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星不均匀体多波段探测系统与初步观测结果
1
作者 李怡 李国主 +11 位作者 解海永 孙文杰 胡连欢 武志 陈文志 黄照国 吴宝元 赵秀宽 余优 常首民 宁百齐 刘立波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92-307,共16页
流星体注入地球空间给地球带来外部物质并影响地球空间环境.为了探知流星体对空间环境的影响,需获取不同类型流星体及其在地球大气中产生系列现象的特征.本文介绍近期研制建设的流星不均匀体多波段探测系统.该系统设计采用光学大范围成... 流星体注入地球空间给地球带来外部物质并影响地球空间环境.为了探知流星体对空间环境的影响,需获取不同类型流星体及其在地球大气中产生系列现象的特征.本文介绍近期研制建设的流星不均匀体多波段探测系统.该系统设计采用光学大范围成像和无线电相控阵雷达与双基地全天空雷达主动探测,实现对不同尺寸流星体坠入地球高空大气/电离层后的烧蚀、蒸发和电离到流星不均匀体产生与演化等系列过程探测.通过开发多种探测模式和相应的数据分析反演算法,获取流星体速度、质量、成分和星际来源、流星等离子体头和等离子体尾迹不均匀体的空间精细结构与演化以及低电离层“瞬时”风场等多参量信息.利用该系统观测数据,对流星体及其产生的流星等离子体头、等离子体尾迹场向和非场向不均匀体、流星闪耀和尘埃不均匀体以及电离层不均匀体等开展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星 流星体 流星尾迹不均匀体 电离层不均匀体 探测系统
下载PDF
北京上空中小尺度电离层扰动特征
2
作者 胡连欢 李国主 +9 位作者 宁百齐 朱正平 蓝加平 孙文杰 郝喜庆 常首民 吴宝元 赵秀宽 解海永 李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28-4839,共12页
本文采用电离层测高仪数据对北京上空中小尺度电离层扰动进行了事例分析和统计研究.利用PDI电离层测高仪的快速扰动探测数据,分析了2017年11月13日北京上空典型的中小尺度电离层扰动事件.结果表明,电离层测高仪直接观测的电离层频高图上... 本文采用电离层测高仪数据对北京上空中小尺度电离层扰动进行了事例分析和统计研究.利用PDI电离层测高仪的快速扰动探测数据,分析了2017年11月13日北京上空典型的中小尺度电离层扰动事件.结果表明,电离层测高仪直接观测的电离层频高图上的V形(或U形)下降结构,是中等尺度电离层扰动的一种“显式”特征.小尺度电离层扰动主要出现于较低的高度,并不伴随着电离层频高图上显著的异常结构.通过统计2010—2021年电离层频高图数据中的电离层异常描迹事件,分析了北京上空中等尺度电离层扰动的发生率特征.以这些特殊描迹为特征的电离层扰动主要是白天现象,且冬季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其发生率与太阳活动呈反相关,即太阳活动较强时中等尺度电离层扰动的发生率较低,与地磁活动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扰动 电离层测高仪 电离层频高图 重力波
下载PDF
基于GNSS观测的全球赤道等离子体泡对太阳和地磁活动及季节依赖特征
3
作者 赵秀宽 李国主 +5 位作者 胡连欢 解海永 孙文杰 李怡 宁百齐 刘立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03-2712,共10页
赤道等离子体泡是在磁赤道和低纬地区一种通常发生在夜间的大尺度电离层不规则结构.本文利用2010—2021年全球低纬地区GNSS TEC监测仪长期观测数据,分析了赤道等离子体泡对太阳和地磁活动及季节的依赖特征.结果表明,全球每个经度区赤道... 赤道等离子体泡是在磁赤道和低纬地区一种通常发生在夜间的大尺度电离层不规则结构.本文利用2010—2021年全球低纬地区GNSS TEC监测仪长期观测数据,分析了赤道等离子体泡对太阳和地磁活动及季节的依赖特征.结果表明,全球每个经度区赤道等离子体泡发生率与太阳活动都显著正相关,赤道等离子体泡的日发生率与F107指数相关系数接近0.70.经度-60°~-30°在赤道等离子体泡高发月份的日落后发生率与F107的相关关系有明显的饱和效应.在季节变化方面,经度-60°~-30°赤道等离子体泡主要发生在1—3月和10—12月,其他经度主要发生在分季.不同经度区赤道等离子体泡日落后发生率季节不对称性存在显著区别,在太阳活动上升期,经度-60°~-30°的10—12月发生率明显高于1—3月;在太阳活动下降期,0°~180°经度区3月分季高于9月分季.此外,地磁扰动对产生赤道等离子体泡主要是抑制作用,特别是在太阳活动高年、分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赤道等离子体泡 季节变化 太阳活动 地磁活动
下载PDF
基于陆态网络GNSS数据的2013年和2015年磁暴期间中国地区电离层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文杰 宁百齐 +4 位作者 李建勇 赵必强 赵秀宽 胡连欢 李国主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7-842,共16页
2013年3月和2015年3月爆发了2次相似的地磁暴,引起了全球不同地区电离层的变化。本文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60余个基准站在中国地区的GNSS电离层TEC观测数据,结合电离层测高仪和电离层甚高频相干散射雷达观测,对2次磁暴期间中... 2013年3月和2015年3月爆发了2次相似的地磁暴,引起了全球不同地区电离层的变化。本文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60余个基准站在中国地区的GNSS电离层TEC观测数据,结合电离层测高仪和电离层甚高频相干散射雷达观测,对2次磁暴期间中国地区的电离层变化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3月磁暴期间,中国不同地区电离层变化较弱或不明显,而2015年3月磁暴期间中国地区电离层变化整体表现为大范围的强负相暴,中国地区不同程度的电离层响应主要受到不同的磁暴强度和磁暴期间不同的能量输入影响。2次磁暴期间电离层F层不均匀体的发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由不同种类的暴时电场导致。陆态网络数据空间覆盖范围广、时间分辨率高,在研究中国地区磁暴期间的电离层变化特性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态网络 电离层TEC 电离层暴 电离层不均匀体
下载PDF
2014年黑龙江漠河站电离层数字测高仪数据集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连欢 刘立波 +5 位作者 宁百齐 李国主 赵秀宽 李来顺 苏振波 岳云龙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2期94-106,共13页
电离层测高仪是最常用的地基电离层观测设备之一。子午工程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黑龙江漠河台站(122.3°E,53.5°N)建成了我国最北端的电离层数字测高仪,不间断地积累电离层常规探测数据,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电离... 电离层测高仪是最常用的地基电离层观测设备之一。子午工程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黑龙江漠河台站(122.3°E,53.5°N)建成了我国最北端的电离层数字测高仪,不间断地积累电离层常规探测数据,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电离层区域特性和扰动传播的观测研究。本数据集包含2014年全年漠河站DPS4D电离层数字测高仪观测的原始电离层频高图数据和自动度量分析的电离层参数数据。本数据集原始观测精确可靠、数据记录完整连续,可为中纬电离层空间天气学和气候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漠河 电离层数字测高仪 电离层频高图 电离层特征参数 子午工程
下载PDF
1991~2001年北京十三陵台站地磁数据集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秀宽 吴宝元 宁百齐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北京十三陵台站(Beijing Ming Tombs station,BMT)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德胜口村东北约600米处,隶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实现数字化并率先进入国际地磁台网(INTERMAGNET)的观测站... 北京十三陵台站(Beijing Ming Tombs station,BMT)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德胜口村东北约600米处,隶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实现数字化并率先进入国际地磁台网(INTERMAGNET)的观测站。本数据集包含1991~2001年经过预处理后的北京十三陵台站的地磁观测数据,数据内容由磁偏角(D)、水平强度(H)和垂直强度(Z)三个要素的分钟值组成。本数据集可以用来开展地磁场、空间环境和地球各圈层耦合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十三陵 地磁场 磁偏角 分钟值
下载PDF
1960年武汉站电离层测高仪数据集
7
作者 赵秀宽 宁百齐 +5 位作者 胡连欢 刘立波 李国主 解海永 李凤琴 杨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1期51-63,共13页
电离层垂直探测是电离层观测历史最为悠久,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的地面常规探测手段。武汉站是中国最早开始常规电离层垂直探测研究的台站,不间断地积累电离层垂直探测数据,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电离层区域特性和扰动传播的观测研究。1957–1... 电离层垂直探测是电离层观测历史最为悠久,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的地面常规探测手段。武汉站是中国最早开始常规电离层垂直探测研究的台站,不间断地积累电离层垂直探测数据,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电离层区域特性和扰动传播的观测研究。1957–1991年,武汉站电离层垂直自动探测是以胶卷为存储介质。本文选择以1960年为代表,介绍武汉站电离层胶片频高图数字化图像和电离层参数数据。本数据集原始观测精确可靠、数据记录完整连续,可为电离层赤道异常北驼峰以北地区电离层空间天气学和气候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电离层测高仪 电离层频高图 电离层特征参数
下载PDF
2018年黑龙江漠河站全天空无线电流星雷达数据集
8
作者 解海永 刘立波 +8 位作者 宁百齐 李国主 熊建刚 胡连欢 余优 赵秀宽 李来顺 苏振波 岳云龙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2期83-93,共11页
漠河站(53.5°N,122.3°E)全天空无线电流星雷达为宽波束全天空干涉雷达,通过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烧蚀后的流星尾迹对电波的反射回波,探测流星体信息及70-110公里高度区域大气信息。本数据集包含2018年全年漠河站全天空无线电流... 漠河站(53.5°N,122.3°E)全天空无线电流星雷达为宽波束全天空干涉雷达,通过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烧蚀后的流星尾迹对电波的反射回波,探测流星体信息及70-110公里高度区域大气信息。本数据集包含2018年全年漠河站全天空无线电流星雷达观测的雷达观测数据和雷达分析数据。雷达观测数据包含流星尾迹的距离、到达角、径向速度、回波信号强度及衰减时间和扩散系数等参量;雷达分析数据是由雷达观测数据经分析处理后得到的大气风场数据。漠河站流星雷达数据集可以用来开展中层低热层区域大气动力学以及中性大气与电离层耦合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空流星雷达 漠河 流星尾迹 MLT 大气风场 子午工程
下载PDF
Onset location of scintillation-producing spread-F plume over Sanya
9
作者 ZHENG JianChang HUANG zhaoGuo +6 位作者 WU Zhi HAO XiQing JI JiaLun NING BaiQi HU LianHuan zhao xiukuan LI GuoZh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692-1699,共8页
Equatorial spread-F (ESF) backscatter plumes are often observed in radar range-time-intensity (RTI) maps at low latitude. Except case studies, few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onset locations of scintillation-pro... Equatorial spread-F (ESF) backscatter plumes are often observed in radar range-time-intensity (RTI) maps at low latitude. Except case studies, few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onset locations of scintillation-producing ESF plumes at given sit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a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onset locations of ESF backscatter plumes observed at a low-latitude location Sanya (18.4°N, 109.6°E; dip lat 12.8°N) during equinoctial months of 2013. By employing a tracing method to locate backscatter plumes, we estimate the onset longitudes of periodic plumes obtained from the Sanya VHF radar five-beam steering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plume distances (in longitude) are mostly confined within 200–600 km, and the ESF plumes producing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s over Sanya are almost exclusively generated at the longitudes of 94°–110°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necessity to monitor ESF plume initial generation in the longitude region of 94°–110°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ay-to-day variability in the occurrence of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s over Sany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atorial spread-F Backscatter plume Onset location VHF radar Zonal drif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