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化效应对涂层表面池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钟达文 廉学新 +1 位作者 史昊鹏 韩昱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是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严重事故缓解策略的关键技术,其表面临界热流密度(CHF)决定了压力容器的完整性。为探究压力容器真实材料SA508钢表面老化对涂层表面CHF特性的影响,开展了SA508钢光表面和基于SA508钢的TC4钛...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是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严重事故缓解策略的关键技术,其表面临界热流密度(CHF)决定了压力容器的完整性。为探究压力容器真实材料SA508钢表面老化对涂层表面CHF特性的影响,开展了SA508钢光表面和基于SA508钢的TC4钛合金多孔涂层表面在不同老化状态下的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A508钢光表面在水中会快速氧化,随着老化的加深,其CHF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在20%以内;CHF增强的原因在于SA508钢氧化生成了能改善表面润湿性的Fe3O4磁性微纳米颗粒层。随着氧化的加深,TC4涂层表面由超亲水特性变为疏水特性,基体SA508钢生成的氧化物易堵塞涂层孔隙,CHF呈恶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传热 涂层 沸腾换热 临界热流密度 氧化
下载PDF
朝下多尺度沟槽翅片结构表面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2
作者 史昊鹏 钟达文 +1 位作者 廉学新 张君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80-2888,共9页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技术作为实现核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的技术手段,存在实现更高换热速率的需求。采用可旋转朝下平板换热表面模拟ERVC过程中下封头局部位置的沸腾状况,基于冷喷涂(CS)的增材制造(AM)技术在换热表面上制备出...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技术作为实现核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的技术手段,存在实现更高换热速率的需求。采用可旋转朝下平板换热表面模拟ERVC过程中下封头局部位置的沸腾状况,基于冷喷涂(CS)的增材制造(AM)技术在换热表面上制备出具有多尺度的沟槽翅片状强化换热结构。在常压饱和去离子水环境中,开展了临界沸腾换热实验,获得了沸腾曲线,并与裸表面结果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度结构表面不仅具备传统翅片结构的临界热通量(CHF)强化能力,CHF增幅60%以上,且具有更高的沸腾传热系数,体现了多尺度协同强化换热的正向效应。本结果可为CS-AM技术在强化沸腾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ERVC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传热 多尺度 强化沸腾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 临界热通量 沸腾传热系数
下载PDF
加热面朝下的池沸腾汽泡动态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达文 史昊鹏 +3 位作者 孟继安 秦天骄 张显 刘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95-1800,共6页
基于Matlab软件开发了自动识别气液两相流界面程序,程序可获得气液界面变化、汽膜厚度、汽膜脱离周期和汽膜法向速度等特征。利用该程序对沟槽结构加热表面朝下布置时,在不同倾角、不同热流密度下的汽泡动态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 基于Matlab软件开发了自动识别气液两相流界面程序,程序可获得气液界面变化、汽膜厚度、汽膜脱离周期和汽膜法向速度等特征。利用该程序对沟槽结构加热表面朝下布置时,在不同倾角、不同热流密度下的汽泡动态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加热表面朝下发生核态沸腾时,汽膜厚度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汽泡脱离周期随热流密度的增大先减小,而后维持在一稳定值;汽膜脱离周期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倾角为5°时的汽膜脱离周期稳定在0.27 s左右。当发生沸腾危机时,汽膜厚度迅速减小,这可作为动态监测加热表面沸腾状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表面朝下 沸腾 图像处理 汽泡
下载PDF
间距对快堆燃料组件迷宫密封结构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秦亥琦 陆道纲 +3 位作者 王嘉瑞 王雨 钟达文 宋怡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3-672,共10页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针对直角梯形齿迷宫密封结构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比研究间距对密封性能、流场分布、压力场分布、流速控制的影响,并在最佳间距尺寸下分析了偏心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扩大迷宫密封结构间距可...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针对直角梯形齿迷宫密封结构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比研究间距对密封性能、流场分布、压力场分布、流速控制的影响,并在最佳间距尺寸下分析了偏心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扩大迷宫密封结构间距可有效减少漏流量、提高密封性能,并实现较好的流速控制,还可明显改善近壁面处的流动性能,强化对燃料组件外壁面的冷却;当间距超过3.02 mm时,密封性能提高有限,说明间距超过一定限值时,不能继续通过扩大间距提高迷宫密封结构密封性能,需在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中选择合理的间距尺寸;偏心现象导致迷宫密封结构流域内流速、压力分布不均匀,且随偏心度的增大不均匀现象有扩大的趋势,不仅对密封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还使得燃料组件振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堆 燃料组件 迷宫密封结构
下载PDF
迷宫型节流件压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怡 陆道纲 +2 位作者 秦亥琦 钟达文 曹琼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6-324,共9页
迷宫型节流件能够在小空间内实现大压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钠冷快堆的管道系统中。当选择迷宫型节流件时,在设计过程中评估它的压降是非常有必要的。评估压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测量,但是实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观察流动细节,近年来... 迷宫型节流件能够在小空间内实现大压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钠冷快堆的管道系统中。当选择迷宫型节流件时,在设计过程中评估它的压降是非常有必要的。评估压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测量,但是实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观察流动细节,近年来,数值模拟已经成为评估压降的常用方法。数值模拟更加便捷,但同时它的准确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湍流模型的选择。另一方面,迷宫型节流件的压降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包括相邻节流板的间距、节流板的高度、节流板的数目和流过节流件的流量。目前关于迷宫型节流件的压降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基于上述认识,本文研究了计算迷宫型节流件压降的数值模拟方法,并且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选择了标准k-ε模型为最可信的湍流模型。本文使用经过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迷宫型节流件的压降随各种因素变化的趋势,最终通过多元回归方法拟合了压降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型节流件 压降 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多元回归方法
下载PDF
朝下针翅结构表面稳态临界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史昊鹏 廖炜铖 +3 位作者 钟达文 孟继安 赵金鹏 雒晓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37-2343,共7页
针对商用压水堆核电站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策略对提高压力容器外表面沸腾换热临界热流密度(CHF)的迫切需求,本文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铜基体表面制备了一种由针翅凸起结构与多孔涂层相结合的毫米-微米双尺度结构表面,运用稳态池沸腾实验研... 针对商用压水堆核电站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策略对提高压力容器外表面沸腾换热临界热流密度(CHF)的迫切需求,本文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铜基体表面制备了一种由针翅凸起结构与多孔涂层相结合的毫米-微米双尺度结构表面,运用稳态池沸腾实验研究了铜光表面和针翅涂层结构表面在朝下不同倾角下的沸腾换热性能。结果表明:朝下表面的CHF随倾角的增加而增大,与铜光表面相比,针翅涂层结构表面CHF至少提高了63%,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下表面 池沸腾 冷喷涂 强化换热 临界热流密度
下载PDF
快堆燃料组件少棒替代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嘉瑞 陆道纲 +1 位作者 钟达文 王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6-930,共5页
快堆堆芯流量分配实验需大量燃料组件,为缩短燃料组件的加工周期,需寻找一种可简化燃料组件结构的思路。本文采用CTS理论算法,计算了燃料组件结构参数变化对组件水力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较少燃料棒替代组件完成试验的思路。该方法不... 快堆堆芯流量分配实验需大量燃料组件,为缩短燃料组件的加工周期,需寻找一种可简化燃料组件结构的思路。本文采用CTS理论算法,计算了燃料组件结构参数变化对组件水力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较少燃料棒替代组件完成试验的思路。该方法不改变组件外部结构与试验环境,仅用少量燃料棒获得与多棒燃料组件相同的水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替代组件与原组件水力曲线吻合较好,可达到替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堆 燃料组件 替代方案 CTS算法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Lithium Vacuum Evaporation Process Using COMSOL Multiphysics
8
作者 LIAN Xuexin zhong dawe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86-100,共15页
Based on the COMSOL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software,this study carried out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evaporation process of liquid metal lithium in the vacuum free molecular flow state.The motion of l... Based on the COMSOL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software,this study carried out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evaporation process of liquid metal lithium in the vacuum free molecular flow state.The motion of lithium atoms in the evaporation process was analyzed through a succession of studies.Based on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saturated vapor pressure of liquid metal lithiu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turated vapo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liquid lithium in the range of 600 K-900 K was obtained.A two-dimensional symmetric model(3.5 mm×20 mm) wa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transient evaporation process of liquid lithium at wall temperatures of 750 K,780 K,800 K,810 K,825 K,and 850 K,respectively.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the evaporation coefficient,back pressure,and length-to-diameter ratio on the evaporation process were studied;the variation trends and reasons of the molecular flux and the pressure during the evapor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the evaporation process under variable wall temperature conditions was simulated.This research made the evaporation process of liquid lithium in vacuum molecular flow clearer,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pace reactor and nuclear fusion related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 molecular flow saturated vapor pressure vacuum evaporation liquid lithium metal
原文传递
Effect of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on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660 MW Power Plant Condenser 被引量:3
9
作者 zhong dawen MENG Ji'an +4 位作者 QIN Peng QIU Xiaolong JIANG Ping LI Zhixin YUAN Fa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62-270,共9页
The effect of the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on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double tube-pass condenser for a 660 MW power plant unit wa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porous medium model. The results were used ... The effect of the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on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double tube-pass condenser for a 660 MW power plant unit wa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porous medium model.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treamline, velocity, air mass fraction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s. The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is important in large condensers. For the original tube arrangement, the heat transfer with the lower-upper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is better than that with the upper-lower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The reason is that the steam cannot flow into the internal of upper tube bundle and the air fractions are higher in the upper tube bundle with the upper-lower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An improvement tube arrangement was developed for the upper-lower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which reduced the back pressure by 0.47 kPa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scheme. Th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be arrangements should differ for different cooling water flow paths and the condenser heat transfer can be improved for the upper-lower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by modifying the tube arran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 surface CONDENSER POROUS media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CONDENSA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