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储层分布规律
1
作者 牛小兵 吴东旭 +6 位作者 刘新社 任军峰 李程善 周进高 于洲 李维岭 王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5-636,共12页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储层刻画和油气勘探的基础。前期对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的认识成果,有效指导了奥陶系马家沟组顶部的风化壳储层勘探,已探明近万亿方储量规模。然而,限于资料和认识程度,原来的储层分布图无法满足日益深入的...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储层刻画和油气勘探的基础。前期对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的认识成果,有效指导了奥陶系马家沟组顶部的风化壳储层勘探,已探明近万亿方储量规模。然而,限于资料和认识程度,原来的储层分布图无法满足日益深入的天然气勘探工作需求。因此,笔者基于最新的地质基础资料,综合运用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储层预测技术,通过编制马家沟组中-下组合重点层段的沉积相图和储层分布图,明确了中-下组合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马家沟组中-下组合主要发育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和台地边缘3大相类型,以及8种亚相和16种微相;其中台内颗粒滩、微生物丘、台缘颗粒滩、含膏云坪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微相。2)中-下组合白云岩储层微观储集空间主要有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微裂缝等,主要受控于丘滩和膏云坪沉积、准同生溶蚀作用和后期充填作用3种因素。3)马二段、马四段、马五9亚段、马五7亚段以丘滩相的粒间孔和晶间孔储层为主,马三段、马五6亚段以膏云坪的溶蚀孔储层为主。结论认为,中-下组合储层类型多样、层系多、厚度大,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分布 沉积微相 岩相古地理 中-下组合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洲 罗晓容 +6 位作者 周进高 胡子见 魏柳斌 李靖 师平平 曹斌风 吕玉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白云岩获得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展示出马四段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岩心、薄片、工... 鄂尔多斯盆地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白云岩获得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展示出马四段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岩心、薄片、工业CT、U-Pb定年、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并预测了该盆地白云岩储层分布和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马四段主要发育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斑状白云岩储层,其中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岩性为砂砾屑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斑状白云岩储层岩性为斑状粉—细晶白云岩、斑状粉晶白云岩和斑状灰质白云岩。(2)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溶)孔,含少量溶蚀孔洞、残余粒间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5.06%;斑状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为主,含少量晶间溶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2.46%。(3)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发育主要受微生物丘和颗粒滩控制,并经历了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改造,斑状白云岩储层发育主要受生物扰动作用、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控制。(4)构造古地理格局和海平面升降变化共同控制了丘滩体发育、生物扰动作用程度和白云石化流体的形成。结论认为,马四段优质白云岩储层主要沿中央古隆起和神木—志丹低隆起规模分布,其中神木—志丹低隆起马四段白云岩储层位于岩性相变带上,其储盖配置关系好,是天然气富集区,预测有利区储层面积18 00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四段 白云岩储层 构造古地理格局 海平面升降变化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杰 沈安江 +3 位作者 胡安平 周进高 佘敏 韩明珊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综述了岩石薄片智能鉴定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薄片智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命名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的研究流程与主要研究内容:①准备与处理薄片图像,建立碳酸盐岩图像数据库;②以先... 综述了岩石薄片智能鉴定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薄片智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命名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的研究流程与主要研究内容:①准备与处理薄片图像,建立碳酸盐岩图像数据库;②以先验知识指导建立薄片图像的结构组分、矿物组分、孔隙类型等分类标签,进行人工标注并建立标签数据库;③应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采用机器学习和人工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薄片图像标签的知识图谱;④进行结构组分、矿物组分及孔隙类型和含量的智能识别,完成自动岩性定名,输出鉴定报告,实现薄片智能鉴定。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目前仍然存在标签标注样本数量、语义分割不明确、成岩作用影响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碳酸盐岩人工智能鉴定的发展方向包括从宏观(岩心、野外露头)到微观不同尺度的图像鉴定,CT、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不同类型图像的鉴定,以及测井、地震资料的智能解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薄片 人工智能识别 岩石结构组分 知识图谱 标签数据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盐下含气系统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进高 李明瑞 +5 位作者 吴东旭 于洲 张杰 张涛 李维岭 丁振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5,共12页
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重要产气层位,目前已在马家沟组盐上风化壳领域获得了近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且盐上组合研究成果丰富,认识较为统一。但是,马家沟组盐下组合含气系统研究不足和认识分歧较大,已严重制... 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重要产气层位,目前已在马家沟组盐上风化壳领域获得了近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且盐上组合研究成果丰富,认识较为统一。但是,马家沟组盐下组合含气系统研究不足和认识分歧较大,已严重制约了该区盐下天然气的勘探。为此,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出发,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对盐下含气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盐下天然气来源、烃源岩规模和储层特征以及圈闭成藏要素评价,明确了马家沟组盐下天然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和富集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马家沟组盐下天然气的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偏轻,具有典型油型气特征,其烃源岩可能为马家沟组高频层序相关的薄层海相烃源岩,岩性主要为暗色泥质白云岩和微生物白云岩,具备规模供烃能力;(2)盐下发育多套丘滩和丘坪粉晶白云岩储层,沿台内低隆规模分布,源储盖组合反映盐下具备自生自储成藏条件,疏导断层、侧向封堵是成藏关键要素;(3)榆林—横山和神木—米脂地区是盐下天然气有利富集区带。结论认为,马家沟组盐下含气系统和天然气富集区带新认识的提出有效地支撑了米探1井的天然气勘探突破,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天然气深化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下奥陶统 马家沟组 油型气 烃源岩 含气系统 勘探潜力 米探1井
下载PDF
中国古老小克拉通台内裂陷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沈安江 陈娅娜 +3 位作者 张建勇 倪新锋 周进高 吴兴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5,共11页
台内碳酸盐岩是继台缘礁滩后值得关注的潜在勘探领域。基于露头、岩心、薄片观察及单井、地震、测试分析等资料,解剖四川盆地德阳-安岳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台内裂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成因,类比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纪台内裂... 台内碳酸盐岩是继台缘礁滩后值得关注的潜在勘探领域。基于露头、岩心、薄片观察及单井、地震、测试分析等资料,解剖四川盆地德阳-安岳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台内裂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成因,类比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纪台内裂陷。结果表明:罗迪尼亚泛大陆裂解为德阳-安岳台内裂陷的发育提供了区域地质背景,张性或走滑断裂、差异沉降作用是台内裂陷形成的关键;德阳-安岳台内裂陷经历了灯二段侵蚀发育期—灯四段裂陷发育期—麦地坪组-沧浪铺组裂陷鼎盛-充填期—龙王庙组缓坡台地发育期的演化过程,其控制了筇竹寺组、麦地坪组两套烃源岩和灯四段、龙王庙组两套储集层的发育;烃源岩和储集层的空间配置构成“侧生侧储”和“下生上储”两类成藏组合;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纪台内裂陷与德阳-安岳台内裂陷具相似的地质特征,勘探潜力值得期待。上述认识使勘探领域由台缘拓展到台内,对中国古老小克拉通台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台内裂陷 震旦纪 寒武纪 长城纪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52
6
作者 周进高 席胜利 +5 位作者 邓红婴 于洲 刘新社 丁振纯 李维岭 唐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53,共13页
多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限于资料和认识程度,原有的沉积相图难以满足该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发展的需求。为此,在分析该盆地古地貌背景的基础... 多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限于资料和认识程度,原有的沉积相图难以满足该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发展的需求。为此,在分析该盆地古地貌背景的基础上,运用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岩相识别技术,通过编制深层中寒武统张夏组和下奥陶统马家沟组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分析了张夏期和马家沟期的古地理特征,建立了两期沉积模式,研究了古地理对储层发育和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张夏组沉积期具有“三隆四坳”古地理背景,隆坳背景受前震旦系裂陷的影响,呈北东向展布,坳陷区演化为深水海湾或台内洼地,隆起区演化为碳酸盐岩台地,隆坳转折带和古隆起周围发育鲕粒滩,构成张夏组有利的储集相带;(2)马家沟组沉积期具有“三隆两凹一凸”的古地理格局,主要呈南北向展布,古隆具有重要的障壁作用,海侵期沿古隆发育滩和坪、坳陷发育成潟湖,海退期古隆暴露、坳陷则演化为膏盐湖,膏云坪是有利的储集相带,潟湖成为盖层发育的重要场所;(3)构造—岩相古地理控制了储层沉积背景和物质基础,对早期白云石化和岩溶作用改造的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影响,从而控制有利储层宏观分布;(4)张夏组镶边台地沉积模式和马家沟组障壁台地沉积模式揭示张夏组存在着3种潜在的油气成藏组合、马家沟组存在着2种油气成藏组合。结论认为,张夏组风化壳,以及马家沟组上组合风化壳、中下组合颗粒滩是该盆地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纪 奥陶纪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 构造—岩相古地理 沉积模式 储集层分布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四段沉积新认识与有利储集相带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进高 席胜利 +5 位作者 任军峰 尹陈 吴东旭 丁振纯 李维岭 刘雨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37,共10页
近期,米探1井的勘探突破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具有天然气勘探的巨大潜力,然而,对米脂地区马四段沉积相的认识还存在着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勘探进程。为此,基于野外露头、钻... 近期,米探1井的勘探突破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具有天然气勘探的巨大潜力,然而,对米脂地区马四段沉积相的认识还存在着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勘探进程。为此,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微观薄片、测井和碳/氧同位素等基础资料,系统开展了沉积相和有利储层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沉积演化模式,并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①马四段发育灰质潟湖、台内丘和含云膏坪3种沉积微相,灰质潟湖微相中的石灰岩、灰质围岩δ^(13)C、δ^(18)O与同期海水相似;台内丘微相中的白云质围岩δ^(13)C、δ^(18)O仍处于同期海水值范围,但较灰质潟湖沉积石灰岩偏正;含云膏坪微相中的白云质围岩δ^(13)C、δ^(18)O较同期海水偏负。②马四段可识别出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晚期3种沉积模式——海侵体系域期,水体最深,米脂地区为灰质潟湖沉积;高位体系域早期,水体变浅、咸化,凸起带发育台内丘,凹陷区发育灰质潟湖;高位体系域晚期,水体最浅,米脂地区整体演化为含云膏坪沉积。③台内丘内部沉积的微生物白云岩、斑状粉晶白云岩和斑状灰质白云岩发育晶间孔,物性相对较好,是有利沉积相带。结论认为,米脂地区的瑶镇—大保当、神木—米脂、绥德—碛口一带沉积期位于地势较高的凸起带上,且广泛发育台内丘,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米脂地区 奥陶系 马四段 古地理格局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有利储集相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克里摩里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东旭 孙六一 +4 位作者 周进高 吴兴宁 黄正良 丁振纯 刘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62,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发育多期台缘礁滩体沉积,其中对于中奥陶统桌子山组厚层块状白云岩的研究较多,而对于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中薄层状白云岩的研究则较少。为此,在分析该区克里摩里组储层发育背景的基础上,基于露头、岩心、岩石薄片...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发育多期台缘礁滩体沉积,其中对于中奥陶统桌子山组厚层块状白云岩的研究较多,而对于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中薄层状白云岩的研究则较少。为此,在分析该区克里摩里组储层发育背景的基础上,基于露头、岩心、岩石薄片观察资料和测井解释成果,研究了克里摩里组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阴极发光等资料,明确了该组白云岩成因和储层成因模式,进而预测了该区克里摩里组白云岩储层的展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克里摩里组白云岩储层发育晶间孔隙型、溶蚀孔洞型和裂缝型等3种储层类型,其中前两者孔喉分布均匀、孔渗性较好,是主要的储层类型;②克里摩里组主力储层白云岩以浅埋藏交代成因为主,局部经受了后期深埋热液改造作用;③高频层序和埋藏白云岩化控制了克里摩里组的储层发育,其中构造运动形成的古沉积地形控制了滩体的平面展布,海平面的短期升降变化控制了储层的纵向差异性,而埋藏白云岩化作用使岩石骨架得以强化、孔隙得以保存。结论认为,该区克里摩里组白云岩储层主要沿台缘带呈南北向断续分布,厚度介于0.8~43.0m,总面积为6512km^2,可以形成规模有效的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中奥陶世 礁滩体 白云岩 储集层特征 高频层序 埋藏白云化 储集层预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及其控储效应 被引量:7
9
作者 周进高 张涛 +6 位作者 于洲 吴东旭 李程善 丁振纯 李维岭 刘雨昕 尹陈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74,共14页
MT1井的战略突破揭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四段(简称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对马四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及储层认识的不足制约了天然气勘探与部署。利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四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进行恢复并开展岩相... MT1井的战略突破揭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四段(简称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对马四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及储层认识的不足制约了天然气勘探与部署。利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四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进行恢复并开展岩相古地理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1)马四段沉积前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三隆一坳的古地理格局,三隆即伊盟古陆、中央古隆起和吕梁隆起,一坳即台内坳陷,又可进一步分为两凸两凹,即榆林—横山凸起、神木—米脂凸起、桃利庙凹陷和米脂凹陷。隆坳相间、坳中有凸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马四段储集相带的展布;(2)马四段沉积期由3个四级旋回组成,马四3亚段沉积期主体为海侵旋回,中央古隆起演化为弱镶边台地边缘,盆地东部整体表现为半局限台地,以石灰岩和云质石灰岩沉积为特点;马四2亚段沉积期为海退早期,随着台缘滩的加积和海平面下降,台缘滩障壁作用凸显,盆地东部表现为局限台地沉积特点,在凸起区开始发育丘滩并沉积薄层白云岩和硬石膏岩;马四1亚段沉积期为海退中期,台缘滩障壁作用加剧,盆地东部局限台地水体持续变浅,凸起以丘滩坪沉积为主,白云岩和硬石膏岩厚度增加、范围扩大。(3)岩相古地理控制了马四段储层发育的类型与分布,主要发育了颗粒白云岩储层、微生物白云岩储层和斑状(灰质)白云岩储层,颗粒白云岩储层和微生物白云岩储层受颗粒(丘)滩微相控制,沿古隆起和凸起区发育,而斑状(灰质)白云岩储层则分布于潟湖相。研究认为,榆林—横山凸起及神木—米脂凸起地区有利于马四段储层发育,是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 岩相古地理 储层类型 控储效应
下载PDF
基于激光U-Pb定年技术的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恢复--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进高 于洲 +5 位作者 吴东旭 任军峰 张道锋 王少依 尹陈 刘雨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针对以往定性或半定量研究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所取得的认识存在争议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应用激光U-Pb原位定年技术,并结合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测试数据,对马家沟组风化壳岩溶型和丘滩型两类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 针对以往定性或半定量研究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所取得的认识存在争议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应用激光U-Pb原位定年技术,并结合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测试数据,对马家沟组风化壳岩溶型和丘滩型两类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8个储集层样品定年测试显示马家沟组主要经历了5期成岩作用,第1期为基质白云岩的沉积或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444.0~494.0 Ma,第2期为犬牙状或叶片状白云石胶结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440.0~467.0 Ma,第3期为白云石粉砂充填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316.5~381.0 Ma,第4期为晶粒白云石充填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354.0 Ma,第5期为晶粒方解石充填作用,发生时间为距今292.7~319.0 Ma;②马家沟组基质白云岩的形成与沉积或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有关,而胶结物的白云石化稍晚,属渗透回流—早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成因;③盐上风化壳岩溶型白云岩储集层依次经历准同生白云石化、压实、风化壳岩溶、充填与破裂等成岩作用,膏模孔形成于表生岩溶阶段,被白云石粉砂和方解石等矿物充填,孔隙度由10%~40%降低至3%~8%;④盐下丘滩型白云岩储集层经历准同生白云石化、压实、海底胶结、准同生溶蚀、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充填和破裂等成岩作用,储集层原生孔隙度为10%~30%,经海水胶结作用后降至0~6%,准同生溶蚀作用使孔隙度恢复至5%~15%,之后由晶粒白云石和方解石充填,孔隙度最终降至2%~6%。上述基于激光原位定年技术的白云石化作用和孔隙演化恢复方法对其他盆地或层系储集层孔隙演化恢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定年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 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 孔隙演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储层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周进高 付金华 +4 位作者 于洲 吴东旭 丁振纯 李维岭 唐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30,共11页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宏观分布规律和有利区带的认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难以满足区带评价和目标优选的需求。为此,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并结合实验分析数据,深入探讨了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形成...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宏观分布规律和有利区带的认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难以满足区带评价和目标优选的需求。为此,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并结合实验分析数据,深入探讨了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并指出了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岩溶型和颗粒滩型两类白云岩储层,前者发育于蒸发台地的含膏云岩和膏质云岩坪微相,主要分布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段上组合及马一段和马三段,后者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颗粒滩和台内颗粒滩微相,分布在中寒武统张夏组、上寒武统三山子组、马四段和马五段中组合;②颗粒滩型储层岩性为鲕粒云岩、砂屑云岩、晶粒云岩及微生物云岩,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溶)孔、微生物格架(溶)孔、晶间(溶)孔和溶洞为主,少量裂缝,孔隙度介于2.00%~18.03%,平均孔隙度为6.16%,机械沉积和微生物造丘是原生孔隙形成的重要机制,准同生溶蚀和裸露期风化壳岩溶作用是溶孔溶洞形成的主控因素,早期白云石化和封闭体系有利于孔隙的保持;③岩溶型储层岩性为(含)膏模孔细粉晶云岩和粉晶云岩,储集空间为膏模孔、溶洞及微裂缝,孔隙度介于2.00%~16.36%,平均孔隙度为5.98%,同生期层间岩溶和裸露期风化壳岩溶是膏模孔形成的主要机制,而膏模孔的保存受矿物充填和封闭体系两大因素的控制。结论认为,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该盆地鄂托克前旗—定边—上韩、桃利庙—吴起和榆林—志丹一带,其中桃利庙—吴起和榆林—志丹一带是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勘探最有利的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纪—奥陶纪 海相碳酸盐岩 储层类型 形成机制 储集层分布 勘探有利区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东旭 李昌 +5 位作者 周进高 胡琮 黄正良 于洲 李维岭 郭玮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6-616,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是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对其白云岩成因和储层发育规律的研究对于碳酸盐岩深层勘探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大量岩心、薄片的观察,并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白云岩有序度、地层水、包裹体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是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对其白云岩成因和储层发育规律的研究对于碳酸盐岩深层勘探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大量岩心、薄片的观察,并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白云岩有序度、地层水、包裹体特征等地球化学分析,对盆地奥陶系存在的两种典型白云岩储层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表明,含硬石膏结核或柱状晶的泥粉晶白云岩主要为潮坪蒸发环境的萨布哈成因,其规模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到长时不整合面的控制,不整合面以下发育大量硬石膏结核和柱状晶溶模孔;颗粒滩白云岩主要为回流渗透成因,其储层孔隙的发育主要受到海平面高频升降的影响,发育多旋回的粒(晶)间孔隙型储层。虽然两种白云岩的白云石化流体都为浓缩海水,但由于白云石化的机制和速率不同,二者的原始孔隙类型和特征迥异。两种白云岩孔隙在后期的成岩改造和演变过程中,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一认识也将对深层的白云岩储层勘探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白云岩 储层成因 硬石膏 铸模孔 颗粒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颗粒滩发育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有利区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进高 尹陈 +7 位作者 曾联波 胡琮 吴东旭 于洲 李维岭 唐瑾 刘雨昕 贾佳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30,共14页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引起科研人员对该层段颗粒滩储层的广泛关注。然而,现阶段对马四段颗粒滩的研究认识难以满足其勘探部署的需求。为此,在综合...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引起科研人员对该层段颗粒滩储层的广泛关注。然而,现阶段对马四段颗粒滩的研究认识难以满足其勘探部署的需求。为此,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微观薄片和测井等资料,结合马四段颗粒滩形成的地质背景,研究了马四段的颗粒滩类型与地质特征、滩体纵向叠置关系与横向分布规律,明确了颗粒滩发育的主控因素,并提出了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马四段发育由多期滩体叠置而成的台缘颗粒滩和台内颗粒滩,其中台缘颗粒滩单层厚度介于1.1~51.0 m,累计厚度介于20.5~206.3 m;台内颗粒滩单层厚度介于1.1~4.5 m,累计厚度介于5.1~48.4 m。②颗粒滩的发育与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马四期包含马四3期快速海侵、马四2期缓慢海退和马四1期振荡性缓慢海退共3个4级海平面变化旋回,纵向上颗粒滩主要发育于马四2亚段和马四1亚段;每个4级旋回又包括多个5级高频旋回,颗粒滩发育于高频旋回上部。③颗粒滩发育也受古地貌的控制,台缘颗粒滩分布于中央古隆起带,台内颗粒滩分布于神木—榆林—横山地区,古地貌低部位颗粒滩不发育。④颗粒滩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控制了有利储层的分布。结论认为,神木—榆林—横山有利区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有利方向,该研究成果为马四段勘探有利区评价和钻探目标优选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四段 台内颗粒滩 台缘颗粒滩 分布规律 勘探有利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东旭 周进高 +5 位作者 吴兴宁 丁振纯 于洲 王少依 李维岭 王淑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7-760,共14页
通过多口探井的分层对比、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多条野外露头剖面的实测,借鉴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对盆地西部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恢复。地层厚度刻画表明,盆地西部早中奥陶世整体为三陆一洼一槽古地理格局,分别为阿拉善... 通过多口探井的分层对比、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多条野外露头剖面的实测,借鉴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对盆地西部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恢复。地层厚度刻画表明,盆地西部早中奥陶世整体为三陆一洼一槽古地理格局,分别为阿拉善古陆、伊盟古陆、庆阳古陆、定北洼地以及贺兰海槽。野外剖面岩性实测以及钻井资料对比表明,随着贺兰海槽的拉张并向东与华北板块挤压,盆地西部先后经历了三道坎期和桌子山期的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克里摩里期弱镶边台地沉积以及乌拉力克期斜坡和盆地沉积,且发育以桌子山组为代表的台内颗粒滩储层,以克里摩里组为代表的弱镶边台地边缘滩储层,储层普遍云化。研究区早中奥陶世发育大量深海浊流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类复理石建造,但普遍不具生烃能力,只在晚奥陶统乌拉力克组、平凉组等发育一定规模的含笔石泥页岩,具备生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古地理格局 缓坡 弱镶边台地 颗粒滩 浊流
下载PDF
白云岩储层溶蚀过程中孔隙演化的核磁共振和频谱激发极化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天付 倪新锋 +6 位作者 黄理力 周进高 于洲 周慧 易艳 康婷婷 张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9,共10页
通过实时监测不同孔隙类型、不同物性白云岩储层样品在固定温压(温度40℃、压力5.17 MPa)条件下,经乙酸(pH=3)溶蚀前后弛豫时间和电导率变化,揭示白云岩储层溶蚀过程的孔径、孔隙体积、渗透率等孔隙特征演化,探讨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 通过实时监测不同孔隙类型、不同物性白云岩储层样品在固定温压(温度40℃、压力5.17 MPa)条件下,经乙酸(pH=3)溶蚀前后弛豫时间和电导率变化,揭示白云岩储层溶蚀过程的孔径、孔隙体积、渗透率等孔隙特征演化,探讨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云岩溶蚀前后孔径分布特征一致,溶蚀后孔径分布为继承性分布特征;外界条件一定时,岩石的组构是影响溶蚀孔隙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孔隙类型与孔径大小,最后为原始物性;试验条件下,孔径大、物性好的孔洞型和孔隙型样品孔径随溶蚀作用的加强,孔径减少,孔隙度增加;孔径小、物性差的孔隙型样品随溶蚀作用的加强,孔径和孔隙度同时增加,且增加率远大于前者;溶蚀作用对渗透率的改造比对孔隙体积的改造更加明显,前者为数量级的提升;后者最大增大率为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溶蚀过程 孔隙演化 核磁共振 频谱激发极化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相混积泥灰岩致密油储层特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付小东 吴健平 +4 位作者 寿建峰 王小芳 周进高 张天付 郭永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91,共14页
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Es^3(下))广泛发育一套湖相混积成因"泥灰岩",是致密油勘探的主要目标层系。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孔渗、压汞、扫描电镜、CT、核磁共振等分析,揭示了该套特殊成因混积泥灰岩储层地质特... 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Es^3(下))广泛发育一套湖相混积成因"泥灰岩",是致密油勘探的主要目标层系。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孔渗、压汞、扫描电镜、CT、核磁共振等分析,揭示了该套特殊成因混积泥灰岩储层地质特征;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明确有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指出致密油勘探有利区带。结果表明:束鹿凹陷Es^3(下)泥灰岩主要包括互层混积的纹层状泥灰岩和结构混积的块状泥灰岩两类,矿物组成均以方解石为主,其次为白云石,粘土矿物与石英、长石含量低。储层孔隙度一般低于4. 0%,基质渗透率一般小于10×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发育两大类8亚类储集空间,基质孔以纳米级孔隙为主。不同岩石结构的泥灰岩储层物性与孔隙结构差异明显,纹层状泥灰岩孔隙分布非均质性强,表现出双重或多重孔隙介质特征,孔渗条件和孔隙结构优于块状泥灰岩。混积泥灰岩有利储层发育受沉积亚相、岩石组构、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构造缝等因素综合控制;斜坡内带及洼槽区半深湖-深湖亚相的高TOC纹层状泥灰岩是致密油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泥灰岩 致密油储层 沙河街组 束鹿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付小东 张天付 +5 位作者 吴健平 王小芳 周进高 江涛 李彬 李长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6,共13页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一段下亚段广泛发育一套与火山活动相关的“特殊岩性”致密储层,是致密油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和储层物性系统分析,结合扫描电镜、压汞、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分析,对该层段不同岩性致密储...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一段下亚段广泛发育一套与火山活动相关的“特殊岩性”致密储层,是致密油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和储层物性系统分析,结合扫描电镜、压汞、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分析,对该层段不同岩性致密储层特征和“甜点”发育主控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腾一下亚段主要发育凝灰质岩、砂岩、白云岩和泥岩四大岩类,凝灰质岩和砂岩是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有利岩性。储层中主要发育溶蚀孔、晶间微孔、残余粒间孔、泄水孔和微裂缝等5类储集空间,其中凝灰岩中以脱玻化晶间孔和溶蚀孔占主导,砂岩中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最有利。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3类4亚类,薄层凝灰岩和溶孔发育的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较好,沉凝灰岩与白云岩孔隙结构较差。不同类型储层含油非均质性强,含油量受储层岩性、孔渗条件和孔隙结构控制。凝灰质岩致密储层“甜点”发育主要受火山碎屑沉积方式、脱玻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砂岩类储层“甜点”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岩石结构和溶蚀作用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储层 地质特征 主控因素 阿南凹陷 二连盆地
下载PDF
视岩石结构数计算技术及其在碳酸盐岩岩相测井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昌 沈安江 +4 位作者 张建勇 周进高 蔡君 刘江丽 王鑫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碳酸盐岩岩石结构组分,对于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碳酸盐岩地层通常经历强烈的成岩作用,缝洞发育,如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较精确地识别其基于岩石结构组分分类的岩相一直是个难题。目前有效测井参数与...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碳酸盐岩岩石结构组分,对于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碳酸盐岩地层通常经历强烈的成岩作用,缝洞发育,如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较精确地识别其基于岩石结构组分分类的岩相一直是个难题。目前有效测井参数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已经成为提高岩相识别精度的有效手段,其中Lucia的视岩石结构数参数在国外碳酸盐岩地层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然而,ARFN技术建立的条件为非裂缝和非水层,这使得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以四川盆地GM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为例,提出了改进的方法。首先,参考Lucia的岩石类型分类方案,将岩相划分为3大类:颗粒白云岩(包括砂屑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和泥晶白云岩(包括泥晶白云岩和泥质泥晶白云岩)。然后,通过岩-电关系分析优选出最敏感测井曲线,包括密度、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根据测井计算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及薄片鉴定资料,按照水层和非水层条件,对Lucia的视岩石结构数公式进行改进。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ARFN曲线能够快速定量识别岩石结构组分,尤其对颗粒白云岩和泥晶白云岩的识别率很高。最后,将改进的ARFN作为输入测井参数之一,与K邻近分类算法(KNN)结合进一步提升岩相测井识别精度。取心井岩心资料验证表明,改进后的ARFN将平均识别符合率从74%提高到80%以上,有效推动了四川盆地GM地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的精细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测井识别 视岩石结构数 KNN算法 龙王庙组
下载PDF
Restoration of formation processes of dolomite reservoirs based on laser U-Pb dating: A case study of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Ordos Basin, NW China
19
作者 zhou jingao YU zhou +5 位作者 WU Dongxu REN Junfeng ZHANG Daofeng WANG Shaoyi YIN Chen LIU Yux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2期327-338,共12页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non-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dolomite reservoir diagenetic and porosity evolution in the previous qualitative or semi-quantitative studies, we investigate two dolomite reservoir types, i.e. wea...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non-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dolomite reservoir diagenetic and porosity evolution in the previous qualitative or semi-quantitative studies, we investigate two dolomite reservoir types, i.e. weathering-crust karstic reservoirs and mound-beach reservoirs, in the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Ordos Basin by using in-situ laser ablation U-Pb dating as well a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1) According to the dating of 8 reservoir samples, the Majiagou Formation experienced 5 diagenetic stages(Stage 1: deposition of matrix dolomite or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in 444.0–494.0 Ma;Stage 2: dogtooth-or blade-shaped dolomite cementation, in 440.0–467.0 Ma;Stage 3: dolomitic silt filling, in 316.5–381.0 Ma;Stage 4: crystalline dolomite filling, in 354.0 Ma;Stage 5: crystalline calcite filling, in 292.7–319.0 Ma).(2) Supra-salt weathering-crust karstic dolomite reservoirs went through several diagenetic processes including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compaction, weathering-crust karstification, packing, and rupturing in succession. Gypsum mold pores formed in the phase of hypergenic karstification and were filled with such minerals as dolomitic silts and calcites, and thus the porosity decreased from 10%–40% to 3%–8%.(3) Sub-salt mound-beach dolomite reservoirs went through the diagenetic processes including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compaction, subsea cementation, penecontemporaneous corrosion, infiltration backflow dolomitization, packing, and rupturing. The porosity of reservoirs was originally 10%–30%, decreased to 0–6% due to seawater cementation, rose back to 5%–15% owing to penecontemporaneous corrosion, and finally declined to 2%–6% as a result of crystalline dolomites and calcites packing. The above methodology for the restoration of dolomitization and porosity evolution may be helpful for the restoration of porosity evolution in other basins or series of st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dating Ordos Basin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DIAGENESIS DOLOMITIZATION porosity evolution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环境恢复与源储配置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东旭 周进高 +5 位作者 任军峰 李维岭 魏柳斌 于洲 张才利 王少依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3-567,共15页
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蕴含了全球46%的碳酸盐岩油气储量,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层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大套厚层碳酸盐岩-膏盐岩混合沉积,目前在盐上已发现了近万亿方探明储量.盐下和盐间有无勘探潜力?对该沉积体系的古环境恢复... 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蕴含了全球46%的碳酸盐岩油气储量,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层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大套厚层碳酸盐岩-膏盐岩混合沉积,目前在盐上已发现了近万亿方探明储量.盐下和盐间有无勘探潜力?对该沉积体系的古环境恢复是关键.通过对盆内T112井400 m系统取芯进行描述,结合薄片鉴定、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岩石组分等分析,对马家沟组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体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恢复.根据海平面升降和水体氧化程度的变化,该体系可以划分为4个亚环境,分别是缺氧段、次氧化段、氧化段和硫化段.随着氧化程度加剧,U、Mo等微量元素含量降低,碳氧锶同位素逐渐正偏,但由于硫化段导致含氧量急剧降低,U、Mo和碳氧锶同位素急剧升高,并呈现随海平面频繁振荡分布.基于古环境与TOC和孔隙度的对比分析,硫化段和缺氧段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发育层段,强烈蒸发作用导致水体分层及硫化,使有机质得到有效保存.氧化段和次氧化段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层段,台内局部隆起沉积的丘滩体频繁暴露遭遇准同生溶蚀作用,发育大量溶蚀孔隙,经白云石化以后得到有效保存.硫化段的烃源岩与氧化段的白云岩储层纵向上呈层状频繁交互,平面上呈指状交叉,构成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乌审旗隆起带上发育的立体型储集层网络是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体系 沉积环境 源储配置 奥陶系 硫化段 鄂尔多斯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