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6L不锈钢输油管泄漏原因分析
1
作者 涂建国 江俊灵 +6 位作者 曾平 张智寰 王鑫 王美淑 莫玉华 徐鹏飞 李虹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3期45-47,共3页
采用微观扫描、化学成分、工业CT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316L不锈钢输油管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泄漏位置在弯管区域,这与不锈钢输油管在制造过程中加工硬化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有关,在投入使用后,在油介质及高温工作环境下,表面... 采用微观扫描、化学成分、工业CT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316L不锈钢输油管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泄漏位置在弯管区域,这与不锈钢输油管在制造过程中加工硬化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有关,在投入使用后,在油介质及高温工作环境下,表面发生晶间腐蚀及应力腐蚀裂纹,裂纹在使用中继续扩展,最终导致输油管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输油管 加工硬化 晶间腐蚀 应力腐蚀
下载PDF
304无缝不锈钢管漏气原因分析
2
作者 涂建国 徐鹏飞 +4 位作者 王鑫 张智寰 刘丹 莫玉华 朱文慧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6期43-45,50,共4页
通过宏观观察、金相检验、微观形貌和EDS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及显微硬度检测方法对304无缝不锈钢管漏气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漏气是由于板材局部存在铜偏析,在制作过程中进行酸洗时,存在电位差,使得局部产生电化学加速腐蚀。同时材... 通过宏观观察、金相检验、微观形貌和EDS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及显微硬度检测方法对304无缝不锈钢管漏气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漏气是由于板材局部存在铜偏析,在制作过程中进行酸洗时,存在电位差,使得局部产生电化学加速腐蚀。同时材料存在严重的网状沿晶腐蚀裂纹,板材的有效尺寸减少,导致扩管变形时在表面缺陷处产生裂纹,从而发生漏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无缝不锈钢管 铜偏析 电位差 沿晶腐蚀
下载PDF
304不锈钢零件表面TiAlCN涂层变色原因分析
3
作者 涂建国 王鑫 +5 位作者 江俊灵 张智寰 王美淑 莫玉华 徐鹏飞 张岩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5期44-48,共5页
采用化学成分、金相检测、涂层厚度、维氏硬度、能谱及XPS表面分析等方法,对304不锈钢零件表面TiAlCN涂层变色原因进行分析。304不锈钢零件表面TiAlCN涂层变色主要在孔区域,表面有约20 nm的界面层,界面层硬度偏低且涂层厚度不均匀,有脱... 采用化学成分、金相检测、涂层厚度、维氏硬度、能谱及XPS表面分析等方法,对304不锈钢零件表面TiAlCN涂层变色原因进行分析。304不锈钢零件表面TiAlCN涂层变色主要在孔区域,表面有约20 nm的界面层,界面层硬度偏低且涂层厚度不均匀,有脱落;同时涂层中钛原子有氧化、铝元素含量偏高、碳元素含量偏低,使膜层结合力下降,最终导致TiAlCN涂层表面脱碳氧化,从而出现发白、发紫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CN涂层 304不锈钢 界面层 色差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南部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肖伟 张枝焕 +2 位作者 陈雪 张学才 张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15002-15011,共10页
目前已在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等发现了工业油气流或油气显示,这些油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但目前研究区石炭系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演化特征不清楚。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石炭系不同层段、不同岩性类... 目前已在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等发现了工业油气流或油气显示,这些油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但目前研究区石炭系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演化特征不清楚。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石炭系不同层段、不同岩性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热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巴塔玛依内山组凝灰质泥岩、泥岩和姜巴斯套组炭质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处于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具有倾气性特征。综合应用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得出姜巴斯套组烃源岩都是有效气源岩,而目前钻井揭示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成熟度偏低,未能达到有效气源岩的标准。通过系统对比研究区与滴水泉凹陷石炭系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认识到两地区具有高度相似性。可见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南部石炭系姜巴斯套组是一套极具潜力的烃源岩,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中南部 石炭系 烃源岩特征 生烃潜力 有效烃源岩
下载PDF
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投稿过程与发表技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美俊 王广利 +3 位作者 张枝焕 倪智勇 罗情勇 宋到福 《中国地质教育》 2019年第3期82-86,共5页
一篇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初稿完成后,掌握一定的论文投稿与发表技巧,对研究生高效发表科研成果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科技论文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的经验,就论文在正式投稿前相关资料的准备、期刊选择、附信的撰写、推荐审稿人、改稿... 一篇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初稿完成后,掌握一定的论文投稿与发表技巧,对研究生高效发表科研成果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科技论文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的经验,就论文在正式投稿前相关资料的准备、期刊选择、附信的撰写、推荐审稿人、改稿及点对点回应审稿人、跟踪稿件状态等环节做详细的介绍。笔者认为,精心规范地准备初稿、选择合适的期刊、认真细致地逐点回应审稿人和修改稿件、密切与编辑部保持联系是论文顺利发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稿 审稿人 论文修改 点对点回应
下载PDF
一种加载超表面结构的宽带天线设计
6
作者 王丽黎 张智欢 陈俊池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47,51,共5页
文中通过加载超表面(Metasurface,MTS)的方式设计了一款超表面的宽带微带天线,将传统的矩形辐射贴片替换成超表面结构,提高了微带天线的电性能。天线通过共面波导的阶梯型孔径馈电。超表面印刷在介质板顶面,而介质板底面为共面波导馈电... 文中通过加载超表面(Metasurface,MTS)的方式设计了一款超表面的宽带微带天线,将传统的矩形辐射贴片替换成超表面结构,提高了微带天线的电性能。天线通过共面波导的阶梯型孔径馈电。超表面印刷在介质板顶面,而介质板底面为共面波导馈电电路,从而增加了超表面与底层馈电孔径之间的耦合。超表面和阶梯型的孔径共同作用,使天线获得了较宽的阻抗带宽。文中设计的天线结构简单,外形紧凑。该天线的-10 dB相对阻抗带宽约为56.4%(7~12.5 GHz),覆盖整个X波段,主辐射方向偏离法向30°。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为军事领域中的侦查和探测以及超宽带短距离室内定位中的天线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天线 超表面 孔径耦合 贴片天线
下载PDF
生长温度对In_(0.5)Ga_(0.5)As/GaAs量子点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马明明 杨晓珊 +5 位作者 郭祥 王一 汤佳伟 张之桓 许筱晓 丁召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制备In_(0.5)Ga_(0.5)As/GaAs量子点,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不同衬底温度下生长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明量子点密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其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另外,量子点以S-K模式生长并受Ostw... 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制备In_(0.5)Ga_(0.5)As/GaAs量子点,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不同衬底温度下生长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明量子点密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其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另外,量子点以S-K模式生长并受Ostwald熟化机制影响,其尺寸增大所需的能量来自应变能和温度提供的能量,高温条件下表面原子的解吸附作用会限制量子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E In0.5Ga0.5As/GaAs量子点 S-K Ostwald
下载PDF
塔拉多糖的脱色工艺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占君 刘运伟 +3 位作者 张忠林 张志环 马珂 杨逢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480,共6页
塔拉多糖是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胶,对于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实验主要对塔拉提取物中的塔拉多糖进行脱色工艺化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活性炭颗粒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以及脱色次数这四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实验,其最佳... 塔拉多糖是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胶,对于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实验主要对塔拉提取物中的塔拉多糖进行脱色工艺化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活性炭颗粒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以及脱色次数这四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实验,其最佳脱色实验参数为:活性炭颗粒0.6 g,脱色45 min,脱色温度45℃脱色次数3次,脱色率可以达到50.21%,同时多糖类保留率为9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拉多糖 脱色 单因素实验 正交优化
下载PDF
Analysi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in Dibei 1 wellbiock of Junggar Basin 被引量:1
9
作者 LIU Hong-jun zhang zhi-huan QIN Li-ming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I0001-I0007,共7页
关键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 摘要 编辑部
下载PDF
两种微血管内皮细胞糖链表达的凝集素细胞化学染色特征
10
作者 杨思宇 杨重锦 +3 位作者 张志欢 穆祥 张永红 张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4-580,共7页
目的明确两种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糖链表达的特点。方法复苏冻存的大鼠空肠黏膜MVECs;取3日龄SPF仔猪肺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猪肺MVECs;采用凝集素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刀豆凝集素(Con A)、菜豆红细胞凝集素(PHA-E... 目的明确两种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糖链表达的特点。方法复苏冻存的大鼠空肠黏膜MVECs;取3日龄SPF仔猪肺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猪肺MVECs;采用凝集素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刀豆凝集素(Con A)、菜豆红细胞凝集素(PHA-E)、蓖麻凝集素Ⅰ(RCA-Ⅰ)、番茄凝集素(LEL)、黑接骨木凝集素(SNA)、荆豆凝集素Ⅰ(UEA-Ⅰ)、麦胚凝集素(WGA)和双花扁豆凝集素(DBA)共8种凝集素在两种MVECs的染色情况。结果大鼠空肠黏膜MVECs对Con A、WGA和LEL呈强阳性着色,PHA-E、SNA和RCA-Ⅰ呈中等阳性着色,DBA呈弱阳性着色,UEA-Ⅰ呈阴性着色;猪肺MVECs对ConA和PHA-E呈强阳性着色,RCA-Ⅰ呈中等阳性着色,LEL和SNA呈弱阳性着色,UEA-Ⅰ、WGA和DBA呈阴性着色。结论两种MVECs的糖链表达具有显著异质性,大鼠空肠黏膜MVECs和猪肺MVECs均不同水平地表达甘露糖、半乳糖、1,3-N-乙酰葡糖胺和唾液酸,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半乳糖胺表达于前者不表达于后者,岩藻糖在两者均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糖链 糖萼 空肠黏膜 凝集素 细胞化学染色 大鼠 仔猪
下载PDF
人工感染PRRSV JXA1株仔猪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及病毒分布
11
作者 吴显平 杨重锦 +3 位作者 迟盛仁 张志欢 张永红 张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34,共5页
为了解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仔猪肾脏组织的主要病变和病毒主要分布的细胞类型,试验取人工感染PRRSV JXA1株的仔猪肾脏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其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毒GP5蛋白和N蛋白在肾脏组... 为了解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仔猪肾脏组织的主要病变和病毒主要分布的细胞类型,试验取人工感染PRRSV JXA1株的仔猪肾脏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其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毒GP5蛋白和N蛋白在肾脏组织内的分布。结果表明,感染仔猪的肾脏组织呈现广泛性充血和出血,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感染仔猪肾脏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RRSV GP5蛋白和N蛋白呈广泛性阳性着色,阳性细胞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等。说明PRRSV感染仔猪病毒粒子能够侵入肾脏组织,感染肾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肾脏 GP5蛋白 N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配比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志寰 宋梅 +1 位作者 林素娟 邱进锋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 目的 探究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低配比组(n=30)和高配比组(n=30)。低配比组和高配比组患者分别按4∶1和8∶1的配比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均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1 d和治疗7 d后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呼吸困难量表评分、肺功能FEV1/FVC(%)指标及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CRP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高配比组、低配比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呼吸困难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1),且低配比组略低于高配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低配比组和高配比组患者血清中CRP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而肺功能FEV1/FVC(%)值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1),且低配比组和高配比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中CRP浓度和FEV1/FVC(%)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评定中,低配比组和高配比组治疗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配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8/30)明显高于高配比组6.67%(2/30)(χ^(2)=4.320,P<0.05)。结论 在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治疗中,按8∶1的配比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为较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下呼吸道感染 COPD 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