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散射光谱的宫颈癌放疗疗效评估
1
作者 张丹 刘文文 +4 位作者 吴鑫 周慧晶 钱志余 李韪韬 严枫 《生命科学仪器》 2021年第4期45-51,共7页
背景与目的:利用近红外散射光谱的特征分析技术,在放疗过程实时观察到病人病灶治疗情况,实现便捷、无损的辅助疗效评估。材料与方法:通过由卤素光源、光纤光谱仪、双光纤探头和上位机软件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宫颈癌治疗前、放疗期... 背景与目的:利用近红外散射光谱的特征分析技术,在放疗过程实时观察到病人病灶治疗情况,实现便捷、无损的辅助疗效评估。材料与方法:通过由卤素光源、光纤光谱仪、双光纤探头和上位机软件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宫颈癌治疗前、放疗期间和放疗后的散射光谱,将这些光谱数据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分析,再随机分为训练集(70%)、验证集(15%)和测试集(15%),并利用MATLAB自带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建模,通过测试集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临床试验经筛选后得到的样本有74例,其中有14例治疗前,40例治疗中,20例治疗后。结果: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光谱数据的方法可以用于识别宫颈癌放疗前、放疗过程中与放疗治愈后的宫颈在体组织,能够初步进行宫颈癌辅助疗效评估且识别准确率在90%左右。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对宫颈癌组织治疗过程中光谱的数据分析,可以实现治疗阶段的基本判定,为宫颈癌的放疗疗效评估寻找到一种更加便捷、简单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神经网络 放射治疗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纳米药物在体动力学转运特性研究设备综述
2
作者 李怡燃 周慧晶 +4 位作者 陈超凡 王飞龙 黄海鹏 钱志余 李韪韬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5期12-18,共7页
本文介绍了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在体动力学转运特性的概念,并重点讨论了纳米药物在活体动物靶细胞内的动态监测设备的实现方法及其进展,包括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以及通过采用光学显微镜成像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 本文介绍了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在体动力学转运特性的概念,并重点讨论了纳米药物在活体动物靶细胞内的动态监测设备的实现方法及其进展,包括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以及通过采用光学显微镜成像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等对药物在体内转运特性的监测,并从技术原理、技术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纳米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转运特性以及监测药物转运过程的研究设备现状和不足,突出了纳米药物在体动力学转运特性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药代动力学 在体 转运特性 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
下载PDF
虚拟数字脑软件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龙春 张敏风 +6 位作者 张岗 邹越 赵文波 何乐民 周慧晶 颜淑敏 张光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2期1434-1439,共6页
目的:为脑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提供一个软件研究平台。方法:首先,基于预处理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和因果连接法构建因果连接网,利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获得节点神经活动预测模型中的回归系数。然后,基于因果连接网和预测模型构建虚拟... 目的:为脑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提供一个软件研究平台。方法:首先,基于预处理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和因果连接法构建因果连接网,利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获得节点神经活动预测模型中的回归系数。然后,基于因果连接网和预测模型构建虚拟数字脑。最后,在VC++12.0开发环境下,利用C/C++编程语言开发出能实现虚拟数字脑各项功能的软件包。结果:同欧洲的虚拟大脑软件平台相比,该软件包操作简单,可用于脑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的研究。结论:初步的实践结果证明了该软件在脑科学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脑 脑科学 类脑人工智能 因果连接网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0个八仙花品种花粉粒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周静伟 吴晓梦 +2 位作者 周慧晶 邹剑锋 陈海霞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240-7250,共11页
利用电镜扫描观察10个八仙花品种的花粉粒,根据花粉粒的形状、长短轴比、萌发沟特征、纹饰特征、极面特征等分析八仙花不同品种间以及孕性花粉粒形态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八仙花可孕花的花粉粒均为长球体,除了‘无尽夏’和‘奥塔克... 利用电镜扫描观察10个八仙花品种的花粉粒,根据花粉粒的形状、长短轴比、萌发沟特征、纹饰特征、极面特征等分析八仙花不同品种间以及孕性花粉粒形态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八仙花可孕花的花粉粒均为长球体,除了‘无尽夏’和‘奥塔克萨’不孕花花粉粒为超长球体外,其他也为长球体,均具3条萌发沟,沟长裂至两极,属于N3P4C5型花粉;花粉粒极面形状有差异,‘无尽夏’、‘奥塔克萨’、‘蒙娜丽莎’、‘头花’和‘初恋’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其他品种极面观为钝三角形;不同品种花粉粒的萌发沟长度与萌发沟脊面宽也存在差异,仅‘玫红妈妈’不同孕性花粉粒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壁纹饰均为孔穴状,其孔穴大小、形状以及分布特征不同,但是同一品种的不同孕性花粉粒形态特征并无差异。综上所述,花粉粒的外壁纹饰可作为八仙花品种鉴定的依据之一,但是不能作为花粉孕性的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仙花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品种鉴定
原文传递
八仙花一步成苗离体培养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学彤 郑珂媛 +3 位作者 王可佳 周慧晶 陈海霞 朱木兰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3-1160,共8页
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花序硕大,花色多样,变种多,观赏价值高,国内外广泛栽培。本研究开展了八仙花的一步成苗离体培养及组织器官激素富集研究。结果表明:MS+1.0 mg·L^(-1)6-BA+0.2mg·L^(-1)NAA为八仙花茎段一步成苗... 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花序硕大,花色多样,变种多,观赏价值高,国内外广泛栽培。本研究开展了八仙花的一步成苗离体培养及组织器官激素富集研究。结果表明:MS+1.0 mg·L^(-1)6-BA+0.2mg·L^(-1)NAA为八仙花茎段一步成苗诱导最佳配方,首次建立了八仙花一步成苗离体再生技术体系。八仙花受试组织器官6-BA富集水平依次为叶片>茎段>叶柄>茎尖,NAA富集水平依次为叶片>叶柄>茎尖>茎段。本实验在同一培养基条件下,受试材料活力高,无需更换培养基,由外植体一次性发育为完整植株,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宜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仙花 离体再生 一步成苗 激素富集
原文传递
月季可育花粉离体诱导研究
6
作者 周慧晶 徐子岩 +5 位作者 郑珂媛 闫学彤 时振英 陈海霞 莫健彬 朱木兰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33-2340,共8页
月季(Rosa chinensis)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然而,月季杂合度高,杂交育种难度大。本研究以月季枝条为起始外植体开展其不定芽高频同步诱导、伸长、生殖转换、瓶里开花等研究,建立可育花粉离体诱... 月季(Rosa chinensis)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然而,月季杂合度高,杂交育种难度大。本研究以月季枝条为起始外植体开展其不定芽高频同步诱导、伸长、生殖转换、瓶里开花等研究,建立可育花粉离体诱导体系。结果表明, MS+2.0 mg·L^(-1)6-BA+0.2 mg·L^(-1)NAA为最佳初步同步化不定芽诱导配方;高频同步诱导的最佳配方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0.5 mg·L^(-1)KT,高频同步率为87.41%,平均芽数为13.94个;MS+0.3 mg·L^(-1)6-BA+0.03 mg·L^(-1)NAA为最佳伸长配方;2/3MS+1.0 mg·L^(-1)6-BA+0.1 mg·L^(-1)NAA+0.5 mg·L^(-1)ABA+0.1 g·L^(-1)KH_(2)PO_(4)培养基上培养4周,生殖转换效果最佳,现蕾率54.44%。MS+1.0 mg·L^(-1)6-BA+0.1 mg·L^(-1)NAA+5.0 mg·L^(-1)H_(3)BO_(3)+40g·L^(-1)蔗糖为诱导月季开花与产生可育花粉的最适培养基,开花时间最早,花粉活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离体诱导 可育花粉 组织培养
原文传递
SYNTHESIS OF NANOPOROUS SILICA WITH INTERIOR COMPOSITE CELLS WITH SYNTHETIC BLOCK COPOLYPEPTIDE AS TEMPLATE
7
作者 LIU Yuping zhou huijing +7 位作者 SHEN Zhurui LI Liying zhou Xingdi SUN Pingchuan YUAN Zhongyong CHEN Tiehong LI Baohui DING Dat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4期493-497,共5页
Nanoporous silica with unusual interior composite cells was synthesized with synthetic block copolypeptide Phe20-b-PBLG50 as template for the first time. Anilino-methyl triethoxy silane (AMTS) was used as an intermedi... Nanoporous silica with unusual interior composite cells was synthesized with synthetic block copolypeptide Phe20-b-PBLG50 as template for the first time. Anilino-methyl triethoxy silane (AMTS) was used as an intermedium to interact with block co-polypeptide Phe20-b-PBLG50 through π-π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henyl groups of block copolypeptide and those of AMTS. Meanwhile, AMTS co-condenses together with tetraethoxylsilane (TEOS) after hy-drolysis. The structure of composite vesicles due to the self-assembly of block copolypeptide in the or-ganic solvent was immobilized and transcribed by the formation of silica. The formation of nanopores could be ascribed to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block co-polypeptide and small molecular amine. Our results provide a new avenue to synthesize porous oxide materials with novel interior structures templated by the copolypeptide self-assembly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硅 合成 模板法 π-π交互作用 自组装 多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