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个野牡丹新品种扦插技术研究
1
作者 刘晓洲 刘世晗 +4 位作者 方必君 梁建 卓定龙 周仁超 谭广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65-69,共5页
以‘紫绮’、‘紫姝’、‘霓裳’和‘霁月’4个野牡丹新品种当年生嫩枝为材料,设置3种扦插基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设定3种浓度进行扦插试验,记录各处理的开始生根时间以及扦插30 d后的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结果表明,不同扦插... 以‘紫绮’、‘紫姝’、‘霓裳’和‘霁月’4个野牡丹新品种当年生嫩枝为材料,设置3种扦插基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设定3种浓度进行扦插试验,记录各处理的开始生根时间以及扦插30 d后的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基质与生长调节剂对4个野牡丹新品种的生根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具有显著影响。4种野牡丹在泥炭土中生根起始时间最早,生根效果较好;其生根率分别在ABT 500 mg/L、ABT 500 mg/L、ABT 500 mg/L和ABT 1000 mg/L的处理下达到最高;生根数分别在NAA 2000 mg/L、NAA 500 mg/L、IBA 1000 mg/L和NAA 1000 mg/L处理下达到最多;平均根长分别在ABT 1000 mg/L、ABT 500 mg/L、ABT 500或1000 mg/L和ABT 500 mg/L处理下达到最长。综合考虑,4个野牡丹新品种的最优栽培基质为泥炭土,适用于其最佳生长调节剂处理分别为ABT 500 mg/L、ABT 500 mg/L、ABT 500 mg/L和ABT 1000 mg/L。这些发现不仅为野牡丹新优品种的扦插繁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而且对其规模化生产与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优化野牡丹的繁殖技术和推广其栽培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牡丹 扦插 基质 生长调节剂 生根效果
下载PDF
6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萌发期耐镉性和耐铅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洲 张信坚 +2 位作者 易慧琳 周仁超 谭广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1期42-48,共7页
探究6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萌发期分别对镉和铅的耐受性,为筛选耐镉、耐铅野牡丹属植物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以6种野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按镉浓度(按Cd2+计)为0、5、10、50 mg/L,铅浓度(按Pb2+计)为0、200、500、1000 m... 探究6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萌发期分别对镉和铅的耐受性,为筛选耐镉、耐铅野牡丹属植物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以6种野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按镉浓度(按Cd2+计)为0、5、10、50 mg/L,铅浓度(按Pb2+计)为0、200、500、1000 mg/L的胁迫处理进行萌发试验,测定不同浓度镉、铅胁迫下各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萌发期的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胚轴长和幼根长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6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的耐镉性和耐铅性进行评价与分类。6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胚轴长和幼根长均随着镉、铅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镉、铅胁迫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供试的6种野牡丹属植物的耐镉性和耐铅性存在差异,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值和聚类分析发现,印度野牡丹、野牡丹和‘天骄’具有较强的耐镉性和耐铅性,而毛稔、‘云彩’和‘超群’耐镉性和耐铅性较差。印度野牡丹、野牡丹和‘天骄’耐镉性和耐铅性较强,可作为先锋植物用于镉、铅污染土壤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牡丹 镉胁迫 铅胁迫 种子萌发 耐镉性 耐铅性
下载PDF
不同野牡丹品种的扦插技术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罗帅 刘晓洲 +4 位作者 王永淇 赵阳阳 谭广文 周仁超 李子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30-35,共6页
以野牡丹新品种‘天骄’、‘超群’、‘心愿’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对3个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泥炭作为基质对3个品种的扦插效果最佳。适用于‘天骄’、‘超群’、‘云... 以野牡丹新品种‘天骄’、‘超群’、‘心愿’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对3个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泥炭作为基质对3个品种的扦插效果最佳。适用于‘天骄’、‘超群’、‘云彩’3种野牡丹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分别是使用500mg/LIBA、500mg/LABT和200mg/LABT浸泡插穗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牡丹 扦插 基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阳春砂倍半萜合酶AvTP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纯化
4
作者 张斌 印思颖 +4 位作者 付献瑶 沈良华 郑自由 周仁超 王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3-534,共12页
目的:克隆阳春砂倍半萜合酶(AvTPS)编码序列,并对其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倍半萜合酶(TPS)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反转录生成的cDNA为模板,使用RT-PCR克隆获得AvTPS的编码(CDS)序列,并连接pMD-18T载体上,对阳性... 目的:克隆阳春砂倍半萜合酶(AvTPS)编码序列,并对其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倍半萜合酶(TPS)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反转录生成的cDNA为模板,使用RT-PCR克隆获得AvTPS的编码(CDS)序列,并连接pMD-18T载体上,对阳性菌进行基因测序.利用ClustalX等生物信息软件对AvTPS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表达载体pSDS233,Ni-NTA亲和层析对蛋白表达和纯化.结果:通过RT-PCR获得了大小为1650 bp的AvTPS的CDS序列并成功连接到pMD-18T载体.生物信息分析表明,AvTPS蛋白含549个氨基酸残基,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等信息.通过蛋白的表达和纯化,获得纯度为94.22%的可溶性AvTPS蛋白.结论:从阳春砂中可成功克隆出AvTPS的编码基因,为后续研究其基因在阳春砂中的特异性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倍半萜合酶 表达纯化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植物学课程“12345”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实践
5
作者 廖文波 凡强 +4 位作者 周仁超 刘蔚秋 辛国荣 刘莹 冯虎元 《生物学通报》 CAS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借助长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植物学课程“12345”教学改革模式,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课程建设和日常教学,以期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数字“12345”所代表的简...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借助长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植物学课程“12345”教学改革模式,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课程建设和日常教学,以期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数字“12345”所代表的简要含义是:“1”是“一团队”,建立一支高效尽职的教学团队,秉承育才先育人的教育理念;“2”是“两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课外与课内相结合;“3”是指“三主线”,以“形态建成、系统演化、思政教育”为三大主线,强调植物学史就是人类文明史;“4”是“四原则”,在方法上以生物体的4个宏观本质属性(系统学、生态学、地理学、资源学)为切入点,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5”是指“五一百”,在内容上落实5个百项工程,即重点或侧重讲授100个植物学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100个植物学家的重要贡献,100个中华民族植物资源利用典范,100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地,100个具有启发或突破意义的潜在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使用翻转课堂提升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教学实践
6
作者 刘蔚秋 石祥刚 +4 位作者 刘莹 凡强 周仁超 项辉 廖文波 《生物学通报》 CAS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为提高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在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参与度,提升高阶学习的效率,探索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野外实习教学,需要通过教学组织的2种途径和4个步骤。2种途径:1)构建丰富的野外实习教学资源库;2)搭建高效教学平台,采用... 为提高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在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的参与度,提升高阶学习的效率,探索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野外实习教学,需要通过教学组织的2种途径和4个步骤。2种途径:1)构建丰富的野外实习教学资源库;2)搭建高效教学平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4个步骤:1)教师要有完整的课程教学设计;2)课前监督学生自我学习;3)实习期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鉴定;4)重视实习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野外实习 课程设计
下载PDF
金鱼藻作为植物学实验材料的探讨
7
作者 李春妹 周仁超 +2 位作者 凡强 黄椰林 刘莹 《生物学通报》 CAS 2022年第3期53-54,共2页
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实践,发现金鱼藻是一种优良的植物学实验材料.金鱼藻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系统发育位置特殊,分布广,新鲜材料易于获取,成本低,且软硬程度适用于进行徒手制片.该物种茎和叶内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薄壁细胞内含有大量淀粉... 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实践,发现金鱼藻是一种优良的植物学实验材料.金鱼藻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系统发育位置特殊,分布广,新鲜材料易于获取,成本低,且软硬程度适用于进行徒手制片.该物种茎和叶内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薄壁细胞内含有大量淀粉粒,可用于观察植物组织,作为沉水植物还可用于不同生境下植物叶片结构的比较观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增加新的实验材料和巧设实验项目,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藻 植物学实验 植物组织 植物叶的结构
下载PDF
4种野牡丹科植物的干旱胁迫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卓定龙 刘晓洲 +3 位作者 郭浩轩 邓演文 周仁超 曾凤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4-30,39,共8页
为了探究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的抗旱能力,以‘超群’野牡丹(Melastoma‘Chaoqun’)、‘云彩’野牡丹(Melastoma‘Yuncai’)、大果野牡丹(M.ultramaficum)和银毛野牡丹(Tibouchina aspera var.asperrima)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 为了探究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的抗旱能力,以‘超群’野牡丹(Melastoma‘Chaoqun’)、‘云彩’野牡丹(Melastoma‘Yuncai’)、大果野牡丹(M.ultramaficum)和银毛野牡丹(Tibouchina aspera var.asperrima)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自然干旱胁迫试验,测量干旱胁迫期间的土壤含水量和光合特性参数,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干旱胁迫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4种野牡丹科植物都出现了叶片萎蔫脱落的现象,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均呈下降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则呈上升趋势.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野牡丹的抗旱能力依次为银毛野牡丹>‘超群’野牡丹>‘云彩’野牡丹>大果野牡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牡丹科植物 光合特性 干旱胁迫 隶属函数分析
下载PDF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Ephedra rhytidosperma,a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Evidence from chloroplast and ribosomal DNA sequences 被引量:3
9
作者 WANG Qingbiao WANG Li +4 位作者 zhou renchao ZHAO Xiaoming SHI Suhua YANG Yong ZHONG Y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24期2901-2904,共4页
The chloroplast genes matK and rbcL, ribo- somal gene 18S and ITS region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from Ephedra rhytidosperma, a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 were sequenced and its phylogenetic position was investi- gate... The chloroplast genes matK and rbcL, ribo- somal gene 18S and ITS region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from Ephedra rhytidosperma, a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 were sequenced and its phylogenetic position was investi- gated. Independent and combined phylogenetic analyses for the DNA sequences from 16 taxa representing 15 species of the genus Ephedra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maximum par- simony (MP), neighbor-joining (NJ), minimum evolution (ME) and maximum likelihood (ML)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 rhytidosperma is closely related to E. equiset- ina. The divergence time between them is estimated to be 10.85±2.44 M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lative-rate tests and the evolutionary rate of rbcL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属植物 中国 叶绿体 核糖体 DNA序列 系统发育学
原文传递
Adaptation to salinity in mangroves:Implic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salt-tolerance 被引量:3
10
作者 LIANG Shan zhou renchao +1 位作者 DONG SuiSui SHI SuHu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11期1708-1715,共8页
A plant's adaptation to its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Mangroves are trees that inhabit the intertidal zones with high salinity, while salt tolerance competence of dif... A plant's adaptation to its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Mangroves are trees that inhabit the intertidal zones with high salinity, while salt tolerance competence of different species varies. Even congeneric species usually occupy distinct positions of intertidal zones due to differential ability of salt tolerance. Some species have different ecotypes that adapt well to littoral and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mangroves make them ideal ecological models to study adaptation of mangroves to salinity. Here, we briefly depict adaptive traits of salt tolerance in mangroves with respect to anatom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nd review the major advances recently made on both the genetic and genomic levels. Results from studies on individual genes or whole genomes of mangroves have confirmed conclusions drawn from studies on anatom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nd have further indicated that specific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might contribute to adaptive evolution of mangroves under high salinity. By integrating all information from mangroves and performing comparisons among species of mangroves and non-mangroves, we could give a general picture of adaptation of mangroves to salinity, thus providing a new avenue for further studies on a molecular basis of adaptive evolution of mangro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耐盐性 植物适应性 进化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