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煤系全油气系统特征
1
作者 支东明 李建忠 +6 位作者 杨帆 陈旋 武超 王波 张华 胡军 靳继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3-466,共14页
基于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近源勘探最新成果,以全油气系统理念和思路重新认识台北凹陷侏罗系水西沟群烃源岩、储层条件和生储盖组合,深入解析煤系全油气系统。结果表明:(1)水西沟群八道湾组、西山窑组煤系烃源岩和三工河组泥质烃源岩表现... 基于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近源勘探最新成果,以全油气系统理念和思路重新认识台北凹陷侏罗系水西沟群烃源岩、储层条件和生储盖组合,深入解析煤系全油气系统。结果表明:(1)水西沟群八道湾组、西山窑组煤系烃源岩和三工河组泥质烃源岩表现为长时间生烃、具有多个生烃高峰和油气兼生的特点,为侏罗系煤系全油气系统提供充足的油气来源;(2)多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为斜坡区、洼陷区发育常规砂岩、致密砂岩、煤岩、泥页岩等多类型储层,为油气成藏聚集提供多种储集空间;(3)3期油气充注与构造演化、多类型储层有效配置,形成常规-非常规油气序次成藏聚集的特点,从构造高部位到洼陷区发育远源常规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近源低饱和度构造-岩性油气藏和源内致密砂岩气聚集、煤岩储层气、页岩油等类型油气聚集。其中,源内致密砂岩气、煤岩气是当前勘探拓展的重点领域,洼陷区页岩油气值得未来探索研究。煤系全油气系统新认识将进一步丰富完善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为吐哈盆地油气资源的整体勘探部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中下侏罗统 全油气系统 煤系 致密油气 煤岩气 页岩油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残留海相凹陷勘探实践及全油气系统
2
作者 支东明 陈旋 +3 位作者 杨润泽 刘俊田 于海跃 马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钱滩凹陷为残留海相凹陷,近年来多口井在石钱滩组获高产天然气,且凹陷各部位不同层系均见到油气显示,揭示了其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及全油气系统特征。基于地震、钻井、测井、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石钱滩凹陷形成及演化...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钱滩凹陷为残留海相凹陷,近年来多口井在石钱滩组获高产天然气,且凹陷各部位不同层系均见到油气显示,揭示了其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及全油气系统特征。基于地震、钻井、测井、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石钱滩凹陷形成及演化、全油气系统形成条件及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晚石炭世的北天山洋壳俯冲及海水侵入,使得石钱滩地区发育陆源供给的海相中等—优质烃源岩,该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储集层类型齐全,发育石炭系火山岩、石钱滩组海相碎屑岩和二叠系金沟组陆相碎屑岩,在这几类储集层中均有油气成藏;受石钱滩组烃源岩生烃演化及多类型储集层特征的控制,形成了凹陷区页岩气藏—斜坡区致密油气藏—高部位常规油气藏的分布模式,具有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有序共生的全油气系统特征。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针对石钱滩凹陷,应在近源斜坡区寻找致密油气藏,在源上断阶带及构造高部位寻找构造-岩性油气藏及火山岩风化壳油气藏,在源内寻找海相页岩天然气藏;北疆石炭系近源有利岩性相带、山前冲断掩伏构造、盆内古隆起和斜坡区是有利的勘探区域,应围绕凹陷区页岩油气藏、环凹陷区致密砂岩油气藏、高部位常规油气藏和隆起区火山岩风化壳油气藏展开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钱滩凹陷 石炭系 残留海相 石钱滩组 油气勘探 全油气系统
下载PDF
中国陆相烃源岩氮同位素组成与有机质聚集
3
作者 曹剑 夏刘文 +5 位作者 胡文瑄 Eva E STÜEKEN 支东明 唐勇 向宝力 何文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925,共14页
氮作为重要的生命元素与有机质聚集之间具有成因联系,但尚未形成系统性、规律性认识。以中国广泛发育的二叠系—古近系陆(湖)相烃源岩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根据氮同位素(δ^(15)N)组成,结合盐度和蒸发性碱类矿物特征,可将中... 氮作为重要的生命元素与有机质聚集之间具有成因联系,但尚未形成系统性、规律性认识。以中国广泛发育的二叠系—古近系陆(湖)相烃源岩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根据氮同位素(δ^(15)N)组成,结合盐度和蒸发性碱类矿物特征,可将中国陆相烃源岩分为3组:近中性组1(δ^(15)N平均值为4.0‰±1.5‰)、近中性组2(δ^(15)N平均值为7.1‰±1.6‰)和碱性组(δ^(15)N平均值为18.4‰±3.3‰)。在δ^(15)N<10‰的近中性组中,烃源岩的δ^(15)N与有机质丰度、类型、生烃能力和页岩油潜力呈正相关,原因在于较高的δ^(15)N值指征了生烃母质组成的变化。在δ^(15)N>10‰的碱性组中,有机质类型都较好,页岩油潜力都较高,但烃源岩的δ^(15)N与有机质聚集的响应关系不如中性组,反映有机质聚集受非δ^(15)N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与控制。据此建立了基于δ^(15)N划分出的3类湖相烃源岩的有机质聚集模式(<5‰、5‰~10‰、>10‰)。δ^(15)N具有示踪有机质聚集和烃源岩质量的潜力,以湖相烃源岩为例,低δ^(15)N型(δ^(15)N<5‰)质量差,中—高δ^(15)N型(δ^(15)N>5‰)质量好。从氮同位素组成和氮循环这一新角度探讨了烃源岩有机质聚集,丰富了氮的生物地球化学与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聚集 氮同位素 初级生产力 有机质保存条件 陆相烃源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全油气系统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支东明 李建忠 +4 位作者 杨帆 康积伦 张伟 马强 陶林本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3,共10页
为了深入剖析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对烃源岩、沉积物源体系、构造演化和源储时空匹配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具备形成全油气系统的地质条件。平面上由凹陷中部向边缘依次发育页岩油、致密油、常规砂砾岩油藏3个带... 为了深入剖析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含油气系统,对烃源岩、沉积物源体系、构造演化和源储时空匹配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具备形成全油气系统的地质条件。平面上由凹陷中部向边缘依次发育页岩油、致密油、常规砂砾岩油藏3个带,纵向上围绕二叠系芦草沟组优质烃源岩自下而上发育致密油、页岩油、常规砂砾岩油藏,油气整体呈现“全油气系统”成藏特点。以该认识为指导,3种类型油藏勘探均取得突破,基本形成满凹含油、多层多类型油藏叠合有序共生态势。立足大平台、多套层系立体开发模式,最大限度实现效益动用的思路和技术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解剖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全油气系统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和勘探开发实践,对丰富全油气系统勘探理论,指导相似富油凹陷的勘探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油气系统 有序共生 立体开发 二叠系 吉木萨尔凹陷
下载PDF
吐哈探区深层油气勘探进展及潜力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支东明 李建忠 +3 位作者 陈旋 杨帆 刘俊田 林霖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64,共12页
为实现吐哈探区油气勘探由中—浅层向深层、由常规向非常规转向,推动其深层油气资源勘探,通过对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准东地区的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的分析,对其含油气系统特征和勘探潜力评价,梳理主要勘探方向,优选战略突... 为实现吐哈探区油气勘探由中—浅层向深层、由常规向非常规转向,推动其深层油气资源勘探,通过对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准东地区的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的分析,对其含油气系统特征和勘探潜力评价,梳理主要勘探方向,优选战略突破领域。石炭纪—二叠纪,吐哈探区为统一沉积盆地,具有相似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建造;三叠纪—侏罗纪,研究区被分割,形成独立的前陆盆地;与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相对应,形成了石炭系海相—海陆过渡相、二叠系湖相和侏罗系湖相—煤系3套烃源岩,构成三大含油气系统。勘探思路的转变促进了深层油气勘探的重大进展,准东地区石钱滩组海相碎屑岩油气藏、二叠系页岩油藏、常规砂岩油藏以及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大面积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大规模优质储量,实现了战略资源的有序接替;应按照战略准备、战略突破和战略进行3个层次的勘探,聚焦10个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三塘湖盆地 准噶尔盆地 准东地区 深层油气 勘探成果 勘探方向 勘探进展 油气潜力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聚集机理 被引量:134
6
作者 支东明 唐勇 +4 位作者 杨智峰 郭旭光 郑孟林 万敏 黄立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4-534,共11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烃源岩热解、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的结果,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聚集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咸化湖盆型沉积地层富含...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烃源岩热解、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的结果,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聚集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咸化湖盆型沉积地层富含有机质,是烃源岩层也是储层,页岩油藏具有"源储一体"的地质特征,存在粉砂岩类与泥岩类和白云岩类与泥岩类两类岩性组合类型。芦草沟组大面积整体含油、"甜点"富集且原油成熟度较低。页岩油赋存岩石的润湿性为亲油性,生烃增压是页岩油运聚的主要动力。微纳米孔喉、层理缝与构造裂缝形成页岩油的有利储集空间与渗流通道。页岩油整体为源内或近源聚集,并以游离态和吸附态赋存于芦草沟组"甜点"段与泥页岩层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增压 页岩油 烃源岩 源储一体 富集机理 咸化湖盆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与全油气系统成藏模式 被引量:103
7
作者 支东明 唐勇 +3 位作者 何文军 郭旭光 郑孟林 黄立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51,共14页
基于地质、地震及钻测井新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全油气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常规-非常规油藏有序共生特征以及成藏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受风城组碱湖优质烃源岩热演化及其生排烃过程、多类型(砾岩、砂岩、白... 基于地质、地震及钻测井新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全油气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常规-非常规油藏有序共生特征以及成藏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受风城组碱湖优质烃源岩热演化及其生排烃过程、多类型(砾岩、砂岩、白云岩、泥页岩)储集层特征的控制,形成了常规构造-岩性油藏及受源储结构控制的致密油和页岩油。平面上,自玛湖凹陷周缘斜坡区向凹陷区,呈现成熟常规油藏—中高成熟致密油—中高成熟页岩油的有序共生特征。基于风城组常规-非常规油藏有序共生特征,明确风城组油气具有大面积连续聚集的特点,存在源储一体、源储紧邻、源储分离3类成藏模式,3类成藏模式在源储结构、储集层岩性及其空间分布、烃类运移特征、油气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明确了准噶尔盆地应加快统筹常规-非常规油气整体布控与一体化推进,实现全油气系统的整体突破。进一步丰富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富集地质理论,以期为其他富烃凹陷的勘探研究做类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下二叠统 风城组 非常规油气 有序共生 成藏模式 页岩油 全油气系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重大发现及下组合勘探前景展望 被引量:94
8
作者 杜金虎 支东明 +5 位作者 李建忠 杨迪生 唐勇 齐雪峰 肖立新 魏凌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高探1井于白垩系清水河组测试获日产千方高产油气流,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有利成藏条件,主要表现在:①发育多套烃源岩,其中侏罗系、二叠系为主力烃源岩,烃源灶规模大;②发育... 高探1井于白垩系清水河组测试获日产千方高产油气流,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有利成藏条件,主要表现在:①发育多套烃源岩,其中侏罗系、二叠系为主力烃源岩,烃源灶规模大;②发育白垩系清水河组、侏罗系头屯河组和喀拉扎组等多套规模有效储集层;③发育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性巨厚泥岩盖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具备良好封盖能力;④发育成排成带分布的大型背斜构造,北部斜坡区还具有形成大型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为形成大油气田提供了良好圈闭条件;⑤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等静态要素匹配良好,动态演化有利于油气规模聚集。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具有西段四棵树凹陷、中段和东段大构造、北部斜坡等3个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高探1井 下组合 成藏条件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页岩油地质特征、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82
9
作者 支东明 宋永 +3 位作者 何文军 贾希玉 邹阳 黄立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9-401,共13页
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发育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以陆相咸化湖盆多源混合细粒沉积为主,具备良好的页岩油形成条件,在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已形成10亿吨级页岩油储量规模区。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现有勘探地质资料,系统梳理盆地中下二叠... 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发育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以陆相咸化湖盆多源混合细粒沉积为主,具备良好的页岩油形成条件,在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已形成10亿吨级页岩油储量规模区。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现有勘探地质资料,系统梳理盆地中下二叠统页岩油重点有利区地质特征。同时,对标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分析已有良好苗头的玛湖凹陷风城组、五彩湾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页岩油勘探潜力,探讨盆地页岩油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中下二叠统滨浅湖半深湖相泥质、白云质、凝灰质多源细粒混合沉积,不仅形成优质烃源岩,同时发育致密背景下的“甜点”储集层,纵向上源储叠置、频繁互层的有利成藏组合,奠定了盆地中下二叠统页岩油富集的基础,具有邻源供烃、自生为辅、原位聚集的典型陆相页岩油特征。盆地页岩油极限可探明总资源量为27.25×108 t.玛湖凹陷风城组地质条件相对优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是盆地页岩油接替的主攻领域;五彩湾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页岩油地质条件相对较差,仅能作为远景勘探领域;此外,博格达山前芦草沟组、阜康东道海子凹陷斜坡区平地泉组是潜在页岩油勘探领域,现阶段需夯实地质综合研究基础,超前做好地质认识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组 芦草沟组 平地泉组 页岩油 地质特征 资源潜力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藏地质特征与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55
10
作者 支东明 唐勇 +4 位作者 郑孟林 徐洋 曹剑 丁靖 赵长永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5-623,共9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是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为了给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也为中国陆相页岩油成藏理论提供新积累,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录井、试油、岩心、烃源岩热解、铸体薄片等分析测试的结果,对风城组页岩油地...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是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为了给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也为中国陆相页岩油成藏理论提供新积累,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录井、试油、岩心、烃源岩热解、铸体薄片等分析测试的结果,对风城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和成藏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风城组主要为一套沉积于碱湖环境,受机械、化学、生物、火山等沉积作用形成的混积岩,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性段,烃源岩全层段发育,富含藻类有机质,烃源岩最发育层段也是甜点发育层段,甜点层与烃源岩层呈互层或属于同层。风一段、风三段发育粉砂岩类和云质岩类甜点,风二段发育云质岩类甜点,甜点夹于烃源岩和碱性矿物层中。富有机质烃源岩、沉积微相、岩性、构造裂缝等控制着页岩油聚集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地质特征 控制因素 风城组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藏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 被引量:38
11
作者 霍进 支东明 +8 位作者 郑孟林 唐勇 王霞田 常秋生 郭旭光 丁靖 何文军 鲍海娟 高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典型的陆相咸化湖盆页岩油,综合利用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油藏特征及形成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芦草沟组大面积含油,以游离态和吸附态2种状态在多层"甜点"层的微—纳米孔喉、层...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典型的陆相咸化湖盆页岩油,综合利用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油藏特征及形成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芦草沟组大面积含油,以游离态和吸附态2种状态在多层"甜点"层的微—纳米孔喉、层理缝中聚集,被页岩隔层分隔,存在上、下2个"甜点"富集层段。页岩油藏地层压力、成熟度从凹陷区向斜坡区逐渐降低,原油密度逐渐增大。烃源岩品质及成熟度控制了页岩油的分布与原油性质,沉积微相控制了页岩油的分布层位,页岩的岩性与物性控制了页岩油的富集甜点,生烃增压是页岩油成藏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油藏特征 咸化湖盆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新疆北部油气晚期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支东明 曹剑 +2 位作者 张景坤 郑孟林 秦志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2-552,共11页
油气晚期成藏是大油气区形成的重要特征。综合前人认识与最新地质、地球化学数据,以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远程应力为重要成藏影响因素,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和发展这一石油地质学研究前沿。结果表... 油气晚期成藏是大油气区形成的重要特征。综合前人认识与最新地质、地球化学数据,以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远程应力为重要成藏影响因素,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和发展这一石油地质学研究前沿。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疆北部地区的油气晚期成藏很有可能产生了远程效应,包括成烃演化、原生-次生油藏调整与构造破坏等方面。成烃演化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天山快速隆升、强烈剥蚀,伴随巨厚山前沉积,为下伏多套烃源岩的成烃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快速成熟地温,烃源岩规模生烃。原生-次生油气藏调整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为例,喜马拉雅期构造自南向北抬升,浅层断裂发育,油气多源混合与次生调整频繁,形成自南向北数百千米的大型原生-次生叠置的复杂含油气系统。油气藏构造破坏以准噶尔盆地周缘为例,远程应力导致的强烈构造变形使得山前褶皱与断裂发育,广泛出露构造型油气苗,是油气成藏的“活化石”。据此思路,建议将新疆北部地区的准噶尔和吐哈等盆地纳入统一的超级盆地全油气系统,开展整体、系统研究,协同推进油气勘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全油气系统 超级盆地 成藏效应 晚期成藏 新疆北部
下载PDF
以优良机关作风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初探
13
作者 支东明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机关是企业指挥中枢和执行各项决策部署的核心,优良作风是保障机关作用充分发挥,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国有企业机关的关键作用以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就培育优良机关作风的着力点与... 机关是企业指挥中枢和执行各项决策部署的核心,优良作风是保障机关作用充分发挥,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国有企业机关的关键作用以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就培育优良机关作风的着力点与主要途径进行分析探讨,为国有企业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优良作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作风 企业治理现代化 干部队伍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背斜战略突破与下组合勘探领域评价 被引量:55
14
作者 何海清 支东明 +5 位作者 雷德文 杨迪生 肖立新 袁波 齐雪峰 赵进雍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是该盆地油气勘探的战略接替区,高探1井下组合的战略突破,进一步证实了准南下组合油气勘探前景广阔。通过分段构造建模、分带落实下组合构造与圈闭特征,结合关键成藏要素匹配关系研究,深化了下组合大构造成藏...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是该盆地油气勘探的战略接替区,高探1井下组合的战略突破,进一步证实了准南下组合油气勘探前景广阔。通过分段构造建模、分带落实下组合构造与圈闭特征,结合关键成藏要素匹配关系研究,深化了下组合大构造成藏条件认识。研究认为,①准南中-下侏罗统为主力烃源岩,资源潜力大;发育白垩系清水河组、侏罗系头屯河组和喀拉扎组等多套规模有效储层;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性巨厚泥岩盖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具备良好的封盖能力。②准南下组合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静态成藏要素空间配置关系好;动态成藏要素时间配置关系好,圈闭形成早,构造形成期与主力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匹配,后期改造弱、保存条件好,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成藏条件。综合关键成藏要素分析,优选下组合近源背斜型圈闭吐谷鲁背斜、呼图壁背斜及东湾背斜作为准南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组合 背斜构造 成藏条件 勘探突破
下载PDF
新疆地区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成藏组合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38
15
作者 匡立春 支东明 +4 位作者 王小军 李建忠 刘刚 何文军 马德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共16页
近年来全球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不断获得多项重大油气发现,证实含油气盆地深层蕴含巨大的勘探潜力。新疆地区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稳定中国油气战略坚实的能源保障,但限于深层领域多,油气富集规律复杂,其勘探潜... 近年来全球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不断获得多项重大油气发现,证实含油气盆地深层蕴含巨大的勘探潜力。新疆地区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稳定中国油气战略坚实的能源保障,但限于深层领域多,油气富集规律复杂,其勘探潜力及方向不是十分明确,进一步厘清新疆地区深层—超深层重点领域区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疆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分析,对比研究了新疆地区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深层基础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成藏组合特征,系统梳理了三大盆地深层油气勘探领域,结合典型油气藏解剖,构建了新疆地区深层不同领域油气成藏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其控藏要素及油气分布特征。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库车前陆冲断带、塔西南山前带,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南缘冲断带下组合、二叠系页岩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三叠系、深层石炭系等区带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未来深层寻求规模储量及重大突破的重要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多旋回叠合盆地 深层—超深层 成藏组合 勘探潜力 勘探领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康探1井重大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33
16
作者 何海清 支东明 +4 位作者 唐勇 刘超威 陈洪 郭旭光 王泽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近期中国石油风险探井康探1井在二叠系两层连获百吨高产,实现了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的重大突破。为评价阜康凹陷勘探前景,基于康探1井钻探认识,系统梳理和总结阜康凹陷大油区有利成藏条件,指明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表明... 近期中国石油风险探井康探1井在二叠系两层连获百吨高产,实现了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的重大突破。为评价阜康凹陷勘探前景,基于康探1井钻探认识,系统梳理和总结阜康凹陷大油区有利成藏条件,指明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表明,阜康凹陷发育石炭系和二叠系两套规模有效烃源岩;受古地貌控制,在斜坡区和凹陷区发育中、上二叠统两套规模储集体,分布格局相似,厚度大,具备形成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条件;烃源岩演化与构造演化时空匹配,晚期上倾方向封堵条件的形成造就了两期油气的差异聚集和有序分布,凹陷区为晚期油气规模勘探领域。阜康凹陷坡下三大凹槽区是有利的勘探方向,展现了斜坡区和凹陷区岩性油藏规模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凹陷 二叠系 重大突破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煤岩气的勘探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8
17
作者 郭绪杰 支东明 +5 位作者 毛新军 王小军 易士威 朱明 甘仁忠 武雪琼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9,共12页
基于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岩储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煤层气井试气结果的分析,提出在侏罗系煤层中存在既不同于煤层气、也不同于常规气的一种新的聚集类型的天然气——煤岩气。煤岩气是介于常规气和煤层气之间... 基于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岩储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煤层气井试气结果的分析,提出在侏罗系煤层中存在既不同于煤层气、也不同于常规气的一种新的聚集类型的天然气——煤岩气。煤岩气是介于常规气和煤层气之间的一种新的天然气资源类型,具有常规储层和非常规储层共存,游离气和吸附气共生,自源气和它源气互补聚集、有序分布的特征。针对这一新的勘探领域,优选白家海凸起彩31井断背斜构造,以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为目的层部署风险探井——彩探1H井,试气获得最高日产5.7×10^(4)m^(3)、稳产日产2×10^(4)m^(3)的工业气流,实现了煤岩气勘探的重大发现。煤岩气的提出与勘探发现实现了天然气地质认识新突破,开辟了天然气勘探新领域,引领了天然气勘探新方向,对含煤盆地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白家海凸起 侏罗系 煤岩气 煤岩储层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风险领域分析与沙湾凹陷战略发现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杜金虎 支东明 +4 位作者 唐勇 贾春明 徐洋 阿不力米提.依明 邓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5,共12页
从玛湖大油区上二叠统成藏特点和油气分布规律入手,明确了3种类型油气藏有序分布规律,建立地层背景下广覆式退积型扇三角洲源上大面积成藏模式。首次统一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东西部地层系统,通过石油地质条件类比研究,发现了面积超过2.5... 从玛湖大油区上二叠统成藏特点和油气分布规律入手,明确了3种类型油气藏有序分布规律,建立地层背景下广覆式退积型扇三角洲源上大面积成藏模式。首次统一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东西部地层系统,通过石油地质条件类比研究,发现了面积超过2.5×10~4km^2的中央坳陷上二叠统中组合石油重大接替领域。在古地貌控沉控砂交互分析基础上,认为上二叠统受沟槽体系控制,在地层超覆背景下发育八大扇三角洲沉积,为此确定四大勘探领域和十大有利区带成藏条件优越,具备整体勘探条件。沙湾凹陷西斜坡是油气长期汇聚成藏的有利指向区,其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相带有利储层,物性较好,岩性圈闭群数量多、面积广,资源量大且勘探程度低,具有多层系立体成藏的特点,是风险勘探的重大领域。为此2018年优选沙湾凹陷西斜坡地层背景下岩性油藏群作为突破口,部署沙探1井,获重大发现,展现出与玛湖凹陷类似的多层系立体勘探潜力,有望与玛湖大油区连片,形成又一个勘探大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上二叠统 沙湾凹陷 风险领域 发现意义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Pst-1374的表达纯化及初步结构特征
19
作者 方涵 智东明 +5 位作者 赵海斌 王晓杰 康振生 陶虎 邓汉卿 王媛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010-1015,共6页
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条锈病是小麦上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在条锈菌侵染小麦过程中,条锈菌向小麦细胞分泌效应蛋白,改变宿主的防御反应。效应蛋白Pst-1374来源于条锈菌小种PST-78,将P... 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条锈病是小麦上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在条锈菌侵染小麦过程中,条锈菌向小麦细胞分泌效应蛋白,改变宿主的防御反应。效应蛋白Pst-1374来源于条锈菌小种PST-78,将Pst-1374基因插入pET-32a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使用镍柱亲和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重组效应蛋白Pst-1374,然后通过液质联用质谱(LC-MS)、动态光散射(DLS)、凝胶过滤层析(GFC)和圆二色谱(CD)研究了Pst-1374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溶液中的Pst-1374大部分为无规则卷曲结构,只有小部分为规则的二级结构;三氟乙醇(TFE)可以稳定Pst-1374的结构,增加α-螺旋的比例。这些结构特点的发现为其他效应蛋白的结构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菌 效应蛋白 表达与纯化 本质上非结构蛋白
下载PDF
Orderly coexistence and accumulation models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s in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Mahu sag,Junggar Basin 被引量:3
20
作者 zhi dongming TANG Yong +3 位作者 HE Wenjun GUO Xuguang ZHENG Menglin HUANG Lil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1期43-59,共17页
By using the latest geological,seismic,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otal petroleum system and the orderly coexis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ccumulation mo... By using the latest geological,seismic,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otal petroleum system and the orderly coexis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ccumulation models of conventional&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in the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Junggar Basin.Controlled by thermal evolution,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process of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n alkaline lake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type reservoirs(conglomerate,sandstone,dolomite and shale),conventional structure-lithologic reservoirs and tight oil and shale oil reservoirs controlled by source-reservoir structure have been formed.On the plane,mature conventional reservoirs,medium-high mature tight oil,and medium-high mature shale oil reservoirs coexist orderly from the slope area around Mahu sag to the sag.Based on the orderly coexi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in the Fengcheng Formation,it is clear that oil and gas in the Fengcheng Formation accumulate continuously over a large area in three accumulation models:integrated source-reservoir,source-reservoir in close contact,and separated source-reservoir model.The three accumulation models differ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rce-reservoir structure,reservoir litholog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hydrocarbon migration,oil and gas type.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ventional&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should be explored and developed as a whole to achieve an overall breakthrough of the total petroleum system.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enrich the geological theory of oil and gas enrichment in continental basins and to provide an analogy for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 other hydrocarbon-rich sa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nggar Basin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s orderly coexistence accumulation models shale oil total petroleum syst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