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绿地木本植物根系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因素
1
作者 来雨晴 蓝伟根 +9 位作者 张炎晶 邓星 陈晓熹 郭微 孙延军 袁程 刘仪烨 周兰平 沈晓岚 尹文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植物根系是高等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之一,起到支撑、运输、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等作用,是植物高度分化的重要标志。植物根系与植物体新陈代谢、介质环境理化性质、介质生物组成乃至生物多样性均有密切联系。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下垫... 植物根系是高等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之一,起到支撑、运输、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等作用,是植物高度分化的重要标志。植物根系与植物体新陈代谢、介质环境理化性质、介质生物组成乃至生物多样性均有密切联系。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下垫面硬质化面积增大,地表、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迭,使城市生态系统内植物根系生长受到限制,主要为表层土壤容重高、孔隙度低、基层骨料与异物较多、有机质及其他营养元素含量低且空间分布存在异质性。这导致城市植物根系构型对环境胁迫作出响应,其空间分布对城市基础设施产生损坏并有倒伏风险。基于此,建议研发针对城市环境高大木本根系的检测方法与仪器,通过建立各树种根系构型与分布的预测模型,将结果应用至城市绿地树种选择、绿地改造、树木迁移等实践中,耦合树木地上、地下部分并揭露两者联系,探明乔木各器官形态及生理层面响应机制,以此完善与细化城市树木各类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系生长 城市环境 影响因素 木本植物 土壤环境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银科 李菁菁 +4 位作者 周兰萍 刘光武 张进虎 张芝萍 郑庆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1-1429,共9页
为研究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通过春小麦田间试验,设置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4种保护性耕作处理,以传统耕作为对照,分析了河西绿洲灌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田间输沙量、风蚀深度、风蚀物粒径组... 为研究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通过春小麦田间试验,设置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4种保护性耕作处理,以传统耕作为对照,分析了河西绿洲灌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田间输沙量、风蚀深度、风蚀物粒径组成、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0~30 cm高度输沙量能敏感地反映不同耕作措施之间输沙量的差异。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处理0~30 cm高度输沙量分别减少17.4%~46.7%、21.7%~45.2%、24.7%~48.2%和10.7%~42.4%。风蚀深度传统耕作为1.22~1.44 mm,4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均为0 mm。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处理风蚀物粒径组成无显著变化,但<0.063 mm细粒占比有减小趋势。立茬处理20 cm高度风速显著降低24.1%~39.5%,其他保护性耕作措施风速降低不显著。综上所述,河西绿洲灌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土壤风蚀,立茬处理是相对较优的保护性耕作措施,适宜该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风蚀 输沙量 风蚀深度 风蚀物 河西绿洲灌区
下载PDF
民勤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银科 李菁菁 +4 位作者 周兰萍 刘光武 张芝萍 张进虎 郑庆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6-1311,共6页
通过春小麦田间试验,以传统耕作为对照,分析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田间输沙量、土壤团聚体、<0.01 mm物理性黏粒、<0.01 mm分散性黏粒和分散系数随年限增加的变化,研究民勤绿洲灌区保护性耕... 通过春小麦田间试验,以传统耕作为对照,分析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田间输沙量、土壤团聚体、<0.01 mm物理性黏粒、<0.01 mm分散性黏粒和分散系数随年限增加的变化,研究民勤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输沙量显著减少;>1 mm团聚体作为不可风蚀颗粒的数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保护性耕作大团聚体(>0.25 mm)含量有增大趋势、微团聚体(0.25~0.05 mm)含量有减少趋势;保护性耕作实施2年后,<0.05 mm土粒含量占比除立茬处理减少不显著外,其他保护性耕作处理均显著减少;试验第3年,传统耕作处理<0.01 mm物理性黏粒含量较保护性耕作处理有减少趋势;免耕不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处理<0.01 mm分散性黏粒含量随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变化不显著;免耕不覆盖和残茬压倒处理土壤分散系数随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免耕秸秆覆盖和立茬处理下降不显著;保护性耕作实施的第3年,各保护性耕作处理分散系数出现减小的趋势。输沙量与>1 mm团聚体、<0.05 mm土粒和<0.01mm分散性黏粒含量都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0.25~0.05 mm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1~0.25 mm团聚体、<0.01 mm物理性黏粒含量和分散系数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研究区保护性耕作能减少土壤风蚀;随年限的增加,保护性耕作土壤微结构得到改善。土壤微结构的改善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本文3年的研究时间内,还不足以对土壤风蚀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风蚀 土壤团聚体 土壤微结构 民勤绿洲灌区
下载PDF
预警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兰平 郑燕玲 +4 位作者 苏丽丽 夏余芝 曹卫 宋杨 杨见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36-240,215,共6页
目的研究预警评分联合SBAR(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11月30日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 目的研究预警评分联合SBAR(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11月30日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1年5月30日的30例实施预警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以此相关数据来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指标有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平均住院时间、救治反应时间、交接班时间、救治时间、负性情绪、术后并发症以及医护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的NRS疼痛评分在术后、术后6h、术后24h三个时间段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施管理模式后,医生对护士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救治反应时间、交接班时间及救治时间均较低(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采取预警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预警意识与沟通效率,有效规避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缓解手术造成的心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评分 SBAR沟通模式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管理
下载PDF
Effects of sand-fixing and windbreak forests on wind flow:a synthesis of results from field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被引量:4
5
作者 ZHAN Kejie LIU Shizeng +3 位作者 YANG Zihui FANG Etian zhou lanping HUANG N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
Sand-fixing and windbreak forests are widely used to protect or/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wind flow characteristics is essential to arranging the pa... Sand-fixing and windbreak forests are widely used to protect or/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wind flow characteristics is essential to arranging the patterns of these protective forests for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In this study, the wind velocity over the underlying surface with sand-fixing forests and windbreak forests at the heights of 1–49 m was monitored from two 50-m high observation towers in an oasis of Minqin, Gansu Province of China. The wind velocities were simulat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over these protective forests between those two towers by a two-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heights of 1–49 m, the wind velocity profiles followed a classical logarithm law at the edge of the oasis and a multilayer structure inside the oasis.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sand-fixing forest and windbreak forest arrays, the wind velocity at the heights of 1–49 m generally decreased along the downstream direction of the prevailing wind. Specifically, below the height of windbreak forests, the wind velocity decelerates as the airflow approaches to the windbreak forests and then accelerates as the airflow passes over the windbreak forests. In contrast, above the height of windbreak forests, the wind velocity accelerates as the airflow approaches to the windbreak forests and then generally decelerates as the airflow passes over the windbreak forests. Both the array number and array spacing of sand-fixing and windbreak forests could influence the wind velocity. The wind protection effects of sand-fixing forest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rray spacing of windbreak forests and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sand-fixing forests when the array of the forests was adequately spaced. However, if the array spacing of windbreak forests was smaller than seven times of the heights of windbreak forests, the effects were reduced or completely masked by the effects of windbreak forests. The results could offer theoretical guidelines on how to systematically arrange the patterns of sand-fixing and windbreak forests for preventing wind erosion in the most convenient and the cheapest 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velocity sand-fixing forest windbreak forest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Minqin
下载PDF
我国非营利性医院PPP项目回报机制合规性研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欣晨 周兰萍 +1 位作者 胡玉涵 薛镭 《工程经济》 2020年第1期78-80,共3页
首先,介绍了我国非营利性医院PPP项目的实践情况,进而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从合规性角度指出了目前投资回报机制在回报方式、合作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非营利性医院 回报机制 PP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