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垄耕作和间作绿肥还田对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周灵芝 黄渝岚 +7 位作者 周佳 申章佑 李艳英 王锋 李素平 张宪 劳承英 韦本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40-2650,共11页
【目的】探讨粉垄耕作和间作绿肥还田后对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设常规单作(CT)、常规间作绿肥还田(CTJ)、粉垄单作(FL)和粉垄间作绿肥还田(FLJ)4个处理,利用Bio... 【目的】探讨粉垄耕作和间作绿肥还田后对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设常规单作(CT)、常规间作绿肥还田(CTJ)、粉垄单作(FL)和粉垄间作绿肥还田(FLJ)4个处理,利用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培养期内,不同处理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培养至168 h时,甘蔗3个生长时期0~20 cm土层中各处理的AWCD值均为分蘖期>伸长期>成熟期,每个时期各处理在0~20 cm土层的AWCD值大于20~4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FLJ处理的AWCD值分别比其他处理增加24.6%~55.2%、114.8%~205.3%和25.9%~47.8%。在甘蔗整个生育期,0~20和20~40 cm土层中FLJ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性样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clntosh丰富度指数最大(成熟期Mclntosh丰富度指数除外),但与其他处理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碳水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为微生物代谢利用最主要的碳源,0~20 cm土层中FLJ处理对碳水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胺类、酚酸类六类碳源的利用强度总体上大于其他处理。在分蘖期,土壤微生物对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的利用程度最高;在伸长期和成熟期均为对碳水类和氨基酸类的利用程度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粉垄耕作和间作绿肥还田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能力,各处理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导致微生物群落功能差异的特征碳源为碳水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结论】粉垄耕作结合间作绿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并提高其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可作为一种耕作与栽培模式在广西蔗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绿肥还田 微生物群落 代谢功能 功能多样性 甘蔗
下载PDF
木薯/大豆间作行距对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2
作者 劳承英 黄渝岚 +5 位作者 李艳英 周佳 周灵芝 韦本辉 李素平 申章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05-2014,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行距对木薯和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群体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木薯/大豆间作行距合理配置及提高木薯种植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大豆品种桂春15号为试验材料,设木薯单作(CC)、大豆单作(SS)及木...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行距对木薯和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群体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木薯/大豆间作行距合理配置及提高木薯种植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大豆品种桂春15号为试验材料,设木薯单作(CC)、大豆单作(SS)及木薯/大豆间作行距分别为30 cm(AB_(30))、35 cm(AB_(35))、40 cm(AB_(40))、45 cm(AB_(45))和50 cm(AB_(50))的7种处理。木薯间苗后每月测量木薯的株高和茎径,收获时分别测定木薯和大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并计算群体效益及土地当量比(LER),分析不同间作行距对木薯和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群体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间作行距处理的木薯株高和茎径均低于木薯单作,间作行距与木薯株高、茎径和单位面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不同间作行距处理的大豆产量均显著低于大豆单作(P<0.05,下同),间作行距与大豆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间作行距处理的木薯产量和大豆产量均显著低于木薯单作和大豆单作,降幅分别为14.47%~27.29%和15.31%~33.93%。间作处理中,AB_(45)处理的群体总产量最高,为33540.10 kg/ha,显著高于其他间作处理;群体总产量排序为CC>AB_(45)>AB_(50)>AB_(40)>AB_(35)>AB_(30)>SS。各间作处理的总产值均显著高于木薯单作和大豆单作,其中AB_(45)处理总产值最高,为33585.86元/ha,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幅为5.03%~148.57%;单位面积总产值排序为AB_(45)>AB_(50)>AB_(40)>AB_(35)>AB_(30)>CC>SS。各间作处理LER均大于1.00,为1.39~1.71,其中AB_(45)处理LER最高,为1.71。【结论】以120 cm作为木薯种植固定带宽,在木薯行间间作2行大豆,木薯/大豆间作行距为45 cm时作物群体经济效益最优,该种植模式可在广西木薯种植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大豆 间作 行距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佳 周灵芝 +5 位作者 劳承英 申章佑 李艳英 胡泊 黄渝岚 韦本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01-2411,共11页
【目的】研究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为阐释耕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旋耕、免耕和粉垄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水稻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 【目的】研究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为阐释耕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旋耕、免耕和粉垄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水稻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旋耕、免耕和粉垄处理文库覆盖率均较高,分别为98.96%、98.93%和99.04%。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粉垄处理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免耕处理(P<0.05,下同)。旋耕、免耕和粉垄处理分别获得2747、2734和2813个OTUs,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样本共检测到细菌类群206个种,隶属于47门48纲85目134科217属。物种群落组成分析表明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是水稻根际土壤细菌主要优势菌群,共占比69.96%~73.51%;不同耕作处理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菌群的相对丰度上,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和绿菌门的相对丰度在3种耕作方式间差异显著。旋耕和免耕处理间OTU水平相似性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菌群结构的差异性贡献率分别为43.15%和23.79%,细菌群落结构表现为粉垄处理受PC1影响明显、旋耕和免耕处理受PC2影响明显。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排序轴共解释69.09%细菌群落变化;速效磷、碱解氮和pH是影响细菌群落的重要因子,与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和绿菌门的群落分布显著相关。【结论】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不同耕作方式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上;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pH是影响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角度考虑,粉垄栽培优于旋耕和免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粉垄栽培 旋耕 免耕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淮山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劳承英 申章佑 +5 位作者 周灵芝 韦本辉 李艳英 胡泊 黄渝岚 周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种植方式下淮山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为利用微生物多样性指导淮山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淮山品种桂淮2号为试验材料,设定向结薯栽培(DX)和袋料种植(DL)方式两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 【目的】分析不同种植方式下淮山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为利用微生物多样性指导淮山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淮山品种桂淮2号为试验材料,设定向结薯栽培(DX)和袋料种植(DL)方式两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技术在门、纲、目和属水平上分析其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两种种植方式淮山根际土壤真菌的组成相似,但袋料种植方式根际土壤的Shannon指数和ACE指数分别为4.49和683.41,均分别低于定向结薯栽培方式的5.15和730.72,表明袋料种植方式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低于定向结薯栽培方式。两种种植方式淮山的根际土壤真菌在门水平上主要有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球囊菌门和新丽鞭毛菌门,其中子囊菌门为第一优势门;在纲水平上主要有锤舌菌纲、粪壳菌纲和伞菌纲等;在目水平上主要有白粉菌目、肉座菌目和地星目等;在属水平上主要有Microidium、镰刀菌属和Nidulariopsis。在门、纲、目和属水平上均未改变两种淮山种植方式下土壤真菌群落的相对丰度(除伞菌纲外),表明两种淮山种植方式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相似。【结论】在不同分类水平上,定向结薯栽培和袋料种植方式淮山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类群基本相同,表明以袋料种植方式进行淮山种植具有可行性;袋料种植方式中土壤的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定向结薯栽培方式土壤,可作为改善淮山袋料种植土壤生态环境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 袋料种植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艳英 韦本辉 +7 位作者 严华兵 韦民政 刘官阳 申章佑 甘秀芹 周灵芝 覃夏燕 覃维治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5-1491,共7页
【目的】分析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发展建议,为广西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2018─2020年),主要围绕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种植方式、科研现状、... 【目的】分析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发展建议,为广西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2018─2020年),主要围绕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种植方式、科研现状、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阐述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淮山主产区之一,全区种植面积约18336 ha,主要分布在桂林市、贺州市、贵港市和南宁市,主栽品种为桂淮2号、桂淮5号、桂淮7号及当地品种,种植模式有定向结薯栽培、打洞栽培和机沟栽培;广西淮山以自产自销、鲜品外运和加工为主;广西淮山的加工均为初加工,主要加工产品有淮山片、淮山粒,其中,贵港市桂平金田镇淮山干片加工量位于全国前列。广西淮山产区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广西淮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淮山产业也存在着加工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优势产业;品牌辨识度低、经营能力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科研投入不足、研究进展缓慢,影响产学研联合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重点发展区域优势产区,扶持小企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壮大地方品牌,打造桂字号品牌;重视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强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产业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广西
下载PDF
粉垄耕作下减施肥料对木薯产量品质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申章佑 李艳英 +5 位作者 周佳 劳承英 周灵芝 韦本辉 黄洁 魏云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5,共7页
以华南205为研究对象,研究粉垄耕作条件下减施肥料对木薯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施肥量的减少,常耕和粉垄两种耕作方式下的木薯株高、茎粗、产量均随之下降,但粉垄耕作的下降幅度较小,当减施肥料30%时仍能保持常规耕作... 以华南205为研究对象,研究粉垄耕作条件下减施肥料对木薯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施肥量的减少,常耕和粉垄两种耕作方式下的木薯株高、茎粗、产量均随之下降,但粉垄耕作的下降幅度较小,当减施肥料30%时仍能保持常规耕作全施肥量相当的鲜薯产量;(2)粉垄减施肥料后对鲜薯块根中的淀粉含量、干物质无显著影响,但是可以显著降低氢氰酸含量。因此,粉垄耕作条件下,减施30%左右的肥料可以保证木薯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粉垄 减施肥料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种茎长度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艳英 劳承英 +5 位作者 周佳 韦本辉 周灵芝 胡泊 申章佑 黄渝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4-519,共6页
【目的】筛选适宜种植的木薯种茎长度,为我国木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华南205木薯为试材,设5.0、10.0、15.0、20.0和25.0 cm 5个种茎长度处理,以相同密度(1.0 m×1.0 m)进行种植,调查各处理的出苗率、株高、茎... 【目的】筛选适宜种植的木薯种茎长度,为我国木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华南205木薯为试材,设5.0、10.0、15.0、20.0和25.0 cm 5个种茎长度处理,以相同密度(1.0 m×1.0 m)进行种植,调查各处理的出苗率、株高、茎径、块根的薯长和薯径、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及单位面积产量,测定块根的淀粉含量、氢氰酸含量和干物率,并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品质性状与种茎长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较短的木薯种茎不易于出苗;在生长前期植株株高和茎径受种茎长度影响较明显,种茎越长株高和茎径越大,但超过一定长度的种茎其株高和茎径优势表现不明显;不同种茎长度对木薯产量构成因子影响不同,较短的种茎有利于单个块根生长,不利于单株结薯数形成,较长的种茎有利于单株结薯数形成,不利于单个块根生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种茎长度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薯长和薯径呈极显著负相关;15.0 cm种茎长度处理木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37500.0 kg/hm^(2),5.0 cm种茎长度处理木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最低,为31650.0 kg/hm^(2),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种茎长度与块根氢氰酸含量呈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与干物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10.0和15.0 cm种茎长度处理木薯的干物率显著高于20.0和25.0 cm种茎长度处理。【结论】选择长度为15.0 cm的华南205木薯种茎进行种植,既可节省木薯种茎用量和提高播种效率,又可获得较高的木薯产量及较好的生长性能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茎长度 产量 品质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定向栽培连作淮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灵芝 劳承英 +5 位作者 申章佑 李艳英 黄渝岚 韦本辉 胡泊 周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01-1607,共7页
【目的】分析连作淮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为解决淮山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淮山品种桂淮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定向栽培连作淮山(T)和对照(CK)两个处理,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连作淮山根际... 【目的】分析连作淮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为解决淮山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淮山品种桂淮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定向栽培连作淮山(T)和对照(CK)两个处理,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连作淮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分析,对6个土壤样品测序共得到有效序列230961条,可操作分类单元(OTU)3423个。各样本检测到细菌群落含33门95纲242目395科780属1524种。Venn图分析结果显示,T处理和CK共有细菌OTUs数1688个,T处理特有OTUs数1388个。T处理土壤细菌的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Chao l指数均极显著高于CK(P<0.01,下同)。物种群落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T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的主要优势菌群,占物种群落组成的88.4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贡献率分别为81.44%和14.49%,细菌群落结构表现为连作受PC1影响明显。土壤理化性状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重要因子,与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粘球菌门(Myxococcota)、Patesci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和WPS-2的群落分布显著相关。【结论】淮山连作可提高其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其优势细菌群落为放线菌、变形菌、厚壁菌、绿弯菌和酸杆菌;连作淮山土壤pH及水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是影响其细菌群落组成发生变化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 连作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袋料种植淮山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劳承英 韦本辉 +5 位作者 周灵芝 申章佑 李艳英 胡泊 黄渝岚 周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67-2373,共7页
【目的】比较淮山药袋料种植方法与常规定向结薯种植方法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为利用微生物多样性指导淮山药袋料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常规淮山药定向结薯种植的根际土壤样品(记为CK3)和袋料种植的根际土壤样品(记为A... 【目的】比较淮山药袋料种植方法与常规定向结薯种植方法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为利用微生物多样性指导淮山药袋料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常规淮山药定向结薯种植的根际土壤样品(记为CK3)和袋料种植的根际土壤样品(记为A3),对土壤样品中细菌的16S rDNA序列V4高变区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结果】CK3的pH为6.21,有机质含量为32.2 g/kg;A3的pH为5.98,有机质含量为30.0 g/kg。2种不同种植方法下淮山根际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出细菌41门100纲147目292科530属。淮山药根际土壤细菌在门水平上的主要优势类群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在纲水平上的主要优势类群有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放线菌纲(unidentified-Actinobacteria)和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等。在门和纲分类水平上,2种种植方法淮山药根际土壤样品中细菌的优势菌群相似,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CK3的细菌多样性高于A3。【结论】淮山药袋料种植方法可行,可在旱坡地和石山地等非耕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药 袋料种植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粉垄栽培水稻减施化肥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甘秀芹 周灵芝 +5 位作者 刘斌 周佳 李艳英 申章佑 吴延勇 韦本辉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17-20,24,共5页
以特优582为供试材料,以常耕零施化肥(CK0)和常耕常规全量施用化肥(CK1)为对照,设置以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为基数进行6种减施化肥处理:粉垄零施肥(A0)、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A1)、粉垄减施10%(A2)、粉垄减施20%(A3)、粉垄减施30%(A4)... 以特优582为供试材料,以常耕零施化肥(CK0)和常耕常规全量施用化肥(CK1)为对照,设置以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为基数进行6种减施化肥处理:粉垄零施肥(A0)、粉垄常规全量施用化肥(A1)、粉垄减施10%(A2)、粉垄减施20%(A3)、粉垄减施30%(A4)和粉垄减施40%(A5),对水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关产量性状和产量、效益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粉垄A0产量比CK0增加7.98%;A1产量比CK1增产252.0 kg/hm2,增幅4.19%;A3产量最高,为6 366.0 kg/hm2,比A1、CK1分别增加1.62%、5.81%,与A1、CK1差异不显著,但其经济效益最好,达11 355.0元/hm2,比A1、CK1分别增多1 215和1 821元/hm2,增幅分别为12.0%、19.1%。由此,粉垄栽培水稻减施化肥10%~20%具有可行性;从兼顾统筹产量、效益和改善土壤污染等出发,提出在粉垄条件下水稻生产可进行减施化肥20%~30%的初步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栽培 水稻 减施肥料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3个食用木薯品种比较试验
11
作者 劳承英 周佳 +4 位作者 周灵芝 韦本辉 李艳英 黄渝岚 申章佑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14-16,共3页
以SC9、SC12、GC49这3个食用型木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特性,以了解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特性,为食用型木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依据,促进木薯食用化产业的发展。结果表明:GC49的株型表现... 以SC9、SC12、GC49这3个食用型木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特性,以了解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特性,为食用型木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依据,促进木薯食用化产业的发展。结果表明:GC49的株型表现为单秆直立,SC12为中上部分支,SC9为低位分支;3个品种中GC49的产量最高,为35404.36 kg/hm^(2),显著高于SC9的24709.02 kg/hm^(2),SC12的产量为30938.80 kg/hm^(2);淀粉含量表现为,SC9>GC49>SC12,鲜薯氢氰酸含量表现为SC12>SC9>GC49。综合表现GC49最优,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木薯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内拱处含壁厚减薄缺陷弯头的爆破压力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凌志 王昱 +1 位作者 郄彦辉 李乃文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6,23,共7页
为研究壁厚减薄缺陷对弯头爆破压力的影响,在试验验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弯头内拱处含局部壁厚减薄缺陷爆破压力预测的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等效塑性应变失效作为弯头的失效准则,研究了缺陷尺寸对弯头爆破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 为研究壁厚减薄缺陷对弯头爆破压力的影响,在试验验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弯头内拱处含局部壁厚减薄缺陷爆破压力预测的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等效塑性应变失效作为弯头的失效准则,研究了缺陷尺寸对弯头爆破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缺陷深度小于壁厚70%时,缺陷宽度对爆破压力的影响较小,但缺陷深度大于70%时,其影响较大不能忽略;缺陷长度的增加会导致爆破压力的减小,但二者不是线性关系;当缺陷长度小于15°时,爆破压力随缺陷长度增加降低较快,而缺陷长度大于15°时,爆破压力随缺陷长度增加降低趋缓;缺陷相对深度是影响爆破压力的主要因素,爆破压力会随着缺陷相对深度的增加而快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厚减薄 弯头 爆破压力 显示非线性
下载PDF
分泌EphrinAl-Caspase-3的T淋巴细胞对裸鼠乳腺癌组织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时娅琪 唐洗敏 +7 位作者 李庄 张丽梅 鲁雪静 周凌智 徐芒 黄煜 李艳娇 张本斯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分泌Ephrin Al-Caspase-3的T淋巴细胞体内移植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裸鼠(n=35)接种乳腺癌细胞,构建裸鼠乳腺癌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0.1 cm3大小,选取30只具有平均大小瘤组织的裸鼠随机分为PBS组、未感染腺病毒组、感染Ad-... 目的探讨分泌Ephrin Al-Caspase-3的T淋巴细胞体内移植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裸鼠(n=35)接种乳腺癌细胞,构建裸鼠乳腺癌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0.1 cm3大小,选取30只具有平均大小瘤组织的裸鼠随机分为PBS组、未感染腺病毒组、感染Ad-EphrinA1-Caspase-3的T淋巴细胞组,经瘤内移植,每隔2~3 d测量肿瘤大小。另选取3组荷瘤裸鼠,经上述细胞移植后,每隔2~3 d获取裸鼠皮下肿瘤组织匀浆,ELISA检测Ephrin A1-Caspase-3的含量。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断颈处死剥离肿瘤制成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T淋巴细胞,免疫荧光法进行Caspase-3、Ki-67的检测。结果乳腺癌细胞接种裸鼠1周后可用手摸到皮下肿瘤,证明乳腺癌细胞荷瘤动物模型制做成功。接种后第8天各组裸鼠肿瘤体积差异变大,治疗组与PBS组/T淋巴细胞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单纯T淋巴细胞移植组肿瘤体积虽较PBS对照组生长缓慢,但两者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Ephrin A1-Caspase-3治疗组第2天可以检测出Ephrin A1-Caspase-3的表达,第8天达到高峰,随后分泌量逐渐降低。PBS对照组和T淋巴细胞组未检测到Ephrin A1-Caspase-3的表达。在治疗组肿瘤组织中观察到分散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Ephrin Al-Caspase-3-T淋巴细胞,而在PBS组和T淋巴细胞组中未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存在。治疗组感染细胞中,Caspase-3阳性细胞比例上调,Ki-67阳性细胞比例下调。在PBS组和T淋巴细胞组未检测到Ephrin Al-Caspase-3的表达。结论Ephrin Al-Caspase-3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发挥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治疗 乳腺癌模型 Ephrin A1-Caspase-3 KI67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裸鼠
下载PDF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Estrous Synchronization in Receptor Cows 被引量:1
14
作者 zhou ling-zhi LI wen-peng +2 位作者 HUANG Yang TANG Zhi-peng LIU Hong-m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1年第2期3-3,37,共2页
[ Objective] To find an efficient and low-consumption estrus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thu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mbryo transfer. [Method] A total of 120 healthy multiparous yellow cattle were selected as recepto... [ Objective] To find an efficient and low-consumption estrus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thu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mbryo transfer. [Method] A total of 120 healthy multiparous yellow cattle were selected as receptor cows for embryo transfer and assigned into three groups ran- domly ( n = 40). To induce estrous synchronization, the cattle in the group I were injected 4 mg prostaglandin (PG) ; those in the group II were first transplanted with vaginal embolism and then injected with 4 mg PG; and those in the group III were first transplanted with vaginal embolism and then injected with 0.4 mg PG and 2.0 ml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The rate of estrous synchronization, rate of embryo transfer and rejec- 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Result] The rates of estrous synchronization of the group I, II and III were 0%, 80% and 78%, respectively, and their rates of embryo transfer were 27.5%, 60.0% and 45.0%, respectively. [ Conclusion] Transplantation with vaginal embolism followed by injection with PG and FSH is the optimum method to induce estrus synchronization in yellow cat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eptor cows Estrous synchronization Rate of estrus Embryo transfer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致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潘娟 周玲芝 +3 位作者 钟菁 聂格 张旭 李足意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0期1465-1470,共6页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所致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的临床特点,为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左氧氟沙星“”横纹肌溶解“”肌痛“”levofloxacin“”rhabdomyolysis“”myopathy”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所致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的临床特点,为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左氧氟沙星“”横纹肌溶解“”肌痛“”levofloxacin“”rhabdomyolysis“”myopathy”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21年10月的相关文献,采集文献中左氧氟沙星致RM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左氧氟沙星所致RM的临床特点。结果:在国内外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7篇左氧氟沙星致RM的相关文献,涉及患者17例(男12例,女6例),其中≥60岁者11例;17例患者中,用药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10例),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给药(10例),有5例患者存在超说明书剂量用药;使用左氧氟沙星至发生RM的潜伏期为3 h~19 d,其中潜伏期<10 d的有13例;RM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肌痛(13例)和肌无力(11例),其间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最高为451~159450 U/L;在对症治疗后,好转或痊愈的有15例。结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RM在男性和老年患者出现较多,其潜伏期多在10 d内,在对症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好转或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横纹肌溶解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娟 李足意 +1 位作者 周玲芝 叶超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9期2128-2134,共7页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增多或减少)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Research Gat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22年5月,纳入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的中英文...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增多或减少)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Research Gat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22年5月,纳入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的中英文病例报道,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归纳及统计。结果最终纳入22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0.5~96岁,平均(59.98±25.34)岁;14例患者患有基础疾病,15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引起血小板计数增多症患者9例(40.91%),血小板计数减少症患者13例(59.09%),所有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均发生在用药期间。停用美罗培南并给予对症处理后,21例(95.45%)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或好转。结论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以血小板减少症相对多见。临床在使用美罗培南期间应加强对血小板计数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停药和对症处理,减少血栓或出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血小板计数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