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体裂隙粗糙度表征及其对裂隙渗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甘磊 刘玉 +2 位作者 张宗亮 沈振中 马洪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5-1592,共8页
岩体裂隙粗糙程度对裂隙渗流特性的影响显著。利用三维光学扫描系统获取岩体裂隙面点云数据,结合SURFER和GEOMAGIC STUDIO等软件计算裂隙面节理粗糙度系数JRC和表面粗糙比率Rs,建立JRC与Rs的定量关系,开展应力、渗流和化学耦合作用下石... 岩体裂隙粗糙程度对裂隙渗流特性的影响显著。利用三维光学扫描系统获取岩体裂隙面点云数据,结合SURFER和GEOMAGIC STUDIO等软件计算裂隙面节理粗糙度系数JRC和表面粗糙比率Rs,建立JRC与Rs的定量关系,开展应力、渗流和化学耦合作用下石灰岩裂隙渗流试验,研究JRC和Rs对粗糙裂隙渗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RC与Rs呈对数函数关系,其平方根R2为0.9128,该表征公式与裂隙渗流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MR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6.93%、0.34和0.27。JRC与渗流量、稳定期渗透率分别呈二次函数和对数函数关系,Rs和各参数的拟合关系与JRC相同。JRC值越大,渗流量和渗透率越小,且三场耦合作用下裂隙面JRC和Rs值均有所增大。该表征方法可用于岩体裂隙面粗糙度估算,由裂隙面JRC值可预测该裂隙渗流量和稳定时刻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裂隙 粗糙度 三维扫描 节理粗糙度系数 渗流量 渗透率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Ti/TiN_(x)/Mn_(2)O_(3)阳极涂层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秦吉涛 陈祥嘉 +3 位作者 蒋良兴 刘芳洋 张宗良 李劼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75-3385,共11页
采用热分解工艺在Ti/TiN_(x)表面制备了Mn2O3催化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烧结温度对Ti/TiN_(x)/Mn2O3阳极材料析氧电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Raman、XPS等表征方法对Mn2O3催化层的表面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通过Tafel、LSV、... 采用热分解工艺在Ti/TiN_(x)表面制备了Mn2O3催化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烧结温度对Ti/TiN_(x)/Mn2O3阳极材料析氧电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Raman、XPS等表征方法对Mn2O3催化层的表面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通过Tafel、LSV、恒流极化、EIS、ECSA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对阳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析氧催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Ti/TiN_(x)/Mn2O3阳极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Mn的价态、耐电化学腐蚀性能以及电催化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当烧结温度为200℃时,阳极材料表面的Mn2O3催化层致密平整且结晶性最好。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Mn2O3催化层产生较多的裂纹,同时氧空位的含量逐渐减少,Mn(Ⅳ)逐渐增多,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电极表面的活性位点数量大幅降低,抑制了析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阳极 Mn2O3催化层 析氧催化活性 氧空位
下载PDF
蓄水初期红石岩堰塞坝混凝土防渗墙变形与受力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宁 何斌 +4 位作者 张宗亮 张中流 周彦章 汪璋淳 郑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5-1130,共6页
针对堰塞湖开发利用工程安全保障等技术理论问题,以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综合水利枢纽为工程依托,设计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堰塞坝混凝土防渗墙变形与受力监测技术及其埋设安装方法,首次实施并成功应用于红石岩堰塞坝混凝土防... 针对堰塞湖开发利用工程安全保障等技术理论问题,以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综合水利枢纽为工程依托,设计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堰塞坝混凝土防渗墙变形与受力监测技术及其埋设安装方法,首次实施并成功应用于红石岩堰塞坝混凝土防渗墙安全监测。分析讨论了蓄水初期堰塞坝混凝土防渗墙变形与受力规律:分布式光纤传感测量技术满足防渗墙变形受力监测需要和精度要求,蓄水初期墙体混凝土总体受压,受蓄水过程影响明显;堆石体对防渗墙的支撑力存在较多应力集中,堰塞坝堆石体材料呈明显不均匀性;蓄水初期墙体混凝土受力总体小于混凝土材料强度指标,防渗墙保有良好安全余量,可有效保障防渗墙长期变形和受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岩堰塞坝 蓄水初期 混凝土防渗墙 分布式光纤监测 变形受力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下经腹膜外3D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探索(“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宗亮 种丽强 +12 位作者 赵凯 邢念增 王新生 王振林 张玉莲 林春华 陈艳杰 隋元明 李雪禹 郭珈铭 李晨 牛海涛 王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565-569,共5页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技术现已成熟,并广泛开展,主要分为经腹膜外及腹膜内两种手术入径。经腹膜内途径为主流选择,但不能最大程度保留腹膜,而腹膜外途径,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腹膜甚至能够完全保留腹膜,减少因腹膜缺失造成的术后...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技术现已成熟,并广泛开展,主要分为经腹膜外及腹膜内两种手术入径。经腹膜内途径为主流选择,但不能最大程度保留腹膜,而腹膜外途径,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腹膜甚至能够完全保留腹膜,减少因腹膜缺失造成的术后并发症,同时可在围手术期严格按照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管理。我科开展了ERAS理念下经腹膜外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将原位膀胱置于腹膜外,完全保留腹膜。本文就术中经腹膜外途径、盆底腹膜保留、重建的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 原位回肠新膀胱 腹膜外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基于3D WebGIS的碾压混凝土运输浇筑过程的集成监控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社荣 吴越 +1 位作者 张宗亮 梁礼绘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117,共5页
为实现碾压混凝土运输与浇筑过程中多参数实时监控,提出碾压混凝土运输浇筑过程集成监控的解决方案,建立基于3D WebGIS的碾压混凝土坝料运输浇筑过程监控平台。通过围绕"信息感知-采集传输-实时监控-报警反馈"等关键环节,以... 为实现碾压混凝土运输与浇筑过程中多参数实时监控,提出碾压混凝土运输浇筑过程集成监控的解决方案,建立基于3D WebGIS的碾压混凝土坝料运输浇筑过程监控平台。通过围绕"信息感知-采集传输-实时监控-报警反馈"等关键环节,以现场物联网为基础,依托云服务器,在三维可视化施工大场景下集成碾压混凝土运输、浇筑、温度相关信息,使碾压混凝土从拌合楼出机口产出后全程受控。实例应用体现了碾压混凝土坝料运输浇筑过程监控平台的实用性、及时性及必要性,切实提高了现场碾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水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坝 过程监控 物联网 3D WEBGIS 数据集成
下载PDF
巨大肾错构瘤术前影像学特点以及后腹腔镜手术技术要点 (“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凯 郭珈铭 +6 位作者 王振林 张宗亮 朱冠群 李晨 隋元明 李雪禹 王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857-861,共5页
肾错构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瘤体内往往血管丰富且存在血管壁发育不良、缺乏弹性、容易破裂出血的特点,需要临床医生引起重视并及时予以正确的诊治。本文从术前影像学诊断和后腹腔镜下手术技巧要点入手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 肾错构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瘤体内往往血管丰富且存在血管壁发育不良、缺乏弹性、容易破裂出血的特点,需要临床医生引起重视并及时予以正确的诊治。本文从术前影像学诊断和后腹腔镜下手术技巧要点入手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巨大肾错构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肾错构瘤 影像学诊断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下载PDF
基于BIM+GIS的水电工程施工期协同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社荣 徐彤 +2 位作者 张宗亮 姜佩奇 严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135,83,共5页
针对目前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协同性差、管理效率低、协调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BIM+GIS的水电工程施工期协同管理框架,利用BIM+GIS融合技术、WebGL 3D图形技术等手段,以BIMServer和Cesium 3D GIS平台为依托开发了基于BIM+GIS... 针对目前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协同性差、管理效率低、协调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BIM+GIS的水电工程施工期协同管理框架,利用BIM+GIS融合技术、WebGL 3D图形技术等手段,以BIMServer和Cesium 3D GIS平台为依托开发了基于BIM+GIS的水电工程施工期协同管理系统。该系统为水电工程各参建方提供了一个宏微观信息并举的三维可视化交互环境,将BIM精细化模型与GIS大场景深度结合,实现了对水电项目管理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等指标的协同控制,有利于对水电工程建设阶段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体现了BIM+GIS技术在水电工程施工期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目前,该系统投入使用至某水电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GIS 水电工程 协同管理 系统开发
下载PDF
堰塞坝险情处置与开发利用保障技术与装备研发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宗亮 何宁 +4 位作者 周彦章 王环玲 赵春 张嘎 肖恩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5-1187,I0003,共14页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应对自然灾害时趋利避害,在减少灾害损失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界的无穷力量为人民造福,是国家和行业发展要求的重大趋势。“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堰塞坝险情处置与...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应对自然灾害时趋利避害,在减少灾害损失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界的无穷力量为人民造福,是国家和行业发展要求的重大趋势。“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堰塞坝险情处置与开发利用保障技术与装备研发”针对重大科技问题挑战,从机理揭示和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与装备研发、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多层次开展研究工作,在堰塞坝险情演化过程、长期工作性态演变机理、开发利用理论与综合整治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新时期行业特色的创新成果,能够为堰塞坝险情处置、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和长期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先进技术保障,确保堰塞坝开发利用工程充分发挥消除洪水灾害隐患、改善当地供水与灌溉条件、除害兴利等作用功效,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险情处置 开发利用 安全保障 长期工作性态 综合整治技术
下载PDF
基于WebGL与Dynamo的混凝土重力坝参数化设计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于琦 张社荣 +2 位作者 王超 张宗亮 严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98,共5页
针对传统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效率低、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ebGL结合Dynamo的混凝土重力坝参数化设计方法,研发了基于BIM的混凝土重力坝参数化设计平台。利用ThreeJS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将设计参数与材料力学法融合,实现在线的重... 针对传统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效率低、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ebGL结合Dynamo的混凝土重力坝参数化设计方法,研发了基于BIM的混凝土重力坝参数化设计平台。利用ThreeJS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将设计参数与材料力学法融合,实现在线的重力坝三维设计分析一体化,结合智能算法优化典型断面减少混凝土用量,并以设计参数为媒介利用Dynamo进行坝体重构,对接BIM设计软件进行后续出图等工作。该方法以正向设计思路,利用材料力学设计方法与智能算法驱动参数优化,简化三维设计的同时提高了三维参数化设计水平,提升了设计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参数化设计 WEBGL BIM DYNAMO 系统开发
下载PDF
基于B-DEM的颗粒聚合体应力计算和破碎路径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彪 王桥 +6 位作者 张宗亮 周伟 FENG Y T 彭张振 李蕴升 徐俊 郭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93-3502,共10页
结合边界元法和离散元法,提出一种可以进行计算颗粒内部应力和破碎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元法求解颗粒的相互作用和每个颗粒上的荷载。然后利用边界元法计算颗粒的应力分布,为了实现动态平衡,将颗粒的加速度视为恒定大小的体力。... 结合边界元法和离散元法,提出一种可以进行计算颗粒内部应力和破碎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元法求解颗粒的相互作用和每个颗粒上的荷载。然后利用边界元法计算颗粒的应力分布,为了实现动态平衡,将颗粒的加速度视为恒定大小的体力。但体力导致边界积分方程中出现域积分,故采用直线积分法将域积分转化为边界积分,以保证边界元法降维的优势。为了提高边界元的计算效率,对于几何形状相似的颗粒,以其中一个颗粒作为模板颗粒,只需要计算模板颗粒在局部坐标系中的系数矩阵,其他相似颗粒可以通过局部和全局坐标系之间的映射获得。在得到应力后,基于Hoek-Brown准则来判断颗粒是否破碎。此外,将破坏路径简化为直线,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破坏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元法 离散元法 颗粒材料 破碎路径
下载PDF
基于WebGL的水电工程BIM正向协同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琦 张社荣 +2 位作者 王超 张宗亮 严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4-177,共4页
针对水电工程设计阶段业务流程复杂、标准不统一、多专业协同困难、模型数据融通不畅等问题,提出以3DWeb GL轻量化显示、三维模型数据解析转换、Web IM即时通讯数据共享等关键技术为依托的BIM正向协同设计解决方案,同时结合移动互联技术... 针对水电工程设计阶段业务流程复杂、标准不统一、多专业协同困难、模型数据融通不畅等问题,提出以3DWeb GL轻量化显示、三维模型数据解析转换、Web IM即时通讯数据共享等关键技术为依托的BIM正向协同设计解决方案,同时结合移动互联技术,建立了多源数据的多端共享体系,实现了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成果的实时更新共享。基于此,搭建了基于Web GL3D可视化技术的水电工程BIM正向设计协同平台。实例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实现了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各个专业同时在一个云平台内进行正向设计,融合了设计协同、三维模型拼接、二三维联动、碰撞检测、设计成果VR漫游等功能,达到设计、建模、协同、出图、分析一体化的BIM现代化高效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Web GL BIM 水电工程 正向协同设计 系统研发
下载PDF
堰塞湖风险分析与应急抢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宗亮 吴学明 +2 位作者 王昆 何宁 周彦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3-19,共7页
地震或暴雨导致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及时准确采集处理堰塞湖应急抢险所需数据,识别分析堰塞湖灾害风险,能够为堰塞湖应急抢险、减灾兴利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石岩堰塞湖灾害应急抢险和处置工程为依托,提... 地震或暴雨导致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及时准确采集处理堰塞湖应急抢险所需数据,识别分析堰塞湖灾害风险,能够为堰塞湖应急抢险、减灾兴利提供科学依据。以红石岩堰塞湖灾害应急抢险和处置工程为依托,提出了堰塞湖应急抢险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系统研发了堰塞湖灾害及其风险因子识别方法体系和堰塞湖灾害应急指挥平台,构建了堰塞湖应急抢险成套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套技术体系能有效应用于红石岩堰塞湖应急抢险与后续处置工程实践,解决了堰塞湖应急抢险快速响应与科学决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风险分析 应急抢险 应急指挥平台
下载PDF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太阳热辐射温度应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宗亮 张丙印 +2 位作者 周墨臻 尹文杰 冯业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57-1966,I0003,I0004,共12页
采用基于对偶mortar元的计算接触力学方法,推导了可用于非协调网格的非稳定温度场求解格式,发展了考虑温度应力及非线性接触的热-力耦合计算方法,自主开发了相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程序。对一理想高面板堆石坝进行了考虑夏季太阳辐射作用... 采用基于对偶mortar元的计算接触力学方法,推导了可用于非协调网格的非稳定温度场求解格式,发展了考虑温度应力及非线性接触的热-力耦合计算方法,自主开发了相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程序。对一理想高面板堆石坝进行了考虑夏季太阳辐射作用的热力耦合精细化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夏季太阳热辐射作用下,水上面板的上表面可发生较大的温度升高,最大温度可达51.6℃,并造成面板坝轴向挤压应力显著增大,最大可达22.3 MPa。此时,面板最大挤压应力发生在河谷中部面板的顶部,且挤压应力的高值主要分布在面板上表面的薄层中。这些特点与实际工程发生面板挤压破损的现象相似,表明夏季太阳热辐射所致的面板温度应力,是使面板发生挤压破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面板挤压破损 太阳热辐射 对偶mortar有限元 温度应力
下载PDF
红石岩堰塞坝长期变形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昆 张宗亮 吴学明 《云南水力发电》 2021年第7期101-105,共5页
采用基于多体接触有限元计算程序,对红石岩堰塞坝施工混凝土防渗墙前(堆积期)和工程蓄水期结束后(蓄水应用期)的堰塞坝应力变形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堆积期堰塞坝的流变变形主要是由于在自重作用下,堰塞坝及下覆部分古滑坡体... 采用基于多体接触有限元计算程序,对红石岩堰塞坝施工混凝土防渗墙前(堆积期)和工程蓄水期结束后(蓄水应用期)的堰塞坝应力变形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堆积期堰塞坝的流变变形主要是由于在自重作用下,堰塞坝及下覆部分古滑坡体变形所产生;蓄水应用期堰塞坝变形主要是由堰塞坝的流变以及加在混凝土防渗墙和防渗帷幕上的水压力引起。研究成果可为红石岩堰塞坝水利枢纽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岩堰塞坝 长期变形稳定性 数值模拟 多体接触有限元
下载PDF
水工结构与景观、生态融合设计工作实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宗亮 丁志宏 杨晓巍 《海河水利》 2019年第3期27-28,共2页
对美好生活向往标准不断提高的意愿,促使人们对现代水利工程在景观、生态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提出较高要求,这就使得此类项目的设计逐步由单纯的水利专业设计转变为融水利、景观、生态等专业于一体的综合设计。以天津中新生态城的南堤步道... 对美好生活向往标准不断提高的意愿,促使人们对现代水利工程在景观、生态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提出较高要求,这就使得此类项目的设计逐步由单纯的水利专业设计转变为融水利、景观、生态等专业于一体的综合设计。以天津中新生态城的南堤步道项目为例,从项目伊始分析当地自然条件及业主设计要求到经过专业思考分析后利用创新思维提出“三重防护”理念,展示了多专业结合所产生的良好水利工程景观生态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景观功能 三重防护 隐形堤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emiconductor zinc telluride by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16
作者 LUO Miao-si MA Zi-wei +4 位作者 zhang zong-liang WANG Zhi-jian JIANG Liang-xing JIA ming LIU Fang-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2899-2910,共12页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dustry, people’s demand for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is also increasing. How to prepare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with low cos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yield has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dustry, people’s demand for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is also increasing. How to prepare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with low cos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yield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research. ZnTe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due to its superior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s to prepare ZnTe thin films. However,the traditional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technology has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slow deposition rate and poor film quality. These hinder the large-scale promotion of zinc tellurid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by conventional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and based on the photo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themselv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hotoelectrochemistry of 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an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process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the use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was proposed. Firstly,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electrode reactions, nucleation growth and charge transport process) of the ZnTe electrodeposition under illumination and dark state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Then, the potentiostatic deposition of ZnTe was carried out under light and dark conditions. The phase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the sediments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omet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other testing methods. Finally,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chanisms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increases the current density during deposition and reduces the charge transfer impedance during ZnTe deposi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since light illumination promotes the deposition of the difficult-to-deposit element Zn, the component ratio of ZnTe thin films prepared by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is closer to 1:1, making it a viable and reliable approach for ZnT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zinc telluride SEMICONDUCTORS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 thin film
下载PDF
Recycling waste crystalline-silicon solar cells: Application as high performance Si-based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17
作者 WANG Qi MENG Bi-cheng +6 位作者 DU Yue-yong XU Xiang-qun ZHOU Zhe Boon K.Ng zhang zong-liang JIANG Liang-xing LIU Fang-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2888-2898,共11页
Recycling useful materials such as Ag, Al, Sn, Cu and Si from waste silicon solar cell chips is a sustainable project to slow down the ever-growing amount of waste crystalline-silicon photovoltaic panels. However, the... Recycling useful materials such as Ag, Al, Sn, Cu and Si from waste silicon solar cell chips is a sustainable project to slow down the ever-growing amount of waste crystalline-silicon photovoltaic panels. However, the recovery cost of the above-mentioned materials from silicon chips via acid-alkaline treatments outweights the gain economically.Herein, we propose a new proof-of-concept to fabricate Si-based anodes with waste silicon chips as raw materials.Nanoparticles from waste silicon chips were prepared with the high-energy ball milling followed by introducing carbon nanotubes and N-doped carbon into the nanoparticles, which amplifies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t is explored that Al and Ag elements influe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l metal in the composite possesses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fter removing Al, the composite was confirmed to possess a pronounced durable cycling propert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g,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more superior property than the composite having both Al and Ag rem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 solar panels RECYCLING Si-based an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