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超声特征联合增强CT检查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燕 黄世海 +1 位作者 周桂荣 杨鸿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特征联合增强CT检查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常规超声特征联合增强CT检查作为观察组,单纯CT检查作为CT对照组,单纯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组,每组的患者均为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特征联合增强CT检查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0例,常规超声特征联合增强CT检查作为观察组,单纯CT检查作为CT对照组,单纯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组,每组的患者均为20例,分析三种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观察组、CT对照组、对照组的Ⅰ区转移颈部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3.76%、72.07%、72.87%。观察组的Ⅰ区转移颈部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CT对照组和对照组。观察组、CT对照组、对照组的Ⅱ、Ⅲ、Ⅳ区转移颈部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7.50%、70.55%、82.69%。观察组的Ⅱ、Ⅲ、Ⅳ区转移颈部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CT对照组和对照组。观察组、CT对照组、对照组的Ⅴ、Ⅵ区转移颈部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92.31%、72.00%、76.79%。观察组的Ⅴ、Ⅵ区转移颈部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CT对照组和对照组。结论 常规超声特征联合增强CT可显著提高单项CT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性激素检测对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周桂荣 丁晓玲 +1 位作者 纵军 朱文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及卵巢大小联合激素检测对女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临床初诊为性早熟的女童为性早熟组,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为标准,将性早熟组中53例女童纳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及卵巢大小联合激素检测对女童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临床初诊为性早熟的女童为性早熟组,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为标准,将性早熟组中53例女童纳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37例纳入单纯乳房早发育(PT)组,另选同期40例健康女童为对照组,比较受试女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及卵巢大小、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性早熟组子宫横径、长径、前后径及体积,卵巢横径、长径、前后径及体积均大于对照组,ICPP组子宫长径、体积,卵巢长径、体积均大于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早熟组最大卵泡直径、FSH、LH、E2均高于对照组;ICPP组最大卵泡直径、FSH、LH、E2均高于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及血清性激素联合诊断性早熟与非性早熟、区分ICPP与PT的准确率分别为86.92%、92.22%。结论超声检查可观察性早熟女童的子宫及卵巢大小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卵巢 激素 性早熟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手术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桂荣 苏国森 +2 位作者 湛建伟 黄国兴 程少萍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21-82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2年7月—2015年7月高州市人民医院乳腺病科临床及病理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将乳腺癌分为Basal-like型(33例)、HER-...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亚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2年7月—2015年7月高州市人民医院乳腺病科临床及病理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将乳腺癌分为Basal-like型(33例)、HER-2过表达型(37例)、LuminalA型(58例)、LuminalB型(52例)4个亚型,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肿瘤情况进行评估,通过随访了解其生存状况,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后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0,P<0.01)。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肿块边缘特点、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P=12.884/0.007、7.685/0.002、12.653/0.002)。Kaplan-Meier法结果显示,HER-2过表达型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率(OS)最低,预后最差。LuminalA型患者的DFS和OS均优于HER-2过表达型(P<0.05)。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分子亚型是影响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预后情况存在差异,LuminalA型患者预后较好,HER-2过表达型患者预后较差,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分子亚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性 新辅助化疗 分子亚型 预后
下载PDF
临沧地区澳洲坚果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
4
作者 李明灿 周贵荣 +2 位作者 李林霞 周启武 刘鸿骄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第5期178-180,共3页
为掌握临沧地区澳洲坚果病害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有效的防治,开展了临沧地区澳洲坚果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本文对澳洲坚果5种病害、3种生理病害、1种寄生性病害的危害症状作了简要描述,提出有效防治方法。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病害 调查 防治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区小学生近视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桂荣 张芳 董立雪 《中国医院统计》 2020年第4期354-357,361,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辖区内4所小学的3882名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测、自动电脑验光及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小学生近视率32.97%,女生近视率34.80%,高于男生31.16%(...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辖区内4所小学的3882名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测、自动电脑验光及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小学生近视率32.97%,女生近视率34.80%,高于男生31.16%(χ^2=5.816,P=0.016);近视率随年级升高而升高(r=0.997,t=27.38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放学后每天做作业时间超过2 h、每天使用电脑超过2 h、老师每节课平均使用电子屏幕超过15 min、在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屏幕、家长不限制看电视-玩电脑或电子游戏时间、课间休息在教学楼内是近视的危险因素(OR=1.219,95%CI:1.048~1.418;OR=1.489,95%CI:1.066~2.097;OR=1.209,95%CI:1.049~1.392;OR=2.316,95%CI:1.639~3.271;OR=1.282,95%CI:1.003~1.640;OR=1.206,95%CI:1.041~1.397);父亲、母亲一方近视以及双方都近视是近视的危险因素(OR=1.558,95%CI:1.270~1.911;OR=1.394,95%CI:1.166~1.667;OR=2.058,95%CI:1.682~2.518)。结论北京市门头沟区小学近视率女生高于男生,且随年级升高而升高,近视的危险因素与用眼时间过长、家长不限制看电视-玩电脑或电子游戏时间、不正确用眼习惯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近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颖 徐金娣 +5 位作者 孔铭 朱贺 周姗姗 周桂荣 李松林 毛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比较研究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的化学成分,对差异性成分进行定量。方法:采用基于UPLC-QTOFMS/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中小分子化学轮廓进行表征,利用多变量数据统计方法发现各自的特征性成分,整合HPLC-UV方法对45批南... 目的:比较研究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的化学成分,对差异性成分进行定量。方法:采用基于UPLC-QTOFMS/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中小分子化学轮廓进行表征,利用多变量数据统计方法发现各自的特征性成分,整合HPLC-UV方法对45批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商品药材差异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南方菟丝子和金灯藤化学轮廓有明显差异,南方菟丝子特征性成分为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异槲皮苷和山奈酚,金灯藤特征性成分为咖啡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绿原酸;8个差异性成分定量表明,南方菟丝子中黄酮类成分为金灯藤的21.5倍,金灯藤中有机酸成分是南方菟丝子的2.8倍;34批南方菟丝子中金丝桃苷含量均达到2020版药典标准要求,但11批金灯藤中金丝桃苷含量均未达到药典标准要求。结论:法定品种南方菟丝子和混淆品金灯藤的小分子化学轮廓、特征性成分及其含量均有明显差异,金灯藤作为菟丝子基原使用的合理性仍需药效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菟丝子 金灯藤 代谢组学 超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特征性差异成分 质量比较
下载PDF
螺旋CT及胸部X线摄影与D-二聚体和白介素-6诊断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桂荣 肖辉 +1 位作者 纵雪峰 朱文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及胸部X线摄影联合D-二聚体(D-D)和白介素-6(IL-6)对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支原体肺炎患儿73例,确诊70例,为支原体肺炎组;另选择同期儿童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螺旋CT和胸部X线摄影检查,... 目的探讨螺旋CT及胸部X线摄影联合D-二聚体(D-D)和白介素-6(IL-6)对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支原体肺炎患儿73例,确诊70例,为支原体肺炎组;另选择同期儿童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螺旋CT和胸部X线摄影检查,运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D-D水平,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水平。比较螺旋CT和胸部X线摄影诊断儿童支原体肺炎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支原体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D-D和IL-6水平变化。结果以支原体抗体Igm阳性为诊断金标准,73例疑似儿童支原体肺炎中明确诊断70例。胸部X线摄影对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准确率为71.23%,螺旋CT对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准确率为90.41%。螺旋CT诊断准确率高于胸部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诊断敏感度高于胸部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血清D-D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提高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并且支原体肺炎组患儿血清D-D和IL-6水平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白介素-6 儿童支原体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摄影计算机
下载PDF
远程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桂荣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前,远程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本文以远程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为着眼点,深刻阐述远程教育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及远程教育传播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努力探索一条... 目前,远程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本文以远程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为着眼点,深刻阐述远程教育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及远程教育传播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努力探索一条远程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传播方法
下载PDF
大型客机航电系统综合集成关键技术综述
9
作者 周贵荣 徐见源 +3 位作者 马少博 宗军耀 沈金清 朱海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5-287,共43页
面对未来航空运输系统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型客机安全性和空域运行效能,在系统综合控制、相关方信息共享、空地协同决策与管理、所需通导监视性能、基于航迹运行等方面对大型客机航电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结合现代综合化航电系统的... 面对未来航空运输系统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型客机安全性和空域运行效能,在系统综合控制、相关方信息共享、空地协同决策与管理、所需通导监视性能、基于航迹运行等方面对大型客机航电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结合现代综合化航电系统的技术发展特点,总结了先进的航电系统架构、主要的功能特征、安全性设计流程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国产大型客机综合化航电系统研制和集成工作的工程实践,结合国内相关院所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航电系统综合集成、驾驶舱显示与控制、综合模块化航电、飞行管理、无线电导航、综合监视、机载数据链、大气惯导与机载信息等领域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并对下一代大型客机航电系统的应用需求、技术特征、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机 运行环境 系统集成 航电系统 综合模块化航电
原文传递
Deciphering chemical and metabolite profiling of Chang-Kang-Fang by UPLC-Q-TOF-MS/MS and its potential active components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1
10
作者 YANG Fengge ZHANG Sihao +6 位作者 TIAN Danmei zhou guirong TANG Xiyang MIAO Xinglong HE Yi YAO Xinsheng TANG Jinsha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59-480,共22页
Chang-Kang-Fang(CKF)formula,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rescription,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However,its potential material basi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 ... Chang-Kang-Fang(CKF)formula,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rescription,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However,its potential material basi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 elusive.Therefore,this study employed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at combined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with network pharmacology to systematically characterize the phytochemical components and metabolites of CKF,as well as elucidating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Through th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a total of 150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or tentatively characterized within the CKF formula.Notably,six N-acetyldopamine oligomers from Cicadae Periostracum and eight resin glycosides from Cuscutae Semen were characterized in this formula for the first time.Meanwhile,149 xenobiotics(58 prototypes and 91 metabolites)were detected in plasma,urine,feces,brain,and intestinal contents,and the in vivo metabolic pathways of resin glycosides were elaborated for the first time.Furthermore,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analyses revealed that alkaloids,flavonoids,chromones,monoterpenes,N-acetyldopamine dimers,p-hydroxycinnamic acid,and Cus-3/isomer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CKF in treating IBS,and CASP8,MARK14,PIK3C,PIK3R1,TLR4,and TNF may be its potential targets.These discoveries offe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material basis and clarify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CKF formula in treating IBS,facilitating the broader application of CKF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Kang-Fang Chemical profile Metabolites profile UPLC-Q-TOF/MS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何佳璨 周桂荣 +4 位作者 李欣欣 宋兆辉 缪兴龙 刘丽芳 何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7-124,共8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目前已有研究表明IBS的致病机制、症状的产生和持续时间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且不同IBS亚型患者体内的肠道菌群种类有差异。IB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表现存在较...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目前已有研究表明IBS的致病机制、症状的产生和持续时间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且不同IBS亚型患者体内的肠道菌群种类有差异。IB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表现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IBS的诊断和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但已经有较多研究提示IBS可能与胃肠道动力、内脏高敏感性、肠道免疫反应和模式识别受体等密切相关,并且可以通过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粪菌移植和饮食习惯等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调,从而改善IBS的症状。这也为未来治疗IBS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肠道菌群的概况、IBS患者肠道菌群的特点、肠道菌群失衡导致IBS发病的可能机制以及IBS肠道菌群的相关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病理生理机制 治疗 益生菌 益生元
原文传递
橘叶UPLC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桂荣 李响 +2 位作者 赵桂铃 白雪 何毅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2237-2241,共5页
目的建立橘叶U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为科学评价各批次橘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qu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2%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2... 目的建立橘叶U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为科学评价各批次橘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qu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2%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26℃,检测波长为330 nm。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20批不同产地橘叶药材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20批橘叶的UPLC对照指纹图谱,标定27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分成4类,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验证且确定6个决定峰。结论结合化学计量学和UPLC指纹图谱为建立全面有效的橘叶药材质量控制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叶 超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