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添加对黑钙土酸度变化及酸碱缓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宜联 郭策 +4 位作者 郭媛 贺秀娟 赵兴敏 王鸿斌 隋标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75-82,共8页
以pH为5.38、6.54、7.16和8.11(依次编号为A、B、C和D)的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研究氮肥(尿素、磷酸二铵)添加对黑钙土酸度变化及酸碱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3年施肥量条件下,施加尿素和磷酸二铵分别使4种黑钙土... 以pH为5.38、6.54、7.16和8.11(依次编号为A、B、C和D)的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研究氮肥(尿素、磷酸二铵)添加对黑钙土酸度变化及酸碱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3年施肥量条件下,施加尿素和磷酸二铵分别使4种黑钙土的pH值下降了0.44、0.51、0.61、0.36和0.52、0.55、0.86、0.42个单位。对4种土壤而言,pH值降低程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B≥A>D。施加氮肥后,D土壤样品的pH值仍呈碱性,故未检测出交换性酸、H+、Al3+。施加尿素和磷酸二铵使A、B、C土壤样品的交换性酸含量分别增加了0.07、0.94、3.62倍和0.23、0.74、2.93倍,交换性H+含量分别增加了0.12、1.14、7.27倍和0.26、0.97、4.73倍,交换性Al3+含量分别增加了0.15、0.77、2.35倍和0.21、0.54、2.29倍。交换性酸、H+、Al3+含量增加程度的大小顺序均为C>B>A。添加尿素的黑钙土交换性酸、H+、Al3+含量与添加磷酸二铵的无显著差异。尿素和磷酸二铵添加后,4个土壤样品的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下降了2.82%、10.27%、3.24%、2.99%和2.26%、3.80%、3.70%、3.94%,且两种肥料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黑钙土酸碱缓冲容量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交换性H+、AI3+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之,氮肥添加不同程度上提升了不同酸度黑钙土的交换性酸、H+、Al3+含量,降低了土壤pH值和酸碱缓冲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钙土 氮肥 PH值 交换性酸 酸碱缓冲容量
下载PDF
种稻配施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水-作物系统氟迁移的影响
2
作者 郑玉昕 赵兴敏 +5 位作者 朱孟龙 刘金华 王鸿斌 胡吉蒙 黄鑫 吴攀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5-391,共7页
为探讨化学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稻田生态系统中氟迁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硫酸铝、脱硫石膏和有机复合改良剂作用下的土壤各形态氟含量变化,以及土壤氟向水体和地上部植株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化学改良剂影响苏打盐碱土—水—作物... 为探讨化学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稻田生态系统中氟迁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硫酸铝、脱硫石膏和有机复合改良剂作用下的土壤各形态氟含量变化,以及土壤氟向水体和地上部植株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化学改良剂影响苏打盐碱土—水—作物系统中氟的迁移及生物有效性。种稻后各改良剂处理的土壤水溶态氟变化范围为8.33~20.90 mg/kg,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硫酸铝处理下降得最多,降低60.15%;可交换态氟和有机束缚态氟呈增加趋势,其中有机复合改良剂处理增加得最多,分别为79.54%和86.37%;种稻前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氟变化较复杂,其中硫酸铝处理无显著变化,对照处理和有机复合改良剂处理分别增加19.05%和42.03%,而脱硫石膏处理下降22.79%;残余态氟和总氟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机复合改良剂处理的残余态氟降低得最多,为35.50%,硫酸铝处理的总氟降低得最少,为10.47%,其余处理降幅为12.50%~12.55%。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土壤中氟向水中累积释放总量为对照>有机复合改良剂>脱硫石膏>硫酸铝,与对照相比,其他3个处理分别降低3.25%,5.13%和5.19%。土壤中氟向水稻茎叶和稻谷的迁移总量依次为有机复合改良剂>脱硫石膏>硫酸铝,单位土壤的迁移量分别为0.44,0.40,0.25 mg/kg,迁移率分别为0.16%,0.15%和0.09%。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氟向水中释放总量和向水稻茎叶迁移总量均与土壤pH、可溶盐和各形态氟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水稻稻谷的含氟量不受土壤性质影响。由于硫酸铝处理的水稻茎叶对氟的吸收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并且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及土壤向水中释放的氟总量也较少,所以硫酸铝改良剂具有较好地降低苏打盐碱稻田土氟迁移和生物有效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水稻 改良剂 氟释放 氟迁移 湛水层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基于CiteSpaceV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兴民 刘瑶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借助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对2000年至今在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关于民族教育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可视化分析,发现这期间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论文发文量在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产生了民族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作者;研... 借助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对2000年至今在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关于民族教育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可视化分析,发现这期间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论文发文量在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产生了民族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作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立法、民族教育政策、多元文化教育、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教育和民族教育信息化等方面。未来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合作研究、重视薄弱环节研究以及拓宽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研究 现状 反思 核心期刊文献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V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黑钙土主要肥力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焦帅 王玮瑜 +4 位作者 赵兴敏 王鸿斌 王洪君 陈宝玉 隋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8,共8页
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黑钙土主要肥力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了旋耕(RT)、深松(ST)、免耕(NT)、深翻(DP)和深翻秸秆还田(DPS)等5种耕作方式,分析了玉米不同生长时期0~60 cm土层土壤容重、水稳性团聚体等物理指标,氮、钾、有... 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黑钙土主要肥力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了旋耕(RT)、深松(ST)、免耕(NT)、深翻(DP)和深翻秸秆还田(DPS)等5种耕作方式,分析了玉米不同生长时期0~60 cm土层土壤容重、水稳性团聚体等物理指标,氮、钾、有机质等化学指标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与RT处理相比,NT和ST处理土壤容重平均增加4.7%和3.8%,DP和DPS处理分别降低3.4%和2.6%;NT处理的田间持水量比RT降低2.7%,ST与RT相近,而DP和DPS处理分别比RT增加8.6%和7.0%,二者都显著高于RT(P<0.05);土壤大团粒结构(>0.25 mm)含量表现为苗期DP处理最高,抽雄期DPS最高、DP次之,整体来看,平均含量以DPS最高;除抽雄期NT含量较高外,DPS和DP是有机质含量整体较高的处理,说明翻耕的过程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从土壤全氮的比较来看,不同处理下差别不大,但碱解氮含量以RT最高,其他处理降低了6.8%~12.9%;与RT处理相比,ST和DPS处理玉米产量降低了7.4%和3.3%,NT、DP分别增加2.3%和7.8%。综合来看,虽然NT处理有一定的提升土壤结构和有机质的潜力,但改变效果不大,DP和DPS处理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特征,其中DP是兼具土壤肥力和增产效果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黑钙土 肥力特征 玉米产量
下载PDF
添加秸秆对不同有机含量土壤酸度及缓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娇 王鸿斌 +1 位作者 赵兴敏 赵兰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1-368,共8页
通过向低(LSOM)、中(MSOM)、高(HSOM)及去除(RSOM)有机质土壤中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秸秆添加量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酸度及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恒温培养150天后,土壤pH、交换性盐基离子、CEC和盐基饱和度的... 通过向低(LSOM)、中(MSOM)、高(HSOM)及去除(RSOM)有机质土壤中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秸秆添加量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酸度及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恒温培养150天后,土壤pH、交换性盐基离子、CEC和盐基饱和度的含量均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交换性H+、交换性Al^3+含量均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秸秆添加量为10~15 g/kg时,LSOM处理中土壤pH增幅、交换性Al^3+及交换性H+含量减幅最大;秸秆添加量为15~20 g/kg时,在MSOM和HSOM处理中土壤pH增幅及土壤交换性Al^3+、交换性H+含量减幅最大;且HSOM处理添加秸秆后对降低土壤酸度效果最好。土壤中添加秸秆后可明显提高土壤酸碱缓冲能力,且土壤对加碱侧表现出的缓冲区间比酸侧明显;土壤的缓冲容量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升高,且HSOM处理对酸碱缓冲能力>MSOM处理>LSOM处理>RSOM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PH 阳离子交换性 缓冲性
下载PDF
基于种养平衡的吉林省辽河流域农田畜禽粪便负荷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鑫 赵兴敏 +3 位作者 苏伟 郑玉昕 王鸿斌 王玉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201,共9页
为明确吉林省辽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现状,优化调整产业养殖生产布局,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核算了畜禽粪便产生量和农田负荷量,并基于种养平衡理论进行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吉林省辽河流域畜禽粪便产生量达537.59万t,农... 为明确吉林省辽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现状,优化调整产业养殖生产布局,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核算了畜禽粪便产生量和农田负荷量,并基于种养平衡理论进行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吉林省辽河流域畜禽粪便产生量达537.59万t,农田粪便平均负荷量为5.43 t·hm^(-2)·a^(-1),其中辽源市区的农田粪便负荷量最大,为12.09 t·hm^(-2)·a^(-1)。畜禽养殖氮、磷环境承载力平均值分别为131.39 kg·hm^(-2)和20.65 kg·hm^(-2),其中四平市区的氮环境承载力最小(78.64 kg·hm^(-2)),辽源市区的磷环境污染风险值最大(1.08),东辽县的氮和磷污染风险等级均达到Ⅱ级。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和粪便负荷风险评估表明,辽源市区畜禽粪便污染情况最为严重,该区域属于氮和磷污染中等风险区,已对农田环境产生了威胁,此外四平市区属于氮污染中等风险区和磷污染低风险区,东辽县属于氮和磷污染低风险区。流域内其余市县的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和粪便负荷量则处于安全范围,对周围农田环境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种养平衡 农田负荷 污染风险 土地承载力
下载PDF
秸秆和硫酸铝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吸附腐殖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鑫 赵兰坡 +2 位作者 赵兴敏 王鸿斌 高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8-314,共7页
为了揭示硫酸铝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固碳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添加秸秆和硫酸铝并于恒温条件下培养300天后的盐碱土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腐殖酸吸附动力学中,秸秆和硫酸铝不同添加量条件下,盐碱土对腐殖酸的吸... 为了揭示硫酸铝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固碳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添加秸秆和硫酸铝并于恒温条件下培养300天后的盐碱土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腐殖酸吸附动力学中,秸秆和硫酸铝不同添加量条件下,盐碱土对腐殖酸的吸附均在120min时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R2值最高(0.936)。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较好地拟合盐碱土对腐殖酸的等温吸附。添加相同比例的玉米秸秆条件下,Langmuir方程拟合获得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表现为69.335,42.830,40.498,42.593mg/g。而添加同等比例的硫酸铝改良剂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分别表现为21.358,32.647,69.335,49.232,62.375,42.830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玉米秸秆 硫酸铝改良剂 腐殖酸 吸附
下载PDF
不同氮素添加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氮素转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媛 李宜联 +4 位作者 郭策 贺秀娟 赵兴敏 王鸿斌 隋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6-243,共8页
以吉林省典型黑土区的玉米、果树、森林、水稻和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氮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中的形态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氮肥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铵态氮含... 以吉林省典型黑土区的玉米、果树、森林、水稻和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氮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中的形态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氮肥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铵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对于施加尿素的处理而言,S2(129.82 mg/kg)和C2(138.01 mg/kg)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G2(111.89 mg/kg)和D2(105.35 mg/kg),且Y2(126.92 mg/kg)显著高于D2。对于施加磷酸二铵的处理而言,各土壤硝态氮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3(160.23 mg/kg)>Y3(150.00 mg/kg)>S3(140.12 mg/kg)>G3(133.45 mg/kg)>D3(126.70 mg/kg),且C3和Y3显著高于G3和D3。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分别与土壤C/N,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呈显著负相关。整个培养期间,Y、G、C和D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Y、G和D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和C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对黑土氮素转化特征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土地利用方式 尿素 磷酸二铵 铵态氮 硝态氮 矿化速率 硝化速率
下载PDF
水稻对苏打盐碱土锌形态转化的驱动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楠 赵兴敏 +2 位作者 隋标 王鸿斌 赵兰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5-290,共6页
为了揭示种稻对苏打盐碱土中Zn形态转化的驱动作用及其机理,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松嫩平原不同种稻年限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中不同形态Zn含量及其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种稻改良后,可显著提高土壤剖面各层次中的有... 为了揭示种稻对苏打盐碱土中Zn形态转化的驱动作用及其机理,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松嫩平原不同种稻年限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中不同形态Zn含量及其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种稻改良后,可显著提高土壤剖面各层次中的有效Zn、交换态Zn及有机结合态Zn等生物有效态Zn的含量,降低碳酸盐结合态Zn、氧化物结合态Zn及残渣态Zn等非生物有效态Zn的含量。这种作用在种稻后的第1年表现的最为显著,第5年之后进入平缓上升阶段;种稻对有效Zn、交换态Zn及有机结合态Zn等生物有效态Zn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随剖面层次的加深而减弱的。相关分析表明,交换态Zn和有机结合态Zn分别与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碳酸盐结合态锌和氧化物结合态锌与pH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盐碱土种稻改良后,土壤pH降低和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是驱动不同形态Zn转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盐碱土种稻 锌素形态及转化
下载PDF
一株氧化木糖无色杆菌对Cd的固定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哲 吴迪 +4 位作者 张秀芳 赵兴敏 周野 车驰 李明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98,共8页
【目的】研究一株氧化木糖无色杆菌LAX2对镉(Cd)的碳酸盐矿化作用及其对Cd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将LAX2接种于含0~40mg/L Cd2+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测定LAX2对Cd的耐受性。在LAX2发酵液中加入0.1mol/L CdCl2放置12h,... 【目的】研究一株氧化木糖无色杆菌LAX2对镉(Cd)的碳酸盐矿化作用及其对Cd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将LAX2接种于含0~40mg/L Cd2+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测定LAX2对Cd的耐受性。在LAX2发酵液中加入0.1mol/L CdCl2放置12h,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对菌株LAX2矿化固结Cd的产物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水稻盆栽试验验证菌株LAX2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菌株LAX2对Cd2+的耐受能力较强,当溶液中Cd2+质量浓度达35 mg/L时,其生长不受明显影响;但当Cd2+质量浓度为40mg/L时,LAX2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矿化产物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AX2可通过碳酸盐矿化作用将Cd矿化为呈小颗粒团聚体的CdCO3晶体。Cd污染稻田土壤经菌株LAX2发酵液、无菌发酵液和菌体细胞修复后,水稻根部Cd含量分别下降了35.3%,19.4%和12.5%,茎叶Cd含量分别降低了26.7%,15.6%和8.4%,水稻籽粒中Cd含量分别降低了28.7%,16.4%和7.5%,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下降了56.9%,34.5%和21.0%。【结论】菌株LAX2可通过碳酸盐矿化作用固结土壤中的有效态Cd,从而减少水稻对Cd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木糖无色杆菌 生物矿化 土壤有效态Cd 土壤修复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光氧老化性能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兴民 赵建平 燕集中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39,共7页
采用荧光紫外灯人工加速老化方法模拟自然太阳光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管材和热熔接头的光氧老化,在不同温度下(50、60、70℃),使用UVA‐340型标准荧光紫外灯管在光照和冷凝2种循环模式下模拟老化,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 采用荧光紫外灯人工加速老化方法模拟自然太阳光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管材和热熔接头的光氧老化,在不同温度下(50、60、70℃),使用UVA‐340型标准荧光紫外灯管在光照和冷凝2种循环模式下模拟老化,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老化后的管材和接头试样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了管材和接头的氧化诱导时间(OIT)。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接头的烯烃和羰基吸收峰强度高于管材,光氧老化程度加剧;随着温度和老化时间的增长,管材和接头的OIT不断降低,在同等条件下,管材的OIT高于接头;基于动力学曲线线性化方法拟合OIT和自然太阳光与荧光紫外灯辐照量关系,提出的PE‐HD管材管件自然光老化的寿命预测模型显示,常温下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接头的寿命比管材缩短了3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管材 热熔接头 光氧老化 氧化诱导时间 寿命预测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黑钙土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策 赵兴敏 +3 位作者 王楠 臧金宇 郭媛 李宜联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1-30,共10页
【目的】为完善黑钙土地区秸秆还田技术,提升黑钙土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吉林省典型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秸秆与2种氮肥(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对黑钙土有机碳(SOC)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 【目的】为完善黑钙土地区秸秆还田技术,提升黑钙土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吉林省典型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秸秆与2种氮肥(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对黑钙土有机碳(SOC)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黑钙土SOC含量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达6.27%~31.84%。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显著提高了黑钙土SOC含量,且磷酸二铵的提升效果更好。秸秆还田增加了黑钙土微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且添加量越高,二者增幅越大。秸秆添加使黑钙土SMBC含量增加了64.66%~196.46%,SMBN含量增加了102.58%~195.84%。氮素配施显著提高了黑钙土的SMBC和SMBN含量,且磷酸二铵的提升效果优于尿素。根据SMBC/SMBN值,判断黑钙土中微生物群落以真菌为主。【结论】氮素配施降低了黑钙土的SMBC/SMBN值,说明施氮有利于提高黑钙土微生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钙土 秸秆 氮肥 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氮
下载PDF
硫酸铝和有机物料对盐碱土有机碳组成及复合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翔毓 王丽群 +4 位作者 王鸿斌 赵兴敏 黄宁 宋昊 成世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7-392,共6页
通过进行实验室室内培养试验,以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梯度有机物料(10,20,30,40,50,60 t/hm^(2))和同一硫酸铝添加量(0.2 t/hm^(2)),研究硫酸铝和有机物料对盐碱土有机碳组成及复合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铝和有机物料能够显... 通过进行实验室室内培养试验,以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梯度有机物料(10,20,30,40,50,60 t/hm^(2))和同一硫酸铝添加量(0.2 t/hm^(2)),研究硫酸铝和有机物料对盐碱土有机碳组成及复合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铝和有机物料能够显著提高有机碳含量及活性有机碳含量。在施用硫酸铝且有机物料施用量为30 t/hm^(2)时,微生物碳增长趋势开始减缓,土壤微生物商值到达峰值,Kos值与其他处理相比最低;硫酸铝和有机物料的施用可以促进土壤中粒级由小向大聚集,同时使各粒级复合体内有机碳含量增加,在有机物料施用量为30 t/hm^(2)时,可以明显看出土壤结构变化。即在施用硫酸铝且有机物料施用量为30 t/hm^(2)时,既能够有效提高盐碱土土壤肥力,又能改善土壤结构,能够经济合理地改良培肥盐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 有机物料 盐碱土 有机碳 有机无机复合体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管热熔焊接接头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兴民 赵建平 燕集中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71,共7页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高密度聚乙烯(PE-HD)热熔焊接接头区域的材料性能与管材本体的差异。按照ISO 21307标准方法形成热熔焊接接头后,去除内外卷边,设计接头取样方式并改进拉伸试样。通过不同应变率下管材和焊接接头的单轴拉伸试验,使用一...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高密度聚乙烯(PE-HD)热熔焊接接头区域的材料性能与管材本体的差异。按照ISO 21307标准方法形成热熔焊接接头后,去除内外卷边,设计接头取样方式并改进拉伸试样。通过不同应变率下管材和焊接接头的单轴拉伸试验,使用一种新的本构分析方法与Suleiman方法研究其本构模型差异,得到了模型参数随应变率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对比模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了非线性拟合本构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该模型可预测低应变率下(准静态)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PE-HD焊接区域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优于管材,但差别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热熔焊接 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
下载PDF
秸秆与氮肥配施对黑钙土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策 李宜联 +3 位作者 郭媛 曹雪枫 赵兴敏 王鸿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4,共8页
为完善黑钙土地区秸秆还田技术,合理调控土壤氮素循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吉林省典型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秸秆与两种氮肥(尿素和磷酸氢二铵)配施对黑钙土矿质氮含量、净氮矿化量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 为完善黑钙土地区秸秆还田技术,合理调控土壤氮素循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吉林省典型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秸秆与两种氮肥(尿素和磷酸氢二铵)配施对黑钙土矿质氮含量、净氮矿化量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秸秆添加比例越高,矿质氮下降比例越大,表现为秸秆半量(1/2MS)、秸秆全量(MS)、秸秆2倍(2MS)、秸秆5倍(5MS)处理矿质氮含量分别降低38.19%、59.43%、95.14%、98.05%。不添加秸秆条件下,各处理间平均净氮矿化速率表现为N>P>CK,平均净硝化速率表现为N>P>CK。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秸秆明显抑制氮素在黑钙土中矿化作用及培养初期硝化作用,但对培养后期具有促进作用。施用氮肥明显提升黑钙土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且尿素提升效果优于磷酸氢二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黑钙土 矿化作用 硝化作用 尿素 磷酸氢二铵
下载PDF
东北漠河盆地甲烷碳氢稳定同位素异常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省民 邓坚 +3 位作者 饶竹 易立 陆程 李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1-237,共7页
东北漠河盆地是我国陆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成藏及勘探的潜在区域。近几年,在漠河盆地实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实验井和气源探井的过程中发现,该区甲烷碳、氢同位素δ^13 CCH4、δDCH4值明显偏低,负向偏移特征明显:碳同位素δ^13 C... 东北漠河盆地是我国陆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成藏及勘探的潜在区域。近几年,在漠河盆地实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实验井和气源探井的过程中发现,该区甲烷碳、氢同位素δ^13 CCH4、δDCH4值明显偏低,负向偏移特征明显:碳同位素δ^13 CCH4 值多数小于-60‰,最低达-82.9‰;氢同位素δDCH4 值绝大多数低于-350‰,最低达-450‰。通常,埋深小于1 500m的范围,甲烷碳同位素δ^13 CCH4 值随深度增大,氢同位素δDCH4 值随深度减小;深度大于1 500m,甲烷碳、氢同位素δ^13CCH4 、δDCH4 值随深度同步增大。研究表明:漠河盆地的甲烷碳稳定同位素负向偏移,主要与甲烷的微生物成因有关;甲烷氢稳定同位素负向偏移,则是盆地所处较高纬度独特气候引起的地表水蒸发或大气冷凝降水过程的瑞利蒸馏和乙酸发酵的甲烷生成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漠河盆地 高纬度 甲烷 稳定同位素 瑞利蒸馏
下载PDF
白浆土对腐殖酸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元宏 赵兴敏 +1 位作者 赵兰坡 张晋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308,共6页
白浆土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主要农田土壤之一,研究白浆土对腐殖酸的吸附作用,可为探究白浆土的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批量平衡法,分析不同有机碳含量的白浆土及其组分(包括去有机质土壤、粉粒、黏粒)对腐殖酸的吸附动力... 白浆土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主要农田土壤之一,研究白浆土对腐殖酸的吸附作用,可为探究白浆土的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批量平衡法,分析不同有机碳含量的白浆土及其组分(包括去有机质土壤、粉粒、黏粒)对腐殖酸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吸附时间的延长,白浆土及其各组分对腐殖酸的吸附量逐渐增加;整个吸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快速(0~30 min)和慢速(30~480 min)反应阶段,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Elovich、双常数和伪一级动力学方程。白浆土及其各组分对腐殖酸的吸附量随腐殖酸初始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通常优于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随白浆土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其对腐殖酸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6.9,24.1,15.6 mg/g。而白浆土不同组分相比,最大吸附量的顺序依次为黏粒>去有机质土壤>粉粒,黏粒对腐殖酸的吸附量分别是原土的2.15~3.88倍,去有机质土壤的1.61~2.21倍,粉粒土壤的7.90~8.65倍。有机碳含量低的白浆土对腐殖酸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黏粒含量高的白浆土对腐殖酸的吸附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组分 吸附 腐殖酸
下载PDF
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云鹏 文志刚 +1 位作者 赵省民 肖传桃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开展了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的岩石地层学研究,并将其所包括的绣峰组、二十二站组、漠河组和开库康组进行了段的划分。其中,绣峰组被划分为3个段、二十二站组被划分为2个段、漠河组划分为3个段,开库康组划分为2个段,开展了盆地内部岩石地... 开展了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的岩石地层学研究,并将其所包括的绣峰组、二十二站组、漠河组和开库康组进行了段的划分。其中,绣峰组被划分为3个段、二十二站组被划分为2个段、漠河组划分为3个段,开库康组划分为2个段,开展了盆地内部岩石地层的对比,且对比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对额木尔河群的地质时代进行了分析,根据额木尔河群中的古植物和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对比特征,认为额木尔河群应属于中侏罗世。研究不仅解决了额木尔河群在漠河盆地内对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目前漠河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同时为将来在研究区进行油气以及其他沉积矿产等勘探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额木尔河群 侏罗纪 漠河盆地
下载PDF
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作为靶向药物载体在恶性肿瘤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莹 杨婷蓉 +2 位作者 陈雅 赵兴敏 谭登航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1年第6期668-673,共6页
肿瘤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将药物特异性导向癌细胞就成为了肿瘤治疗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别的、双层脂质的盘状囊泡结构。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均可分泌外泌体,供体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携带着... 肿瘤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将药物特异性导向癌细胞就成为了肿瘤治疗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别的、双层脂质的盘状囊泡结构。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均可分泌外泌体,供体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携带着蛋白质、脂质和核糖核酸(包括microRNA和lncRNA),可直接被同组织内其周围的受体细胞所吸收;同时外泌体几乎存在于唾液、血液、尿液、脑脊髓液等所有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被不同组织内受体细胞所吸收,为受体细胞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肿瘤细胞中往往可对外释放出高于正常组织的外泌体,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外泌体对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癌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中有着可用来区别与其他细胞外泌体不同的特征性分子,可作为肿瘤临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也可作为肿瘤分级、精准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鉴于此,本文收集国外内相关研究资料,对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总结,并综述了其在临床肿瘤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潜力,并对外泌体进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能为外泌体在临床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纳米粒子 定点靶向运输 药物载体 肿瘤治疗
下载PDF
Microbial Gas in the Mohe Permafrost,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Gas Hydrate Accumulation in Permafrost across China
20
作者 zhao xingmin SUN Youhong +4 位作者 DENG Jian RAO Zhu Lü Cheng SONG Jian Li Lixi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2251-2266,共16页
The Mohe permafrost in northeast China possesses favorable subsurface ambient temperature, salinity, Eh values and pH levels of groundwater for the formation of microbial gas, and the Mohe Basin contains rich organic ... The Mohe permafrost in northeast China possesses favorable subsurface ambient temperature, salinity, Eh values and pH levels of groundwater for the formation of microbial gas, and the Mohe Basin contains rich organic matter in the Middle Jurassic dark mudstones. This work conducted gas chromatography and isotop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es of nearly 90 core gas samples from the Mk-2 well in the Mohe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yness coefficient(C1/C1–5) of core hydrocarbon gas from approximately 900 m intervals below the surface is larger than 98%, over 70% of the δ13 C values of methane are smaller than-55‰, and almost all δD values of methane are smaller than-250‰, indicative of a microbial origin of the gas from almost 900 m of the upper intervals in the Mohe permafrost. Moreover, the biomarker analyses of 72 mudstone samples from the Mohe area indicate that all of them contain 25-norhopane series compounds, thereby suggesting widely distributed microbial activities in the permafrost. This work has confirmed the prevailing existence of microbial gas in the Mohe area, which may be a potential gas source of gas hydrate formation in the Mohe permafrost. This resu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as hydrate accumulation in the permafrost across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gas gas hydrate accumulation PERMAFROST oil and gas MOHE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