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谐振式光纤陀螺系统建模及其应用研究
1
作者 邹康 曲天良 +2 位作者 郑畅 张熙 王晨晟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4年第2期35-45,共11页
谐振式光纤陀螺作为高精度角速度传感器,以其集成化高、成本低以及抗干扰性强等独有优势,逐渐成为下一代光学陀螺研究发展的热点。通过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陀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可视化模型,并对系统谐振曲线和同步解... 谐振式光纤陀螺作为高精度角速度传感器,以其集成化高、成本低以及抗干扰性强等独有优势,逐渐成为下一代光学陀螺研究发展的热点。通过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陀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可视化模型,并对系统谐振曲线和同步解调曲线等开环输出以及锁频反馈下闭环输出进行了模拟仿真。利用仿真模型分析了正弦波调制下谐振谱分裂现象,并搭建实验装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验中正弦信号调制频率高于系统谐振输出半高全宽一半,即对应2 MHz时,谐振谱分裂会导致同步解调输出线性区域出现明显失真,严重恶化了标度因数线性度。因此,搭建的谐振式光纤陀螺仿真模型能够准确而有效地模拟系统的工作状态,在系统噪声抑制和精度提升方面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纤陀螺 系统建模 谐振谱分裂 正弦调制 噪声抑制
下载PDF
不同种植区域双低品种浓香菜籽油的呈香特征
2
作者 周琦 郑畅 +3 位作者 万楚筠 李文林 刘昌盛 魏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87-295,共9页
以9个不同种植区域的双低菜籽“中油杂19号”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对浓香菜籽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结果表明:采用双柱在9个浓香菜籽油中共鉴定出63种香气活性化合物,总含量范围为222.0~468.9 ... 以9个不同种植区域的双低菜籽“中油杂19号”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对浓香菜籽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结果表明:采用双柱在9个浓香菜籽油中共鉴定出63种香气活性化合物,总含量范围为222.0~468.9 mg/kg,其中湖南种植的“中油杂19号”总含量最高,江西种植的最低;所有风味物质中香气活度值大于10的有38种,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感官评价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烤香味主要由2-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甲基-3,5-二乙基吡嗪等物质提供,生青味主要由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提供,辛辣味主要由5-己烯腈、4-甲硫基丁腈等物质提供;采用投影变量重要度值共筛选出9种关键差异物质,包括甲硫醇、2-甲基吡嗪、2,3-二乙基-5-甲基吡嗪、二甲基二硫醚、5-甲硫基戊腈、5-己烯腈、(E,Z)-2,4-戊二烯腈、己醛和二甲基三硫醚,是不同种植地区浓香菜籽油的潜在风味标志物,该研究为浓香菜籽油加工中原料筛选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种植区域 双低菜籽 浓香菜籽油 感官评价 关键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留学生循证医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讨——以因果关系研究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畅 李雪莲 +1 位作者 孙皓 周宝森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7期31-33,共3页
加强循证医学教学是培养医学留学生“依据证据进行医疗实践”思维的重要途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留学生循证医学教学,一方面能根据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纽带作用。以... 加强循证医学教学是培养医学留学生“依据证据进行医疗实践”思维的重要途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留学生循证医学教学,一方面能根据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纽带作用。以循证医学课程的“因果关系研究”为例,阐述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以期通过分享、交流、探讨提高留学生循证医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留学生 循证医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制油技术对菜籽油脂类伴随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旋 王未君 +1 位作者 郑畅 刘昌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16-225,共10页
油菜籽的主要利用途径是制取菜籽油,不同的制油工艺技术对菜籽油中所含脂类伴随物(植物多酚、植物甾醇、生育酚、β-胡萝卜素等)影响显著。脂类伴随物是菜籽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制油过程中菜籽油脂类伴随物的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油菜籽的主要利用途径是制取菜籽油,不同的制油工艺技术对菜籽油中所含脂类伴随物(植物多酚、植物甾醇、生育酚、β-胡萝卜素等)影响显著。脂类伴随物是菜籽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制油过程中菜籽油脂类伴随物的变化规律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不同制油工艺技术对菜籽油中脂类伴随物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着重介绍油菜籽预处理技术(包括脉冲电场、微波、焙烤/蒸炒等)、提油工艺(超临界CO_(2)萃取、水酶法、新溶剂浸出法等)和精炼工艺(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以期为开发油菜籽绿色、高效加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菜籽油 脂类伴随物 制油技术
下载PDF
南海IODP U1501站早中新世海洋沉积物长链烯酮来源与含量变化
5
作者 郑畅 金晓波 刘传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5,共8页
海洋沉积物中的长链烯酮由海洋单细胞钙化藻类颗石藻生产,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研究领域中的分子标记物。长链烯酮碳同位素是重建地质历史时期海水、大气CO_(2)浓度的可靠方法之一。在此方法中,需要利用颗石大小对颗石藻生理参数b... 海洋沉积物中的长链烯酮由海洋单细胞钙化藻类颗石藻生产,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研究领域中的分子标记物。长链烯酮碳同位素是重建地质历史时期海水、大气CO_(2)浓度的可靠方法之一。在此方法中,需要利用颗石大小对颗石藻生理参数b值进行修正,因此需要厘清哪类颗石藻对烯酮的贡献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目前认为新生代海洋沉积物中主要的长链烯酮生产者为Noelaerhabdaceae科的颗石藻,包含Emiliania huxleyi,Gephyrocapsa spp.,Reticulofenestra spp.,Cyclicargolithus spp.,但对它们具体的贡献程度仍然未知。因此,本文以南海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U1501站早中新世海洋沉积物为研究材料,对比了沉积物中颗石与烯酮的绝对含量,发现Cyclicargolithus属的颗石丰度与烯酮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44,p<0.01),而Reticulofenestra spp.的相关性较弱(r=0.09,p=0.5)。研究认为早中新世长链烯酮的主要生产者为Cyclicargolithus属,Reticulofenestra属次之。此外,研究还测量了各颗石属种的长度,并估算了颗石藻细胞的直径。研究认为Cyclicargolithus属对烯酮的高贡献源于其较大的细胞直径。从长链烯酮生产者的种类、细胞体积及其生命过程处着眼,有利于评估应用碳同位素分馏重建海洋中CO_(2)浓度的可行性,对准确地还原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_(2)浓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烯酮 颗石藻 早中新世 IODP U1501站 南海
下载PDF
Border effects of the main and ratoon crops in the rice ratooning system 被引量:1
6
作者 zheng chang WANG Yue-chao +5 位作者 XU Wen-ba YANG De-sheng YANG Guo-dong YANG Chen HUANG Jian-liang PENG Shao-b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80-91,共12页
The border effect(BE)is widely observed in crop field experiments,and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many crops.However,only limited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BE of ratoon rice.We conducted field experiments ... The border effect(BE)is widely observed in crop field experiments,and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many crops.However,only limited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BE of ratoon rice.We conducted field experiments on ratoon rice in Qichun County,Hubei Province,Central China in 2018 and 2019 to compare the BE in the main and ratoon crops,and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 of BE in the main crop to that in the ratoon crop.The BE of two hybrid varieties was measured for the outermost,second outermost,and third outermost rows in each plot of both crops.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BE between the two crops,portions of hills in the outermost and second outermost rows were uprooted during the harvest of the main crop so that the second and third outermost rows then became the outermost rows in the ratoon crop.Overall,the BE on grain yield was greater in the main crop than in the ratoon crop.In the main crop,the BE on grain yield was 98.3%in the outermost row,which was explained by the BE on panicles m^(–2),spikelets/panicle,spikelets m^(–2),and total dry weight.In the ratoon crop,the BE on grain yield was reduced to 60.9 and 27.6%with and without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BE in the main crop,respectively.Consequently,55.1%of the BE on grain yield in the ratoon crop was contributed from the main crop.High stubble dry weight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accumulation at the harvest of the main crop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ribution of BE in the main crop to that in the ratoon crop.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creases in stubble dry weight and NSC accumulation at the harvest of the main crop could be important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high-yielding cropping practices in the rice ratoon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der effect grain yiel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ratoon rice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应用伦理学体系论纲 被引量:4
7
作者 任丑 郑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1,共9页
作为当代伦理学的重要领域,应用伦理学面临着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质疑乃至否定。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的提出为应用伦理学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建构应用伦理学体系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与发展契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应用伦理学... 作为当代伦理学的重要领域,应用伦理学面临着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质疑乃至否定。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的提出为应用伦理学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建构应用伦理学体系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与发展契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应用伦理学体系是应用伦理逻辑论、应用伦理主体论、应用伦理生态论、应用伦理实体论、应用伦理实践论等共同建构的理论。其中,应用伦理逻辑论总体把握应用伦理学的逻辑结构,应用伦理主体论、应用伦理生态论、应用伦理实体论分别研究应用伦理学的身体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三要素的逻辑结构与实践功能,应用伦理实践论综合考察应用伦理学的实践功能。为了应对、解决多元世界与共同命运的冲突,应用伦理学体系应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应用义利观,并在应用伦理主体、应用伦理生态、应用伦理实体中落实为应用伦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应用伦理学体系 应用义利观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图像定位指导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肖瑜 周鹏 +2 位作者 郑昶 刘国文 吴恢升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联合图像定位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双侧甲状腺切除+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6例,其中72例接受超声联合CT检查评估颈部淋巴...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联合图像定位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双侧甲状腺切除+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6例,其中72例接受超声联合CT检查评估颈部淋巴结状况(超声联合CT组),54例接受超声造影联合图像术前定位(超声造影联合图像组)。对两组病例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数目、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淋巴结转移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造影联合图像组手术时间短于超声联合CT组,分别为(125.31±17.37)min和(143.28±22.83)min,t=5.016,P<0.01;Ⅲ/Ⅳ区、Ⅴ区、Ⅱ区淋巴结清扫个数亦少于超声联合CT组[(Ⅲ/Ⅳ区:(9.61±1.90)枚VS(11.5±3.15)枚,t=4.178,P<0.01,Ⅴ区:(2.89±1.21)枚VS(3.39±1.24)枚,t=2.265,P=0.025),Ⅱ区:(2.15±0.99)枚VS(3.46±1.22)枚,t=6.620,P<0.01)],但淋巴结转移个数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乳糜漏发生率超声造影联合图像组为1.9%(1/54),超声联合CT组为6.9%(5/72),无统计学差异,P=0.365。超声造影联合图像组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超声联合CT组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两组累积无淋巴结转移复发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701)。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图像术前定位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可使术者更为精准地清扫颈侧区淋巴结,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超声检查 图像定位
下载PDF
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品质及脂质伴随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于坤 禹晓 +4 位作者 程晨 陈鹏 郑畅 黄庆德 邓乾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33-243,共11页
考察冷榨、微波辅助冷榨、加速溶剂萃取、超临界CO2萃取、亚临界流体萃取5种不同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的得率、理化品质、典型脂质伴随物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冷榨可显著提高亚麻籽油得率,与其他工... 考察冷榨、微波辅助冷榨、加速溶剂萃取、超临界CO2萃取、亚临界流体萃取5种不同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的得率、理化品质、典型脂质伴随物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冷榨可显著提高亚麻籽油得率,与其他工艺相比增加了4.3%~10.66%(P<0.05)。不同制油工艺亚麻籽油的理化品质虽有一定差异,但均符合GB/T 8235—2019《亚麻籽油》要求。超临界CO2萃取对α-亚麻酸富集效果较好(54.06%),相比于其他工艺增加了3.70%~5.31%(P<0.05)。制油工艺对亚麻籽油中典型脂质伴随物含量具有特异性影响,其中加速溶剂萃取和微波辅助冷榨油脂中生育酚、类胡萝卜素、叶绿素、黄酮和磷脂的含量较高。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脂中植物甾醇总量较高(429.78 mg/100 g),相比于其他工艺增加了5.07%、9.34%、15.57%、30.26%(P<0.05)。超临界CO2萃取中总酚含量较高(13.60 mg/100 g),相比于其他工艺增加了7.77%~68.53%(P<0.05)。此外,不同制油工艺亚麻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氧化稳定性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速溶剂萃取和微波辅助冷榨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较好,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冷榨、亚临界流体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相对较差,但超临界CO2萃取油脂的铁离子还原能力较强。本研究系统地比较了不同制油工艺亚麻籽油的理化品质和典型脂质伴随物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将对亚麻籽油的分类加工和靶向制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油工艺 亚麻籽油 脂质伴随物 抗氧化活性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干法炒籽对油菜籽多酚和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未君 李文林 +3 位作者 刘昌盛 郑畅 周琦 李黄祥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3,共6页
本研究对油菜籽进行了干法炒籽预处理,然后压榨制油,并对油菜籽、菜籽油、菜籽饼、脱脂菜籽粕的总酚含量、酚酸含量和菜籽油的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炒籽温度的升高,菜籽油中的总酚含量增加,在160℃时增加了27.4倍,芥... 本研究对油菜籽进行了干法炒籽预处理,然后压榨制油,并对油菜籽、菜籽油、菜籽饼、脱脂菜籽粕的总酚含量、酚酸含量和菜籽油的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炒籽温度的升高,菜籽油中的总酚含量增加,在160℃时增加了27.4倍,芥子酸、芥子碱和Canolol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最高分别在120、150、140℃时增加了80.4%、6.7倍和191.4倍;油菜籽中的总酚含量增加,在160℃时增加了23.7%,芥子酸和芥子碱含量减少,在160℃时分别下降了90.5%和26.5%,Canolol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130℃增加了55.4倍。炒籽预处理使菜籽油β-生育酚含量增加了52.7%,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谷甾醇含量分别增加了29.2%、17.7%和18.7%,而对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炒籽过程中Canolol的形成与油菜籽的初始芥子酸、芥子碱的含量以及炒籽过程中芥子酸、芥子碱的减少量高度相关,且可能有芥子碱也转化为芥子酸并热脱羧形成了Canol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炒籽 油菜籽 菜籽油 多酚 品质
下载PDF
几种脱色剂对菜籽油脱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未君 黄凤洪 +3 位作者 刘昌盛 李文林 郑畅 周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菜籽油的色泽红值和叶绿素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了凹凸棒土、活性白土、活性炭和双氧水4种脱色剂对菜籽油在中低温(40~80℃)下的脱色效果,同时考察了凹凸棒土与活性炭、活性白土与活性炭组成的复合吸附脱色剂对菜籽油的脱色效果。结果... 以菜籽油的色泽红值和叶绿素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了凹凸棒土、活性白土、活性炭和双氧水4种脱色剂对菜籽油在中低温(40~80℃)下的脱色效果,同时考察了凹凸棒土与活性炭、活性白土与活性炭组成的复合吸附脱色剂对菜籽油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在较低添加量条件下可以获得与凹凸棒土和活性白土较高添加量相当的脱色效果;活性白土-活性炭复合脱色效果优于凹凸棒土-活性炭,在添加量为2%时,80℃下可使菜籽油的叶绿素含量降低32. 5%、70℃下使菜籽油色泽红值降低30. 6%;双氧水对于去除菜籽油叶绿素和降低色泽红值效果明显,70℃下,0. 4%双氧水(10%)使菜籽油叶绿素含量降低9. 0%、0. 6%双氧水(10%)使菜籽油色泽红值降低25. 0%。活性白土-活性炭脱色和双氧水脱色后的菜籽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标四级菜籽油水平;就单位质量浓度脱色剂的脱色效果来说,双氧水的脱色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活性白土 活性炭 双氧水 菜籽油 脱色
下载PDF
微波技术对油菜籽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从艳霞 郑明明 +2 位作者 郑畅 万楚筠 黄凤洪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加工手段,在菜籽加工过程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关注。菜籽压榨前微波预处理能将菜籽油中油菜籽多酚含量提高近120倍之多,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维生素E的含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微波预处理还能加速硫甙的降解,与...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加工手段,在菜籽加工过程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关注。菜籽压榨前微波预处理能将菜籽油中油菜籽多酚含量提高近120倍之多,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维生素E的含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微波预处理还能加速硫甙的降解,与传统炒籽预处理相比,微波菜籽油香味更浓郁丰富。本文围绕微波技术在油菜籽加工领域的应用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菜籽多酚 硫甙葡萄糖苷 维生素E 甾醇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营养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颖 郭萍梅 +2 位作者 郑畅 马素换 黄凤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以芝麻油中木脂素、维生素E、植物甾醇、总酚等微量营养成分含量及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探讨了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芝麻初始水分10%、微波频率2 450 MHz、微波功率1 200 W、微波时间5~9 min条件下,... 以芝麻油中木脂素、维生素E、植物甾醇、总酚等微量营养成分含量及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探讨了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芝麻初始水分10%、微波频率2 450 MHz、微波功率1 200 W、微波时间5~9 min条件下,与直接低温压榨芝麻油相比,微波预处理能有效提高芝麻油中微量营养成分的含量,维生素E总量增加了0. 44%~3. 05%,植物甾醇含量增加了3. 58%~5. 89%;随着微波时间的延长,总酚及芝麻酚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剂能力(FRAP)以及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IP值)均逐渐升高,并且在微波9 min时,总酚含量、DPPH值、FRAP值和IP值达到峰值,分别为低温压榨芝麻油的1. 94、2. 43、2. 13倍和1. 9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预处理 芝麻油 低温压榨 营养成分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油菜籽及其低温压榨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爱鹏 魏芳 +3 位作者 黄凤洪 郑畅 吕昕 陈洪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3-932,共10页
为了解微波预处理对油菜籽及菜籽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评价其产生反式脂肪酸的风险,以8个省14产地的57份油菜籽样品为材料进行微波预处理,并对微波前后的油菜籽进行压榨,得到冷榨菜籽油。采用优化后的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油菜籽和菜籽油... 为了解微波预处理对油菜籽及菜籽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评价其产生反式脂肪酸的风险,以8个省14产地的57份油菜籽样品为材料进行微波预处理,并对微波前后的油菜籽进行压榨,得到冷榨菜籽油。采用优化后的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油菜籽和菜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考察油菜品种、油菜产地以及微波预处理对油菜籽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国标方法相比,优化后样本分析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显著提高分析通量。研究发现,产地对油菜籽和冷榨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小,品种对菜籽和冷榨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大。不同品种的油菜籽和对应冷榨菜籽油中的脂肪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高芥酸菜籽的花生一烯酸、芥酸的平均含量分别是低芥酸菜籽的6.89倍和64.50倍,油酸的平均含量仅为低芥酸菜籽的71.48%。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油菜籽与对应的冷榨菜籽油中的脂肪酸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微波预处理不会显著影响油菜籽和菜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水平,同时也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等风险因子,微波处理后,产生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脂肪酸 微波预处理 油菜籽 冷榨菜籽油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山桐子果细胞结构及油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素换 张苗 +4 位作者 郭萍梅 郑畅 黄颖 魏芳 黄凤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22,共4页
以山桐子干果为原料,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对山桐子果细胞结构及压榨山桐子果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透射电镜发现,微波预处理的山桐子果细胞结构遭到破坏,细胞壁明显破裂,有助于提高出油率。山桐子果经微波预处理后,其油脂酸值、过氧... 以山桐子干果为原料,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对山桐子果细胞结构及压榨山桐子果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透射电镜发现,微波预处理的山桐子果细胞结构遭到破坏,细胞壁明显破裂,有助于提高出油率。山桐子果经微波预处理后,其油脂酸值、过氧化值没有显著变化;山桐子果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微波预处理前后分别达69.50%和68.66%;山桐子果油中甘油三酯的PLL相对含量最高,微波预处理后可达27.38%,其次是LLL,微波预处理后相对含量为16.84%;与未经微波预处理的冷榨山桐子果油相比,微波预处理后生育酚、植物甾醇和总酚含量都有所增加,总生育酚含量增加了382.11μg/g,总植物甾醇含量增加了496.87μg/g。微波预处理提高了山桐子果油的抗氧化性,使氧化诱导期延长了2.06 h,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增加了3.73μmol/100 g,FRAP总抗氧化能力增加了48.15μmol/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果 微波预处理 油脂品质 细胞结构
下载PDF
再生稻肥料管理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晨 郑常 +2 位作者 袁珅 徐乐 彭少兵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6,共12页
【目的】探明肥料管理、品种及其互作对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再生稻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4个华中地区主推的再生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种肥料管理方法,分别测定水稻的产量和产... 【目的】探明肥料管理、品种及其互作对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再生稻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4个华中地区主推的再生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种肥料管理方法,分别测定水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干物质生产及相关农艺性状等。【结果】相比推荐施肥对照(CK),全生育期施用再生稻专用缓释肥(SRF)使两季施肥的次数从5次减少到3次,而且产量在头季和再生季分别达8.86和6.39 t/hm^(2),较CK仅降低了6.2%和9.1%。SRF在头季减产主要归因于较低的结实率,而在再生季减产是每穗颖花数和总颖花数共同下降的结果。促芽肥施与不施对再生季产量没有影响。再生稻两季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主要受品种的影响,肥料处理及其与品种的互作影响很小。相比其他3个品种,甬优4949的头季和再生季产量最高,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最好。【结论】施用专用缓释肥和省施促芽肥均能够在不大幅损失稻谷产量的同时减少施肥次数促进再生稻轻简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管理 产量 再生稻 稻米品质 缓释肥
下载PDF
催熟与微波预处理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颖 郑畅 +2 位作者 刘昌盛 史训旺 黄凤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9-43,共5页
应用催熟与微波技术对油菜籽进行预处理,测定不同条件下低温压榨菜籽油的质量指标,旨在从生产和加工角度探讨两者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熟使菜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对脂肪酸含量有影响,VE和植物甾醇含量降低,总酚含量略有... 应用催熟与微波技术对油菜籽进行预处理,测定不同条件下低温压榨菜籽油的质量指标,旨在从生产和加工角度探讨两者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熟使菜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对脂肪酸含量有影响,VE和植物甾醇含量降低,总酚含量略有增加;微波使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而对其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P>0. 05);微波提高了未催熟和催熟油菜籽低温压榨菜籽油中V_E、植物甾醇、总酚、canolol的含量;催熟油菜籽所得菜籽油的各项抗氧化指标均高于未催熟油菜籽,且两者经微波预处理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值)、氧化诱导期(IP)显著升高,分别为未微波处理的14. 6~15. 2倍、13. 0~16. 3倍、1. 3~1. 8倍,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氧化稳定性。由此可见,合理催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菜籽油品质,而微波预处理在改善油脂品质方面效果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预处理 化学催熟 低温压榨 营养品质 抗氧化性
下载PDF
Innovene S HDPE装置V4003结块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昌 黄庭 +3 位作者 荣力超 曹昌文 贺国强 郭子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296,共6页
Innovene S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从PE100级管材专用树脂的生产周期停车时,在残留粉料的排空过程中,低压闪蒸罐内会逐渐出现较大结块,采用^(13)C NMR,GPC,SEM,DSC,TREF等方法对结块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结块的主要组分为低相对分子质量... Innovene S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从PE100级管材专用树脂的生产周期停车时,在残留粉料的排空过程中,低压闪蒸罐内会逐渐出现较大结块,采用^(13)C NMR,GPC,SEM,DSC,TREF等方法对结块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结块的主要组分为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次要组分为粉料粒子,且两组分完全由第1反应器生成。其中,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能够溶于反应溶剂,它在溶剂中的浓度是影响结块形成的关键。在正常生产中,部分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可参与初生态共聚物的原位结晶,导致它的含量降低,从而避免结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结块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粉料粒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预处理文冠果冷榨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信 郑畅 +2 位作者 上官慧娟 杨博 李文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2,共5页
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采用不同条件进行微波预处理,然后加入文冠果种壳进行压榨制油,探讨微波预处理对文冠果出油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波预处理文冠果冷榨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 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采用不同条件进行微波预处理,然后加入文冠果种壳进行压榨制油,探讨微波预处理对文冠果出油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波预处理文冠果冷榨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冷榨文冠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水分8.3%、仁壳比9∶1、微波时间5.4 min、微波功率960 W,在此工艺条件下文冠果出油率为56.79%,比直接冷榨文冠果的出油率(46.37%)提高10.42个百分点。微波预处理使文冠果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略微提高,但对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微波预处理 冷榨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二氧化硅在菜籽油吸附脱磷中的应用及其对酚酸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未君 李文林 +3 位作者 刘昌盛 郑畅 周琦 李黄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3-689,共7页
为了精炼后的油中尽可能多地保留菜籽多酚,首先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infrared spectrum,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二氧化硅(SiO_(2))和磷脂酰乙醇胺(PE)以及它们的复合物进行表征... 为了精炼后的油中尽可能多地保留菜籽多酚,首先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infrared spectrum,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二氧化硅(SiO_(2))和磷脂酰乙醇胺(PE)以及它们的复合物进行表征分析,然后以菜籽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在SiO_(2)吸附脱磷处理中酚酸的变化规律,同时考察了吸附脱磷效果,并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获得了高脱磷率和高酚酸保留率的工艺参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SiO_(2)与PE的复合可能是一种弱的相互作用;SiO_(2)对菜籽油中的磷脂有较好的吸附脱除作用,在脱磷温度为35℃、SiO_(2)添加量为0.75%、脱磷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脱磷率可达86.7%,同时菜籽油中的总酚和Canolol(2,6-二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保留率分别高达99.5%和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菜籽油 表征 脱磷 酚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