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甲烷减排标准和核证体系 推动实现甲烷减排目标
1
作者 杨轩 赵光洁 杨青瑞 《质量与认证》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建立一个有效的、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甲烷利用类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易模式,核心是一套完整的、有公信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甲烷利用减排标准和核证体系。本文从甲烷排放控制的背景、国内外甲烷排放的MRV体系、甲烷利用核证减排项目状... 建立一个有效的、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甲烷利用类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易模式,核心是一套完整的、有公信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甲烷利用减排标准和核证体系。本文从甲烷排放控制的背景、国内外甲烷排放的MRV体系、甲烷利用核证减排项目状况等方面对国内外“甲烷排放和减排标准和核证体系”的基本情况进行论述,从甲烷利用自愿碳减排交易的角度,提出甲烷减排行动的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排放 甲烷减排 温室气体减排 减排标准 碳减排 甲烷利用 交易模式 公信力
下载PDF
坚持“有序”和“循环”两手发力 控制废弃物处理甲烷排放
2
作者 邓逸 赵光洁 廖琦 《质量与认证》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具有增温潜势高、寿命短等特点,废弃物处理是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甲烷控排工作,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于2023年11月7日联合印发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甲烷方案》),提出... 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具有增温潜势高、寿命短等特点,废弃物处理是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甲烷控排工作,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于2023年11月7日联合印发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甲烷方案》),提出甲烷控排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但是,就废弃物处理领域而言,我国甲烷排放标准仍有缺失,法律地位有待确立,减排资金投入不够,减排技术储备不足,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不够,亟须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技术支撑,加大投入力度。在全面有序控制固废和废水等领域甲烷排放的同时,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处理 甲烷排放 废弃物循环利用 生态环境 温室气体 减排技术 强化技术 固废
下载PDF
国际碳排放约束政策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3
作者 杨轩 赵光洁 杨青瑞 《质量与认证》 2024年第10期46-48,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碳排放约束政策,这些政策不仅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我国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碳排放约束政策对其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碳排放约束政策,这些政策不仅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我国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碳排放约束政策对其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碳排放约束政策通过增加生产成本、改变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影响企业出口市场选择等方式,对我国出口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提升企业碳管理能力和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推动低碳技术创新等,以帮助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碳排放约束政策环境下保持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关税 边境调节机制 出口企业 碳管理
下载PDF
废轮胎梯级热解中试装置开发与产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宇涵 徐俊 +5 位作者 赵光杰 林诚乾 金亮 薛志亮 周永刚 黄群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0-1247,共8页
基于固定床管式热解炉对废轮胎热解产物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根据热解产物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产物的改性提质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自主设计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废轮胎高效能源资源化利用的梯级螺旋热解中试装置,以获得高品质热解产物... 基于固定床管式热解炉对废轮胎热解产物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根据热解产物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产物的改性提质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自主设计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废轮胎高效能源资源化利用的梯级螺旋热解中试装置,以获得高品质热解产物。甲苯抽出物透光率和闪点分别是限制热解炭黑和热解油高效安全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开发的中试热解装置采用梯级热解技术和多级冷凝技术,可有效改善热解产物品质,所得热解炭黑甲苯抽出物透光率达到100%,热解油闪点达到76.5℃,均满足相应标准。同时,中试装置采用热解气循环燃烧供能的方案,可实现装置的热量自维持,显著降低工艺热解能耗。本文基于自主开发的中试梯级热解装置,解决了废轮胎热解产物高值化利用的瓶颈问题,以期为废轮胎热解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中试热解装置 梯级热解 多级冷凝 自热式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部吐格尔明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充注史
5
作者 刘洋 李贤庆 +4 位作者 赵光杰 刘满仓 董才源 李谨 肖中尧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8-997,共10页
库车坳陷东部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天然气成因与油气充注时间存在争议,油气充注史不明,制约其油气勘探进程。利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均一温度等分析测试数据,结合沉积埋藏史及构造演化史,研究了库车坳陷东部吐... 库车坳陷东部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天然气成因与油气充注时间存在争议,油气充注史不明,制约其油气勘探进程。利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均一温度等分析测试数据,结合沉积埋藏史及构造演化史,研究了库车坳陷东部吐格尔明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油气充注时间,分析了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吐格尔明地区天然气组分以甲烷为主,甲烷含量为75.56%~90.11%,干燥系数为0.79~0.93;δ^(13)C_(1);和δ^(13)C_(2)值为-35.73‰~-33.80‰和-26.41‰~-25.30‰,天然气成因类型属于成熟阶段的煤成气。吐格尔明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发育两类流体包裹体,分别为黄色液态烃包裹体和蓝白色荧光的气液烃包裹体、灰色的气烃包裹体,表明该区存在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13~7 Ma的原油充注,第二期为2.6 Ma以来的天然气充注。康村组早中期,吐格尔明地区烃源岩形成的原油充注至宽缓背斜圈闭中保存;库车组晚期,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与阳霞组发育良好的源储组合,天然气近距离充注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东部 吐格尔明地区 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史
下载PDF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新方法及其矿场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贾红兵 赵辉 +3 位作者 包志晶 赵光杰 毛伟 李亚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为明确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有效指导油田综合调整,提出应用图版评价开发效果的新思路。依据谢尔卡乔夫公式和Arps产量递减方程,考虑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相渗特征、井网密度、采出程度等因素,建立了一种开发效果评价图版。在海拉尔... 为明确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有效指导油田综合调整,提出应用图版评价开发效果的新思路。依据谢尔卡乔夫公式和Arps产量递减方程,考虑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相渗特征、井网密度、采出程度等因素,建立了一种开发效果评价图版。在海拉尔盆地A区块的应用实例表明,该图版评价结果与实际油田开发特征相匹配,对不同类别区块的开发规律及注水矛盾区分明显。在开发效果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A区块综合调整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该方法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效果评价 水驱 图版 开发调整 采出程度
下载PDF
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断裂活动及油气成藏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光杰 李贤庆 +4 位作者 刘满仓 董才源 李谨 刘洋 肖中尧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34-44,共11页
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断裂活动时间长且多期次叠加,对油气成藏作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生长指数剖面法、典型剖面伸展(压缩)率法、构造平衡剖面法3种方法联合,研究了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断裂的发育特征、活动时期及其油气成藏意义。结果表明... 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断裂活动时间长且多期次叠加,对油气成藏作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生长指数剖面法、典型剖面伸展(压缩)率法、构造平衡剖面法3种方法联合,研究了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断裂的发育特征、活动时期及其油气成藏意义。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断裂主要发育早期逆冲断层、晚期逆冲断层和长期活动断层3种类型;断裂活动时期有5期,分别为古近纪(E)、新近纪吉迪克组沉积期(N1j)、康村组沉积期(N1k)、库车组沉积期(N2k)、第四纪(Q),其中N1j、N1k、N2k为断裂活动的关键时期;断裂活动会导致克孜勒努尔组(J2kz)烃源岩沉积厚度变大,有利于构造、岩性等多类型圈闭的形成;断裂活动期(N1j、N1k、N2k)与烃源岩的主生排烃期(E、N1j、N1k、N2k)匹配关系良好;断裂活动有利于依南2和吐东2油气藏的生成和聚集,也会使依南4井和依深4井油气逸散,导致成藏保存条件被破坏。研究结果对分析该区油气藏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发育特征 断裂活动时期 油气成藏 北部构造带 库车坳陷
下载PDF
Properties of Wood/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
8
作者 LV Wenhua zhao guangjie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年第1期33-39,共7页
With montmorillonite (MMT) organically modified as organophilic-MMT (OMMT) and water-soluble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PF) as intermediate, the nanocomposites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lanceolata) wood and MMT, i.e... With montmorillonite (MMT) organically modified as organophilic-MMT (OMMT) and water-soluble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PF) as intermediate, the nanocomposites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lanceolata) wood and MMT, i.e. WMNC, were prepared via nano intercalation compounding, some propertiesof WMNC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Chinese fir wood and its PF-impreg, WMNChas lower humidity and water absorption, better dimension stability, higher longitudinal compressive strength,abrasive resistance, fire-resistance, and water-leaching resistance with a very low mass ratio about 3% ofMMT. The nano intercalation compounding of wood and exfoliated MMT nanolamellae is very promising.More stud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fully reveal the nanosize effects and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f WM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MONTMORILLONITE nano-intercalation-compound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