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海域风速长期变化趋势分析及风资源评估
1
作者 徐杰 胡玉植 +2 位作者 李江夏 朱博渊 任宁丹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80,共12页
采用第六阶段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数据对未来我国海域风速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评估风能资源分布的变化。研究表明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共四种代表性情景下,2015—... 采用第六阶段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数据对未来我国海域风速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评估风能资源分布的变化。研究表明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共四种代表性情景下,2015—2100年东海风速呈显著减小趋势;南海海域风速随外辐射强迫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黄海、渤海地区增长趋势较弱。未来南海北部海域风功率密度显著增加,相对历史数据最大增长12%,东海则有所下降,最大降幅为11%。4种代表性情景下,近岸风能总体变化较小,随着人为辐射强迫增加呈现略减小趋势,长江口附近海域风功率密度及年均风能随外辐射强迫增加而出现较为明显下降,黄海、渤海、南海沿岸大多基本维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CMIP6 ScenarioMIP 风速 风能 趋势分析
下载PDF
渤中19-6孔店组砂砾岩孔隙结构和渗透率估算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晨 杨兵 +2 位作者 张超谟 朱博远 张占松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4-285,共12页
渤中19-6砂砾岩孔隙结构复杂,为提高渗透率的估算精度,需要从孔隙结构入手,找到与渗透率相关性最好的孔隙结构因素。以43块孔店组砂砾岩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铸体薄片确定发育的孔隙类型,通过高压压汞获取孔喉分布特... 渤中19-6砂砾岩孔隙结构复杂,为提高渗透率的估算精度,需要从孔隙结构入手,找到与渗透率相关性最好的孔隙结构因素。以43块孔店组砂砾岩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铸体薄片确定发育的孔隙类型,通过高压压汞获取孔喉分布特征和孔隙结构参数。结合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参数分析孔隙结构和渗透率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孔隙结构参数的渗透率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溶蚀孔隙的孔隙结构存在差异,粒内溶孔的孔隙结构最好,胶结物溶孔的孔隙结构最差。溶蚀孔隙类型发育不同,物性差异较大,以粒内溶孔为主且不发育胶结物溶孔的岩样物性最好。不同孔隙结构因素对渗透率控制程度不一致,其中基于孔喉大小、连通、配比和几何形状这4种因素建立的渗透率模型精度最高。渤中19-6气田孔店组砂砾岩粒内溶孔具有较大的孔喉半径和较好的连通性是促使该类岩石储集和渗流能力均较好的主要原因。平均孔喉半径、退汞效率、平均孔喉体积比和分形维数适用于估算孔隙结构复杂且(特)低孔渗的砂砾岩储层渗透率,以期为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砂砾岩储层的渗透率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渗透率 孔隙结构参数 高压压汞 砂砾岩 渤中19-6
下载PDF
径流变化下长江口多分汊系统冲淤分布差异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博渊 刘凌峰 +2 位作者 李江夏 程永舟 胡旭跃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5-598,共14页
为探究水库调平径流过程下长江口多分汊系统冲淤规律,根据1950—2021年水沙、地形和工程资料,拟定径流强度指标(Da,60 000 m^(3)/s以上流量多年平均持续天数)、追踪滞流点位置和按航道疏浚还原北槽冲淤量辨析长江口冲淤分布差异和动力... 为探究水库调平径流过程下长江口多分汊系统冲淤规律,根据1950—2021年水沙、地形和工程资料,拟定径流强度指标(Da,60 000 m^(3)/s以上流量多年平均持续天数)、追踪滞流点位置和按航道疏浚还原北槽冲淤量辨析长江口冲淤分布差异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Da越大,越利于北部和南部汊道落潮分流比增大和减小,促进北部汊道冲刷加剧、淤积减缓和南部汊道淤积加剧、冲刷减缓,且利于北部和南部汊道淤积重心向下游和上游移动;冲淤差异受水流惯性和南岸节点挑流驱动,径流流量变化使得落潮主流北偏或南偏,形成南北汊道横向和纵向冲淤的联动机制;随着径流过程持续坦化,长江口北部汊道整体和上段将维持淤积加剧或冲刷减缓趋势、下段将维持冲刷加剧或淤积减缓趋势,南部汊道冲淤趋势相反;北槽滞流点在上下段间迁移的临界径流流量为35 000 m^(3)/s,未来上段淤积可能增强,建议适时调整航道维护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分布 多分汊系统 径流坦化 深水航道 滞流点 长江口
下载PDF
1955年以来入洞庭湖的荆江三口分流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博渊 徐琪 +1 位作者 朱玲玲 李义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2-1843,共12页
近70年来荆江三口分流持续减少,为分析各历史阶段三口分流变化的驱动因素,根据1955—2021年干支流水文、地形实测资料开展研究,并基于控制变量法识别各驱动因素贡献比例。结果表明:三口分流阶段性减少,且集中在5—11月。长江上游降雨减... 近70年来荆江三口分流持续减少,为分析各历史阶段三口分流变化的驱动因素,根据1955—2021年干支流水文、地形实测资料开展研究,并基于控制变量法识别各驱动因素贡献比例。结果表明:三口分流阶段性减少,且集中在5—11月。长江上游降雨减少导致的干流来流偏枯以及下荆江裁弯、葛洲坝拦沙造成的干流河道冲刷和三口口门淤积对三口分流减少促进作用明显,调弦口堵口对三口分流影响不大,三峡水库蓄水后干流河道与三口口门同步冲刷,三口分流变化不大。长江上游汛期降雨减少明显,对5—11月三口分流减少影响较大,且三口分流主要发生于汛期干流中洪水位时,导致在下荆江裁弯期干流河床大幅下切条件下5—11月分流显著减少;葛洲坝调度、三峡水库初期调度和试验性蓄水调度也集中于5—11月,使得5—11月三口分流量分别减小0.4×10^(8)、12.5×10^(8)和38.6×10^(8)m^(3)。调弦口堵口对三口分流的增大作用远小于降雨的减小作用,贡献比例为负值;下荆江裁弯对三口分流减少的贡献比例达85%;水库运用期降雨对三口分流减少的贡献最大,贡献比例大于50%,葛洲坝调度几乎不产生贡献、下游河道调整贡献比例为21%,三峡水库初期调度贡献比例增大至7%、下游河道调整贡献比例为10%,试验性蓄水期则分别上升至23%和19%。长江上游降雨减少至少持续到本世纪末,三口分流年均值将长期呈减少趋势,而荆江干流与三口口门同步冲刷,干流同流量下三口分流仍将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河段 三口 分流变化 驱动因素 贡献比例 洞庭湖
下载PDF
库尔勒地区苦咸水自然冷冻淡化技术研究
5
作者 刘绍山 张鹤 +2 位作者 朱伯媛 马建锋 柴朝晖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7期164-166,共3页
为解决库尔勒地区农村用水紧缺问题,本文借助自然冷冻技术对苦咸水进行淡化以获得矿化度较低的淡水。实验结果表明,冷冻温度为-15℃时具有最好的经济效应,而-20℃时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同时,随着截取淡水的比例增加,淡水矿化度急剧增... 为解决库尔勒地区农村用水紧缺问题,本文借助自然冷冻技术对苦咸水进行淡化以获得矿化度较低的淡水。实验结果表明,冷冻温度为-15℃时具有最好的经济效应,而-20℃时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同时,随着截取淡水的比例增加,淡水矿化度急剧增加。此外,对本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案进行了讨论,可通过多次结冰获得经济高效的处理效果,为减轻库尔勒地区耕种用水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咸水 自然冷冻法 矿化度 多次结冰
下载PDF
极端条件下堆石坝溃坝风险及应急预案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贵金 罗舸旋子 +3 位作者 朱博渊 陈会芳 王振华 周芳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5,共8页
考虑洪水漫顶条件下的溃决模式,拟定汛限水位、校核洪水位与校核洪水流量、多年平均入库流量的极端组合方式,采用DB-IWHR模型计算堆石坝溃坝洪水过程;利用MIKE 21模拟洪水演进过程,取支流历史最大洪水过程并使其与干支流洪峰遭遇,评估... 考虑洪水漫顶条件下的溃决模式,拟定汛限水位、校核洪水位与校核洪水流量、多年平均入库流量的极端组合方式,采用DB-IWHR模型计算堆石坝溃坝洪水过程;利用MIKE 21模拟洪水演进过程,取支流历史最大洪水过程并使其与干支流洪峰遭遇,评估洪水对下游的淹没风险。以涔天河大坝为例,根据库容、堆石材料参数等确定不同入库洪水组合方式及坝体侵蚀特性,结果表明:构建的溃坝及洪水演进模型能较好模拟溃坝过程及溃坝洪水对下游的淹没风险特征。最后提出库坝安全运行建议,并制定避洪转移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极端条件 溃坝风险 应急预案 涔天河大坝
下载PDF
长江澄通河段河床冲淤对流域减沙的响应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博渊 李义天 +3 位作者 杨培炎 邓金运 杨云平 李思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6-716,共11页
为研究潮汐河道不同区段在流域来沙减少条件下的冲淤响应机制,以长江澄通河段为例,根据水动力特性将其划分为江阴—天生港和天生港—徐六泾两段,结合1950—2014年的水沙资料及2005—2014年的地形资料,比较两段冲淤对流域减沙的响应差异... 为研究潮汐河道不同区段在流域来沙减少条件下的冲淤响应机制,以长江澄通河段为例,根据水动力特性将其划分为江阴—天生港和天生港—徐六泾两段,结合1950—2014年的水沙资料及2005—2014年的地形资料,比较两段冲淤对流域减沙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上游江阴—天生港段对流域减沙敏感,较快地由淤积转为冲刷;下游天生港—徐六泾段1998—2004年期间受洪季平均径流流量减小、潮汐顶托作用相对增大的影响,冲刷速率为减小趋势,2004年以后受洪季平均径流流量增大、潮汐顶托作用相对减小及流域来沙持续减少的共同影响,冲刷速率为增大趋势。使得潮汐动力对天生港—徐六泾段由促淤变为促冲的临界洪季平均径流流量为36 000 m3/s,该径流流量也是使得潮汐顶托作用在江阴—天生港段由不显著变为显著的临界流量。目前,流域减沙已加剧澄通河段整体的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通河段 冲淤速率 沙量 洪季平均径流流量 潮汐
下载PDF
渤中19-6 太古界潜山复杂岩性储层矿物组分反演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博远 张超谟 +2 位作者 张占松 朱林奇 周雪晴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渤中19-6潜山构造带岩性十分复杂,导致孔隙度参数难以直接利用测井曲线准确计算。综合运用测井和实验岩心资料,从蚀变作用、测井响应特征、孔隙度、矿物含量及裂缝分布方面分析了太古界潜山储层的岩性;建立重矿物识别模型,利用双指示曲... 渤中19-6潜山构造带岩性十分复杂,导致孔隙度参数难以直接利用测井曲线准确计算。综合运用测井和实验岩心资料,从蚀变作用、测井响应特征、孔隙度、矿物含量及裂缝分布方面分析了太古界潜山储层的岩性;建立重矿物识别模型,利用双指示曲线对重矿物进行识别;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渤中19-6太古界潜山复杂岩性储层矿物组分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变质岩、火成岩及其他岩石岩性复杂,使岩石骨架用测井曲线难以准确计算;重矿物在潜山地层中的质量分数约为8%,常见黄铁矿、菱铁矿和铁白云石,双指示曲线应用在反演模型中,提高了反演精度,该反演模型计算的有效孔隙度与岩心吻合较好。利用改进的多矿物组分反演的方法较好地降低了渤中19-6潜山地层由于矿物成分复杂对物性造成的影响,其反演的矿物组分、孔隙度与实验分析基本一致,为该地区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双指示曲线 重矿物 多矿物组分反演 太古界 渤中19-6潜山构造带
下载PDF
低界面张力下重油-水两相垂直管流流动型态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矞琦 郭继香 +6 位作者 王翔 王诗棋 刘小雨 吴杨 朱博圆 杨小辉 王育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8-176,共9页
为深入研究添加表面活性剂后油水两相的流动规律,采用自主研发的垂直管流装置,实验研究加表面活性剂后界面张力低于1 mN/m条件下持水率、混合流速等对重油(密度大于1.0 g/cm^(3))-水两相流动型态的影响,并建立流动型态图版。基于漂移流... 为深入研究添加表面活性剂后油水两相的流动规律,采用自主研发的垂直管流装置,实验研究加表面活性剂后界面张力低于1 mN/m条件下持水率、混合流速等对重油(密度大于1.0 g/cm^(3))-水两相流动型态的影响,并建立流动型态图版。基于漂移流模型建立加剂后重油-水两相流动型态转变界限方程。结果表明:8种流动型态在较低的持水率下,分散相液滴更易被拉长,且2种或2种以上流态共存;加剂后混合流速越大、持水率越高,乳状液形成时间越短,经历的流型也越少;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界面张力 重油水两相 流动型态 实验研究 界限方程
下载PDF
新型RFID防碰撞Q值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泊远 曾桂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66-270,共5页
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重要技术,想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关键在于提升系统的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RFID防碰撞Q值算法,将原Q值算法中对Q取整改为对2Q取整,使得调整后的帧长更贴近理论最佳值,从而有效地缩减了收敛时间,提高了时隙利用率... 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重要技术,想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关键在于提升系统的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RFID防碰撞Q值算法,将原Q值算法中对Q取整改为对2Q取整,使得调整后的帧长更贴近理论最佳值,从而有效地缩减了收敛时间,提高了时隙利用率。经比较,改进算法的实际吞吐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平均值为0.311 3),总时隙数较原Q值算法减少了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射频识别(RFID) 防碰撞算法 EPC-C1G2 Q值算法
下载PDF
结合人工信标和视觉SLAM的自主快速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申文杰 任永杰 +1 位作者 朱博源 林嘉睿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37-145,共9页
针对环境复杂的工业现场中自主定位精度低、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人工信标和视觉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双相机定位系统。人工信标无需覆盖全空间布置,无需具备ID信息,通过两台相... 针对环境复杂的工业现场中自主定位精度低、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人工信标和视觉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双相机定位系统。人工信标无需覆盖全空间布置,无需具备ID信息,通过两台相机分别拍摄信标及运行视觉SLAM算法完成全空间定位,利用信标定位算法恢复单目SLAM的尺度不确定因子并且建立起两种定位算法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因此当相机视场由信标组成的控制场覆盖范围外再次移回其覆盖范围内时,可通过SLAM算法得到的系统位姿初值实现信标和像点的快速匹配,从而再次精确定位。将双相机定位系统安装在可穿戴的头盔上,测量人员头戴头盔便可实现高精度定位。分析了双相机头盔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适应性强,可满足在信标无法全空间覆盖的复杂工业环境下的自主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机系统 视觉定位测量 人工信标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原文传递
旋转激光扫描无源多靶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博源 任永杰 +4 位作者 段显龙 周海峰 王政超 申文杰 林嘉睿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8,共11页
由于旋转激光扫描测量系统采用的是有源式收发分体的仪器架构,因此其易受到工业现场复杂测量条件的制约。针对系统现场适应性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激光扫描的单站式无源多靶点定位方法。在所提方法中,将多个角锥棱镜作为无源... 由于旋转激光扫描测量系统采用的是有源式收发分体的仪器架构,因此其易受到工业现场复杂测量条件的制约。针对系统现场适应性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激光扫描的单站式无源多靶点定位方法。在所提方法中,将多个角锥棱镜作为无源待测靶点。通过构建非球面反射接收模型实现了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结合,并分析比较了该测量模式下的信号延时。此外,建立了多靶点光信号匹配机制以实现无源多靶点交会定位。最后,在工作空间测量定位系统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10 m测量范围内的三个方向上均能实现亚毫米级的定位精度,有效提高了旋转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在复杂测量环境中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旋转激光扫描测量系统 非球面反射 信号延时分析 光信号匹配 无源多靶点定位
原文传递
Alternate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the future change 被引量:4
13
作者 zhu boyuan LI Yitian +4 位作者 YUE Yao YANG Yunping LIANG Enhang ZHANG Chuncai BORTHWICK Alistair G.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145-163,共19页
The morphological changing trend of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largest estuary of Asia, has become a focus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a long series of topographic data from 1950 to 2015, this paper studied th... The morphological changing trend of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largest estuary of Asia, has become a focus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a long series of topographic data from 1950 to 2015,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rosion-deposition pattern of the entire Yangtze Estuary. An alternation between erosion and deposition was found during the past 65 years, which was in correspondence to the alternation between flood and dry periods identified by multi-year average duration days of high-level water flow (defined as discharge ≥ 60,000 m<sup>3</sup>/s, namely, D<sub>≥60,000</sub>) from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was further developed between the erosional/depositional rate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the interpreting variables of yearly water discharge, D<sub>≥60,000</sub> and yearly river sediment load, with contributing rates of 1%, 59% and 40%, respectively. Mechanism behind the alternate erosion and deposition pattern was analyzed by examining residual water surface slop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pacity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flood and dry periods. In flood periods, a larger discharge results in steeper slope of residual water level which permits a greater capacity of sediment transport. Therefore, more bed materials can be washed to the sea, leading to erosion of the estuary. In contrast, flatter slope of residual water level occurs in dry periods, and deposition dominates the estuarine area due to the decreased capacity of sediment transport and the increased backwater effect of flood-tide. Coastal dynamics and estuarine engineering projects alter the local morphological changes, but slightly affect the total erosional/depositional rate of the whole estuarine region. Heavy sedimentation within the Yangtze Estuary after the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reduced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flood years due to water regulation by the dam, and largely (at least 36%-52%) sourced from the sea. Deposition is still possible to occur in the Yangtze Estuary in the future, because the multi-year average D<sub>≥60,000</sub> is unlikely to exceed the critical value of 14 days/yr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futur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 Yangtze Estuary, under the water regulation of the large cascade dams in the upper Yangtze. Nevertheless, the mean depositional rate will not surpass the peak value of the past years, since the total sediment load entering the Yangtze Estuary has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r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Estuary erosion and deposition ALTERNATION total sediment load evolutional tren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