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
1
作者 杜娇 王毅 +3 位作者 郑德义 张恺悦 陈大志 颜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予以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皮瓣情况(皮瓣一期成活率、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皮瓣感觉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力线及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血运可靠,能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提高皮瓣一期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 皮瓣修复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二维二氧化硅改性聚环氧乙烷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用于增强锂离子电池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志洪 石雁 +5 位作者 安金钰 郑德一 李龙 欧阳全胜 石斌 邵姣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5-1014,共10页
通过改性由酸蚀二维蛭石制备的二维二氧化硅,得到带正电荷的二维介孔二氧化硅(PSN+)纳米片,并将PSN+用作聚环氧乙烷(PEO)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的填料。由于PSN+具有丰富的正电荷,PSN^(+)与锂盐解离的阴离子能够有效结合,从而促进锂... 通过改性由酸蚀二维蛭石制备的二维二氧化硅,得到带正电荷的二维介孔二氧化硅(PSN+)纳米片,并将PSN+用作聚环氧乙烷(PEO)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的填料。由于PSN+具有丰富的正电荷,PSN^(+)与锂盐解离的阴离子能够有效结合,从而促进锂离子的运输,获得较好的锂离子转移数。在50℃时,基于PSN^(+)的SPEs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7.5×10^(-5)S·cm^(-1)),锂离子迁移数为0.30,稳定电压窗为4.41 V。因此,组装后的LiFePO_(4)锂电池在50℃、0.2C下具有优异的初始放电比容量(155.7 m Ah·g^(-1)),在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填料 二维二氧化硅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免疫细胞浸润与基因富集分析
3
作者 柳若冰 郑德义 李伟人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6期761-768,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搜索并下载CSCC数据集,经过检索及筛选得到临床信息GSE45216和GSE108008两个数据集,使用R语言CIBERSORT函数分析免...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搜索并下载CSCC数据集,经过检索及筛选得到临床信息GSE45216和GSE108008两个数据集,使用R语言CIBERSORT函数分析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以及它们在CSCC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性。使用vioplot软件绘制差异细胞的小提琴图,R软件clusterProfiler包对靶基因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CC组中38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6个上调基因、304个下调基因,通过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排名前10的关键基因分别为人乳铁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1、RPTN、天冬氨酰氨基葡糖苷酶、PAN3、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分泌粒蛋白5、叶酸受体3、维甲酸诱导蛋白14、多肽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14;CSCC发生发展中导致浆细胞数量增加,M1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记忆性CD4+T细胞为高浸润性,且细胞溶解活性与嗜酸粒细胞呈正相关(r=0.530,P<0.001),而与M2型巨噬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570,P<0.001),影响CSCC预后。GO富集分析显示,基因功能主要与角质细胞分化、细胞防御、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核内的蛋白酶体有关。KEGG信号通路富集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胆固醇代谢、脂肪酸等脂质代谢通路。结论部分免疫细胞浸润及其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在CSCC发生过程及其预后中起重要作用,角质细胞分化、脂质代谢信号通路改变可能与CSCC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免疫细胞浸润 差异表达基因 GEO数据库 生物信息分析
下载PDF
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成形术对腹部脂肪堆积伴腹壁松弛患者腹部形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王志伟 梁安裕 +1 位作者 郑德义 曹健南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9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成形术对腹部脂肪堆积伴腹壁松弛患者腹部形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至2023年12月在贵州整形口腔美容外科医院接受治疗的腹部脂肪堆积伴腹壁松弛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 目的 探讨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成形术对腹部脂肪堆积伴腹壁松弛患者腹部形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至2023年12月在贵州整形口腔美容外科医院接受治疗的腹部脂肪堆积伴腹壁松弛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脂肪抽吸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腹部周径、皮褶厚度、腹壁松弛度、腹壁功能恢复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腹部周径、皮褶厚度、腹壁松弛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2/39),低于对照组17.9%(7/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壁功能恢复评分(87.3±6.5)分,高于对照组(78.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9%(37/39),高于对照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成形术能有效改善腹部脂肪堆积伴腹壁松弛患者的腹部形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腹壁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抽吸 腹壁成形术 腹部脂肪堆积 腹壁松弛 并发症
下载PDF
钾营养对花期干旱胁迫芝麻生长及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张梓然 郑德益 +1 位作者 涂子豪 方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2-1789,共8页
为探究花期干旱胁迫下不同钾肥水平对芝麻(Sesamum indicum L.)生长和叶片氮代谢的影响,以及芝麻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以赣芝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方法,设置3个钾肥水平(0、60、120 kg·hm^(-2);K_(2)O)和2个土壤水分... 为探究花期干旱胁迫下不同钾肥水平对芝麻(Sesamum indicum L.)生长和叶片氮代谢的影响,以及芝麻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以赣芝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方法,设置3个钾肥水平(0、60、120 kg·hm^(-2);K_(2)O)和2个土壤水分处理(75%±5%和45%±5%田间持水量),对比不同钾肥水平下芝麻生长、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氮代谢酶活性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严重抑制芝麻生长,与正常灌水相比,干旱处理芝麻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比叶重和叶绿素值分别平均下降8.2个百分点、23.5%、8.1%和6.6%。干旱导致芝麻叶片的氮代谢能力减弱,与正常灌水相比,干旱处理芝麻叶片的氮、钾、可溶性蛋白(SP)和氨基酸(AA)含量分别平均提高5.4%、10.6%、21.1%和52.7%,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分别平均下降11.3%和16.6%。干旱胁迫下,与不施钾相比,施钾使芝麻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比叶重、叶绿素值、钾、氮含量分别提高3.3~7.2个百分点、20.9%~39.0%、3.2%~5.5%、1.0%~4.5%、14.8%~19.6%、2.0%~5.4%;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分别提高8.7%~9.5%和15.1%~20.0%。相关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叶片钾含量与氮、SP、FAA含量及NR、GOGAT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2)=0.69~0.95)。综上所述,施钾可缓解干旱胁迫对芝麻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叶片钾、氮含量及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施钾主要通过调控渗透调节、蛋白质合成及氮代谢等途径来提高芝麻的耐旱性。本研究结果为芝麻抗旱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干旱胁迫 钾肥 氮代谢
下载PDF
过表达miR-34a脂肪干细胞外泌体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向阳 郑德义 +1 位作者 王宝云 李自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7-893,共7页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过表达miR-34a后释放的外泌体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原代AD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记分子,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其成骨分化能力;采用miR-34a过表...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过表达miR-34a后释放的外泌体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原代AD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记分子,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其成骨分化能力;采用miR-34a过表达慢病毒感染ADSCs,获得miR-34a过表达的ADSCs(ADSCs/miR-34a)和阴性对照的ADSCs(ADSCs/miR-NC),然后提取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获得ADSCs外泌体(ExoADSCs)、miR-34a过表达的ADSCs外泌体(ExoADSCs/miR-34a)和阴性对照的ADSCs外泌体(ExoADSCs/miR-NC),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81和CD63;再将得到的外泌体分别与HSF共培养,分为对照组(HSF+PBS)、ExoADSCs处理组(HSF+ExoADSCs)、ExoADSCs/miR-NC处理组(HSF+ExoADSCs/miR-NC)和ExoADSCs/miR-34a处理组(HSF+ExoADSCs/miR-34a)。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ADSCs及外泌体中miR-34a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HSF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SF细胞的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SF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ax和Bcl-2)、纤维化相关蛋白(COLⅠ、COLⅢ)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1、p-Smad2和p-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得到ADSCs,并具有成骨分化能力;透射电镜可见直径在50~100 nm呈双层膜结构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状小体,Western blot显示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81和CD63阳性表达;miR-34a过表达可增加ADSCs及其外泌体中miR-34a表达水平;与ExoADSCs处理组和ExoADSCs/miR-NC处理组比较,ExoADSCs/miR-34a干预可抑制HSF增殖(P <0. 05),提高其凋亡率(P <0. 05),并上调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P <0. 05),并下调Bcl-2、COLⅠ、COLⅢ、p-Smad2、p-Smad3和TGF-β1等蛋白表达水平(P <0. 05)。结论过表达miR-34a的ADSCs外泌体可能通过下调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HSF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外泌体 MIR-34A 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增殖凋亡
下载PDF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胡露 郑德义 李伟人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9期1695-1700,共6页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及病理表现复杂,早期难以诊断。CMM早期可发生血液和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手术切除是CMM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目前在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方面还存在一定争议。此外,肿瘤扩...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及病理表现复杂,早期难以诊断。CMM早期可发生血液和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手术切除是CMM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目前在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方面还存在一定争议。此外,肿瘤扩大切除后创面修复也应兼顾功能与外观,需要根据创面情况选择个性化的修复方案。相信未来随着临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结合分子靶向、免疫治疗等有效治疗手段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手术切除范围 淋巴结清扫 创面修复
下载PDF
肾缺血再灌注通过促凋亡途径加重糖尿病小鼠肾损伤 被引量:6
8
作者 韩庆玲 郑德义 +3 位作者 李伟人 王志伟 杜娇 王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34-183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肾I/R加重糖尿病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2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ham组)(n=6),糖尿病假手术组(DM+Sham组)(n=6),...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肾I/R加重糖尿病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2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ham组)(n=6),糖尿病假手术组(DM+Sham组)(n=6),正常血糖肾缺血组(I/R组)(n=8),糖尿病肾缺血组(DM+I/R组)(n=8)。通过连续5 d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的方法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4周后,通过开腹用无创微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静脉30 min,然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12 h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常规生化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反应肾功能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中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血糖小鼠(P <0. 05),而糖尿病小鼠空腹体重明显低于正常血糖小鼠(P <0. 05)。I/R组和DM+Sham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高于Sham组(P <0. 05),DM+I/R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高于DM+Sham组和I/R组(P <0. 05)。与Sham组比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在I/R组和DM+Sham组小鼠肾组织中升高(P <0. 05),Bcl-2蛋白表达降低(P <0. 05);与DM+Sham和I/R组比较,DM+I/R组小鼠肾组织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 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升高,而抗凋亡蛋白Bcl-2降低,肾缺血再灌注通过促凋亡途径加重糖尿病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糖尿病 缺血再灌注 肾损伤
下载PDF
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蔡人杰 杨长煌 +2 位作者 郑德义 王宝云 杜娇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771-776,共6页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N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7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相关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7例NF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年龄(55±15)岁(15~76岁);合并基础疾病15例,其...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N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7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相关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7例NF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年龄(55±15)岁(15~76岁);合并基础疾病15例,其中糖尿病6例;明确及疑似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5例;发病部位以下肢为主(10例),其次会阴、阴囊及下腹部;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肺部感染9例,脓毒症及MODS 4例;分泌物细菌培养主要是大肠埃希菌。手术方式有切开扩创、负压封闭引流(VSD)、植皮及皮瓣转移,13例患者行VSD负压引流,11例经植皮、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治愈12例,好转出院5例,住院时间(38.1±22.2)d。结论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应早期手术扩创及负压引流,结合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及基础疾病、并发症的内科治疗,植皮、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负压封闭引流 植皮 皮瓣转移
下载PDF
皮肤多发性基底细胞癌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志伟 郑德义 +3 位作者 李伟人 刘莉 韩庆玲 颜小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7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以"多发性"和"基底细胞癌"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时限1985年1月~2017年11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排除在不同刊...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以"多发性"和"基底细胞癌"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时限1985年1月~2017年11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排除在不同刊物或以不同形式重复报道的病例。统计分析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病理结果、预后情况等。结果共检索得出38篇文献,52例多发性基底细胞癌。从1985年起,按每8年划分,每个阶段分别报道3、5、19、25例。男女比例1.26∶1,年龄4~82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共31例(59.6%)。病程中位数7年。报道职业的16例中,7例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病灶位于光暴露部位48例(92.3%);报道病灶个数的51例中,病灶个数≥5个的共25例。病灶伴破溃21例(40.4%),临床分型中结节溃疡型33例(63.5%)。42例病理分型中实体型25例(59.5%)。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9.2%。淋巴结转移2例(转移率3.8%)。报道治疗方案的22例中,手术切除17例(77.3%)。报道随访及预后的15例中,复发2例(复发率13.3%),分别在术后1、2年复发。结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颈和上肢,就诊时间较晚,临床误诊率、溃疡发生率、转移率、复发率较高。手术切除依然是主要治疗方法。近期报道例数增加,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临床 病理 多发性
下载PDF
游离穿支皮瓣对前臂和手部电击伤创面的美学修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宝云 肖向阳 +3 位作者 郑德义 程代薇 彭德飞 李自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穿支皮瓣在前臂和手部电击伤创面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前臂、手部电击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20~50岁;皮肤缺损面积7 cm×5 cm^18 cm×8... 目的探讨游离穿支皮瓣在前臂和手部电击伤创面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前臂、手部电击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20~50岁;皮肤缺损面积7 cm×5 cm^18 cm×8 cm。均采用跨区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穿支单叶几何图形皮瓣移植修复。其中10例采用携带感觉神经的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10例采用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20 cm×9 cm。供区10例采用美容缝合直接关闭,10例植皮修复。结果20例移植皮瓣完全成活,其中1例术后第2天发生动脉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吻合血管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1~36个月,手掌、前臂外形基本满意,携带的感觉神经术后恢复大部分触觉、痛觉及温度觉,皮瓣两点辨距觉9~11 mm,术后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无功能障碍。结论游离穿支皮瓣具有供区隐蔽、血供可靠、皮瓣质地近似、耐磨性好的优点,是手掌及前臂分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美学修复及功能重建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击伤 皮肤缺损 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c-Jun氨基端激酶介导细胞自噬参与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12
作者 郑德义 路露 +4 位作者 王宝云 杨长煌 杨扬 李平洋 杜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活化在肠缺血再灌注(II/R)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夹闭6~8周龄雄性SD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CXK(京)2016-006]建立II/R肺损伤模型,首先用随机数据表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及肠缺血45 ... 目的探讨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活化在肠缺血再灌注(II/R)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夹闭6~8周龄雄性SD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CXK(京)2016-006]建立II/R肺损伤模型,首先用随机数据表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及肠缺血45 min后再灌注即刻(0)、2、6、8、16 h组(每组6只),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I/R肺组织磷酸化JNK(p-JNK)及活化蛋白-1(AP-1)蛋白表达;然后再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I/R+溶剂对照组(II/R),II/R+JNK抑制剂组(JNK^(-)),II/R+JNK激动剂组(JNK^(+)),每组6只,JNK抑制剂SP600125或JNK激动剂Anisomycin预处理大鼠,II/R后6 h处死大鼠提取肺组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磷酸化JNK(p-JNK)、AP-1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及p62表达,测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病理性学改变,观察II/R肺损伤情况。所有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肠缺血后再灌注即刻、2、6、8、16 h肺组织p-JN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1.51±0.01比1.000,q=42.2;2.32±0.01比1.000,q=109.1;4.70±0.03比1.000,q=305.6;3.71±0.04比1.000,q=223.5;2.43±0.01比1.000,q=118.0;P<0.01),II/R后肺组织W/D明显高于sham组(15.37±0.53比9.64±0.11,q=21.2,P<0.01),JNK^(-)组肺p-JNK明显低于II/R组(1.13±0.01比2.46±0.01,q=464.2,P<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SP600125预处理大鼠II/R后肺组织Beclin-1、LC3-BⅡ明显低于II/R组,p62蛋白表达高于II/R组,肺W/D显著低于II/R组(10.90±0.73比15.37±0.53,q=16.6,P<0.01),组织学检测肺损伤及炎细胞浸润减轻;而JNK^(+)组肺p-JNK及Beclin-1、LC3-BⅡ显著升高,p62明显降低,肺组织W/D升高,肺间质增厚、炎细胞浸润明显增多,部分肺泡内出血。结论II/R导致肺JNK/AP-1信号通路持续活化,通过自噬增强加重II/R肺损伤,抑制JNK信号通路活化通过减低自噬减轻II/R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 C-JUN氨基端激酶
原文传递
皮肤Merkel细胞癌171例临床及病理回顾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志伟 李伟人 +4 位作者 刘莉 颜小玲 郑德义 王毅 杜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5-698,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肤Merkel细胞癌(MC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8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国内报道的皮肤MCC病例资料。结果1986-2017年的31年间,国内共... 目的分析皮肤Merkel细胞癌(MC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8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国内报道的皮肤MCC病例资料。结果1986-2017年的31年间,国内共报道皮肤MCC171例,男78例,女93例,男女例数之比为1:1.19。50岁以上136例(79.5%)。139例(81.3%)发生在头面部或四肢部位。149例(87.1%)曾被误诊,分别为肿物待查89例(52.0%)、恶性淋巴瘤34例(19.9%)、良性肿瘤15例(8.8%)及非肿瘤11例(6.4%)。临床分期Ⅰ期84例(49.1%)、Ⅱ期49例(28.6%)。1例接受免疫治疗,165例手术切除,单纯手术91例,手术后放疗24例,手术后化疗19例,手术后联合放、化疗31例。5例患者未描述治疗方案。74例MCC患者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52.7%,5年6.8%。按临床分期,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6.1%,Ⅱ期患者5.6%,Ⅲ期、Ⅳ期为0。结论中国皮肤MCC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头面颈、四肢为好发部位,临床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病灶结合放疗、化疗是国内普遍治疗方案,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KEL细胞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预后
原文传递
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亮 郑庆桂 +2 位作者 程代薇 郑德义 郭晓波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750-752,共3页
目的在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的基础上,探求一种术后瘢痕更为隐藏、外形美观的矫正内眦赘皮术式。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193例内眦赘皮患者采用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结果193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所... 目的在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的基础上,探求一种术后瘢痕更为隐藏、外形美观的矫正内眦赘皮术式。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193例内眦赘皮患者采用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结果193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12个月,3例内眦赘皮矫正不足,2例矫正过度,其余患者均满意,内眦角形态自然,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设计简易,瘢痕不明显,术后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赘皮 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 美学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4基因敲除延迟皮肤创面愈合及促进早期瘢痕形成
15
作者 周栋珍 郑德义 +1 位作者 舒莉萍 向文碧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索Toll样受体4(TLR4)在小鼠皮肤缺损创面愈合及早期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36只购自南京大学动物模式研究所的小鼠分为野生型组(WT)和TLR4基因敲除组(TLR4KO)切除部分背部全层皮肤建立模型,每组18只,观察小鼠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 目的探索Toll样受体4(TLR4)在小鼠皮肤缺损创面愈合及早期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36只购自南京大学动物模式研究所的小鼠分为野生型组(WT)和TLR4基因敲除组(TLR4KO)切除部分背部全层皮肤建立模型,每组18只,观察小鼠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造模后7、14、21、28dTLR4,11d和33d白细胞介素(IL)-6、IL-10mRNA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估33d创面及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在创面愈合过程中,TLR4KO创面闭合时间高于WT[(25.91±2.81)d比(19.55±2.42)d,t=5.690,P<0.01],TLR4K0 IL-10 mRNA指标低于WT(0.005比1.000,t=37.070,P<0.01),TLR4KOIL-6mRNA指标高于WT(2.650比1.000,t=19.290,P<0.01)。在瘢痕形成早期,TLR4K0表皮厚度高于WT[(45.83±1.61)μm比(22.79±2.07)μm,t=7.645,P<0.01],TLR4KOI型/Ⅲ型胶原比值高于WT(24.54±1.27比7.93±1.76,t=10.820,P<0.01),TLR4K0 IL-6mRNA指标高于WT(3.190比1.000,t=9.865,P<0.01),TLR4K0与WTIL-10mRNA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8比1.000,t=0.960,P>0.05)。结论TLR4功能完全丧失导致皮肤创面延迟愈合,进而导致TLR4基因敲除小鼠早期瘢痕明显,可能与炎性反应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创伤愈合 瘢痕 炎症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Laser Re-heating on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ic Properties of PSN-PZT Ceramics
16
作者 ZHANG Jing zheng deyi +3 位作者 PENG Guigui CHENG Cheng HU Shunmin ZHANG Hao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2016年第4期153-158,共6页
Lead zirconate titanate(PSN-PZT) is widely utilized in various areas based on its desirable piezo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stable performance.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the ceramic samples,w... Lead zirconate titanate(PSN-PZT) is widely utilized in various areas based on its desirable piezo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stable performance.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the ceramic samples,which have been prepared by traditional solid-state sintering,then are re-heated by strong laser beam.Phas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through XRD,SEM and TEM.Also,Quasi-static d_(33) tester and the capacitance tester have been introduced for measuring electrical performanc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eramic samples are with more amount percentage tetragonal phase after laser re-heating.Cracks could be induced and initialized by higher input laser intensity.TEM results suggested that,when the input laser power is at 1000 W,tetragonal and rhombohedral phases are co-existed and the ceramic samples are with the best electrical properties.The ceramics heated by power of 1000 W present excellent electric properties,d_(33) increased 24.8%,and tanS decreased 9%,which is distinguish advance compared with original ceramics in solid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N-PZT ceramics laser re-heating electrica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