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静水压与水煮处理对热带海参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武玫怡 焦文娟 +7 位作者 赵甜甜 刘俊 周芳 刘伟峰 张业辉 南海军 陈晓瑛 黄利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提升热带海参的价值,并改善因传统长时间热加工导致的海参口感欠佳和营养流失等问题,研究高静水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和水煮处理的不同处理顺序对热带海参的理化特性、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煮... 为提升热带海参的价值,并改善因传统长时间热加工导致的海参口感欠佳和营养流失等问题,研究高静水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和水煮处理的不同处理顺序对热带海参的理化特性、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煮时间延长,热带海参质量损失率、总糖含量减少,而硬度、咀嚼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先HHP后水煮的热带海参随着压力升高,咀嚼性、黏性增加,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其中先经100 MPa HHP处理后再进行水煮处理的热带海参咀嚼性、黏性和硬度最低;先水煮后HHP处理的样品随着压力升高,咀嚼性降低,硬度、黏性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经500 MPa HHP处理的热带海参咀嚼性、黏性和硬度最低。以水煮30 min的热带海参作为对照,先HHP处理后水煮处理的热带海参水分由自由水向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移动,而先水煮处理再HHP处理热带海参的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减少,自由水增加。先HHP处理的热带海参肌原纤维会更加紧密、孔隙变小,咀嚼性和蛋白稳定性更好。不同加工顺序对热带海参的质构特性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评价营养和品质指标,先经HHP处理后经水煮处理的热带海参营养和感官品质更好。研究结果为热带海参在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参 高静水压 水煮 品质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电子鼻结合生物胺分析淡水鱼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琳 焦文娟 +5 位作者 赵甜甜 张友胜 周芳 南海军 张业辉 黄文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以三种淡水鱼(草鱼、罗非鱼和鳙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5℃和4℃贮藏条件下色泽、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并结合电子鼻和生物胺(BAs)探究在贮藏过程中新鲜度的变化。结果表明,25℃和... 以三种淡水鱼(草鱼、罗非鱼和鳙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5℃和4℃贮藏条件下色泽、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并结合电子鼻和生物胺(BAs)探究在贮藏过程中新鲜度的变化。结果表明,25℃和4℃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b*值、总色差(ΔE)、生物胺含量、TVB-N和TBARS含量逐渐增大,pH值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规律,而L*值和a*值呈现下降趋势。25℃贮藏12 h和4℃贮藏第6天,三种淡水鱼的TVB-N值均超过15 mg N/100 g,均检测到腐胺和尸胺成分,说明淡水鱼开始腐败变质,电子鼻响应信号也均能很好地区分三种淡水鱼新鲜程度变化。综上,贮藏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淡水鱼新鲜度的重要因素,特征生物胺及电子鼻感应器响应值可以用来判断淡水鱼品质新鲜度变化,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本研究为淡水鱼产品的新鲜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电子鼻 生物胺 贮藏
下载PDF
三种不同EPA/DHA组成鱼油乳液的体外消化特性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佳楠 刘琳 +5 位作者 张友胜 张业辉 赵甜甜 苏健裕 焦文娟 黄文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7,共10页
探究不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组成比例的鱼油乳液的体外消化特性。制备不同EPA/DHA(5.13、2.45、1.34)比例的O/W鱼油乳液,对消化过程中粒径、ζ-电位、微观结构及小肠... 探究不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组成比例的鱼油乳液的体外消化特性。制备不同EPA/DHA(5.13、2.45、1.34)比例的O/W鱼油乳液,对消化过程中粒径、ζ-电位、微观结构及小肠阶段脂肪酸的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EPA/DHA比例的鱼油乳液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似,同时各乳液消化特性有所区别。具体而言,三种初始乳液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电荷性介于-40.02 mV和-43.77 mV,粒径主要分布于0.1~1.0μm之间。经口腔与胃阶段消化后,各体系电荷绝对值显著降低(P<0.05),乳滴中心脂质暴露,粒径呈多峰分布且主要集中于10~100μm区间。小肠阶段各组乳液粒径显著降低至8~13μm(P<0.05),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相对释放结果表明,EPA/DHA=5.13组乳液(103.21%)>EPA/DHA=2.45组乳液(73.54%)>EPA/DHA=1.34组乳液(62.51%),EPA与DHA相对水平是影响三种鱼油乳液消化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可为富含EPA与DHA的海洋脂类膳食摄入及鱼油递送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DHA O/W鱼油乳液 体外消化
下载PDF
基于公平偏好的复杂武器装备交付环节激励契约设计
4
作者 张叶卉 朱建军 张行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4,共7页
复杂武器装备交付效率直接影响国防战斗力的转化。以交付问题处理周期、质量、成本为任务,形成公平偏好代理人交付激励模型,探究代理人关系为中立、竞争、合作时激励契约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最优努力水平与努力成本、风险感知水平负相... 复杂武器装备交付效率直接影响国防战斗力的转化。以交付问题处理周期、质量、成本为任务,形成公平偏好代理人交付激励模型,探究代理人关系为中立、竞争、合作时激励契约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最优努力水平与努力成本、风险感知水平负相关,与技术水平、合作系数正相关;保守型部门相对于冒险型部门努力水平较低,其行为偏向于在相对重要且努力成本低的任务上多投入;当部门间相互关系不同时激励契约不同,可根据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激励契约;最优激励系数受部门自身因素影响存在弱激励区。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本文研究结论,为复杂武器装备交付环节激励契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武器装备 公平偏好 多任务 委托代理 激励契约
下载PDF
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性质研究
5
作者 刘琳 胡清雨 +4 位作者 郑佳楠 张业辉 焦文娟 佘文海 黄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70-76,共7页
提取脆肉罗非和普通罗非鱼皮中胶原蛋白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和SDS-PAGE凝胶电泳等方法对其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和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红外光谱特征相似,吸收峰位于酰胺A带(341... 提取脆肉罗非和普通罗非鱼皮中胶原蛋白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和SDS-PAGE凝胶电泳等方法对其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和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红外光谱特征相似,吸收峰位于酰胺A带(3419.84 cm^(-1))、酰胺B带(2924.14 cm^(-1))和酰胺Ⅱ带(1554.15 cm^(-1)),且在25 KDa处有一条胶原蛋白肽电泳条带。扫描电镜结果发现普通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呈片状、较松散,而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交联度高、排列较紧密。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7.61%和292.35 mg/g,均高于普通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变性温度为63.83℃,普通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为60.67℃。脆肉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性质更为稳定。本研究可为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肉罗非鱼 胶原蛋白肽 特性
下载PDF
广东预制菜发展模式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徐玉娟 张业辉 +1 位作者 周芳 陈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38,共12页
近年来,预制菜逐渐成为餐饮消费的新模式,推动了餐饮行业的转型。广东预制菜产业地域特色突出,全产业链优势明显,并有省政策的扶持。广东拥有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繁荣,消费力强,市场巨大,物流发达,具有发展预制菜产业... 近年来,预制菜逐渐成为餐饮消费的新模式,推动了餐饮行业的转型。广东预制菜产业地域特色突出,全产业链优势明显,并有省政策的扶持。广东拥有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繁荣,消费力强,市场巨大,物流发达,具有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坚实基础。广东建立预制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政策、土地、人才、技术、标准、装备、冷链运输、品牌宣传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预制菜加工、保鲜的新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起到联农带农的效果。作为预制菜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和聚集地,广东将继续在预制菜的赛道上发力,将传统产业打造成明星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产业 广东特色 政策 保鲜技术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水稻稻曲病田间防治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黄茂 方海 +3 位作者 邓斌 吴鹏 张业辉 覃春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74-77,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水稻稻曲病防治的药剂,本试验选择18.7%丙环·嘧菌酯、43%戊唑醇、23%醚菌·氟环唑和24%噻呋酰胺,设置了6个药剂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比较各处理对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分蘖末期施用24%噻呋酰胺,破... 为筛选出适合水稻稻曲病防治的药剂,本试验选择18.7%丙环·嘧菌酯、43%戊唑醇、23%醚菌·氟环唑和24%噻呋酰胺,设置了6个药剂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比较各处理对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分蘖末期施用24%噻呋酰胺,破口前7~10 d和齐穗期均施用18.7%丙环·嘧菌酯(处理2)的防效较好,小区水稻产量最高,为200.6 kg;分蘖末期施用24%噻呋酰胺,破口前7~10 d和齐穗期均施用18.7%丙环·嘧菌酯+43%戊唑醇(处理3)的防效最好,小区产量较高,为189.4 kg。综合来看,建议在水稻分蘖末期使用24%噻呋酰胺300 mL/hm^(2),破口前7~10 d和齐穗期分别施用1次18.7%丙环·嘧菌酯750 mL/hm^(2),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稻曲病的发生,对水稻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 化学药剂 病情指数 水稻产量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高压提取鸡血血红蛋白的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炫 唐道邦 +3 位作者 程镜蓉 张友胜 张业辉 刘学铭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3-749,共7页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Hb得率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优化Hb的提取条件;通过高速均质机处理Hb溶液评价超高压对Hb特性中乳化性和起泡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料液质量体积比、提取时间及超高压对Hb得率的影响是极显著的;其最佳工艺参数:料液质...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Hb得率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优化Hb的提取条件;通过高速均质机处理Hb溶液评价超高压对Hb特性中乳化性和起泡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料液质量体积比、提取时间及超高压对Hb得率的影响是极显著的;其最佳工艺参数: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 g∶250 m L、提取时间为5.4 min、超高压135 MPa。在上述条件下,Hb得率为6.697 g/d L,与模型值基本一致。经超高压处理,Hb的乳化性有明显的提高,乳化稳定性则下降,而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有显著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料液比 响应面 乳化性 起泡性
下载PDF
pH对乳糖-乳铁蛋白复合物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黄利华 陈帅 +5 位作者 张业辉 张友胜 江如蓝 钟伟锐 焦文娟 赵甜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0,217,共8页
为了探究热处理条件下不同pH对乳铁蛋白(LF)-乳糖复合物的结构与理化特性的作用,对LF-乳糖复合物的浊度、粒径、微观结构和构象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pH(2~10)条件下,LF-乳糖以不同的结构存在。在pH为2和4的酸性环境中,LF和乳糖处... 为了探究热处理条件下不同pH对乳铁蛋白(LF)-乳糖复合物的结构与理化特性的作用,对LF-乳糖复合物的浊度、粒径、微观结构和构象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pH(2~10)条件下,LF-乳糖以不同的结构存在。在pH为2和4的酸性环境中,LF和乳糖处于共溶状态,热处理前后溶液浊度没有明显变化,其粒径维持在10 nm左右。在弱酸性和碱性环境中(6~10),LF和乳糖形成复合物,其溶液浊度明显增大,其粒径也从约10 nm增加到约460 nm。扫描电镜(SEM)显示了其结构从零散分布到线性聚集,再到团状聚集的过程。红外光谱(FT-IR)显示了复合物形成后的酰胺带和890 cm^(-1)处β-糖苷键的特征峰的变化。圆二色谱(CD)显示α-螺旋随pH增加从20.62%减少到18.23%,β-折叠则逐渐从33.35%增加到37.17%。SDS-PAGE图谱表明,碱性条件下生成了以非二硫键为主要作用力的聚集体。研究结果拓展了乳铁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乳铁蛋白 微观结构 构象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乌鳢螯合肽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婧瑜 张业辉 +5 位作者 张友胜 刘学铭 程镜蓉 陈智毅 王旭苹 黄利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9,共7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乌鳢短肽螯合肽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对乌鳢短肽螯合肽粒径、Zeta电位、结构和抗氧化特性等分析,探究螯合肽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螯合钙和螯合铁的粒径显著变小,而螯合锌与短肽粒径相近。螯合肽的Zeta... 为研究不同结构乌鳢短肽螯合肽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对乌鳢短肽螯合肽粒径、Zeta电位、结构和抗氧化特性等分析,探究螯合肽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螯合钙和螯合铁的粒径显著变小,而螯合锌与短肽粒径相近。螯合肽的Zeta电位的绝对值较短肽高,螯合肽的结构更稳定。螯合肽中亲水性氨基酸和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氨基酸含量增加,螯合铁中抗氧化活性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螯合肽与短肽的特征吸收峰显示不同离子与短肽的羟基和氨基结合程度不同,螯合铁紫外吸收峰波长最长。电镜分析显示离子与短肽存在吸附作用,螯合铁的吸附作用最强。通过DPPH、H2O2、O2^-·显示螯合肽因结构而产生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其中螯合铁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它螯合肽都较短肽具有更强抗氧化活性,螯合肽的抗氧化活性与螯合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短肽 螯合肽 结构 抗氧化
下载PDF
超声波对乌鳢短肽-锌结构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婧瑜 张业辉 +5 位作者 阮奇珺 张友胜 刘学铭 陈智毅 程镜蓉 王旭苹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为了缩短乌鳢短肽-锌(Channa argus short peptide-zinc,CASP-Zn)的螯合时间,提高其稳定性,采用超声波技术处理CASP-Zn,研究不同时间(0、5、10、15、30、45、60、75、90、120 min)和不同功率(0、120、240、360、480 W)超声波处理对CASP... 为了缩短乌鳢短肽-锌(Channa argus short peptide-zinc,CASP-Zn)的螯合时间,提高其稳定性,采用超声波技术处理CASP-Zn,研究不同时间(0、5、10、15、30、45、60、75、90、120 min)和不同功率(0、120、240、360、480 W)超声波处理对CASP-Zn的螯合率、光谱结构、微观结构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对CASP-Zn的螯合率影响显著,其中360 W超声波处理的CASP-Zn螯合率最高,达到93.0%左右;短时间(15 min)内,各超声波处理的CASP-Zn螯合率达到较高值。与其他超声波处理的CASP-Zn相比,360 W超声波处理的CASP-Zn紫外最大吸收峰峰值最高,荧光光谱强度最强;扫描电镜图显示,360 W超声波处理的CASP-Zn结合最紧密。CASP-Zn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不同超声波处理后的CASP-Zn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2O2清除率的影响不显著,而360 W超声波处理的CASP-Zn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肽-锌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稳定性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能促进螯合反应,还能增强肽-锌复合物的稳定性,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乌鳢 短肽-锌 结构分析 抗氧化性
下载PDF
香茅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卯 张业辉 +2 位作者 李惠 肖性龙 余以刚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6,共7页
该研究探讨香茅醛(Citronellal,CI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时间-杀菌曲线确定了CIT对S.aureus的抑菌活性。CIT对S.aureus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0.80 mg... 该研究探讨香茅醛(Citronellal,CI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时间-杀菌曲线确定了CIT对S.aureus的抑菌活性。CIT对S.aureus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0.80 mg/mL,且具有快速杀菌作用,1.60 mg/mL的CIT处理0.5 h后,S.aureus活菌数从5.65 log CFU/mL下降到0.00。经CIT处理后,S.aureus胞外K^(+)浓度显著升高至2.63 mg/L,碘化丙啶(PI)荧光强度与对照相比升高5326.83 A.U.,表明CIT会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胞内小分子及大分子物质泄出。扫描电镜观察下发现,高浓度CIT能严重破坏S.aureus细胞形态及结构。此外,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发现,CIT在加入S.aureus的DNA后,吸收峰发生明显的增色效应,与对照组相比最大差值为0.45 A.U.,表明CIT可能通过沟槽结合与DNA相互作用,干扰DNA的正常生物功能,抑制细胞生长。综上所述,CIT可作为S.aureus生长的天然高效抑菌剂,并通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及影响DNA结构,干扰细菌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来发挥抑菌作用。该研究为CIT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醛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酸性电解水在鱼类预制菜原料清洗环节时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浩 焦文娟 +4 位作者 赵甜甜 张业辉 肖性龙 张晓元 张友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2,共8页
该研究利用不同种类的电解水代替普通水对罗非鱼原料进行清洗,研究酸性电解水对鱼体表面微生物、腥味物质及贮藏过程中色差、质构、脂质氧化和蛋白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酸性、弱酸性和中性电解水代替普通水进行原料清洗3~10 mi... 该研究利用不同种类的电解水代替普通水对罗非鱼原料进行清洗,研究酸性电解水对鱼体表面微生物、腥味物质及贮藏过程中色差、质构、脂质氧化和蛋白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酸性、弱酸性和中性电解水代替普通水进行原料清洗3~10 min后,鱼体表面微生物由34.55×10^(3)~24.21×10^(3)CFU/g减少到1.78×10^(3)~0.86×10^(3)、9.21×10^(3)~2.21×10^(3)和12.52×10^(3)~5.12×10^(3)CFU/g;鱼体腥味物质GSM(Geosmin,GSM)由714.15μg/L减少到412.78~198.86μg/L、519.21~312.21μg/L、612.12~385.12μg/L;鱼体腥味物质2-MIB(2-Methylisobomeol,2-MIB)由334.55~224.21 ng/L减少到251.78~101.21、279.21~128.21、312.52~205.12 ng/L。在0~4℃贮藏条件下,所有样品总色差ΔE值和样品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经过8 d储藏后,3种电解水处理可使样品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由40.11 mg·N/100 g减少到28.77、32.54、32.22 mg·N/100 g;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含量由0.43 mg/100 g减少到0.35、0.41、0.38 mg/100 g;蛋白羰基值由1.63 nmol/mg减少到1.35、1.41和1.48 nmol/mg,巯基值由6.83 nmol/mg增加至7.35、7.11、7.05 nmol/mg。该研究表明使用电解水清洗可有效抑制鱼体脂质氧化和蛋白氧化程度,为利用电解水延长鱼类预制菜储藏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解水 鱼类预制菜 清洗 效果 评估
下载PDF
基于没食子酸-花色苷指示膜的制备及其在基围虾鲜度指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焦文娟 黄华丹 +8 位作者 叶铠雯 刘琳 费永涛 张业辉 赵甜甜 刘伟峰 陈帅 周芳 张友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7-134,共8页
该研究以明胶/聚乙烯醇复配作为成膜基质,蓝莓花色苷和没食子酸分别作为指示剂和辅色剂,制备鲜度指示膜用于基围虾的鲜度指示。通过对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微观观察和机械性能方面的研究,表明没食子酸的加入使花色苷在不同pH值条... 该研究以明胶/聚乙烯醇复配作为成膜基质,蓝莓花色苷和没食子酸分别作为指示剂和辅色剂,制备鲜度指示膜用于基围虾的鲜度指示。通过对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微观观察和机械性能方面的研究,表明没食子酸的加入使花色苷在不同pH值条件下呈现的色调更丰富;加入花色苷和没食子酸之后,没有新的峰产生,说明与成膜基质的相容性很好;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在1000%~1200%之间,抗拉强度和厚度适中;相比花色苷膜,复合膜的ΔE值显著增大(P<0.05);添加少量的没食子酸能够使膜的横截面相对光滑(花色苷:没食子酸m/m=1:0.3和1:0.5)。将指示膜用于基围虾的鲜度指示,24~48 h内,基围虾腐败变质,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逐渐升高,指示膜ΔE的变化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添加没食子酸的复合膜颜色由灰色变为黄色,更易被肉眼识别。因此,花色苷与没食子酸复合膜可以实现基围虾腐败的智能指示,该研究为开展不同水产品鲜度指示膜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度指示膜 花色苷 没食子酸 基围虾
下载PDF
温度对乌鳢鱼皮胶原蛋白肽聚集体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炜熹 张业辉 +5 位作者 张友胜 焦文娟 赵甜甜 周东来 黄利华 钟伟锐 《肉类研究》 2021年第6期1-9,共9页
研究乌鳢鱼皮胶原蛋白肽在20~52℃低温诱导下自组装体的结构稳定性与理化性质,比较分析聚集体变化过程中圆二色谱、自组装动力学、微观结构、凝胶强度、粒径、黏度、变性温度和红外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30℃温度范围内,升温对乌... 研究乌鳢鱼皮胶原蛋白肽在20~52℃低温诱导下自组装体的结构稳定性与理化性质,比较分析聚集体变化过程中圆二色谱、自组装动力学、微观结构、凝胶强度、粒径、黏度、变性温度和红外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30℃温度范围内,升温对乌鳢鱼皮胶原蛋白肽自组装速率及聚集体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组装成核时间缩短13.5 min,形成的三维网络致密性增强,平均粒径增大,凝胶强度从50.23 g/cm^(2)升高至212.55 g/cm^(2)(P<0.05),最大剪切黏度增加549.34%,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45.42%,胶原蛋白肽结构稳定性显著增强;在30~52℃温度范围内,升温促使纤维网络结构发生溶解和絮集,凝胶强度降低97.87%(P<0.05),粒径降低46.16%,最大剪切黏度和β-折叠相对含量降低;差示量热扫描测定结果表明,聚集体自组装程度越高,其热稳定性越强。因此,适宜的温度可有效改善乌鳢鱼皮胶原蛋白肽纤维网络的结构稳定性及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鱼皮胶原蛋白肽 温度 自组装 微观结构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天麻素对前庭功能障碍大鼠前庭内侧核组胺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宇晴 张琦 +2 位作者 张业慧 高梅傲 冷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UL)后大鼠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对前庭功能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UL)后大鼠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对前庭功能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假手术组(n=18)、造模组(n=72)。造模组鼓室注射氯仿破坏左侧迷路,假手术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评价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等量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天麻素高、中、低剂量组。天麻素注射液肌注日1次,共3天。采用RQ-PCR法、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1.003±0.085、1.002±0.072、1.005±0.118;0.282±0.026、0.250±0.050、0.248±0.016)比较,模型对照组(1.315±0.078、1.418±0.09、1.467±0.083;0.408±0.056、0.453±0.031、0.403±0.057)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3.392±0.197、3.553±0.189、3.657±0.077;0.571±0.034、0.572±0.078、0.600±0.061)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天麻素上调前庭功能障碍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促进大鼠前庭代偿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迷路破坏术 前庭代偿 前庭内侧核组胺受体H1、H2、H3 天麻素
下载PDF
东盟五国会计专业教学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业辉 黄俊霖 吴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3期85-88,114,共5页
伴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永久性落户和“一带一路”纵深化建设,“中国—东盟”跨国企业随之增加,对跨国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上涨。针对中国会计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在吸取东盟五国的培养特色基础上,提出了树立国际化培养视野... 伴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永久性落户和“一带一路”纵深化建设,“中国—东盟”跨国企业随之增加,对跨国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上涨。针对中国会计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在吸取东盟五国的培养特色基础上,提出了树立国际化培养视野,提高学生多方位能力;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融入会计专业课程,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取国外优秀教学模式等策略,以期推动我国会计人才培养国际化、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对接东盟五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五国 会计人才 培养特色 启示
下载PDF
基于EHS视角的高校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与安全管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也卉 徐鑫 +1 位作者 许漪 谢章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2-275,共4页
交叉学科研究是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高校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是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前沿科学研究的基地。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与安全管理可借鉴国际通行的EHS管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加强这类平台的建设与安全管理,为高校"... 交叉学科研究是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高校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是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前沿科学研究的基地。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与安全管理可借鉴国际通行的EHS管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加强这类平台的建设与安全管理,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研究平台 EHS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瑞士奶酪模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防范探索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理想 张也卉 +1 位作者 许漪 徐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4-308,共5页
高校实验室人员流动快、仪器设备多、危化品使用频繁,事故隐患多,安全风险大,需要科学的研判和防范。基于瑞士奶酪模型,从实验人员、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环境条件4个方面归纳梳理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源头,分析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原因,... 高校实验室人员流动快、仪器设备多、危化品使用频繁,事故隐患多,安全风险大,需要科学的研判和防范。基于瑞士奶酪模型,从实验人员、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环境条件4个方面归纳梳理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源头,分析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了人、物、技“三位一体”同防共治的安全防范思路,为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瑞士奶酪模型 安全隐患 安全防范
下载PDF
玉足海参变态附着阶段转录组分析
20
作者 吴晓鹏 黄敏伟 +6 位作者 陈晓瑛 彭凯 赵吉臣 钟平 刘凤坤 张业辉 黄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6,共13页
海参幼苗发育需要经历耳状幼体、樽形幼体、五触手幼体及幼苗阶段,而从浮游幼体变态发育至附着幼苗阶段的高死亡率是热带海参繁育中的共性问题,目前有关热带海参变态发育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以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为研... 海参幼苗发育需要经历耳状幼体、樽形幼体、五触手幼体及幼苗阶段,而从浮游幼体变态发育至附着幼苗阶段的高死亡率是热带海参繁育中的共性问题,目前有关热带海参变态发育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以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为研究对象,采集小耳幼体(A)、中耳幼体(B)、大耳幼体(C)和樽形幼体(D)4个时期样品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以探究其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共产生83.6 GB Raw reads,拼接获得93528个Unigenes。对4个组测序文库的相邻组间(A_vs_B,B_vs_C,C_vs_D)进行两两比较,A_vs_B、B_vs_C和C_vs_D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别为17732、11757和11319个。GO功能富集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分子功能、催化活性等与细胞成长相关的GO功能。此外对KEGG通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PI3K-Akt、细胞周期、癌症途径等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其中在幼体由浮游的大耳状幼体变态至附着的樽形幼体过程中,癌症途径的富集频率显著上升,表明其在幼体生长发育模式转换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及预测的功能信息可为热带海参生长发育调控机制研究、人工繁育及分子改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足海参 转录组测序 差异基因 癌症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