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全性老年评估在老年头颈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晨曦 龚忠诚 +1 位作者 赵化荣 刘英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30-634,共5页
头颈癌的治疗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但临床上对老年患者实施侵入性治疗的合理性还存在质疑。尽管老年头颈癌患者的比例逐步增加,却几乎没有一致的治疗标准。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呈现当前治疗的证据水平,为老年头颈癌患者提供具体的治疗建议... 头颈癌的治疗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但临床上对老年患者实施侵入性治疗的合理性还存在质疑。尽管老年头颈癌患者的比例逐步增加,却几乎没有一致的治疗标准。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呈现当前治疗的证据水平,为老年头颈癌患者提供具体的治疗建议,并基于对文献的系统评价提出一种算法用以评估老年头颈癌患者的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癌 高龄 合并症 老年评估 循证算法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沟金针虫垂直活动特征
2
作者 赵花荣 任三学 +4 位作者 齐月 张玲 田晓丽 杨超 胡丽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9,共13页
基于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9—2020年、2021—2022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沟金针虫在土壤中分层调查数据,引入虫口重量指标,结合虫口密度指标,揭示沟金针虫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为害-休眠动态变化,讨论沟金针虫在... 基于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9—2020年、2021—2022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沟金针虫在土壤中分层调查数据,引入虫口重量指标,结合虫口密度指标,揭示沟金针虫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为害-休眠动态变化,讨论沟金针虫在土壤中垂直活动特征、气象条件与其相关性以及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沟金针虫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存在3个为害期和3个休眠期,且交替出现。3个为害期出现在冬小麦返青-拔节期、夏玉米幼苗期、冬小麦秋苗期,3个休眠期出现在冬小麦越冬期、冬小麦成熟-收获期、夏玉米灌浆-成熟期,3个为害期中以冬小麦返青-拔节期最为严重。冬季偏暖及春季回暖早,沟金针虫表现出晚下早上特征,使得沟金针虫冬季休眠期缩短而为害活动期延长;土壤温度、湿度以及食源关系共同影响沟金针虫为害、休眠以及取食活动,其为害适宜土壤重量含水率约为15%~18%,适宜土壤温度为14~18℃。分析沟金针虫为害与冬小麦减产率可知,虫口密度每增加10 m^(-2)或虫口重量每增加1.0 g·m^(-2),可导致减产率增加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金针虫 垂直活动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田
下载PDF
播期调整对华北北部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赵花荣 周广胜 +2 位作者 齐月 耿金剑 田晓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964-2985,共22页
【目的】基于田间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华北北部冬小麦、夏玉米播期调整,其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特性、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及品质对气候变暖的不同响应,为华北平原农业生产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期播种方法,于201... 【目的】基于田间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华北北部冬小麦、夏玉米播期调整,其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特性、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及品质对气候变暖的不同响应,为华北平原农业生产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期播种方法,于2017—2023年在华北北部的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大田分期(早播10 d、正常播期、晚播10 d、晚播20 d)播种试验,获取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育进程、地上干物质累积和分配、叶片光合特性、籽粒灌浆速率以及产量农艺性状和籽粒营养成分等资料。【结果】冬小麦全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主要原因在于冬前幼苗期缩短;夏玉米全生育期与播期呈抛物线关系,播期每推迟10 d,幼苗期缩短1.3 d,花粒期和籽粒形成-灌浆期分别延长1.5和1.6 d。冬小麦、夏玉米籽粒灌浆过程对播期调整的响应完全不同,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在播期间反应并不敏感,夏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在播期间差异较小,但籽粒形成期、灌浆结束日期和峰值日期因播期推迟顺次延后,且灌浆持续日数因播期每推迟10 d,灌浆持续日数缩短4 d。北方麦区在秋暖和冬暖背景下,冬小麦播种期界限延宽,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明显减弱,播期推迟配套增加播种量,产量不减且会小幅增产;夏玉米产量随播期推迟明显递减,理论产量播期每推迟10 d递减率1381.50 kg·hm^(-2),但冬小麦和夏玉米晚播20 d产量都凸显跳跃变小。播期每推迟10 d,冬小麦籽粒分配率递增1.67%,夏玉米则递减1.57%,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0.017,而夏玉米降低0.016。冬小麦和夏玉米叶片光合速率(Pn)对播期的响应亦不同,冬小麦播期间的Pn较为相近,而夏玉米播期每推迟10 d Pn递减率1.21μmol·m^(-2)·s-1。播期调整对华北北部冬小麦、夏玉米籽粒品质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北方冬小麦延迟播种,延宽适宜播种期是适应气候变暖的积极有效措施,华北平原夏玉米适期早播可避免高温热害影响,有助于稳产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播期调整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土壤渍水胁迫对华北冬小麦籽粒灌浆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4
作者 赵花荣 张玲 +2 位作者 任三学 齐月 田晓丽 《气象科技》 2024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利用少雨旱区华北冬麦主产区河北固城站的电动防雨棚,遮去自然降水,通过人工控制灌水形成土壤渍水、高湿、干旱和对照,冬小麦花后通过测定籽粒灌浆进程和地上生物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解析不受阴雨和低温胁迫影响下土壤渍水对冬小麦籽粒... 利用少雨旱区华北冬麦主产区河北固城站的电动防雨棚,遮去自然降水,通过人工控制灌水形成土壤渍水、高湿、干旱和对照,冬小麦花后通过测定籽粒灌浆进程和地上生物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解析不受阴雨和低温胁迫影响下土壤渍水对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形成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的减少,冬小麦灌浆速率降低,灌浆持续日数缩短;灌浆期土壤高湿有增产效应,理论产量增产5.87%,土壤渍水出现减产,理论产量减产1.50%;高湿和渍水的收获指数比对照略有提高,并均高于0.5000;干旱胁迫下,收获指数比对照低0.1130~0.1633。北方旱区灌溉解除了气候干旱对作物需水胁迫,晴好天气光照充足,日较差大,作物产量提高,土壤水分是影响北方冬小麦挖掘光温生产潜力和提高单产的关键限制因素。研究结果为应对气候变化引起极端降水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其是科学评估旱、涝灾害对北方旱区农作物的影响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浆速率 产量 渍水 干旱
下载PDF
云南省1961-2020年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子康 赵华荣 +1 位作者 师康铭 杨国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80,共13页
[目的]揭示近60 a云南省降水结构的变化,加强对云南省降水的监测和预警,为云南省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云南省32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引入降水发生率和降水贡献率两个指标,利用创新趋势分析法(ITA)、Mann... [目的]揭示近60 a云南省降水结构的变化,加强对云南省降水的监测和预警,为云南省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云南省32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引入降水发生率和降水贡献率两个指标,利用创新趋势分析法(ITA)、Mann-Kendall检验法和反距离权重法(IDW),探讨了在不同降水历时和降水等级下,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的特征。[结果](1)降水发生率随降水历时增加呈减少趋势,降水贡献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云南省以短历时降水为主。空间上,短历时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整体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长历时与之相反。(2)随降水等级的提升,降水发生率呈增加趋势,降水贡献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云南省降水以小雨为主。空间上,小雨发生率呈自北向南递减趋势,中雨、大雨和暴雨发生率趋势与之相反。小雨和中雨贡献率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大雨和暴雨与之相反。滇中、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大雨和暴雨发生率和贡献率均较高,可能造成洪涝灾害的风险较大。(3)不同降水历时下,大多数站点短历时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呈增加趋势,上升幅度大于5%,长历时呈5%以上下降趋势。不同降水等级下,大多数站点的小雨发生率、贡献率呈10%以内下降趋势,大雨和暴雨发生率、贡献率呈5%以上的上升趋势。[结论]云南省短历时大雨和暴雨发生概率有所上升,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和土壤侵蚀的几率增大,未来应持续对其降水结构进行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发生率 降水贡献率 反距离权重法 创新趋势分析 降水历时 降水等级 云南省
下载PDF
郯麦98对播种期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任三学 赵花荣 +3 位作者 周广胜 齐月 田晓丽 耿金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72,共11页
播种期调整被广泛用于作物适应气候变化,但播种期调整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仍需探讨。基于2017—2022年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郯麦98的播种期调整大田试验资料,分析播种期变化对郯麦98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播种... 播种期调整被广泛用于作物适应气候变化,但播种期调整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仍需探讨。基于2017—2022年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郯麦98的播种期调整大田试验资料,分析播种期变化对郯麦98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使郯麦98的生长季缩短、有效穗数和籽粒产量减少,9月30日—10月30日播种期的籽粒产量减少率达569.71 kg·hm^(-2)·(10 d)^(-1),但对穗粒数、穗粒重无显著影响。播种期推迟还影响郯麦98成熟期地上干物质分配,茎秆随播种期推迟呈减少趋势,为2.44%·(10 d)^(-1);而穗部呈增加趋势,为2.44%·(10 d)^(-1)。播种期变化对郯麦98的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品质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播种期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麦98 播种期 发育期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miR-217靶向调控HMGA 2基因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口腔癌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宿伟鹏 赵化荣 +3 位作者 李晨曦 刘攀 张洋 龚忠诚 《西部医学》 2023年第9期1256-1263,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 217(miRNA-217)对口腔癌细胞中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自噬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口腔癌细胞和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miR-217与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表达... 目的探究微小RNA 217(miRNA-217)对口腔癌细胞中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自噬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口腔癌细胞和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miR-217与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表达水平;将人口腔癌细胞系SAS分为对照组、miR-NC组、miR-217 mimic组和miR-217 mimic+4-PBA组4组,脂质体法进行转染和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丁酸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I、LC3II及Beclin-1的表达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CCAAT/增强予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和Western Blot验证miR-217对HGMA2的靶向作用。结果与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细胞HNOK比较,人口腔癌细胞HSC3、SAS、SCC15、FaDu中miR-217相对表达量下调而HMGA2相对表达量上调(P<0.05);与对照组比较,miR-217 mimic组SAS细胞凋亡率升高,有大量呈亮蓝色高荧光的凋亡细胞,LC3荧光强度升高,LC3-Ⅱ/LC3-Ⅰ比值与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上调,GRP78、CHOP、Caspase-12 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上调(P<0.05);而与miR-217 mimic组比较,miR-217 mimic+4-PBA组SAS细胞凋亡率下降,呈亮蓝色高荧光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LC3荧光强度降低,LC3-Ⅱ/LC3-Ⅰ比值与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调,GRP78、CHOP、Caspase-12 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相对表达量也均下调(P<0.05);HMGA2与miR-217在特定区域存在碱基互补现象,且miR-217靶向负调控HGMA2表达。结论miR-217可能通过促进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口腔癌细胞发生自噬与死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负调控HMGA2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miR-217 HMGA2 内质网应激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华北北部夏玉米适期早播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任三学 周广胜 +2 位作者 赵花荣 田晓丽 耿金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93,共13页
播期调整是直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负面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揭示播期变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在华北北部的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19—2021年设置早播10 d、晚播10 d、晚播20 d和正常播期4个播期,进行... 播期调整是直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负面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揭示播期变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在华北北部的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19—2021年设置早播10 d、晚播10 d、晚播20 d和正常播期4个播期,进行了夏玉米同一品种播期调整的大田试验,监测其生育期变化、植株干物质累积、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灌浆特征,以及成熟期取样测定产量构成等要素。结果表明:夏玉米播期提前,苗期、穗期及全生育期延长,尤其有效灌浆持续日数随播期提前而延长,播期每提前10 d有效灌浆持续日数延长4.7 d,播期提前10 d平均灌浆速率比对照和晚播10,20 d的平均偏高4.04%,籽粒灌浆、累积增加,百粒质量提高5.459 g。夏玉米穗粒数、穗粒质量、百粒质量等主要产量构成要素在不同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随播期提前而递增,在6月8日—7月8日试验期理论产量随播期每提前10 d增产速率为1395.4 kg/hm ^(2)。夏玉米关键生育期平均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播期每提前10 d提高0.764μmol/(m 2·s),播期提前10 d比对照和晚播10,20 d的平均Pn提高7.31%。光合速率提高使得干物质生产、积累及向籽粒转运量增加,穗粒质量、百粒质量分别比对照和晚播10,20 d的平均偏高24.01%,18.00%。播期提前,株高低,茎秆粗壮,抗倒伏,个体绿叶面积大,群体叶面积指数(LAI)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高,播期每提前10 d成熟期地上干物质分配率:籽粒质量递增率2.26%,植株营养器官—果穗籽粒间干物质的源—库分配关系改变,穗粒质量、百粒质量提高和籽粒增产。研究认为: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资源,合理调配茬口,夏玉米适期早播,延长生育期和籽粒灌浆时间,可有效提高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华北北部 播种期 生长特征 增产效果
下载PDF
广西内苗溪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华荣 李梦豪 +2 位作者 姚越 何妹 冯昭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广西德保县内苗铅锌矿是典型的以采代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矿山。为了研究该矿对内苗溪的污染情况,沿内苗溪采集了13个沉积物样,对沉积物中Cu、As、Cd、Pb、Zn、Cr和Mn元素的总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 广西德保县内苗铅锌矿是典型的以采代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矿山。为了研究该矿对内苗溪的污染情况,沿内苗溪采集了13个沉积物样,对沉积物中Cu、As、Cd、Pb、Zn、Cr和Mn元素的总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除Cr和Mn的平均含量低于背景值外,Cd、Zn、As、Pb、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518.53,52.64,31.53,12.37,2.58倍。沉积物中Cu、Cd、Zn、Cr和Mn含量沿内苗溪向下游呈增加趋势,As和Pb向下游则呈减少趋势。(2)沉积物中Cu在大部分采样点以残渣态为主,沿内苗溪上游至下游,As元素有机物结合态呈增加趋势,Cd可交换态呈减少趋势,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呈增加趋势,Pb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态均有所增加,Zn可交换态明显减少,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呈增加趋势,Cr元素以可交换态为主,无明显变化趋势,Mn元素碳酸盐结合态呈增加趋势,可交换态呈减少趋势。(3)沉积物相关性表明,Zn与Cd,Pb与As及Cr与Mn三组元素中存在明显同源性。地累积指数表明,Cd为极严重污染,Zn为强-极严重污染,As为中等-强污染,Pb为中等污染,Cu为轻度-中等污染,Cr和Mn为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沉积物复合潜在生态风险极高,Cd、As、Pb、Zn生态风险程度较高,Cu、Mn、Cr为低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价 矿山 广西内苗溪
下载PDF
hsacircRNA0002141靶向miR-217影响口腔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10
作者 宿伟鹏 赵化荣 +3 位作者 李晨曦 刘攀 张洋 龚忠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88-595,共8页
目的探讨人环状RNA(hsa_circRNA)0002141在口腔癌细胞生物学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SAS、SCC15、FaDu细胞与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HNOK细胞中hsa_circ_0002141、miR... 目的探讨人环状RNA(hsa_circRNA)0002141在口腔癌细胞生物学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SAS、SCC15、FaDu细胞与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HNOK细胞中hsa_circ_0002141、miR-217的表达差异,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sa_circ_0002141与miR-217的靶向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将si_NC组、si_circ_0002141组、pc_NC组、pc_circ_0002141组、pc_circ_0002141+miR-NC组、pc_circ_0002141+miR-217 mimic组均根据脂质体法转染口腔癌细胞SAS,以正常培养的SAS细胞作为对照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E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实验测定各组细胞迁移与侵袭情况。结果与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HNOK细胞比较,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SAS、SCC15、FaDu细胞中,hsa_circ_0002141表达显著上调,而miR-217表达显著下调(P<0.05)。hsa_circ_0002141与miR-217之间存在互补靶向结合位点,miR-217靶向负调控hsa_circ_0002141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si_circ_0002141组SAS细胞增殖活性下降,EdU阳性率降低,细胞迁移与细胞侵袭数目均减少(P<0.05);而pc_circ_0002141组细胞增殖活性上升,EdU阳性率升高,细胞迁移与细胞侵袭数目均增加(P<0.05)。与pc_circ_0002141组比较,pc_circ_0002141+miR-217 mimic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EdU阳性率降低,细胞迁移与细胞侵袭数目均减少(P<0.05)。结论hsa_circ_0002141可调控SAS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生物学行为,该机制可能与其靶向miR-217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hsa_circRNA_0002141 miR-217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鹏霏 杨丽菲 +4 位作者 赵化荣 张华 贾春丽 宋佳 包永星 《癌症进展》 2023年第5期486-489,511,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关键基因。方法自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38129、GSE17351、GSE92396中筛选出食管鳞状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基因,...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关键基因。方法自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38129、GSE17351、GSE92396中筛选出食管鳞状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相关通路分析,通过Cytoscape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并从中找出关键基因,应用UALCAN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食管鳞状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共同表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250个。差异基因主要作为细胞组件(CC)中的细胞-细胞黏附连接、细胞外环境等参与生物学途径(BP)中的核糖核酸聚合酶Ⅰ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氧化还原反应、细胞黏附等作用,参与的分子功能(MF)有蛋白质结合、钙离子结合、细胞间黏附等功能。后从250个基因中筛选出13个关键基因,13个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差异基因和关键基因进行分析,探寻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关键基因及其相关生物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转录因子E2F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郭治辰 龚忠诚 +2 位作者 赵化荣 买热拍提·买明 李晨曦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83-587,595,共6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9月-2022年9月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的8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10例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9月-2022年9月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的8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10例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2F1在80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E2F1对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E2F1在癌旁组织中为阴性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中为阳性表达,表达具有差异。E2F1强阳性表达与弱阳性表达在T分期、临床分期和生存状态上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E2F1的强阳性表达是预测OS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E2F1强阳性表达的OSCC患者与E2F1弱阳性表达的OSCC患者相比预后较差(HR=16.464,P<0.001)。结论转录因子E2F1的强阳性表达是OS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转录因子E2F1有可能成为评价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一种新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E2F1 生存分析 预后 免疫组化分析
下载PDF
2018-2021年华北北部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数据集
13
作者 耿金剑 周广胜 +5 位作者 宋艳玲 任三学 赵花荣 周怀林 宋兴阳 田晓丽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179-188,共10页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高产稳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连续多年不同播期玉米全生育期的生理生态观测数据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高产稳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连续多年不同播期玉米全生育期的生理生态观测数据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固城站)地处华北平原北部,是唯一以农业气象为特色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本数据集是固城站玉米农业生态系统2018–2021年适应气候变化试验数据集,主要包含同一品种玉米不同播期的生育期、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生理、光谱特征、土壤水分、灌浆速率、产量构成的年际、年内变化数据。本数据集对玉米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研究的相关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指标的修订、农业气象模拟模型的改进及区域应用、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的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播期 生物量 叶面积指数 光合作用 光谱反射率 产量 华北地区
下载PDF
Two-Dimensional Co_(2)(OH)1,4-Benzenedicarboxylate-Halloysite Nanotube Nanocomposite-Epoxy Coating with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14
作者 zhao huarong Zhang Yueshuang Cheng Zhili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4-53,共10页
Introducing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into a polymer matrix greatly improves the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epoxy coatings(EP);however,poor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materials can limit the improvement in properties.I... Introducing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into a polymer matrix greatly improves the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epoxy coatings(EP);however,poor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materials can limit the improvement in properties.In this work,based on the high interface compatibility of two-dimensional(2D)Co_(2)(OH)_(2)BDC(BDC=1,4-benzenedicarboxylate)in the epoxy coating that we reported in previous work,we fabricated a 2D Co_(2)(OH)_(2)BDC-halloysite nanotube(HNT)nanocomposite have a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lternating of nanosheets and nanotube by in situ synthesis.The nano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ion,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 mechanical and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2D Co_(2)(OH)_(2)BDC-HNT/EP coating was evaluated by mechanical tests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spectra.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unreinforced epoxy coating,the 2D Co_(2)(OH)_(2)BDC-HNT/EP coating had higher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oughness,and the low-frequency impedance modulus of 2D Co_(2)(OH)_(2)BDC-HNT/EP coating was increased by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demonstrating the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our reinforced co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terials 2D Co_(2)(OH)1 4-Benzenedicarboxylate-Halloysite Nanotube halloysite nanotube epoxy coatings corrosion resistance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农田CO2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俄有浩 霍治国 +1 位作者 赵花荣 马玉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613-6620,共8页
旨在了解农田CO2浓度长期动态变化特征、趋势、浓度增量分布模式等,收集了2007-2018年中国气象局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开路式涡相关CO2浓度观测数据。研究了华北平原农田CO2浓度的年际、年内、昼夜和CO2通量等动态变化特征,对比分... 旨在了解农田CO2浓度长期动态变化特征、趋势、浓度增量分布模式等,收集了2007-2018年中国气象局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开路式涡相关CO2浓度观测数据。研究了华北平原农田CO2浓度的年际、年内、昼夜和CO2通量等动态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华北平原农田CO2浓度与城市站和大气本底站CO2浓度变化趋势及差异。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华北平原农田CO2年平均浓度显著升高31.0μmol/mol(r=0.263,P<0.01),年均增幅(2.58μmol/mol)与全球和瓦里关本底站大气CO2浓度增幅接近,但农田CO2浓度年际和年内季节变化波动巨大,日平均浓度和逐时平均浓度标准差分别为33.7、33.5μmol/mol。夜间CO2平均浓度395.8μmol/mol,比白天高36.2μmol/mol(10.1%),8月最高差值达到74.4μmol/mol(20.6%)。在作物生长季节,5月和8-9月白天CO2浓度出现的两个谷值准确地对应了CO2通量动态变化的两个峰值,表明4-9月昼间CO2浓度和通量动态变化很好地反映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过程、农事活动和农田碳交换的关系。农田CO2浓度动态变化与城市、湿地和大气本底站的变化特征不同,表明其动态变化的形成机制有差异。农田CO2浓度昼夜及季节变化特征为研究和评估CO2浓度升高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农田 CO2浓度 变化特征
下载PDF
间歇降雨对红壤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霞 金鑫 +4 位作者 谢斯琴 宋颖 王春振 赵华荣 汤珊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2,共7页
自然条件下降雨多以间歇形式出现,而坡面土壤侵蚀又是一个渐变发育的复杂过程。通过3个雨强(60,90,120 mm/h)、5个坡度(5°,10°,15°,20°,25°)下的15场室内模拟降雨,研究一、二次降雨条件下不同雨强、坡度及降... 自然条件下降雨多以间歇形式出现,而坡面土壤侵蚀又是一个渐变发育的复杂过程。通过3个雨强(60,90,120 mm/h)、5个坡度(5°,10°,15°,20°,25°)下的15场室内模拟降雨,研究一、二次降雨条件下不同雨强、坡度及降雨量对红壤坡面径流和侵蚀过程的影响,探讨间歇降雨条件下坡面侵蚀发育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二次降雨的产流时间相比一次降雨均提前,一次降雨径流总量受到雨强、坡度和降雨量的共同影响,15°坡度是径流总量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二次降雨时降雨量的作用减弱,各雨强下的最大相差倍数减小,各坡度之间的倍数差距也减小。(2)一次降雨发生细沟侵蚀最主要的动力是降雨强度,大雨强、陡坡情况下细沟侵蚀更容易产生,而15°坡度对细沟侵蚀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此时若发生细沟侵蚀,坡面侵蚀则多以细沟侵蚀为主,二者侵蚀量呈正比例函数关系,二次降雨的细沟侵蚀量和一次降雨过程中细沟发育情况相关,一次降雨的细沟发育越剧烈,二次降雨的细沟侵蚀量越少,此时细沟侵蚀量和总侵蚀量呈一次函数关系。总体来说,侵蚀总量的变化和细沟发育所处阶段紧密相关。(3)间歇降雨条件下,不同雨强、坡度、降雨量对坡面土壤径流和侵蚀过程的影响存在差异;同时,一次降雨土壤径流和侵蚀的变化对后期二次降雨径流和侵蚀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使得在不同土壤侵蚀发展阶段,雨强、坡度、降雨量等因子对坡面土壤径流和侵蚀影响的程度也随之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降雨 坡度 雨强 细沟侵蚀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麦田沟金针虫爆发性发生为害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三学 赵花荣 +3 位作者 齐月 田晓丽 杨超 胡丽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0-630,共11页
近年华北地区大面积推行保护性耕作措施和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熟连续轮作种植,为沟金针虫创造了有利的取食和栖息环境。地处华北北部的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2018—2019年秋季、冬季、春季气温出现... 近年华北地区大面积推行保护性耕作措施和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熟连续轮作种植,为沟金针虫创造了有利的取食和栖息环境。地处华北北部的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2018—2019年秋季、冬季、春季气温出现了冷暖交替,尤其最低气温显著偏高,诱发麦田沟金针虫爆发性发生为害。据春季麦田挖土调查,虫口密度最高达144头·m^(-2),虫口重量最重达18.764 g·m^(-2)。58个调查点达防治指标5头·m^(-2)占98.27%。拔节-收获期调查虫口密度孕穗期最高,拔节期次之,收获期最低。冬小麦与夏玉米禾本科作物连作种植田间虫口密度达35.3~40.4头·m^(-2),显著高于前茬大豆、玉米、冬小麦休闲地,且花生地、春玉米地比大豆地虫口密度高5倍多,虫口重量高10倍以上。成熟期虫害麦田测产,籽粒减产36.8%;虫口密度增加10头·m^(-2),籽粒减产率增加4.824%;虫口重量增加1 g·m^(-2),籽粒减产率增加3.871%;植株虫害率增加10%,籽粒减产率增加11.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金针虫 虫口密度 虫口重量 为害原因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春丽 杨颖 +7 位作者 张华 李志鹏 杨志芳 张瑞丽 赵化荣 毛睿 才层 包永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4104-4108,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诊断为HCC的120例患者的血浆及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核...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诊断为HCC的120例患者的血浆及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核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HCC患者血浆MALAT1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血浆MALAT1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MALAT1高、低表达组,分析血浆MALAT1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VEGF、MMP9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MALAT1高、低表达组肿瘤分期、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LAT1高、低表达组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血清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病理分级、HBV感染情况、肝硬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分期、Child-Pugh分级、有无转移、血浆MALAT1表达水平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MALAT1高、低表达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血浆MALAT1表达水平与血清MMP9、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0)。结论血浆MALAT1高表达的HCC患者生存期短,容易出现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转录因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宫颈癌血清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蕾 胡尔西旦.尼牙孜 +7 位作者 迪丽达尔.斯地克 赵化荣 陈瑞 刘攀 张宋安 张洋 叶建蔚 包永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78-480,485,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宫颈癌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检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60例治疗前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及组织标本中MALAT1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对宫颈癌血清及组织...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宫颈癌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检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60例治疗前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及组织标本中MALAT1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对宫颈癌血清及组织中MALAT1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放疗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ALAT的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的正常组织(P<0.05);且MALAT1的血清表达也高于正常血标本;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指标差异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中MALAT1的表达与放疗疗效负相关。结论 MALAT1能作为一个预测宫颈癌放疗疗效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T1 宫颈癌 血清与组织
下载PDF
基于分期播种试验的冬小麦越冬冻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花荣 任三学 +1 位作者 齐月 田晓丽 《干旱气象》 2019年第4期648-655,共8页
基于冬小麦分期播种试验,结合自然大田冬小麦越冬冻害调查实况资料,分析研究2017/2018年偏冷冬年份华北北部冬小麦越冬冻害的成因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应气候变暖,冬小麦播期推迟,但华北北部播种期不应晚于10月21日,播种期推迟... 基于冬小麦分期播种试验,结合自然大田冬小麦越冬冻害调查实况资料,分析研究2017/2018年偏冷冬年份华北北部冬小麦越冬冻害的成因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应气候变暖,冬小麦播期推迟,但华北北部播种期不应晚于10月21日,播种期推迟或秸秆还田,应加大播种量,确保出苗率和基本苗。品种推广和生产选种时宜冬性和半冬性品种搭配种植,防御出现“冷冬”导致冬小麦越冬冻害的潜在风险。越冬冻害死苗率每增加1%,其产量减少约1kg·hm^-2。冬小麦播种期受降雨且降水多的影响,晚播,播种质量差以及品种冬性、春性特性差异,除草农药使用不当等是越冬冻害死苗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冬 冬小麦 越冬冻害 分期播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