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48a长江源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明圆 刘君龙 +2 位作者 许继军 洪晓峰 袁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4-480,共7页
基于1966—2013年长江源区及周边在内7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及Hurst指数法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源区近48年来降水量时间序列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以及其周期性变化... 基于1966—2013年长江源区及周边在内7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及Hurst指数法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源区近48年来降水量时间序列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以及其周期性变化特征,并对降水未来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①长江源区降水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差异,总体分布趋势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②近48年长江源区降水量呈现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17 mm/10a,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1.5 mm;③长江源区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9.6%,而非汛期降水量仅占10.4%,且降水量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降水最大,秋季次之,其次是春季,冬季降水量最小;④长江源区降水量变化存在28 a左右的第一主周期,第二、三、四主周期分别为21 a、12 a和5 a;⑤长江源区各气象站点及全流域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降水量未来趋势与过去一致,即其未来仍将延续降水量增加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降水 降水倾向率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MORLET小波分析 HURST指数
下载PDF
土壤微塑料污染及其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宇恺 樊丽 +3 位作者 谢帆 周明远 关杰 高桂兰 《四川环境》 2021年第2期246-253,共8页
微塑料作为环境介质中的新型污染物,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是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蓄积库,结合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针对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生态效应、分析方法及污染防治进行综述,以便更全面的了解... 微塑料作为环境介质中的新型污染物,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是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蓄积库,结合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针对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生态效应、分析方法及污染防治进行综述,以便更全面的了解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现状及其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塑料包装废弃物、农用地膜破碎、大气沉降是土壤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微塑料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危害生态环境健康,并会随着食物链逐渐富集,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土壤中的微塑料可通过筛分干燥后采用密度分离法、加压流体萃取法、石油提取法等进行分离,并通过消解去除土壤中的有机质。土壤中微塑料的识别与表征可采用目检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扫描电镜法等。此外,根据土壤微塑料的生态效应提出污染治理措施与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微塑料 生态环境 环境分析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明源 路河 王红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4,共6页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3种方式的促成栽培,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的缓苗速度明显比土壤栽培快。在物候期方面...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3种方式的促成栽培,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的缓苗速度明显比土壤栽培快。在物候期方面,半基质栽培草莓的初果期和盛果期均为最早,土壤栽培最晚。草莓植株长势由强到弱依次为高架栽培、半基质栽培、土壤栽培。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春节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61.40、587.20、506.80 kg,总产量分别为1873.96、1873.43、1919.42 kg。土壤栽培的草莓果实糖酸比、16种氨基酸总量、VC含量均最高,高架栽培最低。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每667 m^2总收入分别为51321.20、55084.60、53592.40元,纯利润分别为12276.95、18149.42、13523.73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31、1∶1.49、1∶1.34。综上所述,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草莓时,采用半基质栽培模式早期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高架栽培模式总产量最高;土壤栽培模式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半基质栽培 高架栽培 产量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铭源 王柯惠 +1 位作者 沈昊宇 孙美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8-427,共10页
本文采用电子光谱法、荧光光谱、粘度法等方法研究了4种二苯甲酮类(benzophenone,BPs)紫外吸收剂:二苯甲酮(BP)、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与鲱鱼精DNA(hs-DNA)的相... 本文采用电子光谱法、荧光光谱、粘度法等方法研究了4种二苯甲酮类(benzophenone,BPs)紫外吸收剂:二苯甲酮(BP)、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与鲱鱼精DNA(hs-DNA)的相互作用,并采用凝胶电泳考察了BPs对pBR322质粒DNA迁移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BPs可引起DNA在~260 nm处的特征紫外吸收峰小的红移(~2 nm)和明显的增色效应(2.1~106%);BPs可竞争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与DNA的结合,使得DNA-MB体系中的荧光强度随着BPs的加入而增大;DNA在Tris缓冲液中的相对粘度几乎不随BPs浓度的增加而改变;BPs虽然可以使pBR322质粒DNA的超螺旋构型(Form I)比例有所下降,但对其构型和迁移速率的影响均不显著。热力学研究表明BPs与DNA的结合常数K为10~4~10^(5 )L·mol^(-1)。结合分子对接模型计算推测:BPs与DNA可能通过范德华力以沟槽式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BPs) 鲱鱼精DNA 相互作用模式 热力学结合常数 分子对接模型
下载PDF
Nitrogen spraying affects seed Bt toxin concentration and yield in Bt cotton 被引量:3
5
作者 ZHANG Xiang zhou ming-yuan +3 位作者 LI Ya-bing LIU Zhen-yu CHEN Yuan CHEN De-hu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229-1238,共10页
Cotton bolls exhibit the lowest insecticidal efficacy among all organs of Bt cotton,which would ultimately affect the yield formation.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urea concen... Cotton bolls exhibit the lowest insecticidal efficacy among all organs of Bt cotton,which would ultimately affect the yield formation.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urea concentrations on the seed Bt protein contents,seed cotton yiel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in metabolism mechanism.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17–2018 cotton growing seasons.Two cultivars,Sikang 3(hybrid,SK3)and Sikang 1(conventional,SK1),were treated with six urea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seed Bt protein contents were compared during boll formation period.The urea spray concentratio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eed Bt toxin content and seed cotton yield.Spraying of either 5 or 6%urea led to higher insecticidal protein contents and higher seed cotton yield for both cultivars.Moreover,the highest amino acid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as well as GPT and GOT activities,and lower protease and peptidase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 at the 5 to 6%urea levels.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eed Bt toxin and amino acid contents,and between the seed Bt toxin content and GPT activities were detected.The lower boll worm number and hazard boll rate were also observed with the 5 to 6%urea treatments,which may be the reason why nitrogen spraying increased the seed cotton yield.Therefore,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eed Bt toxin content and insect resistance were impacted markedly by external nitrogen application,and 5 to 6%urea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insect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cotton external nitrogen application urea concentration Bt toxin protein metabol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