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神经突触损伤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璇 靳佳慧 +4 位作者 燕子姝 李东娜 张艳军 庄朋伟 郭虹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276-1283,共8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是PD的终末核心特征之一,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直接相关。而PD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往往会表现出嗅觉障碍、视觉障碍、睡眠障碍、抑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是PD的终末核心特征之一,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直接相关。而PD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往往会表现出嗅觉障碍、视觉障碍、睡眠障碍、抑郁、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症状的产生与大脑特定部位神经突触损伤及功能变化有关,围绕PD突触损伤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防止PD进行性加重的重要环节。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中药是常用手段,且其对突触保护凸显出独特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突触损伤在PD相关症状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突触损伤的机制和中药对突触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突触损伤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基于产业化需求与实践教学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延军 袁祥 +1 位作者 李海虹 白峭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4期137-140,共4页
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变革,高等教育面临着如何培养符合产业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问题。以研究生培养为核心,探讨了基于产业化需求与实践教学的创新培养策略。首先,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其次,注重实践教学,提... 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变革,高等教育面临着如何培养符合产业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问题。以研究生培养为核心,探讨了基于产业化需求与实践教学的创新培养策略。首先,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其次,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旨在为我国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需求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合作教育
下载PDF
引入空间修正入河系数的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景琳 张艳军 +2 位作者 王素描 乔飞 罗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5,95,共9页
针对长江流域开展面源污染负荷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传统输出系数模型为集总式模型,无法体现污染物的空间差异性,且未考虑污染源和受纳水体之间的污染物迁移损失,计算结果常为产污量而非入河量。为了降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异造成的... 针对长江流域开展面源污染负荷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传统输出系数模型为集总式模型,无法体现污染物的空间差异性,且未考虑污染源和受纳水体之间的污染物迁移损失,计算结果常为产污量而非入河量。为了降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异造成的模拟结果的误差,综合考虑污染物在输移过程中受降雨、地形、植被和距离等因子的影响,对传统的Johnes输出系数模型引入空间修正的入河系数,构建具有空间分布性的改进输出系数模型。将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应用于长江流域,对长江流域干流自上至下9个监测断面的总磷、化学需氧量进行模拟。分别将集总式输出系数模型和引入空间修正入河系数的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模拟精度较改进前显著提高,为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系数模型 入河系数 面源污染 GIS 长江流域
下载PDF
microRNA在肌少-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晏东 邓强 +5 位作者 李中锋 彭冉东 张彦军 郭铁峰 檀盛 许多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microRNA在肌、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对microRNA在肌少-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首先,本文介绍microRNA的生物发生过程和基因调控机制。其次,本文分别介绍相关microRNA亚型在骨骼肌和骨骼重建中的... microRNA在肌、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对microRNA在肌少-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首先,本文介绍microRNA的生物发生过程和基因调控机制。其次,本文分别介绍相关microRNA亚型在骨骼肌和骨骼重建中的作用。在microRNA对骨骼肌作用机制方面,归纳了5个方面:(1)调节转录因子MyoD的活化和表达;(2)调节其他肌肉特异性转录因子的表达;(3)影响肌肉细胞的增殖和分化;(4)影响肌肉细胞表型;(5)microRNA的协同作用。并从促进成骨和抑制破骨两方面说明microRNA影响骨重塑的作用机制。还对具有肌骨共生的microRNA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对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和展望,对肌少-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非编码RNA 肌少-骨质疏松症 肌骨代谢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玉米果穗相关性状QTL定位及重要候选基因分析
5
作者 郑雪晴 王兴荣 +2 位作者 张彦军 龚佃明 邱法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5-1450,共16页
玉米果穗相关性状与产量直接相关,其遗传基础解析对于指导玉米遗传改良意义重大。本研究对3年6个环境下的168份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AB-RILs)的穗长、穗行数和百粒重等8个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结合玉米10 K芯片产生的覆盖全基因组的11,407个... 玉米果穗相关性状与产量直接相关,其遗传基础解析对于指导玉米遗传改良意义重大。本研究对3年6个环境下的168份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AB-RILs)的穗长、穗行数和百粒重等8个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结合玉米10 K芯片产生的覆盖全基因组的11,407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标记对8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共鉴定到32个与8个果穗性状相关的QTL,其中包含5个环境一致性的QTL,3个多效性QTL。进一步利用507份关联群体的基因型与表型数据对主效QTL候选区间进行关联分析,鉴定到19个可能与果穗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结合候选基因的进化分析和表达分析等,初步确定其中4个为关键候选基因。以上结果为玉米育种中果穗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标记信息,同时也为果穗性状相关基因克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AB-RIL群体 果穗 籽粒 QTL定位 候选区间关联分析
下载PDF
MoS_(2)及其改性膜去除水中重金属及核素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彦君 杨禹 侯立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42,共13页
近年来,由于工业、核电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水中重金属及核素污染不能忽视,水体安全保障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在杀菌、储氢和水净化等领域备受关注,膜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成为去除水中重... 近年来,由于工业、核电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水中重金属及核素污染不能忽视,水体安全保障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在杀菌、储氢和水净化等领域备受关注,膜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成为去除水中重金属及核素的选择之一。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MoS_(2)基纳米材料及膜材料在去除水中重金属及核素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MoS_(2)合成与改性的主要方法、MoS_(2)去除重金属及核素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MoS_(2)改性膜制备及膜技术去除水中重金属及核素的前沿研究等,旨在高效去除重金属和核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重金属 核素 水处理
下载PDF
结合改进Weibull时间函数的开采沉陷动态预测模型
7
作者 张琰君 阎跃观 +3 位作者 龙思放 朱元昊 戴华阳 孔嘉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4-1834,共11页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个多维动态变化过程,动态预测可以获取采空区上方任意位置、时刻的形变大小,对保护地面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地表沉陷的动态预测,针对Weibull时间函数模型结构复杂、参数较多等不足,...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个多维动态变化过程,动态预测可以获取采空区上方任意位置、时刻的形变大小,对保护地面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地表沉陷的动态预测,针对Weibull时间函数模型结构复杂、参数较多等不足,基于开采沉陷相关理论,建立了仅含一个模型参数,且可以准确描述地表点下沉量、下沉速度、下沉加速度的改进Weibull时间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地表沉陷盆地模型,建立了一种新的开采沉陷动态预测模型,详细阐述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对沉陷盆地形态的影响,并结合某矿313工作面和3214工作面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改进的Weibull时间函数模型最大均方根误差为52 mm,最大相对误差为2.1%,较改进前分别提高了60.3%和64.4%;开采沉陷动态预测模型预测的下沉曲线形态和实测下沉曲线形态一致,最大均方根误差为17 mm,最大相对误差为1.76%,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地表沉陷过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地表沉陷动态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时间函数 开采沉陷 沉陷盆地 动态预测
下载PDF
“他年”类词语语义表达的历时演变及其动因
8
作者 张言军 唐贤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156,共8页
考察发现,现代汉语中“他年”类词语已经失去了表达过去时间的功能,仅能用来表达将来时间。现有的一些工具书在相关词条的释义上并未严格区分这类词语在共时层面上所显现出来的变化,导致在释义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从历时层面看,这类词语... 考察发现,现代汉语中“他年”类词语已经失去了表达过去时间的功能,仅能用来表达将来时间。现有的一些工具书在相关词条的释义上并未严格区分这类词语在共时层面上所显现出来的变化,导致在释义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从历时层面看,这类词语早期兼有表达过去时间和将来时间两种用法,隋唐五代之后逐渐向表达将来时间倾斜,到清代这一类词语的语义调整已基本完成。促使这类词语语义表达调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因主要是这类词语自身就蕴含着“将来”的语义特征,在叙述者视角转换以及白话通俗文学作品的传播推广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共同促成了这类词语的语义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年 语义表达 历时演变 发展动因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增强型地热系统产热性能:以伊通盆地花岗岩体热储层为例
9
作者 周玲 郭州朋 +2 位作者 类红磊 张延军 陈云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950-8961,共12页
探究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EGS)工程采热性能,对提高系统产热效率、延长储层寿命是至关重要的。以伊通盆地北部昌27井实际地质构造、岩性、地热特征及热物性测试为基础,以地下4054~4168 m花岗岩为热储层建立三水... 探究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EGS)工程采热性能,对提高系统产热效率、延长储层寿命是至关重要的。以伊通盆地北部昌27井实际地质构造、岩性、地热特征及热物性测试为基础,以地下4054~4168 m花岗岩为热储层建立三水平井水热耦合数值模型,并在此水平井模型基础上建立BP神经网络热储产热能力预测模型,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系统换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生产温度、焓值差和压力差与水平井数值模型的相对误差基本不超过±1.0%、±2.0%和±3.0%,预测准确性较高。水平井地热开采中,对系统生产温度造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井间距和注入速度,对系统发电效率造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注入速度和裂隙渗透率。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采用三水平井开采地热能可选择开采方案井间距600 m,注入温度60℃,注入速度23 kg/s,裂隙渗透率1×10^(-10 )m^(2)。在该工况下系统的经济寿命可达32年,累积发电量为605.9 GW·h,比基础模型提高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热储 EGS 水热耦合模型 BP神经网络 产热性能
下载PDF
基于格局-质量-功能的高寒草甸区生态脆弱性分析——以云南迪庆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子辉 苏湘媛 +10 位作者 田甜 张亚 陈庆松 朱康文 宋丹 张艳军 巴永 陈伟志 董春凤 杨梦娇 侯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3-2285,共13页
以滇西北高寒草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格局-质量-功能框架开展其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特征评价,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滇西北高寒草甸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EVI)格局由北向... 以滇西北高寒草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格局-质量-功能框架开展其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特征评价,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滇西北高寒草甸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EVI)格局由北向南递减.2000~2020年迪庆北部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呈增加趋势,生态脆弱性性指数最高增加了0.30,中南部绝大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影响因子对生态系统脆弱性敏感性显著,气候因子对迪庆北部和南部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敏感,经济(GDP)、人口(POP)等因子是导致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增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局-质量-功能 生态系统脆弱性 驱动分析 高寒草甸区 云南迪庆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在棉花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1
作者 侯文婷 孙琳 +1 位作者 张艳军 董合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7,共10页
棉花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原料,选育优良新品种是提高棉花产量、品质和植棉效益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育种方法在改良作物遗传特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基因编辑技术为加快棉花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了契机。基因编辑技... 棉花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原料,选育优良新品种是提高棉花产量、品质和植棉效益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育种方法在改良作物遗传特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基因编辑技术为加快棉花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了契机。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利用人工设计的核苷酸酶,对生物体特定DNA序列的基因组片段进行删除、修改、插入或替换单个或多个核苷酸,从而实现对目标基因精确编辑的技术方法。本文首先综述了ZFNs、TALENs和CRISPR三种主要基因编辑系统的原理,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棉花的生长发育、抗逆性等性状;其次,重点评述了当前备受关注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在改良棉花抗逆性、纤维与种子品质性状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并指出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开发有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系统,提高其精确性、安全性,促进其在棉花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棉花 遗传改良 CRISPR/Cas9
下载PDF
基于哨兵2号与面深模型的小清河水深反演方法研究
12
作者 曾雪涛 张艳军 +2 位作者 宋圆馨 王逸凡 刘鑫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4,共8页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反演水深是快速获取广域水深信息的重要手段。然而,水体中底质、广泛存在的泥沙等悬浮物质、叶绿素等水色影响物质导致传统光学卫星影像反演精度较低。为减小水色物质对水深反演精度的影响,基于数学模型与哨兵2号遥感影...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反演水深是快速获取广域水深信息的重要手段。然而,水体中底质、广泛存在的泥沙等悬浮物质、叶绿素等水色影响物质导致传统光学卫星影像反演精度较低。为减小水色物质对水深反演精度的影响,基于数学模型与哨兵2号遥感影像,在分析不同断面类型河道水深与水面面积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克服水色物质影响的水深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河道断面进行概化并分类,推导出河道面深模型,结合哨兵2号遥感影像确定数学模型中相关参数,得出可直接通过水面面积计算水深的表达式,可最大程度减小水色对遥感影像反演水深的影响。将其应用于小清河,该方法在黄台桥与石村水文站的水深反演绝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03 m与0.23 m,反演结果较为可靠。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水深反演精度较高,不受水体水色的影响,可基于卫星遥感技术快速获取水体水深信息,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面面积 水深 小清河
下载PDF
六足蚂蚁仿生机器人动力学仿真分析
13
作者 张艳军 杨一坤 +1 位作者 肖子翔 陈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7,92,共6页
为了验证六足蚂蚁仿生机器人的可行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六足蚂蚁仿生机器人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蚂蚁的组成结构和运动形态,对六足蚂蚁仿生机器人的结构和步态进行设计。使用ADAMS软件对设计模型进行了... 为了验证六足蚂蚁仿生机器人的可行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六足蚂蚁仿生机器人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蚂蚁的组成结构和运动形态,对六足蚂蚁仿生机器人的结构和步态进行设计。使用ADAMS软件对设计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质心位移曲线、质心速度曲线、质心加速度曲线、足端接触力曲线及关节扭矩曲线,结果表明:机器人控制系统能有效的维持机器人的平衡,且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状态,验证了模型结构设计及移动步态的合理性。对六足蚂蚁仿生机器人的样机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六足蚂蚁仿生机器人的设计可以为仿生类机器人的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足 蚂蚁 仿生机器人 动力学 仿真分析
下载PDF
适应飞机需求的进气预冷技术路线分析
14
作者 张彦军 刘太秋 +1 位作者 扈鹏飞 于学明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了综合评价高超飞机用高Ma的涡轮发动机及其组合动力的预冷技术方案,从工程应用角度以飞机动力需求为牵引,开展了射流预冷、超临界氦强预冷和燃油强预冷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针对3种预冷技术方案的原理、技术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适... 为了综合评价高超飞机用高Ma的涡轮发动机及其组合动力的预冷技术方案,从工程应用角度以飞机动力需求为牵引,开展了射流预冷、超临界氦强预冷和燃油强预冷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针对3种预冷技术方案的原理、技术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适应飞机需求的标志性技术指标开展分析和评估,从跨速域时性能、技术难度及风险、付出的成本代价和周期,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开展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从满足产品需求的角度出发,与超临界氦强预冷和燃油强预冷技术方案相比,射流预冷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总压损失小、可与进气道高度集成、供水量适度,以及涡轮发动机本身提供的功率足以驱动射流预冷系统无需额外能源,是目前涡轮发动机扩包线的较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动力 进气预冷 射流预冷 强预冷 航空发动机 技术路线
下载PDF
船用多级式单相逆变电源传导发射的抑制技术
15
作者 孙莉 张艳军 许飞明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此处针对船用多级式单相逆变电源电磁兼容设计中的传导发射(CE101和CE102),研究其测试方法,分析其超标原因。通过采用PR控制策略抑制了多级式单相逆变电源的二次谐波电流,使其满足CE101要求。通过设计合适的滤波器,使其满足CE102要求。... 此处针对船用多级式单相逆变电源电磁兼容设计中的传导发射(CE101和CE102),研究其测试方法,分析其超标原因。通过采用PR控制策略抑制了多级式单相逆变电源的二次谐波电流,使其满足CE101要求。通过设计合适的滤波器,使其满足CE102要求。实验证明采用PR控制策略及合理的滤波器设计对多级式单相逆变电源传导发射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式单相逆变电源 传导发射 滤波器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感染防控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3
16
作者 薛晨 叶强 +7 位作者 张艳君 陈志强 姜倩倩 马秀珍 谈锦艳 赵月秀 蒲江 黄怡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0-405,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于2019年12月被报道,2020年3月11日(当地时间),WHO宣布COVID-19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征。阻止COVID-19在医疗机构内发生院内感染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从而消灭疫情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于2019年12月被报道,2020年3月11日(当地时间),WHO宣布COVID-19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征。阻止COVID-19在医疗机构内发生院内感染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从而消灭疫情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前COVID-19院内感染防控的挑战和问题,分别从人员、硬件和流程管理3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有针对性的感染防控对策,以期更好地应对COVID-19大流行的挑战,保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免遭职业伤害,尽早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大豆种质资源不同生育时期抗旱性鉴定评价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兴荣 刘章雄 +5 位作者 张彦军 李玥 李永生 苟作旺 祁旭升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82-1594,共13页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油脂和蛋白来源,干旱是限制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综合评价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筛选抗旱优异种质,本研究在大豆芽期、苗期和全生育期分别采用改进后的抗旱性鉴定...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油脂和蛋白来源,干旱是限制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综合评价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筛选抗旱优异种质,本研究在大豆芽期、苗期和全生育期分别采用改进后的抗旱性鉴定方法对253份种质资源进行鉴定,测定根长、株高、百粒重等形态指标,计算发芽率、反复干旱存活率、加权抗旱系数等评价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筛选抗旱性评价指标,进行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测量指标值降低幅度较大(10.27%~96.62%),与正常灌水处理呈极显著差异(P<1.6×10^(-9))。相关性和回归分析表明,大豆芽期、苗期和全生育期的抗旱评价值间无显著相关性;晚熟材料抗旱性强于早熟材料。筛选出芽期(发芽率)、苗期(反复干旱存活率)和全生育期(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生物量)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基于本研究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和方法,鉴定出芽期、苗期和全生育期同时表现极强或强抗旱性种质7份,在2个时期同时表现极强或强抗旱性种质50份。本研究为大豆种质资源抗旱鉴定评价及抗旱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芽期 苗期 全生育期 抗旱性 评价
下载PDF
“世界咖啡”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高职护理“医学免疫学”课程为例
18
作者 张彦军 王挺 王燕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7期149-152,共4页
鉴于免疫学的学科特征,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存在众多难题。“世界咖啡”教学法作为一种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典型代表,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深入分析、思考“世界咖啡”教学法的组织安排、内涵... 鉴于免疫学的学科特征,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存在众多难题。“世界咖啡”教学法作为一种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典型代表,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深入分析、思考“世界咖啡”教学法的组织安排、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索。以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下学期两个班为实验对象,两个班学生的年龄、初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随机划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世界咖啡”教学法,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法。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知识测试和教学评价中均高于对照班。“世界咖啡”教学法可以明显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咖啡”教学法 高职护理专业 医学免疫学 教学评价
下载PDF
青稞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兴荣 李玥 +4 位作者 张彦军 李永生 汪军成 徐银萍 祁旭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9-1287,共9页
干旱是影响青藏高原青稞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鉴定青稞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筛选可靠的抗旱指标,可对抗旱青稞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以238份青稞种质为材料,于2019和2020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青稞株... 干旱是影响青藏高原青稞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鉴定青稞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筛选可靠的抗旱指标,可对抗旱青稞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以238份青稞种质为材料,于2019和2020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青稞株高、单株穗数、单株生物量、单穗粒重、穗长、千粒重和产量,结果表明: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值)分别进行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对各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与株高、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株高、产量、单株生物量、单穗粒重、单株穗数、穗长和千粒重。基于D值、CDC值及WDC值的种质排序基本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产量、单株生物量、单穗粒重、株高、单株穗数、穗长和千粒重,这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的密切程度基本一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产量、株高、单株穗数、千粒重及单株生物量可作为青稞成株期抗旱鉴定的可靠指标,D值为适宜的抗旱评价方法。以D值为依据将供试青稞种质划分为5个抗旱等级,筛选出紫眼窝青稞、六棱青稞、紫青稞、ZDM8125、土葫芦紫青稞等1级抗旱种质38份。研究结果为青稞抗旱品种选育和抗旱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成株期 抗旱性 抗旱指标
下载PDF
西北地区和尚头小麦遗传多样性及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彦军 苟作旺 +2 位作者 王兴荣 李玥 祁旭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55,共14页
为了解西北地区和尚头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特征,采用43份不同来源的和尚头小麦种质材料,在均匀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150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位点上检测遗传多样性,同时对19个农艺性状在两个试验点进行... 为了解西北地区和尚头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特征,采用43份不同来源的和尚头小麦种质材料,在均匀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150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位点上检测遗传多样性,同时对19个农艺性状在两个试验点进行表型鉴定,并采用GLM(general linear model)模型进行分子标记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个农艺性状中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质量性状,除壳色外,其他性状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45对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共检测出151个等位变异,各标记等位位点变化范围为2~6,平均为3.36个,PIC(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值变异范围为0.044~0.771。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43份材料划分为8个亚群。关联分析发现11个SSR标记与农艺性状显著关联,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8.89%~24.74%,这些标记可为特色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