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疗效: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莹 罗斌 +17 位作者 康慧斌 刘健 张义森 杨新健 张鸿祺 李天晓 买买提力·艾沙 毛国华 宋冬雷 王云彦 冯文峰 汪阳 史怀璋 万杰清 刘建民 管生 赵元立 王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 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我国14个临床中心采用PED治疗的33例MC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33例共39个动脉瘤,使用37个PED。3... 目的 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我国14个临床中心采用PED治疗的33例MC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33例共39个动脉瘤,使用37个PED。33例完成临床随访,30例(36个动脉瘤)完成影像随访;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0.6±6.3)个月;动脉瘤完全或近全闭塞30个(83.3%,30/36);相对于单纯PED治疗组(71.4%),PED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动脉瘤闭塞率更高(100%;P=0.031);预后不良(m RS评分>2分)3例(9.1%),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30例(9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8/33),术前规律服用双抗药物3 d以上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规律服用双抗药物的病人(P=0.033)。结论 MCA动脉瘤可以采用PED治疗,疗效较满意。对于直径大、形态不规则的MCA动脉瘤,可使用PED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以获得更高的闭塞率。术前、术后应规范应用双抗药物以减少缺血、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血流导向装置 pipeline栓塞装置(PED) 疗效
下载PDF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孟凯 张义森 +4 位作者 王坤 张莹 李文强 田忠彬 刘健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500-503,532,共5页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采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24例颅内大型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均为单发动脉瘤,动脉瘤最大径10.1~20.2mm,平均为13.7 mm。2...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采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24例颅内大型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均为单发动脉瘤,动脉瘤最大径10.1~20.2mm,平均为13.7 mm。24个动脉瘤均使用一枚LVIS支架,所有支架都成功打开并顺利完成动脉瘤填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4例,Ⅱ级9例,Ⅲ级1例。3例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包括1例颈内动脉交通段破裂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1例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术后1 h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栓塞术后出现同侧视力障碍。21例(87.5%)进行3.9~36.8个月的临床随访,平均(10.85±8.6)个月,20例mRS评分0分,1例mRS评分1分。18例(75.0%)获得平均9.94个月血管影像学随访,5例动脉瘤出现复发,11例动脉瘤无明显变化,2例动脉瘤进一步愈合。结论LVIS支架辅助栓塞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安全的、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型动脉瘤 LVIS支架 血管内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诊取栓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常青 宋立刚 +8 位作者 刘爱华 周保元 张宝瑞 张义森 葛慧剑 高峰 莫大鹏 马宁 缪中荣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5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讨总结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肺炎疫情时期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急诊取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3月20日疫情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进... 目的探讨总结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肺炎疫情时期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急诊取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3月20日疫情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进行急诊取栓治疗的AIS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NIHSS评分、ASPECTS评分(DWI)、病变部位、手术策略、恢复情况,以及COVID-19筛查、预防标准与流程。并与2019年1月20日-3月20日同期取栓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共纳入33例颅内大血管闭塞致AIS进行急诊取栓的患者,其中2020年18例,2019年15例。2020年疫情期间与2019年同期相比,入院到手术开始时间稍长[4.0(2.9~4.1)h vs 3.0(2.0~4.0)h,P=0.103],更少采用全身麻醉(55.6%vs 100.0%,P=0.003),更倾向采取直接导管抽吸取栓(27.8%vs 13.3%,P=0.32)。出院时死亡率低于2019年同期取栓患者(0 vs 20.0%,P=0.050)。2020年疫情期间纳入的患者及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无COVID-19可疑病例,无COVID-19疑似或确诊病例。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入院到手术开始时间受到疫情筛查的影响而有所延长,取栓策略倾向于采取局部麻醉、抽吸取栓策略,作为疫情期间的特殊考虑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诊取栓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CT分布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平 张义森 曲丽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1-627,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部位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分布差异,探讨其CT分布对提高CTA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415例颅内动脉瘤致SAH患者行CT和CTA检查,比较不同部...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部位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分布差异,探讨其CT分布对提高CTA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415例颅内动脉瘤致SAH患者行CT和CTA检查,比较不同部位动脉瘤致SAH的分布差异,对比分析高年资与低年资影像科医师对动脉瘤的检出率。结果共415例患者计463个动脉瘤,包括Ⅰ类动脉瘤324个、Ⅱ类动脉瘤139个;其中责任动脉瘤415个,包括Ⅰ类动脉瘤295个、Ⅱ类动脉瘤120个。Ⅰ类动脉瘤出血主要分布于鞍上池(95.93%,283/295)、环池(90.17%,266/295)、纵裂(86.44%,255/295)、侧裂池(81.02%,239/295)、四叠体池(61.69%,182/295)和桥前池(50.85%,150/295),Ⅱ类动脉瘤出血主要分布于侧裂池(85.83%,103/120)、纵裂(80.83%,97/120)、鞍上池(78.33%,94/120)、环池(77.50%,93/120)、桥前池(67.50%,81/120)和四叠体池(66.67%,80/120);Ⅰ类动脉瘤出血位于鞍上池[95.93%(283/295)对78.33%(94/120);χ^(2)=31.761,P=0.001]和环池[90.17%(266/295)对77.50%(93/120);χ^(2)=11.730,P=0.001]比例高于Ⅱ类动脉瘤,位于桥前池比例低于Ⅱ类动脉瘤[50.85%(150/295)对67.50%(81/120);χ^(2)=9.585,P=0.002)。低年资医师动脉瘤总体检出率(配对χ^(2)检验:P=0.000)和Ⅱ类动脉瘤检出率(配对χ^(2)检验:P=0.000)均低于高年资医师,经培训后Ⅱ类动脉瘤检出率接近高年资医师水平(配对χ^(2)检验:P=0.146)。结论颅内动脉瘤致SAH的CT分布具有规律性,有助于提高CTA颅内动脉瘤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信军 康乐 +2 位作者 张艺森 张剑 时英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产儿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家属意愿及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保暖、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产儿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家属意愿及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保暖、维持血糖和血压、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h EPO 250 IU·kg^(-1),静脉注射,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纠正胎龄40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组早产儿血清S100β、白细胞介素-6(IL-6)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2组早产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法进行神经行为测试,并观察治疗期间2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早产儿血清S100β、IL-6及E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治疗后血清S100β及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EP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血清S100β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P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早产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11%(13/36)和13.89%(5/36),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41,P<0.05)。结论 rh EPO预防性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神经系统功能,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早产儿 脑损伤 S100Β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血清sCTLA4、TNF-α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信军 康乐 +1 位作者 张艺森 张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CTLA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就诊的40例SLE患儿(SLE组),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活动期组(SLEDAI评分≥10分...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CTLA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就诊的40例SLE患儿(SLE组),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活动期组(SLEDAI评分≥10分,22例)和静止期组(SLEDAI评分<10分,18例),另选择同期同年龄组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CTLA4、TNF-α水平。结果 SLE组血清sCTLA4、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活动期组血清sCTLA4、TNF-α水平高于静止期组(P<0. 05);SLE患儿血清sCTLA4、TNF-α水平与SLEDAI评分显著正相关(P<0. 05)。结论SLE患儿血清sCTLA4、TNF-α水平异常升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持续升高,共同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洁 张艺森 +1 位作者 康乐 周栩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18年第6期64-65,68,共3页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120例NHB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蓝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观察两组疗效,评估治疗2周后免疫...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120例NHB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蓝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观察两组疗效,评估治疗2周后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T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记录患儿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2周后,研究组各免疫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3)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蓝光疗效是治疗NHB安全有效的方案,益生菌可降低患儿发生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增强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蓝光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疗效
下载PDF
散聚一体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腰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张义森 林昭众 罗华高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65-568,624,共5页
目的探讨散聚一体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腰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永安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中频电疗治疗,观察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散聚一体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腰背部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永安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中频电疗治疗,观察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PSQI评分、SF-36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PSQI评分均比对照组低,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慢性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应用散聚一体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疼痛强度的同时,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聚一体体外冲击波 慢性腰背部肌筋膜炎
下载PDF
Hemodynamic effects of stenting on wide-neck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被引量:5
9
作者 zhang yi-sen YANG Xin-jian +8 位作者 WANG Sheng-zhang QIAO Ai-ke CHEN Jia-liang zhang Kun-ya LIU Zhi-cheng ZHAO Yu-jing zhang Ying LUO Bin LI Chuan-hu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5期1999-2003,共5页
Background Stent place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assist coiling in cerebral aneurysm treatment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hemodynamic effects of stenting on wide-neck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Metho... Background Stent place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assist coiling in cerebral aneurysm treatment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hemodynamic effects of stenting on wide-neck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Methods Three idealized plexiglass aneudsmal model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es before and after stenting were created, and their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Flow dynamics in stented and unstented aneurismal models were studied using in vitro flow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s. In addition, effects of stenting on flow dynamics in a patient-specific aneurysm model were also analyzed by CFD.Results The results of flow visualizat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with CFD simulations. Stent deployment reduced vortex inside the aneurysm and its impact on the aneurysm sac, and decreased wall shear stress on the sac.Different aneurysm geometries dictated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hemodynamic patterns and outcomes of stenting.Conclusions Stenting across the neck of aneurysms improves local blood flow profiles. This may facilitate thrombus formation in aneurysms and decrease the chance of recan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ranial aneurysm STENTS HEMODYNAMIC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