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内多模态低频生物力学信号建模与仿真
1
作者 张跃进 刘琪 +1 位作者 王娟 管小卉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54,272,共5页
由于生物体内肌电信号频率波动较大,现有方法无法局部化分析信号频率,导致低频生物力学信号与实际输入拟合度较差。提出平面内多模态低频生物力学信号建模与仿真。确定最小分辨率,选取最佳光电编码器采集有关肌肉的肌电信号。为消除高... 由于生物体内肌电信号频率波动较大,现有方法无法局部化分析信号频率,导致低频生物力学信号与实际输入拟合度较差。提出平面内多模态低频生物力学信号建模与仿真。确定最小分辨率,选取最佳光电编码器采集有关肌肉的肌电信号。为消除高频信号干扰,引入频谱分析和幅值转换对数据做预处理;结合局部匹配度与局部方差确定小波空间内融合权重,提取肌肉图像有效信息,实现低频处频率细分目的。将肌电信号通过一体化处理后,计算肌肉活化程度与肌肉力,确定动力学参数,建立动力学信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动力学信号模型获取的反馈数据与输入数据更为接近,对生物体共振损伤与防治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共振 生物力学 肌电信号 小波变换 一体化处理
下载PDF
一个天麻共生蜜环菌菌株的培养基筛选
2
作者 杨文权 刘玲 +3 位作者 吴娜 张跃进 孙建华 张小燕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6-10,19,共6页
为给天麻的共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菌株MC4筛选最佳的母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将菌株MC4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测定MC4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并观察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在以马铃薯淀粉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以KH... 为给天麻的共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菌株MC4筛选最佳的母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将菌株MC4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测定MC4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并观察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在以马铃薯淀粉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以KH_(2)PO_(4)为无机盐的母种培养基上,菌株MC4的生长速度及生物量显著较其它培养基上的高(P<0.05);在以栎木枝条和马铃薯汁制成的Ⅳ号栽培种培养基上,菌株MC4菌丝萌发所需时间较短,生长速度快,分枝茂密,且菌索粗壮,直径达0.45 cm。天麻共生蜜环菌菌株MC4最佳的母种培养基应以马铃薯淀粉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KH_(2)PO_(4)为无机盐,而以栎木枝条和马铃薯汁配制的Ⅳ号培养基更适合作为MC4的栽培种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天麻 菌索 营养 培养基
下载PDF
一种人形机器人气动导航主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峰 李伟锋 +2 位作者 张跃进 朱文慧 岳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114,共7页
为解决人形机器人导航控制智能化水平较低,自适应程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人形机器人气动导航主动控制系统。建立了人形机器人运动学数学模型,研发了机器人气动导航控制系统,通过国家2000坐标下导航实验,对模型和系统... 为解决人形机器人导航控制智能化水平较低,自适应程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人形机器人气动导航主动控制系统。建立了人形机器人运动学数学模型,研发了机器人气动导航控制系统,通过国家2000坐标下导航实验,对模型和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和导航控制算法是合理的,研发的气动导航主动控制系统可满足人形机器人的气动导航主动控制要求,有效提升了人形机器人导航控制的智能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 人形机器人 气动导航 主动控制系统
下载PDF
Nocturnal Migration of Coleoptera:Carabidae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3
4
作者 zhang Yun-hui CHEN Lin +4 位作者 CHENG Deng-fa TIAN Zhe SUN Jin-rui JIANG Yu-ying zhang yue-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77-986,共10页
Vertical-looking radar (VLR) has allowed long-term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the altitudin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high- flying insect population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round beetle, insect of Coleoptera, was ca... Vertical-looking radar (VLR) has allowed long-term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the altitudin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high- flying insect population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round beetle, insect of Coleoptera, was capable of migrating and its migration pattern by taking advantages of capability of the VLR for long-term real-time automatic monitoring, the migration of Coleoptera ground beetle was investigated by setting up radar observation points, making long-term observation using the VLR and related supplementary equipment, and analyzing low altitude air current and large area circulating curren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Information obtained in 2005 and 2006 showed that the seasonal activities of ground beetles traps of trap lamps were mainly from late June to late August, peak period was mainly in August, seasonal traps of high-altitude lamps and ground lamps were featured by sudden increase and sudden decrease; in peak period, the height of radar echo point could be as high as 600 m, while it was mainly below the height of 450 m; night activities mainly occurred from 20:00 to 22:00, in very few nights, radar echo could last until about 04:00, changes in numbers of ground beetles within the searchlights were consistent with radar echo intensity; ground beetle images were successfully trapped in the sweep nets carried by captive balloons at the height of 200 m. Some species of Carabidaes had some degrees of migration, thus providing the foundation for investigating the migration of Coleoptera ins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ect migration radar observation CARABID flight behaviour
下载PDF
绳驱动接地线高空装拆装置的设计与轻量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峰 周权 +1 位作者 张月金 夏义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205,共4页
当前,高压变电所进行接地线的高空装拆作业,使用的主要设备为绝缘作业车和可将作业人员送至预定高度的机械检修平台,这些装拆方式成本高、作业效率低,且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高处坠落及遭受感应电击等。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 当前,高压变电所进行接地线的高空装拆作业,使用的主要设备为绝缘作业车和可将作业人员送至预定高度的机械检修平台,这些装拆方式成本高、作业效率低,且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高处坠落及遭受感应电击等。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绳驱动的高压变电站接地线高空装拆装置,阐述了接地线高空装拆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仿真分析,在满足安全指标的前提下,对装置结构进行了轻量化优化,并进行了试制与验证。结果表明,轻量化优化后的接地线高空装拆装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均符合预期,为接地线的高空装拆作业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驱动 高空装拆装置 轻量化 稳定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论“植物医学”学科与专业的建设
6
作者 刘同先 丁伟 +62 位作者 沈佐锐 杨忠岐 许永玉 李洪连 原雪峰 马德英 文才艺 董金皋 刘芳 邱宝利 王源超 张正光 黄丽丽 黄国华 操海群 潘月敏 韩强 黄金光 刘会香 刘怀 侯有明 王宗华 刘长仲 缪卫国 刘国坤 郭永霞 罗朝喜 梁广文 曾玲 李华平 顾爱星 左豫虎 李向东 张大羽 吴元华 段玉玺 尹建 潘洪玉 钟国华 张跃进 赵中华 陈根强 林晓民 张友军 万方浩 高希武 李世东 褚栋 赵洪海 梁文星 王森山 张世泽 李俊凯 谭辉华 王文明 周洪友 赵思峰 王兰 芦光新 崔汝强 李会平 尚巧霞 赵晓燕 《植物医生》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1952年以前我国涉农高校设有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学科与专业,没有“植物保护”这一名称.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因学习和借鉴原苏联的教育体系而引入并设立“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目前我国至少有62所高校设有“植物保护”学科和本... 1952年以前我国涉农高校设有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学科与专业,没有“植物保护”这一名称.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因学习和借鉴原苏联的教育体系而引入并设立“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目前我国至少有62所高校设有“植物保护”学科和本、专科专业.无论从专业名称、专业侧重或专业理念上看,“植物保护”都远远不能满足新农科背景下学科专业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及“三农”发展的需求.在原植物保护学科的基础上,升级建设“植物医学”学科,与人医学、兽医学一起构建人类健康和食物安全的三大支柱和生态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赋予医学人员的使命.“植物医学”名称自明,理念新颖;基础植物医学探讨植物与害源的关系;实用植物医学倡导以植物健康为核心的“治未病”.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呼吁在原“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的基础上,建立“植物医学”一级学科与相关专业,逐步完善科学的高素质植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新农科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出更多学农、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医学 植物保护 学科发展 新农科
下载PDF
辩证认知和科学实施城市智慧警务战略
7
作者 张跃进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7,共7页
从历史与逻辑、现实与未来的辩证视角来认知城市智慧警务,它是伴随着新兴科技特别是“智慧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已成为有效防控各类社会风险和推进警务治理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和“引擎”。城市智慧警务的发展中,不同程度... 从历史与逻辑、现实与未来的辩证视角来认知城市智慧警务,它是伴随着新兴科技特别是“智慧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已成为有效防控各类社会风险和推进警务治理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和“引擎”。城市智慧警务的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系统性不够、战略性不够、共享性不够、支撑性不够和赋能性不够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重智慧警务的生态建设,尤其要处理好智慧警务与人文精神、与改革创新、与机制建设和与基层基础等诸多关系。运用战略管理的办法推进智慧警务及其生态建设,通过确立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战略取向、制定全面系统又管用的战略规划、扎实有效地战略实施,努力实现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彼此融合的要素集成、坚强有力的警务支撑和警察同仁的良好体验等生态环境,进一步助力城市智慧警务的战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警务 生态 战略
下载PDF
丹参多酚氧化酶互作的蛋白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海星 时王珂 +2 位作者 郭蓉 张跃进 郭宏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23-2532,共10页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它具有清除活性氧和合成酚类、木质素和植保素等功能,能增强植物抗逆和抵御病虫害能力。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丹参PPO基因能正向调控丹酚酸B合成。为深入探究其机制,该文以...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它具有清除活性氧和合成酚类、木质素和植保素等功能,能增强植物抗逆和抵御病虫害能力。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丹参PPO基因能正向调控丹酚酸B合成。为深入探究其机制,该文以克隆的丹参多酚氧化酶基因(SmPPO,GenBank登录号KF712274.1)构建了pGBKT7-PPO诱饵载体,验证了其无自激活、无毒性。实验室构建的丹参cDNA文库滴度为4.75×107 cfu·mL-1,符合建库要求。通过酵母双杂交试验筛选出22个可能与SmPPO互作的蛋白。通过酵母共转化验证得到只有PAL1和TAT与SmPPO互作,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检测(BiFC)进行进一步验证,获得只有TAT与SmPPO互作,故确定TAT与SmPPO互作。分别对TAT和SmPPO按照结构域进行截短,获得SmPPO前126个氨基酸和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AT)在细胞膜和叶绿体上互作。通过亚细胞定位试验获得SmPPO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TAT定位于细胞膜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SmPPO基因主要在根和茎中表达;TAT基因在根中表达,茎和花中表达量较低。该文为深入研究丹参SmPPO与TAT互作调控酚类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多酚氧化酶 蛋白互作 酵母双杂交 BIFC
原文传递
盐雾试验箱校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9
作者 张跃进 刘秀丽 《中国检验检测》 2021年第3期37-38,共2页
该文对盐雾试验箱温度和盐雾沉降率参数校准的具体方法,适用的测量范围,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了校准过程容易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 计量学 盐雾试验箱 校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