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保山地块陡崖铁铜多金属矿床石榴子石年代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1
作者 李方兰 刘学龙 +9 位作者 周云满 赵成峰 李守奎 王基元 陆波德 李庆锐 张卫文 王海 曹振梁 周杰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32,共20页
陡崖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保山—镇康铅锌多金属矿带北段。区内矿体产于寒武系上统核桃坪组和沙河厂组中,岩性主要为大理岩化灰岩和夹泥质灰岩。目前,矿区内尚未揭露中酸性岩体。为厘清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 陡崖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保山—镇康铅锌多金属矿带北段。区内矿体产于寒武系上统核桃坪组和沙河厂组中,岩性主要为大理岩化灰岩和夹泥质灰岩。目前,矿区内尚未揭露中酸性岩体。为厘清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流体的性质,我们对该矿床的石榴子石开展了细致的岩相学工作、地球化学分析以及LA-SF-ICP-MS U-Pb定年测试。结合野外调查与岩相学工作,主量元素特征表明:保山陡崖矿床产出的石榴子石属于钙铝榴石钙铁榴石固溶体系列,且该矿区的石榴子石可划分为两类(GrtⅠ和GrtⅡ)。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在陡崖矿床,随着温度、氧逸度的变化,流体体系的pH值经历了早期的中性—晚期的酸性的转变。通过应用石榴子石LA-SF-ICP-MS U-Pb定年方法,获得468~461 Ma的可靠年龄数据,表明滇西保山地块陡崖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中奥陶世。结合双脉地、清水河花岗岩与之相似的稀土配分曲线以及形成时代,推测该矿床可能与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有关,其源区主要为古老大陆地壳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崖铁铜多金属矿床 石榴子石 LA-SF-ICP-MS U-Pb定年 成矿时代 流体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块金厂河Fe-Cu-Pb-Zn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黑柱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2
作者 陆波德 刘学龙 +8 位作者 周云满 赵成峰 王基元 李方兰 李庆锐 王海 李守奎 曹振梁 周杰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4-1182,共19页
黑柱石是一种矽卡岩型铅锌及铁矿床中少见的矿物,与铅锌矿体、磁铁矿体关系密切。为查明黑柱石成矿过程中与铅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本文对金厂河Fe-Cu-Pb-Zn多金属矿床中的黑柱石产状、矿物共生组合、化学成分、分带性等开展了... 黑柱石是一种矽卡岩型铅锌及铁矿床中少见的矿物,与铅锌矿体、磁铁矿体关系密切。为查明黑柱石成矿过程中与铅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本文对金厂河Fe-Cu-Pb-Zn多金属矿床中的黑柱石产状、矿物共生组合、化学成分、分带性等开展了研究。根据电子探针数据计算可得,金厂河矿区黑柱石的化学式为:Ca_(0.95-1.08)(Fe_(0.87-1.97)Mn_(0.08-0.36)Mg_(0.01-0.06))^(2+)_((1.89-2.03))(Fe_(0.82-1.04)Al_(0.01-0.03))^(3+)_((0.88-1.15))[Si_(1.94-2.08)O_(7)]O(OH)。结合矿物组合类型、产状、分带特征等,推测矿床内矽卡岩由内带逐渐向外带交代的趋势。金厂河矿区主要有3种矿物共生组合:黑柱石+磁铁矿组合,黑柱石+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组合,黑柱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组合,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蚀变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代表组合Ⅰ),以石榴子石的分解为主,形成大量的黑柱石;退蚀变阶段(代表组合Ⅱ),以阳起石、黄铜矿、黄铁矿发育为主;石英-硫化物阶段(代表组合Ⅲ),以发育大量的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同时这一阶段内黑柱石分解,形成阳起石、方解石、磁铁矿等。此外,黑柱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石榴子石的类似,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石榴子石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认为:黑柱石是早期石榴子石退化分解的产物,矿床自内向外逐渐交代,形成了铅锌铜矿体中以锰质黑柱石为主,而磁铁矿体、铜矿体中以含锰黑柱石为主的分带特性。锰质黑柱石有利于铅锌矿的形成,而对于磁铁矿有贫化的影响,同时也可为矿区揭露中酸性岩体和深部找矿提供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LA-ICP-MS原位微区 黑柱石 Fe-Cu-Pb-Zn多金属矿 金厂河
下载PDF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复式岩体黑云母特征及成岩成矿指示意义
3
作者 周杰虎 刘学龙 +8 位作者 周云满 赵成峰 陶兴雄 魏志毅 李守奎 曹振梁 李方兰 陆波德 刘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26,共24页
滇西北红牛-红山斑岩-矽卡岩型大型铜矿床位于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中部,其成矿作用与晚白垩世花岗质岩浆活动存在密切联系,矿区内发育燕山晚期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岩体,矿体主要产于斑岩体以及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中。铜钼矿化在空... 滇西北红牛-红山斑岩-矽卡岩型大型铜矿床位于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中部,其成矿作用与晚白垩世花岗质岩浆活动存在密切联系,矿区内发育燕山晚期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岩体,矿体主要产于斑岩体以及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中。铜钼矿化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深部揭露的花岗斑岩发育弱黄铜矿化、辉钼矿化,而石英二长斑岩中发育较强的铜钼矿化,局部出现全岩矿化的特点,总体表现出浅部、接触带矿化程度高,向深部逐渐降低的趋势,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尚未明确。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文章对复式岩体中的黑云母开展了EMPA及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旨在查明矿区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岩体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导致二者含矿差异性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种类型黑云母具有低Al,高Mg、Ti的特征,均属于镁质黑云母;黑云母成分显示红牛-红山燕山晚期复式岩体为具壳幔混源特征的I型花岗岩,属于高温、浅成-超浅成相、高氧逸度岩体。花岗斑岩结晶温度为737~751℃,压力为46~72 MPa,对应深度1.74~2.73 km,平均为2.17 km;石英二长斑岩结晶温度为722~754℃,压力为37~58 MPa,对应深度1.42~2.20 km,平均为1.91 km,氧逸度略高于花岗斑岩。花岗斑岩中黑云母的Ⅳ(F)值为0.91~1.06,Ⅳ(Cl)值为-4.67~-4.48,石英二长斑岩中黑云母Ⅳ(F)值为0.56~0.77,Ⅳ(Cl)值为-5.16~-4.81,与花岗斑岩共存的热液流体log(f_(H2O)/f_(HF))_(fluid)值为1.31~1.47,与石英二长斑岩共存的热液流体log(f_(H2O)/f_(HF))_(fluid)值为0.96~1.17,表明该复式岩体2种岩性均显示高F、Cl特征,石英二长斑岩流体中更富含HCl和HF。这些特征表明红牛-红山燕山晚期复式岩体具有同时发生Cu、Mo矿化的潜力,并且Cu、Mo元素更趋向于在石英二长斑岩中富集。较高的氧逸度和卤素含量可能是导致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含矿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元素地球化学 结晶温度 成岩成矿作用 红牛-红山铜矿 西南三江
下载PDF
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区基性脉岩成岩时代、岩石成因及其与金成矿关系:深边部勘查启示
4
作者 张星培 董云涛 +4 位作者 赵成峰 周云满 王彦宁 张生泽 张发红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期24-40,共17页
本文以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区矿化的基性脉岩(煌斑岩、辉绿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主微量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研究,拟查明基性岩成因及其与金矿化之间关系。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矿区基性脉岩具有典型岛弧岩浆岩属性,指示其地幔... 本文以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区矿化的基性脉岩(煌斑岩、辉绿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主微量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研究,拟查明基性岩成因及其与金矿化之间关系。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矿区基性脉岩具有典型岛弧岩浆岩属性,指示其地幔源区遭受过俯冲流体的改造。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基性脉岩侵位时限为~34.5 Ma。岩相学研究显示脉岩中蚀变的黑云母、角闪石和含金黄铁矿密切共生,暗示富铁暗色矿物与含金流体反应可能导致了金的沉淀。基性脉岩边界可作为成矿物质输运通道,破碎的基性脉岩亦可作为化学障圈闭流体形成高品位矿体,因此基性脉岩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脉岩 岩石成因 岩石地球化学 深部勘查 长安金矿区
下载PDF
云南格咱岛弧带新发现喜山期岩浆侵入事件:来自红牛—红山铜钼矿床石英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学龙 陶兴雄 +6 位作者 周云满 赵成峰 李守奎 周杰虎 曹振梁 魏志毅 李方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5-647,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滇西北中甸地区斑岩-矽卡岩型Cu-Mo复合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义敦岛弧带南段(图1a),构成义敦—香格里拉Cu-A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区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造就了多期次构造-岩浆-成矿... 1研究目的(Objective)滇西北中甸地区斑岩-矽卡岩型Cu-Mo复合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义敦岛弧带南段(图1a),构成义敦—香格里拉Cu-A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区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造就了多期次构造-岩浆-成矿活动,自晚三叠世以来,形成了复杂而独具特色的斑岩-矽卡岩型Cu-Mo复合成矿系统,表现出构造的继承性、同位叠加复合的典型性和巨大的资源潜力,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石英闪长玢岩 铜钼矿床 义敦岛弧带 复合成矿系统 资源潜力 多期次 晚三叠世
下载PDF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陶兴雄 彭波 +4 位作者 张雄 周云满 刘学龙 郝培原 张兴 《矿产勘查》 2023年第1期40-51,共12页
红牛—红山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义敦岛弧南段格咱压性弧,目前已达大型规模。本文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近年来矿山地质工作,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理清矿区关键... 红牛—红山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义敦岛弧南段格咱压性弧,目前已达大型规模。本文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近年来矿山地质工作,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理清矿区关键控矿因素、矿化蚀变规律、找矿标志,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即确定燕山期花岗岩为成矿地质体,岩性、褶皱和断裂构造组成了成矿结构面,在岩浆活动和交代作用后形成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铁铜多金属矿床,从岩体向外形成铜钼矿→铁铜矿→铜矿→铅锌矿→金银矿的矿化分布规律,依据找矿标志和该成矿模式,圈定了找矿预测靶区,为矿山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找矿方向 红牛—红山铜矿床 滇西北
下载PDF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斑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
7
作者 周杰虎 陶兴雄 +7 位作者 刘学龙 李守奎 周云满 魏志毅 曹振梁 李方兰 陆波德 刘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9-1740,共22页
滇西北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是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重要的Cu—Mo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燕山期伴随着构造—岩浆—热液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斑岩—矽卡岩型Cu(Mo)多金属矿床。其中红牛—红山铜矿床是区内代表性矿床。笔者等在系统的野外工作基... 滇西北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是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重要的Cu—Mo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燕山期伴随着构造—岩浆—热液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斑岩—矽卡岩型Cu(Mo)多金属矿床。其中红牛—红山铜矿床是区内代表性矿床。笔者等在系统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红牛—红山铜矿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斑岩富硅(SiO_(2)=59.19%~72.20%)、富碱(K_(2)O+Na_(2)O=6.65%~12.33%),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ΣREE=163×10^(-6)~588×10^(-6),平均值为272×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LREE/HREE=17.2~31.7),负铕异常(δEu=0.64~0.84),相对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相对亏损Nb、Ti、Ta、P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一套准铝质—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高分异I型花岗岩,有向A型花岗岩演化趋势,具高锶低钇特征。3件花岗斑岩样品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80.11±0.63 Ma、76.59±0.53 Ma、76.49±0.63 Ma,2件石英二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7.27±0.70 Ma、76.99±0.75 Ma,均属于燕山晚期。锆石ε_(Hf)(t)值为-10.3~-4.6,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1.277~1.582 Ga,峰值为1.35~1.40 Ga,揭示了红牛—红山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源于中元古代地壳基底的深熔作用。综合认为红牛—红山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的形成与早期形成的印支期格咱岛弧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牛—红山铜矿 格咱岛弧 西南三江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滇西北红牛-红山矽卡岩型铜矿床石榴子石原位LA-SF-ICP-MS U-Pb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8
作者 李守奎 刘学龙 +6 位作者 周云满 赵成峰 李方兰 曹振梁 陶兴雄 魏志毅 周杰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8-1833,共16页
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岛弧南段已发现最大的(远端)矽卡岩型矿床,目前其赋矿矽卡岩成岩时代缺乏直接的年代学证据。矽卡岩成岩年龄的精准测定对于该矿床在义敦岛弧南段中生代2期斑岩成矿事件中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红牛-红山矿床矽卡岩... 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岛弧南段已发现最大的(远端)矽卡岩型矿床,目前其赋矿矽卡岩成岩时代缺乏直接的年代学证据。矽卡岩成岩年龄的精准测定对于该矿床在义敦岛弧南段中生代2期斑岩成矿事件中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红牛-红山矿床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可分为2期,早期石榴子石多见于贫矿矽卡岩,粗粒结构,为均质体;晚期石榴子石多见于富矿矽卡岩,细—中粒结构,发育振荡环带,具非均质光性异常。对2期石榴子石开展了原位LA-SF-ICP-MS U-Pb定年和微区成分分析,获得早期石榴子石和晚期石榴子石的U-Pb年龄分别为84.2±3.0 Ma和81.7±3.5 Ma。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表明,2期石榴子石属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亏损Rb、Ba、K、Sr等,富集Th、U、P;其中,早期石榴子石相对富钙铁榴石组分、LREE/HREE值高,Eu呈高正异常,晚期石榴子石相对富钙铝榴石、LREE/HREE值低、Eu无异常。结合本区燕山晚期碰撞型斑岩成矿事件,认为约80 Ma为本矿床远端矽卡岩成岩成矿时期,成矿作用与同期酸性斑岩关系密切。石榴子石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干矽卡岩阶段水/岩比值高,以渗滤交代作用为主,早期流体为氧化、高温、富铁、弱碱性的相对封闭体系,晚期为相对还原、相对低温、富铝、酸性的开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 原位LA-SF-ICP-MS U-Pb定年 微区成分 矽卡岩型铜矿 义敦岛弧 滇西北
下载PDF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地质勘查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周云满 周癸武 +4 位作者 张长青 王利东 余红平 李万华 刘张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8-326,共19页
通过对北衙矿区构造地质特征和侵入体构造特征的野外详细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科研成果,系统总结了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的特征,构建了矿区成矿构造的空间格架,建立了成岩成矿构造有序、配套的矿床成矿构造系统。研究认为... 通过对北衙矿区构造地质特征和侵入体构造特征的野外详细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科研成果,系统总结了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的特征,构建了矿区成矿构造的空间格架,建立了成岩成矿构造有序、配套的矿床成矿构造系统。研究认为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形成的SN向北衙向斜和断裂、EW向隐伏断裂、层间破碎带、富碱斑岩侵位形成的接触带构造是矿区主要的成矿构造。以SN向断裂构造为主体,相配套的EW、NE、NW向断裂构造,深部与马鞍山断裂带及金沙江‒红河深大断裂连接,构成了矿区构造‒岩浆活动‒成矿的网络构造系统,控制了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系统的发育和空间分布。山间盆地构造和不整合面构造是表生作用形成的风化‒堆积型铁金矿床的重要成矿构造。山间盆地构造及其中发育的上新统三营组和成矿后的SN向逆掩‒推覆构造,对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和风化‒堆积型矿床的变化与保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矿区构造演化经历了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EW向主压应力作用→喜马拉雅中期主压应力从EW向转为SN向→喜马拉雅晚期主压应力方向转变为近EW向的三期构造作用过程。成矿构造研究成果对提高控岩控矿规律认识和指导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成矿构造 成矿结构面 地质勘查意义 滇西北衙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块金厂河矿集区铁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学龙 李文昌 +9 位作者 周云满 赵成峰 王基元 李庆锐 李守奎 王海 陆波德 周杰虎 李方兰 刘雪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50,共18页
滇西保山地块是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藏-滇-泰-马中间板块中段,是近年来科学研究和地质找矿的热点地区之一。受区域构造演化的影响,保山地块先后历经原、古、中、新特提斯演化,并发生了多期成岩... 滇西保山地块是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藏-滇-泰-马中间板块中段,是近年来科学研究和地质找矿的热点地区之一。受区域构造演化的影响,保山地块先后历经原、古、中、新特提斯演化,并发生了多期成岩成矿事件,在北部形成了以金厂河铁铜铅锌矿、核桃坪铅锌矿、陡崖铁铜多金属矿、黑牛凹金矿、黄家地金矿等为代表的金厂河铁铜金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区内矿床在成矿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单个矿床在垂向上、平面上均呈有规律地分布,其分带标志除了矿床类型外,还表现在有用矿物组合及元素分带。由下往上、由内向外均有Fe→Cu-Fe→Cu-Pb-Zn→Au矿种分带及“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的矿床类型分带,成矿元素均从高温到中低温变化。成矿系统的分析表明,区内各代表性矿床中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和变化范围较为一致性,矿床的形成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表明不同类型的矿化可能形成于早白垩世中特提斯洋的闭合过程。本文综合区内构造演化、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关系,建立了金厂河矿集区铁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以期为该区深边部地质找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系统 金厂河矿集区 保山地块
下载PDF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云满 张长青 +2 位作者 和中华 刘博 王利东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文章通过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系统总结,认为从岩体内部到外接触带,矿化样式以"脉-块体-层-脉"的内外多元结构模式产出:岩体内部Au-Fe(Cu)矿体呈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矽... 文章通过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系统总结,认为从岩体内部到外接触带,矿化样式以"脉-块体-层-脉"的内外多元结构模式产出:岩体内部Au-Fe(Cu)矿体呈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Au-Fe-Cu矿体以大透镜状、块体状在矽卡岩带中断续产出;外带Au-Fe、Pb-Ag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层间破碎带产出;远程带Au-Fe矿体呈小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矿体对应的矿物组合、成矿元素和蚀变分带具有自高温到低温的分布规律和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矽卡岩、晚矽卡岩、磁铁矿、石英硫化物以及碳酸盐五个热液阶段,各阶段流体包裹体划分为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子晶矿物包裹体、富含CO_2三相包裹体等四类。成矿年龄为36.46 Ma—39.44 Ma,与石英正长斑岩的成岩年龄35.00 Ma—36.72 Ma基本一致。矿床成矿深度范围为0.7~2.2km。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北衙组碳酸盐岩(T_2b)+多期断裂构造系统(接触带构造、岩性界面及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不整合面构造)+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侵位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衙金多金属矿 斑岩-砂卡岩型矿床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滇西北地区
下载PDF
滇西北香格里拉市红牛—红山铜矿勘查系统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云满 张长青 +5 位作者 付文超 刘欢 解通 彭惠娟 董文伟 陶兴雄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59-272,共14页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山铜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重力+激电和高精度磁测+土壤化探测+工程验证”组合勘查技术方法、“燕山晚期石英二长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和层间破碎带矽卡岩+重力低异常+高磁异常+高视极化率和低视电阻率异常+Cu-Mo-Pb-Zn-Ag-Au等元素综合异常”组合勘查模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矿床成矿地质体和找矿地质体、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矿床“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和区域矿区地质找矿模型。区域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确定区域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逼近矿体赋存部位。矿区处于1∶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Cu-Pb-Zn-Mo-Au-Ag元素综合高异常区,1∶2.5万土壤测量圈出Cu-Pb-Zn-Ag-W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与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域异常相对应。区域重力低异常区和正磁异常强度高区域是重要的找矿靶区,矿区大比例尺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区确定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高精度磁测表现为正负磁异常相伴。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牛—红山铜矿床 斑岩矽卡岩型 综合研究 勘查系统模型 滇西北地区
下载PDF
滇西“碱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长青 毛景文 +12 位作者 周云满 李其在 娄德波 刘欢 王利东 郑瑜林 周癸武 王瑞 孙嘉 李德先 韩润生 李杨林 孔志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9-681,共23页
滇西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成矿作用,形成了多条各具特色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文章通过对区内金沙江-哀牢山金多金属成矿带内北衙、马厂箐、姚安、长安等典型矿床的解剖和对比研究,发现带内金多金... 滇西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成矿作用,形成了多条各具特色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文章通过对区内金沙江-哀牢山金多金属成矿带内北衙、马厂箐、姚安、长安等典型矿床的解剖和对比研究,发现带内金多金属矿床与经典的斑岩型矿床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主要表现是:成矿岩体岩性以碱性系列为特征,w(K_(2)O+Na_(2)O)超过8%;成矿流体碱质含量偏高,流体阳离子(K^(+)+Na^(+))含量约占流体总量的87%~95%;成矿过程中,除岩浆热液参与成矿外,岩浆气水热液与围岩间的水岩反应,是导致矿质沉淀的主体;自成矿岩体向外依次发育裂隙脉型、矽卡岩型、构造破碎带型和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组成多位一体。文章基于典型矿床特征的系统总结,提出了“碱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的概念,并对其成矿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最终,文章构建了滇西地区碱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模型,并指导相关矿床找矿勘查取得了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碱质热液型 矿化蚀变分带 找矿方法 金多金属矿床 滇西
下载PDF
滇西北衙地区基于矿化类型及其分带的金多金属找矿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娄德波 李其在 +2 位作者 周云满 范莹琳 刘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2-721,共20页
滇西北衙地区是云南乃至中国重要的Au多金属矿床集中区,近十余年来,区内Au多金属找矿勘查取得巨大进展。系统总结该区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经验,实现已有矿区深边部和区域新的找矿突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典型矿床矿体赋存部... 滇西北衙地区是云南乃至中国重要的Au多金属矿床集中区,近十余年来,区内Au多金属找矿勘查取得巨大进展。系统总结该区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经验,实现已有矿区深边部和区域新的找矿突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典型矿床矿体赋存部位、控矿构造、容矿岩石、矿化蚀变、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物探特征、化探特征等因素,文章总结了北衙式Au多金属矿床的矿化类型及分带特征,基于矿床系统的“源、运、储、变、保”演化过程,把控制因素和找矿标志与矿化类型之间互为标志相融合,建立了北衙式“五位一体”多类型矿体“全位”找矿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研究区地质、矿床(体)、物探、化探资料及其之间的演变和印证关系,文章进行“缺位”找矿预测,圈定了北衙北层间破碎带(岩性界面)型Pb-Zn-Ag(Au)矿(T_(1))、白莲村裂隙脉型Au矿(T_(2))、白莲村东红土型Au-Fe矿(T_(3))、老马涧斑岩型Au(Cu)矿(T_(4))、马头湾东矽卡岩型Au-Fe-Cu矿(T_(5))、干海子西矽卡岩型Fe-Au-Cu矿(T6)以及下山口原生矿(T7)共7个找矿预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Au多金属矿 矿化类型 矿化分带 北衙式 找矿预测 北衙地区
下载PDF
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区矿化类型及富集规律
15
作者 王利东 周云满 王菡 《矿产与地质》 2020年第5期869-879,共11页
云南长安金矿床位于哀牢山金矿带南段。通过对长安金矿区内矿体地质特征、矿化类型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金的矿化模式和富集规律。将该矿区内已发现的57个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囊状金矿体的矿化类型归结为4型16类。长安金矿处于铜... 云南长安金矿床位于哀牢山金矿带南段。通过对长安金矿区内矿体地质特征、矿化类型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金的矿化模式和富集规律。将该矿区内已发现的57个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囊状金矿体的矿化类型归结为4型16类。长安金矿处于铜厂、长安冲两个喜马拉雅期石英正长斑岩体热液成矿系统的外带,F 6等断层破碎带、喜马拉雅期岩浆岩体(脉)接触带、早期的辉绿岩和煌斑岩脉是金矿化富集的有利部位,对应地往往形成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四类)、岩体接触带型(九类)、蚀变岩体型(两类)金矿(化)体,各类金矿(化)体露头遭受风化剥蚀在其附近山坡、沟谷、山坳洼地中形成第四系残坡积土型(一类)金矿化体。向阳组二段、南板河组的砂岩、含砾砂岩是金成矿有利地层岩性,断裂构造+有利的地层岩性+岩浆岩“三位一体”叠加的部位易富集形成富厚的工业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金矿 矿化类型 富集规律 哀牢山南段
下载PDF
云南金厂河铅锌多金属矿床石榴子石U-Pb年龄(502~508 Ma)及其对成矿时代的限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方兰 刘学龙 +10 位作者 周云满 赵成峰 王基元 刘益 李庆锐 王海 李守奎 陆波德 曹振梁 周博文 符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7-999,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云南保山地块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段,是西南三江锌铅银铜锑金多金属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块内主要发育有铁、铜、铅锌、金、银等热液矿床,其中,赋存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的矽卡岩型铅锌矿是最... 1研究目的(Objective)云南保山地块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段,是西南三江锌铅银铜锑金多金属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块内主要发育有铁、铜、铅锌、金、银等热液矿床,其中,赋存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的矽卡岩型铅锌矿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典型矿床有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芦子园铅锌矿和西邑铅锌矿等。值得一提的是,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保山地块北部,是区内铅锌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地块 铅锌多金属矿床 念青唐古拉 热液矿床 石榴子石 矿床类型 芦子园铅锌矿 金多金属矿
下载PDF
滇西勐满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及矿床成因探讨——来自年代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的证据
17
作者 贾福东 张长青 +5 位作者 毛景文 刘欢 周云满 孟旭阳 李建荣 孙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3-1126,共34页
勐满金矿床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境内,地处临沧-景洪褶皱束之临沧-澜沧复背斜南部,截至2005年探明金矿资源量17t,主矿体属于地表红土型氧化矿,平均品位为0.60×10-6。文章基于对勐满金矿床矿区内新元古界曼来组片岩和中侏罗统花开左组... 勐满金矿床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境内,地处临沧-景洪褶皱束之临沧-澜沧复背斜南部,截至2005年探明金矿资源量17t,主矿体属于地表红土型氧化矿,平均品位为0.60×10-6。文章基于对勐满金矿床矿区内新元古界曼来组片岩和中侏罗统花开左组碎屑岩及矿区外围东部的临沧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探讨了曼来组片岩和花开左组碎屑岩地层的物质来源,追溯母岩的物质源区,并结合矿区普遍发育的硅化岩和硅质脉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金成矿的物质来源。勐满金矿床曼来组中主要碎屑锆石年龄为(957.0±9.8)Ma,属新元古代早青白口纪;中侏罗系花开左组主要碎屑锆石年龄为(224.2±2.8)Ma,与临沧花岗岩基中2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228.7±2.8)Ma和(229.4±2.0)Ma)一致,表明花开左组地层的物质来源可能与临沧花岗岩有关。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矿区硅化岩与硅质脉体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微量元素组成,均表现为富集U、Th、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Hf、Nb、Ta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中-弱的Eu负异常,Ce异常不明显,与矿区围岩及临沧花岗岩体南部的黑云母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硅化岩稀土元素总量为42.3×10-6~311.0×10-6,平均为131.8×10-6;硅质脉体稀土元素总量为5.0×10-6~280×10-6,平均为56.8×10-6,显示硅化岩相对于硅质脉体具有更高的稀土元素总量。硅质脉体((La/Yb)N为4.3~133.4,平均36.7)相对于硅化岩((La/Yb)N为2.1~26,平均为8.5)具有更高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特征。硅化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变化介于围岩与硅质脉之间,表明硅化岩既继承了围岩特征,又有经热泉活动改造的痕迹。综合锆石年代学结果与沉积物源分析,认为矿区花开左组砂岩主要为临沧岩体经受风化搬运沉积的产物,曼来组向花开左组提供金的量不足以形成花开左组中的碎屑岩型矿体,热泉活动产生的流体是金成矿的另一重要物质来源,同时是导致金后期富集的重要因素。据此推断,花开左组是赋矿层位,而并非矿源层。结合低硫型矿床标志性矿物冰长石的出现,提出勐满金矿属于典型的与热泉活动有关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成矿物质来源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 勐满金矿
下载PD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Beiya Gold–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Nor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8
18
作者 zhou yunman ZHANG Changqing +4 位作者 HE Zhonghua LIU Huan zhou Guiwu SUN Jia LIU B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841-1861,共21页
Based on comprehensive petrological,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eiya gold-polymetallic skarn deposit and quartz syenite porphyries, and discussed the ... Based on comprehensive petrological,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eiya gold-polymetallic skarn deposit and quartz syenite porphyries, and discussed the source(s) and evolution of magma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yenite porphyries(i.e. the Wandongshan, the Dashadi, and the Hongnitang porphyries), which formed between the Eocene and the early Oligocene epochs, are the sources for the gold-polymetallic ores at the Beiya deposit. Carbonate rocks(T2 b) of the Triassic Beiya Formation in the ore district provide favorable host space for deposit formation. Fold and fault structures collective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re formation. The contact zone between the porphyries and carbonates, the structurally fractured zone of carbonate and clastic rocks, and the zone with well-developed fractures are the ideal locations for ore bodies. Four types of mineralization have been recognized: 1) porphyry-style stockwork gold–iron(copper) ore, 2) skarn-style gold-iron(copper and lead) ore in the near contact zone, 3) strata-bound, lense-type lead–silver–gold ore in the outer contact zone, and 4) distal vein-type gold–lead–silver ore. Supergene processe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oxide ore, such as the weathered and accumulated gold–iron ore, the strata-bound fracture oxide ore, and the structure-controlled vein-type ore. Most of these ore deposit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axis of the depressed basin, with the hypogene ore controlling the sha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xide ore. This study provides critical geology understanding for mineral prospecting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phyry-skarn type quartz syenite porphyrie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Beiya goldpolymetallic deposit nor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下载PDF
Geophysical Features of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 in the Chang'an Gold Deposit, Southern 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1
19
作者 LI Hua ASKAR +4 位作者 zhou yunman ZHANG Wei WU Wenxian zhou Yimin zhou Kuiw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71-1772,共2页
The Ailao Mounta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allogenic belts of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Sanjiang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is metallogenic belt, the newly-discovered Ch... The Ailao Mounta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allogenic belts of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Sanjiang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is metallogenic belt, the newly-discovered Chang'an gold deposit is large in scale (Fig. 1A), and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mong geologists. The ore-hosted rocks in the district include the Late Ordovician Xiangyang Fm. sandstone and clastic rocks and the Early Silurian Kanglang Fm. dolomite. Affected by the multistage tectonic activities, stocks and dykes of lamprophyre, dolerite, syenite porphyry and orthoclasite are widely exposed, and the orebodies are in symbiosis with or crosscut the dyk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Southern Yunnan Province Geophysical Features of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 in the Chang’an Gold Deposi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