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组有机质碳同位素异常成因
1
作者 何智同 尹相东 +5 位作者 陈世加 雷明珠 朱必清 刘杨 赵荣茜 刘宇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6-279,共14页
部分中国近海湖盆和大西洋裂谷盆地发现了腐泥型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的现象,并伴随异常高总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本文依据泥岩有机碳测试、孢粉分析、主微量元素、泥岩和原油碳同位素及饱和烃色质色谱资料,并结合现代湖泊盘星藻发育特... 部分中国近海湖盆和大西洋裂谷盆地发现了腐泥型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的现象,并伴随异常高总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本文依据泥岩有机碳测试、孢粉分析、主微量元素、泥岩和原油碳同位素及饱和烃色质色谱资料,并结合现代湖泊盘星藻发育特征,从有机质来源、古环境条件和有机质保存改造三个方面探讨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古近系文昌组碳同位素正偏移的成因机制。珠三坳陷文昌组碳同位素异常与气候、古生产力、古水深和藻类勃发等古环境因素有关。然而,从三级层序尺度看,古水深可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指示水深的Rb/K比值随深度加深而增加,与碳同位素和TO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同时现代湖泊研究也证实了盘星藻分布于不同水深范围,因此“深水型盘星藻”的繁盛很可能是珠三坳陷文昌组二段烃源岩碳同位素偏重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泥型有机质 碳同位素 古环境 盘星藻 珠三坳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简化参数的MRI扫描协议对宫颈癌术前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兰英 朱必清 +2 位作者 胡熹白 汪静 黄国权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简化的高分辨率双参数MRI(HR-T2WI/DWI)扫描协议在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宫颈癌患者110例,术前均行HR-T2WI/DWI和常规多参数MRI(mp-MRI)检查,其中HR-T2WI/DWI扫描时长为6 min 26 s,mp-MRI扫描时长... 目的:探讨简化的高分辨率双参数MRI(HR-T2WI/DWI)扫描协议在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宫颈癌患者110例,术前均行HR-T2WI/DWI和常规多参数MRI(mp-MRI)检查,其中HR-T2WI/DWI扫描时长为6 min 26 s,mp-MRI扫描时长为14 min 57 s。以术后病理为标准,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利用两种扫描协议的图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同时使用ROC曲线分析两种扫描协议判定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110例宫颈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盆腔淋巴结转移31例,非转移79例。两名医师用HR-T2WI/DWI和mp-MRI评估时Kappa系数分别为0.800、0.812,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OC曲线显示用HR-T2WI/DWI和mp-MRI在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时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36、0.885,两种方法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91,P=0.135)。结论:HR-T2WI/DWI在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一致性和效能与常规mp-MRI协议相当,且其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可以常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双参数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Organic-Inorganic Interaction Recorded by Polycyclic Aromatic Steranes in Continental Epithermal Ore Deposits 被引量:1
3
作者 XU Huiyuan LIU Quanyou +4 位作者 JIN Zhijun zhu Dongya MENG Qingqiang LI Pengpeng zhu biq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27-336,共10页
Continental epithermal ore deposits are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oils or solid bitumen.These organics embedded in mineral deposits can convey valuable information of the ore genesis.However,... Continental epithermal ore deposits are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oils or solid bitumen.These organics embedded in mineral deposits can convey valuable information of the ore genesis.However,the extent to which the formation of ore minerals was recorded by organic compounds remains largely unknown,as also is how metal-rich ores interfere with the molecular proxies in the temperature regime envisaged for hydrothermal activity.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al changes of various polycyclic aromatic sterane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Jinding Pb/Zn deposit,SW China provide new data.Aliphatic regular steranes are present as traces.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olycyclic aromatic steranes to unsubstitu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s observed to show an increased trend with increas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levels;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unsubstitu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to heterocyclic compounds.Dehydrocyclization(aromatization)of polycyclic biological compounds and hydrodecyclization(dearomatization)of 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 are two important reaction pathways in hydrothermal systems with moderate temperature.This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organicinorganic interactions of two groups of polycyclic compounds with metal-rich ore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questions on how and to what extent the formation of Pb/Zn deposits can be recorded by organics.This work will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reduction,oxidation or condensation in the deep Earth and the carbon exchange between the Earth's crust and mantle,and may shed light on the processes for ultra-deep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resources organic-inorganic interaction biomarker polycyclic compounds hydrothermal environment
下载PDF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社会结构研究
4
作者 刘星宇 彭振中 +5 位作者 朱必清 曹鹤舰 夏万才 费汉榄 邹书珍 黎大勇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2021年7月到2023年2月,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采用扫描取样法和野外跟踪观察法对川金丝猴习惯化群进行了社会结构的研究。2021年7月初到2021年8月底习惯化群由155只个体组成:包括20只成年雄性,62只成年雌性,13只亚成年雌性,8... 2021年7月到2023年2月,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采用扫描取样法和野外跟踪观察法对川金丝猴习惯化群进行了社会结构的研究。2021年7月初到2021年8月底习惯化群由155只个体组成:包括20只成年雄性,62只成年雌性,13只亚成年雌性,8只亚成年雄性,35只青少年猴以及17只婴幼猴。一雄多雌家庭单元(OMU)大小平均(12.00±3.85)只(N=11),全雄单元(AMU)大小为23,成年个体与未成年个体比为1.12:1。单因数方差分析表明:在白河、唐家河、秦岭、神农架4个川金丝猴社群中各年龄性别组中,成年雌性数量存在差异(成年雌性组:DF=3,F=3.655,P=0.024)。在研究期间共观察到7次OMU组成的变化,2次OMU迁出习惯化群。研究表明:白河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好,非常适合川金丝猴的栖息和繁衍;参与单元演替个体数量多,演替形式多样,对深入了解川金丝猴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社会结构 一雄多雌家庭单元 全雄单元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延长组长8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必清 陈世加 +2 位作者 白艳军 雷俊杰 尹相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2-754,共13页
通过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甘泉地区原油、砂岩和烃源岩样品,分析了延长组长8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明确了原油成因和来源。研究表明:长8段原油为正常原油,具有低黏度、低初馏点、低凝点和低含硫量的特征;生物来源为混合型输入,形成... 通过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甘泉地区原油、砂岩和烃源岩样品,分析了延长组长8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明确了原油成因和来源。研究表明:长8段原油为正常原油,具有低黏度、低初馏点、低凝点和低含硫量的特征;生物来源为混合型输入,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是生油高峰阶段的产物。根据C_(30)重排藿烷和二环倍半萜类分布特征可将原油分为Ⅰ类和Ⅱ类原油,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长8_(1)段,Ⅱ类原油主要分布于长8_(2)段。长9段和长8段烃源岩具低C_(24)TeT/C_(26)TT、高-异常高C_(30)重排藿烷含量、低8β(H)升补身烷和8β(H)补身烷含量的特征,长7段烃源岩与之相反。油源对比结果表明,Ⅰ类原油为长7烃源岩贡献,Ⅱ类原油为长8和长9段烃源岩贡献。甘泉地区主要发育长8_(2)油藏,其西部原油为长8和长9烃源岩贡献,而东部原油主要为长9烃源岩贡献,长7烃源岩次之。研究认识到长8和长9烃源岩的烃类贡献可能是促使长8_(2)段较长8_(1)段富集的重要因素,对下步勘探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甘泉地区 长8段原油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下载PDF
132例中晚期宫颈腺癌治疗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叶侠 朱必清 +2 位作者 黄健 陆谔梅 武雅琴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行根治性放化疗后的生存状况以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08月至2015年02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就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对132例宫颈腺...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行根治性放化疗后的生存状况以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08月至2015年02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就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对132例宫颈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宫颈腺癌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87.1%,5年总体生存率为63.7%。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和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式是影响中晚期宫颈腺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腺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其中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局部晚期宫颈腺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同步放化疗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活动节律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明星 朱必清 +6 位作者 王语洁 泽仁卓玛 房超 金贵祥 冷志成 官天培 孙治宇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27-32,共6页
活动节律是动物内源节律应对环境压力的动态生活策略,反映了个体对资源与威胁的适应。毛冠鹿是广泛分布在西南山地森林中的优势有蹄类,但至今未见专题报道。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笔者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毛冠鹿(... 活动节律是动物内源节律应对环境压力的动态生活策略,反映了个体对资源与威胁的适应。毛冠鹿是广泛分布在西南山地森林中的优势有蹄类,但至今未见专题报道。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笔者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们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变化。结果显示:1)毛冠鹿具有明显的晨昏活动,分别在6:00—10:00时,16:00—20:00时活动强度最高;2)毛冠鹿的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变化,春季和夏季重叠指数最高(△^(-)=0.90),秋季和冬季重叠指数最低(△^(-)=0.78);春冬季相对于夏秋季,早上的活动高峰推迟,傍晚的活动高峰提前;3)毛冠鹿不具有明显的夜行性,但冬春季夜间活动明显高于夏秋季。我们认为极端温度和食物供给是其日活动节律季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山地森林 西南山地 活动节律
下载PDF
甘泉地区长8段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必清 陈世加 +2 位作者 雷俊杰 白艳军 尹相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2期15-21,2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长8油藏为典型的低渗透油藏,但油藏主要分布于长8_(2)亚段。为明确储层特征及对油气富集的影响,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试和物性资料等对甘泉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甘泉地区长... 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长8油藏为典型的低渗透油藏,但油藏主要分布于长8_(2)亚段。为明确储层特征及对油气富集的影响,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试和物性资料等对甘泉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甘泉地区长8段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岩屑长石砂岩次之;主要发育溶蚀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在长8_(2)储层内保存相对较好;优质储层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与长8_(1)储层相比,长8_(2)储层具有高孔隙度、低排驱压力、高进汞饱和度、低退汞效率和孔隙连通性差的特征。油气分布受控于长8段储层的垂向差异和优质储层的平面展布范围,而原生孔隙发育情况是决定油气产量的重要因素。大量油气早期充注高孔储层,晚期因压实作用强烈、次生改造作用较弱,加上沥青封堵,基本滞留于原地,即主要在长8_(2)亚段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泉地区 长8段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油气富集规律
下载PDF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食物可获得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振中 朱必清 +3 位作者 夏万才 刘星宇 费汉榄 黎大勇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开展灵长类动物栖息地食物的可获得性研究,对于了解它们的进化稳定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也能够指导珍稀灵长类动物的保护管理。通过对川金丝猴取食行为的观察和植物物候的观测研究发现,不同季节之间川金丝猴对芽、花、叶、果实/... 开展灵长类动物栖息地食物的可获得性研究,对于了解它们的进化稳定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也能够指导珍稀灵长类动物的保护管理。通过对川金丝猴取食行为的观察和植物物候的观测研究发现,不同季节之间川金丝猴对芽、花、叶、果实/种子的取食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保护区川金丝猴主要食物(花、叶、果实/种子)的可获得性在不同月份之间存有显著差异,5月芽的可获得性达到最大值44.5%,6月花的可获得性最高51.3%,8月树叶的可获得性最高97.7%,9月果实/种子的可获得性最大,达到64%。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川金丝猴群的不同季节食谱构成与栖息地内食物的可获得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猴群对栖息地类型和海拔带的利用强度与食物的可获得性存在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食物可获得性 季节性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采取调强放疗联合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模型及危险分层系统构建
10
作者 武渊 朱必清 +2 位作者 何丹 王海蓉 李倩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734-744,共11页
目的探讨构建采取调强放疗(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方法,并建立该模型的预后危险分层系统。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IMRT+后装治疗... 目的探讨构建采取调强放疗(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方法,并建立该模型的预后危险分层系统。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IMRT+后装治疗的25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临床因素宫颈癌患者总体生存(OS)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采取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软件rms程序包,构建宫颈癌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与校准曲线,评价该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采取上述治疗策略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效能。采用递归分割分析(RPA)法,根据列线图模型,预测采取上述治疗策略宫颈癌患者预后风险评分,并构建宫颈癌患者预后危险分层系统。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通过该伦理委员会审查及批准(审批文号:2023科-快017),并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对本组258例宫颈癌患者均采取IMRT+后装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4%(192/258)、20.9%(54/258)及95.3%(246/258)。②本组258例宫颈癌患者的1、3、5年OS率分别为93.8%、79.5%和64.0%。采取Log-rank检验进行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年龄(χ^(2)=4.25、P=0.039),病理学类型(χ^(2)=15.41、P<0.00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χ^(2)=22.17、P<0.001),是否伴淋巴结转移(χ^(2)=28.37、P<0.001),同期化疗情况(χ^(2)=10.99、P=0.004)、诱导+序贯化疗情况(χ^(2)=14.34、P<0.001)及采取IMRT+后装治疗近期疗效(χ^(2)=68.67、P<0.001),均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③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鳞状上皮宫颈癌(HR=2.404,95%CI:2.305~3.577,P=0.005),FIGO临床分期为Ⅲ、Ⅳ期(HR=2.455、5.374,95%CI:2.386~3.609、3.221~6.507,P=0.006、<0.001),伴淋巴结转移(HR=4.325,95%CI:2.189~6.420,P<0.001),未进行同期化疗(HR=1.730,95%CI:1.359~2.811,P=0.040),采取IMRT+后装治疗后达PR及未缓解(HR=1.779、3.227,95%CI:1.424~2.888、3.100~5.317,P=0.047、<0.001),均是影响采取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④根据上述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采取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采取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3、5年OS率的ROC-AUC分别为0.827(95%CI:0.731~0.923,P<0.001)和0.789(95%CI:0.695~0.883,P<0.001),该预测模型对采取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3、5年OS率的区分度较高。绘制该预测模型的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其对采取上述治疗策略宫颈癌患者的3、5年OS率的校准曲线,均与理想曲线较接近,拟合反映良好,该预测模型预测采取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3、5年OS率与实际OS率相对一致,校准度较好。⑤根据该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采取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风险评分,采用RPA法构建宫颈癌患者预后危险分层系统,将其分为极低风险组(风险评分<138分)、低风险组(138分≤风险评分<214分)、中风险组(214分≤风险评分<274分)和高风险组(风险评分≥274分)。在不同FIGO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危险分层系统可区分FIGO临床分期为Ⅱ~Ⅳ期极低风险组、低风险组、中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患者的3、5年O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宫颈癌患者病理学类型、FIGO临床分期、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同期化疗情况、采取IMRT+后装治疗近期疗效这5项因素,构建预测采取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均较好,可有效预测采取IMRT+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基于该预测模型所构建的宫颈癌患者预后危险分层系统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调强放疗 后装治疗 预后 列线图 危险分层系统 比例危险度模型 女(雌)性
原文传递
九寨沟县四川羚牛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星 朱必清 +3 位作者 金贵祥 冷志成 古晓东 官天培 《生物学通报》 CAS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掌握物种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是开展物种保护及栖息地管理的基础。据近5年的红外相机位点和样线调查记录,利用MaxEnt模型,首次对九寨沟县四川羚牛栖息地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气候、地形、植被和干扰因... 掌握物种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是开展物种保护及栖息地管理的基础。据近5年的红外相机位点和样线调查记录,利用MaxEnt模型,首次对九寨沟县四川羚牛栖息地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气候、地形、植被和干扰因子均对九寨沟县四川羚牛栖息地适宜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四川羚牛的最适宜栖息地的特征为季节性降水约75.5~78.6 mm、海拔约为2125~3500 m、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与建成区(1~10 km)和道路(4~5 km)保持一定距离、年均温约1~6.5℃;2)九寨沟县内共有四川羚牛栖息地2363.18 km^(2),占整个县域面积的45.05%,其中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70.03 km^(2);3)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包含了四川羚牛适宜栖息地253.22 km^(2),占四川羚牛适宜栖息地的68.43%;4)相较于白河和勿角,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仅占该保护区面积的9.81%。基于研究结果,为保护四川羚牛的栖息地,建议:1)关注保护区外四川羚牛栖息地;2)合理规划保护区外放牧强度,严格控制保护区内放牧行为;3)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区参与保护意识;4)依据栖息地斑块,建立生态廊道,确保扩散通道畅通;5)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预测 岷山 有蹄类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