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锌肥对土壤镉有效性及小麦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澄 周天宇 +7 位作者 樊广萍 周东美 史高玲 沈文忠 张绪美 陈未 李江叶 高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为探究施用锌肥对污染土壤中小麦Cd吸收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锌肥(常规锌肥、缓释锌肥)及其不同用量(13、26、66 mg·kg-1)对根际土壤Cd、Zn有效性和小麦Cd、Zn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锌肥均可显著增加土... 为探究施用锌肥对污染土壤中小麦Cd吸收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锌肥(常规锌肥、缓释锌肥)及其不同用量(13、26、66 mg·kg-1)对根际土壤Cd、Zn有效性和小麦Cd、Zn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锌肥均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态Zn含量,但施用缓释锌肥在小麦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土壤有效态Zn的贡献显著高于常规锌肥,且不同生育期小麦根部和地上部Zn含量高于相应浓度常规锌肥处理。在拔节期,施用常规和缓释锌肥均能有效降低小麦根部Cd含量,Cd含量分别比对照(未施锌肥)降低了23%~33%和3%~48%,且中、高浓度锌肥同时显著降低了根部-地上部Cd转移系数。常规和缓释锌肥对灌浆期和成熟期小麦地上部Cd含量的降幅分别为21%~54%和13%~43%。虽然高浓度缓释锌肥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但却显著降低了小麦灌浆期和成熟期根部-地上部Cd转移系数。施用高浓度常规锌肥也能显著降低小麦成熟期根部-地上部Cd转移系数。所有处理中,仅施用高浓度常规和缓释锌肥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中Cd含量,降幅分别为19%和29%。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小麦全生育期,小麦根部Zn含量与地上部Cd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并且缓释锌肥处理的小麦成熟期地上部-籽粒Cd转移系数随施Zn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表明施用锌肥能有效抑制小麦对Cd的吸收和转运。施用高浓度锌肥抑制Cd从地上部向籽粒转移的效率仍较低,在中重度Cd污染土壤中单施锌肥不能保证小麦的安全生产,需在小麦Cd吸收关键期组合其他阻控技术措施,以进一步降低Cd在小麦籽粒中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锌肥 镉吸收转运
下载PDF
基于RWEQ模型的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评估
2
作者 蔺阿荣 周冬梅 +3 位作者 马静 朱小燕 江晶 张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疏勒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与经济社会活动强度增加,导致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土地沙化等问题,影响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疏勒河流域处于北方防沙带中心,开展其防风固沙价值评估对... 疏勒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与经济社会活动强度增加,导致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土地沙化等问题,影响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疏勒河流域处于北方防沙带中心,开展其防风固沙价值评估对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基于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WEQ)对2008—2018年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08—2018年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总量为43.927×10^(4)~129.530×10^(4)t·km^(-2),防风固沙量呈上升趋势。(2)2008—2018年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价值快速增加,其多年平均价值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减少土地损失价值(99.46%)、保持土壤肥力价值(0.47%)、保持土壤有机质价值(0.04%)、减少交通运输经济损失价值(0.03%)。(3)流域防风固沙功能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防风固沙能力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草地、耕地等植被覆盖率较高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为未利用地区域。(4)相较社会因素,自然指标因子对流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固沙服务 修正的土壤风蚀方程(RWEQ) 价值评估 疏勒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D-D中子源的乏燃料组件钚含量测量装置设计
3
作者 田园 李少伟 +5 位作者 何高魁 刘国荣 周冬梅 李井怀 周浩 梁庆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了满足国际社会上对于乏燃料组件内特种可裂变材料钚的保障监督需求,以持续提供核材料信息,研究乏燃料组件内钚含量测量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主动法,以压水堆乏燃料组件作为测量对象,D-D中子作为质询中子源,开展... 为了满足国际社会上对于乏燃料组件内特种可裂变材料钚的保障监督需求,以持续提供核材料信息,研究乏燃料组件内钚含量测量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主动法,以压水堆乏燃料组件作为测量对象,D-D中子作为质询中子源,开展了乏燃料组件钚含量测量装置的设计研究。采用MCNPX软件,基于最大化探测器计数率和使各探测器计数率尽量一致的目的,对测量装置中的中子管与探测器组件距离、中子管慢化材料及其厚度、探测器组件与中子管高度差、探测器组件中慢化体厚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此研究为中子质询乏燃料组件钚含量测量技术研究及实验验证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保障 乏燃料 钚含量 中子质询 模拟计算
下载PDF
高阿丁枫人工中龄林生长对坡向和密度的响应
4
作者 李小军 王慷林 +6 位作者 李莲芳 张合瑶 周冬梅 刘娴 顾梦 王文俊 侯海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1,共10页
为了解高阿丁枫人工林的生长过程,2021年对林龄21 a的高阿丁枫人工林进行每木检尺,以胸径作为标准木选择的依据,西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1株,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3株高阿丁枫标准木作为解析木,分析不同坡向和造林密度组合的林木生长差... 为了解高阿丁枫人工林的生长过程,2021年对林龄21 a的高阿丁枫人工林进行每木检尺,以胸径作为标准木选择的依据,西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1株,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3株高阿丁枫标准木作为解析木,分析不同坡向和造林密度组合的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林龄21 a时,不同坡向和造林密度组合的高阿丁枫林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7.60~20.78 cm、25.73~28.51 m和0.3186~0.4293 m3,林木尚处于旺盛的生长阶段;处理组合间以上生长量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林龄1~9、1~10、8~16 a期间分别是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速生期,其连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2.19 cm/a、2.74 m/a和4.3966×10^(-2)m^(3)/a。坡向、密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或极显著地影响高阿丁枫林木的生长。高阿丁枫隶属热区长寿命大径材树种,速生期延续较长,其生长对立地和密度较为敏感。优质高效的高阿丁枫人工林培育应选择最适宜的立地和造林密度,并且适时开展密度的动态调控。综上所述,造林密度通过影响树高生长从而影响材积生长,南坡采用3 m×2 m×5 m非均匀密度造林的单株总材积最大。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高阿丁枫优质高效人工林培育的立地选择和密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阿丁枫 裂区设计 坡向 密度 林木生长
下载PDF
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社会设计研究
5
作者 周东梅 冯信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228,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设计构建方法,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和整体性,探究社会生态元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以全新的视域和洞见为我国非遗图谱知识表达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基于社会设计理论... 目的通过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设计构建方法,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和整体性,探究社会生态元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以全新的视域和洞见为我国非遗图谱知识表达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方法基于社会设计理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图谱的内容关联和视觉形式进行诠释,从数据结构剖析、内容功能导航、形式秩序梳理三方面展开解析。阐述图谱中元素、概念等信息之间的潜藏关联,发掘和拓展非遗知识表达体系的空间范围,探究社会设计在图谱表述中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价值。结论以社会设计理论体系和集群架构为指导,从“人”“物”“场景”三个角度研究非遗相关节点因素,拓展非遗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联系,揭示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和模式关联,可以为我国非遗图谱知识体系构建的系统化视觉设计和整体化数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UNESCO 图谱 社会设计
下载PDF
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6
作者 陈宗敏 周冬梅 +2 位作者 张军 韩娇 吕啸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及时了解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并客观掌握其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区域,选取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应性-生态暴露度(VSD)概念模型,构建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栅格为基础评价单元,结合空间主成分分... 为及时了解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并客观掌握其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区域,选取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应性-生态暴露度(VSD)概念模型,构建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栅格为基础评价单元,结合空间主成分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5~2020年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以中度脆弱性为主,脆弱性程度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渐增加;(2) 2005~2020年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分别为2.83、2.75、2.62、2.51,呈逐渐减小的趋势;(3)微度脆弱区以林地为主,轻度脆弱区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中度脆弱区和重度脆弱区以耕地和草地为主,极度脆弱区逐渐转为以城市居民点和工矿用地、未利用地为主。总体上,2005~2020年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程度有所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朝好转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模型 渭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脆弱性 空间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河西走廊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绵德 周冬梅 +3 位作者 朱小燕 祁海强 马静 张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0-952,共13页
农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温室气体源/汇系统,不同区域、不同种养情况导致农业系统呈现碳源或碳汇两种情况。分析农业系统中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依据。... 农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温室气体源/汇系统,不同区域、不同种养情况导致农业系统呈现碳源或碳汇两种情况。分析农业系统中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依据。本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例,测算了2000—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20个县市的农业碳排放量,并分析了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碳排放呈现缓慢上升状态。农业碳排放量最大的区域为凉州区和甘州区,占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的31.74%。从种植业与养殖业来看,河西走廊地区种植业为碳汇,碳吸收量达1.41×10^(8)t,养殖业为碳源,碳排放量达4.17×10^(7)t。2000—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净碳排放量呈现起伏变化,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农业系统向碳汇转变。在种植业中对农业碳排放影响最大的因子为种植规模,在规模稳定发展区域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机械化程度,在规模较小的区域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用电量;在养殖业中对规模较大区域和养殖业占比较高区域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养殖规模,关联度在0.90以上。2000—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表现为从随机分布到显著聚集的过程,农业碳排放重心缓慢向东南方向转移,但仅在张掖市内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灰色关联度 空间自相关 标准差椭圆 河西走廊
下载PDF
疏勒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匹配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凡 周冬梅 +4 位作者 金银丽 马静 杨静 朱小燕 张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1-480,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特征,了解其空间匹配状况是实现生态资源有效配置和推动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多源数据,在InVEST模型、ArcGIS和GeoDA软件的支撑下,分析疏勒河流域产水服务、固...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特征,了解其空间匹配状况是实现生态资源有效配置和推动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多源数据,在InVEST模型、ArcGIS和GeoDA软件的支撑下,分析疏勒河流域产水服务、固碳服务、食物服务供需特征和空间匹配状况。结果表明:(1)除产水服务外,疏勒河流域其他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均大于需求,但不同区域和生态系统服务间存在差异。(2)疏勒河流域综合服务供需比为0.063,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比由高到低依此为:固碳服务(0.1854)、食物服务(0.0078)和产水服务(-0.0043)。(3)产水服务和固碳服务空间匹配类型都主要以低高型空间错位和高低型空间错位为主,食物服务空间匹配类型主要以低低型空间匹配为主,其中产水服务的空间匹配错位现象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关系 空间匹配 疏勒河流域
下载PDF
疏勒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静 周冬梅 +4 位作者 马静 朱小燕 金银丽 周凡 张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2-992,共11页
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其空间的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水足迹理论核算流域农业生产水足迹变化规律,采用基尼系数和空间错配模型定量评估研究区2000—2020年... 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其空间的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水足迹理论核算流域农业生产水足迹变化规律,采用基尼系数和空间错配模型定量评估研究区2000—2020年农业水土资源的时空匹配动态趋势及其敏感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疏勒河流域农业作物生产水足迹和作物种植面积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作物生产水足迹峰值出现在2007、2018年,作物种植面积峰值出现在2009、2018年;流域年均蓝水足迹贡献率达90.9%,且与绿水足迹呈互补关系,表明蓝水是疏勒河流域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2)农业水土资源的空间匹配程度逐渐提高,总体处于较匹配的状态;蓝、绿水足迹与作物种植面积的空间不匹配程度逐渐得到改善,空间分布中均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3)作物种植面积对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呈中、高度敏感性的地区数量不断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水土匹配 敏感性分析 疏勒河流域
下载PDF
山丹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及肥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绍淮 周冬梅 蔡立群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及时准确掌握山丹县等级耕地地理质量、土壤地力肥力资源状况等,合理充分利用山丹县域等级耕地土壤资源,通过分析研究山丹县的农田品质级别分类以及农田土质肥力现状,进而及时了解山丹县农田地力现状并为其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山... 为及时准确掌握山丹县等级耕地地理质量、土壤地力肥力资源状况等,合理充分利用山丹县域等级耕地土壤资源,通过分析研究山丹县的农田品质级别分类以及农田土质肥力现状,进而及时了解山丹县农田地力现状并为其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山丹县农田进行质量改善提供对策,在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16)的相关要求基础上,充分利用GIS技术,运用空间结构分析、层次结构分析、综合指数等方法对山丹县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其农田评价检测成果,比较准确地反应了山丹县农田的品质等级状况,并对农田品质提出了检测与保护的重要参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层次分析法 空间结构分析 山丹县
下载PDF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祖玉 周冬梅 +2 位作者 张军 李嫚斐 陈慧敏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山东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重要时期,新型城镇化迅速发展,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出两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并分析... 山东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重要时期,新型城镇化迅速发展,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出两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并分析两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结果如下,(1)2004—2019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上升发展状态。新型城镇化各子系统中,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生态环境发展虽有波动,但总体也在不断提高。生态压力逐年增加,生态状态、生态响应有待提高。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空间发展差别非常明显,但总体趋势不断提高。多数城市聚集在中等城镇化区和较高水平城镇化区,青岛、济南属于高水平城镇化区,低水平城镇化区消失。生态环境优质区城市数增加,生态环境恶劣区消失,生态环境差异逐渐减小。(2)2004—2019年山东省耦合协调度发展呈上升发展趋势,经历了从濒临失调协调到良好耦合协调五个阶段。各地市耦合协调度空间发展状况具有显著差别,东部沿海地区聚集在高值区,分值依次向鲁南地区降低。中度失调衰退(不可接受区)消失,全部区域保持在耦合协调可接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山东省
下载PDF
环境土壤学——回顾与展望
12
作者 吴同亮 刘存 +2 位作者 周东美 陈怀满 王玉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4-1338,共15页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新兴的、土壤学和环境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重点从早期服务于农业安全生产发展至现在的土壤环境与健康,本文从土壤外源物质侵袭和土壤质量演变对土壤环境影响等方面回顾了环境土壤学发展历程。土壤污染物对...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新兴的、土壤学和环境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重点从早期服务于农业安全生产发展至现在的土壤环境与健康,本文从土壤外源物质侵袭和土壤质量演变对土壤环境影响等方面回顾了环境土壤学发展历程。土壤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是以土壤元素背景值和环境现状调查为基础,以明确污染物形态,揭示土壤反应过程机制,评估污染效应,开展土壤环境修复工程为主线不断发展更新。土壤质量演变研究中碳、氮、硫、磷元素循环从土壤肥力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探讨拓展至土壤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响应;土壤退化研究则从对土壤生产力或功能丧失的研究发展至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及土壤生态功能的研究。环境土壤学在今后有四个重要发展趋势:提倡多学科交叉融合;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元素循环的潜在影响;完善土壤健康评价框架中的土壤环境评价指标建立;学科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土壤学 土壤污染 土壤质量演变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MiR-21-5p在THP-1细胞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珮佩 周冬梅 +3 位作者 莫香来 陈婷 丘愉 杨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miR-21-5p在THP-1细胞痛风性关节炎(GA)模型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脂多糖(LPS)联合单钠尿酸盐(MSU)晶体刺激THP-1细胞,建立体外GA模型。在THP-1细胞痛风炎症造模中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随后通过细胞转染+刺激细胞将... 目的探讨miR-21-5p在THP-1细胞痛风性关节炎(GA)模型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脂多糖(LPS)联合单钠尿酸盐(MSU)晶体刺激THP-1细胞,建立体外GA模型。在THP-1细胞痛风炎症造模中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随后通过细胞转染+刺激细胞将实验分为模拟物对照组(mimics-NC组)、模拟物组(mimics组)、抑制剂对照组(inhibitor-NC组)、抑制剂组(inhibitor组)和mimics-NC+GA组、mimics+GA组、inhibitor-NC+GA组、inhibitor+G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21-5p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的IL-1β、TNF-α、miR-21-5p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1)。mimics组的miR-21-5p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mimics-NC组(P<0.0001);inhibitor组的miR-21-5p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inhibitor-NC组(P<0.001)。mimics+GA组的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高于mimics-NC+GA组(P<0.01);inhibitor+GA组的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低于inhibitor-NC+GA组(P<0.01)。结论LPS联合MSU晶体刺激THP-1细胞会造成miR-21-5p的高表达;抑制GA体外模型中miR-21-5p的表达可减轻痛风炎症反应,过表达miR-21-5p则出现相反的结果,表明miR-21-5p可能参与了THP-1细胞GA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反应 miR-21-5p
下载PDF
大蒜紫斑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田间应用
14
作者 李佳暄 马金骏 +4 位作者 周冬梅 邓晟 冯辉 魏利辉 王晓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9-396,共8页
大蒜紫斑病是江苏各产区大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大蒜紫斑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在生物防治研究方面则进展缓慢。为提高大蒜紫斑病生防水平,本研究通过筛选对大蒜紫斑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从大蒜种植... 大蒜紫斑病是江苏各产区大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大蒜紫斑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在生物防治研究方面则进展缓慢。为提高大蒜紫斑病生防水平,本研究通过筛选对大蒜紫斑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从大蒜种植田土壤中分离得到了122株细菌菌株,其中对大蒜紫斑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1株,进一步复筛得到12株拮抗能力较强菌株。依据形态学观察,并结合16S rRNA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其中两株生防菌JS51和JS62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velezensis。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S51和JS62对大蒜紫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1.63%和55.05%,与化学药剂咪鲜胺锰盐的防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胞杆菌 大蒜紫斑病 筛选鉴定 链格孢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各地区碳达峰时间预测
15
作者 祁海强 周冬梅 +4 位作者 江晶 朱小燕 马静 李绵德 张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0期61-73,共13页
对甘肃省及各地区2000—2020年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选取第二产业比重、人均GDP、城镇化率、能源消耗量、每万元GDP能耗、科技投入和工业增加值等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基于Probit模型,依据甘肃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经济发展指标,对... 对甘肃省及各地区2000—2020年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选取第二产业比重、人均GDP、城镇化率、能源消耗量、每万元GDP能耗、科技投入和工业增加值等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基于Probit模型,依据甘肃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经济发展指标,对各地区GDP增速进行3种经济假定,并对2020—2040年碳排放量及碳达峰时间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甘肃省2000—2012年碳排放量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7.3%,2013—2020年碳排放量呈“U”型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9%;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城镇化率等因素呈正相关,与第二产业比重及每万元GDP能耗呈负相关;快速经济下,2030—2035年实现碳达峰的地区只有临夏州,基准经济下,2030—2035年实现碳达峰的地区有定西市等4个地区,绿色经济下,兰州市等4个地区在2035—2040年实现碳达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碳排放 主成分分析 Probit预测模型 碳达峰时间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洲 周冬梅 孙承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安陆市普爱医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2组...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安陆市普爱医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血清学指标[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动脉平均血流量、外周阻力、特性阻抗及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χ^(2)=3.914,P=0.048)。治疗结束后,试验组血清BNP、CR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2组颈动脉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颈动脉的外周阻力及特性阻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颈动脉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的外周阻力及特性阻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与试验组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608)。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更有效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阿替普酶 溶栓 血流动力学 B型脑钠肽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西南桦21年生人工林生长对造林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俊 李莲芳 +7 位作者 李小军 侯海雄 顾梦 张合瑶 刘娴 周冬梅 丁兵 武程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52,共9页
【目的】为了解西南桦人工林的生长过程,采用解析木分析其生长动态。【方法】在云南普洱市江城县,对不同非均匀密度控制(2 m×2 m×5 m、2 m×3 m×5 m、3 m×3 m×5m和2 m×2 m×10 m)造林的21 a生西... 【目的】为了解西南桦人工林的生长过程,采用解析木分析其生长动态。【方法】在云南普洱市江城县,对不同非均匀密度控制(2 m×2 m×5 m、2 m×3 m×5 m、3 m×3 m×5m和2 m×2 m×10 m)造林的21 a生西南桦人工林进行调查基础上,基于每木检尺选择的12株标准木,分析不同造林密度的林木生长过程。【结果】林龄21 a时,不同造林密度的西南桦林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6.82~17.52 cm、26.70~28.00 m和0.274 3~0.333 8 m^(3),林木依然属于旺盛生长阶段,未达数量成熟期。林龄1~6、1~6和6~18 a期间分别是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速生期,其平均连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1.61 cm/a、2.67 m/a和2.807 6×10^(-2) m^(3)/a。西南桦隶属云南热区(云南热带和南亚热带的统称)大径材树种,速生期延续较长,其生长对造林密度较为敏感。及时进行密度调控的抚育采伐是培育大径级木材的必要经营措施,林分密度越高,开展抚育采伐的林龄越小。【结论】优质高效的西南桦人工林培育应选择最适宜的造林密度,并且适时开展密度的动态调控。基于单株材积生长,2 m×3 m×5 m可作为西南桦的造林密度。同时,林龄10 a左右应对西南桦人工林开展密度调控的首次抚育采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非均匀密度 林木生长 人工林 保存率
下载PDF
褪黑素浸种对滇油杉种子发芽及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周冬梅 李莲芳 +6 位作者 朱存福 顾梦 张合瑶 李小军 刘娴 侯海雄 王文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目的】了解褪黑素浸种对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种子发芽和苗木生理的影响,开展不同浓度褪黑素溶液浸种试验,为滇油杉种子发芽及壮苗培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开展不同浓度(0、0.3、0.6、0.9... 【目的】了解褪黑素浸种对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种子发芽和苗木生理的影响,开展不同浓度褪黑素溶液浸种试验,为滇油杉种子发芽及壮苗培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开展不同浓度(0、0.3、0.6、0.9和1.2 mmol/L)褪黑素溶液浸种研究。计算处理的种子发芽性状,以及测定苗木生长、光合色素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分别为40.4%~60.0%、14.5%~32.1%、12.6~14.6 d、4.2~7.2粒/d、0.96~1.43 mg/g、0.16~0.23 mg/g、185.4~360.7 U/(g·min)、24.4~64.9 U/(g·min)、1532.1~1916.3 U/(g·min)、9.5~25.6 nmol/g,褪黑素处理的所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优于对照的(P<0.05或P<0.01)。【结论】0.3 mmol/L褪黑素溶液浸种有益于种子发芽、光合色素形成和提高保护酶的活性,促进苗木生长,可应用于滇油杉的种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油杉 褪黑素 发芽性状 苗木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肝损伤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立会 周东梅 +1 位作者 朴颖 权海燕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肝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乙醇、病毒、药物、自身免疫性及遗传代谢性因素等均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多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等,重症患者亦可发生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甚至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肝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乙醇、病毒、药物、自身免疫性及遗传代谢性因素等均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多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等,重症患者亦可发生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甚至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据报道^([1]),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除引发肺脏发生病理学改变外,亦可致心、肝、脾、肾、脑等多脏器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就肝损伤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病毒致肝损伤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颈动脉体瘤患者的CT能谱成像研究
20
作者 周冬梅 尹桂秀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1期81-89,共9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对颈动脉体瘤(CBT)的研究价值。方法:收集30例接受CT能谱检查并经手术确诊的CBT患者,通过GSI Viewer重建60 keV和40 keV单能量图像,对40 keV、60 keV单能量图像及120 kVp like三组图像的CBT供血动脉CT值、背景噪声(...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对颈动脉体瘤(CBT)的研究价值。方法:收集30例接受CT能谱检查并经手术确诊的CBT患者,通过GSI Viewer重建60 keV和40 keV单能量图像,对40 keV、60 keV单能量图像及120 kVp like三组图像的CBT供血动脉CT值、背景噪声(SD)、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及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分析CBT能谱参数及影像特征与手术结果的关系。结果:CBT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参数与手术结果均无相关性;CBT横径、纵径、Shamblin分型与术中出血量呈强相关,供血动脉数量与术中出血量呈中度相关;横径、纵径、Shamblin分型与颅神经损伤呈中度相关,供血动脉数量与颅神经损伤呈强相关;40 keV是CBT供血动脉显示的最佳能级,CT值、SD、CNR及SNR均显著高于60 keV组及120 kVp like组,60 keV组CT值、噪声显著高于120 kVp like组,二者CNR及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 keV组主观评价分值最高,两位放射科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结论:(1) CBT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参数与GAPP评分无相关性;(2) CBT供血动脉数量是评估手术并发症重要参数之一,40 keV单能量图像可明显优化CBT供血动脉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谱成像 颈动脉体瘤 图像质量 分化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