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古峰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裂缝特征及其对低渗透油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惠 赵红格 +7 位作者 陈江萌 邵晓州 刘池洋 王建强 雷琳琳 李俊 汪建 黄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8,共16页
[研究目的]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古峰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属于低渗透储层,天然裂缝较为发育,以往对裂缝特征研究较少,开展天然裂缝特征和形成时期研究对低渗透油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文章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成像测井、... [研究目的]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古峰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属于低渗透储层,天然裂缝较为发育,以往对裂缝特征研究较少,开展天然裂缝特征和形成时期研究对低渗透油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文章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成像测井、扫描电镜裂缝识别和流体包裹体、断裂活动、构造应力分析等方法展开了古峰庄地区延长组天然裂缝特征和控藏作用研究。[研究结果]延长组各段天然裂缝均发育,以长7段最为发育,其次为长8、长6段;裂缝以高角度裂缝和垂直裂缝为主,走向以NEE向为主,NE向次之,少量NW和NWW向;裂缝面可见方解石充填和明显过油痕迹。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与岩层厚度、断裂活动密切相关。裂缝形成时期具有多期性,主要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结论]延长组天然裂缝的发育改善了研究区低渗透储层的孔渗能力和储集空间,为低渗透油藏运移、储集和富集提供了良好条件,其发育程度与形成时期影响着低渗透油藏的成藏和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裂缝特征 形成期次 低渗透油藏 古峰庄地区 油气地质 油气勘查工程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古峰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9段裂缝特征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惠 赵红格 +4 位作者 李莹 雷琳琳 汪建 李俊 邵晓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天然裂缝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盆地古峰庄地区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有关裂缝研究成果较少,对其分布规律和活动时期认识不清。通过古峰庄地区延长组长7—长9段岩心、成... 天然裂缝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盆地古峰庄地区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有关裂缝研究成果较少,对其分布规律和活动时期认识不清。通过古峰庄地区延长组长7—长9段岩心、成像测井、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岩石声发射及构造应力和断裂活动分析,对其天然裂缝的特征、形成期次及成因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裂缝对油气成藏的作用。古峰庄地区长7—长9段天然裂缝较发育,尤以长7段最发育;以高角度和垂直裂缝为主,走向以NEE向为主,NE向次之,少量NW和NWW向;裂缝以未充填和方解石半充填为主,有效性较好;裂缝面较平直,可见油侵、油迹、油斑等明显的油气运移痕迹。长7、长8、长9段氧同位素均值分别为-15.8‰,-17.5‰,-18.7‰,裂缝的形成深度分别为1 675,2 338,2 785 m;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90~100℃,120~130℃,换算得裂缝形成深度范围在1 750~2 000 m, 2 500~2 750 m。该区长7—长9段裂缝活动具有多期性,可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为主要活动时期。不同时期发育的有效性裂缝改善了研究区低渗透储层的物性,为长7—长9段等多层系—深层系油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并影响着油井的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特征 形成期次 油气意义 延长组 古峰庄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的成因与赋存-成藏特点 被引量:53
3
作者 刘池洋 王建强 +5 位作者 张东东 赵红格 赵俊峰 黄雷 王文青 秦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1-1029,共19页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发现早,至今油气勘探和开发仍方兴未艾。2020年产油气当量已超过7 900×10^(4) t,位居中国诸含油气盆地之首。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的成因和赋存-成藏特点,主要与以下4个特性有关:(1)盆地南部中生代延长期富烃坳陷形成...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发现早,至今油气勘探和开发仍方兴未艾。2020年产油气当量已超过7 900×10^(4) t,位居中国诸含油气盆地之首。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的成因和赋存-成藏特点,主要与以下4个特性有关:(1)盆地南部中生代延长期富烃坳陷形成于构造活动明显和深部作用活跃的动力环境中,具大型、伸展和热温特性,属后陆盆地原型;(2)现今盆地为中生代和晚、早古生代3个世代大型克拉通盆地复合叠加而成,为多重叠合盆地;(3)三叠系延长组优质烃源岩和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均以富铀并夹多层凝灰岩为特色;(4)盆地后期遭受了多种形式边强内弱的改造,遂隆升为高原,属残留盆地。这4大具有鲜明个性的属性和特征,使盆地蕴藏有巨量油气资源,各世代盆地油气赋存-成藏各具特点、空间分区类型有别;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在成藏和分布诸方面存在明显的时空过渡性和共存兼容性,多以垂向短距离运聚、近源成藏为特色;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广布,油气藏主要为致密地层岩性油气藏,具低渗、低压、低产特征;盆地持续勘探潜力巨大、领域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丰富成因 富铀烃源岩 延长组 后陆盆地 多重叠合盆地 残留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坳陷形成的动力学环境与构造属性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池洋 王建强 +4 位作者 邱欣卫 张东东 赵俊峰 赵红格 邓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13-1930,共1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来自盆地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富烃坳陷,其中贡献最大的长7段页状优质烃源岩以富铀、夹多层凝灰岩为特征。延长期大型富烃坳陷具南深北浅的坳陷型结构,内部接受统一的湖相沉积。在富烃坳陷的深湖-较深湖区,... 鄂尔多斯盆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来自盆地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富烃坳陷,其中贡献最大的长7段页状优质烃源岩以富铀、夹多层凝灰岩为特征。延长期大型富烃坳陷具南深北浅的坳陷型结构,内部接受统一的湖相沉积。在富烃坳陷的深湖-较深湖区,为优质烃源岩发育区;亦为烃源岩中较高铀含量(测井高伽马异常)和凝灰岩夹层较厚分布区,在位置上三位一体、彼此交互叠置。盆地上古生界-中侏罗统多层系高热演化区上下同位,早-中侏罗世多期持续沉降区先后叠置,均位于延长期富烃坳陷范围内。综合调查研究揭示,在延长期,特别是长7段沉积期间,各类深部物质上拱挤入构造(如砂岩墙(脉)、泥岩脊和热液碳酸盐岩结核)、同沉积变形构造(如断裂、褶皱、揉皱、滑塌、滑坡等(软)地层变形)和事件沉积(如浊流沉积、震积岩及湖底扇等)发育,主要分布在富烃坳陷深湖-较深湖区。在烃源岩等地层中,检测出多种指示深部热流体活动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异常。深部探测显示,在富烃坳陷深部400km以上壳幔各界面呈上拱的结构特征。这表明延长期富烃坳陷和其中优质烃源岩是在构造活动明显、深部作用活跃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中形成演化的,从深层次揭示了其形成条件与发育环境。延长期富烃坳陷与印支期秦岭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及其岩浆活动,在空间上相邻、发育时限相当、演化阶段响应、活动兴衰同步,是在华北-扬子两大陆块汇聚碰撞,进而向板内构造环境转换的动力学环境中进行的。延长期富烃坳陷两次较长距离的沉积-沉降中心迁移,是对秦岭碰撞造山环境重大变革始发的响应和纪录。在南北两大陆汇聚碰撞过程中,在仰冲华北板块后陆地带深部积聚的巨量俯冲物质发生熔融和热量转换,促使该区深部物质过饱和聚集、热能及压力超常骤增,形成较小尺度地幔对流,熔融物质与热能上拱,引发地壳表浅层拱张破裂和侧向扩展,于是发生沉降,形成延长期具热-张性特性的富烃坳陷,称其为后陆盆地。后陆盆地与前陆盆地分别位于碰撞造山带两侧仰冲和俯冲板块临山一侧,但其构造属性有质的不同,油气赋存和成藏特征也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晚三叠世延长期 富烃坳陷 事件沉积 深部作用 后陆盆地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纪末抬升剥蚀事件及热年代学记录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建强 刘池洋 +3 位作者 赵红格 张东东 ZATTIN Massimiliano 彭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9-1212,共14页
三叠纪末期大型鄂尔多斯盆地遭受了中生代成盆以来首次较大规模的抬升剥蚀,显著改造了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面貌,并控制了侏罗纪早期沉积格局和油藏分布,对盆地演化及矿产资源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地质及大量钻井资料揭示了该... 三叠纪末期大型鄂尔多斯盆地遭受了中生代成盆以来首次较大规模的抬升剥蚀,显著改造了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面貌,并控制了侏罗纪早期沉积格局和油藏分布,对盆地演化及矿产资源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地质及大量钻井资料揭示了该期构造事件对盆地的剥蚀改造特征,盆地及周邻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记录并约束了此次构造抬升的时限与过程;综合周邻区域构造研究成果,探讨了其发育的动力学背景。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末期的剥蚀具西南强、东北弱的特点,西南部大范围内延长组地层残缺不全,剥蚀量最大可达1000余米;前侏罗纪沉积古地貌总体呈西南高、北东低的特点;其抬升时间始于205~190Ma,西南部稍早于盆地腹部,抬升速率大于1℃/Myr,可持续至中侏罗世(约160Ma)。该期抬升剥蚀事件范围可涉及至盆地西南缘更广阔的区域,与同期秦岭造山带内出现的快速抬升冷却事件具有较好的时空耦合关系,是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环境转变的响应和纪录。该研究丰富和发展了三叠纪末期构造事件在华北克拉通的影响,对该区油气、煤炭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 三叠纪末 抬升剥蚀 磷灰石裂变径迹 秦岭造山带 地质动力背景
下载PDF
改造型盆地油气赋存—成藏理论体系纲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池洋 黄雷 +5 位作者 赵俊峰 王建强 张东东 赵红格 邵德勇 刘卫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108,共25页
中国沉积盆地的鲜明个性特征之一是后期改造强烈而普遍。此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油气的赋存条件和成藏效应,明显增加了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难度。改造型盆地和盆地复杂改造地区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和资源接替的重要领域。盆地后期改造的主... 中国沉积盆地的鲜明个性特征之一是后期改造强烈而普遍。此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油气的赋存条件和成藏效应,明显增加了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难度。改造型盆地和盆地复杂改造地区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和资源接替的重要领域。盆地后期改造的主要形式可分为隆升—剥蚀、沉降—深埋、热力作用、流体活动和构造变形五种类型。在自然界,多种地质作用同时参与的复合式改造更为普遍。改造型盆地特征复杂多样,油气赋存和成藏过程集多类含油气盆地中诸多油气藏之众合。本文将改造型盆地油气赋存—成藏的核心理论纲要式归纳为:原盆控源、过程控储、改造控藏、多源成藏、动态聚散、晚期定位。原盆控源,即改造型盆地的烃源岩是在改造前原盆富烃凹陷中所形成,改造后留存的烃源岩规模及特征决定盆地油气的贫富和分布。各类储层的形成和保存总体受岩石原生物质沉积—埋藏成岩和次生改造重塑两大阶段全过程的控制,称之为过程控储。盆地或地区后期改造过程及结果的个性特征直接控制着该地区油气的赋存、成藏—定位和分布特点,即改造控藏。后期多种形式的改造可引发多源油气富集成藏,既含来自不同深度、不同成熟度烃源岩的油气同储成藏,又有源自不同类型、不同世代烃源岩的油气混聚成藏,还包括烃类与各种非烃类气体同储或同盆共存成藏。盆地经受多期次构造变动和改造必然导致油气发生多次动态聚散和晚期成藏—定位。将晚期成藏与定位连在一起就较全面地概括和体现了不同时代盆地大多油气藏形成的要点和勘探界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型盆地 油气赋存—成藏 理论体系纲要 原盆控源 过程控储 改造控藏 晚期定位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沉积主微量元素物源分析及方法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蒙 赵红格 +2 位作者 李文厚 任战利 刘稳航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1-855,共15页
通过系统总结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的物源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周缘地质概况、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厚度变化和主微量元素分析,对延长组物源时空演化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早期(T3y1-T3y2)物源主要来自西北部、西部和... 通过系统总结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的物源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周缘地质概况、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厚度变化和主微量元素分析,对延长组物源时空演化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早期(T3y1-T3y2)物源主要来自西北部、西部和南部,晚期(T3y3-T3y5)物源主要来自西北部、西部、南部和东部。在物源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今主微量元素常用的物源分析方法做了对比分析,认为主量元素/UCC、碎屑岩主量元素源区岩性函数判别图、微量元素/UCC,La/Th与Hf判别图、Co/Th与La/Sc判别图、Th/Sc与Zr/Sc判别图以及Th/U与Th判别图在物源分析过程中均有较好效果,总体判别结果比较接近,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岩性判别、CIA指数、Eu异常、Rb/Sr判别分析对反映不同性质母岩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推广并作为判断物源复杂程度的重要参考手段。文章详细阐述了几种物源分析方法的优势与问题,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见解,对完善物源分析手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晚三叠世 主微量元素 物源时空演化
下载PDF
内蒙古狼山地区侏罗系LA-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物源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付星辉 赵红格 +5 位作者 周义军 彭治超 蒋盛 张孙玄琦 王海然 李亚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63-2075,共13页
运用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内蒙古狼山东升庙和义和久地区侏罗系石拐群物源进行了探讨。通过对111颗有效锆石年龄统计分析可知,年龄峰值以晚古生代(259~308Ma)为主,其次为古元古代(1.74~2.18Ga)和早古元古... 运用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内蒙古狼山东升庙和义和久地区侏罗系石拐群物源进行了探讨。通过对111颗有效锆石年龄统计分析可知,年龄峰值以晚古生代(259~308Ma)为主,其次为古元古代(1.74~2.18Ga)和早古元古代—新太古代(2.39~2.58Ga)。晚古生代年龄与狼山大规模出露的海西期岩浆岩年龄一致,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年龄与狼山地区古元古代岩浆岩、孔兹岩带年龄分布特征相近。侏罗系砂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与海西期岩浆岩、乌拉山群、孔兹岩系相似。结合石拐群样品薄片和砾岩分析,认为侏罗系为近源沉积,其物源主要为狼山地区大规模海西期岩浆岩,其次来自河套地区孔兹岩带,狼山地区太古宙乌拉山群、古元古代岩浆岩和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可能提供了部分物源。另外,根据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为243Ma(中三叠世),结合前人植物化石组合研究及狼山地区整体缺失三叠纪地层的特点,认为该套地层的时代应为早—中侏罗世。狼山地区侏罗系沉积物源模式为南北两侧为隆起物源区,主要物源为北侧狼山隆起,南侧河套隆起向北提供部分物源,不同地区物源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碎屑锆石U-Pb定年 沉积物源 海西期岩浆岩 孔兹岩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隐蔽型走滑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永涛 周义军 +2 位作者 刘池洋 代双和 赵红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0-92,共3页
断裂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构造现象。由于断裂的形成同时受到应力机制、岩石特性及地质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构造特征非常复杂。以往按照断裂的发展阶段大致将断裂划分为不成熟断裂、成熟断裂及遗弃断裂(池英柳等,2000);按照区域应力... 断裂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构造现象。由于断裂的形成同时受到应力机制、岩石特性及地质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构造特征非常复杂。以往按照断裂的发展阶段大致将断裂划分为不成熟断裂、成熟断裂及遗弃断裂(池英柳等,2000);按照区域应力机制将断裂划分为挤压型断裂、伸展型断裂、走滑型断裂及复合型断裂。笔者依据勘探及生产实际,建议增加一种按照断裂识别难易程度的新分类方法,这种方法可将断裂划分为隐蔽型断裂、显型断裂及超显型断裂三类,为了突出断裂形成的应力机制,可与传统断裂分类方法相结合,将断裂进一步细分为隐蔽型挤压式断裂、隐蔽型伸展式断裂、隐蔽型走滑式断裂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带 鄂尔多斯盆地 隐蔽型断裂
下载PDF
沉积盆地类型及其成因和称谓研究回顾与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池洋 王建强 +5 位作者 黄雷 赵红格 张东东 赵俊峰 赵晓辰 赵重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1-909,共19页
不同类型盆地所蕴藏的矿产资源和地学信息在内容及丰度方面差别较大,剖析沉积盆地的个性特征和厘定盆地类型,是沉积盆地相关研究深化和沉积矿产勘探提效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该文主要回顾了作者团队多年来在盆地类型方面的研究进展,总... 不同类型盆地所蕴藏的矿产资源和地学信息在内容及丰度方面差别较大,剖析沉积盆地的个性特征和厘定盆地类型,是沉积盆地相关研究深化和沉积矿产勘探提效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该文主要回顾了作者团队多年来在盆地类型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判识和确定的沉积盆地新类型,如改造型盆地及其八种类型,后陆盆地、转换-补偿盆地、地貌成因盆地;结合残延克拉通内盆地、近陆缘盆地等案例剖析,提出了凝练盆地个性特征和细化盆地类型的应用研究方法,将叠合盆地分解为4种类型、小型含油气盆地划分为改造残留型、热力成因型和走滑转换型三类;讨论了以往关注不够然较为重要、值得重视的盆地类型,如热力成因盆地、天体撞击盆地和中间地块盆地;梳理和分析了莫衷一是、或词不达意的盆地类型称谓,提出了建议采用的术语,如陆内前陆盆地、拉裂盆地和弧背盆地。该文所及内容探索性强,认识难尽统一,抛出供同行研讨或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新类型 盆地成因 盆地称谓 盆地个性特征 小型盆地类型 改造型盆地类型 中国特色盆地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三叠纪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蒙 李文厚 +3 位作者 赵红格 任战利 王星 段玉良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5-754,共10页
通过系统分析贺兰山地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结合研究区盆地构造属性以及物源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探究贺兰山地区三叠世盆地演化的具体过程。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纸坊组相较于石千峰组物源供给充足、降水充沛,普遍发育辫状河沉积,荒草滩一带... 通过系统分析贺兰山地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结合研究区盆地构造属性以及物源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探究贺兰山地区三叠世盆地演化的具体过程。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纸坊组相较于石千峰组物源供给充足、降水充沛,普遍发育辫状河沉积,荒草滩一带存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延长组一段至三段总体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至延长组四段、五段,则以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为主。根据三叠系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可知,研究区纸坊组、延长组一段至三段沉积相自西北向东南连续相变,此时与鄂尔多斯盆地完全连通;延长组四段、五段沉积相空间展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且与鄂尔多斯盆地在东南大水沟一带连通,总体呈半连通态势。充足的物源供给、充沛的降雨以及盆地早期快速沉降是上三叠统延长组形成巨厚沉积的必要条件。从中三叠统纸坊组红层的逐渐减少到上三叠统充沛的降雨反映了整个贺兰山地区乃至华北板块西部古气候条件的快速变化,反映了古亚洲洋闭合对区域古地理、古气候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三叠纪 沉积演化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盆地属性研究
12
作者 李蒙 赵红格 +3 位作者 李文厚 任战利 张晓磊 王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82,共20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及周边沉积演化历史、深大断裂特征、晚三叠世主要构造事件、现今贺兰山周围地层分布情况,结合地震资料、重磁资料以及最新的物源研究成果,对贺兰山晚三叠世盆地属性做了系统总结。重点探讨了研究区深大断裂的形成... 本文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及周边沉积演化历史、深大断裂特征、晚三叠世主要构造事件、现今贺兰山周围地层分布情况,结合地震资料、重磁资料以及最新的物源研究成果,对贺兰山晚三叠世盆地属性做了系统总结。重点探讨了研究区深大断裂的形成及后期多期次活化过程,研究区不同演化阶段的沉积特点以及晚三叠世早期、末期构造事件的表现特征。研究认为贺兰山晚三叠世盆地形成于块体相互作用下的张性环境,主要为叠加在早古生代贺兰山裂谷(凹陷?)盆地和晚古生代稳定盆地之上的拉张断陷盆地,断层系统表现为“地堑式”,盆地形态近似于“梭型”,西部塔尔岭一白芨芨沟一带断陷最为强烈,断距最大,北东延伸至正谊关断裂北部、南部延伸至炭井沟以南一带,整个断裂呈弧形,且两端断距逐渐减少。其中汝箕沟一香棒子沟断层为该时期深大断裂带的浅部延伸,东部以大水沟一鬼头沟断裂和现今银川地堑底部某断裂共同组成该地堑的断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晚三叠世 深大断裂 盆地属性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构造体制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4
13
作者 彭恒 刘显阳 +5 位作者 刘池洋 惠潇 全晓园 张天兵 赵红格 王建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7-402,共16页
逆冲推覆构造对含油气盆地有效圈闭形成、源储体系配置影响明显,且其形成时限及演化过程对油气勘探意义重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曾发生过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但其构造体制转化过程一直缺乏年代学的约束。热年代学是揭示构... 逆冲推覆构造对含油气盆地有效圈闭形成、源储体系配置影响明显,且其形成时限及演化过程对油气勘探意义重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曾发生过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但其构造体制转化过程一直缺乏年代学的约束。热年代学是揭示构造带隆升剥露和相邻盆地演化过程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祁连山东缘钻井基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热史模拟综合分析,探讨了该期构造体制转化的时空过程。结果表明祁连山东缘在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74~130 Ma)发生了快速冷却事件,该期抬升冷却事件广泛存在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且盆地西南缘同期物源体系变化、构造变形、隆升剥蚀和砾岩堆积等响应明显,共同表明在中侏罗世延安期之后(170 Ma)该区可能就已转变为挤压环境,并于晚侏罗世挤压变形和隆升剥蚀达到高峰,一直持续至早白垩早期,具西强东弱、边缘强内部弱特点的挤压变形特点,推测与特提斯构造域北东向汇聚联系密切;然于早白垩世三桥期开始,鄂尔多斯西南缘转化为伸展背景,并沉积了巨厚的下白垩统六盘山群,认为是东亚多板块联合作用的结果。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沉积-构造体制转化时限、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的厘定,对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面貌的形成演化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史模拟 中生代中晚期 构造体制 时空演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邵晓州 王苗苗 +4 位作者 齐亚林 赵红格 张晓磊 孙勃 刘永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95,共13页
断裂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盐池地区石油聚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在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解石U—Pb同位素测年、平衡剖面恢复、构造物理模拟等技术,结合二维地震、三维地震解释结果,对中生界断裂发育特... 断裂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盐池地区石油聚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在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解石U—Pb同位素测年、平衡剖面恢复、构造物理模拟等技术,结合二维地震、三维地震解释结果,对中生界断裂发育特征及其与石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认为:盐池地区发育3期断裂,印支期北西向断裂系统规模小,主体发育在三叠系延长组;燕山期近南北向断裂系统规模最大,断距大,平面和剖面展布特征复杂;喜马拉雅期北东东向断裂系统规模较大,发育时期晚,具有一定的走滑性质。各期次断裂分别受到北西向、近东西向和北东—南西向区域应力作用,燕山期近南北向断裂与西缘大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印支期北西向断裂系统沟通烃源岩和储层,具有较好的运移和遮挡匹配条件,对油气藏形成最为有利。断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当油井与断裂距离较近时,在构造高部位的高渗储层更容易成藏且产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物理模拟 石油地质意义 盐池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治超 赵红格 +3 位作者 李亚男 雷琳琳 付星辉 李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8-921,共14页
沉积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对沉积环境变化有着较高的灵敏度,是研究古沉积环境以及沉积物源区构造背景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贺兰山晚三叠世延长组不同地区、不同层段的25件泥岩、粉砂岩以及细砂岩样品进行了主量、... 沉积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对沉积环境变化有着较高的灵敏度,是研究古沉积环境以及沉积物源区构造背景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贺兰山晚三叠世延长组不同地区、不同层段的25件泥岩、粉砂岩以及细砂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以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探讨了延长期沉积环境和物源区构造背景。结果显示:延长期整体处于氧化-还原过渡的淡水环境,古气候温暖潮湿;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表现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且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Eu负异常,Ce异常不明显等特征;La/Yb—∑REE和La/Th—Hf源岩判别图及Gd/Yb的比值关系图显示延长组源岩主要为长英质岩石,部分为基性岩和沉积岩,且以后太古界为主要物源;La—Th—Sc,Th—Sc—Zr/10和Th—Co—Zr/10判别图解均显示研究区延长组物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晚期有活动陆缘构造背景的物源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延长组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组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指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琳琳 赵红格 +5 位作者 邵晓州 徐智 郭惠 李亚男 付星辉 李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8-1271,共14页
利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贺兰山炭井沟、插旗沟和中部磁窑堡3个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部分碎屑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具有环带结构,大部分锆石Th/U值大于0.4,极少部分小于0... 利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贺兰山炭井沟、插旗沟和中部磁窑堡3个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部分碎屑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具有环带结构,大部分锆石Th/U值大于0.4,极少部分小于0.1,表明锆石来源以岩浆为主,变质为次。3个地区锆石年龄分布均有三组年龄峰值: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2204.3~2610.1 Ma)、古元古代(1667~2171.8 Ma)和晚古生代(245.1~322.6 Ma),这3组年龄分别与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化的基本完成、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三大陆块(阴山陆块、鄂尔多斯陆块和东部陆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拼合以及晚古生代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俯冲而形成的构造岩浆事件相对应。结合锆石年龄对比和岩相古地理分析得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为古元古代孔兹岩带和阿拉善地块的变质岩和岩浆岩,其次为华北板块西部基底的岩浆岩和阿拉善地块海西期的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碎屑锆石U-Pb定年 沉积物源 孔兹岩带 阿拉善地块
下载PDF
Ru/WO_(3)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氨硼烷水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红鸽 张世豪 郑修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8-463,共6页
通过直接焙烧钨酸铵制得WO_(3)纳米粉体,继而以其为载体,采用吸附-化学还原工艺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Ru纳米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它们对氨硼... 通过直接焙烧钨酸铵制得WO_(3)纳米粉体,继而以其为载体,采用吸附-化学还原工艺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Ru纳米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它们对氨硼烷(AB)水解释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Ru最佳负载质量分数为2.0%。得益于多孔结构、WO_(3)的氧缺陷及Ru纳米粒子的高分散,所制最佳催化剂Ru/WO_(3)呈现出优于诸多文献所报道的催化性能。在Ru/WO_(3)催化作用下,该水解反应对于Ru和反应底物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67和0.87级,表观活化能为34.93 kJ/mol。在碱性溶液中,相应的转化频率达到445.1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钌纳米粒子 负载型催化剂 氨硼烷水解 制氢
下载PDF
Temporo-spatial Coordinates of Evolution of the Ordos Basin and Its Mineralization Responses 被引量:23
18
作者 LIU Chiyang zhao hongge +3 位作者 zhao Junfeng WANG Jianqiang ZHANG Dongdong YANG Minghu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29-1243,共15页
The Ordos basin was developed from Mid-Late Tri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and then entered into its later reformation period since the Late Cretaceous. Its main body bears the features of an intra-cratonic basin. The ... The Ordos basin was developed from Mid-Late Tri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and then entered into its later reformation period since the Late Cretaceous. Its main body bears the features of an intra-cratonic basin. The basin also belongs to a multi-superposed basin which has overlapped on the large-scale basins of the Early and Late Paleozoic. Currently, Ordos basin has become a residual basin experienced reformation of various styles since the Late Cretaceous. It's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at least four obvious stages of tectonic deformations existing during the basin's evolution, dividing the evolution and sedimentation into four stages. The prior two stages wer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during which the lake basin was broad, the deposition range was more than twice larger than the current residual basin, resulting in major oil- and coal-bearing strata. The two stages were separated by regional uplift fluctuations in the area. At the end of the Yan'an Stage, the depositional interruption and erosion were lasting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third one is the Mid- Jurassic Zhiluo-Anding stage, in which the sedimentation extent was still broad but the lake area was obviously reduced. In the Late Jurassic tectonic deformation was intensive. A thrust-nappe belt was formed on the basin's western margin while conglomerate of different thickness were accumulated within the foredeep of the eastern side.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s of the basin were subject to erosion and reformation. A regional framework with "uplift in the east and depression in the west" took shape in the area west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sediment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unconformably overlapping the former western margin thrust belt and the ridges o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borders. There are abundant energy resources such as oil, natural gas, coal and uranium deposits formed in Ordos Basin. The main stages of generation, mineralization and positioning of the multiple energy resources have obvious responding connection and clos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ose of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evolution and re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basin evolution prototype basin topography late reformation mineralization response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推进大学生践行“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研究
19
作者 刘鹏程 赵宏格 高志远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45-54,63,共11页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充分发挥“雷锋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领会内涵、掌握主导、创新宣传,积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动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关键词 雷锋精神 志愿精神 常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