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江补汉工程千米级深孔地应力测试及近场断裂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周春华 董志宏 +4 位作者 邓争荣 付平 艾凯 耿军民 罗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8,共9页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开工建设项目,其引水隧洞穿越了蠕滑型活动断裂-通城河断裂,研究活动断裂近场地应力特征对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较为复杂的通城河活动断裂近场区内开展了原位地应力测试及断裂构造稳定性分...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开工建设项目,其引水隧洞穿越了蠕滑型活动断裂-通城河断裂,研究活动断裂近场地应力特征对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较为复杂的通城河活动断裂近场区内开展了原位地应力测试及断裂构造稳定性分析,揭示断裂构造内现今地应力状态及断裂构造滑动失稳临界条件。通过在通城河活动断裂近场2个千米级深孔进行原位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最后,基于实测地应力资料,结合库伦摩擦滑动准则及Byerlee定律对活动断裂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试范围内存在应力分区,并推测以潜在转换深度900±20 m为界,空间主应力状态呈现由复合型(逆断型与走滑型)或逆断型向正断型的转换,表明近场地应力受交汇构造影响;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随孔深增加由NW向转为NWW向,与活动断裂运动力学特性、交汇断裂的左旋运动机制以及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通城河活动断裂近场应力积累水平较低,尚未到失稳滑动水平,地壳是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为引江补汉工程穿通城河活动断裂工程区稳定性评价提供基础地质力学资料,为跨活动断裂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深孔地应力 Byerlee定律 断裂稳定性 引江补汉工程
下载PDF
大型地下厂房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及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2
作者 马健 鄢双红 +2 位作者 董志宏 周春华 张必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2-258,共7页
岩体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依托大型地下厂房工程,采用三维水压致裂法和常规水压致裂法对洞内孔ZK1和地表孔ZK2分别进行地应力测量,获得岩体初始地应力;基于实测数据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地应力场反演计算,获得所... 岩体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依托大型地下厂房工程,采用三维水压致裂法和常规水压致裂法对洞内孔ZK1和地表孔ZK2分别进行地应力测量,获得岩体初始地应力;基于实测数据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地应力场反演计算,获得所需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水压致裂法可以有效地获得初始地应力,三维水压致裂法获得的地下应力情况更为准确且可以与垂直孔测试数据互相印证;数值模拟获取的地应力计算值和实测值具有一致性,厂房隧洞布置较为合理且工程区发生岩爆概率较低;现场原位测试结果与回归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压致裂法 初始地应力场 反演分析 显著性检验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ergy Characteristics of Two Southwest Vortices in Sichuan Under Similar Circulation Backgrounds
3
作者 周春花 张驹 肖红茹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4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Based on ERA5 reanalysis data,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the 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o extreme rainstorm processes in relation to the shallow southwest v... Based on ERA5 reanalysis data,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the 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o extreme rainstorm processes in relation to the shallow southwest vortex in the warm-sector during a“rain-generated vortex”process and the deep southwest vortex in a“vortex-generated rain”process.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1)During the extreme rainstorm on August 11,2020(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8·11”process),intense surface heating and a high-energy unstable environment were observed.The mesoscale convergence system triggered convection to produce heavy rainfall,and the release of latent condensation heat generated by the rainfall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a southwest vortex.The significant increase(decrease)in atmospheric diabatic heating and kinetic energy preceded the increase(decrease)in vorticity.By contrast,the extreme rainstorm on August 16,2020(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8·16”process)involved the generation of southwest vortex in a low-energy and highhumidity environment.The dynamic uplift of the southwest vortex triggered rainfall,and the release of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 from rainfall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west vortex.The significant increase(decrease)in atmospheric diabatic heating and kinetic energy exhibited a delayed progression compared to the increase(decrease)in vorticity.(2)The heating effect around the southwest vortex region was non-uniform,and the heating intensity varied in different stages.In the“8·11”process,the heating effect was the strongest in the initial stage,but weakened during the vortex's development.On the contrary,the heating effect was initially weak in the“8·16”process,and intensifi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stage.(3)Th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of the“8·11”proce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kinetic energy converted from rotational and divergent winds through baroclinic action,and the divergent wind energy continued to convert into rotational wind energy.By contrast,the“8·16”process involved the conversion of rotational wind energy into divergent wind energy,which in turn converted kinetic energy back into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thereby imped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outhwest vor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vortex similar circulation background diabatic heating kinetic energy spatial non-uniform heating effect
下载PDF
一次东北移西南涡的结构特征分析
4
作者 周春花 张驹 《陕西气象》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利用欧洲中心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一次东北移西南涡活动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本次西南涡是在稳定的“东高西低”环流形势下生成和发展,高原涡诱发西南涡生成,在高原气流的引导下向东北方向移动,西南涡在向东北移动的过程... 利用欧洲中心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一次东北移西南涡活动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本次西南涡是在稳定的“东高西低”环流形势下生成和发展,高原涡诱发西南涡生成,在高原气流的引导下向东北方向移动,西南涡在向东北移动的过程中和高原涡耦合促使西南涡进一步发展。西南涡东北移过程中均有低空急流配合。西南涡初生阶段较为浅薄,动力特征较弱;东移发展过程中动力作用增强,正涡度发展至对流层顶,正涡度柱内“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特征显著,高层辐散大于低层辐合,强的高空抽吸作用促使低层辐合增强。涡度平流项、垂直输送项和拉伸项对西南涡的发展起到主要作用。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在低涡发展阶段,中低层暖湿空气的加热使空气增温,从而使地面减压,有利于西南涡的发展;中高层凝结潜热和感热加热,使得对流层高层增温,促使高层出流加强,进一步增强西南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涡 高原涡 正涡度 视热源 视水汽汇
下载PDF
火箭发射装备回路电阻特性检测仪设计
5
作者 王树鹏 周春华 +1 位作者 钱坤 武雁秋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多管火箭发射装置发射回路的导通电阻、各个发射回路间的隔离电阻,以及发射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是决定火箭炮正常发射、迟发、误发射或留膛故障的关键参数。为实现此参数的快速准确检测,本文研究了发射回路绝缘电阻与泄漏电阻的产生机理... 多管火箭发射装置发射回路的导通电阻、各个发射回路间的隔离电阻,以及发射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是决定火箭炮正常发射、迟发、误发射或留膛故障的关键参数。为实现此参数的快速准确检测,本文研究了发射回路绝缘电阻与泄漏电阻的产生机理,提出基于嵌入式单片机技术与微弱电流检测技术,采用电压比较法等,设计了电阻检测技术方案,完成了检测仪的开发。论文研究成果具有技术先进、适用性强等优点,既适用于部队的现场使用,也可用于生产厂家对火箭炮进行调校检验、大修厂进行进厂检验、维修过程中的故障检测和修竣验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射装置 嵌入式技术 泄漏电阻 绝缘电阻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的鄱阳湖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婷 付智豪 +3 位作者 周春花 陈金萍 欧阳珊 吴小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5,共9页
探索鄱阳湖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可为环境DNA监测水生态系统的应用及标准化提供基础资料。于2019年4月在鄱阳湖北部通江水道湖区、中部鄱阳湖湖区和南部人工养殖湖泊区共设18个采样点,采集鄱阳湖环境水样,针对真核浮游植物18S rDNA基因... 探索鄱阳湖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可为环境DNA监测水生态系统的应用及标准化提供基础资料。于2019年4月在鄱阳湖北部通江水道湖区、中部鄱阳湖湖区和南部人工养殖湖泊区共设18个采样点,采集鄱阳湖环境水样,针对真核浮游植物18S rDNA基因的V9区域进行PCR扩增,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鄱阳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鉴定到浮游植物10门24纲54目101科166属,其中绿藻门和硅藻门种类较为丰富。中部区域的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且鄱阳湖浮游植物整体丰富度较高。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中部与北部区域(P=0.004)、南部与北部区域(P=0.011)之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冗余分析表明,叶绿素a、pH、流速对各区域的浮游植物群落影响较显著。环境DNA宏条形码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手段,可快速检测鄱阳湖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为鄱阳湖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宏条形码 浮游植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鄱阳湖
下载PDF
不同环境样本类型对蚌类环境DNA监测的差异研究
7
作者 雷姚 周春花 +1 位作者 欧阳珊 吴小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2-423,共12页
为了阐明在使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时不同环境样本类型如何影响蚌类物种的可检测性,于2021年冬季和春季在鄱阳湖分别采集表层水、底层水和沉积物进行环境DNA宏条形码分析,并结合传统方法采集验证。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共检测到鄱... 为了阐明在使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时不同环境样本类型如何影响蚌类物种的可检测性,于2021年冬季和春季在鄱阳湖分别采集表层水、底层水和沉积物进行环境DNA宏条形码分析,并结合传统方法采集验证。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共检测到鄱阳湖蚌类33种,传统方法共采集蚌类18种,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能检测出传统方法采集到的所有蚌类物种。表层水和底层水注释到的蚌类物种数均分别高于沉积物的,且表层水和底层水注释到的蚌类物种分别完全覆盖沉积物的。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蚌类α多样性水平季节差异不显著,但蚌类β多样性水平季节差异显著。表层水和底层水的蚌类多样性均显著高于沉积物样本的,Beta多样性分析也显示水体样本(表层水和底层水分别)和沉积物样本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表层水和底层水的蚌类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差异。鄱阳湖蚌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表明水深(WD)、透明度(SD)、水温(WT)和总氮(TN)显著影响蚌类群落结构。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蚌类的多样性监测中可行,且采水样比采沉积物效果好,表层水和底层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宏条形码 沉积物 水体样本 物种多样性 蚌类
下载PDF
三维电解耦合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中试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宇钊 韩彪 +4 位作者 王启明 周春华 卢燕南 梁大成 林荣科 《环境科技》 2023年第5期35-39,共5页
当前膜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不能将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完全降解,并且产生的浓缩液较难降解。采用三维电解耦合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对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分别考察一级催化氧化、二级催化氧化和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浓缩液中... 当前膜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不能将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完全降解,并且产生的浓缩液较难降解。采用三维电解耦合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对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分别考察一级催化氧化、二级催化氧化和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浓缩液中相关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出水COD质量浓度低于100 mg/L,NH_(3)-N及TN整体去除率均大于90%,三维电解耦合臭氧催化氧化工程运行稳定,出水符合GB 16889—2008排放标准。三维电解耦合臭氧催化氧化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膜浓缩液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际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 臭氧催化氧化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 耦合体系
下载PDF
小样本条件下基于GA-BP的CO方案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登 陈楚湘 +1 位作者 周春华 邢积超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5,共8页
基于对作战方案评估及网络空间作战理论的分析,构建了网状网络空间作战方案评估指标体系。由于评估指标体系指标间关系非独立且非线性明显,同时可供量化提取的评估数据样本容量较小,依据统计学基本原理,提出无放回抽样样本扩充方法与GA... 基于对作战方案评估及网络空间作战理论的分析,构建了网状网络空间作战方案评估指标体系。由于评估指标体系指标间关系非独立且非线性明显,同时可供量化提取的评估数据样本容量较小,依据统计学基本原理,提出无放回抽样样本扩充方法与GA-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评估模型。解决了非独立、非线性评估指标评估问题和GA-BP面对小样本时随机性大、评估精度不高的问题。经验证,基于无放回抽样样本扩充方法优化的模型评估精度高、稳定性强,能提供正确的网络空间作战方案评估结论,为指挥员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方案评估 网络空间作战 评估指标体系 无放回抽样 样本扩充
下载PDF
基于微震与电磁辐射联合监测的多元岩爆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春华 李云安 +3 位作者 尹健民 汪洋 周朝 郭喜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7-466,共10页
黑龙江某抽水蓄能电站在施工初期的岩爆现象显著,随着地下厂房的深层开挖亟需开展诱发岩爆的监测预警研究。首次采用微震和电磁辐射联合监测方法对水电站地下洞室诱发岩爆的前兆信息进行了识别和特征分析,提出基于微震累计能量、视应力... 黑龙江某抽水蓄能电站在施工初期的岩爆现象显著,随着地下厂房的深层开挖亟需开展诱发岩爆的监测预警研究。首次采用微震和电磁辐射联合监测方法对水电站地下洞室诱发岩爆的前兆信息进行了识别和特征分析,提出基于微震累计能量、视应力变化梯度、累计视体积率、电磁辐射强度变化率和脉冲数变化率5个量化预警指标的多元预警方法,并在地下厂房潜在岩爆的重点区域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爆诱发期,微震累计能量呈增加趋势,同时呈现视应力减小及累计视体积骤增等特征;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数波动幅度较大,围岩破坏前兆特征显著;基于联合监测的多元预警法判定的预警时间及圈定的微破裂活动空间分布与工程实际相吻合,应用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工程岩爆监测预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岩爆 前兆信息 微震监测 电磁辐射 多元预警
下载PDF
微震法岩爆监测及其在荒沟电站地下厂房区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朝 尹健民 +1 位作者 周春华 艾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近年来,深部地下洞室开挖诱发的岩爆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以岩体微破裂定位为特色的微震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的岩爆监测与预警。以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区为背景,针对开挖过程中局部围岩出现的轻微岩爆现象,构建微震监测... 近年来,深部地下洞室开挖诱发的岩爆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以岩体微破裂定位为特色的微震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的岩爆监测与预警。以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区为背景,针对开挖过程中局部围岩出现的轻微岩爆现象,构建微震监测系统进行岩爆监测预警,并对监测期前两个月的微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震系统可以有效地捕捉高频的爆破事件和低频的微震事件;微震事件活动频度与现场爆破开挖施工强度呈正相关;厂房上游侧拱肩和下层排水廊道与厂房安装间交汇部为岩爆潜在风险区。研究成果可为地下洞室的安全施工和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微震法 地下厂房 荒沟电站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伊宁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
12
作者 周春华 刘世辉 +4 位作者 伊布提哈尔·加帕尔 王思雨 郭新宇 丁峰 骆骏 《干旱环境监测》 2023年第1期33-38,共6页
基于伊宁市“十三五”期间大气国控监测点位数据,分析伊宁市“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并提出建议对策。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伊宁市空气优良率在78.9%~86.3%,重污染天气在3~17 d,重污染天气仍频发;PM_(2.5)年均浓度在38~4... 基于伊宁市“十三五”期间大气国控监测点位数据,分析伊宁市“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并提出建议对策。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伊宁市空气优良率在78.9%~86.3%,重污染天气在3~17 d,重污染天气仍频发;PM_(2.5)年均浓度在38~47μg/m^(3),年均值均超标。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PM_(2.5)、PM_(10)和CO。与三大区域相比,伊宁市SO_(2)和CO污染程度相对较重,燃煤型的污染特征显著。此外伊宁市采暖季空气污染较重,PM_(2.5)、SO_(2)、CO等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非采暖季,采暖季主要污染物呈现双峰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污染特征 重污染天气 伊宁市
下载PDF
基于冲击瞬时能量梯度的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监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春华 叶子龙 +2 位作者 芦吉云 贾奥男 柳树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718-4722,共5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材料特性、可设计性,在现代卫星研制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其极易受到外太空碎片的撞击而产生多种类型的损伤,严重威胁在轨卫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针对一种预制损伤的铝蜂窝夹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安全监...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材料特性、可设计性,在现代卫星研制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其极易受到外太空碎片的撞击而产生多种类型的损伤,严重威胁在轨卫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针对一种预制损伤的铝蜂窝夹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安全监测需求,利用光纤Bragg光栅构建了分布式全光纤监测系统,监测在冲击过程中损伤区域处感应的光响应信号。通过总体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结合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transform,HT),对冲击时域信号进行了有效提取,获得了冲击瞬时能量密度谱,提取相关能量特征并进行对比,进而生成冲击能量云图。实验结果表明:传感网络中任意一支传感器能够检测出四处损伤位置。该方法可为部分传感器失效情况下的损伤监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蜂窝板 光纤布拉格光栅 损伤监测 能量密度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扑米酮的浓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玲娇 于静 +2 位作者 周春华 王建欣 米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测定扑米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方法,并用于测定癫痫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Kinetex XB-C18(50 mm×3 mm...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测定扑米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方法,并用于测定癫痫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Kinetex XB-C18(50 mm×3 mm,2.6μm)。流动相:甲醇(A)-2%甲酸水(B),进行梯度洗脱。流量:0.4 m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以咖啡因为内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离子模式监测,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源喷射电压5500 V,离子源温度600℃。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及定量下限、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及基质效应。选取20例临床口服扑米酮的癫痫患者(起始剂量为50 mg,1次/d;3 d后改为50 mg,2次/d;7 d后改为50 mg,3次/d;10 d后改为250 mg,3次/d),于2周后清晨取静脉血2 mL。用LC-MS/MS法测定扑米酮的血药浓度。结果扑米酮在1~5 mg/L,最低定量下限为0.01 mg/L。平均回收率在95%以上,日间、日内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小于15%,稳定性良好。用该方法测定20例癫痫患者血样,其血药浓度范围为8.75~36.88 mg/L。结论本法方便、快捷、专属性好、敏感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的扑米酮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扑米酮 串联质谱法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基于瞬时能量密度谱的航空发动机双发差异信号监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春华 叶子龙 +2 位作者 芦吉云 贾奥男 吕雨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655-9659,共5页
针对非线性、非平稳航空发动机双发差异信号,提出利用瞬时能量密度谱凸显微波动信号这一方法获得双发差异波动值出现的时间。通过总体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结合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transform, ... 针对非线性、非平稳航空发动机双发差异信号,提出利用瞬时能量密度谱凸显微波动信号这一方法获得双发差异波动值出现的时间。通过总体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结合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transform, HT)求解信号的HT谱与瞬时能量密度水平,从频率、幅值与时间三方面给出信号特征。以燃油流量为例,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气路参数差值在巡航段的波动情况。结果表明:在2 095、3 600 s左右发动机燃油流量差值出现微弱波动,且后者波动幅值为前者的1/5,频率范围集中在0~0.2 Hz。2 095 s信号波动是由飞机飞行高度、航向变化及加速度变化引起的,3 600 s信号波动是加速度变化导致的。由瞬时能量密度谱获得航空发动机参数微波动发生的精确时间,并与快速存取记录仪(quick access recorder, QAR)记录的同时刻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对比,追溯发动机燃油流量变化的原因,判断航空发动机是否存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发差异监测 飞行数据 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 信号重构 瞬时频率
下载PDF
基于分类树模型的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梦妍 刘锦波 +1 位作者 周春华 李新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构建高尿酸血症发病风险的分类树模型,利用分类树模型CRT法筛选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2年7—1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且资料完整的体检者(... 目的构建高尿酸血症发病风险的分类树模型,利用分类树模型CRT法筛选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2年7—1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且资料完整的体检者(均为汉族)6 241例,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查及肝脏超声检查。高尿酸血症发病风险的分类树模型,采用分类树模型CRT法筛选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1 035例,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6.6%(男23.1%,女9.4%),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高尿酸血症发病风险的分类树模型共5层,筛选出7个解释变量:年龄、性别(男性)、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其中TG、BMI、NAFLD是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性别(男性)、BMI、TG、LDL-C、FPG和NAFLD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应提倡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体质量、血脂、血糖,治疗NAFLD,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决策树
下载PDF
曼氏血吸虫宿主藁杆双脐螺与几种扁蜷螺形态解剖学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幼杨 谢广龙 +2 位作者 周春花 欧阳珊 吴小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31,共7页
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螺藁杆双脐螺和其他3种隶属扁蜷螺科的吸虫及线虫中间宿主螺,其形态极为相似,缺乏分类学资料,比较几种扁蜷螺的形态及生殖系统构造,明确其分类学特征,能为监测及防控部门准确鉴定物种提供依据。电子数显卡尺测量所有... 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螺藁杆双脐螺和其他3种隶属扁蜷螺科的吸虫及线虫中间宿主螺,其形态极为相似,缺乏分类学资料,比较几种扁蜷螺的形态及生殖系统构造,明确其分类学特征,能为监测及防控部门准确鉴定物种提供依据。电子数显卡尺测量所有样本螺壳参数;解剖4种扁蜷螺生殖系统并绘图;扫描电镜观察齿舌形态。方差分析表明,4种扁蜷螺壳高(H)和直径(D)比值差异显著(F=64.171,P<0.01)。4种扁蜷螺齿舌均为中央齿1列,双齿型,但中央齿齿尖形态、侧齿及缘齿列数、齿尖数量及形态等依种类不同均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的齿舌形态是重要鉴别特征之一。生殖系统阴茎复合体构造在属间差异明显,种间较为相似(旋螺属的凸旋螺、小旋螺)。尽管4种扁蜷螺贝壳形态较为相似,但壳高(H)和直径(D)比值、齿舌列数、齿尖以及生殖系统的阴茎复合体构造等特征,对入侵物种藁杆双脐螺和中国几种常见扁蜷螺的准确鉴定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蜷螺Planorbidae 藁杆双脐螺(Biomphalariastraminea) 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mansoni) 形态特征 生殖系统
下载PDF
猪蛔虫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发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晶晶 黄建华 +2 位作者 牛红艳 周春花 吴小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4,19,共5页
为了从全基因组水平筛选猪蛔虫微卫星分子标记,通过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筛选获得了25个能稳定扩增并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这些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 A)为2~25个,观测杂合度(H O)和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 为了从全基因组水平筛选猪蛔虫微卫星分子标记,通过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筛选获得了25个能稳定扩增并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这些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 A)为2~25个,观测杂合度(H O)和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1和0.042~0.94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40~0.921,其中20对显示中、高度多态性,无效等位基因频率(F)和近交系数(F IS)变化区间为0~0.1971和-0.1985~1,显示杂合子缺失。25对微卫星分子标记中有15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10对或多或少的偏离平衡。且这些位点均能在人蛔虫中稳定扩增。本试验开发的微卫星标记可为蛔虫的种群遗传学、流行病学、宿主特异性、遗传结构、交配模式等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蛔虫 全基因组 微卫星标记 多态性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测牙釉质表层脱矿与再矿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闻静 周春华 许妍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观察不同制剂对年轻恒牙釉脱矿和再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正畸拔除的年轻恒前磨牙制成60个釉质块,随机均分为4组。每天进行如下处理:A组蒸馏水湿敷30min;B组含氟牙膏湿敷30min;C组护牙素湿敷30min;...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观察不同制剂对年轻恒牙釉脱矿和再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正畸拔除的年轻恒前磨牙制成60个釉质块,随机均分为4组。每天进行如下处理:A组蒸馏水湿敷30min;B组含氟牙膏湿敷30min;C组护牙素湿敷30min;D组多乐氟湿敷30min,置于脱矿液1.5h,最后置于人工唾液中22h。每个步骤间用去离子水冲洗实验样品。实验周期重复30天。在处理前和第 7、15、30天,使用扫频光源OCT完成对样本的扫描和成像,同时使用显微硬度计测量各样本表面的显微硬度。结果 釉质脱矿深度:7天后,A组与其他各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C、D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0天后,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显微硬度测量:30天后,各处理组较处理前显微硬度值降低,A组显微硬度值最低,C组与D组显微硬度值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组和D组间釉质块显微硬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OCT可以较准确的显示釉质脱矿部位,在早期龋的诊断方面具有临床意义。护牙素和多乐氟均能有效的抑制牙釉质表面脱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牙釉质脱矿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型磷酸钙
下载PDF
Hippo-YAP信号通路在IFN-γ促神经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春华 何芬 邹俊涛 《解剖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Hippo-YAP信号通路在IFN-γ促神经干细胞增殖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从14~16 d胎鼠海马部提取分离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细胞免疫荧光Nestin染色确定神经... 目的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Hippo-YAP信号通路在IFN-γ促神经干细胞增殖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从14~16 d胎鼠海马部提取分离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细胞免疫荧光Nestin染色确定神经干细胞分离成功。分为IFN-γ处理组和PBS对照组,计算神经球体数量及面积。CCK-8法测定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测定Hippo-YAP信号通路主要组分YAP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Hippo信号通路主要组分YAP蛋白、Cyclin D1蛋白水平。结果形态学研究显示IFN-γ处理组的神经干球数量及面积与PBS对照组相比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显示IFN-γ处理好细胞活力比PBS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IFN-γ处理YAP的mRNA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FN-γ处理组的YAP蛋白、Cyclin D1蛋白增加,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ppo-YAP通路在IFN-γ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机制是YAP蛋白激活Cyclin D1蛋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提高自我更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YAP信号通路 Γ-干扰素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