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摄影测量系统的岩体结构面精细识别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许文涛 李晓昭 +3 位作者 章杨松 朱鸿鹄 张巍 宣程强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93-2106,共14页
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于岩体特性及失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本文基于无人机航测、GPS-RTK,以及地面近景摄影组成的摄影测量系统对甘肃北山不同尺度岩体结构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利用不同视角摄影得到的地物照片... 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于岩体特性及失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本文基于无人机航测、GPS-RTK,以及地面近景摄影组成的摄影测量系统对甘肃北山不同尺度岩体结构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利用不同视角摄影得到的地物照片建立了场区数字正射影像模型和露头三维重构数字表面模型,通过数字化的识别和统计方法实现了岩体结构面信息的有效解译和特征参数的表征。对典型露头和区域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摄影测量系统可从不同维度和尺度进行岩体结构面的精细化调查和识别。根据结构面特征参数的变异性,对场区大断裂F31断层的断裂影响带进行了评估,初步得到F31断层对上盘岩体完整性的影响范围约为150~200 m,影响形式为负指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系统 数字模型 多尺度结构面 特征参数 断裂影响带
下载PDF
断层影响带渗透特性演化规律与实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培兴 李晓昭 +3 位作者 章杨松 刘帅 吴云 周圣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142,共8页
断层影响带的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的获取对重大地下工程的布局、设计及建造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西北某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边界断层及下盘节理识别为前提,在节理线密度统计分区的基础上,精细化布设钻孔,以引入的高精度在线示踪技... 断层影响带的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的获取对重大地下工程的布局、设计及建造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西北某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边界断层及下盘节理识别为前提,在节理线密度统计分区的基础上,精细化布设钻孔,以引入的高精度在线示踪技术为主要实测方法,辅以压水试验数据,初步获取了断层至原岩区的渗透特性演化规律:核部碎裂岩带的渗透系数为10^(-6) m/s,损伤带为10^(-7)~10^(-8) m/s,原岩区为10^(-8)~10^(-9) m/s,趋势为随着远离断层核心区,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核部除有限的相对低渗的核心区外整体导水良好,沿断层走向为优势渗流方向,其走向渗透性比垂向渗透性大约2倍;该试验点靠近断层损伤带原岩区中的张性节理对岩体渗透性贡献率要大于剪性节理,两者渗透系数可相差约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 断层 节理 在线示踪技术 演化规律 渗透系数 优势渗流方向
下载PDF
岩体裂隙连通路径及岩体等效渗透张量参数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鑫永 王锡勇 +2 位作者 章杨松 李晓昭 许文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9-795,共7页
在高放核废料的处置中,掌握地下水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规律是当下的关键问题。以甘肃北山岌岌槽一测区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数据测得的裂隙统计参数,应用编制的MATLAB语言程序生成全局域内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将三维裂隙以圆盘模拟并简化... 在高放核废料的处置中,掌握地下水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规律是当下的关键问题。以甘肃北山岌岌槽一测区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数据测得的裂隙统计参数,应用编制的MATLAB语言程序生成全局域内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将三维裂隙以圆盘模拟并简化为变截面圆管单元渗流网络,为考虑边缘效应以圆管作为单元体切割基准。通过比较随单元体尺寸增大的三个方向上的等效渗透系数变化趋势得到表征单元体REV,并在该单元体中计算渗透张量以及应用Dijkstra算法识别对应边界方向的最优路径。结果表明:该测区的渗透系数最值分别为3.62e-6m/s与9.19e-7m/s,水平向渗透性最小,竖直向附近最大,基本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离散裂隙网络 路径识别 渗透系数
下载PDF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的岩体结构面产状获取 被引量:5
4
作者 宣程强 章杨松 许文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3,共9页
针对传统现场接触式测量获取岩体结构面参数效率低、工作量大、结果精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本文结合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与运动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进行岩体三维数字表面模型重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方... 针对传统现场接触式测量获取岩体结构面参数效率低、工作量大、结果精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本文结合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与运动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进行岩体三维数字表面模型重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方法。岩体数字表面模型重建步骤主要为岩体影像资料采集,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进行图像特征匹配、稀疏点云构建、点云稠密化以及岩体曲面模型重构。结构面识别方法流程主要为:首先平滑岩体数字表面模型;通过改变搜索半径和角度阈值实现模型平面分割;基于区域生长原理进行结构面搜索;最后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拟合结构面得到结构面产状。将该方法应用于甘肃北山地下实验巷道,实现了巷道三维数字表面模型的重建与结构面产状数据获取,最后将识别到的结构面分组表征在模型表面。与人工实地测量方法以及现有的结构面识别软件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识别 摄影测量 运动重构 数字表面模型 区域生长
下载PDF
基于相位一致性图像处理的岩体裂隙自动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况杰 章杨松 赵佳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93-19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一致性检测和分段线迭代连接并去除伪边缘的岩体裂隙自动检测方法。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相位一致性边缘检测并细化处理,得到包含裂隙特征和伪边缘的分段线,再根据距离和角度原则对分段线迭代连接,裂隙分段线相互连接而...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一致性检测和分段线迭代连接并去除伪边缘的岩体裂隙自动检测方法。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相位一致性边缘检测并细化处理,得到包含裂隙特征和伪边缘的分段线,再根据距离和角度原则对分段线迭代连接,裂隙分段线相互连接而不断完整的同时滤除不能连接而变长的伪边缘。实验表明,对于大体积岩体露头面图像的裂隙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边缘检测 相位一致性 迭代连接
下载PDF
考虑结构面黏聚力损伤变化的洞室块体稳定分析
6
作者 骆健 章杨松 李晓昭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75-1982,共8页
为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临空面块体的稳定情况,进一步探究在其结构面具有胶结强度情况下块体的稳定性,运用黏聚力模型模拟具有填充和胶结的结构面的抗拉强度和黏聚强度,以及相应的滑移和脱开行为。选取甘肃北山某典型花岗岩研究区域搜索... 为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临空面块体的稳定情况,进一步探究在其结构面具有胶结强度情况下块体的稳定性,运用黏聚力模型模拟具有填充和胶结的结构面的抗拉强度和黏聚强度,以及相应的滑移和脱开行为。选取甘肃北山某典型花岗岩研究区域搜索出的块体,以及获得的结构面参数区间,分4种方案研究块体的稳定性,同时考虑初始地应力、开挖诱导的二次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方案1赋予抗拉强度和黏聚强度一个很小的数值,从而可以分析块体仅受结构面摩擦应力影响下的稳定性;方案2、3、4分别考虑不同位置的块体可能的失稳情况,通过调整不同块体结构面的抗拉强度和黏聚强度,分析块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黏聚力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具有填充和胶结的结构面的抗拉强度和黏聚强度,并且能模拟结构面的滑移和脱开行为,可作为块体稳定性分析计算的工具;此外,也为模拟胶结结构面损伤随时间的渐进性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黏聚力模型 胶结结构面 抗拉强度 黏聚强度 块体稳定性
下载PDF
多功能海洋救助船直升机起降平台布置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养松 周兴 黄深华 《广东造船》 2018年第3期25-27,75,共4页
我公司承接的多功能海洋救助船配备有直升机,具有立体救助功能。本文在充分考虑直升机的使用条件及满足规范和公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船舶的稳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对直升机起降平台的布置进行方案设计研究,为新船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功能救助船 直升机起降平台 方案设计
下载PDF
综合航测与物探的候选场址区断裂识别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培兴 李晓昭 +3 位作者 章杨松 凡净 宋金龙 黄震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985,共15页
断裂是高放废物处置场址区中放射性核素向生物圈运移的潜在通道,由于断裂空间变异性强,在广袤的地表出露不明显,仅依靠踏勘与有限的钻探难以获取其详细的构造特征信息.为了有效探明断裂构造特征,以某重点候选场址区西北边界断裂为研究对... 断裂是高放废物处置场址区中放射性核素向生物圈运移的潜在通道,由于断裂空间变异性强,在广袤的地表出露不明显,仅依靠踏勘与有限的钻探难以获取其详细的构造特征信息.为了有效探明断裂构造特征,以某重点候选场址区西北边界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工程场区无人机航测全局"把控"与高密度电法重点"把脉"断裂的综合识别方案,获取了裂隙密度、裂隙交切模式、断裂产状、核部宽度以及损伤破碎带宽度等信息.野外踏勘与探槽验证表明,利用航测与物探综合解译能够快速而有效识别断裂信息,可为断裂内在结构识别及其导水性关系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料,最终服务于处置工程布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断裂 无人机航测 高密度电法 综合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摄影测量的断裂探槽三维模型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培兴 李晓昭 +4 位作者 章杨松 俞缙 许振浩 黄震 鲁俊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1176,共16页
有效获取的断裂内在结构和渗透参数对于辨识断裂导水性具有重要意义.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内某断裂探槽为研究对象,借助立体摄影测量技术,创建了断裂探槽的三维模型.通过精细化的探槽三维模型影像分析,辨识出断裂内在结构,并... 有效获取的断裂内在结构和渗透参数对于辨识断裂导水性具有重要意义.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内某断裂探槽为研究对象,借助立体摄影测量技术,创建了断裂探槽的三维模型.通过精细化的探槽三维模型影像分析,辨识出断裂内在结构,并针对典型单元辅以室内渗透试验,结果显示,除断裂核心区的碎粉碎砾、断层泥表现为低渗特征外,断裂的其余部分具有良好的导水性,现场的原位试验也验证了这一判断.综上所述,探槽三维模型及针对性的渗透测试在断裂内在结构识别及其宏观导水性判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断裂避让及地下处置库工程布局设计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 北山预选区 断裂 立体摄影测量 探槽三维模型 内在结构 渗透试验
原文传递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频率识别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杨松 夏敏 +2 位作者 陈科 徐鹏(综述) 尧德中(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197,共6页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是脑-机接口系统中常用的控制信号之一。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具有高信息传输率、训练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脑-机接口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无监督学习算法、有监督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三个方面...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是脑-机接口系统中常用的控制信号之一。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具有高信息传输率、训练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脑-机接口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无监督学习算法、有监督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三个方面,归纳了近五年稳态视觉诱发电位频率识别算法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展望了值得关注的若干前沿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脑电图 频率识别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脑电磁成像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杨松 卓彦 尧德中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68-1284,共17页
无创脑电磁成像技术以其高时间分辨率,且可通过源成像技术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在推进大脑认知原理和脑疾病机制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脑电/磁信号处理、脑电/磁逆问题、脑电/磁设备、脑电/磁应用等几个主要方面,综述了... 无创脑电磁成像技术以其高时间分辨率,且可通过源成像技术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在推进大脑认知原理和脑疾病机制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脑电/磁信号处理、脑电/磁逆问题、脑电/磁设备、脑电/磁应用等几个主要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探讨了脑电/磁领域的若干前沿问题,展望了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脑磁 逆问题 信号处理 多模态融合
原文传递
改进Miller法及其在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的应用
12
作者 张悦 李晓昭 +3 位作者 许文涛 章杨松 余兴建 刘日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3-544,共12页
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是分析评价岩体质量和稳定性及建模的基础。针对基于传统Miller法的岩体均质区划分方法受样本量、自由度以及Lancaster准则限制等问题,从块网划分方案、总体显著性水平取值以及空白区合并原则3个层面对其进行优化... 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是分析评价岩体质量和稳定性及建模的基础。针对基于传统Miller法的岩体均质区划分方法受样本量、自由度以及Lancaster准则限制等问题,从块网划分方案、总体显著性水平取值以及空白区合并原则3个层面对其进行优化,并以甘肃北山某核废料处置库预选场址部分典型露头为研究对象,结合Mathab法与Pearson相关系数法,综合分析评价该区域内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结果表明:针对北山地区裂隙陡倾与缓倾共存的情况,优化后的Miller法较原方法更具适应性;Mathab法的划分结果波动较大,可信度较低;而Pearson相关系数法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判别力不强。改进后的Miller法更适用于复杂条件下的裂隙岩体均质区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均质区划分法 统计检验 北山
原文传递
Stochastic fluctuations of permittivity coupling regulate seizure dynamics in partial epilepsy 被引量:3
13
作者 GUO DaQing XIA Chuan +4 位作者 WU ShengDun zhang TianJiao zhang yangsong XIA Yang YAO DeZh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995-1002,共8页
Partial epilepsy is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seizures that arise from a localized pathological brain region. During the onset of partial epilepsy, the seizure evolution commonly exhibits typical timescale separation... Partial epilepsy is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seizures that arise from a localized pathological brain region. During the onset of partial epilepsy, the seizure evolution commonly exhibits typical timescale separation phenomenon. This timescale separation behavior can be mimicked by a paradigmatic model termed as Epileptor, which consists of coupled fast-slow neural populations via a permittivity variable. By incorporating permittivity noise into the Epileptor model, we show here that stochastic fluctuations of permittivity coupling participate in the modulation of seizure dynamics in partial epilepsy. In particular, introducing a certain level of permittivity noise can make the model produce more comparable seizure-like events that capture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realistic partial seizures. Furthermore, we observe that with the help of permittivity noise our stochastic Epileptor model can trigger the seizure dynamics even when it operates in the theoretical nonepileptogenic regime. These findings establish a deep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n how stochastic fluctuations of permittivity coupling shape the seizure dynamics in partial epilepsy,and provide insightful biological i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epilepsy seizures dynamics Epileptor model slow permittivity variable stochastic fluctuations of permittivity coupl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