含矿伟晶岩赋... 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成矿带新发现了多处古生代的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其中以吐格曼、阿亚格、瓦石峡南锂铍矿床为代表,显示该成矿带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找矿前景。近年来,在若羌县砂梁西铁矿区中也发现了伟晶岩型锂-铌钽矿化,含矿伟晶岩赋存于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和古生代花岗质岩体中,钻探显示其北带部分伟晶岩型矿体深部具有“无根”的特征。本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在矿区发现一条第四纪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严格控制着含矿伟晶岩的深部空间展布特征。针对逆冲推覆断层中发育的擦痕,利用Faultkin软件进行了古应力方向的反演分析,确定逆冲推覆的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为NNW-SSE。综合分析区域资料,认为阿尔金造山带北缘第四纪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青藏高原自南向北扩展期间,伴随着阿尔金走滑断裂的左旋走滑作用,在阿尔金北缘断裂附近出现了大规模的逆冲推覆。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其推覆方向的准确判定,下一步对该区分析含矿伟晶岩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其找矿工程部署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应力场 第四纪 阿尔金造山带
下载PDF
粤东莲花山断裂带高山寨钨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志磊 陈正乐 +3 位作者 王晓虎 潘家永 张文高 周荣德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4,共8页
高山寨钨多金属矿床处于粤东梅州地区,位于莲花山断裂带的北西侧,属新华夏系第二个隆起褶皱带南段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南缘交接复合部位。研究基于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对该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10个石英包裹体片中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 高山寨钨多金属矿床处于粤东梅州地区,位于莲花山断裂带的北西侧,属新华夏系第二个隆起褶皱带南段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南缘交接复合部位。研究基于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对该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10个石英包裹体片中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从而为探讨其流体性质及成矿机制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分析,该矿床主要有五种类型流体包裹体,分别为:富液相、富气相、纯液相、纯气相以及含CO_2三相流体包裹体。选取富液相流体包裹体和少量的含CO_2三相流体包裹体进行测温。据温度测试结果推测,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经历至少两次流体活动。富液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较广(156℃~380℃),可分为低温区间(181℃~240℃)、高温区间(261℃~338℃);含CO_2三相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290℃~347℃)与富液相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高温区间的较为一致,但三相流体包裹体盐度(0.4%~4.9%)低于富液相包裹体(1.2%~12.5%)。从本次实验结果推测高山寨钨矿床成矿机制为:在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高温阶段发生流体沸腾作用,导致部分金属矿物发生沉淀;低温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自然冷却作用及与低温低盐度的流体混合作用,导致金属矿物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高山寨钨矿 莲花山 粤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